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91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5篇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們有令世人驚歎的輝煌燦爛的文化成果;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們有多姿多彩的傳統節日;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們有群星璀璨的文化名人,可是令我更加驕傲的是,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已經在我們這一代青年心中生根發芽,汲取精華,終將長成參天大樹。

依稀記得三年級學過的孔子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從此我懂得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尤其是我們國小生,有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請教同學和老師,也就在那時,我養成了不懂就問的習慣。

從小我就對唐詩宋詞情有獨鍾,我愛李白的灑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愛蘇軾的豪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也愛李清照的悽美: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也愛王維的鄉愁: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是詩詞讓我們深刻了解了詩人博大的胸懷,也從中認識到每個時代獨有的特點。他們寄情於詩,託志於詩,這種中國獨有的文化史別的國家所不能及的。

就在最近,我們認識了她,她曾是溝通亞洲內陸的交通要道,她也曾是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路,她也曾是促進各國友好往來的友誼之路,在那裡,發生了很多感人的事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經,班超投筆從戎。壯烈豪邁的英雄事蹟,一代一代,一遍一遍廣泛流傳,她就是富有永恆魅力的絲綢之路!

有人認為“優秀的傳統文化”遙不可及,不,其實它一直就在我們身邊,還記得剛剛逝去的春節嗎?大家載歌載舞,大地一片歡天喜地,掃塵,貼春聯,掛年華,放爆竹,拜年,親人團聚,這無一不透露著隆重、熱鬧與喜慶;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這不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也不正蘊藏著優秀的精華文化嗎?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兒童,我們應該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緊跟時代步伐,為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2

“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後也;忠,德之正也。”讀著《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一書中的這些“中華好詩文”,我精神振奮;當看到《黃香替父溫席》、《閔子騫代弟留母》這些孝敬父母的故事時,我熱淚盈眶……讀著讀著,不由想起了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長得挺漂亮,高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短髮,大大的眼睛很有神采,臉上總愛掛著三月桃花般燦爛的笑容。媽媽勤勞善良,對人十分熱情,但最讓我敬佩的還是媽媽對外婆的孝順。

外婆生了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但很不幸的是唯一的一個兒子卻因生病夭折了。後來外婆抱養了一個兒子,盼望著老了能有人照顧,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我的這個舅舅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後,他嫌棄外婆老了,幹不動農活了,便另立門戶,將外婆分到一邊,什麼也不負擔。 沒辦法,已出嫁的媽媽、大姨、二姨只得一起來照顧外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外婆砍柴挑水,洗衣做飯,栽種莊稼。在生活上,媽媽對外婆更是悉心照料,經常給外婆送吃的穿的,給外婆購買生活用品,對外婆噓寒問暖,為外婆煎藥熬湯,幾十年如一日。因為這樣,外婆的生活還算平安,外婆很欣慰,媽媽也很高興。

可天有不測風雲,有一次,外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將右手腕摔成了骨折。媽媽知道後,立即騎上摩托車將外婆送到醫院就診。醫生將外婆的手腕接好,上了石膏夾板,用紗布繫牢,挎在脖頸上。臨出院時,醫生一再叮囑媽媽說,外婆年紀大了,恢復要慢一點,右手不能亂動,要多燉點排骨湯給老人家喝……為了能更好的照顧外婆,媽媽索性將外婆接到家裡來了。媽媽不僅按照醫生的囑咐,每天都給外婆燉排骨湯,還做些別的好吃的給外婆吃。每天媽媽都給外婆洗澡、換衣、喂湯,有時還陪外婆聊聊天,給外婆捶捶背……轉眼一個月了,媽媽帶外婆到醫院複查,醫生指著新拍的片子說:“沒想到恢復得這麼較快,這麼好。”要知道,這都是媽媽悉心照顧的結果呀!

媽媽,您是我心中的榜樣!雖然我也幫您一起照顧過外婆,雖然學習之餘我也幫您做了一些家務活,雖然我也為您端茶倒水過,但我做的與您比是微不足道的,我要做得更好,我要像您一樣,做個孝順的女兒。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3

讀懂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就會知道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身為中國人,不僅應該學習優秀文化,還要傳承傳統美德。

它告訴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也告訴我從諸子百家到四大發明,從四大名著到數學醫學,無不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它更會告訴我要熱愛祖國,要團結統一……

中國的文化名人也群星璀璨。有愛國詩人屈原,他不願意隨波逐流的活著,為了心中的精神家園,失去了生命。也有司馬遷,為了完成一部《史記》,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發憤寫作,終於完成了一部輝煌的鉅著等等。看到這裡,就讓我想起了最美教師張麗莉,在危急時刻,她拼命推開學生,自己卻被捲入車底,造成雙腿截肢;到最美司機吳斌,他在生命的最好幾十秒時他緩緩換擋、減速、停車、拉手剎,告訴大家安全下車,然後他倒下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34位旅客的生命。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4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對我的震撼很大,讓我更深的瞭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的根。這本書介紹了剪紙藝術、戲曲、皮影戲、糖人等內容。

作為一個五年級的學生,我最愛剪紙了。在我四歲時,外婆就教我剪紙、剪花,三瓣花、四瓣花 …… 外婆誇我心靈手巧。每次上美術課,老師要求剪紙時,我都興奮不已,我和同學們認真地剪燕子,做迷你風車,做玫瑰花 …… 這些對於我來說一點也不難,老師還常常獎勵我美術簿呢。看完這本書,我的剪紙興趣更濃了,加上我有畫畫的基本功,剪的花就更多了,過年時,我還剪了一些窗花貼在衣櫃門上呢!

中國的戲曲品種繁多,曲調優美,具有地方色彩。比如北京的京劇、河南的豫劇、浙江的越劇等等。媽媽去過安徽,她說黃梅戲,深受人們的喜愛,大街小巷的人們都能哼唱上幾句。黃梅戲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早期叫做"黃梅調",我外婆也很喜歡黃梅戲,《牛郎織女》、《拉郎配》 ……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或是燃燒的酒精燈光源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一邊用手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打擊樂器和絃樂,有著濃濃的鄉土氣息。

糖人,製作糖人是一種傳統技藝。製作者擔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一頭是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本色為棕黃色,也有的加入色素使其呈現其他顏色。

我覺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深入淺出地引導著我們,引導著新一代,我們將尋根溯源,繼承中華民族文化。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5

我讀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之後,知道作為中華兒女,都應該弘揚我們中華傳統美德。

先說謙讓吧:清朝時,有個叫張英的人在京城做大官。一天,他接到來信,說家裡因蓋房子和鄰居起了衝突,想借他的權力解決這件事。張英馬上回信,只寫兩句話:“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他的家人受到信後很受教育。是呀,我們就讓出幾尺地給鄰居又能怎麼樣呢?於是,張家在蓋房子的時候主動讓出三尺地。鄰居見張家這樣做很感動,於是也效仿張家的做法,也讓出三尺地。是啊,不管我們身處在什麼地方,人與人相處應該學會謙讓,這樣才能和睦相處。

再說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就是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不僅給我們了生命,而且養我長大,教育做人與做事、他們用生命來保護我們,愛我們,他們付出一切的代價讓我們幸福、平安、快樂。現在的年輕人自私自利,缺乏傳統文化的道德觀念,也缺乏智慧、缺乏對孝順基本條件的認知、缺乏良心,心裡總覺得我為何孝順?我孝順父母不是我自己吃虧了嗎?所以大多數人孝順父母是個面子、追求別人的評價、甚至追求虛名,所以很多人對父母的孝順反而變成傷害。更糟糕的是現在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孝順是什麼?他們認為給點錢,買點東西送給父母就是孝順,這是物質上的一點孝順。但不是真正的孝順。真正的孝順是,父母希望孩子們常回家看看,跟父母聊聊天,吃吃飯就夠了,他們的要求並不高。但是做子女的,又有幾個做到,總是說忙沒時間。即使回到家裡,也不跟父母親說話,只是呆在一邊玩手機。更可怕有的'兒女虐待打罵公婆了,有的把公婆趕出門了,有的不給父母吃,有的甚至把父母趕上絕路等。當我們聽到這些的時候,心裡是不是感到特別的悲涼,我們的良心哪裡去了,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哪裡去。我勸那些不孝順父母的人,請您們記住一句話:“樹欲靜風不止,子欲孝親不待。”別到那時再後悔。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6

我曾看到一條新聞,有記者看到曲阜滿街都在賣著《論語》,採訪當地老百姓後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賣給外國人的,當地的老百姓只是把《論語》看成旅遊的商品、旅遊的紀念品,都沒有閱讀,更別談瞭解其中的意義了。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些傳統美德凝聚了我們的祖先幾千年的精神,我們不能向外人宣揚我們中國人擁有的傳統文化,卻又漸漸地讓中華文化消失。閱讀完《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後,我更是頗有感受,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不僅是我們炎黃子孫的責任,更是一項意義重大的使命啊!

翻開這本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書,無數的名人為我們後人鑄造了一個豐富的精神寶庫:古有敢於嘗試的神農,有勇有謀的是鄭和;今有親民愛民的焦裕祿,無私奉獻的孔繁森……他們都在告訴我們要牢記並傳承我們的中華文化呀。

傳承中華文化並不是像那些名人一樣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記得一次,天陰沉沉的,下起了小雨,我放學急忙趕回家。在小區裡忽然聽到一位老奶奶再說:“小朋友,麻煩過來扶我一把。”我一看,是鄰居的老奶奶在叫我,我連忙跑過去,原來老奶奶本想出來晒晒太陽,可下起了雨,又因為坐久了行動不便,不能站起來。我想,新聞裡不常常說好心人扶老人家反倒被碰瓷嗎,不會我也遇上了吧。我顧不著那麼多了,反正“遠親不如近鄰”,幫一把又有什麼呢。我攙扶起老奶奶,右手撐著傘。老奶奶攀著我的手,一步一步的走回了家。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對我說“謝謝你啊,小朋友,你真是個好心人。”我心裡頓時有一種榮譽感,原來的那陣懷疑頓時煙消雲散了。或許這就是“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真正含義吧。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是一份意義重大的使命。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行動將中華文化傳承,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繼承中華文化,建立精神家》一書,我感慨萬千,感情久久難忘。在這本書中,令我感受深刻的便是《仁義衚衕、六尺巷》本文。本文講了明代一個叫董博學篤行的人到日本京都當官,老人因建房壘牆和後媽產生矛盾,董博學篤行媽媽紿他寄信,想讓它用官勢為家中有志氣,?果董博學篤行回了首詩讓媽媽讓他人兩尺。媽媽就按孩子說的去做,,這一作法打動了隔壁鄰居,隔壁鄰居也讓給了兩尺,就擁有一條小巷子。看了本文,我深深感動。

針對日常生活的小是小非大家應當像小故事中的角色一樣相互之間讓一讓,事兒就解決了。如何處理這種小是小非,體現了一個人的道德。讓一讓,表明他是個有道德的人,互不相讓,乃至大動干戈,表明他道德人生境界不高。“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大家應講憧憬和追求完美、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日常生活時尚,產生往上、善行的能量。要是中華文化一代接一代地追求完美幸福高尚的道德人生境界,大家的中華民族就始終滿懷希望。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一些小是小非的事,大家應當互相謙讓,那樣就能真實解決困難,正所謂“退一步開闊天空,忍一時晴空萬里。”有一次,我要去表弟家玩,恰好表弟家來啦一位顧客,這位顧客機械錶誤差留有一塊有耳光那麼大的甜筒,我與表弟都想佔有那塊甜筒,互相爭奪著。我說我是親哥哥,侄子應當讓親哥哥;他說道他是侄子,親哥哥應當讓侄子。最終媽媽來了,她看到大家爭取不相往來,就文化教育大家說人和人之間應當互相謙讓。

想聽了如豁然開朗,就把甜筒交給了表弟。這時表弟也過意不去佔有,大家就要母親把糖分為兩截,每個人吃一半。我若有所悟地吃著糖,好像領悟到了些大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小是小非,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涵養和情結。很多事就這樣:爭一爭,難以實現;讓一讓,六尺巷。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8

最近,老師讓我們品讀了《傳承中國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讀完了這本書後,我被當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並且使我受益匪淺。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要數《顏回煮飯敬師》這篇文章了。

《顏回煮飯敬師》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孔子帶領學生們周遊列國,一連幾天都沒有吃飯。孔子的一名學生顏回便向別人討了一些米,做成了白米飯,打算給他的師傅孔子吃。但炭灰卻落在了米飯上,顏回便將展粘有炭灰的那一部分米飯給吃了,然後端給孔子。孔子看了,他一開始認為是顏回偷吃了米飯,但顏回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孔子後,他非但沒有批評顏回,反而表揚了他。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顏回是個尊重老師、關心他人的人。可是,在當今社會,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些人的素質和道德卻降低了。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尊重長輩,懂得禮義廉恥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許多的不雅行為和種種陋習。在我身邊就出現了這種事情:一天,我在乘坐公交車時看到一位年輕人坐在座位上,這時上來了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奶奶,因為老奶奶的身體有些不舒服,他就將身作文子靠到了年輕人座位上,但由於車子顛簸,老奶奶的身體一不小心碰到了那個年輕人,那位年輕人非但沒有讓座,反而還用一些惡毒的語言來侮辱、指責她。

我看到了這一幕既生氣又感到惋惜,因為我們中國是個泱泱大國,還是禮儀之邦,素以優秀的品質、道德和禮儀著稱。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的人和事傳承、發揚著中國的美好品質,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可難道到了我們這一代人就可以不傳承這些優良的傳統美德了嗎?不是!我們應該要讓這種精神繼續發揚光大,繼續激勵著下一代人。如果不傳承這種傳統美德,每個人都不團結友愛、互相尊重,我們的民族還會富強,還會安康嗎?所以我們作為國小生應該以那些偉人為榜樣,努力學習。在生活中,要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文明用語,禮貌待人,互幫互助,熱心公益。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會長治久安,人民就能幸福生活、安居樂業。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美德傳承下去,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9

讀了《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後,我才發現原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如此多姿多彩的!

最近春意盎然的四月,迎來了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傳統節日——“三月三”。

“嘿,什麼水面打跟斗嘞,嘿溜溜????痺縞希?艄餉髏模??炱???T襖鏘炱鵒宋頤僑?Jι?諏粱犢斕畝願瑁?詿蠖硬扛ǖ莢毖蠲睦鮮Φ陌才畔攏??Jι?殖閃肆礁穌筧藎??臣で櫚贗嫫鵒肆躒?愣願琛Q罾鮮?剮酥虜??馗?頤牆檣芰恕叭?氯?鋇拇?誠八祝?頤牆蚪蠐形兜靨?牛?匝?!叭?氯?鋇幕疃?瀆?似詿??/p>

“三月三”活動熱火朝天地開始了!活動有“走木板鞋”、“跳竹竿舞”、“拋繡球”等等,我和小朱、小渝來到了木板鞋比賽場地,這個比賽要三人三雙腳同時穿上一雙長長的木板鞋,一齊以最快的速度走向終點,考驗的是三個人的配合呀!馬上就輪到我們上場了,“開始!”老師一聲令下,我們就一起念著口號:“一、二、一、二……”一上左腳二上右腳。剛開始我們可能沒把握好節奏,讓四(2)班的同學領先了,慢慢地我們掌握了節奏,速度快了起來。忽然,一聲“哎呀”,嚇了我一跳,原來是前面領先的四(2)班團隊摔倒了,惹得全場哈哈大笑。這時我們知道機會來了,“一二一二……”我們喊的口號更加緊湊,“踏踏踏踏”的板鞋聲有節奏地響起,“快點,快點,快到了……”旁邊是老師同學的鼓勵聲、催促聲,我們仨都緊張得不得了,但都不敢喘半口氣,在前面的我死死地盯著終點,近了,近了,耶!我們贏了!掌聲、歡呼聲響了一片,原來團結是可以創造奇蹟的!也許這就是“三月三”活動的意義。

天空是那樣晴朗,太陽是那樣熱情,照得我們的臉紅撲撲的。竹竿舞場地有節奏地發出“啪啪、啪啪”的聲音,搶繡球的同學玩得不亦樂乎,金色的、紅色的繡球滿天飛,整個校園充滿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傳承下去。正如讀本所說:“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0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傳承千年。中華,一個具有代表性質的詞語;一個歷史久遠的風鈴歷史;傳承中華文化,一個人人心中的騰湧言辭;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一句中國人民窩在胸中的肺腑之言。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化、漢文化,是指以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其特徵是以中華文化的諸子百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與天朝思想為骨幹發展而來。中華文化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曲、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而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除夕等。

上了國小的同學們都會涉及到書法的學習,開設的書法課程讓我們更好更深入的瞭解了中華文化。然而,書法,並不只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也同樣是中華精神的傳承。

書法,講究運筆、行筆、收筆,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不容小覷,不可忽視。書法,同樣也很縝密、細心。這種精神正如我們那個巨集大中華精神一樣,不輕易放縱、不怠慢······不容小看的中華,是令人敬畏的,但文是火熱的、高漲的、興奮的。中華精神——扶危濟困,救他人於水火。這難能可貴的精神,都雲集在中華這個大家庭裡,你說,難道不令人振奮嗎?芸芸眾生中,我竟能成為中華的一員,為此,我心中的激情正在湧動,希望我也能成為耀眼的新星,照亮心中的黑暗。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的,我們應該眾志成城,一起將祖先留下的文化傳承;我們應該奮發圖強勵精圖治,一起將中華精神的靈魂保留。未來,需要我們焊接;時代,需要我們推進;夜晚,需要我們照耀。我們每個人心中,都需要有“傳承”這個概念,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祖國的藍天更藍,白雲更美,才能讓祖國的光芒更耀眼。

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經過幾代人的薪火相傳才來到了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怎麼可以將它荒廢。中華文化,古老的精神,發掘了幾萬人得靈和魂才回歸到我們中國,我們怎麼可以忘懷?中華文化,非常珍貴,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他已經深深刻在人們心中,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行為,在以後的日子裡會一直鞭策著我們前進。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1

一個國家,是靠一代代人的傳承繁榮的;一個家園,是由人們共同的精神追求築造的。讀了這本愛國主義教育的書,我更是感慨萬分。

古人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正是愛國者的心聲。岳飛,就是愛國主義的傑出代表。他從小就練了一身好功夫,長大後,岳飛開始了抗擊金兵、保家衛國的戎馬生涯。他率領將士,向敵軍突擊,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收復了大好山河。“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他滿懷豪情地吟誦了這首家喻戶曉的詩歌——《滿江紅》。他吟出了愛國將士的英勇,誦出了自己對國家無窮的愛!

愛一個國家,傳承優良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正如孔子所說,“人無信而不立”,一個人如果沒了誠信,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如果你拾到他人丟失的鉅款,會怎麼做呢?學學徐慧嫻同學,她那拾金不昧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徐慧嫻是一名高二學生,一次,她在路旁拾到了一筆31萬餘元的鉅款,但她沒有一點貪圖財物的念頭,立即聯絡失主,歸還了這筆鉅款。“以信接人,天下信之”,我們要從小建立誠信的“大廈”,共築美好世界!

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尊師重教,誠實守信,勤奮勵志,互愛互助,相信我們的家園會更加美好!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2

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曹操、關羽、劉備、張飛、諸葛亮……許多印象深刻英雄人物。我還知道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三英戰呂布、關羽水淹七軍……等精彩、激烈的故事。

令我最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人物是劉備和諸葛亮,先說說劉備吧;他愛護人民、關心兄弟,愛惜人才,當然他也得到了人民的愛護。

諸葛亮 是智慧的化身:他利用空城記、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等計謀,達到了令人民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都是當時人民所沒有想到的。

我要像劉備一樣,愛護人民、關心兄弟,也要像諸葛亮一樣,聰明睿智。

讀完了這一本書,我明白了做人要開朗活潑,團結同學,勤於學習,辦事要顧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大事,才能成國家的棟樑。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3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一直傳承著,從未中斷。當讀完《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後,我深深地被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和民族精神震撼了。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如語言文字、科學技術、中醫中藥等,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這本書不但講述了偉大的中華文化,還讓我們記住了很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愛國、孝順、尊師、誠信、守法等。它以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一些古人的言談舉止,包括真善美和假惡醜,告誡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真善美的優良傳統,堅決抵制假惡醜的不良行為。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我們要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世代相傳。

呼籲我們一代又一代中華子孫傳承中華文化,只要我們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築精神家園,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4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貌之邦!舉手投足,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講文明懂禮貌更是當代學生當仁不讓的責任。一句溫暖的話語、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副溫順的面孔、一個彬彬有禮的舉動……我們都感到心靈的互動,情感的融合。文明禮貌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校園裡,文明禮貌也無處不在,它像綿綿細雨,滋潤著大地,像陣陣微風,吹進人們的心田。同學們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團結友愛,尊敬師長,文明之花常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開放。可是就在這座美麗的校園中,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總有一些令人不滿意的現象出現:在白色的牆壁上亂塗亂畫;在嶄新的課桌上刻字留念;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在書聲琅琅的課堂上精神萎靡不振;在安靜無聲的自修課時卻在嘰嘰喳喳甚至高聲喧譁;在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上左顧右盼、竊竊私語。還有一些同學受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講粗話,髒話,爭吵,打架,搞不團結;為了自己的酷勁,留長髮、穿異服,把充滿知識氛圍的校園變成他們的T型舞臺……

這使我感到心寒。這,難道就是我們的文明嗎?我們的文明禮貌去哪裡了呢?

願我們所有的同學都能與文明同行,與禮貌同在。我們應該事事講文明,時時講禮貌。從自己做起,從眼下做起,把文明禮貌當作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此刻出發,做一個文明好少年。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讓文明禮貌之花開遍我們美麗的校園,也讓文明禮貌之花盛開在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中!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5

今天我看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我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在這本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仁義衚衕、六尺巷》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講了明朝一個叫董篤行的人在京都做官,老人家因蓋房砌牆和鄰居發生爭執,董篤行母親紿他寫信,想讓他用官勢為家裡爭氣,結果董篤行回了首詩讓母親讓別人兩尺。母親就按兒子說的去做,,這一做法感動了鄰居,鄰居也讓出了兩尺,就有了一條小衚衕。

看完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對於生活中的小是小非我們應該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互相讓一讓,事情就解決了。如何處理這些小是小非,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讓一讓,說明他是個有道德的人,互不相讓,甚至大動干戈,說明他道德境界不高。“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我們應講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風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一代地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是小非的事,我們應該互相謙讓,這樣就能真正解決問題,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有一次,我去表弟家玩,正好表弟家來了一位客人,那位客人走時留下一塊有巴掌那麼大的棒棒糖,我和表弟都想獨佔那塊棒棒糖,相互爭搶著。我說我是哥哥,弟弟應該讓哥哥;他說他是弟弟,哥哥應該讓弟弟。最後媽媽來了,她看見我們爭得不可開交,就教育我們說人與人應該互相謙讓。我聽了如醍醐灌頂,就把棒棒糖讓給了表弟。此時表弟也不好意思獨佔,我們就讓媽媽把糖分成兩半,每人吃一半。我若有所思地吃著糖,彷彿悟出了些道理。

在生活中,如何處理小是小非,反映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情懷。許多事就是這樣: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