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伏天有幾天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8W

2015年三伏日期

2015年三伏天有幾天

初伏:7月13日-7月22日 10天

中伏:7月23日-8月11日 20天

末伏:8月12日-8月21日 10天

因此,今年2015年的三伏天總共40天。

夏日話三伏

在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夏至(6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北迴歸線,出現 “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之後,進入小暑(7月7日前後 ,入暑,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大暑(7月23日前後,正值中伏 前後。這一時期是我國廣大地區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 不熱”,雨水偏多)兩個節氣,一直到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 收穫季節)。在四節期間又有“三伏”的出現,這真是節中有節節相連,錯綜復 雜,讓人眼花繚亂。那麼,為何其中又有三伏之稱呢?它又是怎樣產生的呢?相 信,你對這些問題的探究,一定是會感興趣的。

原來,“三伏”雖然不在二十四節氣之列,卻也由來已久。在《史記·秦紀 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初伏。”這說明我國農曆中傳統節氣夏天中的——三伏, 早在春秋時代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就有文字記載了,迄今已有兩千餘年的 歷史。俗話說,“夏至三庚便是伏。”三伏,是我國農曆中傳統的雜節之一。伏 ,是藏伏的意思,《郊祀志》中“作伏祠”注,“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 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也。”伏天,此是三伏的總稱。三伏包括初伏、 中伏、末伏。這是按照我國農曆規定,用古代“干支紀日法”推算出來的。初伏 ,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中伏,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末伏是立秋之後的第一 個庚日。

這裡的庚日,是指“干支紀日法”日序中的一天,每一個庚日相距10天,中 伏與未伏之間,可能相距10天,也可能相距20天。如夏至後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 前,就相距20天,在立秋之後,就是相距10天了。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 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如果第一日,為甲子;則第二日就為乙丑:第三日 ,為丙寅……以此類推,六十天為一輪,迴圈往復。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 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 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 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 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2015年入伏時間為:公曆是7月13日,農曆是5月28日;出伏時間為:公曆是8 月22日,農曆為7月初9日。伏日,亦稱伏天。古代也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因此 ,伏也是夏祭名(夏祭為伏,冬祭為臘)。《漢書·東方朔傳》:“伏日,賜從 官肉(伏天,皇帝下命令賜肉給他身邊的官吏)。”現在入伏時,在北方民間仍 保留著有吃黃麵餅的風俗,還流傳,“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裡頭吃雞蛋”的 說法。

其實,夏天吃麵條几乎是所有北方地區不成文的習慣,這是因為麵條烹調起 來簡單方便,而且做成涼麵,過個水,能吃得更為涼快。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 前,以上那樣的吃法,在農村是很難想像的,因為那時溫飽問題還沒有得到真正 解決。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面 對著炎熱的伏天,人們越來越懂得用科學的方法來指導生活中的每一天,“夏季 暑溼,適宜清補”的口訣朗朗上口。在飲食方面湯茶、新鮮果蔬不斷,食物以易 消化為主,並適當增加營養成份。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常出現在夏至後,小暑與大署之間,立秋後還 有一段“秋老虎”,直到處暑(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 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在時間上,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尤其中伏更熱,民間有“小署不算熱,大署三伏天”和“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的農諺。唐人張守節曰:“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因此,北方廣大地區的農村 在入伏前就已鏟鏜完畢“掛鋤”了,農民早晚漚糞或搞副業生產。當然,現在可 就不同了,年青者絕大部分利用農閒時間外出打工了。由於天氣炎熱,學校要放 暑假(伏假)。甚至連雞鴨也大都不下蛋,開始“歇伏”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