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8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身為中國人不僅應該學習優秀文化,還要傳承傳統美德。

開學不久,老師就把《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發到大家手中,我也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其中,我對書中“社會關愛”單元中的“仁義衚衕,六尺巷”印象特別深刻。

故事講的是清朝時在安徽桐城有姓張和姓葉的兩戶鄰居。張家有個兒子張英在朝廷當大學士、禮部尚書。這年兩家都要建造房子,兩家都想多佔一點地而互不相讓,因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張老夫人就想讓當大學士的兒子張英來干預這件事,於是就寫信給兒子告之此事,張英收到信後思考良久給家裡寄回了一首詩:詩中寫到,“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收到信後讀懂了兒子的意思,感到很羞愧同時也豁然開朗,主動將院牆退後三尺。葉家被大學士的寬容謙讓感動了,也很快把院牆讓出了三尺。這個故事之所以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是因為他們讓出的不僅是三尺牆,更是一種美德,寬容與謙讓啊!

我相信,每位同學都有過這樣的生活經歷:有時因為爭一個玩具,和自己的夥伴鬧了彆扭;有時因為意見不合,與要好的同學吵紅了臉;有時因為家人對自己的疏忽,跟長輩們耍犟脾氣……也許是我們之前還沒有學會寬容,往往在產生矛盾時互不相讓,或者得理不饒人。然而這樣的結果,卻會使我們變得更難過,更傷心。大家知道是為什麼嗎?那是因為,狹隘是一種負擔,寬容才是一種快樂!

在我們國小課本中,有一個關於“負荊請罪”的故事:戰國時,在趙國與秦國的鬥智鬥勇中,趙國的上大夫藺相如憑藉自己的能言善辨維護了趙國的利益。因此趙王就封藺相如為上大夫。趙國大將軍廉頗很不服氣,他決定要當面羞辱藺相如。但是藺相如處處忍讓,為防止引起爭執,就避開廉頗。身邊的人都說他太膽小了,藺相如一笑,說:“我敢在秦國當眾呵斥秦王,又怎會偏偏怕廉將軍呢?只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不敢入侵趙國,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我們兩人要是爭鬥起來,敵人就要來鑽空子。我不能忘掉國家的安危啊!”這些話傳到廉頗的耳朵裡,廉頗很慚愧,於是光著脊背,揹著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

從“六尺巷”和“負荊請罪”兩個故事中,讓我懂得作為學生,也要學會寬容和謙讓。記得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和好朋友玲玲一起共同畫一幅畫,畫的是一個頭戴蝴蝶結的小姑娘。當畫到蝴蝶結時,我和玲玲在選取什麼顏色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她說要用紫色,我卻非要用粉紅色。我們各不相讓,越爭越凶,到了誰都不理誰的地步。異常難過的我靜下心來,好象又聽到了六尺巷這首歌,感到非常羞愧。於是我便跑去向玲玲誠心地道歉,我們又開心地在一起玩了。

是的,“寬容” 歷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不小心傷害到他人時,說一句“對不起”;在別人不小心犯了失誤時,道一句“沒關係”;在他人觀點和自己不一致時,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只有懂得去謙讓、去寬容,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美麗!因為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2

《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真是一本好書!“中華好詩文”、“中華好故事”、“中華好榜樣”……一句句飽含哲理的古詩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個個真實的故事無不吸引著我、感動著我。其中,我最喜歡的篇章便是“誠實守信”。讀完這個篇章,我像全身得到了洗禮一樣,我也真正懂得了“以信接人,天下信之”的深刻內涵。不知不覺,那件事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那是一個嚴冬的下午,屋外寒風呼嘯,大雪紛飛,屋內溫暖而舒適。外公外婆都在忙著燒飯,我躺在沙發上悠閒地看著動畫片。忙了一會兒,外公從廚房走出來,看著桌子自言自語地說:“天冷,晚上吃的菜少了些,買點什麼呢?”“哦,對了,買點滷菜!”我突然想到了我愛吃的滷菜,馬上從沙發上跳起來大叫道。外公真的打通了外賣的電話,我高興地連蹦帶跳,直咽口水。但在一陣歡呼過後,我沉默了下來,心想:這麼冷的天,送外賣的還要騎著車跑來跑去,就為了賺那麼點兒錢,好辛苦啊,他們太不容易了!可是我一想到愛吃的滷菜,我的心情就由陰轉晴了。“咚咚咚”,敲門聲響了起來。“送外賣!”聲音從門外傳來,我立即跳下沙發,跑去開門。門外站著一個大姐姐,她笑眯眯地對我說:“小朋友,是你家定的滷菜吧?一共39元。”我趕快跑去廚房把外公拉到門口,喊外公付了錢。大姐姐把滷菜遞給了我,然後攥著錢飛快地下了樓梯,也許她還要送別家的外賣吧。

飯燒好了,我終於可以吃上香噴噴的滷菜了。全家人正吃得盡興的時候,“咚咚咚”,敲門聲又響了起來。“這又是誰呀?快去開門!”外公看著我說。我不情願地放下碗筷,慢騰騰地向大門走去。“咚咚咚!咚咚咚!”敲門聲更急促了,我立刻開啟門。只見門前站著一個氣喘吁吁的中年婦女,她帶著滿滿的歉意連聲說:“真對不起!我女兒算錯了價格,把29算成了39塊,不好意思啊……”在一番交談之後,我們才知道,由於外賣太多,她只好叫她上中學的女兒幫忙。發現錢錯了後,這位大媽媽趕緊跑來還那多算的10元錢。

冰天雪地,天寒地凍,大媽媽只為那10元錢嗎?況且,我們家沒一個人知道錢錯了啊。她為什麼這樣做?突然,我明白了,這不是10元錢的問題,是誠信,是無價的誠信!這時,我心裡對她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我仔細端詳著她的面容———乾裂發紫的嘴脣,紅腫的鼻子,凍得通紅的耳朵,毫無血色似凍僵了的臉蛋……外公聞聲走到門邊,她又連聲道歉:“對不起,因為我女兒的粗心大意,給你們添麻煩了!”說完便微笑著將一張皺巴巴的十元紙幣遞給了外公。外公也笑著說:“不要緊,不要緊!你進來暖和一下身體吧。”“哦,不了,謝謝,我還有外賣要送……”那位中年婦女轉身扶著欄杆緩慢走下樓梯的那一瞬,我真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轉身!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以信接人,天下信之!多麼希望誠信是一首無語的歌,傳唱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3

“我們,是中國人。”

短短的六個字,卻深深地、深深震撼了我。

翻開《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小書,我眼前浮現出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五千年曆史,那光耀百代的文化成果令我驚歎,如此燦爛輝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無疑是歷史長河中奪目的智慧結晶。

中國首先以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著稱,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從古老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如今的隸書、草書、楷書,漢字一直以一種獨特的神韻吸引著我們。

記憶裡,在媽媽親切指引下,我早早地與漢字結下不解之緣,童語中熟稔了“上中下,人口手”,長大後,我開始學習書法,在這奇妙的墨韻世界裡,感受到了漢字之美:古樸長的隸書、行雲流水的行書、揮灑自如的.草書、優雅嚴謹的楷書……我沉醉於她母親般的魅力,似乎與我的血脈相連,難以割捨。

你看:一個個漢字構成了多彩的詩詞世界,當中有“兼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美妙意境,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還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昂高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非凡想象……這是漢語獨有表達,而豐富的文學體裁,《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則充分顯示了中國文學的奼紫嫣紅、瑰麗璀璨。

但在這個物質文化空前發達的時代,人們與美麗漢語的感情似乎漸漸淡化。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更多的中國人選擇使用鍵盤書寫,而流傳了幾千年的漢字在人們的筆尖下變得生疏和躊躇起來,以至有人驚呼:‘漢字危機’來了!的確,如今還有多少人能夠安靜地執筆書寫、吟誦詩文呢?

我喜歡看兩檔節目:《中國漢語聽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它們都以一種讓現代人較易接受的方式,讓我們深入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受益匪淺。著名學者葉嘉瑩如是說:“中國古典詩詞是寶貴的文化瑰寶,若不盡到傳承的責任,上對不起古人,後對不起來者,我一生一世都熱愛古典詩詞,如果有來生,我還做教師,仍然要教古詩詞”

其實,傳承中華文化,不僅僅是專家學者們的責任,更是全體中國人的責任!“全世界都在學講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我們說的話,讓全世界都認真聽話。”是的,只要我們繼承與發揚中華文化,總有一天,孔夫子的語言會成為國際的流行語,世界都會是我們至美的精神家園!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4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巨集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無一不是把中華文化作為民族振興和獨立解放的精神支撐和動力。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待,需多措並舉。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主攻薄弱環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文化發展極不均衡,資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在許許多多的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山區農村,文化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文化基礎設施差、文化人才嚴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後,由此直接導致許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遲緩。因此,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必須要調整發展方向,要主攻農村這個重點和薄弱環節,讓大量的文化扶持資金、優質的文化資源、專業的文化人才投向農村、用在農村、留在農村,真正讓文化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5

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曹操、關羽、劉備、張飛、諸葛亮……許多印象深刻英雄人物。我還知道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三英戰呂布、關羽水淹七軍……等精彩、激烈的故事。

令我最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人物是劉備和諸葛亮,先說說劉備吧;他愛護人民、關心兄弟,愛惜人才,當然他也得到了人民的愛護。

諸葛亮 是智慧的化身:他利用空城記、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等計謀,達到了令人民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都是當時人民所沒有想到的。

我要像劉備一樣,愛護人民、關心兄弟,也要像諸葛亮一樣,聰明睿智。

讀完了這一本書,我明白了做人要開朗活潑,團結同學,勤於學習,辦事要顧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大事,才能成國家的棟樑。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6

這學期,老師發給我們一本書,一本我見了很心煩的書----《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我連看它一眼的念頭都沒有,順手一扔,只顧自己看電視了。

在媽媽的嘮叨下,我被迫無奈地拿起這本討厭的“好書”,看了一會兒,我竟然被吸引住了。原來這本並不令我喜歡的書中確有那麼多寶貴的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它使我懂得了,中國有那五千年上下的悠久歷史,有許多中華文化和道德文明。這種文化和文明依舊被人們傳承下去,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先人傳下的文化和文明禮儀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墊腳石”,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感到自豪。

祖先啊!你們真偉大,是您讓我認識了“四大發明”,使我懂得了人就要懂得勇於創新,勇於發現。“四大名著”告訴了我要有文學的底蘊,讓我知道了那時社會的黑暗,體現了當今社會的明瞭。這讓我想起了書中寫的一位古人——屈原。他是我過浪漫主義的奠基人,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在我們學校的板報上,我記得屈原這樣一句詩:“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詩傾訴了屈原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體現了他愛國愛民的高尚品質。

而在當今社會,每年的 五月初五 ,為什麼都要吃粽子呢?原因是要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屈原他寧願跳河自殺,也不願隨波逐流的活著。當時,哪裡的百姓悲傷不已,就用向河裡扔粽子等方式給他送行。這些,足夠表明我們的祖先有多偉大。

因此,我們作為一名國小生,傳承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的使命。只要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燦爛!更加輝煌!

[評語]:小作者通過讀這本書知道了中華傳統博大精深,繼承和發揚是國小生努力追求的事情。文章主題突出,結構完整,語言流暢,寫出了自己的讀書感受,情感真實,讀有所獲,受到了精神震撼。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7

寒假裡我認真閱讀了《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受益匪淺。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顏回煮飯敬師》這篇文章。文中講了孔子帶領學生們周遊列國,一連幾天都沒吃上飯。顏回向人討了一些米,做成米飯。孔子要將米飯祭奠老人,顏回告訴他說,米飯上粘有灰炭的部分,剛才被自己吃掉了,不能用來祭奠。孔子還誤以為顏回偷吃米飯,現在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深感顏回是個賢德之人。

顏回對老師孔子的尊敬,值得我們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以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老師的尊敬。

四年級上學期的一天中午,放學時,天空中下起了傾盆大雨。同學們陸續被家長接走了,教室裡只剩下我和班主任孫老師。我知道老師沒帶傘,就把傘遞給她,說:“老師,您用我的傘吧。工作一天了,早點回家休息吧。”老師撫摸著我的頭,親切地說:“你先走吧,我等雨停了再走。”“您快走吧,您的孩子還等您回家做晚飯呢!麻煩您給我爸爸打個電話,讓他再給我送把傘來。”我依然堅持自己的意見。老師只好答應了。爸爸十分鐘後趕到了教室。孫老師撐起我借給她的傘,走進了滂沱大雨中。望著老師遠去的背影,我感到很欣慰。爸爸誇我做得對,我說:“老師為我們付出了太多,我為老師做一件小事是應該的。”

“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勞!”《顏回煮飯敬師》的動人篇章,時刻激勵著我做一個對老師尊敬的人。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8

清明放假三天,其實我的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品讀《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上。每每品讀,每每陶醉其間,真是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在這本書中,我不僅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更在閱讀過程中成功地實現了一次又一次幸福的“穿越”:從諸子百家到四大發明;從四大名著到數學醫藥;從書法繪畫到建築藝術;從水利水電到飛天夢想…..每每“穿越”一次 ,都會越發被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民族精神的偉大所散發出的耀眼光芒深深吸引,忍不住一遍又一遍駐足驚歎。

在這本書中更令我刻骨難忘的無數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如:勤勞勇敢,為治理黃河隱患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自強不息 、 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范仲淹;赤膽忠心、精忠報國的抗金英雄岳飛;抗擊日寇、保衛國土的民族將領戚繼光以及20年堅持每週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胡佩蘭……他們身上無一不彰顯出偉大的民族精神,無不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少年茁壯成長。

每每想到這些偉大的民族精神,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我都為之驕傲,為之自傲!是啊,它們正是我們民族的根,更是民族的魂之所在。它們就如甘甜的乳汁滋養著我們的心靈,成為支撐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繁榮發展的精神力量。所以,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更應珍視這一瑰寶。最後就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攜手並肩,共同扛起“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這面偉大的旗幟,一起努力拼搏,銳意進取,共同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而不斷努力吧!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9

今天,我認真讀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其中,尊師愛親這一章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最感興趣的是第一個故事《顏回煮飯敬師》。

故事主要講的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一連好幾天都沒吃上飯。大弟子顏回看見老師很餓,於是向人乞討。等他回來做完飯時,孔子也剛好睡覺醒來,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便跨出房門。只見顏回正從鍋裡抓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見了又高興又生氣。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著一大碗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做好了,請老師進食。”這時,孔子說:“我在夢中見到了去世的父親,我要用它來祭奠他老人家。”顏回把米飯奪去,說道:“不行!這米飯不乾淨,剛才煮飯時不小心把炭灰掉在上面。後來,我把沾有炭灰的米飯抓著吃了。”孔子聽了這番話,深感顏回是個賢德之人。

讀了這個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尊師愛親”四個字縈繞心頭,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給我講的遠房小表舅的故事。

小表舅的母親有點智障。每天只要小表舅一上學,母親就會在後面遠遠地跟著,上課時,一直站在校門口扒著鐵柵欄向裡面張望。小表舅從來不出教室玩兒,因為一到下課,同學們就會對著母親說說笑笑,雖然很遠,可是小表舅總能清晰地聽到大家的小聲議論。

一天,老師把小表舅叫到一邊,問:“為什麼最近悶悶不樂?”小表舅說出了實情。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沒有母親就沒有孩子,沒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你還記得嗎?有一次,別人送給你的媽媽一根冰棍,她捨不得吃,跑回家裡遞給你吃。你應該為有個好媽媽而驕傲。”

老師的話深深觸動了小表舅的心,從此他幫助母親幹活了,掃院子、餵雞,還給母親紮了一個小辮子,母親睡覺的時候都捨不得解下辮子上的橡皮筋。而小表舅學習更加努力了,他不僅要感謝母親,也要感謝老師的理解和開導。

生活是一片草原,“尊師愛親”是草原上成片的美麗花朵,有同學們向老師敬禮問好的禮儀之花,有兒孫給爺爺奶奶打洗腳水的孝親之花,有父親為病重孩子捐獻器官的慈愛之花,更有廣大人民為貧困家庭捐款的博愛之花……想著想著,我的內心力量變得無比強大。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嗎?我激動萬分,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禮儀之邦”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10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貌之邦!舉手投足,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講文明懂禮貌更是當代學生當仁不讓的責任。一句溫暖的話語、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副溫順的面孔、一個彬彬有禮的舉動……我們都感到心靈的互動,情感的融合。文明禮貌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校園裡,文明禮貌也無處不在,它像綿綿細雨,滋潤著大地,像陣陣微風,吹進人們的心田。同學們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團結友愛,尊敬師長,文明之花常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開放。可是就在這座美麗的校園中,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總有一些令人不滿意的現象出現:在白色的牆壁上亂塗亂畫;在嶄新的課桌上刻字留念;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在書聲琅琅的課堂上精神萎靡不振;在安靜無聲的自修課時卻在嘰嘰喳喳甚至高聲喧譁;在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上左顧右盼、竊竊私語。還有一些同學受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講粗話,髒話,爭吵,打架,搞不團結;為了自己的酷勁,留長髮、穿異服,把充滿知識氛圍的校園變成他們的T型舞臺……

這使我感到心寒。這,難道就是我們的文明嗎?我們的文明禮貌去哪裡了呢?

願我們所有的同學都能與文明同行,與禮貌同在。我們應該事事講文明,時時講禮貌。從自己做起,從眼下做起,把文明禮貌當作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此刻出發,做一個文明好少年。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讓文明禮貌之花開遍我們美麗的校園,也讓文明禮貌之花盛開在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