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資發展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W

一、進入中國的服務業投資增長將快於工業部門

外商直接投資發展論文

按照加入WTO所做出的承諾,中國將會在“十五”時期加大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其中如金融保險、批發零售商業、對外貿易、電信、運輸和技術服務等領域,中國現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水平遠遠低於國外同行業企業,將會有大量企業通過與外國跨國公司建立戰略同盟提高自身競爭力,不同行業生產和經營活動以及消費者對相關服務的質量、多樣性和廣泛性也會產生新的要求,與這些要求相適應,對外商服務業投資的需求必然會大量增加。其次,服務業與製造業有所不同,投資是直接進入對方國內市場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國服務市場的巨大規模對於外國服務業企業具有非常強烈的吸引力。再次,服務業、尤其是消費服務業多數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大服務業規模有利於利用勞動力資源優勢、減輕中國長期存在的巨大就業壓力,加快服務業的發展是中國未來時期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這種政策導向及其相應的鼓勵性措施也將產生對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增長的激勵作用。另一方面,從國際背景來看,目前服務業投資已經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流之一,發達國家服務業轉移趨勢有所加快,流向發展中國家的部分也會明顯增加。

根據以上分析,“十五”時期中國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將有望實現比較高的增長速度,由於服務業、特別是金融保險、電信服務、商業、運輸等領域的市場準入限制陸續取消,這些行業的外資增長速度將明顯快於包括工業部門在內的其他行業。

初步估計,同時期外商服務業投資的年均增長速度可能達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產業外商投資佔全部外商投資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這將大大改善中國的市場和投資環境,有利於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符合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基本目標。

目前已經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對產業結構變化的預期是什麼呢?一項針對136家歐盟在華投資企業進行的調查(2001年6~8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對136家歐盟國家在華投資企業,通過訪問、座談和問卷方式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已在2001年9月8日於中國廈門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釋出。參見《歐盟中小企業對華投資發展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後歐盟企業的對華投資產業結構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第一,接受調查的企業認為,歐盟企業最有可能選擇的行業首先是製造業,這一結果與迄今為止的投資產業結構中製造業比重最高的特點沒有什麼區別,但是,考慮到目前已經投資的企業中製造業佔80.7%、而回答今後將選擇製造業的企業比重僅有66.2%這一因素,可以認為未來時期歐盟企業對華投資中製造業投資的比重將會明顯下降。第二,現有企業中,郵電通訊、交通運輸業的比重僅有3%,但是認為今後歐盟企業將會選擇該行業進行投資的企業高達57.4%,排在第二位,可見與電信服務和交通運輸有關的服務業投資將出現快速增長,在全部投資中的比重也會明顯提高。第三,金融保險業目前的外商投資在地域、經營範圍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迄今為止對該行業投資的歐盟企業微乎其微,但是在接受調查企業中47.1%的企業認為,今後歐盟企業的金融保險業投資將成為優先選擇的領域之一,僅次於製造業、郵電通訊運輸業居第三位。第四,除了上述行業之外,電力、煤氣生產供應、商業批發零售等行業的投資也可能出現較快增長,比重有所上升。

由於此項調查涉及企業數量比較多,涉及國家範圍廣泛,接受調查企業的產業分佈、投資方式、地區構成等均與外資總體結構相接近,因此可以認為樣本具有比較強的代表性,調查結果反映了發達國家企業對華直接投資產業結構未來趨向的一般性特點。

利用投入產出表分析的結果表明,在第三產業中,商業飲食、郵電運輸、金融業、公用事業及居民服務業的後關聯性最強,也就是說,對這些產業的需求增長受總需求增長的拉動效果較為明顯。因此,“十五”時期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比較高的增長速度,對這些服務業的需求增長會超過其他服務業的平均水平。通過吸收外資,提高這些行業的總體規模和服務水平,有利於適應經濟增長和和市場消費增長的要求、併產生良性迴圈效果,帶動社會需求進一步增長。因此,應當成為重點發展的領域。

二、勞動密集型工業行業將繼續成為外商投資相對集中的領域,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有望加快

根據行業偏向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資的行業選擇與勞動密集型程度、資產產出效率、行業平均稅負水平等有著直接的關係。假定在未來投資決策中,對行業投資的預期,以目前各製造業行業的全部企業平均水平為主要依據,那麼根據外商投資不同的利益目標,選擇投資領域的趨向也將發生相應的變化。主要注重利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外商,對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皮革毛皮製品業、服裝加工業、紡織業、傢俱製造業、木材加工、非金屬製品業、專用裝置製造業等行業的投資趨向較強,向這些領域投資的可能性比較大。以提高資產產出效率為投資指向的外商,對電子及通訊裝置製造業、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皮革毛皮製品業、服裝加工業、食品加工業、電氣機械、辦公機械、紡織業、金屬製品業等行業的投資趨向很強,向這些領域投資的可能性較大。另一方面,以迴避稅負為主要目標的外商,對稅負水平比較低的行業具有比較高的投資趨向,這些行業包括皮革毛皮製品業、電子及通訊裝置製造業、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塑料製品業、普通機械製造業等。但是,如前所述,外商投資預期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第一,服裝、傢俱製造業、文教體育用品、皮革毛皮製品業、其他製造業等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仍將是外資投資預期和偏向程度較高的'領域。

第二,電子及通訊裝置製造業、儀器儀表辦公機械、電氣機械等雖然資本裝備程度比較高,但是由於資本產出規模明顯、稅負水平較低等原因,有可能繼續成為外商投資相對集中的領域。實際上,這些行業的勞動密集型加工環節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

  第三,今後外商投資相對較少的行業主要由三類構成:一是電力供應、蒸汽與熱水、煤氣生產與供應、自來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等將長期由國有經濟佔主導的自然壟斷行業;二是非金屬礦採選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煤炭採選業等資本產出效率較低、稅負水平比較高的行業;三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飲料製造業等市場相對飽和、資本產出效率不夠明顯或者稅負水平比較高的行業。

應當注意到,近幾年來,跨國公司的投資專案規模不斷擴大,資本含量有所提高。這對於中國吸收外資的技術升級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能夠在政策上給予鼓勵和扶持,這種趨勢有望繼續保持並進一步擴大。

三、發達國家製造業今後產業轉移的可能趨勢——來自日本大型企業的調查結果

日本是中國吸收外資的重要來源地之一,日本的經濟結構調整將對面向中國的產業轉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根據日本國際合作銀行對792家在國外設有法人公司的日本製造業企業所進行的問卷調查(資料來源:日本國際合作銀行“2001年海外直接投資問卷調查(第13次)”,2001年11月13日),71.6%的企業提出今後3年將繼續加強和擴大海外業務(海外業務除了包括在當地投資企業的生產、銷售、研究開發等活動之外,還包括委託生產、收購等),而提出“維持現”或者“縮小、撤退”的企業僅分別佔28.0%和0.4%。計劃擴大海外業務的企業比重比2000年度調查結果提高了17.1個百分點之多,可見日本企業的對外產業轉移今後將以較快的增長速度繼續擴大。其中82%的企業認為中國是最有前途的產業轉移物件國(可重複選擇),比2000年調查結果提高13個百分點,已經連續4年居各國(地區)之首,此外,今後3年計劃擴大海外業務的企業中76.3的企業回答將擴大在中國的業務,比2000年度調查結果提高了16.8個百分點(參見表4)。因此,今後中國將成為日本包括直接投資在內的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地。

從不同產業的投資趨向來看,在日本的主要行業中,汽車工業生產企業計劃3年內擴大和加強海外業務的比重

最高,達到90%,其次是一般機械(74.5%)、電氣機械、電子裝置(72.3%)、化學工業(70%)等。與2000年調查結果相比,這些產業計劃擴大投資的企業比重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汽車工業提高了23.8個百分點,除此之外,一般機械(29.8)纖(28.0)、食品(30.4)的百分點上升幅度也比較大,表明這些行業的投資有可能出現新的增長勢頭。

從以上結果來看,日本對華產業轉移(包括直接投資、當地投資企業增資或擴大銷售以及產品研究開發、向中國國內企業委託生產、收購中國國內企業產品等)趨勢將進一步加快,其中運輸裝置、機械、電氣電子機械、化工等資本密集型產業領域的投資有可能超過其他產業。應當說今後發達國家的對華投資也具有相近的特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