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昆蟲記》有感【範例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33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昆蟲記》有感【範例15篇】

讀《昆蟲記》有感1

《昆蟲記》是法國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它既是一部文學鉅著,又是一部科學百科。 它詳細介紹了許多 昆蟲的生活習性。

《昆蟲記》這本書讓我十分著迷。它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文字,輕鬆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

昆蟲和我們人類一樣,有善良的食草性昆蟲,有殘酷的食肉性昆蟲,一樣有生與死,有勞動與掠奪。蟋蟀在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只為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祕的大自然,大自然原來這麼有趣啊!難怪魯迅先生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林認真地觀察毛蟲的旅行,螢的捕食過程……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就總結經驗,又設計下一次實驗。讓我體會到 “科學精神”的博大精深。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像他一樣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讓我眼界變得開闊,思維變得敏捷。它真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所以我要向你推薦。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讀出滋味,讀出感想,就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讀《昆蟲記》有感2

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七彩絢麗和小生命的`奇妙,以前我對蟲類是持以厭惡的態度,看完本書後,我變得越來越喜歡這些小蟲子了,儘管他們有時比較噁心。螢火蟲捕食蝸牛並且尾部會發光;蜣螂滾糞球;蟋蟀“演奏”音樂;蜘蛛織網等,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法布林的精妙文筆也讓我歎為觀止,他把人性和蟲性結合在了一起,我們世界中的母愛,昆蟲們有;我們沒有的或被禁止的一些東西,比如螳螂殺死丈夫、黃蜂、金步甲殺死病弱者,它們也有。另外,作者在描寫中加入了一些人類社會的因素,我在看這本書時,會不由自主地將昆蟲世界和人類社會聯絡在一起,經常引起我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大自然的美麗與奧祕其實就藏在我們身邊,只需要我們細心去發現,去感受。

讀《昆蟲記》有感3

在這個極為特別寒假時,我又看了一本名家名著《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亨利·法布林花了三十一年寫成的,他直到最後連字都看不清了,還要堅持寫第十一章。

這本名家名篇內容多姿多彩令人心曠神怡。

整本書主要寫了,亨利·法布林在昆蟲世界裡發現了一些有趣又奇怪的現象,比如:橫著走的蟹蛛、會裝死的甲蟲、不會迷路的蜜蜂······

朗格多克蠍子最為奇妙,意象自然深:蠍子的毒液對一些幼蟲沒有傷害、一些有。但對每一隻成蟲都有致命的危機。金匠花金龜、天牛、豹蠹蛾、蠶、大孔雀蛾的等等等等的幼蟲和成蟲做了實驗,但是結果相同:都是成蟲死了,幼蟲還是原來一樣活蹦亂跳、精神飽滿!後來,作者又做了一個實驗:把幼蟲的血轉到成蟲中,看看成蟲有能不能抵抗朗格多克蠍子的'毒素。

結局和沒有轉換一模一樣······最後,作者得出了一個道理:昆蟲不是用調製化學劑的方法配出來的。

看完這本書,我得到了一個道理:結果不是光想出來的,要經過實驗做出來的!

讀《昆蟲記》有感4

讀書是我最大的樂趣,而書店則是我最理想的棲息地。在“書海”,我發現每本書都是那麼”迷人”,頓時我眼前一亮:昆蟲記!我餓狼撲食般“咀嚼“起來。昆蟲記是法蘭西傑出的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法布林,歷經40多年心血完成的名著。從“神聖的甲蟲”——蜣螂到凶殘的螳螂、從橫著走路的蟹蛛到衣冠齊整的被管蟲。一切是那麼的神奇,那麼的美妙!把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無與倫比的觀察家”——達爾文“昆蟲學的荷馬“——雨果“在這些天才式的觀察中,融合熱情與毅力,簡直就是藝術品的傑作,令人感動不已。”——羅曼“現在中國十分需要像法布林的昆蟲記那樣的作品。”——矛盾。

昆蟲記為人們鑑照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昆蟲世界,在昆蟲世界裡,最讓我欣賞的,是被管蟲。那些被管蟲是最稱職的“母親”。雖然她的外表醜陋不堪,但她的精神是最美的!母被管蟲放棄了蛾類所有的美麗。她把自己唯一的“大衣”給了她的後代子孫,再用身體做屏障。經過激烈的`震動以後,她倒下了,為了下一代,她無怨無悔!這就是愛,多麼偉大的母愛。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如此!在這裡,我要真摯的說一聲:“謝謝!”作者法布林讓我知道了蟬怎樣唱歌,松毛蟲喜愛的松葉,還有螞蟻的團結,蟹蛛的堅持。作者小時候有許多夥伴,同樣的環境,同樣的老師,為什麼法布林成為了昆蟲學家呢?正是他對昆蟲的痴迷,執著的追求,以及他那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們國小生所需要的。同樣是昆蟲,我們見的也不少,為什麼我們不能得到它們的祕密,為什麼我們不能寫出昆蟲記呢?還是觀察的問題啊!法布林對昆蟲的研究方法只是觀察,“觀察”是這種最簡單的方法,讓我們看到了用心血寫成的老公成果——昆蟲記!就這樣,我一邊讀著,一邊反思著,不知不覺,已經翻到了最後一頁。

讀《昆蟲記》有感5

燈下,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一手拖著下巴,一手握著一支鋼筆。桌上放著已經翻閱了無數遍的《昆蟲記》。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蹟了; 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他的《昆蟲記》使我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

《昆蟲記》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介紹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 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 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 的小生靈! 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 的楷模 法布林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當我看完《昆蟲記》後,再將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對比,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卻發現了?後來我才知道,法布林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因為《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為何法布林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呢?因為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蘊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往。

讀《昆蟲記》有感6

“昆蟲”這個可能過於科學化的名詞,雖然人們不經常接觸,但它對於任何人來說並不陌生:勤勞的蜜蜂,可怕的蜘蛛甚至還有無處不在的蒼蠅,昆蟲的數量是人類的幾千萬倍,然而人們往往會熟視無睹,認為他們很渺小,他們真的那麼渺小嗎?

——題記

法布林以他精彩的文筆寫成了《昆蟲記》,譽滿全球,這部鉅著在世界自然科學史和文學史上都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是法布林把畢生的心血從事昆蟲研究,把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他“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和書寫”把昆蟲的生活與人文精神和以它獨特的眼光對人生的感悟熔於一爐,娓娓道來。 法布林對《昆蟲記》的寫作,不是機械式的論文式的寫作,而是由情感交流的散文化寫作。這就使《昆蟲記》既有了自然科學上的價值,又有了文學上的價值,兩種價值共存共生。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是屬空前絕後。可以說沒有哪位昆蟲學家有法布林那麼高的文學修養,沒有哪位文學家有法布林那麼高的昆蟲學造詣。《昆蟲記》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

第一次讀《昆蟲記》,發現這是一部法布林以他鮮活的語言,幽默的筆調描述昆蟲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真實的感受,讓人驚歎……法布林的《昆蟲記》,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那奇妙的昆蟲帶給我的好奇心是無法相比的。讓我在一個神奇而生動的昆蟲世界裡徜徉。

接下來在讀的過程中,我瞭解了許許多多的昆蟲,他們雖然看起來渺小,但在法布林的筆下它們卻成了一筆思想寶藏,這些寶藏以它獨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無疑丟失了許許多多的財富,環保的重要性毫無遮蔽的展現,通過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繼續讀下去,我看到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蟬蟲的蛻變,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塔藍圖拉毒蛛,我看到他反覆的觀察和實驗,尋找大量例證,反覆推敲,一步一步推斷舍腰峰的窠巢的製作材料,螢的捕食過程和捕蠅峰的捕食過程,蜜蜂的超人的.記憶力……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科學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工作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神的內涵。

《昆蟲記》是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一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畢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將昆蟲世界化做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達爾文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法布林為人間留下一座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言鬆詼諧,充滿了情趣。在其樸素的筆下,一部嚴肅的學術鉅著如優美的散文,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閱讀本身就是一次獨特的審美過程。法布林以文學家的筆調,描寫了昆蟲生命巨集大的詩篇,被魯迅先生稱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林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一畢生之力寫出的著作《昆蟲記》不僅僅滲透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就是求真精神。如果沒有這種精神,那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樹上將少一個智慧之果。現在法布林的精神已經燭照一個世紀多了,我們能透過《昆蟲記》領悟法布林精神之精髓,從中領悟到真正的求真精神。他以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著成了《昆蟲記》這部鉅著。

《昆蟲記》不僅僅侷限於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而是以人性關照蟲性,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死亡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並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他對昆蟲融入的感情深刻而真實,融入了自己畢生的心血,被當時國際學術界譽為“動物心理學的創導人”。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真理而投入畢生心血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世界的神奇和美妙,又讓我感受到了法布林超人的毅力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昆蟲記》以它獨特的看待問題的角度,理解問題的深度,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人。我想如果再認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肯定會讀出又一種滋味,讀出又一種感想,發現又一種精神。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人們稱讚它是“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一個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是一部值得傳給下一代的書。”是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邁向新世紀的大門,地球迎來的生物學,時代的轉折點,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法布林憑藉著廣博的知識、詼諧的趣味以及精彩的文筆告訴我們昆蟲並不渺小,而是缺乏發現的眼睛。

——後記

讀《昆蟲記》有感7

《昆蟲記》集昆蟲學和文學稟賦於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中所描述的昆蟲,大概也不是十隻手指頭所能數得來的,所以我也不能多說,但是有幾種令我震撼許久的生命,在此非提不可。1、螢火蟲—-會發光的甲蟲有很多的文人都寫了詩文來讚歎螢火蟲不滅的光芒,但是隻有法布林發現了螢火蟲短暫的一生,併為螢火蟲短暫的成年而惋惜。大概大家都已忘了螢火蟲的模樣,老實說,在看《昆蟲記》之前,我也不大清楚了。《端午的`鴨蛋》裡說,高迪的小孩子們喜歡把螢火蟲放到敲去空頭的鴨蛋裡,上面糊一層薄羅,便可當燈用。可是高迪的孩子們對於螢火蟲的瞭解又有多少呢?螢火蟲的一生——甚至是卵——都會發光。奇怪的是,螢火蟲的幼蟲期有2、3年之久,成年期卻只有14天。這就意味著螢火蟲在14天內破蛹、尋偶、結合、繁殖,然後終其一生,默默死去。對於很多自暴自棄的人來說,螢火蟲無疑是勇敢的,因為它 們沒有在最後的14天中熄滅自己的光芒,而是依舊忙碌著、快樂著,給自己和別人盡力留下一些勇氣和希望。

那麼,你,《昆蟲記》的讀者,是不是也應該給自己找一個方向,找一種力量,去迎接勝利的光芒呢?2、蜣螂——辛勤的勞動者蜣螂,這個名字大概大家都很陌生,其實這只是一個學名,說白了,這是一種叫屎殼郎的昆蟲的學名。屎殼郎,這下大家不陌生了吧。大概大家都覺得這種昆蟲天天和汙穢之物打交道,想必也不是什麼好蟲子,自然不及螢火蟲那般可愛。但是不要忘了,它為什麼叫屎殼郎?就是因為它無時無刻不在為人們消耗著那些無盡的廢物。蜣螂的工作是比農民還有辛苦的,但是蜣螂卻比農民還要任勞任怨。蜣螂在田地裡工作,拖拉機播種機推土機等等都會影響它的工作,甚至一把普通的鋤頭橫在它面前也會阻擋它的去路。那麼蜣螂會去把廢物堆到那些拖拉機上嗎?答案是不會。它們會繞過那些轟鳴作響的機器另闢新路,哪怕是千辛萬苦堆積而成的成果被毀,它們也不會在那裡發著無盡的牢騷,而是節省下那些發牢騷的時間來儘快開始新的工作,這就是蜣螂所做的一切。現在你還覺得它們是那麼的骯髒和噁心嗎?

一個人,或許還比不上一隻昆蟲,這並不奇怪。有的昆蟲在這世界上生活的時間比人長得多,不要因為一隻蟲子爬到了你的身上而尖叫不已,翻翻《昆蟲記》,你會發現它們是那麼的可愛,那麼的值得你學習。

讀《昆蟲記》有感8

當我讀完《昆蟲記》這本書後,有了一個很大的感想——實踐出真知。

《昆蟲記》這本書主要記載了法國昆蟲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自己對昆蟲的研究。作者法布林通過親自的實踐,揭開了昆蟲世界的許多奧祕。

書中作者驗證松毛蟲是通過它們沿路吐絲所織成的絲帶引導自己回到窩裡時,他是通過實踐去探究的。最後,他得出了結論:松毛蟲是靠沿路吐的絲來回到窩的。書中說到“昆蟲的‘自殺’”時,作者通過實踐去檢驗了“蠍子自殺”這一說法。結果發現,蠍子並不知道自殺,人們被它那只是突然失去生命力的假象矇騙了。

是的,實際上很多事情並不是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比如古人看見日月星辰東昇西落,以為它們都是圍繞地球轉的,後來還出現了“地心說”。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問題的假象所迷惑,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實踐才能告訴我們真正的答案!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過很多令我疑惑不解的'問題、不知真假的說法等。其中,有很多我也是通過實踐去得出結論的。比如我之前做物理作業時遇到一道題不會做,我便尋找材料,通過實驗得出了答案。後來評講時,我的答案真的是正確的!所以,實踐真的能出真知!

是的,40年前,歷史也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78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讀了這本書,我更懂得了:我們應該多動手,多實踐,並分析實踐結果,從而得出結論。這樣不但能讓我們知道結論,而且這樣的結論才是具有權威性的!

讀《昆蟲記》有感9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昆蟲記》不僅是一部文學名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它被堪稱為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對後世影響深遠。《昆蟲記》是法國傑出生物學家法布林花費畢生精力潛心研究昆蟲並著成的傳世名作。書中,作者把我們引領到一個神祕而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裡,向我們詳細講述了蜘蛛、蟋蟀、蟬等昆蟲的生活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的過程,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有關昆蟲的精彩畫卷,使我發現大自然中蘊含著的無窮奧妙和無限生機。

《昆蟲記》的`作者用簡潔而又優美的筆觸,把每種昆蟲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有生性凶殘,狂暴威武的螳螂,有謙遜勤勞,默默無聞的舍腰蜂,擁有鋒利的毒針和鰲鉗的蠍子,還有名副其實的“紡織家”迷宮蛛以及毒性特別厲害的“地面掠食者”狼蛛……書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對“凶殘捕食者”螳螂的描寫。作者通過細緻的觀察,先描寫了螳螂的外形特徵以及它那對無比鋒利的“屠刀”;接著,作者又向我們介紹了螳螂捕食的全過程,使我深切感受到螳螂的性格狂暴凶殘——幾乎任何昆蟲(包括強大的木匠蜂等)都不是它的對手。而且,螳螂還會捕食自己的同類呢!多麼令人難以置信哇!

更值得一提的是,法布林的《昆蟲記》除了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外,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如由糞金龜聯想到公共衛生,由蜘蛛網聯想到生活中的幾何學等。這些無不使我們感受到法布林追求真理,探究真相以及他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

讀《昆蟲記》有感10

今日午時,我最終讀完了我最心愛的這本書《昆蟲記》。為什麼要說是我最心愛的書呢?因為我想這本書把一個五彩繽紛的昆蟲世界,活靈活現的從這本書中體現了出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法布林經常一絲不苟的觀察昆蟲們趣味的“生活”,他把觀察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法布林幾乎窮盡了大半生的時間與精力陸續寫成了10大卷《昆蟲記》。《昆蟲記》的發表,在世界上引起了一片讚歎之聲,為此,法布林還被稱之為“昆蟲荷馬”。在1910年時,晚年的法布林曾所以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呢!

讀完了這本書以後,我感受到了法布林的一生那種刻苦勤奮、銳意進取、自學成才的本事與他的那股鑽勁兒、韌勁兒、孜孜不倦的勁兒,簡直是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對昆蟲的那份好奇,那份愛,是十分人能夠所理解的。法布林對於昆蟲的研究之深,使他筆下的那些小蟲子,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充滿了靈性,讓人看了以後,著實的感到了昆蟲的可愛,就連讓人最噁心的食糞蟲讓人看得都妙趣橫生。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我們應學習法布林的這種精神,在任何情景下,幹任何的一件事情,都必須要有一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僅有這樣,我們再會不斷的提高,讓自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踏踏實實的幹好每一件事,僅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認認真真的幹好我們的每一件事,不要老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是這個樣貌,那麼你將一事無成;我們在觀察一些事物的時候,要對那個事物表示有一種好奇心,這樣才能夠寫出一篇好的觀察日記。

讀《昆蟲記》有感11

我們不同於戰爭時那些命運悲慘的人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出生在一個強大的國家,出生在一個充斥著高科技的時代,智慧手機、極速跑車層出不窮,舉目四望,隨處可見的是見怪不怪的低頭族,人們習慣於盯著手機,卻忘記了用心觀察我們身邊那些不易覺察的美好。

當人們在水泥鑄就的辦公室裡翻閱著百般無聊的檔案時,《昆蟲記》裡的蟲蟲們卻將我帶入了另一個奇妙的世界,那裡正上演著一幕幕有趣的故事。在一條林蔭小道中,有一些穿著“禮服”的壁蜂,它們不停地將花粉運到蘆葦杆上。另一邊是一些胡蜂,還有長鬚胡蜂,它們不停地嗡嗡地飛來飛去,無論飛到哪裡,別的動物都紛紛遠離它們。不遠處還有一些捲心菜粉蝶在翩翩起舞,一點也不同於那些“凶神惡煞”的蜂子們,它們體態輕盈,忽高忽低,像是在跳芭蕾,與它們的衣服非常相稱。它們通體白色,只是在翅膀上點綴著幾個小白點,在空中舞蹈時格外起眼。

但是在昆蟲界中,除了這些和平美麗、活潑可愛的`小昆蟲,還有一些十分可惡的寄生蟲,專門打破別的昆蟲美好的夢想。有一種寄生蟲,它們將自己的卵通過一根針放到別的昆蟲的卵旁邊,等到自己的卵孵化後,就會把原本屬於這裡的主人的卵吃掉,手法十分高超,不留一絲痕跡。另一種昆蟲更加毒辣,直接潛入到別的昆蟲家中,將主人吃掉,然後將自己的卵產在原主人家中,自己則啃食著不屬於自己的食物,並絲毫不感到歉意。但是它們絕不會犧牲自己的同類來養活自己,相對其他犧牲自己同類來養活自己的昆蟲和我們人類來說,它們已經是相當高尚了。

我們並不應該過分去指責這些昆蟲,我們沒有這個資格,它們不過是為了養活自己的後代,與其他動物用毛毛蟲或甲蟲去餵養自己的後代是一樣的。如果這樣就算盜賊的話,那我們人類就是罪行累累的混蛋了。我們喝的牛奶、吃的牛肉,比起掠奪蜂類的幼蟲可恨的多,我們這樣做是為了生存並延續後代,昆蟲不也是一樣的嗎?

合上書,一隻只昆蟲在我腦海中浮現,我迫不及待想要學著法布林這位偉大的昆蟲學家去觀察昆蟲,想去看看這些一直被人類所忽視的可愛生靈。我開啟門,向一條綠蔭小道走去,在綠色的背景中,我看到一群舞者在翩翩起舞,走近一點,再走近一點,哦,它們真美麗。

用心去發現身邊的美,尤其是那些細小的美,你會收穫很多。

——《昆蟲記》的確是一本好書。

讀《昆蟲記》有感12

在天空中,俯瞰大地。有茂盛的參天大樹,有爭奇鬥豔的鮮花,當然,還有忙忙碌碌的小昆蟲。而這些可愛的小動物,鑄就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昆蟲記》。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林。作者以樸實的語言清晰的筆潤,浪漫、生動、活潑的氣息,輕鬆詼諧地描繪了栩栩如生的`昆蟲,它充滿了盎然情趣和詩意。《昆蟲記》告訴了我螢火蟲這個黑暗中的精靈、竟能捕食蝸牛;告訴了我松毛蟲也有無私的母愛;告訴了我蜣螂那寬厚仁慈的心……《昆蟲記》就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存在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

《昆蟲記》,不僅僅滲透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和做人的道理,那就是求真,及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如果沒有這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缺少一顆智慧之果。《昆蟲記》就是來自昆蟲世界的一首吟唱曲,那曲調在冥冥之中告訴我們做人要求真,要引向自然,親近自然。人們是時候親近自然了,去聆聽昆蟲或高昂或低沉的音樂,去領略大自然或淡雅或濃豔的亮麗風景線。

《昆蟲記》,一部不朽的名著。它不僅體現出對生命的熱愛,更證明了做人的道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相。

讀《昆蟲記》有感13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自從我讀過法布林寫的《昆蟲記》後,就深深地被它們震驚了。

裡面寫到的昆蟲的品種很多;會做“圓球”的蜣螂“音樂天才”蟬、凶殘的黃蜂、“亮晶晶”的螢火蟲等。

我最喜歡的就是母甲蟲,並不是因為它有著美麗的外表,而是因為它對孩子的愛。它的卵是放在梨的最厚部分,這裡的材料粘得很緊,只有少許的空氣。這樣,它的卵就會被悶死在裡面。因此,母甲蟲為了不讓它可愛的`小甲蟲受到死神的威脅,就想出一個很好的辦法,預備一個牆壁薄薄且精緻透氣的小房間,讓它的孩子居住。其實,梨的中央也是有少許空氣的。但是,對於柔弱的小蠐螬來說,那還是遠遠不夠的。等它到中央吃食物的時候,已經是很強壯了,對於稀薄的空氣已經完全適應了。母甲蟲為什麼會想出這個聰明的辦法呢?是因為母愛!難怪人們都說:“母愛是最偉大的”。

我最討厭的則是賊甲蟲,是因為它們不靠自己的勞動來尋找食物,只會用卑鄙的手段來獲取別人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這不勞而獲的賊甲蟲真是太可惡了!同時,我們也不能輕易的相信別人,要有警惕感。

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後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捨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後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於一隻揹著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說,卻是多麼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麼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遊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隻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隻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老師佈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麼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寫到這裡,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戰,那麼,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讀《昆蟲記》有感14

一部好的作品就像一扇窗戶,透過它,你可以看到無限精彩的世界。《昆蟲記》就是這樣的一部好書。

《昆蟲記》是我從小到大最喜歡的書了,書裡是很不起眼的昆蟲的日常起居。這裡的昆蟲一點也不可怕,讀著書,就像在看自己養的小寵物,在那玩玩這個,又玩玩那個,一天天地就長大了!然後,我就像一位科學家一樣,一個上午蹲在一顆樹下看螞蟻們搬家,或者在夏天的雨後來到公園的草叢裡尋找蝸牛,輕輕放在手心,等待它們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左右觀察後,又如何爬行的,遇到危險又如何迅速逃回殼裡,再輕輕送它們回到草叢裡後,一個下午就悄悄地過去了!就這樣,一顆對世界的好奇心被激發了!

捧起《昆蟲記》,我就捨不得丟下,更是被它優美的文字吸引了。“在池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地跳躍著。它的前翅的尖端有著一個小氣泡,這個氣泡是在幫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佩戴在一個威武的大將軍胸前的一塊閃著銀光的胸甲……”看,短短的一小段,法布林便用了擬人和比喻等修辭手法,真實生動細緻形象地敘述了水甲蟲的外貌和生活習性。這不是枯燥無味的乾巴巴的論文,而是有血有肉的文學作品了!這樣優美的文字比比皆是。

隨著我慢慢長大,《昆蟲記》更是給了我深深的思考。《二種神奇的蚱蜢》一文中,描述了性格迥異的螳螂和恩布紗。恩布紗是一隻蚱蜢,一隻溫和淳樸,處處謙讓的君子;而螳螂也是一隻蚱蜢,卻是爭搶好勝,吞食丈夫的貪婪者。似乎只是在寫二種蚱蜢而已,但通過蚱蜢和螳螂的對比,透析出一個道理: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淳樸的生活總能使人性格變得溫和一些,隨和一些,也更容易滿足,更會珍惜現在擁有的,更懂得感恩,更容易快樂。而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不斷地索取,總會讓人性格變得暴躁,不再會有溫和與隨和的,而慾望無止盡,永遠也不會得到滿足,更不會有長久的快樂!

用心去讀一本書,去鑽研其中的知識,去感悟其中的道理,就會品嚐到那些淺嘗輒止的人享受不到的美好滋味,哪怕是一隻不起眼的昆蟲,一樣可以給你開啟一扇發現大世界的窗戶!

讀《昆蟲記》有感15

當我讀完法布林寫的《昆蟲記》的時候,我被書裡面描寫的那些小昆蟲深深地吸引了。雖然我已經讀完了一段時間了,可是還回味無窮。

《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蟬、甲蟲、蟋蟀等等。由於《昆蟲記》中精確地記錄了法布林進行的試驗,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慣中的許多祕密,達爾文稱法布林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

法布林有著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和勤勉的作風。他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他曾不顧危險捕捉黃蜂,他曾觀察螢火蟲的捕食過程,他也曾一蹲好幾個小時觀察螞蟻……有時第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就收集資料、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他一次一次地觀察實驗,甚至沒完沒了,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鐵證下歸順聽從為止”。

我挺佩服法布林的,因為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堅持對昆蟲進行觀察研究。他還將自己的家變成昆蟲實驗室,在這裡為昆蟲搭建起它們喜歡的巢穴,好方便自己進行觀察研究。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林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為人類造福!然而,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就想放棄,有時還亂髮脾氣。同法布林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

法布林這種對科學的嚮往精神,把他引進了科學的殿堂。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果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也像法布林這樣不怕困難、努力不懈的話,那我們一定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