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資訊科技教案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資訊科技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國小資訊科技教案4篇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1

1、教師:把文章文字編排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們大家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的作品做的更完美。

2、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完成評價表剩餘評價內容。

1、學生繼續操作修改。

2、完成評價表剩餘評價內容。

通過互比互學,共同提高學生操作技能,讓更多學生紮實完成教學設計的任務。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2

教學目的和要求

1、瞭解檔案和資料夾的基礎知識;

2、初步認識“資源管理器”;

3、掌握查詢檔案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計算機、網路及輔助教學軟體。

軟盤。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同學們,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你最喜歡幹什麼?

有的時候,桌面上或開始選單中的快捷方式會被不小心刪掉,同學們就不會開啟這個遊戲了,通過學習“查詢檔案”,你就會自己來找遊戲了。

二、教學新課

(一)介紹檔案和資料夾。

電腦中的資訊是以檔案的形式儲存的,根據資訊的不同,檔案圖示也不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常見檔案及對應的圖示。(圖示)

練習:說出下列檔案分別是什麼型別檔案。

檔名有點像外國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們的“名”叫主檔名,“姓”叫“副檔名。不同型別的檔案,他們的副檔名也不一樣。(結合圖介紹)檔案的名可以由漢字、字母、數字等構成。(結合圖介紹)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桌面背景,認識顯示屬性,會設定背景。

2、掌握視窗操作方法及其名稱,能設定“螢幕保護”“外觀”,利用“顯示屬性”的“設定”改變螢幕區域大小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學習改變桌面背景的顏色並會設定桌的大小;瞭解視窗的組成,並會視窗操作

重點難點:會設定背景;掌握視窗操作方法及其名稱,能設定“螢幕保護”“外觀”,利用“顯示屬性”的“設定”改變螢幕區域大小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室、計算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桌面背景一般可以設成深綠色或者是藍天白雲的圖案,也可以將你喜愛的圖片設成桌面背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二、交流學習

任務一:看書或小組討論後,嘗試改變桌面背景的顏色並設定桌的大小,並說明如何操作?

教師小結:

步驟1:在windows98桌面的空白處,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屬性”彈出對話視窗,如書中6.1所示;

步驟2:在“牆紙”框中,選擇你喜歡的背景,關在“顯示”欄中選擇“拉伸”,單擊“應用”,“確定”按鈕,如書中6.2所示。

步驟3:利用“顯示屬性”的“設定”,改變螢幕區域大小。如書中6.3所示。

任務二:看書或小組討論後想:視窗都由哪些欄目和按鈕組成?

小結:

標題欄:位於視窗頂部,用來顯示應用程式的名稱;

選單欄:位於標題欄的下方,安一般包括許多選單選項,單擊每個選單項可以開啟相應的選單。

工具欄:位於選單欄的下方,它為我們提供一些常用的操作工具按鈕

最小化:可以使應用程度視窗縮小成工作列中的一個按鈕,此時單擊按鈕可以恢復視窗的顯示。

最大化/還原:單擊可使應用視窗充滿整個螢幕,最大化時也可使視窗還原到原始大小。

關閉按鈕:關閉當前視窗。

滾動條:可以將當前視窗中未顯示的內容顯示出來。

任務三:看書或小組討論後,怎樣移視窗並且改變其大小?

小結:將滑鼠移動到某一視窗的標題欄,拖動滑鼠即可

點選最大化、最小化、還原及關閉按鈕可以改變視窗大小。

三、鞏固練習

練習上述一個任務中的內容:

思考:改變視窗大小還有什麼方法?

不熟練的可以小組講座或請教老師,教巡視指導。

四、學情反饋: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掌握了哪些內容?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下午好!

(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說課的題目是《剪下圖形》,《剪下圖形》是江蘇省國小資訊科技教材第17課的“用計算機畫畫模組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在學完其他畫圖工具後,對選單工具的更深入的學習。其中的複製、粘帖命令是以後學習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如果掌握好會大大節省創作繪畫的時間,變換各種形狀圖形,為創作繪畫打下良好基礎。

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教學目標為:

1、 (知識和技能)掌握圖形剪貼,複製的技技巧,學會、翻轉命令的使用方法。

2、 (能力)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創作培養學生處理資訊運用資訊的能力。

3、 (情感和態度)在同學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編輯選單中“複製”、“貼上”命重難點的使用。

教學難點:翻轉/旋轉工具的`使用

(理論和指導思想)資訊科技課是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獲取資訊、處理資訊、運用資訊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而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為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的設計時準備以學生“任務驅動”為主線,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教學過程,分別說出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在說每一個環節的同時說“怎麼做,為什麼要這麼做”)

一、 激情引趣,匯入新課

以“你知道孫悟空有什麼本嗎?學生知道,有七十二變。那麼今天我們也就來在計算機上讓它變一變。設這樣情境的意圖是激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興趣,孫悟空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形象,容易激發學生的情緒。

二、 講解重點、點拔難點

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必須有一定基礎知識背景,否則就只能盲目嘗試。所以本對畫出一個月亮,“月亮”、“複製”、“貼上”的過程。指出“旋轉”命令在“修改”選單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完成任務提供基礎。

三、 自主探索、協作學習。

在明確了教學任務,創設情境後,這時就應大膽的讓學生嘗試練習。在操作過程中學生有一學生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想可以通過對:

1、教材的閱讀

2、同學之間的幫助

3、教師的指點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新知。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得到新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把教材、同學、教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助者,目的是為了自我學習,同時也可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學幫助學習慢的同學。

四、 創作繪畫,互評互學活動。

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後,掌握一定技法,就有一種創作慾望。這時教師讓學生自主創作一幅作品,充分利用本節課學習內容,創作出一幅“簡單的繪畫作品”然後教師引導同學從技法的運用,構圖是否合理等幾個方面,讓同學之間展開互評。教師選幾個好的畫讓全班評。

評價本著發展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有利原則,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上面的評價方法,旨在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教師是自已、同學、教師、評價2、結果的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勵性活動給予肯定性評價。

這樣設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辨別的能力。讓學生不要單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說出好在哪裡,,實現主體的多元化。評價的結果多樣化。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資訊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這正在我們資訊科技所致力求的目標。

(突出說課中的亮點)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比較有特色的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由

1、被動接受變為愉快的學習。體現在自主學習,教師沒有把教學任務一一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2、協作學習,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師,學生之間互學.

3、創造學習,即鞏固所學的知識,對貼近生活,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教學目標:

1.檔案的開啟。

2.學會顏料桶的使用。

3.工具箱、顏料盒的隱藏與恢復。

教學過程:

一、檔案的開啟:

上節課,我們把畫好的畫儲存下來,我們怎樣把它開啟呢?教師可演示開啟上次儲存檔案的方法。開啟儲存的檔案後,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我們能不能給圖畫塗上漂亮的顏色”很自然轉到顏色的填充這一環節。

二、油漆桶的運用

教學顏料桶時可採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在進行填色時,封閉圖形與未封閉圖形有什麼不同。在講清楚封閉圖形的塗色後,可以讓學生開啟課文例圖,自己嘗試對色塊的更改(換衣服)。

如果要將圖畫中的某一特定顏色A改成另一特定顏色B,即顏色A->B,可以使用彩色橡皮,具體方法如下:

1、將前景色設為顏色A;

2、將背景色設為顏色B;

3、選擇橡皮;

4、按住滑鼠右鍵,在需要修改的地方拖動滑鼠。

(彩色橡皮的使用有一定難度,教材中沒有介紹,但這個功能比較常用,可根據情況作為補充知識介紹。)

工具箱、顏料盒的隱藏與恢復在平常學生使用畫圖軟體時經常要碰到工具箱或顏料盒沒有出現的情況,所出學生從心理上就比較想了解工具箱與顏料盒的隱藏與恢復,在這裡教師可以設定一個暗箱,讓學生碰到問題,自己去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再從總體上給全體學生一個明確的方法。本課時講這一內容為學生以後操作標準選單的工具欄服務。如果學生把工具箱或顏料盒拖到桌面外時,可採用更改螢幕的解析度來找到工具箱、顏料盒。

應該讓學生把塗好顏色的圖畫儲存下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