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反思合集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7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歷史教學反思合集14篇

歷史教學反思 篇1

七年級歷史上冊課本第二單元的第二課《燦爛的青銅文明》,主要講述我國奴隸制國家夏、商、西周時期經濟發展的基本事實。課本通過兩目“青銅器的高超工藝”即“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介紹了這一時期的手工業、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的繁榮景象。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是全課的重點子目。青銅製造業是我國夏商周奴隸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藝高超、品種繁多、應用普遍、分佈廣泛等特點。

學習這一課要突破一個難點:青銅文明這一概念。學生往往容易將青銅文明與青銅器或者青銅製造業簡單地等同起來。所以,應對這一概念進行全面而準確的講述。為突破這個難點,我在一開始就介紹了青銅和青銅時代:

人類最初的時候,主要使用石器進行生產勞動,考古學家把這個時代叫做石器時代。原始社會末期,人類發明了銅器。銅是人類歷史上認識的第一種金屬。自然界的銅,通常呈紅色,所以又叫紅銅。早在六千年以前,人們就用紅銅製作了一些小工具和小飾品。如刀、錐、鋸等。後來,人們在冶煉紅銅時加入少量的錫和鉛,製造出的工具更加鋒利和適用。這種合金銅呈金黃色,生鏽後呈青綠色,所以又叫青銅。青銅熔點低、硬度大,這遠比紅銅優越。因此,青銅發明以後,很快代替了紅銅。歷史上把已經掌握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普遍使用青銅工具和器具的時代,稱為青銅時代。

在講述夏商周時期的手工業、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的繁榮景象之後,我即時地提出了問題:既然我國夏商周時期的手工業、農業、畜牧業和商業都很發達,為什麼要以“青銅”作為當時的文明象徵呢?

學生很快答出青銅製造業是我國夏商周奴隸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藝高超、品種繁多、應用普遍、分佈廣泛等特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所以用“青銅”作為當時的文明象徵。手工業、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本課學習至此,咋看已經很完整了,與本課主題“青銅文明”表面上聯絡不太緊密地第三目“奴隸的悲慘生活”似乎可有可無。然而,仔細琢磨本目編者設計的一道“動腦筋”題,就會發現這一目設定的必要和獨具匠心。

歷史教學反思 篇2

xx月xx日,在全市畢業班歷史學科第二次研討會上,聆聽了中學xx老師的一節課複習課,忽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

感悟一:丹心熱血沃新花

有人說,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xx老師從的設計,到課堂的活動都精心設計,用盡苦心。從形象直觀的圖表,精美的圖片到會考連結,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形式各異。使單調的歷史複習課的形象,在老師,學生的腦海中鮮活起來,豐滿起來。整節課時時處處無不彰顯著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益而設計。有人說:課堂教學分為四種境界。第一種境界遭受——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第二種境界忍受——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第三種境界感受——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第四種境界享受——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要想達到第四種境界,我認為應做到向xx老師那樣用“心”備課、上課。

感悟二:腹有詩書氣自華

激情是歷史課堂教學的生命,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的事業。如果教師自身死水微瀾,而期待學生洶湧澎湃,只能是痴心妄想。xx老師激情高昂,妙語連珠,實屬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樣的課堂學生難拒誘惑,“親其師,信其道”怎能不學好歷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回眸xx老師這堂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一、專業知識 ——深挖井,廣積糧。

在學科知識方面,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建立起國中學段的歷史學科知識樹,做到深挖井。在教育科學知識方面,要廣泛閱讀,做到廣積糧。只有輸入,才有輸出,才能在課堂上做到旁徵博引,左右逢源。

二、專業技能——多實踐,練真功。

加強專業技能的提高。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大膽的開發、整合教材,不唯教材。

總之,正如中學老師所說的那樣,暖暖的三月,我們蓄勢待發,播下希望的種子,在我們細心的呵護下,期待六月絢麗的開放。

歷史教學反思 篇3

在本月曆史教學中,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引導學生入門複習並打好基礎的重要性。我積極倡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孩子,希望同學們在快樂中去學習歷史知識。

首先,我在歷史教學課前、課中要做大量的工作:

1、要精心備課、備學生。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設計每一個環節,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活力,充滿生機。要了解學生,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要做好可以預測的應對。

2、關注學生和學生學習過程。教學中,教師真正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麼,需要什麼,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地安排每一個教學環節,而不是機械地執行課前的課程設計。

3、充分開發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啟迪學生的智力潛能,學起來也就覺得輕鬆愉悅。歷史教師要充分開發課程資源,突出歷史知識的趣味性、生動性,變抽象為形象,變無趣為有趣,使課堂對學生永遠都有一種魅力,感受課堂的快樂。

其次,在課後我也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1、要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試卷等,

2、要輔導一些學習方面不足的學生,

3、要寫大量的教學反思等。

當然本月教學中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授課時學生不能按時預習,會影響上課的效果,備課時預設不足,會給學生增加難度,教學時間有時掌握不好,常常新課時間過長,基礎訓練在當堂課上沒有解決完。本月在教學方面的不足,今後仍然繼續努力。

歷史教學反思 篇4

本課是唐的民族關係課,大唐盛世不僅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文學、藝術、外交等方面,也體現在民族關係上。如何在紛繁複雜的歷史中,學習、理解唐的民族政策,民族關係,民族交往是本節課的重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前佈置學生預習教材,掌握基礎知識,蒐集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等。這些培養了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運用了歸納法、比較法、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學中設計了分組完成教學任務的方法,每組有規定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組內積極合作完成,然後評出優勝組。這一方法果然奏效,學生很快完成了學習任務。並且對收集到的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紛紛展示交流,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整個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有聲有色,圖文並茂,體現了新課標、新理念和新技術的完美結合,達到了知、情、意的統一,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教師可謂想方設法,精心設計。每個環節的銜接與過渡自然得體,恰到好處。從時間分配上看,整堂課時間分配合理,因為唐與突厥、吐蕃的關係是本課的重點,所以活動較多,佔時較多。從教師的教態,儀表等方面看,教態自然,儀表得體,語言幽默、風趣不失嚴謹,板書主要內容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歷史是為現實服務的,教學中把唐代少數民族的發展與今天少數民族地區的鉅變對比,突出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正確,激發民族自豪感,形成正確的民族觀,樹立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

歷史教學反思 篇5

通過對七年級《夏商西周的興亡》這節課的講授,使我充分的認識到了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弊病,也使自己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這為我以後教學工作的改進,有很大的幫助,希望這節課成為我以後不斷改進,不斷成長的起點,自認為本節課上的很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考慮問題不夠周全,對教學班的課程進度未能及時的瞭解,對前節課的知識未做補充,就直接引課,造成了學生的冷場和茫然局面,創設情境教學法失敗了,應該有的效果未能體現出來。

2教學過程設計上,以我校的自然分材教學理念為基礎,主體進行設計,由於本人對這一理念的理解有欠缺,所以設計了四個自學提示,以問題為導向,主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引導作用來完成本課的學習,但事與願違,自己的設計和學生的學習不在一個調上,致使課堂教學形式單一,設定的問題學生都在書中能夠找到,所以學生沒有新鮮感,問題反而為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3從這節課上,我充分體會到了自己不敢放手發動學生自主探究的這一毛病,這也不是一兩次了,怕放去收不回了,這也是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老認為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不夠,所以,就不敢放手。還有一個原因是:老認為學生不懂就要講,大包大攬的包辦了學生該做的

事,久而久之,就習以為常了。

4未能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教學任務,就是因為自己講的過多(都是學生容易懂的),浪費了時間,若能做到學生會的不講,我的教學就是很大的進步。

綜上所述,我在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只有在今後工作中努力的使自己教學更有進步。

歷史教學反思 篇6

昨天已經過去,我們只能留給記憶。未來沒有來臨,我們只有寄託。今天才是最現實的,所以我們要把握好當下。

對於歷史的學習,我們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總結很多的經驗,這樣就可以避免我們少走一些彎路。

對於歷史要做到三抓好,抓好課堂,抓好複習,抓好考試。我們要講好每一堂課,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節課都能有很好的效率,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穫。更好的完善我們的講課方式和方法,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好複習,學習很關鍵,但是做好複習更為重要。複習不是簡單的背誦,而是要深刻的讓學生去理解。進而從歷史中總結出經驗和教訓。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這才是複習的根本目的所在。抓好考試,考試不僅是抓好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試,平時我們也要注重一些課堂上的小測驗。這樣更有利於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做好上面三抓好的基礎和前提是我們要更好的走進學生,去了解並解決學生在學習歷史中遇到的困難,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歷史教學的重任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這樣有利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抓好課堂效率,提高複習效果,實現考試的真正目的,努力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我們老師要不懈努力!

歷史教學反思 篇7

在多年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國中生對歷史已經非常厭倦。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認為歷史知識容易掌握。只要他們讀一本書,他們就能理解它。他們不需要聽講座。如果他們想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他們只需要死記硬背。事實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用這種方法不可能學好歷史。我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不會厭倦學習。

一、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生動的講座和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歷史課上,講生動的歷史故事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例如,當學生們談論商代歷史時,結合《眾神名錄》的故事,他們饒有興趣地聽著。課後,學生們還有更多的意義。它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歷史故事,讓學生自我解釋,培養學生的演講技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歷史人物系列解說

例如,在談到韓非時,他提到了他被陷害的悲慘場景。殺死韓非的是他嫉妒的同學利斯。殺害利斯的是歷史上著名的叛徒趙高。誰殺了趙高?誰殺了秦王子的孩子?誰殺了他的孩子?王公項羽的結局如何?Hellip&Hellip,學生們自然會著迷。

三、比較分析法

歷史人物或事件的比較分析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大多數方法比較簡單,學生感到枯燥。如果延長,效果將大不相同。比如說,鄭和與哥倫布相比,鄭和將在航行時間、規模和次數上超越哥倫布,但為什麼哥倫布的影響力要大於鄭和呢?鄭和的朝貢貿易沒有經濟利益,違反了經濟法,給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哥倫布的航行引發了價格革命和商業革命,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源泉,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

四、從人性角度講述歷史人物歷史的一些偶然和主觀因素

往往會改變其外觀。例如,“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偷走”這一歷史現象的解釋是,雖然是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壓力,但孫中山的個人因素佔了一小部分。事實上,儘管孫中山當時對袁世凱並不放心,但他仍然對袁世凱寄予厚望,孫中山是一位誠實善良、淡泊名利的人;他對中國官僚的權力沒有絲毫渴望。他懷著對全世界難民的普遍熱愛承擔起了政治使命。以孫中山的人格和性格,為了儘快實現“民主共和國”,在中華民國成立兩個月後辭去臨時總統職務是理所當然的。

當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使用得當,就會取得好的效果。

歷史教學反思 篇8

核心素養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是實施核心素養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核心素養目標進行的。歷史學科要適應核心素養教育的目標,就要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要提高效率就要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而歷史課往往給人認為“歷史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功課”所謂“貝多芬”(背多分)就是這樣來的。學生背得多就可考得高分,這樣歷史課成為歷史只是的單一傳授進取記,教和學又基本上變成了機械灌輸和死記硬背於是上課時出現了學生做其他科作業的,打瞌睡的,還有一些學生在下頭筆聊的,即便有的同學機械的記下一些歷史知識,但過不久,也全面還給教師了。

怎樣才能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僅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會進取的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和豐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創造性。歷史學科因其資料龐大時間久遠,即逝性強的特點被人們當作死記硬背的副科這一偏見造成負面影響。使學生對歷史科目不夠重視和失去興趣。所以,在歷史課堂教學上,要點燃學生探索的慾望,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在簡便,幽默,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發展。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僅僅要為學生創造一個簡便愉快的學習環境,還應當加強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並且是教師成長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我們經過對教法學法指導進行反思能夠讓教師找到一種更適合更貼近學生實際的方法,使學生喜歡,從而好學。同時要善於捕捉學生的優點,哪怕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誠的攢美,都會給學生以激勵,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

經過課堂實踐,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至關重要。經驗+反思=成長。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在行動中成長。

歷史教學反思 篇9

新課程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歷史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分

鐘的課堂裡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是,認真審視、研究一下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我認為: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下面,對歷史課堂實踐中某些教學行為進行剖析。

一、在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老師們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例如,在設計《春秋戰國的紛爭》一課時,課前佈置學生把這課出現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減灶記”,成語“管鮑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戰”、“圍魏救趙”等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上課時學生把自己創作或製作的的動畫、漫畫、劇本等拿出來交流,形式非常活潑,學生興致很高,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掌握、理解的史實究竟有多少呢?難道只要知道這些故事就可以了嗎?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徵是什麼?齊桓公、晉文公成就霸業的原因是什麼?這些本應在師生的活動中解決的知識卻不了了之。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形成歷史學習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要真正實現歷史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僅不能貶低知識的地位,反而應當進一步強化知識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通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歷史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目的、學生可以從中瞭解些什麼,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老師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

另一類諸如“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這樣的問題書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會遠離新課程的要求。

歷史教學反思 篇10

第三節課,九﹙1﹚班,一堂歷史專題複習課《俄國﹙蘇聯﹚的變革史》。在學習了俄國﹙蘇聯﹚歷史上的改革之後,在歸納改革的過程時我的思路本來是這樣設計的: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後→社會制度改變→十月革命後→社會制度改變→列寧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後→﹙社會制度改變﹚→蘇聯解體

在我引導學生歸納到十月革命後改變了社會制度後,在這時,一學生舉手要求發言,說“老師,我認為:社會制度改變應該與斯大林模式形成是同時的,而不是在十月革命之後”。可能是他的發言激發了另一位同學的勇氣,另一位也站起來說:“通過做題我發現,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後一般說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而不是社會制度發生變化,老師,社會制度和社會性質有什麼區別?”。

面對兩位同學的大膽提問,我改變了以往直接作答的方式,對他們說:“你們提出的問題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們只要學習一定能弄清所有的問題”。現在我提議分小組學習,你們倆(我真誠地微笑著對剛才兩位提出問題的學生)如果願意就一人帶一小組,第一小組主要整理哪些改革或革命改變了社會性質?第二小組結合中國建國曆史與蘇聯建國曆史對比主要整理社會性質與社會制度的改變有何異同。各小組形成書面材料並交流彙報,老師作必要的'補充或更正,最終我們師生形成的共同思路是: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後→社會性質改變→十月革命後→社會性質改變→列寧政策→→斯大林模式後→社會制度改變→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後→﹙社會制度改變﹚→蘇聯解體

通過這堂課我從學生臉上洋溢的笑容中發現,學生獲得了滿足感和作為學習主人自主獲取知識的成就感。從此以後,我發現很多同學上課積極性也高起來了。“老師,我認為”這句話,勾起我對歷史教學的深刻反思。

一:教師備課時,往往更多的考慮的是教學過程的設計,且力求盡善盡美,而恰恰忽視了學生這個學習的主人,忽視考慮學生在學習本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和為解決這

些問題採用哪些方法和途徑,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留一點空間,給學生思考、談自己的看法、進行討論的時間,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使實施中可根據課堂情景如學生的反應等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二:我認為要改變課堂教學行為,首先要確立教師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考慮這節課我能為學生提供哪些服務?上課時更多地讓學生表述他們想了解什麼?特別在學生髮現問題時,老師要引導他們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導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新課程理念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要求教師要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的發展是全人的發展,由此我認為,我們教學中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既注重本堂課學生的學習收穫,又考慮每堂課對學生以後乃至終身的進步或發展的作用;既注重歷史學科教學內容的價值,又考慮與之相關學科的知識的有機整合。總之,把有效教學定位在對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

歷史教學反思 篇11

在教學中如果能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研究性學習,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就能得到充分發揮,而過去歷史課教學中“以教代學,教師滿堂灌”的現象將會成為歷史。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比較注重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發言,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教師直接告訴他。當然,在“探索”式學習中,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並不是忽視教師的作用,只不過教師不再是一個知識的“權威講授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建議者、指導者,在學生回答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時,老師要注重啟發、引導,少一份指責,多一份理解,少一些否定,多一些肯定,特別是當學生表述的內容與教材中的知識點觀點不一致時,千萬不能較易否定學生的話,否則,他“探究”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

我們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環境、機會,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在探究式學習中成為課堂的主人。

歷史教學反思 篇12

八年級歷史要求老師和學生在新授課時做到反饋資訊,合作釋疑。在學生看書後,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探究結果。並通過研討、辯論等多維互動方式解決個體在看書過程中存在的疑問。對於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可與學生共同探討、釋疑。在這裡,學生起主要作用,教師只起組織、引導、協調的作用。

上半學期主要學習中國近代史,線索明確,但內容較多,容易混淆,且知識點難度大,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是看地圖,學歷史(識圖學史法)。通過看地圖,將比較空洞的歷史事件還原於具有空間立體感的歷史真貌中。

二是列表格。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這三大條約幾乎都有賠款、割地、開設通商口岸,學生很容易混淆。我指導學生將每個條約都製成表格,使知識在輕鬆的學習中被記得更牢。

三是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學,激發學生上歷史課的興趣。

四是開展探究性學習。比如繪製“鴉片戰爭前期清朝疆域圖”、開展社群歷史小調查等活動,培養學生能夠尋求多種途徑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了和學習方法,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從這次期中測試的成績來看,學生總體上考得比較正常,班與班之間的差距不大,不及格的人數也不多。但是八年級的學生基礎較差,這是所有任課老師的共識。學生的學習態度、審題能力、學科知識的滲透融合的能力以及書寫表達能力均與八年級學生的要求有較大的距離。同時,學生仍未重視歷史這門學科,仍然抱著學不學無所謂的態度。學生現狀如此,過多的埋怨責怪都無濟於事,只有在今後的教學中,針對現狀,不斷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探討教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歷史教學反思 篇13

“一支粉筆一本書”,教師講重點,學生劃重點,考試考重點,一味的“滿堂灌”自然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此刻,各學校電化教學手段都比較齊全,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投影儀、錄影片等先進教學方式,適時播放一些歷史或考古記錄片,展示一些圖文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設計上,能夠採取自由辯論、小品表演、論文答辯等適合學生特點的活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條件的學校,還能夠讓學生走進歷史遺蹟,走進歷史博物館,搞社會調查,讓學生體驗“走進歷史”的真切感受。

第三,多角度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探究欲和思維的進取性。歷史課堂提問應當摒棄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類簡單確定的缺乏思維性的問題,多設定思維含量高的有效問題。

一是要設定揭示教材隱性知識的問題。所謂隱性知識就是教材中隱含的、並非一目瞭然的知識點,如知識的實質、知識的區別和聯絡等,將這些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有必須的深度,既能提高學生的探求興趣,也能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本事。

比如,讓學生分析康有為和孫中山思想的不一樣特點,並分析產生這些特點的原因,就能夠有效地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是要多設定一些指向明確,貼合學生思維實際的小切口、深分析類問題,避免那些大而空的問題出此刻課堂上。舉例來說,講授唐朝晚期的歷史時,讓學生分析“開元之治,幾於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這句話是否正確為什麼就是小切口深分析的題目,思維含量相當高。

經過這麼一個問題的剖析,就能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唐朝滅亡的原因,並很好地鍛鍊了其歷史思維本事。中學生正處於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時期,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只是簡單地、機械地記憶歷史知識,而是渴求利用歷史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

歷史教學反思 篇14

高中歷史新課程突破了以往歷史課程內容的編寫體系,課程結構依據“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原則,對老教材的歷史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新整合,以專題的形式構建了高中歷史教學的新體系。這既避免了與國中歷史課程的簡單重複,也有利於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新課程體系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必須更新和改變陳舊、落後的教育觀念,樹立符合高中新課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一個教案用了好幾年,同一個歷史知識去年這樣教,今年還是這樣教,教學能力停滯不前,這種缺乏反思的、靜態的歷史教學,是不利於歷史教師持續的、良性發展的。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必須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因為過去的許多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正在受到新課程的挑戰。

明確歷史教學反思的內容,是進行教學反思的前提。新課程標準要求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的現狀。然而在教學中師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就是新課程必修課的教學內容過深過繁,教材內容過多,在教學實際中任務往往難以完成。新教材用模組專題的方式來編寫教材,本意是使教學內容精練,突出重點主題,便於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對歷史事件、現象、人物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採用中外合編的體例本意是通過對比、聯絡,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世界歷史中的中國、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聯絡和相互影響。但導致跳躍性大,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被弱化。新課程非常強調國中階段的歷史基礎知識,學生在國中的歷史結構是以中外通史的形式出現的。而國中是開卷考試的形式,學生沒有記歷史基礎知識的習慣,由於沒有國中的基礎作鋪墊,又進一步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因而,國中的基礎知識與高中專題教學之間實在很難銜接。根據新課程的特點,反思目前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還存在諸多薄弱之處。如何讓學生喜歡歷史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一. 高中歷史教師應當認真學習研究《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學習新版中學歷史教育教學專著、讀經典的歷史專著和重要的歷史期刊,關注史學研究動態。

切實轉變課程觀念、教學觀念、史學觀念,積極投身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打造歷史魅力課堂。教師只有通過新的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理解新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新課程的內容標準、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因此,我們一定要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地位,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指導教學,全面構建高中歷史教學。高中歷史新課程分為三個必修部分和六個選修部分模組。新課程教材的幾個模組涉及領域廣,知識深邃,教師只有不斷地進行專業知識的更新、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夠適應新課程教學,教師應該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二.高中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融入新史觀,把握新課標,優化教材結構。

我們以往使用的舊教材體現的是片面的、教條的舊唯物史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類社會五種社會形態是舊唯物史觀主要觀點。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師關注課程觀念和教學理念的轉變,但忽視新的史學觀念的吸納,史學理念陳舊。因此無論舊教材還是歷史教師都存在新史觀的缺失。新史觀的缺失既不利於高中歷史教學的與時俱進,也不利於學生大學聯考歷史考試的發揮。在高校和中學最緊密的結合點——大學聯考命題這個環節上,高校教師必定會把他們平時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間接地體現出來。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大學聯考歷史試題都融入了新史觀,如全球史觀、文明史觀、唯物史觀中的現代化史觀等。新時代要求和大學聯考推動,迫使我們在歷史教學中要融入新史觀。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新課標的方向,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做好學科知識內容的整合。教師在備課時要鑽研教材,研究教材結構及在本專題中甚至在本書中的地位,然後再選擇如何處理教材,對於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我們可以作一下適當的調整以優化教材結構。

三.高中歷史教師要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要正確處理教材內容和教學形式之間的關係。

新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儘量多采用多媒體教學以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路組織教學,開發和製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開發歷史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以其資訊量大、簡潔靈活、動態感強、傳遞迅速、形象直觀、聲畫皆備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所採用。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於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提供豐富的歷史學習材料,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當然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的,目前為止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替代不了通過師生交流與溝通而進行的知識傳遞與情感交流。因此,歷史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要與常規的、甚至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

四.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質疑精神。

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一直是為“應試”服務的,始終以大學聯考為目標。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指揮之下,歷史這門學科長期成為單純的複述性的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很多歷史教師仍是傳統的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結合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很多歷史教師依然是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結構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社會科學理念、人文精神和質疑精神,這一點與我們現在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課堂教學在形式上應該是靈活多樣的,教師的教學行為應該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由過去的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由過去的從教師的權威性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對話,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由過去注重教學的結果轉向注重教學的過程。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歷史素材,讓學生在感知豐富具體的史實過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薰陶。歷史教師要有質疑的精神和尊重歷史的態度,在歷史教學中要由“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 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質疑意識,指導學生質疑的方法。

真正弄明白了反思的含義,才能進行認真、深刻的反思,只有有價值的反思,才能促進教育教學效率的提高,才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才能推進課改向縱深發展。反思可以促進歷史教師的專業成長,反思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反思可以.增強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作為積極投身於高中歷史教育課程改革的教師,就要善於自覺運用“教學反思”,儘管長期不懈的堅持的確很苦很累,但天長日久這些苦和累就會化作生命的芬芳,永遠滋潤和飄香。有經驗的歷史老師往往不會忽略一些看似意外的教學片斷,也不會隨著一節課的結束而結束自己的思考,更多的是通過多節次的課堂教學,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永遠把更好預設在下一節。歷史教學的最高境界應是將歷史教學上升到藝術層次演繹出來,教學設計過程是歷史教學藝術生成的重要過程,教學反思才能使歷史教師的專業水平在成長的道路上產生質的飛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