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昆蟲記有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4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昆蟲記有感15篇

讀昆蟲記有感1

《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這是一部描述昆蟲的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凶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汙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存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是不是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著這彼此之間的關係,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資料,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資料、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使我深深的感覺到“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大開,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超越了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19世紀末,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一部《昆蟲記》,在全世界響起了一片讚歎聲。《昆蟲記》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

法布林擁有“哲學家的思維,美術家的審美,文學家的感受”。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巨集偉詩篇,法布林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在這個星球上,人類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不是一本簡單的科普小冊子。 他的問世被看作是動物心理學的誕生,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昆蟲記》是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畢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將昆蟲世界化做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法布林被達爾文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在其樸素的筆下,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如優美的散文,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而且閱讀本身就是一次獨特的審美過程。

讀昆蟲記有感2

這部書作為世界經典,給每個人都留下永難磨滅的印象,我也受益良多,更多的讓我想起了那一次難忘的科學實驗……那是一節科學課,科學老師像以往那樣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教室。他手裡拎著一個黑色的塑料袋,引起了同學們的揣測與疑惑。甄老師清了清嗓子,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一起泡泡。實驗器材都為同學們準備好了,你們高不高興?”“高興”大家異口同聲發出了自已的心中所想。“上一節課為同學們講了小蘇達和醋,那麼這節課我們就要開始做實驗了。”他不緊不慢地講著,同時拿出了實驗器材。實驗器材有:小蘇打、醋、小匙等,甄老師井井有條地擺放好。他問了一下同學們:“第一步應該先做什麼?”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舉起手,我也不例外。老師用欣許的目光看了一下同學們,隨即選了朱雨晨來回答:“應該先放醋,醋和小蘇打的比例應該是3:1。”

她的聲音有些微弱,有著女孩子自然而然的怯弱。“答得很不錯。”老師誇獎了她,雖然她沒有表露得太過分,但是我從她眉梢之間看見了一抹喜色。老師拿著實驗器材開始進行實驗:他修長的手指一扣,將醋瓶開啟;接著,他舀了3勺醋。醋的顏色淡黃,彷彿剛剛破土而出的嫩芽,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後,甄老師打開了小蘇打小瓶,舀了一滿勺的小蘇打。小蘇打是白色的,細微的粉末,像是新雪、聖潔淡雅。說時急,那時快,甄老師將裝滿小蘇打的小匙輕輕一翻手,小蘇打便掉進了裝滿醋的小碗裡。“砰砰啪啪”蒸騰出了無數的白色泡沫,像是一座火山上的溫泉“咕嘟嘟“地冒出水泡。這真是有趣,老師把材料發給我們,讓我們自己動手操作。

我試了幾次,結果每次都一樣,簡直有趣極了!我冥思苦想:小蘇打和醋為什麼會有反應呢?想了半天沒得到結果,哎!只能翻書找了。“小蘇打和醋按3:1混合後,會產生化學反應。”哦,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那麼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同學們面面相覷,隨即看向老師希望能得到答案。我舉起手,將書上的話大意講了一下。老師朝我投去讚許的目光,教室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昆蟲記”這本書讓我收益頗豐,我不僅瞭解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更讓我對小小昆蟲充滿了喜愛之情,你呢?

讀昆蟲記有感3

點評:欲揚先抑,說明《昆蟲記》對自己的影響之大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法布林的傳世之作。作者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入到了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下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的記錄下昆蟲的本能和習性。螢火蟲、蟬、蟋蟀、蝗蟲、胡蜂……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生活,它們的出生、進食、勞作、捕獵及繁殖後代等等所有細節都可以在《昆蟲記》中找到。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並不像一般的科學著作那樣乏味枯燥,而是散發著濃郁的文學氣息。語言輕鬆詼諧,平實的記敘卻又是詳細、具體、清新自然,而又不失幽默。

點評:簡介《昆蟲記》 的內容

“昆蟲是不是一定要以這種響亮的傾訴和喋喋不休的表白來吐露它們的愛情呢?通過大量的考察可以知道,兩性之間的靠近會讓彼此沉默。所以,我認為蟈蟈的小提琴,雨蛙的風笛管,山蟬的音鈸,都只是表明生命樂趣的手段,這種樂趣任何動物都有,任何動物都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慶祝。”瞧,多麼細緻的觀察,多麼生動的語言。法布林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用美術家一樣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敘述,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的大門。

點評:品評書中內容

記得小時候,我只觀察過一種昆蟲,就是蝸牛,也許是它軟軟的身體總躲在殼中,所以我才不那麼害怕吧。我最感興趣的是蝸牛爬行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可這個“膽小鬼”沒等我的手碰到它,就把頭縮排殼中,幾次嘗試都沒成功。最後,用一塊尖石頭小心地敲破蝸牛殼,才掏出他的身體,黏黏的,讓我噁心,也就失去了繼續觀察的耐心。還是後來上網查資料,才知道那是足腺分泌的粘液,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點評:聯絡自己的生活

看過《昆蟲記》,再想到我的那次觀察,真讓人羞愧。法布林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探索生命世界的本來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的科學真理。《昆蟲記》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

點評:得到啟發

我們愛科學,我們學科學。只有像法布林那樣有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態度,才能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學!

讀昆蟲記有感4

今年寒假,我閱讀了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的《昆蟲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他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和“昆蟲界的維吉爾”。

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描寫狼蛛捕獵時的片段。

狼蛛捕獵時會將身體藏在洞裡,腦袋探出洞口,玻璃般的眼睛向四周張望,腿縮在一起,做著準備跳躍的姿勢,它就這樣在陽光下守候著。如果它看到一隻可做獵物的昆蟲經過,它就會像箭一般的跳出來,狠狠地用它的毒牙打在獵物的頭部,然後露出滿意又快樂的'神情,那些倒黴的蝗蟲、蜻蜓和其他許多昆蟲還沒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就做了它的盤中美食。它拖著獵物很快地回到洞裡,也許它覺得在自己家裡用餐比較舒適吧。它的技巧以及敏捷的身手令人歎為觀止。

在這一段中,作者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說明狼蛛看到獵物經過,就像箭一般地跳出來,形象的寫出了狼蛛速度之快,身手之敏捷。還讓我瞭解到了世界上還有不用蛛網捕獵的蜘蛛。這狼蛛的名字,也是因為它捕獵時像狼一樣而得名。

從書中我還知道被這種狼蛛刺了的話,會使人痙攣而瘋狂地跳舞。要治療這種病,除了音樂之外再也沒有別的靈丹妙藥了。而且只有特定幾首曲子才能治療這種病。我知道這可能讓人不太相信,但這的確是真實的。

讀昆蟲記有感5

讀《昆蟲記》有感 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文中有關紅螞蟻等的文章更讓我愛不釋手。最近,在我們家也上演了人與昆蟲的故事。有一天,我在走廊下觀察螞蟻,這些螞蟻正在搬運一隻它們俘獲的大蟲子。在它們去巢穴的路上我故意撒了一些餅乾屑,我以為它們這下肯定會顧此失彼了。誰知有一隻大螞蟻指揮一些小兵去搬運大蟲子,又派一路兵馬去請求支援,不一會兒,又來了一些小兵把餅乾屑運走了。螞蟻們的齊心協力的精神真讓我好佩服啊!我知道了螞蟻的團結一致還知道了蝸牛的生存方法。有一次我發現了一隻小蝸牛為了試驗一下蝸牛是否真的害怕鹽巴,我照著書上所說的方法拿了一粒鹽弄進蝸牛的體內,不一會,它便喪命了,我傷心極了。它為我的科學犧牲了,我會永遠記住它的!讀了《昆蟲記》我明白了金步甲的婚俗是怎樣的,還有金步甲的食物是什麼。

保護動物,人人有責。不要把動物說的那麼可惡,其實他們是友好的。他們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要像法布林一樣愛護動物,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友好。

讀昆蟲記有感6

就在這個暑假,我看了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寫的《昆蟲記》這本書,這讓我對昆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原來昆蟲世界也有這麼多的奧妙。同時也讓我認識了許多的昆蟲,它們有昆蟲之王的螳螂、大自然的歌唱家蟬等等。

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螳螂,別看它身材纖細,其實是個殘忍的昆蟲,它連它自己的丈夫都吃,看到這裡我不禁打了個寒顫,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隨後我又看了幾篇,如:螢火蟲、紅螞蟻、蝴蝶等等,不管看到哪一篇文章,我都能體會到作者法布林對昆蟲的喜愛。

以前我很害怕昆蟲,可自從我看了法布林的《昆蟲記》之後,我就慢慢的不再害怕昆蟲了,因為有植物地方就會有昆蟲,只要你不去碰它,它就不會咬你。

同時從《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身上也讓我得到很大的啟發,讓我知道了在以後的生活中和學習中,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不懈的做下去,都會成功。

讀昆蟲記有感7

被誤解的歌者、忘恩負義的強盜。

一個經歷了四年黑暗後衝破籠子,享受一個月光明的歌者,他們卻樂此不疾。

一個是熱夏中掠食後還會在冬日撕破恩人的強盜。他們卻忘恩負義。

可一個被冤枉成了強盜,而強盜裝做了善人。

一個是蟬,另一個,是螞蟻。

夏日,蟬喜歡在枝頭歌唱。而螞蟻在準備過冬。冬天,蟬上門乞食。螞蟻說:“夏日你歌唱,冬日你跳舞好啦!”這是婦孺皆知的寓言版本。但《昆蟲記》中揭示了真相,他為無辜的蟬平了反。

在書中趁火打劫,不客氣的乞討者,是螞蟻,心靈手巧。樂於與受害者分享利益的工匠。是蟬,禪是一種走魔的歌唱家。不管天氣是否炎熱,他都叫個不停。它在享受著生命最後一月的光明。它快樂地唱著,渴了,就痛飲樹枝上的甜汁。之後繼續陶醉在音樂中。而螞蟻在打家劫舍,在蟬身下,偷飲甜汁,還不滿足。就把蟬趕走,獨享這甜汁。等到饞死了,正在準備食物的螞蟻就把它搬進樹洞。開始撕碎它,享受著美味。那是幫過它的蟬,那面無表情的碎屍者就是勤勞的螞蟻。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判斷一件事要多角度思考。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例如貓雖然捕鼠,但也傳播疾病。人們有時只看眼前,卻不見日後的結果。

但結果不能決定一切,一個結果定一件事。其實蟬是愛賣弄喉嚨。但他不懶惰,螞蟻不是趁火打劫,而是合理利用。

這些都告訴我們需要修改思維方式。這就是《昆蟲記》。

他以蟲性觀照蟲性。並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

一本好書,永垂不朽。

讀昆蟲記有感8

暑假裡,我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這本書不同於一般的科學作品或自然百科全書,它以優美精煉的語言記敘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昆蟲與作者之間發生的故事,讓我瞭解了昆蟲的知識,對大自然充滿好奇與嚮往,更讓我愛上了那些調皮可愛的小蟲子。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是法國的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和博物學家,被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林一生堅持自學,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他留下的許多圖鑑讓詩人弗雷德裡克·米斯特拉爾讚不絕口,他的才華受到許多文人的仰慕,達爾文稱讚他是“不可效仿的觀察家”。

在《昆蟲記》的描述中,法布林利用自身的學識,通過生動的描寫,讓我對許多昆蟲刮目相看。在《伊索寓言》中,蟬總是以好吃懶做的形象出現,而螞蟻則是吃苦耐勞的象徵。看了《昆蟲記》後,我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蟬在樹上鑽孔,把吸管伸進洞裡吸取汁液。螞蟻被吸引來了,便一擁而上,咬著蟬的腿、拖著蟬的翼、爬上蟬的背。蟬被這些小人惹得心煩,放棄了自己挖的水井,螞蟻成了井的主人。”可見,肆無忌憚、厚顏無恥,不惜進行搶劫的是螞蟻;而甘願與人分享、勤勞生產的是蟬啊!最後,“蟬這個歌手,身衰力竭,從樹上掉下來,被螞蟻分成碎屑,變成了它們的存糧”。

《昆蟲記》的語言樸實清新,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引人入勝。你看,作者在介紹螢火蟲時就有這樣的描寫:“螢火蟲用它的工具反覆輕輕敲著蝸牛的外膜,這一切都是溫溫和和的,好像是無害的接吻而不是蜇咬一樣。螢火蟲把蝸牛液化成肉粥,它盡情享用這美味的肉粥……”作者把螢火蟲吃蝸牛的過程寫得活靈活現,充滿情趣和詩意。

作者在介紹蝗蟲時,還提到“蝗蟲的味道有點兒像蝦,還有點兒烤螃蟹的香味,可以說是滋味鮮美”。說得我都要流口水了,真想親自嚐嚐可怕的蝗蟲是不是真的那麼美味!

在我的眼中,《昆蟲記》像冒險故事一樣精彩,比搞笑漫畫更加有趣,《昆蟲記》讓可怕的蟲子變得可愛起來,它讓我愛上了小蟲子,讓我懂得了生命的重要。難怪巴金爺爺給予它這樣高度的評價:“《昆蟲記》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為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為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和美感的美文。”

這個假期,有《昆蟲記》相伴,真是太有意思了!

讀昆蟲記有感9

寒假裡我讀了《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巨集偉詩篇。法布林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就是這樣一個奇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而且,這本書有很強的可讀性。它的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昆蟲記》也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被我因為厭惡而忽視太久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它,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它,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感覺就是每讀一章都會有新的感受,開始有很多東西都瞭解得不深,只有不斷重複地看以及思考,結合自己的經歷,才能體會出來。我覺得,《人性的弱點》整本書的根本在於培養勇氣和自信。書看完後收益不少,然而自信心的增加則是最主要的收穫。

卡耐基說:征服畏懼以及培養儀態、勇氣和自信是教師的責任,幫助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勇氣和自信的最確實、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讓他在一組人面前大膽講話。要戰勝自我,建立自信,首先必須超越自卑。

自卑作為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它與自信緊有一步之遙,如果我們超越了它,變之為發奮的動力,我們就能走向成功和卓越。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自卑的情形。自卑很明顯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是不利的,也有礙於我們與別人正常交往。我們之所以害怕在人群面前講話,是由於我們害怕自己犯錯,也害怕自己的發音,音調或姿態被別人嘲笑,這就是自卑的表現。克服這種自卑的一個辦法是,告訴自己,這種行動讓我們只會賺而不會賠,因為我們有可能成功,即使不成功,我們也得到了寶貴的經驗,我們可以向自己保證下次能繼續,並做得更好直到成功。恐懼和憂慮是一種消極,失敗的心態,是自卑心理的表現,它使人盲目擔心,害怕,最終在恐懼的逃避中碌碌無為。因此,我們必須克服這中消極的心態,以積極成功的心態作為有用的武器,相信自己:你能戰勝它,並且毫無困難。一個人的內心的想法非常重要,好的想法考慮到原因和結果,可以產生很合邏輯的,很有建設性的計劃,而壞想法通常會導致一個人的緊張和精神崩潰。

其次,積極地自我暗示,提升自己的慾望。

心態決定命運,思想極其重要。只要知道你在想什麼,就可以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果在一天裡,我們腦海中都是快樂的念頭,我們就能快樂;如果我們想的是悲傷的事情,我們就會覺得悲傷;如果我們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我們就會害怕……

生命並不單純,我們應該選擇正面的態度,而不是採取反面的態度,換句話說,我們必須關切我們的問題,但不能憂慮。當我們被各種煩惱困擾著,整個人精神緊張不堪時,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意志力,改變自己的心境,我們應當記住:思想運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獄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獄。

要提升自己的慾望,把自己的心願和夢想一一列舉出來,然後標明每個慾望的強度,標明目前最渴望得到的是什麼,並強化動力,告訴自己一定要實現某個目標,使這種想法深入潛意識,並不斷強化,成為自己思想中最強烈的一部分,這樣,目標其實已經很接近了。

最後,我們必須敢於表現真實的自我,把超越自己的成果展現出來。

真實自然的自己,才會有個性魅力。當你出現在別人面前時,首先想到的是“我應該怎樣表現,裝出什麼樣子,才能讓別人認可和滿意?”還是“我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我就要真實自然地表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識將決定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是否自由平等,也反映出我們是否具有個性魅力。

總之,要消除自身存在的人性弱點關鍵就在於要敢於面對它,用對症下藥的策略,用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去克服和戰勝它,最終達到自身的飛越和成功。

讀昆蟲記有感10

今年暑假,我讀了法布林所寫的一部名著——《昆蟲記》。法布林是第一位在自然界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用畢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記》這部鉅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法布林刻苦研究,犧牲了自己僅有的私人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述了昆蟲的生活,如紅螞蟻、蜜蜂、蠍子、蟬、甲蟲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人類迅速走近了現代文明。

法布林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的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林沒有向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各種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林一生最大興趣就是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一書。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林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一個又一個的奧祕,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總是這少個小括號,那落一個小數點什麼的。同法布林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

讀過了《昆蟲記》瞭解到法布林的生平,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讀昆蟲記有感11

礦蜂,是一種細長形的蜜蜂,它們大的比黃蜂還大,小的比蒼蠅還小。

礦蜂的腹底有一條明顯的溝,溝裡藏著一根刺。如果遇到敵人,這根刺可以沿著溝來回移動,以保護自己。

讀昆蟲記有感12

《昆蟲記》不僅僅浸淫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林精神。如果沒有那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法布林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著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法布林的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他以人性觀照蟲性,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並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在其樸素的筆下,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如優美的散文,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閱讀本身就是一次獨特的審美過程。

讀昆蟲記有感13

前幾天,一位同學又為大家介紹了法布林,他從小生活在法國南部的一個農民家庭,熱愛大自然的一切,長大後,他通過刻苦自學,獲得了物理數學和自然科學學位。於是這個星期天,我讀了法布林寫的《昆蟲記》,隨著他走進了神祕而有趣的昆蟲世界。

我印象最深的是黑肚皮的塔藍圖拉毒蜘蛛,它是一種有害的動物,喜歡在開闊、乾燥、未開墾、能晒到太陽的地帶,等到完全成年後,大多住到自己挖掘的地下通道或洞穴裡。它們常常運用狡猾的捕食手段,讓悲劇性的結局一個個發生……

《昆蟲記》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數百種昆蟲,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螳螂。這本書寫著螳螂孔武有力專吃活食,是昆蟲世界凶惡的猛虎。假若有一隻蒼蠅從它面前飛過,它就像閃電一樣撲過去鉗住蟲子,咬開它的頸部,從容地把蟲子吃掉。

大自然因為有了各種動物而變得生機勃勃,多姿多彩,每一種昆蟲都有一個神奇的世界。我們平時也要多走進大自然,走近動植物,去發現他們更多的奧祕。

讀昆蟲記有感14

《昆蟲記》這本書是出自法國法布林。其中有許多篇集,作者用具體的語言充分地表達了昆蟲的習性,的感悟、與觀察的好奇心編出了《昆蟲記》這本著作。

昆蟲記的英文學名為“Souvenirs Entomologiques”作者法布林更是用放鬆而又充滿的態度寫下了自己對觀察的每一隻昆蟲的觀察日誌。活靈活現地寫出了昆蟲在幹什麼的時候做了哪些動作,或者外表凶猛卻又可愛的昆蟲,也或許是其他內容。作者堅強不屈和遇到不退縮的精神使他獲得了巨大的發現或的動作。一直觀察昆蟲作者法布林並沒有感道乏味,而覺得昆蟲是他的的一部分。觀察昆蟲是他的習慣,比如說蟹蛛,雖然外表可愛但是內心卻是個劊子手。小碧蠅雖然令人厭惡,但是卻是腐蝕或的巨大強敵。蟋蟀在草地上用帶齒條的琴弓和振動膜唱歌,甲蟲無論如何都要抱著最愛的枯露菌。菜豆象在豆子上,“腐蝕”人們的穀物與乾燥的豆子。外表凶狠的恩布沙性情卻很溫和。

上面的幾個短文重點描寫了法布林不懈,每天都仔細觀察昆蟲的句子。《昆蟲記》有許多有趣生動的文章,真不愧於“文學之作”!

讀昆蟲記有感15

在過去的這個寒假,老師推薦我們一本書——《昆蟲記》,當我捧起這本書,立刻被深深地吸引。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一幅精美的圖畫:一隻蟬,一隻螞蟻和一隻小松鼠,蟬那明亮的眼睛和一節節的小腳都十分逼真和細緻,松鼠的毛色也十分亮麗,就連樹紋也被一絲不苟地畫了出來。

於是,我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情,翻開這本書。書裡藏著一個迷人的世界:有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長毒刺的黃蜂…… 這是我第一次讀描述昆蟲的書,書中的故事像光一樣透射到我的心裡,讓我的整個人也有了光芒。

我一會兒被昆蟲的愚蠢逗笑;一會兒被昆蟲、動物的母愛所感動;更讓我嘖嘖稱奇的是昆蟲的世界竟是那麼奇妙。 書中的描述妙趣橫生,讓我身臨其境,彷彿在昆蟲的世界遨遊。由此我也想到,平常那些被我們忽略的角落,其實都是一個個五彩繽紛、充滿生命的樂園。這一切的一切,讓我感受到童話夢幻般的神奇。

這本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的夏季音樂家》。蟬,一個多麼耳熟的名字,一聽到這個名字。每個人的耳邊肯定都會拂過那動聽的聲音,它在人們眼裡肯定是懶惰的,認為它只會遊手好閒地趴在樹上,沒事時唱唱歌,唱完了就喝點樹液,其實,他也挺可憐的,因為它的生命極其短暫。蟬竟然只能活五六週,之後它的生命就走到了盡頭。但是,它們死後也不忘把自己的身軀奉獻給勤勞的螞蟻們,以此犒賞這些忙碌的員工。看到這兒,我開始佩服蟬了,他不再是我心目中懶惰的形象,我真想為蟬獻上一首讚歌。

相比《昆蟲記》的精彩內容,我更敬佩它的作者法布林。他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擁有昆蟲詩人的美稱。令我沒想到的是,法布林出生於一戶農民家庭。從小家境貧困而使學業無法繼續,但他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堅持不懈,對他熱愛的昆蟲,熱愛的大自然,安靜地研究,艱辛地付出,持之以恆地努力,最終換來的是豐碩的果實——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昆蟲記》。

從作者身上,我學會了細心觀察,學會了用自己的感官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與奧妙。同時,我也決定,以後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仔細,還要持之以恆,就像丹小校園裡悅耳的鈴聲中說的那樣: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件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