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5W
《畫楊桃》評課稿1

李xx老師講授了《畫楊桃》這篇課文,根據教材內容,在施教過程中出示楊桃讓學生親自體驗畫楊桃的過程,以此為理解課文主題的突破口,這樣學生的理解會更加深刻。這一環節的設計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易下結論的道理。

《畫楊桃》評課稿

教學中還有許多亮點:

一、圖片匯入,形象生動

通過十張美麗真實的楊桃圖片匯入課堂,先讓學生從感官上了解楊桃的形狀,尤其對我們北方的學生來說很有必要,進而增加對課文的興趣。

二、收集材料,積極展示

提問有哪位同學自願展示蒐集到的楊桃的資料的時候,同學們都很積極活躍並舉手發言,甚至有的學生主動到講臺上用投影儀給大家展示收集到的資料。這說明同學們課前準備都很充分,為課堂的順利展開奠定基礎。

三、解讀字意,幫助理解

在讀生字的時候,同學們經常把“教誨”的“huì”讀成“huǐ”,意識到同學們把“誨”和“悔”混淆了,靈機一動,在黑板上寫下這兩個字,並向同學們解釋道:“後悔”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它是豎心旁,而“教誨”是用語言教育,所以它是言字旁。這樣解釋後幫助學生區分和記憶。

四、齊畫楊桃,體驗道理

為了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本篇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出示了一個真實的楊桃,讓學生當場畫楊桃。在畫的過程當中課堂看似很亂,其實同學們都在積極畫出自己看到的楊桃的樣子,這也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加強引導,幫助理解

全班畫完楊桃之後,挑了兩個同學畫的楊桃到講臺上展示並問道:“為什麼一個畫成了五角星另一個畫成了楊桃平時的樣子?”這時同學們都安靜了,都在思考組織語言,可是沒有同學主動回答,此刻李老師就轉換思路引導同學,就問他們:

“同學們,你們發現老師手裡這兩幅畫的主人坐在哪裡?有什麼不同?”

學生們立刻回答:“他們坐的位置不一樣!”

老師接著問:“位置不一樣說明什麼?”

學生們接二連三的說:“看到楊桃的角度不一樣!”

“角度不一樣會導致什麼?”

“畫出楊桃的樣子就不一樣!”

就這樣經過這樣引導提問,同學們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加強了對課文的理解。

存在不足:

一、辨別多音字的時候,忽略了“似”也有兩種讀音。總結課文大意的時候,ppt是以段落的形式展示,應該是關鍵詞用填空的方式展示,這樣有利於對學生思路進行引導,更好地把握課文大意。

二、課堂上讓學生讀得課文太少,尤其是老師和學生的對話以及老師說的那段話,這樣不利於學生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動作、語言、神態的變化,把握他們的態度變化,進而理解課文主題。另一方面,ppt的字號太小。

三、對於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能用準確、恰當、客觀的語言評價,不利於學生認識到自己考慮問題角度是否準確,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引導過於生疏,不自然,也使得課堂氣氛死板呆滯。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摒棄不足,改進和提高教學能力。另外,在授課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突發情況出現,需要積極靈活地處理,注意學生情感態度的變化,加強交流,把握課堂。

《畫楊桃》評課稿2

 課堂回顧

  一、板書課題,質疑激趣

齊讀課題《畫楊桃》說說你想知道些什麼?生質穎(誰畫楊桃,怎麼畫的?畫得怎麼樣?)

 二、學生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一共多少自然段?

(2)課文哪些段落是寫畫楊桃的?

(3)你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麼?

學生讀課文,簡要作答,教師適時引導,理清了課文共19自然段,其中2——18自然段講畫楊桃,學生初步瞭解“我”畫楊桃的態度是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三、析讀課文

1、課文重點寫什麼?

課文主要的並不是寫“我”如何畫楊桃,更多的部分是寫教師同學對“我”畫的'楊桃的看法。

(1)同學們是怎麼的情況?(嘲笑)

(2)老師看了“我”的楊桃怎麼做的?(審視——讓同學們到我的座位上看)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了教師的表情動作,引發思考:教師審視後明白了什麼?如果你是教師,你想怎麼做?

2、分角色朗讀課文

 課後思考

1、縱觀整堂課教者有一定的目標意識,採取了較為恰當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而言可看出教者課前認真地解讀了教材,在課堂教學中力求以學生為中心,順學而導,重視語文基礎知識(標點、詞語)關注讀的訓練,有意識地進行了概括能力的培養,教者基本功紮實,教學中善於適時引導。

2、課文教學目標解析

《畫楊桃》一課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這一組課文是圍繞思想方法的專題來組元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文字的學習,初步懂得要敢於相信自己,講究實際;明白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結果不完全相同;不要輕易的否定別人。(當然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不是一節課就行的,但作為教師要有這樣的教學意識)。

3、教師要認真讀教材,分析教材、設計教法。

從表面而言,課文講的是圖畫課上,“我”如實地畫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楊桃,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老師藉此巧妙地對同學們進行了教育,讓同學明白了“不要輕易的否定別人”的道理。

如果我們通過教學僅僅只讓學生達到上述認識,那麼教學只能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因這我們若對文章加以分析,我們會發現一些問題:

①作為主人公的“我”,在畫楊桃之前其實已經發現楊桃不是平時所看到的那樣,可為什麼還要那樣畫呢?(——緣於父親的嚴格要求經常叮囑);

②文中教師的表情有哪些變化?為什麼先是嚴肅,後來卻又和顏悅色?(——緣於學生知錯能改);

③同學們到“我”的座位上看了楊桃後說話變得“吞吞吐吐”這是為什麼?(——標點的妙用,標點後面還有什麼意思?)

④文末提到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那麼“相似”,那相似之處是什麼?

……

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學生不太明白的,也是用作訓練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感悟的“切入點”,教者應予以關注。

學生學習文字就必須切實瞭解文字大意,這就需要學生認真地反覆地讀,但只是“讀通”、“讀順”,瞭解文章大意還遠遠的不夠,教者還得認真引導思考,也就是說要求教者設計好精當的牽一髮而動全文的問題。教學設計宜整體把握細處入手,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充分地與本文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讓學生思有所悟,學有所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