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昆蟲記》有感15篇【精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5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昆蟲記》有感15篇【精選】

讀《昆蟲記》有感1

觀察昆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觀察者需要細心認真觀察做好筆記,螞蟻是如何搬家的;螢火蟲為什麼發光;蜘蛛為什麼會結出美麗實用的網呢?早在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就做到了,他在《昆蟲記》這本書中,栩栩如生給我們描寫了奇妙的昆蟲世界。一個個未經修整的花園,一塊塊黑漆漆的'鵝卵石,一顆顆大樹……這些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總是能讓我們感覺到大自然無盡的美好,給我們無限的想象。在《昆蟲記》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閃閃發光的螢火蟲,辛勤勞作的蜜蜂等等。

法布林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和文學家,從小就喜歡昆蟲,他15歲就被阿威尼翁市的師範學校錄取。畢業後成為一名教師,然後開始了他的文學夢,他的代表作有《昆蟲記》和《自然科學編年史》。看完這本書以後,我就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和耐心仔細,就能發現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奧祕。正如大藝術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對這本書真是愛不釋手,因為法布林用生動、有趣、幽默的語句給我們描繪了昆蟲的神祕世界。

讓我們一起認真觀察、仔細思考,探索更大的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2

《昆蟲記》是法國法布林寫的。他善於觀察、熱愛昆蟲,書寫了昆蟲的生活習性,讓讀者感到身臨其境一般。

這彷彿是一座迷人的花園,惹得群蟲飛舞起落,彷彿是一種生命的迴音,響徹世界每個角落。

蟬是怎樣挖地洞的、蚜蟲是怎樣分沁植物汁液的'、螳螂是怎樣捕食的……

當我讀到“螳螂的鞘翅隨即張開,斜拖在兩側……這圓點恍如孔雀尾羽上的斑點,再加上那些象牙質的纖細凸綸,是它戰鬥的法寶,平時是密藏著的,只是在打鬥時為了顯得凶惡可怕、盛氣凌人,才展露出來。”時,我深深地被螳螂的氣勢所“震撼。”它威風凜凜,真有要大作一翻的架勢。

以前,我害怕昆蟲,可自從讀了《昆蟲記》後我對昆蟲的看法大有改觀,之前我看見了一隻蜜蜂都會大驚失色,如今,我從閱讀中體會到了蜜蜂的可愛,它為人類採來了甜蜜,它是人類的功臣。平時我們看見的螳螂猙獰又可怕,但是在書中表現出的螳螂形象強大而又有趣。

在閱讀此書時,一隻只小昆蟲彷彿就在我的手中,與我交談、接觸。我喜愛昆蟲,因為它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讀《昆蟲記》有感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昆蟲記》,它是英國著名作家法布林的鉅著,法布林用盡了畢生精力,才寫成的。這本書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還讓我學到了課本上所沒有的知識,收穫十分大。法布林向我們介紹了在人們眼裡看起來很渺小的昆蟲,如:懶惰的蟬,歌聲動聽的蟋蟀,殘忍的螢火蟲……十分生動,讓我看了第一頁,就想再看第二頁、第三頁……這些昆蟲在法布林的筆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其實,這都離不開法布林對昆蟲仔細的觀察。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螞蟻和螳螂”了。在大家眼裡螞蟻是勤勞的,而螳螂是懶惰的。但是科學證明,這與實際恰恰相反,下面聽我說說吧:

其實螞蟻是一種很有心計和懶惰的.昆蟲,他們會在地裡挖許多“家”,然後在陸地上把大部隊分成小部隊,讓小部隊去攔截一些正在搬運東西的昆蟲,如果攔到就讓一隻螞蟻去求員來幫忙把這些搶劫到的食物搬到家裡。

我讀到一半的時候,心想:沒想到螞蟻是這樣的蛇蠍心腸。真讓我意想不到哇!

接下來更讓人生氣:當螞蟻口渴時,如果有螳螂在喝水它們會毫不猶豫去跟別人搶水,並且會把螳螂弄得斷臂的斷臂,斷腳得斷腳,要多狠有多狠。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一切事物不要只看表面,要用心去觀察,就像螞蟻,你看他們很勤勞的搬運冬天的東西,其實都是搶來的。還有就是,做什麼時都要自己去動手,不要依賴他人哦!

你們懂了嗎?

讀《昆蟲記》有感4

今年的暑假裡,我認真地讀了《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叫法布林,是個法國人,大約從1860年開始寫《昆蟲記》。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法布林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終於完成了《昆蟲記》。

關於蜘蛛,法布林是這樣寫的:這些小蛛紛紛被飄浮的絲帶到各個地方。原來揹著一群孩子的榮耀的母蛛變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麼多孩子,它看來似乎並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煥發地到處覓食,因為這時候它背上再也沒有厚厚的負擔了,輕鬆了不少,反而顯得年輕了。不久以後它就要做祖母,以後還要做曾祖母,因為一隻狼蛛可以活上好幾年呢。

如果沒有看這本《昆蟲記》,我們平時見到蜘蛛,會想到什麼呢?所以,我還是建議同學看一看這本有趣的'書。我最佩服的還是寫這本書的作者,法布林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法布林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被譽為“昆蟲之父”。

讀《昆蟲記》有感5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這本書講了許多許多奇怪而又有趣的昆蟲,他們聚有不同的特點。

其中,我最喜歡裡面有一個名叫螳螂的昆蟲,他有揮舞著刀的鬥士,他像一位身長休長的`少女。在烈日草叢中她儀態萬方,嚴肅半立,前爪像人的手臂一樣伸向天空活脫脫一副很誠心誠意的姿勢。如果單從外表上看,她並不會讓人害怕,相反,看上去相當美麗:她有纖悉而優雅的外表淡綠色的身體,輕薄如紗的長翼;頸部是輕柔的,翠綠翠綠的。螳螂天生就有一副優雅的身材,可是,她發起火來的時候這可是很害怕的。她要發起火來的時候大概連人都會害怕,就連我上次想抓他接果就被他抓傷了,而且還流了很多血,不過,過了幾天,這傷口就長好了。所以這螳螂我在也不敢抓了了。記得有一天,我看見我以個朋友正在捉螳螂,我就敢緊對她說這螳螂不能抓,否則她會傷害你的,可是,那個朋友就是不聽,她還是去抓了。這下可好,她也被螳螂抓傷了。

不過,螳螂也能殺死害蟲,這可是螳螂的一大優點啊!所以,我們要要保護昆蟲,不要上害昆蟲,這本昆蟲記真好看啊!

讀《昆蟲記》有感6

暑假,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昆蟲記》。讀完這本書,我的心猶如一面平靜的湖水,扔進了一塊石頭,蕩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靜。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科普作家、博物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作者以其生花妙筆,為讀者勾畫出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

法布林通過仔細觀察和多次實驗,細緻而生動地記錄了多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如繁殖和捕食方式等,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整本書得益於作者耐心仔細的觀察和不厭其煩的實驗,再加上細緻的描寫,讓我們瞭解到了驚奇的昆蟲世界:管蟲會穿衣服,鬆蛾會預測天氣,蜘珠會用蜘蛛絲穿梭到各個地方....所有這一切,無不讓人為之驚訝和歎賞。這本書以人性觀照生物性,以及對人性的思考,為人們留下了一座富有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寶藏。

這也讓我們體會到;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用心思考才能體會到世界的豐富多彩,當仔細觀察一隻螞蟻從高空掉下來去卻不會死,我被深深吸引,並通過進一步探究,我發現了其中的奧祕:原來,因為螞蟻很輕,重力較小,所以從高空掉下去不會死。通過仔細觀察,我的'發現越來越多,我的寫作素材不斷豐富,寫作對我來說不再是攔路虎。

如果沒有像法布林這樣的精神,人類的精神之樹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如果沒有像法布林這樣的精神,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讀《昆蟲記》有感7

在天空中,俯瞰大地。有茂盛的參天大樹,有爭奇鬥豔的鮮花,當然,還有忙忙碌碌的小昆蟲。而這些可愛的小動物,鑄就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昆蟲記》。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林。作者以樸實的語言清晰的筆潤,浪漫、生動、活潑的氣息,輕鬆詼諧地描繪了栩栩如生的昆蟲,它充滿了盎然情趣和詩意。《昆蟲記》告訴了我螢火蟲這個黑暗中的精靈、竟能捕食蝸牛;告訴了我松毛蟲也有無私的母愛;告訴了我蜣螂那寬厚仁慈的心……《昆蟲記》就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存在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

《昆蟲記》,不僅僅滲透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和做人的道理,那就是求真,及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如果沒有這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缺少一顆智慧之果。《昆蟲記》就是來自昆蟲世界的一首吟唱曲,那曲調在冥冥之中告訴我們做人要求真,要引向自然,親近自然。人們是時候親近自然了,去聆聽昆蟲或高昂或低沉的音樂,去領略大自然或淡雅或濃豔的亮麗風景線。

《昆蟲記》,一部不朽的名著。它不僅體現出對生命的熱愛,更證明了做人的道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相。

讀《昆蟲記》有感8

有人說:“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照這麼說,法布林正是發現了昆蟲世界中的美,把這種美全部記錄下來,那就是《昆蟲記》。

昆蟲世界是五花八門、豐富多彩的,在書中也確實是這樣。在法布林的筆下螢火蟲舉著長明燈;蟋蟀唱著動聽的歌;蜜蜂勤懇地建造別墅。看起來枯燥平淡的蟲子們全部被他寫活了,似乎每一隻蟲子都成了美的化身!

從前一說起蟲子,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喜歡,特別是蜘蛛、天牛等讓我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甚至有點討厭!而法布林卻把昆蟲當成自己的好朋友,文中充滿了對昆蟲的讚美和欣賞,把昆蟲許多不為人知的或常見的行為解析得一目瞭然,讓原本讓人厭煩的昆蟲也充滿了智慧與美麗,現在的我,也經常矗立昆蟲中,用眼睛發現“昆蟲”的美。

法布林熱愛昆蟲,在他眼裡,微不足道的螞蟻都是可愛的;蜘蛛也成了過目不忘的記憶天才;螢火蟲則變成了技藝精湛的外科醫生……使我在驚訝之餘,也愛上了這些活潑可愛的小生命。

一本《昆蟲記》融入了法布林畢生的心血和精力,他把研究昆蟲當成了一種樂趣。昆蟲們演繹著大自然的經典故事,而法布林把經典中的精華寫下來與世人分享。他有“哲學家一般的思,藝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抒寫”,昆蟲的美被他完全展現出來了。

自從讀了《昆蟲記》以後,再見到昆蟲就像見到老朋友一樣,我總會和它們親切地打招呼。

讀《昆蟲記》有感9

19世紀末,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林寫下了一本生物學鉅著——《昆蟲記》。它文字清新,引人入勝,我們能從中讀出作者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熱愛。

在作者的筆下,昆蟲世界裡也有家庭的溫馨,有父母的疼愛,有熱情的陌生人。有些父母為孩子的未來漚心瀝血,絞盡腦汁,但也有個別對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顧,漠不關心。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發現,勤勞的螞蟻其實也是一個膽大妄為的強盜,蟬要在地下生活幾年才能破土而出,祈禱者螳螂也有一個霸氣的武器,對待獵物從來不手下留情。雌螳螂對付自己的伴侶也一樣冷酷無情,綠蚱蜢愛吃甜食,孔雀蝶是靠氣味找到愛人的,蟋蟀酷愛在田野唱歌……這些昆蟲的習慣早已牢牢刻進我們心裡。

在法布林那個時代,一般的昆蟲學家是把昆蟲裝在木盒裡,浸在酒精裡去觀察他們的器官,卻不去思考這些器官的功能,不去研究昆蟲的習性和本能。而法布林卻在野外通過觀察和實驗來研究昆蟲的`習性和本能。

他曾經說過一段話:“你們是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我是在它們活蹦亂跳的情況下進行研究;你們把昆蟲變成一堆既恐怖又可憐的東西,而我則使人們喜歡它們;你們在酷刑室和碎屍場裡工作,而我是在蔚藍的天空下,在鳴蟬的歌聲中觀察;你們用試劑測試蜂房和原生質,而我卻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現;你們探究死亡,而我卻探究生命。”從這裡的美好美字都能體現出他對生命的尊重。

法布林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究的,他對昆蟲的好奇,使這本昆蟲鉅著誕生。

讀《昆蟲記》有感10

近幾天,我讀了法國著名作家法布林的《昆蟲記》。我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它用生動搞笑的語言描述了數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細緻地瞭解了昆蟲。法布林為我開啟了昆蟲世界的大門。

以前我並不喜歡昆蟲。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昆蟲有時侯也很搞笑,很勤勞。如果沒有蜜蜂,我們就不能吃到蜂蜜;如果沒有螞蟻,人們就很難體會到團結的魅力;如果沒有蝴蝶,大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美麗的花朵……昆蟲也像人一樣有豐富的感情,它既有醜惡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

比如,蟬是一種自食其力的昆蟲,也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在夏天為我們帶來高昂的歌聲,但人們並不十分喜歡它,因為它的聲音太吵。螞蟻是一種勤勞的`昆蟲,它有史以來都被人們看作為勤勞和團結的象徵,但法布林卻發現,螞蟻有時卻十分貪婪和凶悍,它會將蟬辛辛苦苦覓得的食物洗劫一空。

看完這本書,使我懂得了看問題不能光聽別人如何講,而要自我去觀察、思索、實踐、探究,從而尋找正確的答案,而且觀察事物要從不一樣的角度去觀察,要一分為二的去研究和思考問題。

《昆蟲記》不僅僅讓瞭解了昆蟲,改變了過去對有些昆蟲不正確的看法,它還教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學會了如何去觀察事我物和研究問題。《昆蟲記》可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讀《昆蟲記》有感11

法布林是一個昆蟲學家,也是昆蟲學上的一個奇蹟,因為他花了一生的時間來觀察,研究昆蟲和為昆蟲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所以不能不說他是一個奇蹟,現在我們來述說他的成就。

法布林令我最感動的是他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就在法布林寫昆蟲的毒素時,我大為震驚因為他採集了松毛蟲的幾滴血,滴在吸墨紙上再用繃帶綁緊,當晚,法布林感覺到劇烈的疼痛但他感到開心,因為這件事還沒有人證實過但法布林卻證實了!這是他用自己的身軀去試驗的,他早上醒來又把幹蟲屎放在乙醚中浸泡裡 許久濃縮成了幾滴,再用橡膠貼了起來,晚上他感到十分的'疼痛和癢,剖開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手臂有一大快紅腫的地放,第二天,紅腫的地方都爛了看見裡面鮮紅的肌肉,連給他換藥的人都感覺噁心,就是這地方使我震驚三、四個月這個爛的地方才好了起來,這可以看出法布林的令人敬畏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法布林就使用自己的生平經歷來寫這個著作的。 法布林一個令人讚美的昆蟲學家真是名富其實啊!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法布林除了真實的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

讀《昆蟲記》有感12

這是一本知識的海洋。它是一本很好看的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昆蟲的知識。

下面我就說一說這本書裡的一個小故事,第一個是《螢火蟲》大家可能都認識螢火蟲,但是大家可能不瞭解他,我就跟大家說一說,在我們大家心中,螢火蟲是很漂亮的',一定是食草動物,你們錯了其實螢火蟲是食肉動物他最愛的食物是蝸牛肉,我們來看看他怎麼蝸牛的。它吃蝸牛時要把蝸牛先麻痺了,在吃蝸牛的啊。

我再說其中的一個故事,是紅螞蟻,我們只見過黑螞蟻,沒見過紅螞蟻,紅螞蟻它們無論它們是去幹什麼,它們都要從原路返回的,法布林看見一群紅螞蟻去搶食物,無論法布林怎麼來堵住紅螞蟻回家的路,但紅螞蟻卻依然從原路回家的。

從第一個故事讓我知道了,觀察東西,我們不能從外表來看某種東西我們一定不能他外表很美麗就代表它是好的昆蟲,這個人從外表看很好可能他就是一個壞人。所以我們不能從外表來看別人的好壞。這就是我對第一個故事的感受。

從第二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我們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能退縮,我們要因難而上。

讀《昆蟲記》有感13

《昆蟲記》是法國的法布林以畢生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大量的實驗和觀察編寫而成的,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獨一無二的個性。在書中,法布林運用巧妙的擬人和他自身的幽默詼諧,促使著我帶著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去神祕有趣的昆蟲王國探祕。看到這麼多調皮可愛的小生命,我忽然意識到,原來昆蟲也有著和人類一樣的生活和情感,同時也懂得喜怒哀樂。這使我們再也不敢小覷這些看似弱小的小傢伙兒,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昆蟲記》中所描寫的昆蟲非常多,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蟬和天牛幼蟲,下面我就簡要講一下這兩種昆蟲。蟬是我們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種昆蟲。在炎熱的夏天,我們時常聽到蟬在窗外的大樹上高聲歌唱,捕捉蟬也成為我們最喜歡的運動。以前聽著蟬的歌唱,我總以為蟬的一生都生活得很陽光,很燦爛。但是,在書中我瞭解到,這種小生命在成長的路上面臨著無數的危險。蟬卵有被異類毀滅的可能;剛孵化出來的小幼蟲十分虛弱,它們有被風颳倒堅硬的岩石上、路上的積水中、什麼也不生長的沙地裡、或者是不能鑽下去的黏土上的可能,如果他們不能及時躲到地下,那只有死路一條了。幼蟲要在地底下經過四年的黑暗之旅,才能重見天日。難怪蟬見到陽光之後,會喜不自禁地整天趴在樹上不停的歌唱,原來它得到自由,得到陽光是那麼的不容易,生命苦短,所以它要在有生之日盡情歌唱,表達自己的快樂之情。這不息地嚮往陽光的歌者是值得尊敬的。

我們都知道天牛幼蟲喜歡蛀食樹幹和樹枝,這樣一來病菌就會侵入樹體,樹木的生長髮育就會受到影響。但是法布林並沒有去寫它的危害而是從天牛幼蟲自身的生活習性出發,向我們介紹了它鮮為人知的一面。這種幼蟲要在樹幹中生活上三年才能變為成蟲,它雖然聽不到,看不到,卻是個能掐會算、未雨綢繆的小神仙。他在樹幹中認真地建造蛹室挖掘通道,為將來變成蟲做著準備。它的這種預測能力和工作的細緻認真,讓我們歎為觀止。法布林在《昆蟲記》中以人性關照蟲性,並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他出於對社會的熱愛之情,在實驗過程中將人的心理活動賦予昆蟲,並把人類社會的`道德、認識也搬到了昆蟲世界中。在觀察昆蟲時,他又通過昆蟲的習性來傳達著他對人類社會的見解,從而把人性和蟲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增加了文章的閱讀價值,豐富了文章的內涵。《昆蟲記》的卻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讀完後,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會得到不同角度的深刻啟示。

讀《昆蟲記》有感14

這幾天,我讀了《昆蟲記》,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好看,讓我看了又想看。

這本書是講的法布林在一個地方看到的昆蟲,這裡面的故事都很有趣,讓我看了一篇又想看,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進入昆蟲世界吧!

現在,我為大家講一講螢火蟲的故事吧!

螢火蟲的發光器很好,能幫我們看到東西,如果把它捉起來,放在瓶子裡,再放在床邊,把燈關了,只見螢火蟲一閃一閃,亮亮的,還可以用來玩呢!

它捕的獵物很多,都是昆蟲。比如拿蝸牛來說吧,它是用兩片變成鉤狀的.顎,十分鋒利,但細得像一根頭髮絲。從顯微鏡裡可以看到,彎鉤上有一道細細的槽,螢火蟲用它的工具僅輕輕敲打著蝸牛的外殼,就好像和蝸牛逗著玩,而不是蜇咬。用一個扭字來形容螢火蟲對蝸牛施行的手術比較恰如其分。

《昆蟲記》這本書讓我以前不明白的東西全都在我的腦海裡迴盪,讓我明白更多知識。一本《昆蟲記》讓我認識了許多昆蟲,也讓我認識了大自然,大自然給了我們美麗的昆蟲,也點綴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15

十月,我們走進了法布林,走進了昆蟲界,閱讀了《昆蟲記》。

這本書主要寫法布林觀察昆蟲的記錄,提供了它們的生活習性、繁衍和死亡的資訊。本書作者全名為,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他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

書中有許多有趣的昆蟲,如螢火蟲、白麵孔中螽斯,樵葉蜂,恩布沙,蜣螂……但我的最愛是黃蜂。黃蜂一見敵人入窠就猛撲過去,接著是一片廝殺,黃蜂殺死外來者了,最後黃蜂們把屍體拖出窠外。雖然他們對待敵人很殘忍,但對自己的.孩子和藹可親。工蜂們常在這兒喂完奶後,又急忙跑到那兒餵奶,真辛苦啊!

我家陽臺上就有個蜂窠,個兒大大的,還有一點兒蜜呢!有一次,我不小心激怒了蜂窠裡的黃蜂,結果黃蜂們都朝我飛來,我只好拿起掃把當武器,亂揮幾下,沒想到蜜蜂們竟被我給打死了。我清理完現場,想:“我可不能再打擾它們了,否則,我又得拿掃把當武器了,還是把蜂窠消滅了吧!我拿著掃把向蜂窠捅去,沒捅幾下蜂窠就被我捅沒了。

月底,我們告別了《昆蟲記》,但我們還會再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