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資料分析與資料探勘的資料10個問題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9W

1,作為支付寶資料首席分析師,你怎麼看待“資料探勘”這個詞?

關於資料分析與資料探勘的資料10個問題

所謂的“資料探勘”是基於使用者的行為挖掘出有價值的東西,以及這個東西被用到商業環境上。比如非常著名的“啤酒與尿布”的案例,它的背景是在1992年的美國,每週四或者每週五下午5點-7點的時間形成的連鎖銷售。但是這個聯合銷售的方法並不適合任何時間和任何場合,單純地剝離其背景本身,談資料探勘就是一個很泛的事情。

2,你認為,支付寶的資料和淘寶的資料有什麼不一樣?

我不在淘寶工作,所以很難全面地去了解淘寶內的資料。簡單來說,支付寶的資料很廣,它是以結果為導向的,顯示的是買家交易最後一步動作,而淘寶探討的是影響其購買的多項資料,是過程資料,它的資料更深,更細分。

3,作為產品出身的資料分析師,按道理你應該對影響消費者購買以及過程資料更感興趣,為什麼會選擇支付寶這種以結果為導向的交易資料分析呢?

支付寶也有其特殊的優勢。從我個人而言,選擇一個公司做資料分析有幾個理由,第一,公司高層對資料的理解和重視程度;第二,公司的資料量足夠大,足夠豐富,能和你本身的研究方向相契合;第三,公司文化與就是個人性格的匹配,這三點支付寶都符合。

4,你個人認為資料能幫助賣家解決什麼問題?

其實資料的核心就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今天的資料是否成功主要看兩方面:第一是從時間(Righttime)上,資料出現的時間能否在你最需要它的時候出現;第二,從技術層面講,有關資料的技術門檻能不能再降低。如果你能讓你的使用者用2秒時間,只要按一個箭頭就可看到他想看的資料,那麼這些資料就更有價值的。

5,作為產品出身的人,你看資料的角度會和單純的資料分析師有什麼不一樣麼?

從我本身而言,我認為不懂商業的人別談資料。因為做任何資料都應該從問題出發。比如,你在用資料解決問題之前,首先要問自己幾個問題:what is the problem(是什麼問題?);who(使用者是誰);why me(為什麼是我做?);why now(為什麼是現在做?);What scale(使用者層大麼?)。這幾個問題,如果都是YES,那麼這個產品就一定值得做。

6,如果你是支付寶的CEO,你最關心支付寶的哪些資料?

這就要看你所指的時間性了,比如周度,月度,甚至年度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的問題是指周度(week)敏感的話而我的時間只有十分鐘的話我的答案會是:第一,新/老使用者支付成功率;第二,新增使用者數的周環比及最近峰比較;第三,十大業務量最高的支付場景中那一個超出了我的預期。第四,商戶及使用者上週投訴的分類排行榜。

7,現在很多賣家開口閉口就會必談和轉化率,你認為這是賣家最應該關心的資料嗎?

我不是賣家,但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然不是。資料是需要背景的',並不是任何類目,任何級別的賣家他關心的都應該是所謂的流量和轉化率等。比如京東前一段時間最關注的是物流是否給力,因此京東的CEO最想要看的就是送達率的情況,而如果老闆關注的是新品成功率,又或者是追單率等資料,這些資料都不是空想,而是經過沉澱和契合賣家自身發展背景的。因此,肯定不是所有的賣家在任何階段關心的資料都是一樣。

8,你覺得作為淘寶賣家,應該如何使用資料?

賣家更應該學會關注搜尋資料(Buyer demanddata),而不是交易資料,比如作為一個女裝賣家,你輸入“新款”,會發現,其實早在3月11 日,就應該是春裝打折的時候,如果你對搜尋資料敏感,就更容易發現商機,而不是隻盯著所謂的交易資料不放。要注意的是其實百分之九十影響你的資料不一定在站內。

9,如果你是淘寶賣家,你會關注哪些資料?

如果我是賣家,我關心的資料有兩個緯度:第一,新使用者從那個渠道找到我,看了什麼?買了什麼。;第二,存量使用者中的留存情況。

10,你覺得,一個公司或者一個賣家,如何合理利用資料來制定KPI呢?

很多公司的KPI大多是以業務目標為導向,很少以使用者為導向。其實更好的KPI導向應該是以使用者為核心。我們常說使用者很重要,但是使用者到底有多重要,那些使用者對你更重要,可以量化嗎?。其實要知道使用者對你的感知只要問一個問題就可以,使用者失去你,他會不會不爽?比如失去了QQ密碼,使用者會慌,沒有了支付寶,對使用者影響大麼?從這個角度去分析,自然能找到答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