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8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十分的重要,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現代教育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現代教育報告

現代教育報告 篇1

南嶽第一中學(簡稱南嶽區一中)位於風光旖旎的衡山集賢峰下,其前身為坐落於長沙市韭菜園的南華中學,經數次搬遷、屢經興廢后遷於現址,改為現名。建校以來,歷屆師生克服重重困難,秉承“忠誠、團結、勤奮、向上”校訓,在教育教學方面為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南嶽區一中在繼承光榮傳統,面向新世紀,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程序中,走全面育人之路,特色辦學之路,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合格的現代化建設人才,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讚譽。

數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援下,我校本著以創辦優秀實驗學校的目標,一方面我們多渠道籌措資金,配置了一批現代化教育裝置,另一方面我們開展多方面的教學與培訓,全面提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老師、學生的資訊素養,使我校的教育資訊化工作由小到大,一邊實施一邊發展,一邊裝備一邊開發使用,到現在,已經取得了部分成果。現對照檢查指標系列的四個方面要求,分別彙報如下:

一、堅強有力的組織管理

首先,成立了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教體局實驗校工作領導小組由教體局局長鄒長青任組長,陳瑤光副局長、曠儉股長為副組長,郭剛毅校長、樑文格副校長為組員;學校也成立了專門的教育技術研究小組,組長為郭剛毅,副組長為樑文格、曾淑榮,組員為李宋軍、張合聰、易正光、譚志勇、劉蘭娟、鄧傑、謝小才、肖萬斌。領導小組經常召開會議安排佈置實驗校的建立工作和指導教育技術教研教改。其次,將教育現代化工作提到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校長每個學期的工作報告中都強調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對全體教師亦有明確要求:每人至少每期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裝置上一堂公開課。校長經常與儀器站領導、教導處主任、電教老師研究現代教育技術有關的情況,指導教導處與電教老師處理日常的教育資訊化工作,協商現代教育技術裝置的配置。再次從經費上予以保障:教體局對我校的實驗校建立非常重視,先後撥款100多萬元為我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室、電腦室、語音室、雙控室,今年又將投資26萬餘元配備電腦室和電子備課室,學校也有專門用於教育技術建設與研究的經費開支,在使用上有帳目,符合財會制度。由於我們思想上高度重視這一工作,所以使得我校的教育資訊化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

二、不斷完善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條件

我們學校由於處於省重點中學——岳雲中學旁,且招生範圍小,生源不足,經費籌措亦為艱難,為此,我校採取邊建設、邊使用、邊完善的措施,逐步完善我們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條件。

硬體方面:

1993年,引入我校第一臺386微機;

1999年,我校自籌資金配置了擁有54臺學生機的電腦教室一間、擁有投影儀、計算機、VCD機、實物展示臺等裝置的多媒體教室一間;

1999年,南嶽教體局為我校配置了擁有64個學生座位的語音室一間,並配有學生英語考試系統軟體;

2001年,我校即上網,並自行組建了小型校園網;

2002年,我校率先建起了集監控系統、雙控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於一體的網路系統,每個教室均配備了電視機等;

2004年,我校已與電腦公司簽下合同,決定再建一個兼語音室和電腦教室於一體的電腦教室一間;電子備課室(兼電子閱覽室)一間;

軟體方面:

1993年,我校引入第一臺微機同時,即配置了DOS作業系統和科利華校長辦公系統;

1999年,在建設第一個電腦教室時就配置了LanStar多媒體教學網路系統;

2000年,我校配置了各科的音像教材和大批VCD及教育教學軟體;由易正光老師自行開發了《成績管理分析系統》,用於我區及我校的成績管理和分析、招生、分班等工作;

2001年,我校購買了翰林匯多媒體課件製作系統;

2002年,我校在配置多功能網路系統同時,配置了WIN98作業系統OEM、聯想《滿意辦公》軟體各三套;

2003年,我校配置了會聲會影6 、COOL 3D等課件製作工具各一套;

2004年,準備配置新的校長辦公系統。

三、師資建設與課題研究

從1999年起,我校就一直開展著各類培訓工作,物件為全體教職員工。教導處由教導主任專門負責這項工作,並有專項資金安排,利用節假日、晚自習等時間安排教師參加培訓,由資訊科技教師易正光老師等專人任教。在培訓的形式上也多種多樣,有專題講座、分組討論、全員短訓、單獨培訓等等形式。內容覆蓋了WIN98系統操作、網路應用、投影儀使用、掃描器使用、印表機使用、PowerPoint課件製作、《課件大師》使用、Authorware使用等等。全校90多名任課教師全部參與了各種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佔教師比例的100%;經過培訓已經具有熟練利用某一種課件製作工具製作課件的教師達40多人,佔教師比例的40%;能利用多種課件製作工具製作課件、甚至能利用計算機語言開發軟體的教師達20多人,佔教師比例的25%左右,校長郭剛毅也參加了由中國小資訊科技培訓中心組織的培訓,並獲得了計算機等級證。可以相信,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特別是新電腦教室的配備,具有課件製作能力的教師數量將會越來越多。

今後我們還將繼續在電腦的使用操作、課件製作、網路資訊資源的利用等方面對全體教師進行提高性的培訓。同時,我們將更加註重深層次的培訓,系統理論的培訓,先進教育理念的培訓,等等。

在課題研究方面,我校歷來要求每一節實驗課都儘量採用現代教育技術,近幾年來,教職員工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各類論文500多篇,其中120多篇在省市獲獎,25篇付梓於報刊、學術雜誌,其中不少是現代教育技術方面的專業文章。自1999年配備多媒體教室以來,我們自行開展了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各科教學的研究,堅持不懈地進行課件的`配置、開發和使用工作,目前已經購買、自制、修改了課件逾千個,且不包括為其他學校老師製作的課件。學校現有兩個省級課題:《新課程中學化學學習資源的開發、整合與應用》、《資訊化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整合研究》,學校參加課題研究的老師有30多人,達40%以上,校長親自參與課題研究,且在經費投入和參與教師的待遇提供政策傾斜,目前兩個課題研究正有聲有色地開展,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

四、工作成績

在教學方面,全校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水平不斷提高,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大量的教師在全省、全市、全區各級教學、說課、軟體製作比賽中獲得了好名次:2001年,我校的李容暉老師在全省中青年教師物理調教賽上獲得一等獎;2002年肖萬斌、伍維巨集、易正光、鄧里程等教師在市教學比賽中獲獎;2002年肖萬斌、伍維巨集、易正光、鄧里程、陽燕飛等在全區課件製作比賽中獲獎;2003年易正光在市資訊科技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等等。

近年來,我校學生的會考、大學聯考成績連連報捷,先後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體院、武漢體院、湖南師大等高等院校輸送了50多名專業人才,有近千名學生走入高等學府

我校學生的資訊科技素質也在不斷地提高,例如我校來自農村的皮文平同學參加電腦製作活動,其作品已送省參加比賽。

現代教育技術覆蓋率情況:因資金不足,我校僅有一個多媒體教室,但教師使用熱情高,自1999年裝備以來,已經連續使用了兩個投影儀,累計換了三次燈泡。同時,許多老師利用雙控系統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服務,如李洪羽老師利用錄象機錄下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等電視臺的節目輔助自己的音樂和舞蹈教學;楊嶽軍老師利用雙控系統播放VCD進行美術教學;等等。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發展,我們將會根據教育科研的需求,使現代教育技術成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學校管理的最有力手段,現代教育技術將會融進任何一個學科、任何一位教師、任何一節課中,各項覆蓋率都將進一步上升,而且在使用方面將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雖然我們的資金不是很雄厚,雖然我們的裝置仍然不足以滿足我們每一位老師的需要,但我們仍然非常努力地去利用現有的現代教育技術裝置,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起到了很好的輻射作用。近的有省重點中學——岳雲中學的老師經常到我們這兒取經,遠的有衡山二中、開雲中學等周邊縣區的學校老師到我校請我們的老師製作課件,請教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方法。

當然,取得這些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要看到,我們還有許多的工作需要繼續不斷努力和奮鬥。隨著我校現代教育技術裝置的不斷完善,隨著教師們在教學工作中對現代教育技術更加深層次的開發利用,我校必將在創辦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基礎上走出一條特色辦學之路。

現代教育報告 篇2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對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的通知》(教基廳函[xx]65號)以及《關於做好農村牧區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實施情況檢查工作的通知》(內教辦函[xx]87號)檔案精神,我校成立了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實施情況自查小組,並於9月15日至9月19日對我校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工作進行全面認真的自查。其目的是增強學校運用現代遠端教育設施裝置服務教學、方便教學、促進教學的意識,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遠教裝置的能力和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並做好國家三部委檢查的前期準備工作。我們根據自治區檔案中所列的檢查內容,採用實地檢視、查閱資料,徵詢教師意見等方式進行檢查。現將此次自查情況彙總如下:

一、工程建設的基本情況

我校的現代遠端教育工程自20xx年啟動,截至20xx年1月份我校“模式二”工程的硬、軟體裝置已全部配送到位。在專案啟動之前我校選派1人蔘加自治區級培訓,獲得相關知識和技能。12月份我校在上級業務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對現代遠端教育接收的裝置進行了安裝除錯,安裝了“模式二”系統所要求的各種應用軟體,衛星接受裝置收視效果正常,並下載了衛星資料檔案,接收教學資源,獲得同步課堂,綜合資訊科技、農業技術的大量資源。經驗收“模式二”裝置質量均符合上級配備要求,設施全部合格,並能正常使用。同時我校為了方便師生的教學活動,拓寬了農村黨員幹部、群眾、教師的培訓及學生學習的渠道。20xx年學校自籌資金近三萬元,購置了12臺式電腦,6臺34英寸電視,及相關聯接裝置,並組建了校園區域網,接入512k廣域網。同時我們對全校42名教師進行了《現代遠端教育資源》的使用方法及應用於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了30多課時培訓,實現現代遠端教育資源班班通,現代遠端教育資源人人用的良好局面。

二、組織機構建設和工作運轉情況

我校針對現代遠端教育工作,專門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現代遠端教育工程應用管理領導小組,以教導主任為組長的現代遠端教育工程應用指導小組和部分業務骨幹參與的現代遠端教育工程應用專項推進小組。在領導小組帶領下,制定了《應用現代遠端教育工程資源實施方案及辦法》,制定了各種管理制度與管理辦法。做到了機構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管理科學。

三、技術支援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執行保障機制的落實情況

我校在充分利用我縣技術管理部門的技術資源的指導以外,還設定了由業務能力高,事業心強的教師擔任的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專職管理員,負責學校的遠教資源的技術支援與服務,同時經常通過網路、電話等方式與國家遠教資源技術服務中心、自治區電教館技術人員,及部分遠教資源管理教師保持聯絡,進行技術交流與探討,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保證遠教資源系統的正常執行。

四、各項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情況

我校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具體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經校領導小組研究、並多次爭求廣大教師意見,制定了《現代遠端教育資源下載和軟體使用管理制度》、《現代遠端教育專案服務管理制度》、《現代遠端教育資源使用登記管理制度》、《現代遠端教育裝置及系統維護管理制度》、《現代遠端教育資源接收管理制度》、《衛星接收機房管理制度遠教教室管理制度》、《遠端教育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遠端教育裝置使用管理制度》、《遠端教育軟體管理制度》、《電教裝置損壞賠償制度》、《遠端教育管理和教育資源接收工作人員職責》、《遠端教育管理人員工作職責》等一系列的制度與職責。並根據制度制定了各種記錄表冊。在遠教資源的使用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和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規範使用,並及時進行記錄。

五、資訊管理系統及使用情況

我校按上級要求,及時上報資訊,保證資訊管理系統暢通。

六、固定資產入賬登記情況

我校的模式二裝置及學校自購應用於遠教資源應用的'全部裝置已於20xx年5月全部在學校固定資產賬目上進行登記入冊。做到規範管理。

七、各級各類人員培訓情況和效果

學校遠教資源管理員參加自治區遠教資源管理培訓,經考試合格獲得自治區教育廳頒發的證書。認真履行職責保證遠教資源正常使用。

全體教師經遠教資源管理員培訓,以全部能夠正常應用遠教資源。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與作用。

八、衛星資源接收情況

我校衛星資源接收已經註冊,註冊名為:蘇木皋國小。系統編號為:500xxxxxx。

九、教育資源的應用情況

我校的各學科都能夠應用教育資源進行教學,每週應用教學資源能達到160課時以上,並能利用教育資源對教師進行教育理論及教育方法的培訓,同時組織教師利用教育資源進行自學。教育資源對教師、學生的成長與進步起到了很強的促進作用。

十、每週組織學生看一部電影、一臺節目情況

由於我們是寄宿制學校,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我們幾乎每天都組織學生進行觀看。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十一、農村牧區科技培訓和黨員遠端教育服務情況

我校經常利用雙休日協助蘇木皋社群組織本社群居民及社群內黨員學習農村牧區科技培訓和黨員遠端培訓的有關內容,受到社群領導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為本地的經濟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十二、工程裝置使用場所環境、安全情況。

我校為工程裝置設定了專門的辦公與使用辦公室,有專人使用和管理,辦公室安裝了防盜門和防盜窗。保證工程裝置的安全。

十三、今後工作設想

1、由於受我校辦學條件的影響,至今我校只配備了模式二和我校自籌資金建設了多媒體教室,由於沒有計算機教室,我校遠教資源只能應用到教學和培訓中來,還不能將資源中的學習指導,少年文化的很多豐富多彩的內容與學生親密接觸。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積極爭取模式三落戶蘇小,建立起自己的計算機教室。

2、我們應該繼續加強教師培訓,尤其強調校本培訓。各專案學校應該制訂詳細的校本培訓方案和培訓計劃,加強教師的計算機的操作技能、課間製作、網路安全防護和遠端教育資源運用等方面的培訓,充分利用現有裝置及現代化手段,保證專案學校教師百分之百熟悉教學資源,把資源應用於教學工作。

3、我校應該進一步整合遠端教育資源,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合理運用、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區電教站將進一步發揮專案辦的優勢,在各專案學校之間搭建起相互溝通的橋樑,使校際之間能夠共享優勢資源。

4、在學校樹立現代遠端教育工作專案示範班,示範教師以點帶面,帶動各班、各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共同提高我校現代遠端教育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5、抓好專案為農服務,充分發揮專案的綜合功能。我校要在抓好學校教育教學應用的同時,要輻射和帶動學校周邊農村社會資訊化發展,充分運用學校資訊科技裝置、資源和人才優勢,發揮專案的綜合能力。

現代教育報告 篇3

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突出位置,這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農村、農業和農民的關心和重視。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就必須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大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卓尼縣木耳鎮中心國小實行農村集中辦學、建立和完善中國小生寄宿制度,走出了新路子。本人就該在校寄宿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況進行調查,採寫了這篇調查報告。

木耳鎮位於卓尼縣東南部,全鎮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8941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7%以上。目前,全鎮有中心國小1所,六年制完全國小3所,村級教學點2所,中心國小現有在校學生586人。

一、發揮師資作用,走集中辦學之路

在上世紀8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時期,我縣按照分級辦學原則,各鄉鎮和村組普遍興辦了鄉、村學校以及教學點,形成了村村辦學的格局。進入90年代後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國小在校生以每年40%左右的數量銳減,一些學校不得不實行隔年招生。加上居住分散,有的學生需走十幾裡山路,致使許多孩子到八、九歲甚至十歲才上學。這也造成一些學生到國中階段就因年齡偏大而輟學,前些年該鎮國中輟學率高達14%,國小也達到8%以上,“普九”目標難以實現。由於生源減少,有些教師不安於在偏遠農村教學,積極性難以發揮,辦學效益低下,如該鎮寺古多村1998年村級國小共有學生28人,配有教師4名,師生比為1:7,大大高於1:23的國家標準。同時,由於有的村還存在一校一師,一師多用現象,教師既要負責各年級各科目的教學,還要管理行政、財務等全部事務,難以集中精力教學,師資資源浪費,難以正常發揮作用。學校無法按課程計劃開課,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當地群眾反響十分強烈。

為改變不利局面,木耳鎮經過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嚴密論證和精心準備,於20xx年下學期施行了集中辦學,將部分村級國小撤併,全鄉只辦一所六年制中心國小,在校生達389人,服務半徑20公里。開始走上創辦鄉鎮中心學校的集中辦學路子。

二、加大資金投入,實行農村學童寄宿制

農村尤其是國小年級集中辦學,面臨著學生居住地與學校距離過遠的難題,家長和校方均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方便及人身安全問題存在較大顧慮。如離中心校較近的拉路村學生上學需走6華里村道。最遠的冰古村則為20公里,創辦中國小生寄宿,學校,家長、學生和老師都認為是較好的辦法。為此,中心校在當地鎮黨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於集中辦學的當年即開始籌辦並實施了農村學生寄宿制度。積極爭取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生活補助,鄉政府出資2萬元,縣教育局出資3萬無,學校自籌2、5萬元突擊整修和改建了學生住宿房20間,面積1260平方米,訂製上下學生床鋪320位,可收住學生320人,當時入住學生184人。設學生和教工食堂一處,面積250平方米。購置了彩電、vcd和適合兒童觀看的碟片,添置了洗衣機、蒸汽櫃、微型鍋爐、餐桌等等。新建了學生食堂、餐廳,配備了衛生、健康、負責的炊事員,學生每月伙食費大概只有50—70元。因此,實施寄宿制後,全校師生的學習和生活即走上正常軌道,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認同。從當年在全鄉進行民意調查中,召開2次座談會,發出徵求意見表300份,對集中辦學,學生寄宿制的實施效果感到滿意的達262人。

三、健全制度,加強完善規範化管理

近年來,木耳鎮中心學校的集中辦學和實施學生寄宿制走過的是不斷探索和完善的路子。在集中財力解決好基礎設施的同時,校領導十分重視有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全新的辦學方式和物質資源收到最好的成效和發揮最大的作用。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他們的辦學和學生寄宿管理模式漸漸走向成熟和完善。

1、以管理約束人,建立完善制度。

寄宿制學校師生幾百人在一起學習生活,猶如一個小社群。學校及時擬訂並實施了《日常行為規範》、《文明住校生標準》、《文明寢室評比制度》等,使學生個人、班級集體、寢室集體都有道可循、有據可依、有效地促進學生生活秩序的正常化。一是加強宣講教育。利用集會、紅領巾廣播站等陣地,結合發生在學生當中的好習慣或不良習慣展開剖析,使學生明辨是非,從而樹立正確的觀念;二是建立校監督崗和班級監督崗。成立值周班監督崗,負責全校教室的衛生包乾區的.監督。對住校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況進行監督。通過記錄和文明班級評比掛鉤,督促了學生良好衛生、生活習慣的形成;三是大力開展文明寢室,文明班級評比活動。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寢室、教室。讓學生大膽、自由地發揮他們自己的創造能力、動手能力。通過活動來增強學生熱愛集體的觀念,感受分享勞動成果的喜悅。

2、配齊配全生活指導老師,充分發揮班主任作用。

一是配齊了生活指導老師。特別是對低年級寄宿生,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因此,生活指導老師注重加強了對學生夜間就寢的管理。如在晚上,每隔兩個小時生活指導老師起床一次,給學生蓋被,叫學生上廁所,監督寢室紀律等。每週二、四開設勞動興趣課,由生活指導老師負責幫助寄宿生學會洗臉、洗腳。疊被晒被、洗飯盒、蒸飯、繫鞋帶、換洗衣服、洗浴、傷風的防治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二是充分發揮了班主任的指導作用。班主任一方面承擔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又是班集體的組織和管理者,這種工作的雙重角色有利於班主任自覺地履行“教書育人”重任。寄宿生在校時間長,班主任更成了聯絡學校工作與學生的橋樑與紐帶。班主任每學期都制定出學生生活能力培養計劃,並付諸實施。如定期開展生活能力實踐活動,舉行生活能力分項、綜合競賽等。

3、寓教於樂,開展豐富多采學習教育活動。

抓好學科滲透。《生活與勞動》課的老師將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都落到實處。在生活與勞動課堂上,教師還結合本校實際,教給學生如何蒸飯、洗衣、刷牙、洗浴、管理財務、與人交往等一些常識。同時對學生行為習慣可以提出一定的要求,採用直觀的、形象的方法向學生闡述,使他們有感性的認識。如有的學生身上的零用錢較多,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這些錢,教師就適當加以引導。如有的同學花錢大手大腳,每天吃許多零食。教師就幫助他統計一下一天或一個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錢,並建議他用同等的錢買一些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或學習用品。通過認知、對比,學生漸漸主動地能節約用錢,多買書,多看書,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4、家校配合,建立與學生家長溝通聯絡。

學校和家庭的聯絡至關重要,該校充分利用開辦家長學校這種有效形式,加強了校內外教育的衍接溝通。學校每學期至少兩次定期開辦家長學校。及時通報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虛心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既使家長能放心孩子的學生和生活,又更加密切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係。同時抓好定時家訪,填寫家訪聯絡單,記錄每個學生的家庭檔案。做到學校尤其是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經濟水平、智力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瞭解。努力做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收到對孩子的最大教育效果。

四、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木耳鎮中心國小在辦學管理模式改革取得較大成效的同時,不可避免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引起重視。如:一些學生很少做過打掃衛生、整理房間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存在著生活能力過低現象;一些學生自制力較差,常常將家中帶來的錢用於吃零食上,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的正常維持;不合格的小食品既無營養,也不衛生,直接影響到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等等。

本人認為,針對一些學生生活能力過低的現象,學校和家長要認真挖掘成因,積極採取策略,要將培養寄宿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抓好抓實,通過和課堂教育相結合,尋求相應的教育對策及其途徑,使寄宿生能在生活中獲取豐富的、有益的營養,為以後的生產勞動、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有些學生自制力差等問題,教師與家長更應加強聯絡,共同對學生進行樹立積極健康人生觀、生活觀教育,促使他們從小養成健康樸素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文化娛樂市場的整治力度,堅決杜絕未成年人進入“三廳兩室”,給中國小生營造一個清新、健康成長環境;針對貧困中國小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學校都要對他們予以關注和扶持。目前,在大學階段已有了相對完善的貧困學生扶持救濟機制。尤其在對待中國小生生活上存在困難方面,社會普遍存在較為漠視的現象。家庭貧困不是孩子的過錯,他們同樣需要關愛、歡樂和營養。我認為,在中國小校經費普遍緊張的情況下,一級政府要承當起應有的責任。

總之,辦學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不斷深入的探索和實踐,也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共同協作和配合。木耳鎮中心國小的集中辦學,實施學生寄宿制的做法為我們提供了有利的借鑑。

現代教育報告 篇4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提高學校辦學質量,以資訊科技等現代教育技術作為突破口,在技術平臺和裝置方面充分發揮我們農村城鎮學校的先導性、實驗性、示範性的作用,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提高學校的教學效率。故此,我們學校提出申報寧波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

新學校投入1500多萬元,設施一流,佈局合理,環境優美。學校總佔地20280平方米,目前有26個教學班、1411名在校生,生均佔地15.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934平方米,生均8.84平方米;綠化面積3900平方米,生均2.76平方米。全校58名教職工中有中共黨員17人,國小高階教師24人,大專學歷36人,本科學歷10人。教師隊伍素質較高,有奉化市學科帶頭人1名、中青年骨幹教師1名,市級教壇新秀7名,教學能手2名,優質課獲得者6名,奉化市十大創新教師、十佳少先隊輔導員各1名。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領導班子結構合理,作風民主,團結向上,業務過硬,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勇於開拓創新,教師隊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勤於學習。

建校幾年來,學校堅持以“艱苦創業、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爭創一流”的武小精神,圍繞“以科研為先導,注重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把學校辦成育人環境優美、教師隊伍優秀、學生素質優良,辦學條件一流、教學手段一流、教育質量一流的示範性現代化國小”的奮鬥目標,依法辦學,科學管理,從嚴治校,已經形成了“嚴謹、奮發、活潑、創新”的校風和“勤奮、守紀、活潑、向上”的學風。一流的硬體條件與規範的內部管理,使我校在20xx年相繼實現了寧波市現代化學校和浙江省示範國小的建立。我校的教育資訊化工作隨著學校的不斷髮展,由無到有,一邊裝備一邊開發使用,到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對照檢查指標系列的六個方面要求,分別彙報如下:

一、學校高度重視、將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運用作為學校新時期工作的突破口。

學校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學科整合作為學校新時期的突破口,充分意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工作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培養現代型高素質人材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從20xx年學校搬遷起,學校就把教育現代化工作提到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校長每個學期的工作報告都要強調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對全體教師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我校要上新臺階,要實現教育現代化,要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就必須要有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援,否則這些都將成為一句空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經常與教導處、學校電教中心的幾名教師研究學校教學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情況,聽取彙報,督促落實;教導處全面負責教育現代技術運用落實工作。由於在思想上真正地重視了這一工作,我校的教育資訊化工作已逐步進入高速發展軌道。

學校成立了現代教育技術領導小組,負責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工作,對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資源進行統一管理;,組長由校長親自擔任,下設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全面開展實施教育資訊化工作,在校內全面推廣現代教育技術,力爭在幾年內闖出一條有我校特色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之路,建立有學校校本課程特色的資源環境,使我校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打造我校新的一塊品牌。

二、不斷加大教育軟體、硬體投入,構建現代教育環境,探索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整合之路。

近兩年來,我校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方面一直沒有停止過,一直保持著較大規模的投入,不斷探索技術更先進、理念更超前的全新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之路。

目前,我校裝備了二隻多媒體電腦室(含語音室、學生電子閱覽室),各為60座的學生機房,一間多媒體教師備課室,一間多媒體綜合電教室,一間多媒體音樂欣賞教室(含電子鋼琴室),一間總控室及演播室,學校配有校園音響系統、網路系統、程控系統、閉路電視系統,給所有教室安裝了閉路電視。收錄機、彩色電視機、幻燈機、攝像機、計算機、視訊展示臺,數碼投影儀、數碼照相機、燒錄機、掃描器等電教裝置俱全。這些裝置,為我校的現代化教學作出了很大的成績。

20xx年,我校正式啟動校園網站建設工程,學校所有辦公室已全部聯網,共有60多個資訊終端,租用電信的寬頻上網,總控中心由一臺伺服器和兩臺交換機組成,每個辦公室都配備了電腦,初步建成了學校網站。這為我校進一步搞好現代化教學打下了基礎。

下一步,我校將再原有基礎上加大投入,教師電腦逐步達到人手一臺,爭取給每一個教室配備一臺電腦。進一步完善校園網,逐步將學生教室改造為多媒體教學室。這些裝置的投入使用,將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課堂教學提供各種新型的手段與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得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就在教師身邊,就在教師辦公室,就在學生教室,實施起來隨手可得,從而真正能夠讓教師隨時隨地思考與實施整合問題,思考與實施學科資源問題,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現代教育報告 篇5

各位領導、專家:

在此,我謹代表耀華中學全體師生誠摯地歡迎各位專家到我校評估檢查。

天津市耀華中學創辦於1927年,前身為“天津公學”,1934年更名為“耀華學校”,1952年,由私立改為國辦。82年來,學校秉承“勤樸忠誠”的校訓,擔當著“為國育才,光耀中華”的教育使命,形成了“治學嚴謹、管理規範、崇尚民主、廣育良才”的辦學特色。

20xx年我校由純高中校開始招收國中學生。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國中三個年級共有12個教學班,學生589人。

根據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教委關於實施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20xx—20xx年)意見的通知》的檔案精神,按照市教委《實施意見》的要求,我校各部門認真對照《標準》進行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為成功的人生奠基——耀華中學的辦學理念

耀華中學的辦學理念是“為成功的.人生奠基”。這裡所說的成功的人生是指在與國家發展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個人的個性、愛好、特長得到促進,能力得到科學的引領和科學的發展,得到社會的認同和肯定。為了學生將來能走向成功的人生,學校在以下四個方面著力: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引領學生形成高尚的品德修養;

(3)教導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和獲得知識的方法;

(4)促進學生獲得良好的語言表達、溝通協作、藝術鑑賞、思辨創新、鍛鍊身心等多方面的能力。

近年來,學校圍繞這一辦學理念,努力實現三個創新:一是管理體制、執行機制上的創新,形成“勤奮、純樸、忠實、誠信”的校風;二是在教學上創新,形成“以德為首、以業為本、以研為導、以質為重”的教風;三是在養育養成上創新,狠抓基礎性,重視層次性,突出實效性,形成“勤樸忠誠,奮發有為,志存高遠,光耀中華”的學風。

現代教育報告 篇6

鳳陽縣燃燈國小位於鳳陽縣的東部,學校興建於1937年,現有教學班12個,在校學生617人,教師21人。在我校配備了模式二設施。另外學校各科室有辦公用計算機共14臺,每臺計算機都能登入到inter。我校的農遠設施已正常執行也有一個多學期了,並真正投入到教學教學中,農遠工程在我校的各項工作中,真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近我們對我校的農遠工作進行了自檢自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明確任務、提高認識、認真落實

我校對現代遠端教育專案給予了高度重視,認真領會上級主管部門的檔案精神,把開展現代遠端教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迅速啟動,周密部署,狠抓落實。為了爭取主動,學校先後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遠端教育專案工作。

20xx年1月,對遠教裝置進行了安裝除錯(具體裝置為接收天線、數字接收機、電視機、電腦等),3月初,遠端教育專案培訓啟動,我校選派了兩名教師去瀋陽參加了培訓,歷時5天,學習了遠端教育的基礎知識,微機操作基礎及遠端ip接收系統的安裝、除錯及相關知識,並獲得了省級培訓證書。三月份正式投入執行,接收教育資源,獲得同步課堂、綜合資訊、資訊科技、農業技術中的大量資料,極大的方便了師生的教學活動,為教師備課、上課、開展教學研究提供了高質量的素材,為我校師生吸取新的教法、學法及教學觀念的轉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於四月份,我校又派了兩名主任級領導參加了省裡的管理者培訓班,學到了許多專業方面及管理方面的知識,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了省級培訓合格證書。

  二、健全組織、完善制度、明細管理

經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現代遠端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員由懂業務的專職人員2人,兼職人員四人(由對此專案的愛好者組成,他們經過我校專職人員的培訓)擔任。具體負責管理全校現代遠端教育工作。

為了更好順利地運用裝置,發揮遠端教育專案的優勢,我校還成立了教研組織機構,組員由中學部各科教研組組長和國小的學年組長擔任起到了頭雁作用。

同時依據上級的標準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義縣農村實驗學校遠端教育專案裝置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做到了機構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明細管理。

  三、開闢時間、有序組織、積極培訓

為了普及遠端教育,我校開闢時間,利用每週五的最後一節學生掃除的時間,對中青年教師進行了培訓,學習了dvd、電視機和計算機的使用,幻燈片製作等技能,培訓面達80%。培訓人數73人。

為了更好的有效的使用遠端教育專案資源,我校對教師以學科為單位進行遠端教育校本培訓,由參加過遠端教育培訓的教師承擔指導全體教師參加校本培訓。主要內容是組織教師觀看遠端教育節目(如示範課、同步課堂);根據校本培訓計劃及周工作安排,由指導教師負責對教師進行微機基礎的培訓(如windows xp操作、電子表格、簡報等);另外,我們已經把接收的全部視訊刻成vcd光碟,統一安排教師利用接收到的教學資源(如示範課、同步課堂及相應學科課件),在光碟播放教室直接進行學習。使教師進一步掌握了使用農遠裝置獲取教育資訊的方法,從而有力的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效地達到了資源共享。

技術人員,在搞好培訓的同時為了把工作開展得更好,設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另外利用閒暇時間學習圖片處理軟體photoshop,和影片處理軟體《會聲會影》等,並學習了各種格式的刻盤技術。為做好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拓寬途徑、認真整合、大膽運用

首先給予充分的時間做保證,每班除了每週一節的計算機課之外,另外為每班開闢了一節課時間,運用遠端教育裝置,(光碟播放室和多媒體教室任選一)我校充分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並納入到我校的教學計劃當中。

充分利用遠端資源進行教研,發揮遠端資源作用,在各科教研組長的帶動下,每位老師對裝置運用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時也湧現出一批電化教學的能手。語文教師董久永,能熟練地運用資源製作課件,並由學生進行操作,完成了一節戲劇賞析課,受到了全體教師的好評;語文教師楊巨集偉,帶動本年組的語文教師吉香清,利用資源進行期末複習,成績有了歷史性的突破;英語科教師楊丹,利用資源上課,得到了縣教研部門的認可;生物科教師周玉民,利用課餘時間,收集資訊,對七年級的上冊的整冊教材進行了電子備課,並在縣教研會上做了展示,取得了頗佳的效果,所上的課也被評為市縣級優質課。

在運用遠端資源上,我校還打破了學科的限制,除了語數外物化等學科外,學校倡導音樂、美術等其它學科,也要充分利用資源,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德育方面,遠端教育資源也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在下載的資源當中有關於愛國主義教育,和養成教育的'資料,還有一些歷史資料,德育處能充分利用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國旗下講話,到各班德育活動的開展,教育資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上學期五年級班主任劉志明老師設計的關於以抗日為主題的班會就有效地利用了遠端資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科研方面,過程教育資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校負責科研的主任,經常利用資源,檢視其它地區的科研資料,結合我校的實際,確立科研專案,開展科研活動,收到較好的效果,使我校的科研走在了全縣的前列。

五、及時清理、定期除塵、精心維護

在運用裝置的同時,我們更注重裝置的維護,我校的專職技術人員,每週對裝置都進行一次維護,包括學生機的磁碟清理、衛星接收電腦的d盤的空間清理、戶外的天線接線口、及其它裝置的外殼除塵等。在假期裡,每週由專職人員到校,對所有裝置進行一次通電,工作一個小時以上,確保我校農遠裝置的完好。

  六、結合實際、實事求是、合理規劃

我校在遠端教育裝置開始執行以來,學校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從領導到教師,從培訓到運用,從服務到維護,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師的電子備課水平大有長進,課堂教學效果有明顯提高,教師校本教研積極性有所增強,德育教育變得不在空洞了,教育科研的資料更加豐富了。

雖然在這項工作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由於我校的教育現代化事業起步較晚,高水平師資的長期缺乏,阻礙了我校的遠端教育工作快速發展,一小部分教師,認為自己沒有基礎,在培訓時自信心不足;個別教師對農遠工程缺乏認識,在培訓中體現出了惰性,影響到整體水平的提高;模式一的教室少,二十五個班共用一個光碟播放室,使遠端資源的廣泛共享受到限制。

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進一步完善管理,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工作,轉變觀念,提高教學水平;我們還將加大資金投入,爭取在20xx年為每個班級都配齊模式一裝置,使資源共享面更寬廣。使農遠工程在我校的教育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更加顯著。

現代教育報告 篇7

根據錫教電[20xx]202號檔案部署,我校認真準備省級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的複評及重新確認工作,召開了專門的工作會議,對學校現有的狀況進行了分析,明確了目前要做的工作,制訂了近期的建設發展規劃,查漏補缺,提升檔次,力爭順利完成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的複評與重新確認工作。

(一)加強組織與管理,保證現代教育技術工作規範化

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直接負責,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發展制定規劃及工作重點,及時傳達貫徹上級工作檔案和有關會議精神,把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列入每學期學校工作目標,作為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方面來抓。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每學期都有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的工作目標,定期召開會議,瞭解工作情況,部署運作方案,開展學校教育技術的管理工作。注重發揮為學校特色建設、教育教學服務的職能,從硬體的正常使用維護,專用設施的管理,軟體的徵訂推薦,到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校園網路資訊平臺資源庫的維護,保證了教育教學的需要。現代教育技術辦公室現有專職人員2名,兼職人員3名,下設教育技術中心教研組,以各年級教研組長為核心,帶動全面的教育技術實驗研究,各班設立電教課代表協助教師開展教育教學與裝置管理。

(二)保證經費投入,努力建立資訊化學習環境

我校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每年的預算經費投入上都保證有現代教育技術方面的必須建設與維修經費。各專用教室和場地都有保證,設施裝置基本齊全,我們根據工作需要即時更新了一些陳舊落後的裝置,添置一些先進高檔的裝置,並對各專用教室的整體環境進行清理整治,力求淨化、美化、規範化。對於重大的建設專案,我校也根據總體發展規劃有計劃的實施,多方努力保證資金的落實到位。

從1993年到20xx年,學校的計算機教室歷經四代更替,從最早的386sx計算機到586無盤終端,再到賽揚800,從單機到網路和多媒體電子教學軟體,每一次更新都是為了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20xx年學校投入三十多萬建成了以千兆多模光纖為主幹、100M到桌面的校園網,校園網通過10M光纖接入教育都會網路,將校園網和因特網連通,使用Linux閘道器伺服器在都會網路中釋出自己的網站。中心機房配有APC不間斷電源,有WEB、FTP、E-Mail、VOD、資源庫、OA伺服器共7臺。校園網的接點遍佈學校各班,專用教室,教學辦公室。部分班級配備了視訊展示臺,VCD,計算機,大螢幕彩電作為多媒體教學的實驗班級。

我校不僅加強資訊化環境與教學條件的創設,還大力加強其他專用教室的改造與完善,及時添置實驗裝置和教學儀器教具。

(三)注重軟體建設,推進教育資源特色建設

我校的軟體庫建設比較早,以磁帶、膠片、錄象帶、光碟、磁碟等為載體的教育軟體資料數量和品種上都比較齊全。主要學科能夠達到一班一套,配套和自制的多媒體教材在數量上也能夠符合教學的需求,我們對於省裡規定的電教教材代辦費的使用也很慎重,嚴格作到了專款專用,並儘量使其發揮最大效用。

在電教資料的'管理上,我們在內部網上使用asp網頁結合資料庫技術釋出了詳細的軟體目錄,使全體教師瞭解最新的資料目錄,可以在教學時隨時借用。隨著校園網資訊平臺的建立,我們把一些教學中使用頻繁的優秀的輔助教學軟體和電教資料整理髮布出來,採用ftp及優秀課件管理系統進行管理和釋出共享,老師們在備課和上課時可以直接查閱和呼叫,教學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為了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源,我校採用自主建設與採購相結合的方法,制定激勵評價措施,提高教師共建資源庫的積極性,網上的教學資源接近200G。配備了校園網路管理平臺,國之源和騰圖教學資源庫,鵬博士課件製作資源,視訊伺服器採用遠古科技的viewgood視訊點播系統。校園網上的資源為學校教育教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校投入使用已兩年的電子教案管理系統,把各學科教研組的螺旋滾動備課形成的優秀教案,採用網路進行釋出,提升了學校知識管理的水平,也為教師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四)認真組織培訓,提高師生資訊科技素養

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能素質,是開展好學校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關鍵所在。我校除根據上級的安排,進行骨幹教師的培訓和資訊科技培訓考試外,還在學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現代教育技術基礎知識理論和技能培訓。學校利用業務學習組織教師集中學習有關材料,進行現代教育理論學習活動,不定期地舉辦現代教育技術講座,開展應用研究。從一開始的會使用三機一幕,到現在的多媒體教學軟體的設計製作的培訓,網路資源庫的使用,網上備課系統與教學平臺的使用,逐步深入,提高資訊科技應用技能。目前我校教師人人會熟練使用常規電教裝置,教師參加第一輪省現代教育技術考試和第二輪的資訊科技操作模組考核,100%的教師都順利地通過。35週歲以下青年教師都掌握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軟體的設計製作,學會使用網路化教學平臺進行教學。資訊科技教學手段的普及帶來了現代教育技術向各學科教學滲透的新局面,學校教師先後在語文、數學、自然、外語、音樂、美術等各科開展了多媒體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實踐,為學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我校近幾年參加無錫市組織的青年教師教學技能電視大賽,獲得了一個特等獎,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的好成績。我校的資訊科技學科從三年級開設到六年級,每週一到兩課時,採用江蘇省資訊科技實驗本教材,製作了網上電子教材,開設了學習交流論壇與作品釋出園地。學生每年都積極參加資訊科技應用競賽,展示了自己的技能。除了競賽,學生還認真開展資訊科技興趣活動,進行研究性學習,把學到的資訊科技本領與生活、學習結合起來,切實提高資訊科技素養。通過建立無錫市綠色網咖活動,結合資訊科技道德教育,學生上網與使用計算機行為的導向與指導,切實改變學生對計算機網路的片面認識,倡導健康文明的上網習慣。

(五)深入開展教育技術實驗研究,優化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

我校把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研究列入各學科的教研計劃之中,教研組和備課組確定本組的專項子課題研究內容,開展定期活動,進行教育技術實踐探討,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恰當選擇媒體組合,確定使用媒體時機,靈活地運用資訊媒體。

我們還通過公開課、示範觀摩課、教育技術活動日等推進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建立專門的課堂電化教育評價標準,嘗試多種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整個教育教學領域開展研究與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活動,探索網路環境下的學科教學活動,嘗試學生自主性學習、協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新型教學模式,推動教育技術科研工作多層次、多角度開展。“九五”期間我校的省級電教課題出色地完成了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五”省級電教課題“資訊科技與課程有效整合,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也已經進入結題階段。

教師在多年的電化教育實踐中,嚐到了提高教學效益的甜頭。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題的帶動下,實驗人員均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上認真探索、總結,學校上下形成了熱心參與資訊科技應用探索的氛圍,產生了具有一定業績的研究型中層領導和骨幹教師,多名教師在市級以上課堂教學比賽或觀摩中獲獎。平均每學期均有5至8篇論文在市級以上交流或發表。

(六)加強硬體軟體管理,優化資訊科技與學校管理的整合

管理好設施裝置是提高裝置使用效益的保證。我們對學校增添的每一項設施裝置,建立帳冊,制定了專兼職人員崗位職責和各專用室的管理制度。學校專用場所設施的硬體由學校統一管理,專人保管,對一些常規教學裝置包管到班,實行分層管理,由班主任負責,電教課代表協助,學校管理人員定期檢查使用情況,期末收回檢修。設施裝置的完好率都保持在99%以上。

近幾年我們著力加強校園網路資訊平臺的建設,充分發掘現代教育教育技術硬體和軟體在學校管理及教學管理的作用,提高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益。採購了部分管理系統如中國小學籍管理網路版,清華泰豪校園網平臺,中教育星備課系統,科利華校長辦公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瑞博網路教學平臺。同時注重根據需要自主進行開發,幾年的積累,我們已經初步完成了校園網路資訊平臺的整體架構。

1、校園網外部網站,依託虛擬主機空間和域名解析,通過訪問,主要一級欄目有學校概況、學校建設、師資隊伍、學校報道、學校管理、教育科研、課程改革、家教園地、校友天地、聯絡方式,主要報道學校新聞、教師學生成果喜報,為師生及廣大訪問者提供學校重大活動、新聞的報道,以及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資訊。

2、校園內部網站一級欄目有校園新聞、學校工作、德育園地、課題研究、教師頻道、學生頻道、教育技術、網站服務。另外提供了軟體資源、圖片資料、教育論壇、留言、行事曆、校內E_mail、FTP服務、影視動畫廊、BLOG研習網等頻道。後臺採用動易網站管理系統acess版。

3、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部門網站採用動態網頁技術實現了網上規章制度、工作安排查詢;電教軟體、目錄、課件資源查詢;電教裝置管理;軟體資料借用登記、歸還查詢;裝置報修維修登記;構建了資訊科技學科的課題研究和教學資源專題網站。

4、教師頻道中開設了資源中心、資料中心、網路課堂、情趣作文、螺旋備課、國之源庫等連結,還有論壇及blog網誌系統。

5、學生頻道中設定了知識樂園、作文園地、網上學習、學生論壇、網上讀書等連結,及時推薦一些優秀的網站及資源供學生瀏覽。

受城區學校整體規劃發展的影響,我們學校不能像其他學校一樣作更長遠的規劃和建設。但我們的思想觀念是高度重視,認真學習,緊跟時代步伐,時刻把教育技術工作的開展同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需要結合起來,千方百計克服困難,開創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工作新局面,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齊心合力地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將素質教育現代化和現代教育技術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現代教育報告 篇8

一、基本情況

代市鎮位於廣安區渠江以東。現全鎮共有人口72683人。其中非農業戶3891戶,非農人口10192人;幅員面積70.3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40322畝。全鎮現有國小3所,一貫制學校1所,國中3所,完中1所。學校佈局合理,基本能適應我鎮初等義務教育的需要。

二、自評情況

我鎮高度重視此次評估工作,成立了以鎮長曾軍為組長,分管教育的副鎮長熊樹林為副組長,代市鎮小、代市中學、梭欏國小、長伍國小、拱橋國小校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自評小組,全面開展自查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1、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入學率:07年末,國小畢業生升入國中階段比率100%。目前在校國中生計4274人,國中三年保留率100%,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率為0;15-17週歲國中教育完成率為100%;殘疾少兒入學率:全鎮人口總數7.27萬人,殘疾少兒9人,入學在校的殘疾少兒9人,“三殘”少兒入學率100%。

2、幼兒教育:全鎮學前幼兒人數1492人,學前幼兒入園人數1492人,學前入園率100%。

3、成人教育:近三年,全鎮成人教育人數逐年增加,07年通過各種辦學,共培訓20xx人,08年為3019人,09年為3923人,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4、社群教育:舉辦了衛生教育、安全教育、綜治教育、黨員教育等各個方面的教育。

5、辦學條件:國中校園面積33.8畝,生均49平方米;校舍面積3299平方米,生均6.8平方米。國小校園面積69535.36平方米,生均27.86平方米;校舍面積16219.42平方米,生均

4.5平方米。國中實驗室及音體美器材室按二類標準配備,國小的實驗儀器配置均達到“普實”要求,體育器材達到II類標準。國中有圖書11500冊,生均10冊,國小有圖書16592冊,生均10冊。教育設施和裝置均達到標準要求。

三、具體做法和措施

㈠ 明確職責,確立教育優先地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社會發展,教育優先”。我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列入了重要政府工作,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尊師重教,解決教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將教育工作納入了鎮、村(居)幹部崗位責任制和目標管理,建立了科級領導聯絡學校制度,制定並完善了尊師重教的村規民約。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教育發展規律,順應教育發展形勢,確保了義務教育政策得到落實。

㈡ 加強管理,創造優美校園

一是規範經費管理,做到專款專用。

1、根據區財政檔案規定,對全區教育財政撥款,預算內年生均教育事業費、教師工資、預算內年生均公用經費實行以縣統籌的原則,明確了對教育事業經費的保障責任,保證了教育事業經

費、生均公用經費和教師工資逐年增長和及時到位。從未出現拖欠、扣發、擠佔教育經費和教師工資的現象。

2、保證了“兩免一補”資金。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費制”收費政策,全面推行公示督導、責任追究、教育收費資金“收支兩條線”制度,嚴禁截留、平調、挪用、擠佔學校經費。20xx年救助中國小生95名、補助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學生生活費383人、資助經濟困難家庭高中學生60人、救助在校殘疾學生9人。“兩免一補”優惠政策得到落實,上級下撥的“兩免一補”及資助貧困學生的資金專款專用,足額發放到貧困學生手中。

3、建立健全助學制度,開展多形式的助學活動,鎮政府和學校都建立了完整的幫扶貧困家庭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體系,建立了貧困學生檔案,採取學校減免、社會捐助等形式,對貧困學生進行扶助。近年來,我鎮適齡少年兒童無一例因家庭貧困而輟學。

二是加強教育管理。

1、依法治教,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法律法規,認真宣傳貫徹《義務教育法》,充分利用板報、牆報、諮詢、講座、散發傳單、廣播、電視等各種宣傳工具和宣傳形式進行宣傳,使教育法律法規進村入戶,全民皆知,形成了依法治教氛圍。

2、重視學校安全。各學校通過專題講座、主題班會、廣播、專欄、交通事故圖片展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向全體師生員工開展防火、用水、用電、飲食衛生、交通安全、緊急疏散等各方面的

安全教育。每學期在學校師生中堅持開展1-2次“熱愛生活,珍惜生命”主題教育活動及一次安全健康教育周活動,召開家長會,有效地增強了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以革命傳統教育為主要特色的德育教育網路基本建成,社會教育環境得到很好的優化。

3、認真對待教育工作督導檢查,及時進行整改;同時及時組織開展鎮級教育工作督查,並完善了檢查機制。

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我們堅持把校長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整個教育工作的重頭戲來抓。一是完善校長負責制度。擇優聘任了德才兼備的村國小校長,中國小校長都按要求參加各級舉辦的校長崗位培訓班和提高培訓班。二是教師的繼續教育。加強教師崗位培訓,中國小專任教師全部參加崗位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學歷進修,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

㈢ 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1、進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既重視校舍管理與維護,更重視校舍的整改與建設。對校舍安全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排查,並建立排查檔案,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開有關會議研究整改措施,並把每一個安全隱患整改責任落實到具體學校及人員身上,限期整改,確保了學校安全,出臺了校舍勘察、維護和工程檢查的相關檔案及制度,並建立了檔案。

2、適應現代教育需要,不斷加大教學儀器及各種器材添置

和管理力度,建立了各種儀器清單、管理制度和使用登記表;資訊科技裝備顯著提高。

3、近年來,鎮、村兩級加大了對教育事業的投入,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已經徹底消除危房。

(四)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思路

1、層層簽訂“兩基”鞏固和“保學控輟”工作責任狀,實行控輟保學責任制。①與鎮村幹部簽定了“控輟”責任狀,責任到人;②對輟學生實施跟蹤管理,由學校摸底建檔,鎮政府發出復學通知,駐村幹部、村幹部入戶動員,教師分類指導教育,保證進得來留得住。教育事業發展指標得到落實,各項表、冊、卡健全,義務教育檔案完備,並實行滾動跟蹤管理,通過加大控輟保學力度,我們紮實把好了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關,建立了“三殘”人員檔案,我鎮 “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保障了我鎮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利。

2、農村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鎮黨委、政府把解決農民就業培訓工作,作為政府“一號工程”來抓。做到教學場所、培訓措施、培訓經費、教學制度和培訓活動四到位。此外還通過各種培訓渠道,三年來對農村剩餘勞動力培訓,佔全鎮剩餘勞動力人數的58%。

3、社群教育成效顯著。社群教育是新時期成人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大力開展社群教育,對於建設學習型社會,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們舉辦了各種各樣的社群教育,如法制教育、綜治教育、黨員教育、安全教育、人

口教育、健康教育等等,還組織了青少年在社群中接受教育的活動。社群教育的加強對居民素質的提高,城市文明的提升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4、注重加強幼兒園管理,提高幼教質量,依據區教育局精神和《幼兒安全管理細則》等檔案規定,對幼兒教師實行先培訓、後上崗,對幼兒園實行考核評估制度和登記註冊制度,加強監督等措施,徹底消除安全、衛生隱患。目前,全鎮幼兒入園呈現良好發展態勢,3-5歲幼兒入園率100%。

四、存在問題及整改方向

我鎮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還有差距,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鎮教育改革和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是教育事業發展還不能很好適應經濟社會的需要,特別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任務很重,優質教育資源相對不足,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是教育經費投入還不能完全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農村學校建設和發展經費比較短缺。

三是教師隊伍還不能很好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改革的需要,中國小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學科配套程度不高,特別是外語、音樂、美術、計算機等專業課程的師資較為緊缺。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以下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1、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把“兩基”鞏固與提高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系統工程,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並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具體的行動,認真落實鎮、村兩級領導班子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

2、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素質,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勵機制。

3、千方百計籌措資金,進一步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總之,我們將以這次教育評估為契機,本著辦好教育為人民的高度責任感,加大整改力度,著實提高我鎮的教育水平,為我鎮經濟的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援。

現代教育報告 篇9

宣城市第二國小位於宣城市的東南部,學校興建於1995年,現有教學班31個,在校學生20xx人,教師82人。在我校配備了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的所有設施。學校各科室有辦公用計算機共14臺,每臺計算機都能登入到inter。我校的農遠設施已正常執行也有一個多學期了,並真正投入到教學教學中,農遠工程在我校的各項工作中,真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我們對我校的農遠工作進行了自檢自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明確任務、提高認識、認真落實

我校對現代遠端教育專案給予了高度重視,認真領會上級主管部門的檔案精神,把開展現代遠端教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迅速啟動,周密部署,狠抓落實。為了爭取主動,學校先後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遠端教育專案工作。

20xx年7月,對遠教裝置進行了安裝除錯(具體裝置為接收天線、數字接收機、電視機、電腦等),8月初,遠端教育專案培訓啟動,我校選派了兩名教師去瀋陽參加了培訓,歷時5天,學習了遠端教育的基礎知識,微機操作基礎及遠端ip接收系統的安裝、除錯及相關知識,並獲得了省級培訓證書。三月份正式投入執行,接收教育資源,獲得同步課堂、綜合資訊、資訊科技、農業技術中的大量資料,極大的方便了師生的教學活動,為教師備課、上課、開展教學研究提供了高質量的素材,為我校師生吸取新的教法、學法及教學觀念的轉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於8月份,我校又派了兩名主任級領導參加了省裡的管理者培訓班,學到了許多專業方面及管理方面的知識,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了省級培訓合格證書。

  二、健全組織、完善制度、明細管理

經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現代遠端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員由懂業務的專職人員1人,兼職人員2人(由對此專案的愛好者組成,他們經過我校專職人員的培訓)擔任。具體負責管理全校現代遠端教育工作。

為了更好順利地運用裝置,發揮遠端教育專案的優勢,我校還成立了教研組織機構,組員由中學部各科教研組組長和國小的學年組長擔任起到了頭雁作用。

同時依據上級的標準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宣城市第二國小遠端教育專案裝置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做到了機構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明細管理。

  三、開闢時間、有序組織、積極培訓

為了普及遠端教育,我校開闢時間,利用每週五的最後一節學生掃除的時間,對中青年教師進行了培訓,學習了dvd、電視機和計算機的使用,幻燈片製作等技能,培訓面達80%。培訓人數73人。

為了更好的有效的使用遠端教育專案資源,我校對教師以學科為單位進行遠端教育校本培訓,由參加過遠端教育培訓的教師承擔指導全體教師參加校本培訓。主要內容是組織教師觀看遠端教育節目(如示範課、同步課堂);根據校本培訓計劃及周工作安排,由指導教師負責對教師進行微機基礎的.培訓(如windows xp操作、電子表格、簡報等);另外,我們已經把接收的全部視訊刻成vcd光碟,統一安排教師利用接收到的教學資源(如示範課、同步課堂及相應學科課件),在光碟播放教室直接進行學習。使教師進一步掌握了使用農遠裝置獲取教育資訊的方法,從而有力的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效地達到了資源共享。

技術人員,在搞好培訓的同時為了把工作開展得更好,設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另外利用閒暇時間學習圖片處理軟體photoshop,和影片處理軟體《會聲會影》等,並學習了各種格式的刻盤技術。為做好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拓寬途徑、認真整合、大膽運用

首先給予充分的時間做保證,每班除了每週一節的計算機課之外,另外為每班開闢了一節課時間,運用遠端教育裝置,(光碟播放室和多媒體教室任選一)我校充分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並納入到我校的教學計劃當中。

充分利用遠端資源進行教研,發揮遠端資源作用,在各科教研組長的帶動下,每位老師對裝置運用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時也湧現出一批電化教學的能手。語文教師董久永,能熟練地運用資源製作課件,並由學生進行操作,完成了一節戲劇賞析課,受到了全體教師的好評;語文教師楊巨集偉,帶動本年組的語文教師吉香清,利用資源進行期末複習,成績有了歷史性的突破;英語科教師楊丹,利用資源上課,得到了縣教研部門的認可;生物科教師周玉民,利用課餘時間,收集資訊,對七年級的上冊的整冊教材進行了電子備課,並在縣教研會上做了展示,取得了頗佳的效果,所上的課也被評為市區級優質課。

在運用遠端資源上,我校還打破了學科的限制,除了語數外物化等學科外,學校倡導音樂、美術等其它學科,也要充分利用資源,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德育方面,遠端教育資源也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在下載的資源當中有關於愛國主義教育,和養成教育的資料,還有一些歷史資料,德育處能充分利用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國旗下講話,到各班德育活動的開展,教育資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上學期五年級班主任何強生老師設計的關於以抗日為主題的班會就有效地利用了遠端資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科研方面,過程教育資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校負責科研的石鳳琴主任,經常利用資源,檢視其它地區的科研資料,結合我校的實際,確立科研專案,開展科研活動,收到較好的效果,使我校的科研走在了全縣的前列。

五、及時清理、定期除塵、精心維護

在運用裝置的同時,我們更注重裝置的維護,我校的專職技術人員,每週對裝置都進行一次維護,包括學生機的磁碟清理、衛星接收電腦的d盤的空間清理、戶外的天線接線口、及其它裝置的外殼除塵等。在假期裡,每週由專職人員到校,對所有裝置進行一次通電,工作一個小時以上,確保我校農遠裝置的完好。

  六、結合實際、實事求是、合理規劃

我校在遠端教育裝置開始執行以來,學校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從領導到教師,從培訓到運用,從服務到維護,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師的電子備課水平大有長進,課堂教學效果有明顯提高,教師校本教研積極性有所增強,德育教育變得不在空洞了,教育科研的資料更加豐富了。

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進一步完善管理,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工作,轉變觀念,提高教學水平;我們還將加大資金投入,爭取在20xx年為每個班級都配齊模式一裝置,使資源共享面更寬廣。使農遠工程在我校的教育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更加顯著。

現代教育報告 篇10

黨和國家在農村開展現代遠端教育,旨在提高農村黨員幹部和農民群眾綜合素質,同時也是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切入點,這對於推動農村扶貧開發、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xx鄉在省、市、縣的關心幫助下,完成了6個接收站點建設。按照縣上的安排,這次,鄉黨委派專人對全鄉的遠端教育開展情況進行了認真調研,並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改進意見。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根據上級的安排,目前,全鄉共建成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接收站站點6個,其中戈勒、便料和雨廈3個接收點是利用“依託中國小模式”;設裡、納廈和鄉政府3個站點是利用“電信模式”安裝的。

二、使用情況

1、“依託中國小模式”接收點建設使用情況。

xx鄉“依託中國小模式”目前已建設好的接收點有戈勒、便料和雨廈三個。接收點的建設分別通過當地的三所完小使用的'“農村中國小遠端教育”接收平臺作為硬體支撐,在學校的電腦上安裝“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接收系統”軟體。平常黨員幹部要收看教學資源時,都得到學校去收看。但由於種種原因,三個接收點從安裝至今都沒有能夠正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2、“電信模式”接收站點使用情況。

站點建設完成後,經過近一年來的執行,成績固然可喜。但是,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在我們取得成績的同時,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3、依託“電信模式”的設裡、納廈兩個農村黨員幹部遠端教育接收點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還是有一定的不足。一是有的村領導對這項工作重視不夠,工作措施不力、督促檢查指導不夠、解決具體問題辦法少,有的對這項工作產生了鬆動情緒,認為只要裝置到位安裝好就可以鬆一口氣了,有的甚至不聞不問了,沒有把它作為一項政治工作來完成,沒有很好地把它與解決“三農”問題很好的結合起來,就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二是部分站點基礎設施不完善。課桌椅緊缺,資訊站沒有接通電話線,也沒有寬頻,裝置利用率低,納廈村接收點所使用的電視機是18年前配備的,現在已壞,不能使用,鄉、村兩級又無力及時解決,開展增教育教學活動時,只能借用私人的電視機。三是各接收站點的技術管理人員有很大部分對裝置的操作和維護不很熟悉,有的甚至一點微機基礎都沒有,他們對裝置操作規程、操作步驟不清楚,知識培訓工作開展不正常。四是宣傳工作做得還不夠深入,沒有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的宣傳作用,沒有充分發動好黨團青年積極搞宣傳。五是鄉黨委和村黨支部與學校站點沒有協調好,各自的職責不明確。六是設裡、納廈兩個接收點從去年至今一直都在建設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影響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現代教育報告 篇11

星槎國小地處西江河畔,七滘橋邊,是一所農村學校。1996年,均安鎮委鎮政府和星槎村委會為重組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效益,高瞻遠矚,科學規劃,將原星槎、福岸、三聯、上力四所規模較小的學校合併,斥巨資易地重建,組成一所規模大、檔次高的現代化新星槎國小,開創了順德區集約辦學的先河,掀開了星槎國小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早在合校之初,學校的領導者和決策者在改造薄弱學校的同時,也開始規劃了學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的藍圖,確立了要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促進學校教學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軌。正是在這種明確的辦學思路指導下,使學校能在強校林立的順德教育中佔有一席重要之地。

自申報廣東省第二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起,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援下,我校本著以創辦優秀實驗學校為目標,全面提高領導、教師、學生資訊化素養,培養高素質優秀人才,全面開發學生與教師的創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為實現教育資訊化不懈努力。我校的教育資訊化工作由小到大,一邊實施一邊發展,一邊裝備一邊開發使用,到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深有體會的是: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教育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取得了累累碩果。

一、完善管理體系,全面落實現代教育技術規劃

對於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這一稱號,學校領導及教師既把它當作是榮譽,也把它當作是工作的動力和努力方向。

學校把教育資訊化工作列入學校每學期的工作計劃之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規劃,有具體的任務、措施和步驟,目標明確地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研究。

學校建立了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的管理網路,成立了教育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領導帶頭參與實驗工作,由校長擔任組長,主管電教的主任負責此項工作,並配備了由管理者、教科組長、資訊科技教師和學科教師參加的實驗人員。學校設立了電教中心,下設總控室、課件製作室、廣播室、語音室、多媒體電教室等。各級實驗人員分層管理,在實驗過程中做好組織協調工作,主管領導定期聽取彙報,及時瞭解工作的開展情況,提出下一階段的工作思路。

學校建立了各種管理制度,如學校電教中心管理條例,電教管理員守則,資訊資料管理制度,多媒體使用管理制度,電腦機房管理制度,普通教室電教裝置管理制度等;學校對現代教育裝置的使用都進行記錄,如儀器裝置維修保養登記記錄,多媒體使用情況記錄等,真正做到裝置有人用也有人管,實行規範管理。學校的電教人員直接參與和負責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管理工作,認真做好日常的維修保養,並主要承擔學校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指導工作,及時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各類教育資訊的收集與分析,已經安裝了校園網路軟體平臺,進行了全體教師的校園網操作培訓,並組織有關人員不斷豐富校園網及各科室、各專案的網頁,校園網上的各種資訊有專人採集、更新,使得各種資訊資源高度共享,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學校領導和教師也不斷學習,增強現代化管理意識,整個學校的管理充滿了現代化氣息。

二、改善教學環境,推進教育資訊化發展

技術裝置的建設是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前提,所以,學校始終把改善教學環境作為推進教育資訊化的有效途徑。

近幾年,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辦學單位的大力支援下,學校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不斷優化現代教育裝備,建設了校園網路,添置了資訊教學裝置,對現有的裝置進行了升級換代,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硬體環境。20xx年至20xx年間,學校乘著建立省一級學校和教育強鎮的東風,取得了鎮、村兩級的支援,又加大了投入,完善了教育裝備。學校現有校園網一個,廣播網一個,圖書電腦管理系統1個。有教學平臺17個,專用多媒體計算機教室2個,電子閱覽室1個,另有校園計算機總控室一個,教師課件製作室一個,語音室1個(裝置2套),以及圖書館區域網一個。共配有計算機234臺,並配置相應網路的外部裝置及相應的教學軟體和教學輔助軟體。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數量和種類基本滿足教學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校長室、行政室、教師辦公室、圖書館等辦公系統的主要業務實行計算機管理。學校專門購買了“海百合”課件製作軟體、“圖書管理系統”軟體及多媒體教學軟體等。學校已用光纖專線方式接入校校通,並在教學和管理中得以有效應用。學校在網際網路上有獨立網站,與省、市教育網建立連結。校園網上的各種資訊,有專人採集、更新。通過網頁操作,使得各種資訊資源高度共享。

三、合理配置、開發教學資源,提高應用效果

我校根據教學需要給各年級購置了語文、數學、英語、思品、自然、科學、音樂等教學用的配套音像、電子教材基本達到了三套,並且是省中國小教材審查組推薦的。北師大新教材配套光碟,英語光碟等。還有《鵬博士》《科利華》教學軟體一批。我們認為:教學軟體不能簡單的買進和拿來,一是有選擇性的買一些有使用價值的資料。二是發動師生自己想辦法制作教學積件和教學資源,這樣才能提高使用率,提高教學效果,又有自己學校特色。學校要求教師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上堅持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注重媒體與教材和學生實際相結合,採用何種媒體,如何運用媒體等皆從實際需要出發,形式服從內容。同時學校堅持拿來與消化、引進與創造相結合。三是緊緊依靠本地區的資源優勢。我校網站直接連線順德教育資訊網,資訊中心擁有各種教育軟體資源已1000G以上,有科利華、清華同方、K12、中教育星、清華永新、國之源、南方之星、邁達威、人教社等九家公司的17個產品,教師學生可方便、快速地呼叫或下載各種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以達到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四、充分利用,提高使用率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發揮教育技術裝備的資源效益。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培訓,我校能運用電教手段上課的教師達到100%,開展電教學科比例達到100%,包括語文、數學、英語、資訊科技、自然科學、社會、美術、思想品德、音樂、體育、綜合實踐。採用電教手段的課時覆蓋率也達50%。

五、依託課題研究,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

學校一直非常重視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的提高,積極推進課題研究。我們成立了科研領導小組,開展了計劃性強、針對性強和實效性強的課題研究工作。我們結合本地區本校的教育需要,確定研究課題,在研究經費、活動時間上給予保證,並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廣大教師主動參與教學研究,保證課題按預定方案穩步推進。

目前,已立項的課題有國家級的兩項——《國小語文“四結合”》和《在資訊科技條件下學科的課程整合》,省級三項——《國小情境作文教學》《國小數學綜合評價的方法與策略》《廣東省器樂教學現狀分析與實驗研究》,每個課題都能按計劃正常開展研究,定期開展階段性成果整理和總結。其中《國小情境作文教學》已經結題,結題報告得了二等獎。

幾年來,實驗教師大膽實踐,積極開展教育資訊化研究,探索利用多媒體技術改革課堂,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總結出集中識字模式、隨文識字模式、閱讀教學模式、說寫訓練模式等。教師們利用有效的資訊資源,把各學科與資訊科技有機地整合起來,使資訊科技更有效地成為課程與教學中的一個因素,成為教師教的工具、學生學的工具以及環境建構的工具,進一步改善學習,革新傳統的學習觀念,改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改善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構築面向未來社會的學習文化,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因而,實驗班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綜合素質都大大優於普通班學生,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說寫訓練教學模式》的論文參加全國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得到全國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的確認,獲得了成果入選獎。《春天在哪裡》的語文“四結合”課例教學獲得全國優秀課例三等獎。“國小情境作文教學”已通過廣東省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終期評估,研究成果獲得了二等獎。何婉華等五位老師的專題論文獲得了一、二等獎,六位學生的作文也獲了獎。何鳳嬌等四位老師的相關論文還獲得全國國小語文教育學會的論文比賽二等獎。科研改革也促進了全校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幾年來,學生參加各類各級的徵文、作文競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科研實驗開拓了農村學校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工作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們加大了教育改革的信心。現在,我們全方位推進資訊化教學研究的理論探索,從語文科到數學、英語、自然、音樂、美術……現代教育技術在我校得到普及應用。教師們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優化了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得到培養,資訊科技素養不斷提高。

六、強化師資培訓,促進教育資訊化蓬勃發展

學校認為,現代教育設施不是裝門面的,它的價值在於充分的使用,而使用的關鍵在於教師,所以學校把培訓老師作為廣泛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突破口,開展多種形式的師資培訓,使學校教師能夠迅速適應現代教育的環境,掌握現代教育裝置的運用。我們堅持校本培訓,學校多次派出領導和骨幹教師參加省、市、區組織的各種型別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參加有關的教育資訊化建設與應用的學習交流活動。然後把學到的知識再傳給老師們,老師們互相學習,共同提高。1、集中培訓。學校一方面請來相關專業的老師對全校的老師進行集中培訓,讓全體老師都掌握基礎的計算機理論和應用技能;另一方面學校骨幹老師進行例項講解,作業佈置等。2、分散練習。在教師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後,分散到各年級組實際操作,進行鞏固強化。年級組老師取長補短,共同提高。3、定期驗收。學校定期對老師的計算機掌握情況進行統一測評,重點是通過作業的形式考察老師的計算機操作水平。4、比賽促進。學校結合培訓開展系列競賽活動如:AUTHORWARE課件製作競賽,多媒體教學設計評比等活動,極大地提高了老師的學習熱情。通過校本培訓,派出學習、專業老師講課等形式提高了我校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有力地促進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

學校還訂閱了有關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資料和刊物,如《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教育資訊科技》、《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資訊科技教育》等書刊。通過學習、研讀,教師更好地瞭解當前資訊科技發展的動態,提高了現代資訊科技教育的理論水平,加深了對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的研究。通過培訓學習,教師不但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也提升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整體素質。

七、實驗工作取得的成績

通過實驗研究,教師教學水平大大提高,教育觀念得到轉變,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資訊化的環境和豐富的教學資源促進了教育教學改革,目前在我校的課堂上,教師大力開展資訊科技與課程的整合研究,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促進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資訊科技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踐中,教師們積累了一定的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大大增強,尤其是近兩年,進步特別快。其中李巧敏老師的《說寫訓練教學模式》參加全國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得到全國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的確認,獲得了成果入選獎;《春天在哪裡》的語文“四結合”課例教學獲得全國優秀課例三等獎;《春天在哪裡》、《我喜歡的水果》兩課例參加了順德區資訊科技教學開放日活動,獲得好評。何鳳嬌老師的《創設作文情境,激發寫作興趣》、李巧敏老師的《利用多媒體創設語文情境》、黎翠容老師的《發揮CAI的優勢提高作文效率》、王月瑛老師的〈情境作文教學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獲中國教育學會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論文大賽的二等獎。何婉華的《情境作文指導一、二法》、李巧敏的《利用網路創設情境》獲廣東省教育學會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論文一等獎、王月瑛的《情境作文教學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黎翠容的《運用多媒體創設作文情境》、何鳳嬌的《創設作文情境激發寫作興趣》、李國光的〈情境作文教學實驗報告〉獲二等獎。歐陽信程教學課件《比較》、《長頸鹿和小鳥》獲區二等獎及鎮一等獎,何惠燕老師、歐陽永晃老師思品課件獲順德區三等獎,參加了思品課件展示。歐陽信程、歐陽永晃參加區資訊科技說課比賽獲得二等獎。歐陽永晃《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獲區電教論文二等獎,卓捷海的音樂錄影課《巧巧手》、歐陽信程的科學錄影課《誰給花傳粉》、樑婉青的品德與生活錄影課《和鍾姐姐交朋友》獲區三等獎,何瑞華的論文《《加強情感體驗,調動情感參與》》《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獲區一等獎。何校倫論文《數學也要進行“聽”“說”訓練》、何彩眉教案〈買鉛筆〉獲區二等獎,樑婉青論文《活用多媒體教學啟用識字興趣》獲區三等獎;李國光、歐陽永晃設計製作的學校網站獲順德區電教中心頒發的二等獎。近兩年來,學校教師在區鎮的各項論文、教案、課件及教學比賽中獲得了約80個獎項。教學科研促進了教師的提高。

我校是鎮的示範性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在本地區是先走了一步。我們曾承辦過鎮內不少大型的教學研討活動,為兄弟學校提供示範和交流研究的平臺;每學期,舉行一次大型的教學開放日、文化藝術節活動,向鎮內、區內及社會公開展示學校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校內,經常舉行全校性的或科組的教學活動,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新會市荷塘鎮中心國小、高明區三洲街道辦組織的中國小校長也慕名前來參觀。學校的教育資訊化工作在本地區起到了良好的示範、輻射作用。

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也促進了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提高,學校一年上一個臺階。1997年被評為順德市一級學校,1998年被評為佛山市一級學校,20xx年通過了佛山市一級學校複評,20xx年被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20xx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實現了農村學校向城市化、現代化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學校多次被評為順德區先進學校、順德區少先隊先進大隊、順德區實驗工作優秀學校、順德區體衛先進單位、順德區文明單位、佛山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現代教育報告 篇12

當前以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對當代社會產生著重大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以及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必將大大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從而對教師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當今的教育如何迎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資訊科技的挑戰,如何及時應用科學技術,以提高教學質量呢?在“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期間,便萌生了建立屬於自己的數學專業部落格和班級部落格。很快,想法便付諸了行動,“數海泛花”和“四(4)班部落格”相繼誕生。

(一)個人部落格簡介

(A)、博主簡介

博主,李xx,網名,楓葉(藍天)。自畢業以來,一直在鳳陽縣實驗國小執教數學。2007年4月獲滁州市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2007年9月被聘為縣兼職教研員。於2006年通過人事部組織的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2008年獲得因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結業證書。

(B)、部落格建立背景

在教學上痴痴追夢的我,在“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學習期間,便萌生了建立一個屬於自己部落格的想法。當今社會正快速地向著資訊化、數字化方向前進,作為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建立部落格,不失為有效快速提升自己專業素養的一條捷徑。部落格的建立,極大地方便了與他人的交流和學習。既增長了知識,又拓寬了視野,從而豐富了自己的個人世界。部落格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束縛,在與別人一起分享交流之際,也為自己的事業增添了一抹長青的色彩。基於此,我的“數海泛花”部落格於2008年7月誕生了。時隔不久,我的班級部落格也隨之誕生!半年多來,班級部落格給本班乃至整個年級的同學、家長、老師帶來了許多的好處。對同學們而言,部落格既是學習的天地,又是展示自我的舞臺。而家長們也能通過部落格,對自己的孩子、對整個班級有比較全面的瞭解。

(C)、部落格版塊簡介

(1)、“數海泛花”部落格從內容上共分為8個板塊,分別是:“楓葉隨筆”、 “課題研究”、 “數學史話”、 “備課資料”、 “教學案例”、 “教育雜談”、 “教海探行”、 “ 朝花夕拾”。

“楓葉隨筆”用於記錄自己日常生活和教學上的一些所思所想;“課題研究”用於記錄自己在課題研究方面所積累的一些材料;“數學史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數學文化素養,也為部落格增添一些情趣;“備課資料”這一板塊的設計,為自己的備課積累了很多素材,極大地方便了自己的備課;“教學案例”真實地記錄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歷程;“教育雜談” 記錄了一些有關教育的方面的話題;“教海探行”更是應了“教海無涯苦也樂”;“朝花夕拾”為數學部落格增添了一些文學氣息。

(2)、“四(4)班部落格”從內容上分為10個板塊,分別是:“投稿線上”、“數學快餐”、 “起舞弄清影”、 “沙場點兵”、“習作大觀園”、 “老師、爸爸、媽媽和仔仔”、“試卷集錦”、 “幽默樂園” “家長交流平臺”、“數學日記”。

“投稿線上”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提高了學生的梳理、表達的能力;“數學快餐”專門用以介紹數學課外知識,提升老師和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起舞弄清影”是一個文學板塊,適時釋出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一些課外知識,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沙場點兵”一般都是緊跟著教材,釋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題目,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吃,在照顧差生的同時也兼顧了優等生的發展;“習作大觀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練筆、展示的平臺,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寫作興趣;“老師、爸爸、媽媽和仔仔”記錄了大人和孩子之間發生的一些趣聞趣事;“試卷集錦”用以每個單元結束後考察學生掌握新知的平臺;“幽默樂園”在學生緊張學習之餘,能休閒片刻,愉悅身心;“家長交流平臺”用於家長們交流各自教育孩子的心得與方法;“數學日記”真實地記錄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思,培養了學生的反思習慣和能力。

(二)、四(4)班快樂實踐小隊簡介

(A)成立背景

隨著新課程標準在全國的推廣,實踐活動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曾記得一位偉人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從眾多的實踐中得知:中美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中國學生的知識高於美國的同齡的學生,而中國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卻遠遠不及美國的學生,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然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從小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就是主要的途徑。為了進一步瞭解、認識實踐活動,深入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我和王勇校長共同主持市級立項課題《國小數學實踐活動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我們四(4)班的快樂實踐小隊也應運而生。為此,我們班還成立了一個班級部落格,極大地方便了師生、生生、及和家長的交流互動。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可謂一箭雙鵰,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B)快樂實踐小隊的組建

安徽省鳳陽縣實驗國小三(4)班

活潑、可愛、向上的你們,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快樂實踐小隊!看到你們在實踐活動中拓寬了視野,提升了能力,倍感欣慰!

縣國小數學兼職教研員

你們是跳動在數學實踐園地的快樂音符,你們把實踐的快樂帶到了社會的每個角落。我希望在實踐活動中,能進一步促使你們自主參與;增強你們的運用、環保意識;激發你們的創新潛能;提高你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安徽科技學院團總支書記

我們作為“快樂實踐小隊”的志願輔導員,甚感榮幸!在參與的過程中收穫頗豐!“快樂實踐小隊”是生長在鳳陽縣實驗國小這塊沃土上的一株奇葩!

教材在數概念的教學中,十分重視數感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對具體數量的感知和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但由於1億這個數太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因此在“大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后,安排這個綜合應用,旨在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億這個數有多大。本案例中通過“稱一稱”“數一數”“排一排”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一億有大,並能結合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在活動中增強主動參與和樂於合作的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

數學教學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應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能力,培養學生敢於自主學習、嘗試新知的研究學習。國小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教學“延伸性、遷移性知識”時,我直接讓學生自己自主嘗試、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發現和總結,給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間、時間,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發展。通過這節課,讓學生充分感知一億的大小,進而培養學生的數感。

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自身的生存空間狀況,體會影響人類生存空間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和環境兩大因素。學生能設計簡單的統計活動,並用實際調查或通過現代媒體收集資料和相關資料。學生能對統計資料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簡單的判斷、猜測,體會統計是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尤其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統計方式的能力。通過網路環境下學生的參與、實踐、合作、交流等過程,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並能感受環境保護的意義與重要。既對學生進行一次有關人口、環境、資源的教育,又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表達、利用資訊的能力。“國小數學實踐活動的探索和研究”是我和王勇副校長共同主持的市級課題。我班的“快樂實踐小隊”在此課題立項之前便成立了。幾年來也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並專門建立了班級部落格,供同學之間交流和學習。

我們在實踐中拓寬了視野,提升了能力,深感驕傲!

三、實踐反思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讓我產生了諸多困惑,下面就這一話題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1、我們欣喜地看到,現代教育技術在優化課堂教學中有許多獨到的功用,如形象直觀、激發興趣、突破難點、深入淺出、互助互動、培養合作等。但不少老師把書本上的內容搬上螢幕,把為應考而準備的“電子題庫”劈頭蓋臉地壓向早已疲憊不堪的學生,教學中往往通過大量操作與練習、指導與複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各學科知識,結果使學生望而生畏,給人的感覺即是“穿新鞋走老路”,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

2、反映在課堂評價上,也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看法。有些教師認為,一堂課的好壞,不能看他是否使用了電教手段,而是看他是否把學生教會了,用不用無所謂,有時還不如一張嘴、一支筆。有的教師恰恰相反,現在不管是上公開課還是備課,如果不用電教手段,還不如不上,因為那樣肯定評不上好課,所以天天都用電教手段。

3、教學軟體大多侷限於教師為講某節課服務的課件,這種固定式的講解和演示大多是以展示和呈現知識為主,只是將教案圖解化,成為任課教師板書的“模式產品”,給人的感覺是現代資訊科技成了加強傳統教學模式的幫手,而不是推動教學改革、改進傳統教學模式的利器。

但就實際的探索和應用來看,課堂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至少在以下幾方面有它的必要性和優勢:

首先,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有了電化教學,發揮計算機聲、色、圖、文並茂的多媒體功能,可以變古板為生動,化抽象為直觀,使深奧變淺顯、沉悶變愉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其次,有利於教師轉變教育觀念。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終身教育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學會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已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要求。

第三,可以改變學習思維。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適時、靈活地應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慾,逐漸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從而有效地改變學習思維,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那麼,如何更好地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之中呢?

1、找準時機,適當、適時、靈活的應用。

必須充分考慮學科自身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適當、適時、靈活地引入電教手段,應該有利於突破重點、難點。具體而言,要在知識的生髮處、事物觀察的模糊處、實驗操作的關鍵處、學生思維的障礙處引入。

2、課件素材必須全面整合。

熟練應用技術手段將各種資訊素材完美、恰當地融合到教學中,就像在教學中使用粉筆一樣流暢、自然,切不可牽強。要認識到技術手段永遠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教學內在的需求而存在的。

3、要促進和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

多媒體課件儘管有許多不可替代的優勢,但絕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不要將多媒體變成一種新的灌輸工具,必須擺正其“輔助”的地位,應當讓課件從多種角度激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情境中去發現,在交流和討論中去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做到集思廣益,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從而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必須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必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對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應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加以選擇和整合。

現代教育報告 篇13

我校自20xx年初被授予省首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至今已二年餘,其間,學校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根據上級部門的工作部署及要求,對照《省資訊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細則(試行)》及縣電教中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年審工作條例”,認真開展了自查自評活動,現將自查自評情況報告如下,報告分四個部分:學校概貌、近年來的主要工作、今後的打算、自查自評。

一、學校概況

學校一直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行素質教育;堅持以“以人為本、張揚個性、和諧發展”為辦學宗旨;堅持“以建立名校為制高點,以振興科研為突破口,以團隊精神為原動力”為工作出發點。堅持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創造”為育人目標;以“搶佔教育制高點,實現教育技術現代化”為抓手,加快教育裝備的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主管部門、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在全體教職員工的不懈努力下,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水平、教學質量等諸方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有33個教學班,1776名學生,82名教職員工,專任教師73名。其中,梅校長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名校長”,陳副校長被評為省特級教師;有省教壇新秀1人,市教壇新秀3人;縣級學科帶頭人4人,50%以上的教師達到了大專學歷,大部分教師都通過了普通話及計算機等級考試。

鹽小人沒有辜負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期望,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紮實工作,摘取了一個個碩果:連年被評為縣教育系統先進單位,98年10月被命名為“省文明學校”,20xx年3月被授予“省文明單位”稱號,20xx年2月被評為省“科研興校百強單位”,20xx年6月獲“省示範性國小”殊榮。同時,還享有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宣傳工作先進集體、市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市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被評為全國雛鷹紅旗大隊。

學校資訊教育技術裝備日趨完備。現擁有四個多媒體教室,二個電腦室,一個語音實驗室,一套閉路電視系統,三臺攝像機,組建了雛鷹電視臺,開通了校園區域網,上了IP寬頻網,班班已實現了三機一幕進教室。據不完全統計,學校現有的資訊教育技術裝備資產已超一百六十萬元。新改版後功能更完善,內容更全面的“鹽小教育網站”已於國慶節期間開通,得到了有關主管部門的一致肯定。同時,學校還擁有一個學科齊全、內容豐富的音像教材及電子資料室;有一支熱心於資訊教育技術並具有較高業務水平的領導班子和教師骨幹隊伍。

二、近年來的工作回顧

近年來,我校在上級教育部門的領導、關懷,特別是在市縣電教部門的直接關心、指導下,按照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及縣電教中心的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開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逐步實現著“學校資訊教育技術三年發展規劃”,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管理,抓好制度建設。

學校為適應資訊教育技術的持續發展,從組織領導、骨幹師資力量的配備方面予以加強和保證,並進一步健全了資訊教育技術的.各項規章制度。近年來,學校組建了新一屆的資訊教育技術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分管,選調並挑選了責任心事業心強,技術水平高的骨幹教師。同時,還分設了裝置管理、音像教材管理、技術管理、網站維護等組織,配置了相應的人員,明確了工作職責。各管理人員結合自身的工作範疇又制訂了相應的管理條例。資訊科技領導小組根據市縣年度工作計劃及學校資訊科技發展的三年規劃,每學年初制訂出資訊教育技術工作計劃,並做到定期組織學習,實事求是地分析。

現代教育報告 篇14

為真實瞭解我市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工作情況,為今後進一步開展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提供科學指導,我們組成課題組進行了調查研究。在專題調研中,重點解剖了思茅區、景東縣、寧洱縣、瀾滄縣的部分鄉(鎮)、村(社群),與70餘名黨員、幹部和群眾代表進行了座談,對60位黨員、幹部和群眾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共13項內容,題型有選擇和填空題,採用無記名方式答卷。總計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95份,佔髮捲總數的79%,有25份或答不全或不規範或空白。我們對問卷進行了統計,共獲得相關資料123個。

一、當前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工作現狀的客觀評價

問卷從不同角度和多個側面對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工作進行了分類調查,調查結果直接或間接反映了被調查者對待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工作的基本心態。通過分析歸納,我們得出了以下結論:

(一)遠端教育工作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支援和認同。在回答“您對本村的遠端教育的瞭解程度”時,認為沒有聽說過的,佔0%;認為聽說過,但沒有參與的,佔12%;偶爾參與的,佔7%;認為經常參與的佔81%。在回答“您認為開展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的價值”時,認為沒有價值的,佔1%;認為現在看不到作用,以後可能有的,佔20%;認為是件大好事的,佔79%。從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所佔的比例來看,黨員、幹部和群眾對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工作是支援和肯定的。

(二)要求學習技術強素質增本領的願望較為強烈。在問及“您對遠端教育的興趣”時,只有1%認為沒有興趣,22%認為興趣不高,76%認為興趣很濃。在問及“您認為目前村黨支部每月組織學用活動的時間安排”時,只有10%認為集中學習多了,49%認為集中學習少,34%認為個人自學少了,7%認為安排不合理。回答“您當前最想學的知識”時,95%的黨員、幹部和群眾都填了農業技術、政策法規等。

(三)參與遠端教育工作的熱情較高。在回答“您參加遠端教育原因”時,認為是黨支部硬性要求的僅佔2%;認為是自己自覺參與的佔15%,認為學習內容對自己有吸引力的佔23%,認為想通過學習有所收穫的佔47%。在問及“今年您已經參加了多少次遠教學用活動”時,只有12%回答一次都沒有參加,41%的回答參加了1—5次,11%的回答參加了6—9次,35%的回答參加了10次以上。

可見,遠端教育工作工作已經和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黨員、幹部和群眾所認識、所接受,並對參與遠端教育工作表現出較高的參與熱情。

(四)大部分站點執行比較正常。在裝置安全方面,在調查的18個村中,17個村的遠教站點防盜設施十分到位,都有專人看管。在維護保養方面,有安排技術員對裝置進行維護保養,並安排專人打掃衛生。在操作員熟練程度方面,調查點的操作員都能較熟練操作裝置。

二、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存在偏差,工作推進難。部分負責人認為:一是當前縣、鄉財政都困難,拿不出錢來辦遠教;二是農村落後,農民素質低,辦遠教超越現實生產力發展水平;三是遠端教育投資大、消耗大、不必要;少數黨員群眾則認為:這是一種形式主義,沒有實際作用,搞不搞無所謂等等。這些認識的存在,嚴重地制約了遠端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甚至挫傷了大部分黨員群眾的積極性。

(二)農村自然條件差,站點佈局難。受地域、經濟等因素制約,很多村、組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經濟發展緩慢,特別是部分行政村村級活動場所條件很差。以瀾滄縣為例,全縣共有155個行政村,其中7個村位於偏遠村寨,不通公路,自然條件差,無法接通電信寬頻網與程控電話,還有一部分村辦公場所陳舊、破落,甚至為危房。

(三)黨員群眾素質參差不齊,站點技術管理人員選定難。遠教站點建成後,必須要有專門的技術管理人員負責進行管理,而且要定期維護保養,以確保裝置的正常執行,但由於村學校大部分教師未受到正規的電腦培訓,站點技術管理人員選定極度困難,而且技術管理人員確定後,工資報酬的保障難以兌現,再者,由於遠端教育工作要求高,裝置的現代化程度高,大部分站點技術管理人員就是選定後,還需要一段時間對其進行業務培訓,才能使他們掌握遠端教育裝置的執行、管理、維護技能。

(四)黨員幹部學習需求各異,學習培訓組織難。由於農村黨員存在著年齡、文化、地域、從業型別等各種條件的差異。因此,對學習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一部分年齡偏大、文化較低的黨員表現出對國家政策、法規、農村科普常識的渴求;一部分年輕、文化程度較高的黨員表現出對農村致富新技術、市場行情的強烈願望,這就導致在學習培訓過程中教材組織難,黨員群眾學習需求不能滿足,學習的熱情也隨之降低。因此,必須結合各地的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內容。這些問題的存在具有客觀現實性,若不及時解決,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工作也就形同虛設,不能取得實際效果。我們認為充分認識農村現狀,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與總結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是十分必要的。

三、應對辦法

(一)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形成齊抓共管局面。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在認識統一後,才能克服重重困難、齊心協力推動工作,黨員遠端教育工作雖然投資大、消耗大,但真正發揮了實際作用,在黨員幹部思想政治教育、農業科技培訓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高度統一思想認識,把遠端教育作為加快農村產業化、資訊化、現代化程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致富工程,作為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水平,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民心工程,作為抓好黨員教育管理、提高農村黨員幹部素質的政治工程來抓,形成對上負責,對下負責,齊抓共管的格局。

(二)完善制度,強化責任,抓好站點技術人員的管理。站點建成後,裝置的管理、維護與執行是抓好遠端教育的關鍵,因此,站點技術管理人員的選定至關重要,針對目前縣、鄉、村經濟現狀差,財政困難的現狀,要注重從兩個方面著手來確定各站點的技術管理人員,一是從教師隊伍中選定電腦水平高的.教師為村級遠端教育終端接收站點技術管理人員;二是多途徑狠抓技術管理隊伍的培訓,裝置供應商指派專門技術員對站點技術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操作培訓。為了加強技術管理人員的管理,要建立健全《遠端教育裝置管理人員守則》、《遠端教育學習紀律》、《遠端教育工作年度目標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確技術管理人員的職責,確保裝置正常執行,對個別業務不精、玩忽職守的技術管理人員要及時進行替換;對業務精、服務態度好的技術管理員,可以通過評選“優秀站點管理員”等方式予以通報表彰和一定的物質獎勵,激發他們參與遠端教育的熱情,牢固樹立為黨員群眾服務的意識。

(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心組織黨員學用實踐。站點如何發揮實際作用指導農業生產、促進農村致富,是遠端教育的根本落腳點。黨員學習培訓的組織與培訓後的實踐是關鍵。因此,站點的學用,必須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全面調查瞭解農村黨員幹部的學習需求,科學制定培訓規劃。農村黨員因年齡、文化、地域、從業型別等各種因素的差異,對遠端教育學習的需求都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為政策理論、科技文化常識、農村實用技術、市場行情等幾種型別。根據這些需求,制定與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和黨員生產生活實際相適應的學習規劃尤為重要。

二是要精心組織教材,分類實施教育培訓。根據制定不同的計劃,認真組織教材,除天網、地網上的所有資訊外,各地還要結合本地區實際,組織專門力量,開發一批適宜本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鄉土教材,並分門別類組織培訓,培訓的形式可以採取觀看電教片、觀看遠端教育頻道專題節目、瀏覽全國遠端教育網、上機查閱市場資訊、網上互動交流等。

三是強化服務功能,指導黨員學用實踐。開展培訓後,培訓內容的消化是重點。因此,要全面掌握各站點的學習效果,對學習內容不切合實際、沒有針對性、黨員不願學或學不會的內容要及時進行調整;對內容符合當地實際,但黨員群眾接受慢的,可以協調組織農業、林業、畜牧等技術部門的專家現場釋疑解難、傳授技術要領,幫助黨員群眾走出誤區,真正掌握這些技術。

總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工作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已經客觀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只要我們各級組織能始終保持與中央一致,冷靜思考、積極探索、認真總結,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工作就能穩步推進,就能真正提高農村黨員幹部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