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生物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9.18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生物教學設計

生物教學設計1

課題

作為生物的社會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本文一些重點問題的討論提高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物學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教學難點通過觀看生物資料片、觀察一些昆蟲的社會行為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學關鍵瞭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學知識課型將授課教學方法品味優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教具電腦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匯入重點難點教學過程研讀課文,討論問題。

(1)本文采用丁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學隨筆。本文雖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論文,沒有羅列森嚴的論點論據,但還是具有獨特的論證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終是在與人類行為的對比中談論生物的社會行為,始終認為人類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著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論述中,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其他生物,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做比較分析,肯定群體的智慧,強調社會化的重要性;再次,對生物的社會行為的描述,有詳有略,先詳後略,以詳帶略(詳昆蟲類,略菌類、魚類、鳥類),這樣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細緻剖析,又豐富了例證,也體現了由現象層面到理論探討逐步深化的過程。

(2)怎樣理解本文關於生物社會行為的論述?

【明確】作者論述昆蟲、魚類、鳥類等生物的社會行為,證明它們也有集體協作精神,而且隨著群體數量的增加,智慧也隨之增長,這些都來自他對自然界中社會性生物細心的觀察和思考。把這些生物的群體看成是一個龐大的生物體,更是作者的創見。但是要看到,作者談論生物的社會性,焦點還是在反思人類行為,意在批判傳統生物學人類中心主義甚至人類沙文主義的觀念,強調人類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識,不然我們就會陷入因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帶來的種種困境之中。無可否認,作者的論述有其幽默調侃的成分,觀點有其牽強偏激之處,但他的視角是獨特的,見解是獨到的,議論是深刻的,讀之給人以理性的啟迪和美感的享受。

匯入介紹,教師點撥

默讀思考,活動了解

回答學生活動

總結

練習作業

(3)怎樣理解本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明確】作者在論述中,往往把人類行為與其他生物的社會行為比照映襯來談,即把人類的`行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為看成是擬人化的,這就形成了一種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如說人類“碰碰觸角”,說螞蟻“使用童工”等等。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作者的這種幽默的語言風格:首先,作者作為人類的——員,卻能“降格白貶”,以較低的姿態來談論生物的社會行為,體現出一種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為一個生物學家,敢於向傳統觀念挑戰,敢於闖別人不敢涉足的禁區,表現出一種智慧上優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為通俗欄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激發大眾對科學的關注和熱愛,也要用幽默的語言化雅為俗,拉近同讀者的距離,吸引他們的閱讀興趣。

佈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三”。

熟讀課文,看有關昆蟲的科普書籍

課後記事通過觀看生物資料片、觀察一些昆蟲的社會行為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生物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屬於新課標十大主題中第二大主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中的內容,本主題又包括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等三個二級主題。顯微鏡是生物學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觀察工具,初步學會獨立使用顯微鏡是國中階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學習認識、使用顯微鏡對學生在後面進一步從微觀認識動植物,乃至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基礎,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學生自主學習、親自實踐,從而使書本知識遷移深化為一定的能力、素養,同時引導學生形成一定的情感價值觀。

①知識目標:正確說明顯微鏡的結構與功能

②能力目標:能獨立、規範地使用顯微鏡,能觀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認識、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

③情感目標:認同顯微鏡的規範操作方法,養成愛護顯微鏡的習慣,初步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

①教學重點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②教學難點

規範使用顯微鏡,並觀察到物象。

2.教學策略

作為本冊教材中第一個技能性的操作實驗,該課內容寓理論與實際於一體,是非常基礎和重要的一節內容。但由於顯微鏡較昂貴,學生之前又沒接觸過顯微鏡。過去教師在教學微鏡使用時總是把顯微鏡的結構、功能、使用方法、步驟、注意事項講的十分詳細,然後才讓學生動手,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不符合新課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結合本校學生生源較好和好奇心強的特點,我試著把本節課設計成自學+講授+探究課,給學生創設情境,將學生的親自動手操作為中心,整個學習過程以此為出發點,及時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因難在課堂中解決。適當引導學生進行自學和部分探究,讓學生掌握顯微鏡的結構、功能及使用方法。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與合作在教師引導下,獲得新知與能力的提高,同時體驗探究過程的曲折和樂趣,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科學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3.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顯微鏡,並逐個檢查(準備兩個不同倍數的目鏡);三種標本(寫有“上”字的玻片;寫有數字的透明紙;寫有數字的不透明紙;),擦鏡紙,紗布,顯微鏡的使用錄影帶或課件;課前每班培訓幾名學生,以便課上幫助教師輔導其他學生。

學生:對照課本彩圖,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並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閱讀課後的顯微鏡發展史。

4.教學程式

走進新單元 指導學生閱讀二單元開篇語,觀察書上細胞彩圖,明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奧妙,就必須要了解細胞。

匯入新課(展示圖片)

讓學生了解細胞非常小(提示圖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狀各異。提問,引出觀察細胞的工具──顯微鏡。

引導學生積極發言,敘述顯微鏡的.發展史。提問:通過預習,你對顯微鏡的發明、發展知道了多少?我們現在用的是什麼顯微鏡?

新課過程

認識材料和用具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桌上顯微鏡、玻片標本、擦鏡紙、紗布等。

取鏡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託;略偏左,安目鏡。指導學生看書37頁:取鏡和安放。強調安放目鏡時,手指不要觸控鏡頭,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

顯微鏡的構造

學生兩人一組,看書對照實物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之後回答教師指示部分的名稱。(教師利用課件,點選即顯示各部分名稱)

顯微鏡的使用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鼓勵,引出顯微鏡的使用。介紹三種觀察標本:

(1)寫有“上”字的玻片;(2)印有數字的透明紙;(3)寫有數字的不透明紙。對光

要求學生先看書,然後指導學生動手觀察。按照先看到一個白亮的視野→放入標本→-看到清晰像的順序(建議先觀察2號標本)。

(1)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睜。(3)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視野。

觀察

學生邊看書自學邊操作顯微鏡進行觀察。

(1)標本放在載物臺上,壓住,正對通光孔。

(2)鏡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標本。

(3)左眼注視目鏡,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強調

⑴用低倍物鏡(10×或8×,即短的物鏡)對準通光孔。

⑵轉動轉換器的手法要正確,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

⑶鏡茼先下降後上升,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以免壓碎標本。

⑷左眼看目鏡,右眼睜開是為了畫圖。引導學生繼續觀察。

思考並回答問題:

⑴為什麼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

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⑶不透明紙上的數字為何看不清?

⑷放大倍數不同,看到的細胞個數與大小有什麼不同?

5.練習反饋

1.寫有“上”字的玻片標本,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字。

2.顯微鏡的目鏡5×,物鏡10×,放大倍數是();目鏡10×,物鏡10×,放大倍數是();目鏡10×,物鏡40×,放大倍數是()。

3.如果物像偏左,你應將標本向()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6.教學反思

上好本節課的關鍵是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和操作,教師最好課前培訓幾位學生作助手,這樣看似麻煩,實際在上課時解決了不少問題,以後的學習中還會用到顯微鏡,所以在開始就要強調規範操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生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蒸騰作用的概念、過程和意義,瞭解蒸騰作用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蒸騰作用的演示實驗繼續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繼續培養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蒸騰作用的過程及其他相關知識,建立植物體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的觀點,增強生態意識,提高對綠化祖國、保護環境的認識。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的內容包括:證實植物體蒸騰水分的演示實驗,蒸騰作用的概念、過程和意義,蒸騰作用與人類的關係等內容。其中蒸騰作用的概念、過程和意義是本節教材的重點。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平常不甚瞭解的,因此,這節課必須先進行演示實驗,使學生確信植物體有蒸騰作用以後,才能進一步講清蒸騰作用是怎樣進行的。

植物體主要通過葉進行蒸騰作用,因為葉具有適應這種功能的形態結構——氣孔。關於氣孔對於蒸騰作用的調節機制比較複雜,現行教材未做過多的解釋和要求,教師可通過模型或多媒體,對此問題進行簡單的講解,只需要讓學生對氣孔的調節有直觀的感受就足夠了。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不把這一點講清楚,學生就不會理解這種生理現象對植物本身的重要性,甚至會誤會這種現象對植物本身是有害的。因此,教師在講解蒸騰作用的意義時,應該儘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接受和理解蒸騰作用對於植物生活的意義。

教法建議

通常國中學生應該對蒸騰作用有所瞭解,所以課前可以佈置學生在家裡進行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對蒸騰作用進行初步的探索。

同樣,教師也要製作觀察蒸騰作用的演示裝置。可以按照課本上的要求做,也可以將一個不漏氣的乾燥的透明塑料袋,套在一片葉上或一個枝條上,袋口一定要紮緊。將這個實驗裝置放在溫暖的地方,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到塑料袋的內壁上有許多水珠。如果用花盆,注意不要連花盆一起套進去,只能套住莖和葉。在套前澆一次水,效果會更加明顯。

有關蒸騰作用的過程,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簡圖來表示(根吸收的水分,經過莖運輸到葉並蒸騰出去),或直接通過多媒體制作的動畫來進行講解,以利於學生形象地理解這一動態的過程。

關於蒸騰作用降低植物體的溫度,使植物體不致被灼傷的問題,可以利用夏天洗澡的例子來說明。夏天洗澡後,留在人體體表的水分蒸發時,會帶走人體的一部分熱量,從而使人感到涼爽。由這類生活例項再引伸到植物體的蒸騰作用,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蒸騰作用的概念、過程和意義。

難點:蒸騰作用的概念

手段: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為主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蒸騰作用的概念可以通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得出。而蒸騰作用的過程可以藉助動畫或投影讓學生有感性的認識,而對於蒸騰作用的意義則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引導學生分析得出。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匯入:

複習提問:根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組織學生回答。

總結,引入新課題:植物體的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那麼水分進入植物體後是否都被植物體利用了呢?

二、講授新課:

(一)蒸騰作用的概念:

出示課前準備好的演示實驗裝置(為了說明葉與蒸騰作用的關係,可以準備一套相同實驗裝置,只是在葉片上塗抹一層凡士林)

組織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提出問題:

1、塑料袋的內壁有什麼物質生成?

2、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從哪裡來的?

3、水珠是從葉片的什麼地方散發出來的?

4、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以液體的形式從氣孔中流出來的?還是以氣態形式從氣孔中散發出來的?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並回答問題。

總結:

1、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

2、植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可以蒸騰水分,但蒸騰水分的主要器官是葉。

(二)蒸騰作用的過程:

提問:植物蒸騰出的水分是由哪來的?

出示投影或動畫:演示蒸騰作用水分由根到葉的動態的過程。

提問:

1、植物根毛的`作用是什麼?

2、氣孔的作用是什麼?

講解:

1、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進入根內,然後通過根、莖、葉中的導管,送到葉肉細胞。

2、植物體吸收的水分僅有1%左右參加植物體各項生命活動以外,99%左右的水通過氣孔散發到大氣中。

(三)蒸騰作用的意義:

提問:植物體為什麼消耗能量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絕大多數都通過蒸騰作用又回到大自然中呢?

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1、由於重力的作用,水應該向下流,但植物體中水分卻是由下向上的方向流動,原因是什麼?

2、無機鹽必須以什麼方式存在,才能被植物體吸收?

3、為什麼夏天在樹下會有涼爽的感覺?

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總結:蒸騰作用的意義:

1、促進根吸收水分。

2、促進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3、降低植物體的溫度,避免灼傷。

講解:由於植物具有蒸騰作用,大面積的森林可以增加大氣溼度,使天空雲量增多,從而增加降水量,起到減輕乾旱、調節氣候的作用。因此,我們要進行大面積地植樹造林。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水分的散失--蒸騰作用

一、蒸騰作用的概念:

蒸騰作用:是指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

二、蒸騰作用的途徑: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莖、葉的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

三、蒸騰作用的意義:

1、促進根吸收水分。

2、促進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3、降低植物體的溫度,避免灼傷。

探究活動

實驗目的:觀察葉片的蒸騰作用

實驗材料:兩個重量相等的新鮮枝條(葉片多的枝條設為甲,葉片少的枝條設為乙)

實驗用具:錐形瓶、托盤天平,中間有孔的活塞

實驗步驟:

1、兩個相同容量的錐形瓶中裝入等量的水(水溫25~35℃左右),塞好活塞;

2、把兩個枝條分別插入裝有水的錐形瓶中,放在已調節好的天平上,再重新調節天平使兩側達到平衡;裝置如圖所示

3、10分鐘後進行觀察,記錄觀察結果。

實驗結果:

乙枝條所在的托盤向下傾斜,這顯示出左盤燒瓶中的水通過葉片散失的水分較右盤多。

實驗結論:葉片不僅能散失水分,而且葉片越多,散失的水分越多。

生物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描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利用自己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珍愛生命的意識及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夠分辨三種血管,瞭解血管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關係。

教學難點:

血液在三種血管中的流動方向。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動脈

讓學生摸一摸自己的頸部和腕部動脈的搏動,感受動脈所在的位置,觀察、思考並表達,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考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動脈一般分佈較深,可以摸到但一般看不到。

2、靜脈

指導學生觀察身體表面特別是手臂上的“青筋”,即靜脈,感受靜脈的.所在位置,說出靜脈的分佈特點:在較淺的位置有分佈,可以再手臂、手背等處看到。

握拳,觀察手背上凸起的“小包”,瞭解靜脈瓣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二)新課教學

分別播放關於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視訊,並配以圖片出示讓學生根據視訊和圖片的內容做出討論分別說出其特點,並就三種血管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管壁厚度、管腔大小(直徑)進行討論,列表總結起不同之處,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滲透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思想。

血管型別功能分佈管壁特點管腔特點血流速度

動脈把心臟中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大多分佈在身體較深的部位較厚,彈性大較小快

毛細血管進行物質交換數量多,分佈廣非常薄,只一層上皮細胞很小,只允許紅細胞呈單行通過最慢

靜脈把血液從全身各處送回心臟有的分佈較深,有的分佈較淺較薄,彈性小較大慢

(三)能力展示,鞏固提高

課件出示練習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鞏固本節內容:

1、你觀察到了幾種血管?血液流動的方向性如何?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什麼血管?毛細血管的結構實現了什麼功能?

答:三種血管;血液流動方向為:動脈→毛細血管→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管壁極薄,公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徑極小,細胞只能單行通過,使得管內血流速度最,能與細胞充分進行物質交換。

2、為什麼要在指尖、手背等部位取血或輸液?四肢的靜脈瓣有什麼作用?

答:指尖、手背、手臂、耳脣等部位取血和輸血,是因為這些部位都有靜脈分佈,靜脈血管管壁較薄、彈性較小,管內壓強小,血流速度較慢,取血時不會倒置血液大量外流,輸液時也可以把藥劑帶回心臟再送往全身各處;靜脈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證血液輸送回心臟。

3、用肉眼能看到靜脈,能看到動脈嗎?動脈和靜脈在分佈和結構上可能有什麼不同?

答:動脈分佈比靜脈深,可以摸到,一般看不到。

血管型別分佈管壁特點管腔特點

動脈大多分佈在身體較深的部位較厚,彈性大較小

毛細血管數量多,分佈廣非常薄,只一層上皮細胞很小,只允許紅細胞呈單行通過

(四)課堂小結

1、血管內血液流速不同,血管壁受到的壓力就不同,這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血壓。由於心臟想血管供血是間斷的,動脈表現的是搏動明顯,相比較靜脈搏動較弱,根據搏動情況不可以區分動脈和靜脈血管。中醫診脈要在手腕位置,這裡的血管是動脈血管,搏動比較明顯。我們手背和手臂上的這些血管,搏動較弱,都是靜脈血管。

2、在人體四肢,還可以根據血管中是否有靜脈瓣區分動脈和靜脈血管,靜脈血管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動脈則沒有。

3、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共同構成血液流通的管道,保證血流的暢通無阻。

(五)小結作業,課外拓展

聯絡生活啟發學生根據三種血管的血流速度及功能辨別出三種血管創傷出血時的現象,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關愛生命的意識。

四、板書設計

生物教學設計5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教學授課的物件是七年級新生,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永續性不強。具一定的感性認識能力,但理性

認識不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還要加強。學生具有一定的國小自然基礎,但缺乏正確的生物科學的學習方法。

結合學生和課本內容的特點,本節課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討論、探究法”,充分體現新課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在整堂課中主要以學生討論、探究、合作學習為主,把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東西拿來做教具,引導

學生去認識生物,激發他們主動探究生物的特徵,從而真正理解“生物”的意義所在;穿插一些小遊戲,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通過教師提供的有關問題進行討論與探究,積極思考問題,深入瞭解相關內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根本轉變與學生方式的變革,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

2.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二)過程與方法:

提高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合作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三、重點難點

重點:

1.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難點:合作和探究學習的能力的形成以及學生討論的組織。

四、課時(1課時)

五、教學媒體

身邊常見事物的圖片(山、石、樹、昆蟲等等),課前準備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1. 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上新課前先做一個遊戲:教師展示生物和非生物的實物(如盆栽植物、小動物)和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有山、水、蟲、鳥、樹、石頭的多媒體畫面),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猜測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這種匯入新課的方法是根據七年級新生好奇的特點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質疑啟思,討論問題:

討論的問題是:①怎樣區分生物和非生物?

②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徵?

討論分小組進行,討論後全班交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樣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能使全班不同層面的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相應的發展,真正體現了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的宗旨。學生回答的“生物的特徵”答案不完整,學生甚至出現幼稚、可笑甚至錯誤的看法,這時我都回適時進行鼓勵,以增進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有時學生積累的課外知識或突發奇想也會啟發教師,使教學更趨完美。

3.討論與遊戲,突破重難點:

通過以下的教學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徵。

(1) 討論:植物和動物等都需要什麼才能存活?

我認為通過討論學生找出植物和動物需要營養的方式的不同,為《生態系統》等內容的教學有一個好的鋪墊。

學生討論後回答相關問題,對學生的回答我及時給予肯定或糾正。總結出: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遊戲:全班進行憋氣比賽,看哪位同學憋氣時間長。討論問題是:我們為什麼只能短時間的憋氣?能否列舉一

些動物如何進行呼吸?植物也要進行呼吸嗎?

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發現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也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總結出:生物能進行呼吸,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氣,撥出二氧化碳。 因學生知識有限只要求學生知道呼吸是什麼,而不能深入對呼吸進行探究。

(3)提出問題:

“為什麼要給養魚缸的魚經常換水”。

讓學生思考討論的問題:我們每個人自己排出廢物的方式有哪幾種?植物也會產生廢物,那麼植物如何排出廢物?

總結出: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猜物品遊戲:

課前準備好幾個紙箱子,其內放幾種動物(如青蛙、蚯蚓等),讓學生上臺用手摸後猜裡面是什麼動物。要求

全班學生注意觀察猜物品的學生碰到動物時產生的縮手反應。學生觀察做此遊戲的學生反應後,簡單歸納出此現象的原理,即人對外界刺激會做出反應。

討論題:植物等其他生物對刺激是否會做出反應?如果植物也能對刺激做出反應你如何證明之?對於這樣問題學生

可以大膽質疑,大膽猜想,大膽設計,學生有更多的思維空間。我對於學生的各種設計將給予鼓勵,學生對“生物都能對刺激做出反應”這個特徵不僅僅是存留在識記的層次上,而是通過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真正把學生

生物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㈠、選材原因

本章的第一節課《光合作用的產物》已經對探究澱粉和氧氣的實驗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而沒有選擇探究二氧化碳和水這兩個原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生物學課程標準中倡導的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綜合利用已有知識,積極思考,從不同的角度解決新的問題,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㈡、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的精神,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⒈知識目標:

①知道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掌握設計實驗的一般原則。

⒉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

②在科學探究中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⒊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②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㈢、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㈣、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設計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的實驗

二、教學方法:

本節課採用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科學探究是學習生物學最有效的方法,而設計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然而國中學生受知識、經驗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得設計實驗成為了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因此,課堂上要加強教師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提高教師引導性語言的含金量,針對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的困惑或錯誤,以提問、質疑等方式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幫助學生梳理實驗設計中的難點,進而讓學生動手完成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等,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採取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一起交流、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並互相配合完成實驗,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三、教學過程

㈠、複習:

本節課是從複習上節課的內容開始的。因為光合作用的.產物及其實驗方法是本節課探究的突破點。課堂從複習入手,一方面引起學生的回憶,同時更重要的是起到提示和引導的作用。

㈡、新課教學

⒈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讓學生閱讀“身邊事”,以教材中的“綠色植物是以什麼為原料製造有機物的呢”開始新課教學。當學生回答出二氧化碳時,提出本節課的問題“二氧化碳真的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⒉分組討論,設計實驗

學生針對問題作出“二氧化碳是(不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的假設,並讓學生說出判斷假設正確的依據,啟發學生從光合作用的產物入手來探究原料。

在學生設計實驗之前,引導學生回顧設計實驗時容易忽略的原則-----對比原則、單一變數原則和等量原則,並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明確本次探究要以“二氧化碳”為變數設計對照試驗。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根據教師提供的實驗用具互相討論,設計實驗,探究新問題的解決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⒊相互交流,完善實驗

學生設計實驗完成之後,小組推薦代表交流方案。我先讓實驗方案和書上設計的實驗一樣的小組進行彙報,然後找有問題的小組彙報,並讓他提出他遇到的問題,讓全體學生一起思考、解決。然後小組間對實驗方案提出不同的意見。

最後學生一共設計了三種實驗方案:一種是通過檢驗綠色植物有無澱粉生成,一種是通過觀察水草有無氧氣產生,第三種是通過觀察蠟燭的燃燒情況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生物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4節《能量之源一光與光合作用》第1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葉綠體內色素的種類和功能、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掌握提取、分離色素的實驗方法。本節內容是對第3章細胞的基本結構知識的提升,又是後面學習光合作用原理和應用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說出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2.能力目標:

(1)通過“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學會提取、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

(2)通過小組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的嚴密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操作,培養學生勇於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2)通過聯絡知識與生產實踐的關係,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熱愛,分析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的聯絡,形成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難點:對實驗原理的理解:色素的提取分離過程。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於平行分班,沒有實驗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水平有差距。有些學生對於毛細吸管怎麼用都不清楚,所以講解時需要詳細。對於研磨和過濾等操作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但紙層析法是首次接觸,需要教師指導並藉助動畫給予直觀的認識。

五、教學方法

1.實驗法: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2.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匯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實驗“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初步把握實驗的原理和方法步驟。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佈置:兩人一組,實驗室內教學。課前開啟實驗室門窗通風,課前準備好綠葉、濾紙條、紗布等材料用具,配製好層析液。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匯入、展示目標。

教師首先提問:

(1)萬物生長靠太陽,那麼,太陽能是怎麼轉變成生命活動可以利用的能量的呢? (光合作用或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又依靠什麼進行光合作用呢? (葉綠體)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我們來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然後展示探究的第一個問題,綠葉中有哪些色素呢?已經佈置學生們課前預習了這部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並讓學生把預習過程中的疑惑說出來。

設計意圖:步步匯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綠葉中有哪些色素呢?

教師:大家提出的這些問題很好,看得出課前認真預習了。那麼我們今天主要來解決這些問題。多媒體展示實驗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重點講解實驗原理,強調提取色素和分離色素的不同,其中紙層析法學生第一次接觸,所以著重講解,通過fash動畫幫助學生理解。共3頁,當前第1頁123

學生明白原理後教師繼續和學生分析說明實驗步驟,強調實驗注意事項,提出思考問題,佈置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兩人一組,分工合作。並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思考討論所提出的問題。

多媒體展示探究思考題。

(1)研磨時放入少量二氧化矽和碳酸鈣的目的分別是什麼?

(2)過濾時,用尼龍布而不用濾紙的.原因是什麼?

(3)濾紙條為什麼要剪去兩個角?

(4)層析時燒杯要加蓋,為什麼?

(5)為什麼要重複畫濾液細線?如果只畫一次會怎麼樣呢?

(6)為什麼濾液細線不能觸及層析液?如果接觸了又會怎麼樣呢?

(7)濾紙條上出現了幾條色素帶,其排列順序怎樣?寬窄如何?這說明了什麼?

在學生分組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課堂實錄),

等學生分組實驗進行到濾紙條在小燒杯中進行層析時,組織學生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交流實驗前提出的思考題,進行師生交流。交流到第七個問題時,正好實驗結果也就出現了,這時找學生展示自己濾紙條上的實驗結果,並讓學生交流觀察自己濾紙條上的結果,教師展示結果比較好的色素帶,總結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及顏色等知識。色素的種類及其作用

胡蘿蔔素(橙黃色)

類胡蘿蔔素

(含量1/4)葉黃素(黃色)

葉綠體中的色素

葉綠素a(藍綠色)

葉綠素(含量3/4)葉綠素b(黃綠色)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能深入領會實驗原理,有利於掌握操作要領;通過提出探究思考題,注重了試驗的探索性;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操作過程,解決了課本中提出的“不能”、“注意”等的原因,從中找到了成就感,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大有提高。這時進一步提出問題:我們分離出了綠葉中的色素,那麼這四種色素對光的吸收有什麼差別嗎?

探究二:綠葉中四種色素對光的吸收有什麼差別嗎?

讓學生觀察多媒體白光通過三稜鏡和白光先通過色素濾液再通過三稜鏡的光譜情況,對比思考色素對光的吸收情況,從連續光譜中可以看到不同波長的光被吸收的情況,並給出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光譜,學生很容易得出色素的功能:吸收光能,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然後給出探究二的思考題:

(1)葉片呈現綠色的原因是什麼?

(2)為什麼許多植物到了秋天葉子就變黃了?紅葉是怎麼回事呢?

(3)溫室的頂棚用紅色玻璃還是綠色玻璃好?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最後師生總結。(課堂實錄)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的對比給了學生一個感性認識,通過看圖,提高了學生對圖表的分析能力。通過聯絡生產實踐進行拓展,使學生認識到知識的價值,提高了學習生物的興趣。

探究三:捕捉光能的色素存在於細胞中什麼部位呢?

簡單介紹前面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然後多媒體展示葉綠體的結構。這時提出問題:色素具體分佈在葉綠體的什麼部位呢? (類囊體)

設計意圖:本部分知識很簡單,引導學生結合前面所學的細胞器來掌握。

探究四:葉綠體的作用僅僅是吸收光能嗎?

多媒體flash動畫展示資料分析中恩吉爾曼的實驗。通過實驗分析得出葉綠體的功能,並討論恩吉爾曼實驗的巧妙之處。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科學家的實驗,讓學生明確實驗設計的原則,提高生物學的科學素養,通過對葉綠體結構和功能的學習,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共3頁,當前第2頁123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並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路並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五)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我們已經學習了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那麼,光合作用是如何進行的呢?在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光合作用探索的歷史。這節課後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著重分析科學家是如何設計實驗,如何得出恰當的結論的。並完成本節的課後練習及課後延伸拓展作業。

設計意圖:佈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並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後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

九、板書設計

一、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

(一)捕獲光能的色素

1.色素的種類

2.作用

(二)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十、教學反思

本課的設計採用了課前下發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後進行當堂檢測,課後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本節課的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分離是課本上重要的學生必做的實驗,四種色素與後面要學的光合作用過程聯絡非常密切,所以在實驗室上這節課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雖然準備實驗很麻煩,但提高了課堂效率,不用再另找時間做實驗。學生分組實驗併合作探究,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教學重點內容——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並通過親身實踐進一步領會了實驗原理紙層析法,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色素的提取分離過程,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也提升了生物學的科學素養。整堂課學生求知旺盛,複雜的知識變得簡單化,親自動手操作,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能力。生物學科是一門自然科學,需要學生做的實驗必須做,時間長了不做實驗學生的動手能力明顯下降,同樣也會影響學生的分析拓展能力。在小組的合作實驗中,實驗能力強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好,實驗能力弱的學生就差一些。所以教師要著重強調實驗的規範性,特別是實驗儀器的使用。

生物教學設計8

I、教學設計示例

一、第一章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l 致同學們

l 第一單元第一章認識生物

指導思想——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樹立整體性的生物學觀點

1、說出生物科學的發展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2、通過觀察與交流活動,識別生物與非生物,列舉生物具有的特徵。

3、在教師指導下,嘗試調查身邊的生物,並完成調查報告。

4、初步形成從整個地球的角度來認識 “人與生物圈的關係 ”的觀點。

教學策略——主動參與、調查研究、合作學習

1、注意非智力因素對教學的影響。

2、利用調查表指導學生的調查活動。

3、使用小組活動評價表,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第一課時致同學們

關鍵: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瞭解當今生物科學研究與發展的社會價值及發展前景,對學生進行科學、技術與社會的教育。認識到具有生物科學素養是作為一名公民必不可少的。 方案一

1.創設情景,閱讀課文,激發學習興趣。

2.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小組或全班討論。

注意事項: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討論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並進行適當的啟發和總結。 方案二

1、閱讀與思考:拿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先讀一

讀這篇文字優美、內容豐富的文章。

2、觀察活動:教師上課前準備一些反應當代最新生物成就和主要問題的錄影,如雜交水稻、克隆羊、轉基因食品、人類基因組計劃、沙塵暴等,供學生觀看。

3、討論與交流:針對閱讀和錄象談談自已對“生物學研究、發展與人類生活的關係”這個問題的認識。

第二課時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徵

關鍵:通過觀察、對比區分生物和非生物;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什麼是生物。

方式一:

活動1.我們知道多少種生物?

要求:讓同學按照一定的次序,每人說出一種生物的名稱,最好不要重複。

記錄:看看在一定時間內能說出多少種生物。

活動2. 我們所說的“生物”有什麼特徵?

要求:可以觀察對比書上的彩圖,並與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記錄:什麼生物。

方式二:討論與交流

教師準備一些較難區別的生物和非生物圖片,如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一棵冬季落葉的大樹,一棵已枯死的大樹;課後第一題中彈鋼琴的機器人以及正在生長的鐘乳石的圖片展示給學生,

讓學生討論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說出自已的理由。

第三課時第二節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關鍵: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認識一些常見的生物,並觀察它們生活的環境;學習調查的一般方法。

準備:知道校園植物、動物的分佈、名稱,繪製校園植物分佈圖;根據對學生的初步瞭解完成分組,將各組調查範圍標在校園植物分佈圖上。

調查的`基本步驟

明確目的要求

落實調查步驟

強調評價辦法及標準

學生進行調查並完成調查報告

交流、展示調查報告

二、第二章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指導思想——重視知識、訓練方法、提高能力、培養情感

1、通過本章學習能夠對生物圈、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生活對生物圈的影響有更深入的理解。

2、關注學生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能夠主動學習。

3、在閱讀、觀察、分析資料、實驗探究、測量等學習活動過程中,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使每位學生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4、創造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增強責任感和創新意識。

教學策略——主動參與、倡導探究、合作學習

1、創設問題情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經驗的教學策略

2、思維訓練——改善學生獲取資訊能力的教學策略。(培養探究能力的核心)

3、小組合作學習——強調以經驗為基礎進行學習的自主性,人與人之間平等互助的關係的教學策略。

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第二章 第一節生物圈

關鍵:什麼是生物圈,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生存條件,資料分析活動的效果。

準備:學生參與調查校園生物的情況以及調查報告的撰寫,有關生物圈的知識,豐富的圖片等。

匯入:在評價學生認識生物的特徵、參與調查身邊生物活動的情況後,利用問題“我們生活在哪兒?除了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生物外,生物還能在哪兒生活?”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將生物生活的範圍擴大到生物圈,強調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讓學生注意到人在生物圈這個“家”中的重要作用。

問題設計

在地球上,哪兒有生物生存?哪些地方生物不能生存?——解決什麼是生物圈,生物圈的範圍。

為什麼在其它星球(月球)上沒有生物生存?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什麼?——解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

地球形成時,就存在生物圈嗎?生物圈是如何滿足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的?——激

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故事引入:尋找另一個人類生存的家園

一天,我看到這樣的新聞:有些河流由於被一種比病毒還小的生物所汙染,使大量淡水生物死亡;人類過多地向大氣中排放工業廢氣,導致空氣質量越來越差;人們大量砍伐樹木,使得沙塵暴一次比一次大,一年比一年多。

我看了這些新聞報道心裡很著急。我想變成一架太空梭,幫助人類找一個新的家園。果然,我變成了一架用鈦合金做的太空梭。“我要飛進宇宙”,只聽見“嗖”的一聲,眼前馬上出現了一片星空。由於能源有限,所以我只能在太陽系內飛行。

這個國小生能不能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為什麼?

第二、三課時

第二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關鍵:影響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探究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生活的影響(1、探究的過程 2、通過實驗完成探究 3、觀察記錄並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

準備:組織學生採集用於探究實驗的小動物;瞭解學生在採集中發現、提出的問題; 教師要採集足夠學生使用的小動物以及實驗用品;教師提前進行實驗,熟悉實驗的每個過程以及容易出現的問題。

匯入:“生物在生物圈中分佈如此的廣泛,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它們有著適宜於自身生存的環境條件,這些條件對生物到底有什麼影響呢?讓學生介紹採集小動物的經歷,以及發現的問題。

生物教學設計9

教學設計思想

本節課是微生物一章完結課,系統分析了微生物在生物圈和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節課一課時完成。教師從日常生活入手切入微生物對生活垃圾處理上面的重要作用,結合知識鏈內容完成總結歸納環節,對資料分析環節,提供了更多的資料,拓展學生的思路。在實際用環節中,如有條件可去觀察垃圾和汙水的處理過程,亦可以資料形式提供給學生,學生在此基礎之上,積極思考尋找更多的處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不僅如此,更要鼓勵學生開啟思維,蒐集更多微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例項。教材是從最常見的生態系統(落葉)中的作用引入的,然後列舉例項,介紹了細菌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的危害,接著又講述了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的例項。這樣編寫的目的是要引導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層次、比較全面地認識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概括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a、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迴圈 b、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c、與動植物共生

2、探究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解作用。

3、探究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第三個作用:與動植物共生。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本章引言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2、通過觀察,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分析、思考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對本章的學習,培養學生辯證觀點,樹立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激發學生愛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激發同學創造情愫。

教學重點

1、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迴圈。(腐生)

2、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引起動物和人患病。(寄生)

3、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以與動物共生。

教學難點

1、細菌和真菌在物質迴圈中的作用。

2、細菌和真菌可以與動物、植物共生。

教學用具

掛圖或者多媒體大螢幕

教學方法

比較分析、討論

多媒體演示法、觀察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

有關細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三大作用的多媒體片斷或相關掛圖。

2、學生準備:

(1)探究實驗

(2)蒐集與細菌、真菌有關的資訊(從日常生活中收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複習問答,匯入新課]

教師:前一章,我們學習了細菌、真菌,那麼從形態上講,細菌和真菌的最大區別是……(學生接述:細菌沒有細胞核,只有核區;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具有細胞完整結構)。我們學習過的細菌按形態分,可分為……(學生接述: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學過的真菌有……(學生接述:酵母菌、青黴、麴黴,還有蘑菇等食用菌)很好。

細菌和真菌雖然個體小,不像動植物那樣惹人注目,但它們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卻是不可低估的。這節課,讓我們來共同關注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從生活現象入手,通過做實驗和資料分析,探究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教師:首先請問同學們一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細菌和真菌嗎?

學生:通過討論,課下收集資料,日常生活經驗等。可能有以下幾種答案。

(a)腐敗的梨(或蘋果)裡有

(b)在媽媽實驗室的顯微鏡下見過。

(c)根瘤菌裡有

(d)沒見過。

教師:日常生活中,我們到底和細菌、真菌接觸嗎?好,先請同學們觀看老師準備的多媒體課件。注意觀察課件裡所涉及到的細菌和真菌的生活現象。

隨即播放多媒體課件(沒條件的可觀察書上p123的圖片)

2、設計實驗演示

一隻完好的梨,用刀子給它劃一個小口。畫外音:“請過幾天再觀察。”梨缺口處大面積腐敗了(是另外的一隻梨,只是前幾天劃的口)。畫外音:“如果繼續放置,它會(慢語速且極具探索性)全部腐爛。”梨由部分腐爛到全部腐爛的動態過程(速度很快)。畫外音:“這便是食物的腐敗現象。梨為什麼會腐敗呢?其實是枯草桿菌把它分解的結果。”

“有些真菌和細菌還可以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病。”同時畫面顯示水稻稻瘟病、小麥葉鏽病、人手癬、體癬的大特寫。

畫外音:“但有些細菌和真菌能與動植物共生,它們相互依賴,一旦分開,彼此不能獨立生活。如地衣。”畫面顯示地衣特寫。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回憶,剛才多媒體課件裡有哪些細菌、真菌的生活現象?

學生:(觀察課件收集資訊,整理資訊後可搶答)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1)枯草桿菌可將梨分解——梨的腐敗同細菌有關。

(2)真菌可使小麥得小麥葉鏽病,使水稻得水稻稻瘟病,可使人生癬——細菌和真菌可使動植物和人患病。

(3)地衣是真菌和細菌與動植物共生的結果。

教師:(鼓勵評價學生)看來,同學們收集資訊能力很強。

請同學們觀察手中腐敗的梨(或蘋果),將其和完好的梨相比較。聯想一下,除了梨和蘋果,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些什麼東西會腐敗變質?試舉例。

學生:(先觀察腐敗的梨和完好的梨,加深對腐敗的認識,再展開聯想做答)答案可能有:變餿的飯菜、垃圾堆上發臭的老鼠、朽木……

教師:同學們舉的例子都很好。食物的腐敗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到,自然界裡的物質迴圈更是迴圈不會停止。這其中,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充當了分解者的角色。

教師講解

1、菌類使梨和蘋果腐敗。

2、真菌和細菌在物質迴圈中的作用:作為分解者,對於自然界中co2等物質迴圈起著重要作用。

3、細菌可以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有條件教師請重新展示有關細菌和真菌可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的片斷。

學生:積極收集資訊,聯想日常生活中感性認識,甚至可以展示自己的體癬。總之,認識到,細菌和真菌中的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內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病。

4、細菌、真菌與動植物的共生現象,如地衣、根瘤菌。(教師請學生們經回憶回答)

放映有關共生的片斷和圖片。

教師:給予肯定,激勵評價,及時鼓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給大多數同學自信心和學習動力。

教師:其實,草食性的動物,如牛、羊、駱駝、兔子等,在其胃腸內,也存在著細菌,細菌可以幫助動物分解植物中的纖維素,而動物的胃腸也為這些細菌提供了食物和生存場所,同學們說,它們兩者是什麼關係?

學生:共生。(可叫中等學生回答)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認識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作用,同學們認識到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可營腐生、營寄生及營共生生活,它們對自然界有三大作用,分別是……(學生接述),可見,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生物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以酸雨或廢電池為例,說明人類的破壞性活動造成的環境汙染對生物的危害。

2.設計並完成酸雨或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的探究實驗。

3.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創新實踐、發散思維、合作交流等多種能力。

4.提高環保意識,增強關心愛護生物圈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設計並完成酸雨或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的探究實驗。

2.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增強環保意識,加深關心愛護生物圈的情感。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1)蒐集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汙染對生物影響的圖片、資料,有關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圖片、資料,有關廢電池的危害的圖片資料。

(2)預習探究實驗,小組成員合作,初步擬定本組探究方案。

2.教師準備。

(1)蒐集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汙染對生物的影響的圖片、資料,有關酸雨的知識、成因、危害的圖片、資料,有關廢電池的資料。

(2)設計並製作課件(圖片、資料、酸雨形成動畫、廢電池造成危害的動畫、探究提示、問題設定、詩句欣賞、數碼相機拍攝的實驗前後材料變化情況)。

(3)錄影片段(國外有關酸雨的情況報道及治理方法)。

(4)為探究實驗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擬酸雨,廢電池浸出液,清水,培養皿,標籤,噴壺,小麥幼苗,浸泡過的小麥、黃瓜、大豆、菜豆等種子)。

[教學方法]

探究解決式教學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培養、觀察、記錄等過程利用課外活動時間)。

[教學過程]

一、第一課時

(一)兩分鐘課前“熱身”

利用兩分鐘課前準備時間,多媒體以新聞紀實方式展現一段有關“人類在改變地球面貌”的`文字記載,然後呈現“只有一個地球”的警示語,並伴有音響效果。通過視、聽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人類改變地球面貌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事實,激發起學生的探究願望,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另一方面為本節課的探究主題創造意境。

(二)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1.你說、我說、大家說。

通過學生交流展示課前蒐集的有關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汙染對生物的影響的圖片、資料,提高了學生主動蒐集資訊、表達交流的能力,培養了學生關心愛護生物圈、關注社會的情感。教師予以評價、鼓勵。

2.觀察、思考、質疑。

(1)多媒體顯示四幅畫面(濃煙滾滾、江水混濁、噴灑農藥、被腐蝕的佛像),學生觀察、辨析,達成共識:環境汙染有多種型別(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等),它們已經對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2)利用被腐蝕的佛像放大與原型的比較及佛像擬人化的問題“傷害我的元凶是誰”,創設了質疑情境,激發了學生探究酸雨對生物影響的濃厚興趣。

(3)通過對我國於電池的產量、消費量、回收率的資料分析及專家測試結果——“一節鈕釦電池能汙染60萬升水,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裡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的瞭解,激發了學生探究廢電池對生物影響的濃厚興趣。

(三)確定探究主題、制定探究方案

各小組成員根據本組的探究興趣,確定探究主題,並從教師提供的多種供選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選擇本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時對本小組感興趣的探究主題初步制定探究計劃,通過教師的探究提示,各組將探究計劃補充和完善。探究提示內容如下:

1.你選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為什麼要這樣選取?

2.是否需要設計對照實驗?如果需要,你將怎樣設計?對照組和實驗組在材料和條件(如環境、管理、觀察記錄等)上有什麼要求?

3.本實驗是否需要數量統計?如果需要,嘗試設計一種你認為簡單明瞭的統計格式,以便記錄觀察實驗的結果。

4.只做一組對照實驗,實驗結果可靠嗎?你認為怎樣做,實驗結果才可靠,為什麼?

(四)初步實施探究方案

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初步實施探究方案。教師以多媒體提示課後的管理、記錄等工作,以保證探究過程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提示的內容如下:

1.課上完成實驗裝置,對所選用的材料進行初步處理後送到本組的“實驗基地”。2.課後小組成員繼續分工合作,做好管理、觀察記錄工作。3.還需做哪些工作才能完成此次探究的全過程?

(五)探究過程的課外延續

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一步實施探究計劃。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對實驗材料進行定時管理、觀察、記錄,最終在開放性實驗室中合作完成探究過程,並對記錄的資料和觀察的結果進行分析,撰寫探究報告。

二、第二課時

(一)分析結果、表達交流、教師評價

各小組組長代表全組同學在全班彙報交流探究報告,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同時展示用數碼相機拍攝的實驗前、後材料的變化情況圖片以及各組的原始實驗記錄表。如果實驗結果不支援假設,分析導致該結果的原因。其他同學可對各組的探究報告提出質疑,提問或發表自己的觀點,使每個學生都擁有平等的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在每組發言之後,教師及時對該組的探究情況予以客觀評價,既要賞識鼓勵,又要指出存在的問題。各組發言完畢,教師進行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的科學探究、分析解決問題、自評互評、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總結實驗中出現的在以後的探究實驗中應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如設定對照實驗、設定重複組等,指出探究道路的坎坷,鼓勵學生在漫長的科學探究的道路上知難而進,培養自己堅韌不拔的科學探究精神。

(二)進一步認識危害性,環保從我做起

酸雨形成的動畫效果加深了學生對酸雨成因的瞭解;三組(樹林、池塘與魚、竹林與熊貓)今昔對比圖,使學生對酸雨給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通過對廢電池被丟棄銷蝕後,內部的重金屬離子汙染環境的途徑的動畫及水俁病、骨痛病圖片的觀察與思考,使學生對廢電池給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增強了學生環保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通過教師提示的問題“回想你和你周圍的人有哪些行為習慣曾經或正在對環境造成汙染”“作為生物圈中的一員,你打算為環保做些什麼”,使學生在思考的同時,明確自己的環保責任和義務,加深關心愛護生物圈的情感。

(三)環境保護,從現在做起

提示學生慎重處理實驗中用過的材料用具,環保從日常的身邊小事做起。

(四)解讀詩句,關注全球環境

此為本節課拓展環節。通過對著名的挪威劇作家易卜生詩句的欣賞與解讀,對國外有關酸雨情況報道的錄影片段的觀察與感悟,使學生領悟到酸雨等環境汙染造成的危害由來已久,遍及全球。加強了學生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生物圈的緊迫感、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同時也將人文精神融入了科學探究中。

生物教學設計11

一、指導思想

以安圖縣教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重點為指導,結合學校和教學,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能力,考出好的成績。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國中,面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通過上學期期末統考的成績分析以後,爭取及格率要達到90%,優秀率要達到50%。這學期應該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特別關注生物學困生的學習發展。

對生物學困生,要真正瞭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於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資訊資料、資料;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的設計和實施。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按照教育局安排課時進度,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來實施。

五、教研課題

《怎樣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生物教學設計12

一、課程概況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化學的科學,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討生命的本質,即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及化學變化規律的科學。醫學生物化學主要研究人體的生物化學,它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近年來,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和病理學等基礎醫學學科的研究均深入到分子水平,並應用生物化學的理論和技術解決各個學科的問題。同樣,生物化學與臨床醫學的關係也很密切。近代醫學的發展經常運用生物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而且許多疾病的機理也需要從分子水平上加以探討。生物化學課程為其它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是醫學各專業的必修課。

本課程適應醫科類各專業的學生學習。學生必須具備化學的基礎知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生物分子的結構與生理功能,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理解生物體重要物質代謝的基本途徑、主要生理意義、調節以及代謝異常與疾病的關係;理解基因資訊傳遞的基本過程、基因表達調控的概念;理解各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及它們在醫學上的意義。根據課程的分工,有關血液凝固、纖維蛋白溶解、氣體運輸、各種激素的結構與功能,及腎臟的有關內容歸入生理學課程。本課程的同期及後續課為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等。

第一部分為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包括第1~4章,內容為蛋白質化學、核酸化學和酶。第二部分為物質代謝與調節,包括第5~10章,內容為糖代謝、脂代謝、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謝、核苷酸代謝、物質代謝的聯絡與調節。

第三部分為遺傳資訊的傳遞,包括第11~14章,內容為DNA的生物合成——複製、RNA的生物合成——轉錄、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基因表達調控與基因工程。

第四部分為重要組織器官代謝,包括第15~20章,內容為肝膽生化、血液生化、骨骼與磷鈣代謝、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營養生化。

第一部分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章蛋白質化學

要求掌握

1.蛋白質的重要生理功能;

2.掌握蛋白質的含氮量及與蛋白質定量關係;

3.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位;

4.掌握蛋白質一、二、三、四級結構的概念;

5.掌握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熟悉

1.氨基酸的酸性、鹼性、含硫、含羥基及芳香族氨基酸;

2.熟悉蛋白質的重要理化性質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

提要:

本章著重從蛋白質的基本化學組成、分子結構以及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理化性質和分類等方面進行講述。

一、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蛋白質是各種生命現象的主要物質基礎,是各種組織的基本組成成分。人體內蛋白質含量約佔人體乾重的45%。其主要元素有碳、氫、氧、氮、硫等,其中氮的含量比較恆定,平均為16%左右。這是蛋白質元素組成的重要特點,也是蛋白質定量測定的依據。通常只要測定出生物樣品中的含氮量,就可用樣品中含氮的克數乘以6.25=樣品中蛋白質的克數來計算蛋白質的含量。

二、蛋白質分子的基本結構單位—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它們在結構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在α-碳原子上都結合有氨基或亞氨基,都為L型α-氨基酸。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鹼性的氨基,又含有酸性的羧基,因此是兩性電解質,在不同的pH值溶液中,可帶不同的電荷。當氨基酸處在某一pH值溶液中時,氨基酸所帶的正、負電荷數相等,此時溶液的pH值為該氨基酸的等電點(pI)。不同的氨基酸有各自特定的等電點。氨基酸由於和茚三酮反應發生顏色變化,故可用於氨基酸的定性和定量測定。

三、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由一個氨基酸的羧基予另一個氨基酸的氨基脫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鍵稱為肽鍵。肽鍵是蛋白質結構中的基本鍵。根據多肽鏈中氨基酸的殘基數分別稱為二肽、三肽、寡肽或多肽。

多肽鏈是蛋白質分子的最基本結構形式。蛋白質多肽鏈中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順序以肽鍵相連形成蛋白質的一級結構。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是其高階結構的基礎。蛋白質分子中的多肽鏈經摺疊盤曲而具有一定的構象稱為蛋白質的高階結構。高階結構又可分為二級、三級和四級結構。維持蛋白質高階結構的化學鍵主要是次級鍵,有氫鍵、離子鍵、疏水鍵、二硫鍵以及範德華引力。

蛋白質的二級結構是指在一級結構基礎上多肽鏈本身摺疊或盤曲所形成的區域性空間構象,主要的有α-螺旋和β-片層結構。蛋白質的三級結構是多肽鏈在二級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盤曲、摺疊而形成的整體構象。某些蛋白質具有三級結構即可表現生物學活性,三級結構是其分子結構的最高形式。許多蛋白質分子是由兩條或兩條以上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相互聚合而成的蛋白質分子稱為蛋白質的四級結構,其中每一個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稱為亞基或亞單位。亞基之間借次級鍵締合在一起,形成寡聚體或多聚體。其中每個亞基單獨存在時無生物學活性。但並非所有蛋白質分子均具有四級結構形式。

蛋白質的功能與其特異的構象有密切關係,而一級結構對空間結構有決定作用。即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是其生物學功能的基礎。蛋白質一級結構不同,其生物學功能不同,各種蛋白質的特定功能是由其特殊的結構決定的。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改變而使生物學功能發生很大的變化。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直接與其生物活性相關,空間結構發生改變,其生物學活性也隨之改變。

四、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1.兩性遊離和等電點:蛋白質的部分理化性質與氨基酸相同,如某些呈色反應等。根據蛋白質的兩性遊離性質,採用電泳方法可對蛋白質進行分離、純化鑑定和分子量的測定。

2.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質:如膠體性質,易沉澱,不易透過半透膜。根據蛋白質這些性質可用透析法分離蛋白質,利用超速離心法既能分離、純化蛋白質,又能測定蛋白質分子量。天然蛋白質常以穩定的親水膠體溶液形式存在,這是由於蛋白質顆粒表面存在水化膜和表面電荷。如除去這兩個穩定因素,蛋白質就可發生沉澱。例如調節蛋白質溶液的pH到等電點,加入脫水劑去除水化膜。常採用鹽析、有機溶劑和某些酸類或重金屬離子等都可使蛋白質沉澱。

3.蛋白質的沉澱:蛋白質的沉澱和變性反應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蛋白質在某些理化條件下,空間結構發生變化而喪失其生物活性稱為變性。分散在溶液中的蛋白質分子發生凝聚,並從溶液中沉澱、析出的現象,成為蛋白質的沉澱。根據沉澱的方法和條件不同,蛋白質的沉澱可能是變性的,也可能是未變性。

第二章核酸化學

要求掌握

1.DNA和RNA分子組成的異同;

2.掌握多核苷酸鏈中單核苷酸之間的連線方式及多核苷酸鏈的方向性;

3.掌握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要點、鹼基配對規律;

4.掌握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DNA變性、Tm、復性及雜交的概念。

熟悉

1.核酸的分類、細胞分佈及生物學功能;

2.熟悉核酸的平均磷含量與核酸定量之間的關係;

3.熟悉核苷酸、核苷和鹼基的基本概念;

4.熟記常見的核苷酸的縮寫符號;

5.熟悉體內重要的環核苷酸cAMP和cGMP;

6.熟悉rRNA、mRNA、tRNA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提要:

1.核苷酸的分子組成

核酸分子主要由碳、氫、氧、氮和磷等元素組成,含磷量為9%~10%,可通過測定磷含量來估計樣品中核酸含量。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核酸是由數十個到數十萬個核苷酸連線而成的,故也稱為多核苷酸。核苷酸由鹼基、戊糖和磷酸組成。鹼基又分為嘌呤鹼和嘧啶鹼兩類。戊糖可分為核糖和脫氧核糖。DNA中的鹼基和戊糖與RNA的有所不同。DNA分子中主要有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鳥嘌呤)和C(胞嘧啶)四種鹼基,戊糖為脫氧核糖;RNA分子中鹼基成分多為A、U(尿嘧啶)、G和C,戊糖為核糖。此外,DNA和RNA還含有少量稀有鹼基。

鹼基和戊糖縮合後的生成物稱核苷。嘌呤和嘧啶可分別與核糖以糖苷鍵相連,形成嘌呤核苷或嘧啶核苷。嘌呤和嘧啶同樣也可與脫氧核糖以糖苷鍵相連,形成各種脫氧核苷。核苷與磷酸以磷酯鍵相連,可形成2’-,3’-或5’-核糖核苷酸。脫氧核苷與磷酸藉助磷酯鍵相連可形成3’-或5’-脫氧核糖核苷酸。

在生物體內大量遊離存在的多是5’-核苷酸(NMP)。5’-核苷酸的磷酸基上往往可以再連線一分子磷酸或二分子磷酸,形成二磷酸核苷(NDP)或三磷酸核苷(NTP)。脫氧核苷酸(dNMP)也可以再連線一分子或二分子磷酸,形成脫氧二磷酸核苷(dNDP)或脫氧三磷酸核苷(dNTP)。在體內有一些遊離的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在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如多種三磷酸核苷特別是ATP是重要的直接供能物質。4種NTP和dNTP是合成RNA和DNA的原料。

cAMP(環化腺苷酸)和cGMP(環化鳥苷酸)是多種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調節細胞內多種物質代謝。一些遊離核苷酸的衍生物是體內一些重要酶的輔酶,參與生物氧化和各種物質代謝過程。

2.DNA分子的空間結構

核酸是遺傳的物質基礎。各種生物都含有兩類核酸,即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DNA是遺傳資訊的載體,其絕大部分存在於細胞核內。RNA與蛋白質的合成密切相關,主要分佈在細胞質中。

在多核苷酸鏈中,脫氧核苷酸的連線方式、數量和排列順序稱為DNA的一級結構。組成核酸的核苷酸按一定順序排列,以3’,5’-磷酸二酯鍵相連的鏈式結構。首尾分別為5’-磷酸基及3’-羥基,即按5’?3’方向書寫。二級及三級結構統稱高階結構,DNA和RNA各有特點。DNA的二級結構特點是雙鏈雙螺旋、兩條鏈反向平行、鹼基向內互補(A-T,G-C)。每個鹼基對的兩鹼基處於同一平面,該平面垂直與雙螺旋的中心軸。配對鹼基之間的氫鍵和範德華引力使該結構穩定。無論DNA雙螺旋結構形式如何,DNA分子中兩條多核苷酸聯的鹼基排列順序總遵循鹼基互補規律的。只要其中一條鏈排列順序確定,另一條也隨確定。DNA的三級結構是在二級結構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的超螺旋結構。如真核細胞DNA的雙鏈纏繞在組蛋白上構成核小體,它是染色體的基本單位。

3.RNA的分子結構

RNA為單鏈結構,區域性可因鹼基互補配對(A-U,C-G)以氫鍵相連形成雙螺旋結構。不參加配對的鹼基所形成的單鏈則被排斥在雙鏈外,形成環狀突起。這就是RNA的二級結構。RNA按功能不同分為三類,即信使RNA(mRNA)、轉運RNA(tRNA)及核蛋白體RNA(rRNA)。每三個鹼基對應一種氨基酸,因此其鹼基排列順序決定了由它指導合成的蛋白質多肽鏈的氨基酸排列順序。

mRNA攜帶了DNA的遺傳資訊,在蛋白質合成中作為合成蛋白質的模板起傳遞遺傳資訊的作用。

tRNA的二級結構最具特色,呈三葉草型。其主要功能部位有二個,一是氨基酸臂的3’末端為-CCA-OH,起特異結合氨基酸作用;二是有一個反密碼環,環上有反密碼子,與mRNA上的密碼子反向互補,於是由tRNA攜帶的氨基酸可被轉運到與密碼子對應的部位,因此tRNA具有攜帶轉運氨基酸的作用。tRNA的三級結構為倒“L”型,是天然狀態下的構象。

rRNA不單獨存在,它與蛋白質結合為核蛋白體,分為大小亞基,存在於粗麵內質網與胞漿中。核蛋白體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場所。

3.核酸的理化性質和應用

酸鹼性:由於DNA和RNA的多核苷酸鏈上既有酸性的磷酸基團,又有鹼基上的鹼性基團,因此它也是兩性電解質。在一定pH溶液中可帶某種電荷,故可用電泳方法將其分離。核酸通常顯酸性,易與金屬離子生成鹽,此時可加入乙醇或異丙醇使其沉澱析出。

高分子特性:如:膠體性質。

紫外吸收特性、變性、復性與雜交特性::核酸在260nm處有吸收峰,可用於定量分析。核酸還具有高分子化合物的某些性質,如粘度大,沉降速度快。核酸在某些條件下會發生氫鍵斷裂,雙螺旋結構鬆散分開即為核酸的變性,但無共價鍵的斷裂。核酸變性後理化性質發生改變,如紫外(260nm)吸收峰值增高,粘度降低。核酸熱變性時,其紫外光吸收峰值達到最大值一半時的溫度稱解鏈溫度(Tm)。Tm值大小與核酸分子中的G-C對含量多少及核酸分子的長度有關。核酸熱變性後,溫度再緩慢下降,解開的兩條鏈又可重新締合而形成雙螺旋,此即為核酸的復性。不同來源的變性核酸一起復性,有可能發生雜交,核酸分子雜交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是一項應用較多的重要實驗技術。

第三章酶

要求掌握

1.酶、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團、酶原的啟用、同工酶和變構酶的概念;

2.酶的化學組成、特性和結合蛋白酶(全酶)類的特性;

3.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

4.米氏方程和米氏常數的意義;

5.競爭性抑制作用的概念;

6.三種抑制作用對最大速度和Km的影響。

提要:

生物體內所有的反應均在常溫、常壓和近中性溫和的內環境條件下進行。這是因為生物體記憶體在著一種生物催化劑一—酶。酶是由活細胞產生,能在體內外對其底物(作用物)起催化作用的一類蛋白質。酶與一般催化劑的不同點在於酶具有極高的催化效率、高度專一性(特異性)、高度不穩定性和酶活性的可調控性。

酶按其分子組成可分成單純蛋白酶和結合蛋白酶(全酶)兩類。前者酶分子全部由氨基酸組成,如蛋白酶、脂肪酶、澱粉酶等。結合蛋白酶的分子組成除含蛋白質部分(稱酶蛋白)外,還含有非蛋白質部分(稱輔助因子),根據與酶蛋白結合的牢固程度不同又可分為輔基和輔酶。輔助因子由金屬離子、B族維生素衍生物等組成。酶蛋白與輔酶(輔基)的關係是:一種酶蛋白只能與一種輔酶(輔基)結合生成一種全酶,催化一種反應,而一種輔酶(輔基)可與多種酶蛋白結合生成不同全酶,催化不同的反應。因而酶蛋白決定反應專一性,輔酶則具體參加反應。酶蛋白與輔酶單獨存在時均無活性,只有結合成全酶,才有活性。

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在某一區域,集中了與酶活性密切相關的集團,稱為酶的必需集團,這些必需集團比較集中,並構成一定的空間構象,直接參與酶促反應的區域稱為酶活性中心。

酶促反應動力學研究各種因素對酶反應速度的影響。主要因素有:作用物濃度,酶濃度,pH,溫度,激動劑及抑制劑。Km值是當反應速度為最大速度的一半時的底物濃度,它表示酶與底物的親和力,Km值越大,親和力越小,反之Km值越小親和力越大。

由於本部分介紹的內容是基礎知識,請同學自己加以總結。

第二部分為物質代謝與調節

第二部分物質代謝與調節—糖、脂類代謝及生物氧化

生命活動最重要特徵之一是生物體內各種物質按一定規律不斷進行新陳代謝,以實現生物體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及自我更新與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物質代謝中絕大多數化學反應實在細胞內優美催化而進行的。各種物質代謝之間有著廣泛的聯絡,而且集體具有嚴密的調節控制能力,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物質代謝的正常進行是生命過程所必需的,這一部分主要介紹糖代謝、脂類代謝、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謝、核苷酸代謝、及各種物質代謝的聯絡與調節規律。

第四章糖代謝

要求:

掌握血糖濃度正常值、血糖的來源與去路、肝臟和激素對血糖的調節作用;掌握糖酵解的基本反應過程、限速酶、ATP的生成及糖酵解的生理意義;掌握糖有氧氧化的基本反應過程、限速酶、ATP的生成及生理意義;掌握糖原合成與分解的生理意義;掌握糖異生途徑的限速酶、生理意義及乳酸迴圈概念;掌握關鍵酶及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理意義;掌握糖耐量試驗的意義。

熟悉糖原合成與分解的基本反應過程、限速酶;熟悉糖異生的概念及基本反應過程。提要:糖是體內重要的能源物質,也可以作為組成細胞的結構成分。食物中的糖類主要是澱粉,經消化作用水解為葡萄糖後被吸收。吸收後主要經門靜脈入肝,一部分在肝細胞中合成糖原或轉化為其它物質,其餘則以血糖形式進入大迴圈供各組織利用。

一、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即為血糖,是糖的運輸形式。血糖濃度的相對恆定對保證組織器官,特別是大腦的正常生理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腦組織所需能量主要依靠血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供給。正常人空腹血糖濃度為70~110mg/dL(4.5~5.5mmol/L)。血糖

濃度的相對恆定依靠體內血糖的來源和去路之間的動態平衡來維持。

血糖的來源主要包括四方面,主要代謝去路包括五方面,而血糖濃度的相對恆定依賴於血糖來源與去路的平衡。肝臟可進行糖原合成、糖原分解和糖異生過程,是調節血糖濃度的最重要器官。肌糖原對血糖濃度也有一定調節作用,但不能直接調節血糖,需通過乳酸迴圈方可調節血糖濃度。葡萄糖在肌肉合成肌糖原,肌糖原分解產生大量乳酸,通過血液迴圈運送到肝臟,經糖異生作用轉變為葡萄糖以補充血糖。該葡萄糖經血液迴圈又可被運送到肌肉合成肌糖原,上述過程稱為乳酸迴圈。

血糖主要在神經、激素的調節下維持恆定。其中降低血糖的激素有胰島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生長激素。這些激素在不同環節上影響糖代謝,調節血糖代謝。

二、糖的分解代謝

糖在體內分解代謝主要通過糖酵解、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途徑。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經過一系列反應生成丙酮酸的過程。它在機體各組織中普遍存在。催化此代謝途徑的酶存在於細胞胞液中。其中己糖激酶(在肝中為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過程的三個限速酶。糖酵解可產生少量能量:1分子葡萄糖經糖酵解淨生成2分子ATP,糖原中的每1分子葡萄糖殘基經糖酵解淨生成3分子ATP,糖酵解的主要生理功用是在無氧條件下提供機體能量。

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條件下,徹底氧化成C02和H20,併產生大量能量。

生物教學設計13

一、設計說明

1、教學內容分析

《生物與環境組成的生態系統》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瞭解生物圈”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在課程標準中的位置屬於一級主題“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級主題“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食物鏈和食物樣”該教學片段是“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這一節中的一個重難點內容,本節的核心概念是生態系統,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食物鏈和食物網等概念,該片斷的教學關鍵是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生態系統這一概念的基礎上,能將各個概念聯絡起來。

2、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回答問題,師生共同探討,描述出食物鏈和食物網,並讓學生認識到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人類是自然界的一員,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周圍生物,樹立保護環境意識。

二、環節教學目標

1、描述生態系統中食物鏈和食物網

2、通過“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教學手段、方法

1、使用多媒體輔助

2、方法:採用啟發式教學法

四、環節用時:10分鐘

五、環節的教學過程

1、提問匯入

通過剛才我們對生產者、消費者和分析者的關係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形成了一定的關係,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

2、授課過程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觀察與思考”’,嘗試完成食物鏈的連結圖,並寫出所有的食物鏈。

2、教師用課件展示正確的食物鏈連線圖。

3、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食物鏈書寫方法。提問:食物鏈由什麼組成,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4、食物鏈的起點是什麼?箭頭由什麼指向什麼?能不能倒過來?為什麼?

5、在掌握食物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出食物網的概念。

生物教學設計14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知道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是一類結構簡單的低等多細胞動物。

(2)知道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3)識記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徵。

2.能力方面

(1)通過對活體水螅和水螅切片的觀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過了解渦蟲的生活史,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講究衛生和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3)通過理解日本血吸蟲適於寄生生活的特徵,進行“生物體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教育。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過對水螅的觀察,培養學生愛科學、勇於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2)通過了解日本血吸蟲的生活史,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講究衛生和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1.水螅的形態結構和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徵

2.渦蟲和華枝睪吸蟲形態結構和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徵

3.準備活體水螅是上好本課的關鍵和難點。 教具準備:

水螅縱切切片、顯微鏡、放大鏡、教學軟體。

課時安排:

本章參考課時2課時。

鞏固練習

(可提示詳細出處或加附頁)

同步練習第一節

板書提綱 板書設計

第一節 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一、腔腸動物------水螅

1.生活環境:淡水中

2.形態體色:乳黃色或淺褐色

3.生殖:出芽生殖或產生生殖細胞

二、腔腸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及其主要特徵

1.腔腸動物與人類的關係:食用、藥用、觀賞、石油

2.主要特徵: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三、扁形動物

(一)渦蟲

1、生活環境

2、形態結構

3、生活方式

(二)豬帶絛蟲

(三)華枝睪吸蟲

(四)日本血吸蟲

四、扁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及其主要特徵

1、扁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2、主要特徵:身體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課後反思

這兩類動物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來說絕大多數是陌生的,所以結合生動的課件講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準確描述遺傳資訊的轉錄過程。理解並掌握mRNA結構特點及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轉錄的Flash動畫及動態組圖,發展觀察識圖能力,提高分析歸納和推理判斷的能力,體驗用生物學觀點認識和分析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核糖核苷酸、mRNA、tRNA等物質的結構及功能特點,形成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基本科學理念。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mRNA的結構特點,遺傳資訊的轉錄過程。

(二)難點

理解轉錄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ppt展示一對雙胞胎的照片並引發學生思考:這兩個孩子如此相像,他們這些相似的性狀是什麼物質體現的?

學生思考回答:蛋白質。

教師設問:他們性狀相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學生回答:基因相同。

教師設問:那麼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探究這一問題——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二)探求新知

1.RNA的結構特點

教師設問:遺傳物質DNA一般都存在於細胞核中,而蛋白質的合成則是在細胞質的核糖體上進行的,那麼細胞核中的DNA是如何控制細胞質中蛋白質的合成過程的呢?

學生回答:應該還有一種中間物質,在DNA和蛋白質之間充當信使。

教師對學生的設想給予充分的肯定,隨後用ppt展示這一信使——mRNA的結構和功能特點:由核糖核苷酸A、G、C、U組成,與DNA配對,mRNA上的鹼基可以攜帶DNA上的遺傳資訊。RNA分子較小,可以從核孔中出來進入細胞質中的核糖體。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p62,自學tRNA和rRNA的內容並完成與DNA對比的表格,總結DNA與RNA在組成的基本單位、五碳糖、鹼基、型別、分佈、結構和功能方面的區別。

教師將學生彙總的表格展示在ppt上,並強調每種RNA的結構與功能的特點,讓學生初步體會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理念。

到RNA的轉錄

教師設問:DNA的遺傳資訊是怎樣傳給mRNA的呢?

學生帶著這一疑問觀看一遍完整的轉錄過程的Flash動畫。

教師再次播放轉錄過程動畫,學生參考導學案上的問題串,即轉錄的場所、原料、產物、模板、配對的原則分別是什麼?再次認真觀察每個過程的變化點。並完成表格。

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轉錄的過程,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糾正指導,引導學生總結出完成詳細的轉錄過程:

①DNA雙螺旋揭開,DNA雙鏈的鹼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條鏈提供準確模板;

②遊離的核苷酸隨機地與DNA鏈的鹼基碰撞,當核苷酸的鹼基與DNA的鹼基互補時,兩者以氫鍵結合;

③新結合的核苷酸連線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從DNA鏈上釋放,而後,DNA雙鏈恢復。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轉錄的概念: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

(三)總結提升

教師結合板書帶領學生進行本節課知識的歸納,引導學生自主繪製知識概念圖。

(四)鞏固提高

學生思考討論:轉錄成功的mRNA的鹼基序列與DNA單鏈模板的鹼基序列和模板互補的鹼基序列有什麼異同?

保證遺傳資訊傳遞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五)課外拓展

列表比較DNA複製和轉錄的異同點。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