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分數》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4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分數》,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分數》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分數》1

設計思路:

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最終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一直是我個人思索的問題。我看到了電視上“挑戰800”節目一瞬間我就想用這樣的形式是否可以植入我的數學課堂?讓數學課上也能和班會課一樣,讓我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課堂上的“*”?本著“體現新理念,用活教材,練活習題,啟用課堂”的思想,針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採用讓學生分組競賽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理解本課重難點,從而有效的發展學生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兩、三個分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2、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概括及推理能力。

3、通過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勇於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精神和初步的創新能力。

教具準備:

投影儀、小黑板、自制4張長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裡的娛樂節目嗎?比如奪標800、春節七天樂?今天我們來玩一玩《挑戰課堂四十分》,願意嗎?挑戰之前要知道我們班的課堂比賽規則

A、把我們班分成四大組,如果哪一組回答問題出色,或者回答問題積極相應加上兩顆星。

B、如果哪一組不聽人家的回答則倒扣一顆星。

C、最後看哪一組勝利相應進行獎勵。

師:在比賽之前先來進行熱身運動。

【設計意圖:這種比賽關鍵在平時,所以在課前我已經分小組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早已讓他們盼望著課的開始,我以主持人的身份調控比賽的時間、順序,以協作者的熱情感染整個課堂的氣氛。】

二、複習匯入

1、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的數;的分數單位是()。

2、裡有()個,裡有()個。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這些概念,如何運用這些概念來比較分數的大小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分數大小的比較)

三、教學新課

1、小組研究:兩個分數的大小比較。

(1)小組操作探究。

師:你想研究哪一組?你會比較它們的大小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提問)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有沒有不同意見?你可以通過摺紙、畫圖、想象、語言表達等。

(設計意圖:把教材上的例7和例8綜合在一起教,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比較,也體現了“用活教材”的大膽嘗試,事實證明效果頗佳。)

(2)小組彙報總結

師:你研究的是哪一組?你用的.是哪種方法?你是怎樣知道那個分數大小的?

生1:我們這組研究的是第一組,我們用的是摺紙法,可以把一張紙平均分成5份,取這樣2份,當然要比取這樣3份少,所以>。把二張同樣大小的紙,一張平均分成3份,另一張平均分成2份,都取這樣的1份,從紙上可以看出>。

(有的小組用的是想象法,如吃大西瓜。還有用的是畫線段圖。老師根據課堂氣氛和學生彙報的情況,如:語言組織、層次是否清楚等,老師可以給小組以加星以鼓勵。)

(3)觀察比較。

師:這組和另外一組有相同的情況嗎?你能再舉一些相同的例子嗎?

師:通過這些例子,你有什麼發現?

生1:可以看出同分母分數,分子大的那個分數就大。

生2:我還看出分子相同的,分母小的反而大。

師:誰來完整的說一次。

生:兩個分數比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個分數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反而大。

(教師要根據學生多回答並根據情況給相應小組加星,目的是調動學生積極性。)

2、小結。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多種方法的得到了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今後我們在比較分數大小的時候就不需要畫圖、摺紙等方法了,如果遇到分數的分母相同就怎樣比較?分子相同又怎樣比較?

(適當多讓幾名學生回答。)

3、練習。

完成第83頁練一練第一題。

4、教學例9

(1)出示練習十五第三題中前兩題。要求學生將分數按一定順序排列。

師:一定順序什麼意思?

生:從大到小或是從小到大。

師:那你能比較這三個分數的大小嗎?

(2)出示例9:、和。

師:同學們能比較這三個分數都是同分母的分數和三個都是同分子的分數。那麼我給你這樣三個分數你會嗎?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會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比較,先讓學生比較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數再教學例9,從而降低了難點,這樣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四、鞏固練習

1、基本題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五第一題。

(2)完成練習十五第二題。

2、小結。

師:今天的比賽陽光小組團結協作,發揮出色,比其他小組略勝一籌,榮獲冠軍,老師為你們祝賀!但老師覺得另外三組不甘示弱,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同樣值得老師喝彩!但是下面還有好題,落後的小組還有後來者居上的可能喲!

【設計意圖:適當的總結和鼓勵為學生的學習活動作了較好的評價,學生從教師賞識的話語中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就感,能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情緒迎接更大的學習挑戰。】

3、發展題練習

(1)同樣做十道口算題,東東用了規定時間的,明明用了規定時間的,哪個同學做得快一些?

(2)在括號裡填上適當的數

(3)和你會比較大小嗎?

(老師要給回答好的學生加星,以調動學生積極性。)

(設計意圖: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我們不僅要重視全體學生,全體學生固然重要,但是少數的優等生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更符合因材施教。)

五、全課梳理

師:你這堂課有什麼收穫嗎?

生:學生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教師也相應給小組總結,評選出的優勝小組。整堂課結束了,往往很多老師課前定好的規則沒有實施而就此結束,其實要上好家常課適當總結一下很必要的,因為要為下一堂課作好準備,這樣學生才更可能信任你,才能更好為下一堂課努力爭取奪到好名次。)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分數》2

1教學目標

1、從度量的角度進一步認識分數意義。

2、通過利用測量活動的結果,形成“分數牆”。認識分數單位。

3、給學生創設充分的合作交流時間與機會,讓學生在動腦思考,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知,發展思維,提高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的魅力。

2學情分析

我對五年級6班的25人進行了前測:

調研目的:瞭解學生對分數的認識以及用分數表示度量結果的情況。

調研題目:請你用紙條測量這條線段的長度,表示出它的結果,並說明你測量的過程。

調研結果:

通過對學生的調研,我們發現學生會表示結果但沒有人能夠說明測量過程。說明學生沒有用單位度量的意識,這引發了我的思考。

學生會表示結果,會利用 表示,而不是用單位的累加表示結果。要想讓學生能夠用單位的累加表示結果,就要讓學生經歷一個過程,需要設計一個成功的活動,讓學生經歷這樣的用單位測量的過程。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教學難點:加強學生用單位進行度量的意識。

4教學過程

活動1【匯入】談話引入

1、回憶生活中測量物體的長度怎麼辦?用什麼作單位?

2、如果用1米長的紙條來測量物體的`長度,行嗎?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用尺子測量長度為切入點,有刻度可以準確測量,沒有刻度能不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2【活動】探究活動

(一)活動一:創造三分之一

利用1米長的紙條測量檔案袋的長,看看你能表示出它的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活動,使學生能夠選取合適的單位,體會單位的固定性,這樣的設計更貼近學生今後的生活實際,使其更具實用性。)

(二)活動二:創造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 ……分數單位

小組合作,再次利用1米長的紙條,測量課桌上三條邊的長度,完成小組學習單。

1、小組合作完成測量任務。 測量要求:

(1)請把選取的單位塗上顏色。

(2)利用你找到的單位進行測量,並記錄結果。

2、小組交流。

整理本組測量結果。

如何找到測量單位?如何利用測量單位進行測量?

3、全班交流彙報。

4、像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叫作分數單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發現問題,激發學生主動動腦解決問題,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明白分數單位產生的必要性以及分數單位的重要意義。給學生創設充分的合作交流時間與機會,讓學生在動腦思考,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知,發展思維,提高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的魅力。)

5、完善“分數牆”。

觀察分數單位,發現並完善“分數牆”。

(設計意圖:發散學生思維,感受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絡,以及分數單位與“1”之間,分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活動3【活動】總結

談談本節課的感受。

(設計意圖:給學生創設充分的合作交流時間與機會,讓學生在動腦思考,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知,發展思維,提高能力。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分數》3

設計說明:

本節課通過學習分數的大小比較,既能使學生掌握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又能使學生從中學習通分的相關知識。通分也是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它是把幾個分母不同的分數化成分母是指定數的同分母分數題目的進一步發展。學習通分的關鍵是確定公分母及找出原分數的分子、分母需要擴大的倍數。因此,在學習通分時,應先明確通分的思路,再準確地掌握通分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使學生充分體會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同時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數學思維,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情境圖,明確學習任務。

課件出示學校的平面圖,上面標出教學樓、操場和宿舍樓的面積分別佔校園面積的,和,並出示教材83頁第一個問題。

師:題中要求什麼?(求操場和宿舍樓誰的佔地面積大)

師:實際上就是求什麼?(就是求和誰大)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和誰大誰小,從而求出操場和宿舍樓誰的佔地面積大。

設計意圖:結合例題,開門見山,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實踐探究,學習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1、觀察和,找出這兩個分數的特點。(這兩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

2、質疑:運用以前學習的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能比較出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嗎?(小組討論後彙報:運用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都不能比較出這兩個分數的大小)

3、探究和哪個分數大。

(1)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在小組內交流、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2)整理各小組的比較方法。

方法一:畫圖比較法,如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

方法二: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進行比較。

因為=,=,>,所以>。

方法三:先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數,再進行比較。

因為=,>,所以>。

師:有的同學用畫圖比較法直觀、形象地比較出兩個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有的同學利用分數基本性質把兩個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分子或分母相同的分數,比較出了和的大小。你們都能充分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真棒!

(3)判斷操場和宿舍樓誰的佔地面積大。

師:通過上面的比較,說一說誰的佔地面積大。

(操場的佔地面積大)

設計意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此,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分母、分子均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並給予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還能讓學生理解和應用新知。

⊙探究通分的意義和方法

1、明確通分的意義。

師:觀察方法二,這兩個分數是根據什麼轉化成了分母相同的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

師:在利用分數基本性質轉化的.過程中,分數的大小變不變?(不變)

師: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過程叫作通分。

2、明確通分的方法。

師:將和進行通分,是以什麼作分母?(以和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分母)

師:試一試,能用7和6的公倍數作分母嗎?(學生在練習本上嘗試)

學生討論後得出:可以用兩個分數分母的公倍數作分母。

師:你喜歡哪一種通分的方法?為什麼?(喜歡用兩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分母這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比較簡便)

3、試一試。

師:你能用通分的方法比較宿舍樓和教學樓誰的佔地面積大嗎?

(學生先獨立解決,然後全班交流,說一說通分的方法)

預設生1:通分時,可以用6和10的公倍數作分母。

生2:可以用6和10的最小公倍數30作分母,因為=,=,<,所以教學樓的佔地面積大。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演練、討論,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

拓展練習,鞏固新知

1、把下面各組分數通分。

和和和

2、甲、乙二人安裝同一種機床,甲安裝3臺用4時,乙安裝5臺用6時。誰安裝得快?

3、在>>中,()裡可以填哪些整數?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分數》4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整數”與“部分”的關係。

二、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整體“1”,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難點:充分體會“整數”與“部分”的關係。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我們在三年級已經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你能舉出一些分數嗎?說說它們分別表示什麼意義?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分數的再認識》。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活動一:分筆遊戲,體會單位一

1、分筆活動,找4名同學拿著自己的筆來到講臺。(筆數是2的倍數:4、4、6、8)

2、請你們4名同學拿出自己筆的1/2,看誰拿的又快又準。

3、另找4名同學檢查。

4、同學們自己說說是怎麼分的。(把全部鉛筆平均分成兩份,拿出其中的一份。)

5、師提問:他們都是拿出全部筆的1/2,可是拿出來的筆卻有的一樣多,有的不一樣多,這是為什麼呢?(每位同學的總數不一樣)

6、師總結:最初每位同學筆的“整體”不同,也就是單位“1”不同造成的,所以,他們的1/2也不同。原來分數還有這樣一個特點,你對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

活動二:教材P34說一說。

1、帶著新的認識,我們來判斷兩個小朋友看的書一樣多嗎?

2、小剛和小明都看了各自書的1/3,他們看得頁數一樣多嗎?為什麼?學生獨立思考一會,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饋。

3、師總結:因為書的'薄厚不同,也就是總頁數不同,所以兩人看的頁數也不同。(整體不同,相同分數表示的數量也不同。)

4、在什麼情況下,他們讀的一樣多呢?(整體相同,相同分數表示的數量也相同。)

5、請同學們再幫老師解決一個問題:王興國吃了一個蘋果的3/4,李曉陽也吃了一個蘋果的3/4。王興國說:“我倆吃的一樣多”。李曉陽說:“我吃得比你多。”他們誰說得對呢?

(三)鞏固練習

1、教材P34畫一畫。

2、教材P35練一練第一題、第二題。(在練習中,針對錯誤比較多的,進行集體講解,少的則個別講解)

四、板書設計

分數的再認識

整體不同,相同分數表示的數量也不同。

整體相同,相同分數表示的數量也相同。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我採取以小遊戲為開篇來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理解分數的意義。在教學和練習中我重點強調了“平均分”和體會“整數”與“部分”的關係。學生在練習時,也能體會到整體不同,相同分數表示的數量也不同,如“印度洋海嘯捐款”一題。但在練一練第一題寫分數時出現錯誤很多,其主要原因在於書中沒有平均分,而是要畫一條輔助線和旋轉圖形。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分數》5

設計說明

本節課旨在通過豐富的情境創設和動手操作活動,引導學生髮現整體“1”是由若干個幾分之一組成的,理解分數單位的意義。在學生原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對分數單位意義的理解,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發現。

針對上述內容,本節課教學在設計上主要有以下兩大特點:

1.通過動手量一量紙條的活動,進一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數學學習就是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再創造過程,學會數學思考。”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採取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如“量一量”“填一填”等活動,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後發現問題,並引導學生在測量中進一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2.藉助填寫分數牆活動,概括、總結分數單位的意義。

參與數學活動是學生積累基本活動經驗的重要方式,也是訓練學生數學思維的最好手段。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分數單位的意義,同時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紙條

學生準備 教材附頁3中圖1的紙條 剪刀

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師:你能用分數分別表示這三個圓的塗色部分嗎?(課件出示圖形:)

預設 生:這三個圓的塗色部分用分數表示分別是:xx。

師:結合圖形觀察這三個分數,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 生1:比大。

生2:裡有2個。

師:同學們通過觀察發現了這麼多有關分數的知識,看來,我們對分數進行深入研究就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知識。今天,我們就繼續認識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再認識(二)]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舊知,瞭解學生對分數意義的掌握程度,同時為研究分數單位做好鋪墊。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學生活動:用附頁3中圖1的紙條,量一量數學書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1)請學生剪下附頁3中圖1的紙條,分別量一量數學書的長和寬,並記錄測量的結果。

思考:如果能正好量完,是幾個紙條長?如果不能正好量完,該怎樣表示長度?

(2)交流測量結果。

預設 生:數學書的寬正好是3個紙條長,數學書的.長不夠5個紙條長,比4個紙條長多一些。

(3)組織學生討論探究。

提問:數學書的長不夠一個紙條長的部分怎麼量,請大家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嘗試操作,師巡視指導並提示:要量剩下的部分,應該把紙條變短。

(4)交流測量方法和結果。

預設 生:我先把紙條對摺去量,還是不能正好量完,再把紙條對摺一次,正好量完。

師:剩下的這部分相當於紙條的幾分之幾呢?

預設 生:大致相當於紙條的四分之一。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活動,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從而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分數單位的產生是實際測量的需要。

2.自主探究:把整體“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明確整體“1”可以由若干個幾分之一累加而成。

(1)看分數牆,填一填,想一想,你發現了什麼?

(把分數牆填寫完整,並畫出來)

(2)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