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國小語文評課稿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4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評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國小語文評課稿15篇

國小語文評課稿1

一、趣字當頭,樂中求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是無意注意為主,他們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分散,但他們對色彩豔麗、活動的事物感興趣,因此調動各種感官,如看、聽、讀、演等活動能有效激發興趣。老楊海芳師一開課,就用遊戲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打招呼”、“認識新朋友”、“變一變”等遊戲活動,為學生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生動的學習氛圍,使課堂“動”起來,“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日”字時,老師示範一個大大的太陽,講“日”字的由來,讓學生理解“日”會發光發熱等,生動有趣。

二、順應兒童,適時激勵

情是課堂的靈魂。一節好課需要老師用心靈去感染心靈,用眼神傳遞親情,用語言去創設氛圍,用激情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這種激情的釋放需要教師的真情自然流露。如:老楊海芳師在學生讀完後,及時評價:“你真棒!讀的真準確!” “你坐得那麼端正,聽得好認真啊!”等,教師的評價到位、及時、語言樸實自然,深得學生。

三、方法多樣,勇於創新

一年級的學生記得快、忘的快。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老楊海芳師將枯燥的'識字方法換成找朋友、貼花、畫畫、比賽等形式,方法多樣,勇於創新,既教給孩子知識,也教給了孩子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四、習慣培養,口訣強化

老楊海芳師的課堂上,好多對話,如:誰的眼睛亮晶晶?——我的眼睛亮晶晶;誰的眼睛看老師——我的眼睛看老師;小手——舉起來;誰的耳朵注意聽——我的耳朵注意聽;頭正背直腳放平——一寸一拳一尺遠;心平氣和——態度認真(寫字)。諸如此類的口訣,說的多了,學生自然形成了習慣。

總之,楊老師的這節課,以生為本,學生愛學習,樂舉手,這離不開老師平時的教育方法和常規訓練;教學設計體現了層次性和遞進性,能根據學生的情況有效在處理教材,有機地變換教學方法;教法靈活多樣,圖文並茂,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緊緊抓住識字進行教學;同時,注意利用教材,結合學生情況對其進行行為規範和安全教育,隨機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漢字的巧妙變化,如象形字“日、火”的變化等,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一節課,生動活潑,井然有序,紮實有效,平穩和諧,自成風格,值得學習.

當然有一些小的細節,如樹木的“木”學生組詞時有困難,老師要及時引導;學生不認識小麥,說話練習時也有困難,老師該出手時要出手,該講的還是要講,及時引導學生走出學習困境。

國小語文評課稿2

《臺灣的蝴蝶谷》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的一篇優美散文,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臺灣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麗而壯觀的奇異景色。錢老師在執教第二課時時,運用多媒體、實物等教學手段創設了優美的情境,把學生領入充滿迷人景象的蝴蝶谷中,使學生在簡單、活潑的氣氛中,直接“聞其聲、觀其景、臨其境”。把學生的認識欲、用心性完全激活了,到達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優美情境,引領學生走進課文

首先錢老師運用多媒體展示臺灣的山谷圖,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在山谷裡翩翩起舞,這麼美的景象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的吸引住了,學生彷彿隨著那美麗的蝴蝶來到了臺灣迷人的蝴蝶谷,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課文中。

在講到黃蝶谷和彩蝶谷時,又透過動畫演示,展現出金光燦燦的黃蝶谷和五彩繽紛的彩蝶谷的景象,為了能讓學生真切體會彩蝶谷的美,錢老師把實物花瓣撒向空中,當五顏六鈀帶著香氣的花瓣緩緩飄落的時候,再多的語言都是不需要的了,藉助這些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完全在課文中徜徉、留連,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美景,體會了課文。

二、抓住了關鍵字詞,探究美

錢老師在教學課文時,始終抓住一些關鍵的`字詞,透過反覆品讀、比較、回味來理解課文,體會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詞之妙,如: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圈出描述動作的詞,然後討論為什麼用“飛過”“穿過”“越過”這三個詞,能變換位置使用嗎?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明白了這三個詞不僅僅具體準確地描繪了蝴蝶的動作,而且又避免了單詞的重複。此時錢老師提出,我們寫文章的時候,也要在用詞上下功夫,不能總是用那幾個詞,由於是例項點撥,生動形象,學生易於理解和理解。

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造美

錢老師十分善於挖掘課文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訓練點,進行語言實踐,將文字語言轉化為學生會運用的“活”的語言,如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演示完蝴蝶谷的圖象後,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些什麼景象?鼓勵學生大膽展開想象,用上比喻句來說一說,學生在優美的情景的啟發下,激起了想說的慾望,老師抓住這一契機,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得到訓練的同時,語言表達潛力也得到了提高。

國小語文評課稿3

《豐碑》這篇課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蹟。文章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細膩,表現了紅軍將士們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今日有幸聽到劉教師執教這篇文章,教者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讓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到達和諧完美的統一。這節課中劉教師巧妙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字,體會思想感情。

1、情境教學法:課堂中注重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經過圖片、錄音等教學裝置營造氛圍,讓學生觀看紅軍過雪山的錄相和凍僵的軍需處長圖片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關注,入情入境生情。

2、誦讀質疑法:指導讀中感悟,讀中質疑,實現語感積澱,促進學生自悟自得,使學生在圖、聲、樂、情中自主學習。背誦自我喜歡的段落,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深刻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媒體演示法,多媒體展示感人的畫面,再配以柔和的音樂,把學生帶入了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朱熹曾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本節課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劉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要表達的感情,也讀出了自我的真情實感。在本課教學中,學生以多種形式的讀來整體感知這篇文章,即:

1、大聲自讀,讀通課文;

2、分段朗讀,檢查自學;

3、快速覽讀,概括資料;

4、小聲自讀,畫出最感動的語句。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學習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創造力主要依靠求異思維。在結尾之處的教學設計也體現出教者的別具匠心。劉教師用課件出示軍需處長在雪地裡凍僵,像座晶瑩的豐碑的畫面,讓學生仔細看圖,並想像,“當軍需處長靠在樹下立刻要犧牲了,他會想些什麼呢?他有什麼心願嗎?”讓學生看圖想象延伸,不僅僅練習了學生的說話本事,發展了思維,也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了軍需處長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在戰士們心中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在同學們的心中也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一樣永垂不朽。人們常說:“文道結合”,在總結課文時,劉教師又問學生:“你從軍需處長身上想到了什麼?”這時學生暢所欲言紛紛把對軍需處長的崇敬表達出來了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的作用不單是“資訊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為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我認為劉教師這節課的教學正體現了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學習。

國小語文評課稿4

四月七日,我們到三小見習了,今天聽黃老師講的是人教版第十五課《金色的魚鉤》。下面是我對黃老師的一個小小的評課稿。

一、注重揭示題目,匯入新課。

黃老師在寫好了今天要講的課題之後,首先就問孩子們:同學們,金色讓你們想到了什麼?請舉手回答。

這樣的一個問題,立刻引起了孩子們的激情,他們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回答說“金色想起了秋天的落葉。”有的說“金色想起了美麗的童年!”有的還說“金色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條漂亮的裙子。”孩子們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回答,很好的匯入了新課。同時在課題上用黃色粉筆在“金色的”下面做出著重號標誌。並且又向孩子們提出,我們生活中的魚鉤是什麼顏色的,那麼文中為什麼要說魚鉤是金色的。

我認為這樣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現象著手,更有利於孩子們觀察生活。並且有利於匯入新課。

二、能帶領孩子們深入瞭解文章。

黃老師在授課的時候向孩子們提到了幾個問題,層層遞進。下面是她在授課的時候給向孩子們提出的問題:

1、魚鉤,釣魚用的鉤子。課文所指的魚鉤是老班長的珍貴遺物。這是發生在紅軍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故事。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並且要分析老班長外貌,為何他三十多歲就像五十多歲的樣子。

2、請孩子們描述一下文中提到的三個病危戰士。

3、讓孩子們說說文中講到老班長釣了魚不捨得吃,卻吃骨頭,“我”知道後哭了。為什麼“我”會哭。

這三個問題層層遞進,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的同時可以更好地有利於思維的拓展和思考方式的培養!尤其是第三個問題的提出,能讓孩子們身臨其境的想想為何“我”會哭,也考到了孩子們如何組織答案的能力。

三、讓孩子們用心體會文章內容。

我發現黃老師的這節課有個很大的特點是喜歡讓孩子們朗讀。尤其是分角色朗讀,通過各種角色朗讀,有利於讓孩子們領會文章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各自的特點。例如讓孩子們有感情的朗讀炊事班長和病危的戰士們的話,就可以注意到他們所處地位和處境不同,語氣語調也要相應改變的.道理。孩子們朗讀得特別認真,因為他們都融入了文章中了。

同時黃老師要求同學們劃出文中使你感動的部分,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這種做法我是很提倡的,不僅讓孩子們劃下重要的句子,也讓他們積累了一定的優美詞句,對文字積累方面很有幫助。

四、有啟發性的總結。

在文章的總結中,老師向孩子們呢提問到:這篇文章主要講到了一個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那麼你們對“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這句中心句是怎樣理解的?(揭示中心,讓學生說一說,練習口語表達)

五、口語交際。

讓我最受教育的是黃老師提出的這一個口語交際題目: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解說員,你怎樣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金色魚鉤的故事呢?

孩子們都議論紛紛,並且搶著要做解說員,這樣開放的話題顯然是很吸引孩子們的,不僅可以鍛鍊孩子們的口才交際能力,也鍛鍊了他們如果的膽量語言組織能力!

其實這節課我認為黃老師講得真的蠻不錯的。尤其在突出教學目的方面,有目標的要鍛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的組織能力。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第一次寫評課稿,寫得不是很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指點哦!)

國小語文評課稿5

4月28日跟隨著學校張老師早早地來到了港區一小,來觀摩學習港區優質課比賽。聽完幾個老師的講課,受益匪淺。也非常感謝六年級組的師傅們把這個學習的好機會給了我這個年輕的小徒弟。

文老師的《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漂亮有氣質的文老師,上課前的第一次相見,感覺這老師非常幹練,對於課文的把握遊刃有餘。在講課中文老師以複習第一課時的內容匯入,深入學習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問題,第二課的學習更加的精彩,在學習的過程中,文老師為了讓孩子們瞭解科學家鍥而不捨、見微知著的精神,採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默讀、放聲讀、師範讀等,體會科學家發現真理所做的努力和付出。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是鼓勵性評價語言,讓孩子們更加有自信來學習,去發現真理。

鄭老師的《魚游到了紙上》:幽默的鄭老師以春節聯歡晚會上的魔術給這節課拉開了帷幕,鄭老師的一個疑問: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這位主人公他不是魔術師,但他也讓魚游到了紙上,他是怎麼做的呢?通過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課文的寫作順序:聾啞青年、觀魚、看魚。讓學生找觀魚和畫魚的句子,體會聾啞青年忘我的.境界。口語的練習讓鍛鍊了孩子口語交際的能力,活學活用。

劉老師的《小嘎子和胖墩比賽摔跤》:充滿活力、幽默智慧的劉老師,課堂中的孩子們更加的放得開,彷彿不是學習,是在玩,真正做到了學中玩,玩中學,關鍵是孩子們學到了更多,記憶的更加深刻。開課前,老天似乎跟劉老師開了個玩笑,教室突然停電,做好的課件,無法讓孩子觀看,隨機應變的劉老師就像魔術師一樣,在沒有課件的情況下,課堂也是精彩無限,可以說比有課件更加精彩。課堂上為了讓學生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劉老師現場找兩位學生撕名牌比賽,讓其他學生觀察後複述,孩子們用上了人物描寫的方法,快速的掌握人物描寫方法的訣竅,不得不讓我們震撼,課堂上就應該多元化,大膽創新。

其他老師的課堂也是精彩無限,評課中也有意外收穫,陳栓強老師的點評更加精闢:

《聽文老師課有感》

循序漸進巧引導,科學精神植入腦。

範讀課文很精彩,教學相長是法寶。

《聽劉老師優質課有感》

隨機應變巧應對,聽說讀寫皆融匯。

遊戲比賽很出彩,寓教於樂增光輝。

《聽鄭老師優質課有感》

魔術匯入有新意,字詞教學很重視。

多思多說多表達,魚遊紙上美入詩。

通過這次聽課,我收穫滿滿,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應該:多學習、多反思、多汲取精華、多審視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快速成長。

國小語文評課稿6

這是一節能較好地表達語文課程標準理念,而又佈滿情趣,具有時代氣息的低段閱讀課,這節課在設計中有以下特點:

一、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遵循“讀書內化”的閱讀教學規律,本課設計了“初讀──精讀──熟讀──背誦”四個環節,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直接地、反覆地接觸課文。從讀準字音,讀順課文,到有感情地朗讀,到擇段背誦,以至全文背誦,“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指導思想和訓練的層次性非常明確。教學過程中,還留意強化閱讀教學的多功能,在讀中識字、學詞句,積存語言,培育語感,進展口語交際,拓展想象,學會合作、創新、競爭和評價;在讀中熟悉四季,抒發愛美的情懷。使閱讀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學學問、長本事、身心進展、潛能開發的`過程。

二、努力開掘語文學習的豐富資源

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徵,讓學生在豐富的、整合性的、視野開闊的情境中學習語文,能增加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力量。本課教學,在課前要求學生了解四季的學問,畫畫自己最寵愛的季節。在課堂上,他們藉助圖、景理解課文,學習語言;觀看動畫課件,綻開想象;朗讀課文,練習說話。這些充盈著情感的教學,引發了兒童的共鳴,促使他們樂觀參與學習實踐。課未處,引導學生綻開想象,聯絡已有的閱歷仿編兒歌,啟用兒童的求異思維,讓他們在實踐中探究運用語言的規律,享受美的情趣和製造的樂趣。整節課的教學,學問面廣,資訊量大,實現了課內外、學科間、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聯結、貫穿、互補,語文課堂教學也因之更充實、更具活力。

三、改革方式、方法,促進學生自主進展

“閱讀教學是共性化行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定教,把原本屬於學生的權利還給學生:一是選擇權。敬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舞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然後再選擇自己的夥伴進展合作學習,學習的結果也讓學生自己彙報、補充,教師只是中國撥作用。二是評價權。學生的朗讀,發言儘量讓他們去評價,從而培育學生分析、推斷的力量。……活動形式有個體獨立、同桌之間、群體小組、男女生分隊、自由組合等等,教法生動活潑,學法為兒童所喜聞樂見。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活動與交往是進展的源泉。”這些活動有靜有動,實效性強,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由於沒有拘束、強制,課堂氣氛輕鬆。愉悅,學生在動靜相間的活動中,在自主與合作、主動與互動中動腦、動口、動眼、動手,大面積地參加,自始至終地參加,差異性地參加,使課堂成為學生自主進展的世界。

國小語文評課稿7

許老師執教的《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教學難點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單獨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理解,針對不同的年段會有不同的教學設計。

許老師的設計先是讀課題匯入你想知道什麼、花怎麼是鍾和什麼是花鐘。然後自由讀課文找出答案,出示花鐘的課件,直觀感受花鐘,重點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交流各個時段各種花開放的`樣子,重點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準、妙處,並比較兩種句子之間的差異。再然後拓展積累,給“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 )”補上開花的狀態的詞句。最後指導生字的書寫。許老師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環環緊扣,一步步引導學生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美妙的構思,體會大自然的奇妙。

開這堂課的主題是“朗讀指導的有效性”。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這句話強調了朗讀的功能及其重要地位。可見朗讀教學不僅是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是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手段。因此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是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許老師的設計確實做到了讓學生充分地讀,並且讀的形式也是豐富多樣的,有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等,但總覺得效果不是特別明顯,主要是學生沒有感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以致朗讀指導的有效性還沒完全突顯出來。在對學生朗讀的評價方面,教師沒有針對性、激勵性,以致教師的評價評而不導,評而不實,評而不治,評而不全。

示範朗讀是朗讀指導的一個法寶。範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朗讀,更能使學生真切感受語言的音樂美、節奏美、情感美,也是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的重要方法。好的範讀不僅以真摯的情感、優美的語言、動人的形象感染了學生,還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朗讀方法的指導。三年級的學生有自己的朗讀感悟,但程度還不是很深,如果加上教師的示範和指導,將是對學生程度的一個很大提高。

總體來說,許老師的這堂課有讓我學習的地方,也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借鑑,改進。

國小語文評課稿8

浦三路國小劉老師執教的《九色鹿》精彩紮實,觀摩後收益頗多。

整體感知課文環節,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故事裡出現了哪兩個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問題的提出幫助了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每讀必有一個目標,有了任務,學生會讀得更專心,思維也更積極主動。有要求就得有反饋,以小組抽查的形式進行“課文朗讀”的檢查,加大了訓練的.密度和廣度,讓所有的學生都動了起來。老師設計了階梯式的朗讀要求,挖掘了學生的朗讀潛能,激勵學生勇於向更高的目標挑戰。老師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所提供的空間進行說話練習,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感恩詞語的出現既達到了積累詞語的目的,又使本課的情意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劉老師的課如行雲流水,師生之間默契配合,真可謂零距離,教態非常親切。劉老師的調控課堂能力和應變能力都非常強,對於課堂上學生的質疑和出現的問題都能及時改變教學策略,值得我們學習啊!

國小語文評課稿9

於毅老師執教的《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課,看似簡簡單單卻上得紮紮實實;看似尋尋常常卻蘊含著生命、愛的哲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1、朗朗的讀書聲。讀是語文課堂的本真,語文課堂上就是要有朗朗的讀書聲。這一課,於老師抓住關鍵,通過品詞品句,幫助學生能夠讀懂課文,讀出了層次讀出了理解。如:讀“粉紅粉紅”“芳香撲鼻”,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薔薇花的美,老師請學生“把花兒讀得更紅些”、“把花的芬芳送到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帶勁。老師還帶領學生抓住文中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詞句,進行分角色朗讀,學生讀得很精彩,通過讀懂文字材料,走進了人物的內心。

2、語文教學讓學生入情入境。於老師讓學生假設自己看到被雨打的薔薇花後,會怎麼想?怎麼做?使學生通過角色的體驗,豐富內心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情不自禁的為人物的舉動吸引;然後指導學生帶著動作讀句子,讀出了憐愛之情,感受到文中人物關愛弱小的品質。

3、老師處處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從人物語言瞭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從人物動作走進人物心靈。

4、本課教學最後一個環節,老師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是怎麼幫助弱小的。學生踴躍發言,在描敘自己的故事當中悄悄種下了愛的種子,生成了一種愛的積極情感,挖掘出了文字關於生命意義的高度:不甘做弱小、要愛護弱小。最後學生們愛的宣言,震撼著每一個聽課者的心靈!

全課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但是關於弱小,想與於老師一同探討:老師問“生活中你關心過弱小嗎?”學生都圍繞身邊的人來說事。如果是我執教,我會問“除了身邊的人,還有什麼也值得我們關注、愛護、幫助?”將“愛護”的範圍拓展到“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事、物”,引導學生將視線放寬,關注更廣泛,對主題的昇華和領悟會更深刻。

國小語文評課稿10

今日聽了一節市級語文討論課,是一節一年級新課標教材的閱讀課,《四季》其次課時,感覺教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開心。

一、教師留意情境的創設

這節課教師始終留意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引起引起學生學習慾望,開課創設一個童話故事情境:這節課我們要到秋伯伯和冬爺爺去做客,想去嗎?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在接下來的過生字關時,也是那麼主動樂觀。

學習秋天和冬天的兒歌時,調動學生的生活閱歷,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什麼就知道秋天來了,冬天來了,然後放剪輯的典型的秋天、冬天特點的錄象。孩子們完全進入了情境,跟著錄象一會兒讚美,好美啊,一會兒自發讀兒歌:紅葉舞,黃葉飄……師生邊看錄象,邊自然地抒發感受,其樂融融。學生對秋天、冬天有了更多的熟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想象力量在回憶生活閱歷中,在看錄象中,在說畫面中也得到了進展。

讀書指導很奇妙,讓學生身臨其境,如指名讀“穀穗彎彎”這一區域性時,教師很自然地一問:小穀穗在哪兒呀?我們班有沒有小穀穗?能不能邊做動作邊讀。學生讀後,教師評價;小稻子成熟了,多驕傲啊,誰還是?既是表揚又暗含朗讀指導。

讀“小雪人把肚子一挺那一區域性”時,教師說:“那小雪人在哪兒呢?我們下位找找小夥伴,把雪人的樣子讀出來吧。”學生投入地讀著,彷彿自己就是那彎彎的穀穗,那頑皮的小雪人,在讀中,在表演中,還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彎彎、挺、鞠躬‘等詞語的意思。

二、在合作中進展互動

這節課留意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合作的形式許多,如,四人小組商議怎麼識字,同位合作表演讀,下位找小夥伴讀,分組競賽讀等等,但是沒有流於形式,合作中形成了真正的互動,比方四人小組溝通識字方法,在後來的反應中看出來效果很好,學生用了熟字加偏旁,遍兒歌,比擬等方法識字。比方你怎麼知道冬天來了,學生的.答覆一個一個都很精彩:看到窗戶上結了冰;小兔子找食物找不到了;河面結了一層薄薄的冰,越結越厚,釣魚的時候就要鑿一個洞……思維的相互啟迪,這才是真正的互動。

也有幾點想法,閱讀課文是一個整體,不能把兩課時決然斷開,這節課雖然學的是秋冬兩季,與前面兩段的界限太清楚沒有一個整體的感覺。關於四季學生的生活閱歷是很豐富的,引導學生回憶和多媒體錄象都是不錯的。但是課前應當給學生更寬闊的收集空間,收集有關的圖片,兒歌,親自去感受秋天,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展現會更樂觀,學生的視野會更開闊,我們的課堂會更開放,更有活力。

國小語文評課稿11

教學過程:

1、激趣匯入。

2、梳理思路。學生概括,記會——抒懷——明意

3、誦讀涵詠。學生齊讀——教師訂正讀音——教師配樂範讀。以讀帶講,作者因何而樂?作者為何而悲?(引導學生思考人生)“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決定了他眼中的世界。”介紹以王羲之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階層是最為清醒、最為執著、也是最為痛苦的一群人。

4、知人論世。

5、吟讀課文(古法朗讀)。

6、拓展延伸。“人生苦短:既然我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那就讓我們增加生命的密度。”

聽完這節課,頗為驚喜!代老師抓住了“因何而樂——為何而痛——悲從何來”這條主線來講。一是老師儒雅的氣度讓人如沐春風;二是老師高水平的朗讀波瀾起伏,有抑揚頓挫之美,有行雲流水之暢;三是老師對文字領悟之廣、之深令人折服。尤其值得我們借鑑的是:誦讀的指導和內容的講述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沒有機械的割裂開來,以讀帶講,把文章講“活”了。

一節課內相容了太多美的、深刻的元素,給人有點“應接不暇”的感覺。若能突出某一兩個元素深挖下去,效果可能更佳。尤其是古法吟讀部分堪稱典範。

國小語文評課稿12

這天上午,觀摩了三位老師的展示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們的課品如人品,他們的課不是做秀,也沒賣弄,讓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們對教育深深的摯愛和對學生真誠的關愛!

首先,範莉莉老師的課給人第一感覺是真實。比如說,匯入時的遊戲,“1月1日是什麼節日?10月1日是什麼節日?……”許多學生回答不上來,這能夠看出範老師課前沒有跟孩子們說過“悄悄話”,這樣有缺憾的課才是真實的,才是美麗的!我們的公開課不是表演,不是做秀,在那裡範教師的如果能沉著一點,耐心地告知學生,很自然很巧妙地過渡到自己的預設中來,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範老師有深厚的語文基本功。大方、流暢的粉筆字,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尤其是聲音甜美。但我們遺憾的是沒有聽到範老師的那帶有童音的動情的範讀,如果範老師不用課件錄音讀,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誦,這樣效果會更好。課件上畫面加上動作,干擾了學生對詩歌美麗語言的感受,致使讀完以後,有個小孩說“老師,聲音小了聽不見”。我想,可能是視覺干擾了學生的聽覺吧,再說,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十分重要。

當我們還沉浸在節日的快樂氣氛中,童娟老師為我們送上了《媽媽的賬單》這一課。這節課,對於上課的學生而言,是一種幸福,對於聽課的教師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在那裡,要感謝童老師,讓所有的學生,所有的聽課老師沉浸於她的情感課堂,同時,心靈為之一震!5月10日,是母親節了,我們為人兒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為藉口,就應常回家看看!就應為我們那可親可敬的母親做些什麼?我相信,在師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時候,沒有誰不想念自己的媽媽,這正是語文教學人文性的體現,這就是所渭的詩意課堂,詩意語文。

但是,如果童老師的音調再低沉些,語速再緩慢些,能做到語言的抑揚頓挫,這必須會催人淚下的。

當我們的心頭還回蕩著《燭光裡的媽媽》的旋律的時候,季益波校長又為我們送上了精美絕倫的《普羅米修斯》,我認為季老師這節課上得大氣,渾然天成、人課合一。

在那裡,我想借用幾句詩來評價一下季老師的課。

匯入——未成曲調先有情

環節——一枝一葉總關情

過渡——嫁於春風不用媒

小結——似曾相識燕歸來

氛圍——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是一節高品味的語文課,課堂上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有品詞析句、潛心會文的過程、有聽說讀寫的訓練,這就是語文課。同時,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如春風化雨,點點滋潤著學生的心田,有巧妙的點撥,由衷的讚美,熱情的鼓勵,頗有大家風範,課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獨具匠心,當學生情感到達高潮的時候,季老師戛然而止,恰到好處,學生意猶未盡,“英雄”的韻律餘音繞樑,三是不絕。

總之,這天的三節觀摩課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雖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猶如維納斯並不因為斷臂而影響了她的美麗。這天的三節課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這天,我和我校的20位教師在南街國小聽了王淑軍老師執教的《小稻秧脫險記》和趙豔紅老師執教的《開天闢地》兩節閱讀課,收穫頗多。下面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兩位老師教學基本功紮實,能時時刻刻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始終是課堂上的引導者,組織者,始終以學生為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交給了學生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潛力。

王淑軍老師執教《小稻秧脫險記》一課時,注重了朗讀和寫字的指導。王老師檢查詞語讀音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形式讀,在容易錯的字音上,王老師進行了強調與強化,力爭全體學生都能讀正確,真正做到人人有提高,人人都學會。在檢查朗讀課文時,注重了學生朗讀姿勢與朗讀潛力的培養。王老師從細節處著手,讓孩子們掌握讀書的正確姿勢,並教育學生要大聲地、口齒清晰地把文章讀出來,這就是朗讀。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陽光、自信,也激發了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而且,老師親切的語氣,微笑的面容也給了學生讀好文章的信心。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朗讀是國小階段重要的語文潛力訓練。王老師在了無痕跡中到達了這一要求。王老師在指導學生識字寫字時,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小組內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書寫時應注意什麼,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聽趙老師在執教《開天闢地》,能夠用“行雲流水”一詞來評價。整個教學過程趙老師始終以文字為依託,讓學生藉助多媒體課件在與文字的對話中去感悟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如,教學“天每一天升高一丈,地每一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這個巍峨的巨人……”兩個自然段時,引導學生觀察他的動作、神態,再讀句子,讀懂了什麼,從哪讀懂的?讓學生再做做盤古把天和地分開時的動作,師此時配樂朗誦,學生在舉臂一分多鐘時的累與盤古的“一萬八千年”構成了強烈的比較,盤古的偉大精神躍於眼簾;緊之後,趙老師趁熱打鐵,讓學生抓住下一段的“精疲力竭”“微笑”感受它的獻身精神。

很感謝兩位老師的辛勤勞動,能帶給我們一些收穫,一些思考。還有幾點推薦與大家一齊商榷:

1、王淑軍老師在教孩子們寫字時還要留有充足的時間,老師要在孩子們中間巡視指導,在孩子們的本子上寫幾個範字,讓寫的不好的學生零距離地學習臨摹老師的字型,更能拉近師生情感;還能夠讓幾個學生到黑板上去寫,調動孩子用心性,讓孩子真正喜歡上寫字。

2、趙老師整體上看學生讀書的時間還太少,感覺像蜻蜓點水。開課伊始,就直接問:盤古是怎樣開天闢地的?標畫有關語句。在學生對整體還沒有意識時,這樣未免太倉促。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對話,是閱讀教學中的一道亮麗景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趙老師像是在牽著學生走,一步一步的,沒有放開,學生在感悟時談的太淺顯,沒有真正觸及心靈。

總之,聽了這兩節課,讓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語文教學,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如:學生讀書時間少,問題意識不濃,想象力不夠,表達潛力不強……這都與自己平時課堂上放的不夠有直接的關係。想起葉老以前的號召,“所有學生要善於使用語文這個工具,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貢獻力量。”所以,對於一節普普通通的語文課,如果落實了該落實的工具性,影響了該影響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算是“語文課”了,也就有了語文“味”了。期盼更多、更有語文味的好課不斷呈現,也期望這樣的活動更多一些。

國小語文評課稿1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國小語文組xx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xxx》的第xx課時,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來對本課作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

《xxxx》是xx(文章體裁),主要寫了xxxx(主要內容),表達了xxxxxxx(中心思想),“語言簡煉、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這篇課文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xxxx,課文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充滿感情,給人很深的啟迪。這篇課文按xxx順序,圍繞xx,向我們展現了xxx、xxx、xxx等幾個場面(情景),讚揚了xxx的精神。表達了xxx的感情。(歌頌了xxx)。根據新課標對國小語文教學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學內容和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

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語句,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標:通過研讀課文第xxxx段,培養學生敢於質疑,解決問題、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及初步學會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3、情感目標: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培養,喜愛。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

為了落實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我把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緊扣課文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著重體會

由於(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因為(學生的一些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xx教學內容,結合xx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勤于思考。

第五環節:安排作業,複習強化。

一課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學習活動的完結,而應該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

本節課計劃安排兩道課後作業:

作業1:請大家將本節課中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摘抄到專用小筆記本上;

作業2:根據課文內容,畫一幅xx畫(或編排一個課本劇)。

這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三、說板書設計

根據課文內容和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該板書力求讓學生抓住課文的內容主線,表現作者的寫作思路(或思想感情),簡單明瞭。

總之,本節課通過朗讀、討論、交流合作以及多媒體展示等課堂活動,我設想能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認知生字,讀懂新詞,交流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穫,同時力求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國小語文評課稿14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這節課中談科英老師巧妙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字,體會思想感情。

1、巧妙設問,綱目分明。

課文多處運用設問,既能引起聽眾注意,又做到綱目分明,如“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是什麼力量使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等等,都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2、典型事例,驗證觀點。

課文運用了兩個典型事例,一是交響樂團的演奏,一是從瓶中拉出七個綵球的實驗;分別從要有協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不同側面,驗證了要獲得成功,必須與他人合作的觀點,令人信服。

3、情境教學,激發興趣。

課堂中注重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圖片、錄音等教學裝置營造氛圍,讓學生觀看樂團演奏圖片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人們常說:“文道結合”,在總結課文時,談老師又讓學生談談合作過的經歷,不管是成功的、不成功的。這時學生暢所欲言紛,進一不加深了對合作的認識,教師的作用不單是“資訊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為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我認為談老師這節課的教學正體現了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學習。

國小語文評課稿15

最近,有幸聽到陳建先老師執教的《鄭成功》一課,大有耳目一新之感。主要的收穫有以下三點:

一、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創設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注重人文薰陶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該在師生平等的對話過程中進行。”從人文的角度考察閱讀教學,可以把閱讀看作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具有一種高尚的精神品格。而閱讀教學則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是成功的“對話”,能不斷生成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係”、“使課堂成為充滿活力的精神家園”。因此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和諧的,什麼是以人為本的新課堂,就是要求教師和學生有一種心靈上的溝通,通過平等的交往使學生能夠在民主、自由的氣氛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受到鼓勵、讚賞,使思維更加活躍,增強語文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的自信心有了,那麼學習也就不那麼困難了。

陳教師在組織學生閱讀課文時,提問:“讀了一遍課文,誰有話要說?”語氣平和、簡潔,迅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當學生回答問題之後,老師說:“首先,我要感謝你,因為你是第一位回答問題的同學,你為大家開了個好頭,我還要表揚你,只讀了一遍書,你對鄭成功的戰前準備已有了較深的印象,看來你讀書很用心。”老師不再是一位嚴肅不可侵犯的老師,而是一位容易接近的,可以平等對話的朋友,一句“我感謝你”營造了師生平等和諧的氛圍。“我還要表揚你”、“看來你讀書很用心”,而對學生的正確回答及時鼓勵,學生切身感受到教師發自內心的鼓舞。教師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開始融入到學生中間,以一個朋友的身份激勵學生,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這樣充滿師生平等的課堂上,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寬容、信任和民主,這樣的課,孩子怎麼能不喜歡?

二、注重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體驗,倡導自主學習

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面對學生的獨特的感受,有時我們的老師會理解成不著邊際,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學生創新精神的表現。

陳老師在指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後,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幾件事,當學生歸納了“收復臺灣、建設臺灣”,並上臺板書時,引導學生說出把“收復”和“建設”四字寫得特別大。收復寫得大是讓同學們引起注意,只有收復臺灣,才能建設臺灣。建設寫得大是要說明建設也很重要。老師注重學生無拘無束地表述自己見解,不強求學生按自己的意思表達,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見解。

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時,引導學生體驗課文中所體現的作者的感情,通過學生的情緒體驗來展現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引導學生說出讀完課文後的不同感受:氣憤、痛快、開心、激動……教師沒有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和情感體驗,而讓學生從課文的詞句中尋找支撐這些感受的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通過學生反覆閱讀,揣摩文章的`段落內容中蘊含的情感。學生情感隨著課文學習的深入,時而憤怒,進而仇恨,時而激昂,時而痛快,時而開心,時而激動,使得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變成學生情感體驗的生成過程。

三、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建設開放的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不是口語教育過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這段話強調的是應該對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而不是單純靠講解和接受語文知識。在閱讀教學中,這種語文實踐主要是多評,以及在多讀的基礎上感悟、積累、運用。

閱讀技能只有在閱讀實踐中才能形成,個性化的理解、體驗、感情也只有在讀中才能實現。閱讀教學要求真務實,必須堅持以讀為本,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保證學生的課堂閱讀時間和質量。

如陳老師在教學課文描寫收復臺灣的戰鬥過程段落時,先是激趣,然後再引導學生把這部分內容寫成劇本,讓學生做一名編劇,並且給予提示,發揮學生自己的想象力,把敵人亂作一團的慘象寫下來。提供映示:1、以“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作開頭,用“有的……有的……”句式來描寫。2、以“敵人狼狽極了”作開頭,接著往下寫。3、參考詞語:“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心驚膽戰、哭爹喊娘、聞風喪膽、負隅頑抗、屁滾尿流、像……像……像……、魂飛魄散、醜態百出。”讓學生根據提示自由結筆,學生寫完之後,分別讓學生把所寫的“劇本”在全班誦讀。這樣,既深刻體驗了課文的內含,又讓學生在課文原有材料基礎上進行拓展,使得生成與發掘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使得教材內容和體現的內含在課堂上得以延伸,使得課堂教學的功能出現了倍增效應。

其根本在於注重了學生的實踐性,讓學生的學習轉變為個性主動參與探究、參與創造、參與發現的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