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的教學後記

來源:果殼範文吧 5.06K

導語:散文教學,情感始終是核心、是靈魂,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土地的誓言的教學後記,歡迎閱讀。

土地的誓言的教學後記

  土地的誓言的教學後記一

回來後靜靜地回味思考著這兩節課。不同的匯入,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原因何在?學生的回答中規中矩,表達的也是人之常情,但一節的情境是漫不經心,甚至有點嘻皮笑臉,整個教室的氣氛熱鬧。一節的情境是嚴肅,甚至帶有點莊嚴,整個教室的氣氛悲憤。相對於教學《土地的誓言》,哪一種更為合適,自是不言而喻。因此我想到:課堂教學的匯入要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一、文字解讀前要善於分析學情

現在的學生受網路媒體等影響,在學習方面態度冷漠,不大會被感動。他們對那種背井離鄉之苦,家破國喪之痛,覺得似乎十分遙遠而無法體味。但編者的意圖很明顯,是想把它作為一種“愛國精神的顯現”的文章放進這一單元。這樣,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知識結構、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編者的意圖,教學的目標就有很大程度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制約著教學預設及教學過程的展開。第一節課的匯入失敗就在於教者沒有很好地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沒有在學生與文字間架起溝通的橋樑,教學預設成了無的放矢。而第二節的匯入以故事性、形象性的朗讀和一組組圖片引入,學生聽著生動感人的故事,看著描述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組組圖片:“被敵人封鎖的村鎮”、“遭受屠殺的民眾”、“抗擊敵人的戰士”等。雖對背景知之不多,但預先教學準備充分,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置於當時特定的背景之中,為學生閱讀課文、理解重點做好情感的鋪墊,因此教學比較成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可見文字解讀時,教師只有充分估計學生現有的情況,調動其積極情感,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設計要預設更要生成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案”成為教師教學活動的不可動搖的預設方案,教師和學生的全部活動均要圍繞教案展開並受到教案的嚴格制約。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情況和因素都是無法事先“設定”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所無法想象到的新情況。當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教學設計就要圍繞學生、學情做必要的調整。即新課程要求的教學設計應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教師對教學的'設計要像繪畫一樣既為自己的“教”更為學生的“學”“留白”,以便可以適時調整策略,滿足新的情境和學生新的需求,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如果教師過分重視教學設計的預設,就不會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其效果就肯定大打折扣。第二節課的比較滿意就在於教師對原來的教學設計進行反思,及時調整。由於很好地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儘快進入角色,把他們潛藏的熱情、愛與感動都激發出來,所以教學就得心應手了。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兩節課的不同教學結果證明了這一點,課堂匯入好,學生學習興趣就濃,學習熱情就高,課堂上教師講起來就輕鬆容易得多,學生的思維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冷靜地思考,深刻地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開出燦爛的理想之花。

  土地的誓言的教學後記二

這一節課,學生和聽課老師反響都很好,雖然我自己並不大滿意,甚至有些懊惱。不過細細想來,教學效果還是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學生們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樂於表現、敢於表達的精彩表現是課堂成功的體現。我覺得成功的課堂不在於教師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悟出了多少。

本課堂思路是“讀—品—悟”,預設的學習目標是“感知課文內容,領悟作者的情感;誦讀課文,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語句;培養並提升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重點是品味語言,難點是領悟字裡行間蘊含的情感。這些都能在師生和諧融洽平等的教學活動中得以實現,且能面向全體學生,基於學生的需要而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得以突破。有幾個地方我認為處理得還是不錯的。

一是成功的情境匯入和之後讓學生談感受,加深了印象,增進了情感,渲染了氛圍,為學生走進文字做了很好的鋪墊。此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路逐漸被開啟。

二是課堂的開放性、靈動性。教師的課堂引導、追問、激勵對學生而言是很有效的,因此學生能提出不少有價值的問題,說出了自己獨特的感悟,有了自己個性化的品讀,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得以暢達自然地發揮。

三是在引導學生理解學這課的意義上,聯絡了現實生活,有拓展,有延伸,既有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還有對學生觀念、情感上的引導,在歷史與現實的切換中,加深了學習的效果,既讀透了文字,又走出了文字。

四是越上到後面,師生越投入,越進入情境,可謂是漸入佳境。尤其後來談對日本地震的感受時,一學生憤憤直言“活該”,更是讓大家覺得課堂亮點之生成所在:孩子沉浸在民族之痛、家國之恨、歷史之悲的情感體驗中不能走出來,恰反證了課堂教學的成功。雖然這樣的觀點就當前看來似乎缺乏人道主義精神和人類基本同情心,需要進一步的正確引導,但在這麼一堂課裡,卻有著極為自然合理的解釋。

在課堂中,如何把自己的教學思路和學生的學習思路融為一體,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問題。在這節課裡,當潘永明同學提出“為什麼前面用第三人稱而後來卻用第二人稱來寫”的問題時,我與同學們的討論及拓展,是我比較滿意的地方,因為這個環節正好體現了“教”與“學”的自然統一。 然而這一課,讓我不滿意的地方很多,當我從自我的角度去審視這一課時,發現了很多興許是別人不好對自己言明的缺陷,當我在做自我剖析的時候,心情是沉重的。

第一,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我有時候不注視他們,顧左右而旁他,真不好。

第二,對學生還不完全放得開,總是下意識地去重複學生的問題或答案,深層的原

因是對學生還不夠有信心,生怕他們表達不清楚,達不到效果,其實這樣,會讓課堂填得太滿。

第三,有時有些操之過急,問題丟擲來之後,學生要有足夠的思考時間,見同學們 安靜的時間長一些,就忍不住提示了,其實如果學生不用思考就給出答案,反倒該懷疑問題的質量了。

第四,在教學機智上還要修煉。在有些地方,如一學生回答說這是一個“神聖”的 地方時,我沒有做出評價,其實可以讓她陳述一下她的想法,卻因有人舉手就錯過了。

第五、語言還需要錘鍊。如在最後表達對日本地震的看法時,臨時組織的語言邏輯思維嚴謹不夠,詞彙簡單而豐富不足。

如果我再上這一課,我要更從容些,更捨得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更注意觀察學生。同時,自身的文化素質、語文素養的積累也將決定了課的厚度、深度和廣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