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因素改進高校的德育

來源:果殼範文吧 5.07K

【論文關鍵詞】高校德育 中國傳統文化 調整

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因素改進高校的德育

【論文摘要】當前高校德育建設中存在著一些暫時性的困難和問題,正確認識這些問題並且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是有意義的工作。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存在許多積極的因素,並且曾經在極其惡劣的社會環境下培育出了一個個具有高尚人格的炎黃子孫。以此而推,在更加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必然會對旨在培育對社會有用的全面的人的高校德育有極強的借鑑意義。

大學校園是培育~代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地方,是否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道德水平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大學生作為社會上最富有朝氣、創造性和生命力的群體,同時也是最敏感,最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一個群體,如何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著一些落後的理念、思想和意識,但是也有許多催人上進、與人為善和以人為本的優秀傳統。如何汲取中困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並以之注入當前的高校德育工作,造就具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大學生,將是一個具有理論和實踐雙重意義的課題。

  一、簡析當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l、高校德育形式單一,缺乏與時代相契合的活力和創新點

目前,高校德育丁作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為主,總體上沒有跳出課堂的範圍。儘管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規定為大學生的必修課,這些課程也成為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渠道,但這些課程設定缺乏系統性,內容缺乏實效性,教材缺乏合理性。從國小、中學到大學各個階段,各門課程內容重複現象比較嚴重,學生耳熟能詳。聽起來如同嚼蠟。而且整個教學過於強調知識性、系統性、統一性,反而不能很好地把握時代特色,不能跟上紛繁複雜、變化多端的社會現實,所以教育內容顯得陳舊、僵化、空洞,大學生們學完以後,往往感覺是虛的、空的。

2、高校德育內容單調,缺乏核心價值和教育力度

當前的高校德育的主要內容是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指導思想灌輸給學生,比較來說缺少公民基本精神、社會基本規則和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的教育,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容、培養大學生樹立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寬容的基本公民修養和實事求是精神的教育,就更是被放在了相對次要的位置。因此,社會上把現在的8O後的大學生稱之為“頹廢的一代”,這與“四有”的現代公民要求相比,差之甚遠。加之現行的校園德育內容已經多年未作實質性調整,沒有時代感。而最關鍵是缺少一個核心價值,一些學生在校園中生活不知要幹什麼?為什麼?缺少目標,沒有動力。相反,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卻有著不同民族精神的精髓,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文胸懷.有“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有“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理想追求。可是試問當代的大學生,有沒有一種東西能夠激勵他們奮發向上、熱血沸騰?答案可能是模糊的。正是因為缺乏一種核心價值的指引,高校德育才不能最有力地塑造學生的道德和品格。

3、高校德育手段生硬,缺乏情感關懷和深入人心的震撼力

當前高校德育的手段比較生硬,主要是上傳下達的聖喻式、鋪天蓋地的宣傳式、長短不一的口號式、不假思索的教條式和孤注一擲的訓話式。教育者在依託青年學生成長的特點挖掘新的方式方法這個高校德育的重要環節上還缺乏實踐。總體上來說,高校德育給人一種生硬和冰冷的感覺,這樣很容易使正處於青春期末期的大學生產生牴觸情緒和逆反心理。現在的大學生掌握的知識總量在增加,接觸到社會範圍在擴大,思考問題的程度在加深,而思想還不夠成熟,生硬的手段往往只能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停留在表面,難以深人人心,處理不好,還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二、概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及其對當進高校德育的意義所在

中國傳統文化是矛盾的統一體、複合體,它是長處和優勢與短處和缺陷摻雜在一起,對它們要認真分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歷史的沉積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形成了“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誠信知報、精忠報國、克己奉公、修己慎獨、見利思義、勤儉廉政、篤實寬厚、勇毅力行”的十大傳統美德。其中有價值的部分主要有:

I、重視道德,教育有著濃厚的道德色彩

中國自古以來稱為禮儀之邦,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非常濃厚的道德色彩,而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教導學生如何進行道德修養,提高道德水平,將來按照道德原則為人處世,即學習: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視道德,“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可渭四維,一日禮,二日義,三日廉,四日恥。”(《管子·牧民》)可見,道德唯上的思想自古就有。重視道德修養的傳統為提示當今高校德育要把道德教育擺在首要位置上,並切實納入整個高校教育體系,以道德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指導和方向。

2、普遍的憂患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

憂患意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普遍存在,“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百年來這種以對國家民族的關注、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締造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風貌,增強著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正是高校德育中缺失的核心價值,這是道德最崇高的部分,一個大學生對與國家的熱愛是激勵他奮發向上的最高動力。

3、群體意識與團結和諧的人際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對人的理解總是從這種關係上去把握。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對傳統文化中的集體原則加以改造,無疑對於我們堅持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具有借鑑意義。中國傳統文化否定以個人主義為動力,而是注重群體和諧,肯定敬業樂群、勤奮合作,提倡齊心協力等等。這些對於重建校園公正、扶植校園正氣,調節學生個體與群體之問的.關係十分重要。

4、“修身為本”的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十分重視對人的道德品質的培養。“修身為本”構成了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傳統的修身之道認識到道德修養對於提高人的道德品質的重要作用,在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仍有其現實的價值。以仁義為原則,包括“五愛”和“三德”在內的社會主義道德的培養和形成,同樣能夠而且必須從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倫理道德中汲取營養。

5、提倡人倫價值,強調孝敬父母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明人倫”,所謂“人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所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在人倫要求中,儒家尤重“父慈母孝”,孝順父母被看成道德的根本和教化的出發點。今天,弘揚家庭美德,提倡“孝敬父母”,有助於在全社會形成養老、尊老、敬老的道德風尚。高校德育應從細處著眼,從學生身邊人手,結合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形成一個完整的道德教育體系。"

  三、將傳統文化的合理因素注入高校德育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教育,作為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民族的道德教育,更應該體現民族特色。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合理的因素值得當今的高校德育借鑑,我們更應該把高校德育作為傳播、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這個意義上,將傳統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注入當今高校德育不僅是培養一代社會所需人才的客觀要求,更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所在。具體說來。應該做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調整:

l、調整課程設定,以中國傳統文化豐富高校德育內容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在教育,而當下高校思德教育恰巧缺乏核心,泛泛而不集中,缺少主題,使得高校德育建設沒有力度,缺乏說明力。建議在高校普遍開設傳統文化課,將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列入教學大綱,納入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比如,開設精典誦讀,精選《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老子》、《莊子》及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等文史哲經精典著作,作為德育教材,把祖國傳統文化所宣傳的“仁、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作為高校當前進行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以課程為載體,以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為依託,對學生進行為人處事、學習生活所應具有的道德規範、意志品質、行為習慣教育。並通過教育,使學生在瞭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基礎上.領悟其精華,弘揚其美德,使大學生真正成為嚴於律已、善待他人、關心社會、受人敬重的社會所需人才

2、調整教育手段,以中國傳統文化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目前高校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單一,形式陳舊,主要還是以說教、課堂教育為主,很多思政工作者常常有這樣的感覺,對學生已經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之以法”了,但教育的效果就是不明顯,有些學生一犯再犯校規校紀,或者說根本就是缺乏自我約束的意識和本能。對於這種現象,我們不能一味以傳統的說教、灌輸來強制性要求學生去盛守校紀校規。學生不能自我約束,一方面是因為行為主體缺少思想信奉和意識核心,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現行的教育方式有牴觸情緒,認為生硬,不近人情,缺少人性化,和當代大學生思想狀態相差甚遠,所以教育功效不大。而引入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彌補了思政教育內容上的空洞,尤其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見利思義、義然後取”(《論語·里仁》、《論語·憲問》)的為人道理,更是比政治教科書的條文更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另外,我們也可以走出課堂,不要把課堂作為道德教育的唯一陣地,可以以學生公寓、社群為單位,讓傳統文化走進社群,走進宿告,讓德育教育離學生近些、再近些,讓枯燥的說教因距離的拉近而顯得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我們可以把我國的傳統文化做成網頁、網站.利用動漫、視訊等手段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

3、加強師德培訓,以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質

韓愈在《師說》中把老師定位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在先,“授業解惑”在後;“傳道”為主,“授業解惑”為輔;“傳道”是本,“授業解惑”是末。而兩千年前苟子就指出:“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苟子·大略》),這一準確定位與中國傳統的德才觀“德者,才之帥也”、“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完全吻合,而且也已深人人心,為歷代有識之士推崇。教師在學生心中始終具有表徵性,教師的道德情操、作風儀表和工作態度對學生有著極大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加強學生的道德建設,師德的塑造是前提條件。應該學習古代“舉孝廉”的做法,通過公開評比、網上評選等方式,評出“品德高尚”的工作者,予以表彰,以匡扶社會正氣。要想培養出品德兼優的學生.首先必須要有一支熟知中國傳統美德、孝於家、忠於國、誠實禮讓、充滿仁愛之心的“師資隊伍”,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學”才能“明德”,才能把青年一代真正培養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播者和繼承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