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培養學生資料分析觀念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2W

統計與概率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資料分析的觀念。讓學生從資料分析中獲取資訊,用資料統計來幫助解決問題。讓學生擁有一顆資料分析的頭腦,應該是我們“統計與概率”教學中孜孜追求的目標。所以新課標把資料分析觀念作為了這部分內容的核心概念。在教學中,對學生資料分析概念的培養,我認為應做好一下幾點:

多措並舉,培養學生資料分析觀念

首先,設計好的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到需要收集資料。記得我在上國小學習平均數這一節課時,老師給出5個數,就讓我們大家算出這5個數的平均數,當時我就在想:我為什麼要求這5個數的平均數呢,求這5個數的平均數有什麼作用呢?毫無興趣可言。通過今天研修中專家的引領,教師的探討,使自己的困惑有了答案。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把統計往往等同於數的'運算,所以沒有強調背景,只是給你一堆數,讓你計算,學生自然沒有興趣可言,因此,我們現在的教學要設定一個情境,讓學生感覺到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我收集資料。比如四年級《小小籃球隊統計》教學中中就是給大家一個籃球比賽的情境,在“該派誰上場”的問題中,引出對平均數的學習,有這樣一個情景做引導,學生就會有興趣,願意去學習,也就明白了求平均數的意義了,我覺得這是一個突破,一個進步。
其次,在問題情境的驅使下,我們收集完資料,達成教學任務時,我們是不是應該讓學生討論一下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意義是什麼?比如,統計教學中,在資料收集完了以可以討論,收集的這些資料能幫助我們做什麼,讓學生體會分析資料的作用。
記得在學習完長度單位釐米的認識時,我就組織了一個實踐活動,讓學生調查班級同學的身高情況,我就在同學把資料調查出來進行了分析以後問同學:看到這些身高的資料,想一想它們能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學生可能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答案,如可以瞭解到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並可以知道自己的身高在班內處於什麼情況;預測一下自己下一年的身高大概多高以及可以根據我們班的身高情況確定我們課桌椅的高度或者調整學生在教室的座次等等。
我覺得在情境的推動下,讓學生進行資料分析以後進行討論,我們收集的資料到底能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我覺得這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資料分析觀念。

第三,統計意識的培養,絕對不能僅僅靠課堂教學。因為它跟實際生活聯絡太緊密了,課堂教學中往往很難完全的展示一個統計的過程,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他們真正投入到統計活動的全過程中去,我們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如:統計家裡一個月用幾度電;統計學生在校課外活動時間;統計最愛收看的電視節目等,將課內外結合起來,使學生逐步建立統計觀念。開展這樣的一些實踐活動倒不一定非得要最後得出一個多麼正確的結論,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意識到了原來統計能夠幫助我們來決策。

著名統計學家有一句名言:在終極的分析中,一切知識都是歷史;在抽象的意義下,一切科學都是數學;在理性的世界裡,所有的判斷都是統計學。統計與學生的生活很緊密,我們的教學就是使學生產生對資料的親切感,願意去分析資料提取資訊,遇到問題時願意去收集資料來幫助解決問題,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資料分析觀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