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28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爭吵》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爭吵》教學設計通用15篇

《爭吵》教學設計1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1.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3.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匯入。

1、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爭吵是發生在:我和克萊諦之間的股市,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場爭吵中,體會友情的珍貴。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不要丟字、添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出示詞語: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糾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翹舌音,“竟”是後鼻音。

3、請八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

4、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爭吵”的故事可歸併為爭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個階段(一般為時間、地點或情節上的變換),劃分四個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後悔,但沒有勇氣向克萊蒂承認錯誤。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學後,克萊蒂主動要求跟“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

三、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誰和誰爭吵”(“我”和克萊諦)板書:“我”、克萊諦

2、“為什麼爭吵”。

①自讀1—4自然段,邊讀邊想

②這一段是講“我”和克萊蒂“爭吵”經過的,究竟誰對誰不對?為什麼?

(從爭吵的情形看,克萊蒂沒有錯,是“我”不對。因為克萊蒂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的。“我”做得不對,不應該為了報復故意弄髒了克萊蒂的本子。)

“我”開始說,吵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牌,我嫉妒他。”到底他倆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萊蒂得了獎呢?如果有,從哪裡看出來的?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萊蒂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麼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想報復克萊蒂,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克萊蒂得獎引起的。)

四、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讀書,自己學習了生字、弄清楚了“誰和誰爭吵”和“為什麼爭吵”兩個問題,下節課我們繼續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這節課我們繼續解決上節課我們提出的問題。

2、出示問題:“怎樣爭吵”。

3、學生自讀1—4自然段。

4、指導朗讀描寫怎樣爭吵的句子。

① 討論,當克萊諦弄髒我本子後,我為什麼報復他,弄 髒他的本子?(心裡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詞。

③指導朗讀描寫克萊諦生氣的句子。

5、解決“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的句子。

①學生自讀5—8自然段。

②討論爭吵後我的表現。

a.“我覺得……多好!”

b.練讀(讀出後悔的語氣)

c.指讀

③“我記起……怎麼也說不出來”。練讀、指讀(讀出矛盾的心裡)

④克萊諦有怎樣的表現?(克萊諦……悲哀)

⑤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克萊諦會想些什麼?

⑥指尋朗讀第7自然段兩人的對話。

⑦這時“我”卻在想些什麼?(只是想到防禦)

《爭吵》教學設計2

1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讀懂“我”和克萊諦爭吵後各自的表現,體會爭吵後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話中的深刻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寬容,團結友愛的道理。

2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課文講述的這種心理活動,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學時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

3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寬容,團結友愛的道理。

難點:體會父親話中的深刻含義。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複習匯入

1,誰和誰爭吵?

2,為什麼爭吵?

3,多好的'朋友,可為了一點小事而發生了爭吵。爭吵之後,他們各自的表現怎樣呢?這節課,我們來接著學習吧!

活動2【講授】走近“我”和克萊諦

1,學生感情朗讀第5-8自然段。

討論:爭吵後,“我”和克萊諦各自有怎樣的表現?

(1)自讀課文後,參與小組討論。

(2)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全班討論。

先說說克萊諦:

a他不時用眼睛瞟“我”,流露出的是悲哀,不是憤怒。

(可以體會到他此時為爭吵而後悔)

b他兩次對“我”說:“我在外邊等著你!”

(他是想告訴“我”,讓“我”認真聽講,放學後在和“我”解釋)

再說說“我”:

c爭吵後,“我”也十分後悔、難過,從第五自然段可以讀出。但是“我”沒有勇氣認錯。

d克萊諦兩次對“我”說的話明明是安慰“我”,“我”卻誤以為他放學後要找“我”算賬。

2,指導朗讀這一部分。

活動3【講授】感悟克萊諦的友善

1,指名分角色朗讀第9-13自然段。

討論:說說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克萊諦的友善。

(1)學生感情讀文,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2)學生交流。

出示:“不,安利柯!”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2,指名讀這段話,說說你的體會。

(面對向自己舉起戒尺的朋友,克萊諦不僅沒有發火,反而微笑著,溫和地提出重歸於好,不計較“我”的一錯再錯,他的寬容讓我們十分感動。)

活動4【講授】接受教育

1,齊讀第14自然段。

出示父親的話:(1)“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2)“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2,齊讀父親的話。

,3,交流你的體會。

(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活動5【活動】拓展延伸

1,課外讀一讀《愛的教育》這本書。

2,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麼?

活動6【活動】課堂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活動7【活動】佈置作業

1,抄寫課文中的爸爸的話。

2,寫一寫自己和同學之間發生過的一件事情。

活動8【活動】板書設計

“我”————克萊諦

吵架原因

後悔吵架

重歸於好

受到教育

(相互寬容 團結友愛)

活動9【活動】教學反思

《爭吵》敘述了克萊諦和“我”之間因為作業本不小心被弄髒了而引起爭吵,最終,在克萊蒂的主動認錯下,圓滿解決了矛盾的故事。本文主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知錯能改的良好品質。在教學《爭吵》這篇文章時,我側重引導學生認真體會“我”跟克萊蒂發生爭吵之後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反覆朗讀,用心體會,這種方法使學生感到事情真實具體,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我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解決這個矛盾,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克萊諦的友善。並從中明白在和同學朋友相處時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最後要求學生齊聲朗讀父親說的話,並體會其中的意思?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道理。

《爭吵》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故意、墨水、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就應團結友愛、互相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板書課題

每一天我們都和同學們在一塊學習、遊戲,也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樣處理的?(學生回答)這天,我們一齊來看一看文中的兩個同學是怎樣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從文中標生字、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新詞。

重點指導:

(1)“體、緣、憤、戒”的寫法。

(2)區分“即”與“既”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課文,將語句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瞭解課文資料。

1、課題是“爭吵”,使誰與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結果怎樣?

2、小組內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3、師生交流,明確課文資料:

“我”和克萊諦之間因為而發生爭吵,最後“我”和克萊諦

四、作業:

把課文讀熟,注意體會“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後的表現。

板書設計:

爭吵

我--------------克萊諦

弄髒本子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資料: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理解課文,體會父親的話。

(一)找到“我”和克萊諦吵架的有關段落,認真讀一讀。

(二)當“我”和克萊諦吵架時,“我”的情緒怎樣?心理怎樣想的?從哪些語句看出來?

1、抓住重點語句,自主討論交流:

(1)我火了,罵了他一句。

(2)於是我想報復他。

2、師生交流,統一認識。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就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三)體會父親的話。

1、父親的話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從文中標出來。(小組交流)

2、第一次是在什麼狀況下出現的?我為什麼會想起這句話?此時我的'情緒怎樣?找到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小組自主交流:

(1)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

(2)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

(3)阿,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是該多好!

(4)我又記起父親“就應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

(5)想到那裡,我覺得克萊諦很可愛,心裡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但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樣也說不出來。

師生交流,統一認識:

“我”不安、後悔、矛盾。

3、第二次是在什麼狀況下出現的?

(1)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此時他們在想什麼?倆人想的一樣嗎?找到有關的語句讀一讀。(討論交流)

(2)我為什麼會想起這句話?此時我的情緒怎樣?找到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我心想:“我只是防禦,決不還手。”

(3)“最後捱到放學”為什麼是“挨”?從中體會到什麼?

4、當父親明白整個事情時,父親的表現怎樣?從文中標出來讀一讀。

討論:

(1)父親為什麼把戒尺折成兩段,扔向牆角?

(2)從父親的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師生交流:

同學之間就應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5、你覺得克萊諦是個怎樣的孩子?

(四)分主角朗讀課文,體會“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後的表現。

三、小練筆:

在同學相處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曾遇到過文中出現的這種事情你是怎樣處理的?把你和同學發生過的事情寫一寫。

板書設計:

爭吵

我-----朋友-----克萊諦

寬容友愛理解

《爭吵》教學設計4

第15課《爭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李波儀隴縣大寅鎮國小校

一、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應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與創造,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課文。同時,作為新課程改革之一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還應該關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的是“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諦弄髒了,“我”認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髒了。雖然“我”很後悔這樣做,但“我”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後,克萊諦卻主動要求與“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四段第一段(從“開頭”到“我在外邊等你)講“我”和克萊諦吵加的原因

第二段(從“我覺得很不安”到“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講“我”後悔和克萊諦吵架。

第三段(從“終於捱到了放學到“高高興興地分手了”)講“我”和克萊諦重歸於好。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父親對“我”的教育。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朗讀能力,通過自學能夠自由地朗讀課文,並對課文進行簡單的理解和分析。此外,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較貼近,因此,學生在理解這篇課文的大致內容上也會較容易。

課時目標:

1.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 聯絡課文內容,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3.小練筆:寫寫和同學發生過的一件事。

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讀懂“我”和克萊諦爭吵後各自表現。體會爭吵前後的心裡變化。

2、技能目標

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情感目標

體會父親說話的含義,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回顧詞語,匯入課文

1、開火車讀詞語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出示課件,以填空的形式,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師出示答案,師複述時板書)

爭吵

我 克萊諦

故意 無意

和好

(五)品讀感悟,體會心理變化

1、教師:當“我”故意把克萊諦的本子弄髒後,克萊諦臉都紅了,舉起手又縮回去,那“我”看了克萊諦的表現後,心裡會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下面我們來學習第5—8自然段。

2、學生各自放開聲音朗讀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在讀的過程中,畫出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

3、交流反饋(討論)

1“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 ○

為什麼不該那樣做?能用書上的話說出來嗎?(“克萊諦是個好人······父親又是那麼喜歡他的種種情形來。”)

克萊諦是個好人,他的“好”體現在哪兒?(“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母親的情形”)(師總結: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懂事、勤勞(“還有他來我家的時候······種種情形來”從這裡知道他是一個十分(惹人喜愛)的孩子。“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緣故吧”

2“我”認識到了自己做錯了,可為什麼不向克萊諦道歉,說明了什麼?(生自由○

說:說明了“我”愛面子、沒有勇氣面對錯誤,承認錯誤。)

3課件出示“我在外邊等著你!” “我也等著你!”看看這兩個句子,請同學們思○

考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先同桌互讀,再分角色讀。男女生讀,指名學生來評價,那你能和你的好好朋友一起來讀一讀嗎?(注重評價、朗讀這兩句話,朗讀時要語氣,應讀出文中人物他們當時心裡想的語氣)

克萊諦說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面等著你,誤解了克萊諦的意思,以為他要報復我,要打我,我只採取防禦措施)

我們明白了倆人想的不一樣,應該怎麼去讀。(學生試讀,評價,教師指導朗讀第一句要表示強調,語氣應加重,第二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語氣,也應稍重。)

4畫出父親說的話,說說你是怎麼理解的。(三處,勾畫) ○

a.“應該知錯認錯。”(要勇於承認錯誤)

b.“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要是錯了,別人打你,只要防禦,不要還手。)

c.“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一定要在讀中去體會,(單個讀,同桌互讀,小組讀,)小組討論體會,由代表彙報,師再總結板書)

爭吵

我克萊諦

故意 無意

和好

團結友愛

以誠待人

(六)拓展延伸

1、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也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去處理矛盾,你在生活中與同學有發生過類似“我”和克萊諦的事情嗎?設定幾對曾經有矛盾的學生,請上講臺來以不同的方式和好(握手、擁抱、語言)

2、安利柯和克萊蒂最後的和解歸功於誰?討論交流。

3、師小結:希望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寬容別人,珍視友情,與別人團結友愛,做一個人人都喜歡的人。

五、教學反思

《爭吵》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最後解決矛盾的事,表現了克萊諦主動認錯和安利柯知錯就改的品質。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一文圍繞“我”和克萊蒂之間因為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情,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新課標提出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在這三方互動的“對話”中,尤其以“學生和文字的對話”為最終出發點和歸宿。因為只有學生和文字真正對起話來,才能真正建構起文字的`意義,為學生體驗情感內化語言做好鋪墊。因此,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朗讀,再讓學生反覆讀重點句。

1、主要抓住我的表現的兩個句子:“終於捱到了放學。我愣住了。”展開教學。自

我感覺在教學“挨”時比較成功。我先請學生朗讀,從讀中感悟出此時我覺得時間過得很漫長。在層層剝繭,平時不覺得時間漫長,今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我到底在想些什麼?在給“挨”字換詞。第一個學生換了一個“等”,學生馬上有不同意見,認為“等”的心情並不一定是我現在的心情,有同學馬上想到了“熬”這個字。在請學生舉例說說自己平時覺得時間難捱的情況。學生也能從不同的情況出舉例,有的說被關在門外等媽媽下班,捱了批評不好受??。最後走進我的內心,朗讀訓練。對於克萊諦的表現我主要抓住第十段展開教學。讓學生從克萊諦的動作、神態、語言中去體會他對朋友的寬容和友愛。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很棒,很會說。父親教育我的話,我在教學時這樣處理:先解決今天是怎麼教育我的,主要告訴我什麼;再聯絡全文,平時又是怎麼教育我的,對於父親的教育,那些我已經做到了,哪些我沒有做到。自我感覺整堂課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學生的發言面比較廣。但對於一些問題的引導上指向不夠明確,學生無從答起。還有教師的應變能力不夠,對於滑出教師答案的回答有的無措,拉回比較生硬。

2、教學本課,我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找出描寫爭吵後“我”的心理活動的句子,反覆朗讀,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因為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然後引導學生討論解決矛盾的根本方法。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最後讓學生齊讀父親的話,說說父親說的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道理。

3、在學習完課文後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安利柯和克萊蒂最後的和解歸功於誰,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是克萊蒂,因為克萊蒂心胸寬闊,當安利柯罵他時他也沒有還口而是主動地去講和,和好。而有的學生卻在大聲說應該歸功於安利柯德爸爸,當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時,學生說到安利柯最後之所以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向克萊蒂認錯是因為他有一位了不起的爸爸,他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裡是爸爸

長期教育的結果。於是,我根據學生的發言適當引導,使學生深刻理解父親的話的意思。引導學生討論文中人物的行為,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還要互相寬容、團結友愛。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

《爭吵》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1、緊抓文字,通過讀讀,說說,議議,寫寫等方式,循序深入,塊狀推進。把課堂的教學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為學生搭建自主、合作和探究發現的操作平臺。

2、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以教材文字為依託,引導學生在不背離文字本身的價值取向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閱讀和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3、注重課內和課外的結合,將學生生活和文字整合,讀寫結合,拓寬學習語文的渠道,學一致用。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會寫14個生字;

2、學會給課題提問題,將答案連起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明白“我”與“克萊諦”爭吵的真正原因。

〖教學重難點〗

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流程〗

一、揭題、讀題、設疑

1、板書:

爭吵,齊讀。

2、學生針對課題提問題:

誰與誰爭吵?為什麼爭吵?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要求:

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

1、字音、字形:

出示:

嫉妒、石匠、抄寫、墨水、故意、報復、服侍縮回、誠心誠意

承認、線縫、緣故、原諒、憤怒、防禦、戒尺、既然、高尚

⑴ 指讀,請一學生當小老師,其他同學跟讀。“嫉”讀二聲,不讀四聲,與“忌妒”區別。

⑵ “替”的第一個“夫”字的最後一筆由捺變為點;“承”中間是三個短橫,不能多寫或少寫;“緣”的右半部分是寫好這個字的難點;“憤”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右上部分;“戒”的部首是“戈”。

2、檢查朗讀:

朗讀比賽,指明學生讀,哪裡讀斷或讀錯的地方,就坐下,然後共同糾正。

四、瞭解主要內容

1、指名回答剛才的問題。

2、同桌之間互說。

3、將這些答案結合板書連起來說。

4、同桌互說。

5、小結:

給課題提問,後將答案連起來也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之一。

五、精讀“為什麼爭吵”

1、讀完課文後,大家想跟誰交朋友?

2、默讀1~4自然段,用不同符號畫出兩人在這件事上的不同表現。

3、對比朗讀兩人不同的表現,想想爭吵的主要原因。(結合理解“嫉妒”)

六、結課

七、作業

在《寫字.鋼筆字》中,抄寫相應的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聯絡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回顧匯入

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是否有與同學發生爭吵?都因為什麼?這一課中的兩個朋友因什麼事而發生爭吵呢?(“我”的嫉妒,故意弄髒了克萊諦的書)發生爭吵之後,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呢?

二、自學探究

1、自由讀課文的5~14自然段,想想爭吵之後他們各是怎麼做?

2、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我”心理變化的句子,聯絡上下文,試著理解它們的含義。

3、小組交流、合作學習,遇到疑難問題做好讀書符號。

4、教師巡迴指導,參與討論。

三、檢查彙報

1、小組選派代表彙報學習收穫:

(“我”與克萊諦吵架後,覺得很不安、很後悔,後悔自己罵了克萊諦,覺得不應該做對不起他的'事;心裡很想向克萊諦承認錯誤,又覺得太丟人;心裡暗暗說向他認錯,可嘴裡又說不出請他原諒……)

2、結合自己與同學間發生的爭吵,感受“我”矛盾的心理。

四、轉換角度,迴歸整體

1、假如你是班級的一員,你更願意跟誰交朋友?為什麼?從文中語句找出理由。

2、教師依據學生所說的理由,及時加以梳理,確定導向。

⑴ 安利柯錯在哪?

(犯了錯沒主動認錯,還誤解了克萊諦的意思。)

⑵ 為什麼說克萊諦是個高尚的人?

(我故意弄髒了他的本子,他卻主動與我重歸於好)

⑶ 克萊諦所說的“我在外邊等你”同安利何理解的一樣嗎?

(聯絡後面的段落“我”舉起尺子,做好防禦工作可以看出“我”認為克萊諦是要和“我”算帳,而克萊諦的“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結合對“瞟”這個詞語的理解想想克萊諦這時在想些什麼呢?見了“我”卻微笑並溫和地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可見安利柯誤會了他,克萊諦的意思是要與“我”重歸於好。)

3、小結:

我們應從整體上認識人,克萊諦能諒解同學的過錯,寬容同學,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這值得我們跟他交朋友;“我”雖然身上有一些弱點(愛瞎猜、愛面子)和缺點(報復同學),但又能看到長處(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善於反思,是非觀念清楚等),“我”的進步也是明顯的,由嫉妒同學、瞎猜疑、報復同學到心裡不安、後悔、知錯,最後能接受同學的友愛,與同學重歸於好……

五、指導朗讀,深化情感

1、指名讀“我”的話。

2、教師指導:

“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讀出後悔的語氣;

“我又記起父親……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這一部分,讀出矛盾的心理。

3、此時安利柯的心情怎樣?(激動)為什麼?指導讀安利柯說的話“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師範讀,後指名讀,然後齊讀。

4、合作分角色朗讀。

六、聯絡實際,明理拓展

1、讀懂父親的話:

⑴ 齊讀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話。

⑵ 找出課文中父親說的其它的話。

⑶ 讀一讀,再聯絡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

“我”的行為與父親的話對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沒有做到?你自己在與同學發生爭吵時又有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還沒做到?

⑷ 小結:

父親的話主要說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於承認錯誤,“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你錯了,別人沒有打你,你不應該“舉起尺子”防禦。

2、讀寫結合:

寫寫你在平時與同學發生糾紛的一幕,並寫一寫你學了這篇文章後,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七、作業

1、把父親的話抄下來,再體會體會。

2、組織讀書小組,閱讀《愛的教育》,並做好讀書記錄。

《爭吵》教學設計6

設計的理念:本設計力求體現三年級字詞教學的重要性及長課文學習中抓住重點,輻射全文的長文短教法。在教學中,限度地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讀書、合作交流中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受到情感的薰陶,汲取知識的甘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認13個生字,會寫”匠”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不同心理及變化。

2、過程與方法:根據各部分的意思,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和克萊蒂爭吵的原因及吵架後的表現。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懂得同學、孩子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文中人物的不同心理及心理變化。突破方法:在讀中感悟,抓重點詞句。

三、教法與學法:教法:

讀議法。學法:讀悟、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準備:

1、前置性作業的佈置: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掌握生字音,形,義的難點部分。大致瞭解課文內容。

2、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七嘴八舌說“爭吵”。

1、板書“人”字。師:有了撇和捺的團結友愛,相互支撐,才有了“人”字的平穩端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正如“人”字撇和捺,也必須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但是,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發生一些爭吵(板書:爭吵),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樣做呢?講給大家聽一聽。

[設計意圖]:課文寫的是同學之間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所以,聯絡學生的日常生活匯入課題,一定能啟用學生的已有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

二、書聲朗朗讀“爭吵”。

1、課題質疑。

師:古人云:“學貴生疑”,“爭吵“一詞作為一個故事,一篇文章的題目,你想從中瞭解哪些內容?(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結果怎樣?)板書課題。

2、帶著質疑分角色讀課文。

要求:(1)字字入目:對照拼音,讀準字音。

(2)句句入心:讀書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能讀得通順、流利。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的教學,要讓學生在認讀,掌握生字的基礎上讀通讀順課文,於永正曾說:課文不熟不開課、這是紮紮實實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初讀感知,識“爭吵”。

1、紮紮實實學字詞。

(1)檢查前置性學習字詞的情況。(出示詞語:嫉妒胳膊肘罵人哼服侍承認緣故原諒瞟防禦戒尺高尚、憤怒)

師: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我說你來猜。a、根據詞語的意思猜。b、根據近反義詞猜c、根據表演猜d、根據實物猜。眼睛睜大,看誰又快又準呀。[設計意圖]:力求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使得要我學變為我愛學,改變生字詞教學枯燥的教學方式。

(2)展示前置性作業的學習成果:全班交流:(1)難讀的字的讀音。(2)難記的字的學法。[設計意圖]: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取長補短,同時享受發現,提高學習的自信心,並且對前置性作業的完成有激勵作用。

2、難句導讀。

師:同學們,詞語是有味兒的?怎樣才能讀出味兒來呢?老師告訴大家一個金點子,那就是把詞語送到句子中去讀。練習讀一讀,將詞語讀準確、將句子讀通順。

(1)師:“文似看山不喜平,讀文章也一樣,要抑揚頓挫。”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

(2)在讀中結合上下文理解嫉妒、高尚的意思,強調縫是個多音字。

[設計意圖]:把書讀厚,由詞帶出句子;在學習詞語的過程中,出示相應的句子,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學習詞語的過程中,對難讀的句子進行了朗讀指導。

3、概括課文的大致內容。

師:會讀書的人會把厚書讀薄,會讀文章的孩子會把文章讀成一句話。哪個孩子能將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成一句話。

提示: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結果怎樣?那麼將這些資訊串聯起來,這篇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師:這種方法就叫按問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把書讀薄。根據各部分的意思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既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又降低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難度,這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跳一跳能夠著的。

四、細讀感悟,品“爭吵。”

1、抓住重點悟“碰”字。

默讀課文1—4自然段,思考,並邊閱讀邊勾畫,批註。然後全班交流。問題:(1)這一部分講的是什麼,然後用一個字概括。(碰)(2)進行比較分析。抓住這個“碰”字作第一次比較:“碰”有什麼不同?從哪裡看出來?師:再抓住這個“碰“字作第二次比較:“我”和克萊諦有什麼不同表現?(3)情感地朗讀。這一段中有兩處寫了克萊諦的話,我們應該怎麼讀呢?(學生先自讀,教師再指名讀)

師:大家回憶,剛才我們是分哪幾步來學習這一部分的?(指名答)(師出示)生齊讀:(1)、用一個字概括大意。(2)、比較分析:“碰”有什麼不同?表現有什麼不同?抓住人物的心理。(3)、感情朗讀。

2、細讀感悟品“等”字。

師:小組交流學習課文5—8自然段。(1)、用一個字概括大意(等)(2)、比較分析:“等”有什麼不同?表現有什麼不同?(3)、感情朗讀。

3、在語言訓練中深入人物的心理:

(1)在填補課文空白處體會人物的後悔。

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後悔,往事一件件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想起了()想起了()還想起了(),

我們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我們曾一起(),一起(),

他幫我(),幫我(),

克萊蒂,他是個()的人呀,我不該這樣做。

(2)在訓練中體會“我”的矛盾心理。

雖然(),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

雖然(),可是“請你原諒我”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

雖然(),可我心裡卻在想著父親說過的`話。

(3)在對比中體會人物不同的心理。

克萊德說:“我在外面等著你。”他想:()。

我回答說:“我也在外面等著你。”我想:克萊蒂肯定會(),

我()。

[設計意圖]:葉聖陶先生說:“教,就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達到以後不用教的目的,讓學生受用一輩子,是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體現。教師教學第一部分學習時明確學習方法,扶著學生用學法,讓學生自己讀文,自己理解,然後全班交流。第然後引導學生歸納三步讀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第二部分,放手讓學生用學法,討論學習。學生就能輕鬆愉快地完成學習。顯然,放手讓學生進行閱讀,既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五、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師: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最後,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寬容這首小詩,來結束今天的課。

《寬容》

擁有寬容,

就會擁有更多的愛

擁有寬容,

就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因為寬容

所以天空廣闊壯美

因為寬容

所以高山雄偉無比

因為寬容

所以海能容納百川

因為寬容

所以生活絢麗多姿

學會寬容

我們才能體會到愛的幸福與快樂

[設計意圖]:在教師和學生激情的朗讀中,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讓“寬容”這個詞深深印在學生的心中。

六、作業佈置:

1、讀《愛的教育》。

2、抄寫生字、新詞和父親說的話。

[設計意圖]:讀《愛的教育》是培養學生加大課內外的銜接,從,《爭吵》這篇課文,走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抄寫字詞是積累語言的需要。

《爭吵》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透過理解課文資料,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資料。

3.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絡課文資料,體會爭吵後“我”和克萊蒂的感情變化及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資料。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二)為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資料。

(三)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資料。

三、教學過程

(一)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瞭解“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畫出描述“我”後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詞語。

(“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只求瞭解,暫不做檢查。)

(二)再讀課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讀成“j@”的音。

(是指心裡嫉恨別人比自己強。)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個“偷,在那裡應帶兒化韻,讀“火兒”,“偷偷兒”。

“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的“都”,應讀“d#u”,不要讀成“d&”的音。

“最後捱到了放學”的“挨”應讀“2i”的音,表示困難地度過時間的意思,不要讀成“你挨(1i)著我”、“挨(1i)家挨(1i)戶”的“挨”字的音。“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的“訴(s))”應讀輕聲。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寫成“子”;“防禦”的“御”的中間是“”不是“缶”;“畢竟”的“竟”不要少寫一橫,注意與“競”區別。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對話形式的適當歸併),按意思相關或相近的歸併方法,劃分段落(或按帶有階段性的資料),為歸納課文主要資料做好準備。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萊蒂把我的筆記本弄髒了,我火了,罵了他。他說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報復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第4自然段:克萊蒂氣得要我在外邊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後悔,想向他認錯,但是沒有勇氣。

第6~8自然段:克萊蒂表現出悲哀,又說在外邊等我。我想起父親的話,功課也沒聽進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萊蒂來了,我舉起尺子,他卻要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後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親說,錯了就該第一個伸手請他原諒,並把尺子折斷扔向牆角。

2.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爭吵”的故事可歸併為爭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個階段(一般為時間、地點或情節上的變換),劃分四個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後悔,但沒有勇氣向克萊蒂承認錯誤。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學後,克萊蒂主動要求跟“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議四個段落劃分的四個階段:

第一段“爭吵”的情節是集中的,顯然是在一個時間,一個地點,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爭吵”完畢,集中講“我”的後悔和反思,主要表現“我”不安的內心活動。地點仍在校園,時間推後了。

第三段“和好”情節有了大的進展,時間又推後到放學,地點移到了街上,情節也相當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聲,突出了父親的教育情節。地點轉移到家裡。

4.根據結構段段意,自己歸納課文主要資料,寫在練習本上(注意語言連貫,重複的刪掉),再讀一讀。然後教師檢查訂正。

課文主要資料:

“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也把他的本子弄髒了。“我”很後悔這樣做,但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後,在克萊蒂主動要求下,我們和好了。回到家,父親又教育了我。

(四)閱讀分析第一段。

自由讀或默讀,邊讀邊想:

1.這一段是講“我”和克萊蒂“爭吵”經過的,究竟誰對誰不對?為什麼?

(從爭吵的情形看,克萊蒂沒有錯,是“我”不對。因為克萊蒂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的。“我”做得不對,不就應為了報復故意弄髒了克萊蒂的本子。)

2.“我”開始說,吵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牌,我嫉妒他。”到底他倆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萊蒂得了獎呢?如果有,從哪裡看出來的?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萊蒂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麼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想報復克萊蒂,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克萊蒂得獎引起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閱讀分析第二~四段,瞭解“我”和克萊蒂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體會同學之間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重要好處。

二、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我”和克萊蒂爭吵後有什麼表現,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同學之間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重要好處。

三、教學過程

(一)默讀第二段,邊讀邊議,再解答:

這一段主要寫了“我”後悔跟克萊蒂吵架。著重描述了“我”想向克萊蒂承認錯誤,又覺得不好意思的矛盾情緒,也冷靜地反思了一番。過去兩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腦海裡再現。正像開頭說的'“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

1.“覺得很不安”,“不安”什麼?“很後悔”,“後悔”什麼?

(“不要”,是怕克萊蒂放學後找我算賬,再報復一下,因為他總提出在外邊等我。“後悔”的是,過去種種事實證明,克萊蒂是個好人,他的確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而是因為我嫉妒他得了獎報復了他,才吵架的。)

2.“克萊蒂是個好人”,從過去的種種事實證明他好的表現有哪些?

(“好”的表現有:幫父母親幹活,服侍生病的母親,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們全家誠心誠意的歡迎,個性是父親那麼喜歡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萊蒂是個“好人”,又很可愛,也“知錯認錯”,心裡也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但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樣也說不出來,為什麼?

(沒有勇氣,覺得太丟臉)

4.倆人吵架快結束的時候,克萊蒂再次提出“我在外邊等著你!”,“我”也回答說“我也等著你!”克萊蒂和“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兩個人的說法一樣,意思一樣嗎?再議一議。

(說法一樣,意思不一樣:克萊蒂說“在外邊等你”,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邊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只要防禦,決不還手就能夠了)。

5.“吵架結束的時候,克萊蒂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睛裡表示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樣看?

(斜著眼睛看。看狀況兩人是並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還有,一個人生另一個人的氣,往往不願意正眼看,就斜著眼睛瞟幾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從他的眼睛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克萊蒂就應不就應“憤怒”?

(就應。吵架的事,他有理。)

為什麼不是“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麼?

(看來平時他們很要好,加上克萊蒂是個“好人”,很能體諒、寬容別人,所以把憤怒壓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這“悲哀”是流露出一種出人意料的情緒。對“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報復,很不理解。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7.自由讀,再指名讀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後悔的情緒表現出來,個性是表示後悔和自責的話要讀出應有的語氣來。

(二)閱讀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讀或默讀第三段,寫“我”和克萊蒂重歸於好。邊讀邊想,再議論:“最後捱到了放學”,“最後”是什麼意思?“挨”是什麼意思?換成“等”能夠不能夠?

(“最後”是經過等待之後出現的狀況。“挨”是困難地度過某一段時間。說明“我”心裡有事,總想著吵架的事,還擔心克萊蒂找自己算賬,上課的時間難以度過,經過等待之後才下了課放了學。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一心想著下課後怎樣應付克萊蒂。)

2.“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從“獨自”這個詞推測,平時放學回家必須不是“獨自”,是怎樣走的呢?

(可能跟克萊蒂同行。)

3.這天跟克萊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職責在“我”。但是克萊蒂是怎樣表現的呢?當“我”聽見克萊蒂從後面跟上來的時候,先是“手裡拿著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起尺子”。舉起尺子是為了什麼?

(防禦克萊蒂打來。因為父親說過,自己錯了,別人打你時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萊蒂是怎樣做的呢?再讀以下4個自然段(10~14)。

議一議,克萊蒂見到了“我”,表現了一種什麼風格?

(克萊蒂表現了一種寬容、友好的風格。也說明他的確是個“好人”。)

這種寬容、友好的風格從哪些地方表現出來了?再議,然後解答、歸納:

(“微笑著”,是從描述神態表現寬容和友愛的;“用手撥開尺子”、“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是從描述動作表現寬容和友愛的;“溫和地說”,是從描述說話時的語氣,表現寬容、友愛的;“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以後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是透過語言表現寬容和友愛的。

總之,課文是透過描述人物(克萊蒂)的神態、動作、語言和語氣等,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風格的。)

“我”對克萊蒂的出人意料的寬容和友愛態度做出什麼反映?

(連連說:“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後“高高興興”地分手了。這兩個“再也不了”和“高高興興”反映了“我”被克萊蒂的寬容和友愛及重歸於好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彷彿失去的友誼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因此,十分激動,高興得不得了。)

5.最後一段主要寫回到家裡“我”把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對我的教育。

這一段有個“本想”,帶著“讓父親高興一下”,相對還有個“不料”,引出了“父親把臉一沉”。“本想”和“不料”換兩個意思相同的詞語,讓句子的意思不變,能夠不能夠?

(能夠,“本想”換成“原本想”或“本來想”,“不料”換成“沒想到”或“沒料到”。)

“父親把臉一沉”,說話了。“把臉一沉”能夠換個什麼同樣意思的詞語?

(換成“表情嚴肅”或“板著臉”)

父親“表情嚴肅”地,“板著臉”地說和做。有什麼含義?“第一個伸過手去”是什麼意思?“奪過”“折成”又表示了什麼?大家議一議,再回答。

(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否則就是錯上加錯。“第一個伸過手去”意味著有勇氣主動地向對方認錯,請求對方原諒。

父親把“我”手裡的尺子“奪過去”“折成”兩段,向牆角“扔去”。是期望“我”告別錯誤,永久友好待人。父親的教育就應說是及時的、深刻的。)

(三)小結讀後感受:

讀了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就應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麼?你是否有犯過“安利柯”(就是課文中的“我”)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後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以上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感受。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寫“思考·練習”第4題中的詞語。

(二)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三)按課後“練筆”要求,練寫自己與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事的片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做“以自己與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為題材的片段練筆。

三、教學過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共同評議。

(二)聽寫“思考·練習”第4題“讀讀寫寫”的詞語。同桌互換訂正。再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1.結合原文原句,解釋“緣故”、“誠心誠意”。

(“緣故”,指克萊蒂的上衣肩上的線縫開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緣故。緣故即原因。“誠心誠意”,真心實意。指克萊蒂到我家時全家歡迎他沒有半點客套和虛假。由此證明,他是個好人。)

2.範句:

緣故——

①這盆茉莉花,葉子發黃,也不怎樣開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緣故。

②七十多歲的李爺爺,紅光滿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堅持鍛鍊的緣故。

誠心誠意——

①同學們誠心誠意地想盡辦法幫忙愛遲到的立冬同學按時到校,保證了學習。

②這位標兵營業員主動為媽媽選料,還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誠心誠意地為顧客服務的。

(三)練筆:

選取一件自己與同學之間友愛的事寫成片段。要求資料真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寫具體。

1.總結性地說說讀了“爭吵”一課受到的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教育,個性是要向克萊蒂學習的好處。

2.說一說我們同學之間出現過哪些團結友愛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舉的團結友愛的事情,確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實之後,進一步討論怎樣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寫具體。

議一議“爭吵”一課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裡?是怎樣寫具體的?

(“爭吵”一課最令人感動,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後悔,跟克萊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責;個性是克萊蒂主動找“我”化解矛盾,重歸於好。)

4.以“重歸於好”為例,議一議這一部分是怎樣寫具體的。

歸結到兩點:一是“重歸於好”的事實經過寫得清楚:從放學後“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到克萊蒂走近“我”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再到高興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寫得很有層次;二是“重歸於好”的表現寫得具體。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語氣、神態和內心活動等去描述,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學生可列舉課文中的描述例項,如:

克萊蒂從後面跟上來……他走近我……(這是寫動作的);

克萊蒂微笑著用手撥開尺子,溫和地對我說……(這是動作、神態、語言和語氣的);

我愣住了。我覺得有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後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這又是寫克萊蒂的動作和語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後我們高高興興地分手了。(這是寫“我”的語言和我們倆的情緒的);

最後一段寫父親教育“我”。先寫父親的神態,“把臉一沉”。再寫父親的話,“既然你錯了,就就應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就應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最後寫動作“從我手裡奪過尺子,折成兩段,向牆角扔去。”

5.小結:

作者緊緊圍繞“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中心,透過克萊蒂、“我”和父親等人物的動作、語言、語氣、神態和內心活動等描述,表現上述中心的。我們寫片段也要學習這樣的寫法。

列舉片段範例供大家參考。

我望著對門窗臺上那盆平頂鳳仙,花紅葉綠的,真喜人,它是張童種的。再看看自己窗臺上的這盆,又瘦又長,葉子不綠,花兒還沒開一朵。都是清明節後一塊兒種的,那花也偏心眼,在他那兒就長得水靈。我跟媽媽說:“開學就要評‘園藝能手’獎了,張童準能評上。”媽媽說:“你就取取經,問問他是怎樣侍弄得那麼好。”

“哼,我才不呢,顯得我多熊!”我說著朝對門努努嘴兒。

第二天清晨,窗外一陣窸窣聲音,我推開窗子,阿,只見張童蹲在窗下收拾我那盆平頂鳳仙呢。

“張童!”我不知所措地叫了一聲,跑出去,不好意思地蹲下來。他抬起頭看了我一眼,腦門上滲出了汗珠,關切地說:“你這花兒缺肥,可水澆得倒挺多。”說著,用小鏟把盆土翻了翻,從塑料袋裡抓了一把花肥,撒到周邊。又拿起剪子“喀嚓喀嚓”把老長的枝葉剪掉一半,澆了點兒水,胸有成竹地說:“過一個星期看,你會滿意的。”

“謝謝你!”我不好意思,“我好好培養,要是比你的那盆強呢?”

“那園藝能手就是你了。”張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兒。“但是,記著,澆水要間幹間溼,肥料要少施勤施。好,祝你成功!”說罷,把塑料袋扔到我懷裡,拍拍手上的土,又眯著笑眼,徑直朝對門走去。

質疑問難後,佈置片段練習。

《爭吵》教學設計8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及印象。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課文講述的這種心理活動,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學時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應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與創造,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課文。同時,作為新課程改革之一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還應該關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讀懂“我”和克萊諦爭吵後各自表現。體會爭吵前後的心裡變化。

2、技能目標

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情感目標

體會父親說話的含義,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我們繼續學習。(出示課題:爭吵)

2、誰和誰爭吵?(板書:“克萊諦”和“我”)

3、為什麼爭吵?能用一個簡單的句子說說嗎?(板書:無心犯錯,有心報復)

(設計意圖:知道爭吵的原因,是學生深入感悟的前提,是上環節教學應達到的一個主要目標。在學生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說爭吵的原因旨在檢查學生對上節課的掌握情況,這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

4、過渡引入:

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為什麼而爭吵,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研讀寫“克萊諦”和“安利奇”的句子。

1、在爭吵以後,“我”和克萊諦各自怎樣表現呢?請孩子們翻書自學5-13自然段,根據你的喜好選擇一個人的表現,用筆把它勾畫出來。有不清楚的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一) 讀讀你勾出的句子。有沒有補充或不同意見?

(二)下面我們分組讀讀你們找出的這些句子?看看你讀懂了什麼?

(三(彙報)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生自由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講解以下問題)

⑴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我的心裡感到怎樣?(板書:後悔)能用書上的句子告訴我嗎?

(多媒體出示: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

(多媒體出示:我又說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想到這裡,我覺得克萊諦很可愛,心裡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

還聽不出你的內心矛盾,誰再來試試?

既然“我”是想報復克萊諦,為什麼又會想到向他認錯?請一個孩子讀讀事情發生後我的想法。

學生閱讀,梳理後多媒體板書演示:

課件出示:能幫助父母幹活 勤勞

服侍生病的母親 孝順

我們全家人歡迎他 友善

衣肩上的線縫開了 樸素

我想起他的種種好,所以說他碰到我的胳膊時不會是故意的,絕對不會是故意的。絕對,那這句話該怎麼讀呢?

(試讀——抽讀——女生齊讀——全班齊讀)

⑵是啊,這麼好的朋友,誰都不願失去。我們一起讀讀3-6句,體會一下。我還不能感受到你們不願失去這個朋友。感情再強烈點

(女生齊讀——男生齊讀)

⑶是啊,任何人都不願意失去這樣的朋友。(引讀)我又說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可是我認錯了嗎?為什麼?(讀書回答)

多媒體出示: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

我只能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見到了什麼?(讀書回答)(上衣肩上的線縫開了)我們再讀讀這句話,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樸素)。

⑷我很在乎他、珍惜他,生怕失去了這位可愛的朋友,儘管這樣,我還是不肯開口向克萊謗認錯,這時克萊謗有什麼表現?(生齊讀)

多媒體出示:克萊諦不時用眼睛膘我,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①克萊諦怎樣地看?

②我看見克萊諦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什麼?而是什麼?(板書:悲哀)

③克萊諦應不應該憤怒?為什麼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看來他們平時很要好,加上克萊諦是個好人,很能體諒、寬容別人,所以把憤怒壓下去了,只是表示悲哀,這“悲哀”是流露出一種出人意料的情緒,克萊諦對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報復很不理解,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

⑸是啊!越想越覺得他可愛,可是我最終還是沒有開口認錯,克萊諦卻主動說話了他怎麼說?

多媒體出示:

1、我在外邊等你。

2、我在外邊等著你。

看看這兩個句子,有沒有不一樣?想想他們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同桌之間可以議議。

說句話的時候,克萊諦已經原諒了我,我又是怎樣說的呢?(齊讀)

多媒體出示:“我也等著你!”我理解了他的話的意思了嗎?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

(不一樣)

(克萊諦說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面等著你,誤解了克萊諦的意思,以為他要報復我,要打我。)

我們明白了倆人的想的不一樣,應該怎麼去讀。

學生試讀,評價,教師指導朗讀。

第一句餘怒未消,應該讀出強硬的語氣,第二句要表示強調,語氣應加重,第三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語氣,也應稍重。

害怕克萊諦找我算帳,上課時心想著怎樣對付克萊諦,所以上課時間覺得過得太慢,課文中哪個字最能體現。

⑹他們怎樣和好的呢?請孩子們分組討論商量,用朗讀的形式自學。

注意:朗讀要落實到句子上,句子中要抓關鍵詞。商量一下,該怎樣讀。(小組自學)

①和好了嗎?(板書:和好)誰主動?

②克萊諦用什麼方式與我和好的?(板書:微笑)能用朗讀表現出來嗎?

③兩終於和好了,復得了這個差點失去的朋友,我的心情怎樣(高興)。咱們帶著這種感情一起來讀讀這部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緊扣課文小氣泡提示的“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這一牽而動全身的問題,輻射全文,引導深入探究文章的重點句段,體會“我”和克萊諦爭吵後的內心活動以及表現,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走進文字,與文字展開對話,進而認識人物形象。)

三、 研讀文章末段的“爸爸的教誨”

1、課文中的安利珂和克萊諦都讓我們感動,課文中還有一個人也很令人感動,令人尊敬,是哪一位?

2、 讀課文最後一段說說最受啟發的是哪一句,並說說理由。(預設父親的話)

《愛的教育》

“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讀課文最後一段,說說讓你最受啟發的是哪一句話,並說明理由。

3、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否則就是錯上加錯,“第一個伸過手去“意味著主動向對方認錯,求得諒解。

四小結讀的感受

同學們課文寫的雖然是一種很平常的小事,卻使我們認識了兩個不同尋常的孩子我一位偉大的父親,兩個孩子都那麼善良,他們相互理解,父親呢?如老師一樣嚴格教育孩子。讀了課文,我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

克萊諦最突出的品質是什麼?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那樣的錯誤,與人爭吵?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後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老師這裡準備了一些橢圓形的紙,中間用剪刀剪斷,兩邊分別寫上了“爭吵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和好的好辦法?”其實這橢圓形紙好比一面鏡子,但由於爭吵或者其他矛盾,鏡子碎了,我們可以用“友情牌膠水把它粘合起來,寫下你們的辦法,看誰的辦法最有創意。

五、 佈置作業

1、自讀《愛的教育》

2、抄寫課文中的爸爸的話。

3、鼓勵學生寫一寫自己和同學之間發生過的一件事情。

《爭吵》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嫉妒、緣故、誠心誠意、預防、畢竟、不料”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 過程與方法。

(1) 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從“我”和克萊諦爭吵的事情中,懂得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一旦發生矛盾應該知錯認錯,主動請求對方原諒,相互寬容,和好如初。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絡課文內容,體會爭吵後“我”和克萊諦的感情變化及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前準備

1.提出課前預習要求:瞭解“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畫出描寫“我”後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詞語。

2.媒體資源:教學演示課件《爭吵》。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匯入

每天同學們在一塊兒學習、遊戲,也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樣處理的?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中的兩個同學是怎樣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的。齊讀課題《爭吵》.

二、學習課文 探究體驗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上節課提出的問題。

2.教師板書課題,課件出示問題:

a) 課文講了誰與誰在爭吵?(板書:安利柯和克萊諦)

b) 他們為什麼爭吵?(板書:弄髒本子)

c) 怎樣爭吵?

“今天我和克萊蒂吵架,並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萊蒂嗎? 預設一:不嫉妒 預設二:嫉妒

“哼,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

萊諦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麼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想報復克萊諦,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

克萊諦得獎引起的。)

“我”嫉妒後是怎麼做的?(報復)

“我”的報復使克萊蒂十分惱怒。如果是你,你惱怒嗎?試著

來讀讀“你這是故意的!”這句話。(討論中板書:,無意,故意)

嫉妒使他們的友誼出現了裂痕,認識了嫉妒的危害性,相信大

家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個寬容大度的人。

d)爭吵後怎麼樣了?

自讀課文尋找答案

讀5-8自然段:

(l)用“——”畫出爭吵後我的表現的句子。

我的表現:

不安:我覺得不安,氣也全消了。

後悔: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

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

矛盾: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

(2) 用曲線畫出爭吵後克萊諦的表現的句子。

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

哀。

? 他又說:“我在外面等著你!”

? 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

從悲哀的眼神,你體會到克萊諦心情怎樣?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此時他們在想什麼?倆人想的一樣嗎?找到有關的語句讀一讀。(討論交流)

讀9-13自然段:

“終於捱到放學”為什麼是“挨”?從中體會到什麼?

挨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獨自走在街上,克萊諦又是怎麼做的呢?通過克萊諦對“我”的態度,可以看出克萊諦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哪些詞可以體現出來? 找出來讀一讀。

(3)指導分角色朗讀,要讀出克萊諦的真摯感情,讀出“我”的高興之情。

三、變式質疑 深入體驗

當父親知道整個事情時,父親的表現怎樣?從文中標出來讀一讀。

(1) 父親為什麼把戒尺折成兩段,扔向牆角?

(2) 從父親的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四、擴充套件延伸

假如克萊蒂沒有主動和“我”重歸於好,事情會怎樣發展?

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一個人物?說說喜歡他什麼?

五、作業

聯絡你平常的生活,寫一件和同學發生過的事情。

《爭吵》教學設計10

情景說明

《爭吵》選自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一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結構線索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誰能告訴大家,《爭吵》一課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發展順序)事情是怎樣一步一步發展的?[板書發生矛盾――>心理難受――>和好如初明白道理]

同學們,能否根據黑板上的提示給課文分成四段,用“//”做上記號,誰能上臺來在相應的位置上標明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呢?

誰與誰發生矛盾?讓學生站起來就說。[安利柯克萊諦]

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碰(無意)碰(故意)]

二、精心悟讀――心裡難受(第5至8自然段)

爭吵以後,“我”和克萊諦心裡都十分難受,哪兩個詞最能反映他們的情緒?請同學們開啟課本60頁,默讀5至8自然段,用“――”橫線做上記號。學生交流時,老師板書[後悔悲哀]

(一)體會安利柯的“後悔”

1、指名讀第5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分組思考。

2、第一組學生思考:“我”為什麼後悔?(因我罵了他,還故意地碰了他,我認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所以我很後悔)

3、第二組學生思考:哪些詞或句子能說明“我”後悔?

①找出相關詞句用“……”標明。

②你能用你的情緒讀一讀嗎?那好,開始吧!他讀得好嗎?你能告訴大家你為什麼這樣讀?

③誰能和×××同學一比上下呢?

④我們大家學著他們的語氣來讀一讀。

4、第三組學生思考:克萊諦是個怎樣的人?你從哪裡發現的?

①找相關詞句。

②“誠心誠意”你能用個詞代替嗎?(真心真意)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③指名有感情地讀。

5、“我”明知克萊諦不是故意的,而且還是個很可愛的人,自己又做了錯事,為什麼還不肯向他人認錯呢?(愛面子)“愛面子”體此刻哪句話裡呢?(一生說,其他學生用“△△△”標明。)

①假如你就是安利柯,你此時此刻該是怎樣的一種情緒?(猶豫不決,心裡很矛盾)

②體會矛盾的情緒來讀一讀吧!

6、所以我們再回頭讀第5自然段時,要讀出後悔,想改正,又沒有勇氣改正的複雜情緒,那裡是心理活動描述,聲音應讀得再輕些,學生自由地有個性地朗讀。

(二)體會克萊諦的“悲哀”

1、克萊諦又是怎樣的表現呢?

2、請學生找出“悲哀”所在的那句話齊讀一遍。

3、“悲哀”是什麼意思?(悲哀)

4、我故意碰了他還罵了他,他為什麼不憤怒呢?說明他怎樣?那他為什麼要悲哀呢?

三、自主學習――和好如初(第9至13自然段)

1、經過複雜的思想鬥爭,他們在行動和語言中,又有什麼相同的表現?結果怎樣?

2、“再也不了!再也不了!”說了兩遍並加上感嘆號,表達了“我”怎樣的情緒?(高興、激動、愧疚)

3、“再也不了!再也不了!……”你們猜猜要安利柯還會說些什麼呢?學生眾說紛芸。

四、深化主題――明白道理(第14自然段)

1、回到家裡,“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本想讓父親也高興一下,但是父親高興嗎?(不高興)從哪兒明白的?(把臉一沉)請同學們把臉沉下去,齊讀父親所說的話。

①父親為什麼不高興呢?

②你認為誰比誰高尚?為什麼這樣說呢?能夠對照黑板上板書來說。

2、讀了這篇課文,你從克萊諦和“我”兩個人身上明白了什麼道理?[板書:知錯認錯寬容友愛]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概括文章的主要資料

我和克萊諦發生矛盾後,克萊諦不怨恨“我”,而且主動和“我”和好,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要知錯就改,寬容友愛。

2、結合實際談一談你是怎樣團結他人、寬容他人的?

3、能否把屬於你們自己的小小故事也寫進你的日記裡呢?老師相信你們寫得也必須十分不錯!下課!

板書設計:

(起因)(經過)(結果)

發生矛盾心裡難受和好如初明白道理

安利柯碰(故意)後悔再不知錯認錯

爭吵

克萊諦碰(無意)悲哀再不寬容友愛

[教學反思]

執教《爭吵》一課,我側重培養學生的讀和說的潛力,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為了突破難點,教學中採用直奔重點資料(爭吵後的情緒)進行談話、講讀、品讀,以第五自然段為突破口,有目的地設計了三個問題:①哪些詞或句子能說明“我”後悔?②克萊諦是個怎樣的人?你從哪裡發現的`?③“我”明明白自己錯了,為什麼還不肯向他人認錯呢?學生說出“我”很愛面子,之後追問“你是怎樣明白的?”這三個問題的理解,採取小組分工協作,抓關鍵詞,透過自找、自讀、他評、自悟、再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後悔、喜歡、複雜的情緒。另外,在讀“再也不了,再也不了!這句話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用心性,運用三種不同的語氣來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在教學中我還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討論自學第9至13自然段,抓住“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在後面加上省略號,充分讓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學生用心性很高,說得也很不錯。結合板書同學們從他們身上明白了什麼道理,這時我讓同學間相互說一說,使得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含蓄自然,水到渠成,點到為止。課堂小結之後,我又讓學生結合實際,談一談“自己是怎樣寬容團結他人的”,在此為“寫”作了鋪墊,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說話的潛力。整

節課的教學,體現了感知――認識――實踐的認知過程,滲透了思想教育,為知識轉化為潛力、情感和價值觀打下了基礎。

《爭吵》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辨識“爭吵”“爭論”“爭執”的不同意義;讀懂“我”和克萊蒂爭吵的起因、爭吵後各自的表現。

2.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情感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指名認讀生字。

2.挑選自己喜歡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爭吵”“爭論”與“爭執”有什麼不同?

4.過渡引入: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為什麼而爭吵,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他們是怎麼解決的,結果怎麼樣。

(二)細讀課文,研讀重點句

1.這篇課文章涉及到學校、路上、家中這樣一些地點,按照“爭吵”事件發生的先後,你認為可以分成幾部分?

(1)學生自由細讀課文想一想,然後同桌議一議。

2、研讀爭吵的句子。

(1)默讀有關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安利柯他們“大聲爭辯”的句子。

(2)學生討論,兩句 “我在外面等你”你認為兩句意思一樣嗎?

(3)聯絡課文想一想,每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4)學生試讀,評價。教師指導朗讀。學生練讀。

3、研讀有關爭吵起因的句子。

(1)“我”和克萊諦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兩人今日爭吵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研讀有關自然段,小組合作學習後選派代表發言。

(2)指導朗讀。你認為這三句應讀好哪幾個字?(“只”、“很”、“也”應加重語氣)

(3)學生齊讀這三句話。

4、研讀爭吵後各自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句子。

⑴爭吵後“我”有怎樣的心情,為什麼?

⑵克萊諦的“好”和“可愛”表現在那些方面,請你再仔細閱讀課文第5自然段,然後有條理地說出來。

⑶從安利柯爭吵後的這些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哪些句子讀懂的?

5、研讀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誨”。

讀課文最後一段,說說讓你最受啟發的是哪一句話,並說明理由。

(三)小結讀後感受

1、讀了課文,我們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麼。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後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四)作業練習

1.抄寫課文中爸爸的話。

2.說說自己曾經與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自己認為有趣的可以寫下來。

板書設計:

爭吵

嫉妒——報復——爭吵——後悔——和好

寬容 團結友愛

《爭吵》教學設計12

【原文】

今天我和可萊諦吵架,並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今天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師叫我替他抄寫每月故事。我正抄著,坐在旁邊的可萊諦忽然碰了一下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把本子弄髒了,字跡也看不清了。我火了,就罵了他一句。

他卻只是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

我本來會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使我很不高興。我想:“哼,得了獎,就自以為了不起了!”於是我想報復他,過了一會兒,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可萊諦氣得臉都紅了。“你這是故意的!”他說著就舉起手來。正好給老師看見了,可萊諦就縮回手去,說:“我在外邊等你!”

我心裡覺得很不安。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可萊諦是個很好的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的時候,他幫助母親幹活、服侍生病的母親的情形。還有他來我家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誠心誠意地歡迎他,父親又是那麼喜歡他的種種情形。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多好啊!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去向他承認錯誤,我卻覺得太丟臉。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見他上衣肩上的線縫兒都開了,大概是因為扛多了柴的緣故吧。想到這裡我覺得可萊諦很可愛。我心時暗暗說“雲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卻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來。

可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但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我心裡想著父親對我說過的話:“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因為心裡有事,老師講的功課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終於捱到了放學的時候。我在街上獨自走著,聽見可萊諦從後面跟上來。我手裡拿著戒尺站住等他。他向我走來,我便舉起戒尺準備防禦。

“不,安利柯!”可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還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我驚呆了。我覺得有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我已經在他的懷抱裡了。

他吻著我說:“以後我們再不要吵架了,好嗎?”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後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分手了。

回到家裡,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本想叫父親高興一下,不料父親把臉一沉,說:“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況且你不應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說著從我手裡奪過戒尺,折成兩段,扔到牆角去。

【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先寫“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再寫“我”的內心活動:為吵架而感到不安、後悔,又沒有勇氣承認錯誤;然後寫克萊諦的友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兩人重歸於好;最後寫父親對“我”的嚴厲批評。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及印象。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一個明是非卻愛面子的“我”活脫脫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也為克萊諦後邊的友善行為作了鋪墊和暗示。

聯絡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是教學的重點、難點。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抄寫、墨水、故意、報復、縮回、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不料、既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出現的問題。

【教學建議】

1.如果有條件的話,課前佈置學生讀一讀《愛的教育》這本書。

2.本課要求認的字比較多,可以用熟字帶生字,或者在語言環境裡識記。如,“嫉”“侍”“瞟”“尚”可以分別與“疾”“寺”“票”“躺”進行比較。有幾個字的讀音容易弄錯,也要加以強調。“嫉”讀二聲,不讀四聲;“哼”讀hng,不讀hēng,意思是表示不滿意或者不相信;“侍”讀shì,不讀sì。指導寫字時要抓住難點,如,“替”的第一個“夫”字的最後一筆由捺變為點;“承”中間是三個短橫,不能多寫或少寫;“緣”的右半部分是寫好這個字的難點,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筆畫和筆順:撇折,橫撇,橫,撇,彎鉤,撇,撇,撇,捺,共九畫,其中第五畫是彎鉤,不是豎鉤;“憤”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右上部分;“戒”的筆順是:一戒,部首是“戈”,可以與“或”相比較,可以在複習舊知識的過程中加深印象;“既”的第七筆是“”,不是“丨”。注意不要和“即”相混淆。

3.整體感知課文時,可以採取課題質疑的辦法,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以下問題: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後怎樣了?然後學生自主讀書,並通過交流、討論,瞭解課文講了什麼內容。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所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課文較詳細地描寫了“我”與克萊諦吵架時的心理活動,以及吵架後的矛盾心情:當我被克萊諦碰了胳膊肘時,我“火”了,於是產生了報復的念頭;“我”與克萊諦吵架後,覺得很不安、很後悔,後悔自己罵了克萊諦,覺得不應該做對不起他的事;心裡很想向克萊諦承認錯誤,又覺得太丟人;心裡暗暗說向他認錯,可嘴裡又說不出請他原諒。教學時,可以聯絡上下文讓學生體會“我”吵架後的心情。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學生交流討論的'著力點應放在揣摩和體會文中人物的這些心理變化。這一點,同《檢閱》一課有相似之處。

5.結合重點詞句的學習,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如,朗讀怎樣爭吵的句段之前,可以討論:當克萊諦弄髒我的本子之後,我為什麼報復他,弄髒他的本子?通過討論,理解“嫉妒”一詞的含義,並有感情地朗讀爭吵原因和經過的段落。

朗讀“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的段落,可以先深入瞭解爭吵後“我”的表現和克萊諦的表現。如,“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讀出後悔的語氣;“我又記起父親……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這一部分,讀出矛盾的心理。再來看克萊諦的表現:“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結合對“瞟”這個詞語的理解,想想克萊諦這時在想些什麼呢?他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時,心裡會想些什麼呢?(一定是想著要怎樣和“我”重歸於好)“我”說“我也等著你”時,又會想些什麼呢?(只是想到防禦)課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這是引導學生在關鍵的地方認真想一想。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這個問題,聯絡上下文兩個主人公的不同表現,體會出這兩句話的含義完全不同,兩個人的心理狀態也完全不同。學生對這個問題有了充分的認識之後,才有可能把自己的體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終於捱到了放學。”這裡的“挨”字讀二聲,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教學時,不但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深入體會關鍵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還可以嘗試著積累、運用,學習表達。

6.在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話的意思。父親的話散見於課文之中,共三處。可以讓學生把這三句話找出來,讀一讀,再聯絡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把“我”的行為與父親的話對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沒有做到。要允許學生自由談體會,而不必要求他們作全面系統的理解。但教師要對零散的意見作梳理或小結。父親的話主要說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於承認錯誤,“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你錯了,別人沒有打你,你不應該“舉起尺子”防禦。

7.為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如,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麼?使學生在對人物行為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體會。學生可以自由地發表看法,如,有的學生能通過具體事例準確地概括人物的某種品質和個性,說克萊諦能諒解同學的過錯,寬容同學,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有的學生能比較全面地評價別人,既看到“我”的一些弱點(愛瞎猜、愛面子)和缺點(報復同學),又能看到“我”的長處(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善於反思,是非觀念清楚等);有的學生能看到別人的進步,而不是憑一時一事的表現給別人下結論,認為“我”的進步是明顯的,由嫉妒同學、瞎猜疑、報復同學到心裡不安、後悔、知錯,最後能接受同學的友愛,與同學重歸於好。總之,學生只要能結合課文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在交流時,要鼓勵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作為自己的理由支撐。

8.課後思考練習一,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這項活動要在學生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內容並把握文中人物情感變化的基礎上開展。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分角色讀出人物的語氣。

第二題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在默讀之前,要提出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建議學生把“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後的表現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體會,並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

第三題是建議學生把父親說的話抄寫下來認真體會。父親的話有的是“我”想起父親曾經說過的話,有的是父親知道了吵架這件事之後說的話,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一找,說一說(參考教學建議6)。

小練筆,是引導讀寫結合的題目。在這裡讓學生來寫寫自己的事,時機非常合適。因為課文寫的就是同學之間發生的事,語言樸實、真切,非常切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可以指導學生試著學習課文的寫法,寫出內容真實、反映同學友情的片段。小練筆要求不能過高,可以當堂完成。

9.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發散思維。如,讓學生想一想:假如克萊諦沒有主動與“我”重歸於好,事情會怎樣發展?或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會如何處理?

《爭吵》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爭吵》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先寫“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再寫“我”的內心活動:為吵架而感到不安、後悔,又沒有勇氣承認錯誤;然後寫克萊諦的友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兩人重歸於好;最後寫父親對“我”的嚴厲批評。課文細緻描述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及印象。這些心理活動的描述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一個明是非卻愛面子的“我”活脫脫地展此刻我們面前,也為克萊諦後邊的友善行為作了鋪墊和暗示。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抄寫、墨水、故意、報復、縮回、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不料、既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就應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出現的問題。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

【教學難點】

聯絡課文資料體會最後一段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板書課題《爭吵》,齊讀課題,(正音“爭、吵”是翹舌音)問“爭吵”是什麼意思?

2.你與同學或其他人發生過爭吵嗎?為什麼爭吵,爭吵後怎樣做的?誰來說一說。(學生暢所欲言)下面我們一齊來看看文中關於爭吵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狀況

(1)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的認讀狀況,糾正錯誤讀音。(指名讀)

注意:嫉(jí)讀音是二聲,不是四聲。

“哼”的讀音是hng,不讀hēng。

“侍”要區別於“寺”,讀音是shì,而不是sì。

“縮”的讀音是suō。

(2)此刻我們開火車讀,看看火車能不能順利到站。

(3)識記生字

過渡:大家不僅僅字音讀的準確,而且讀得也流利,此刻看一下怎樣才能記住這些字呢?(分析難記的字)

(4)解釋詞語的意思。

大家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理解的詞語有哪些?(讓學生回答:查到的解釋)

報復:對批評自己或損害自己利益的人進行反擊。

誠心誠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憤怒:因極度不滿而情緒激動。

防禦:抗擊別人的進攻。

3.理清文章脈路

(1)指名朗讀課文,(隨時糾正錯誤)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講了我和克萊諦之間因為本子弄髒而發生爭吵以及克萊諦主動找我和解的事。告訴我們要寬容、知錯就改。)

(2)課文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然後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出示:課文按( )順序敘述的.,第( )自然段寫我和克萊諦吵架的( );第( )自然段寫我的( ):為吵架而( ),又沒有勇氣( );第( )自然段寫克萊諦用( )化解了矛盾,兩人重歸於好;第( )自然段寫父親對我的( )。

(3)小結:同學們真會分析,課文就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向我們介紹了“我”和克萊蒂之間發生的事情,今後大家在寫敘事作文的時候,要學會這種寫作方法。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學生朗讀。

2.寫這些字時,你認為哪個字需要注意哪裡?給大家提個醒。

“替”的第一個“夫”字的最後一筆是點。

“墨”字是上下結構,上黑下土。和“默”相比較。

“承”的第二筆是彎鉤,而不是豎鉤,中間是三橫。

“緣”的右半部分,注意筆畫和筆順:撇折、橫撇、橫、撇、彎鉤、撇、撇、撇、捺。

“憤”注意右部分的上半部分。

“畢”的上面是“比”,而不是“化”,不要寫成“華”。

“戒”的筆畫:橫、橫、豎撇、豎、彎鉤、撇、點;和“或”相比較,偏旁相同,都是“戈”。

“既”的右部分不是“無”,要區別於“即”。

3.教師範寫難字。

4.學生書寫,教師隨機指導。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上節課我們已經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學習了生字新詞,你還記得嗎?

2.出示生字詞。指名讀生字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3.請同學們快速的朗讀課文,回憶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過渡:看來上節課同學們學習的很認真,都記住了課文的生字和主要資料。這節課,我們就透過精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資料。

二、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請同學們仔細閱讀1~4自然段,想一想:文中兩個小主人公為什麼發生爭吵?

2.他們為什麼發生爭吵?用文中的話說一說。

(1)課件出示句子:

我正抄著,坐在身旁的克萊諦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本子被弄髒了,字跡也看不清了。

過了一會兒,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①誰願意把這兩個句子讀一遍。

②你發現了嗎,這兩句話中有一個相同的動詞?(碰)

③這兩個碰有什麼不同嗎?(克萊諦:不留意我:故意)

④你從文中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a.“他只是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從他“微笑著”向我解釋看出來)

b.“於是我想報復他。”(從“報復”這個詞看出來)

(2)明白我為什麼想報復嗎?(我嫉妒他)嫉妒是什麼意思?( )

①你從哪裡看出“我”嫉妒克萊諦?(心想:“哼,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我想報復他。)這是什麼描述?(心理描述)

②指導句子朗讀。誰能讀出他嫉妒的心理?

(3)那他們對待碰的態度有什麼不同呢?

課件出示句子:

我火了,罵了他一句。

克萊諦氣得臉都紅了。

克萊諦急忙縮回手去。

①找得真好,願意讀一次嗎?

②我在對待克萊諦的碰是什麼態度?為什麼?(火、罵)

③能把我的樣貌讀好嗎?

④克萊諦是怎樣做的?(氣、縮)這兩句抓住了克萊諦什麼描述的?(語言和動作)從他的動作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克萊諦?(寬容待人)

⑤能讀出來嗎?

(二)學習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1.爭吵過後,他們各自有什麼表現呢?請同學們默讀第5—8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吵架後我的表現,用波浪線畫出克萊諦的表現,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寫寫感受,待會兒我們來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我們先來看一看安利柯的表現,誰想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大家聽一下。

a.出示句子:

①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不安)

②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後悔)

③阿,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是該有多好!(後悔自責)

④想到那裡,我覺得克萊諦很可愛,心裡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但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樣也說不出來。(矛盾)

b.指導朗讀。你們的體會很深,請你帶著這種後悔、矛盾的情緒體讀一讀這些句子。(自讀,教師指名讀,評議)

(2)正當我猶豫不決時,克萊諦有什麼表現?

出示句子:

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睛裡表示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a.“瞟”是什麼意思?(“瞟”用眼睛斜著看)

b.此時的克萊諦心裡在想什麼?(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感到好朋友為一點小事鬧成這樣不值得。)

c.為什麼要說“不是憤怒,而是悲哀”?(他對安利柯的做法難以理解)

d.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克萊諦對“我”行為感到悲哀。)

e.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種情緒讀出來嗎?

(3)過渡:吵架過後,一個感到後悔,一個感到悲哀。下面看看他們的對話。

出示:

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

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

a.克萊諦和“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兩個人想的一樣嗎?(說法一樣想法不一樣:克萊諦說“在外邊等你”,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邊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

b.引導學生讀好他們的對話。(同桌合作練讀對話,找同桌兩人朗讀)

(4)我一邊想著怎樣應對克萊諦一邊聽課,你想此時的我能聽進老師的講課嗎?(不能)

a.“畢竟”怎樣理解?(到底)

b.聯絡實際,談想法:課堂上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心裡什麼感覺?(學生可能說出時間過的慢之類的話)

過渡:克萊諦將會採取怎樣的方式對待“我”,事情的結果怎樣,我們之後學習課文。

3.學習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9-13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重點彙報交流以下問題:

①作者為什麼用“最後捱到了放學”?說明什麼?(“最後、挨”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禦。)

②當“我”向克萊諦舉起尺子時,克萊諦是怎樣做的?

出示: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尺子,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③這是什麼描述?(表情、動作、語言)透過這些描述,能夠看出克萊諦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哪些詞能夠體現出來?(說明克萊諦寬容、友愛待人,透過“微笑”“溫和”兩詞體現出來。)

④“我”為什麼兩次說“再也不了”?

(是因為自己內心激動,“我”被克萊諦的寬容、友愛精神所感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3)指導分主角朗讀(9-13自然段),要讀出克萊諦的真摯感情,讀出“我”的高興之情。

4.學習第四部分(14自然段)

過渡:我和克萊諦和好了,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本來想讓父親高興一下,沒想到父親卻嚴厲地批評了我。

出示:既然你錯了,就就應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就應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1)自己讀讀父親的話,你體會出什麼?(你如果錯了,就要勇於承認錯誤,“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你錯了,別人沒打你,你不就應“舉起尺子”防禦。)

(2)你們的體會很深刻,其實父親的話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出現,還有兩處,快速瀏覽找出父親的話。

a.學生說,教師出示父親的話。

就應知錯認錯。

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b.你再來讀讀父親的話。有什麼新的體會嗎?(明白自己錯了,要承認錯誤;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不能還手,只能防禦。)

(3)小結:父親的話說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錯,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認錯,要主動向別人認錯,請求對方的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不能還手,只能防禦;別人沒打你,你不就應防禦。

(4)最後讓我們齊讀一遍父親的話,記住父親的教誨,學生齊讀。

三、拓展延伸,昇華理解

1.課文學完了,那麼你最喜歡文中哪個人物呢?你的理由是什麼?學生談觀點。

2.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啟發?(板書:互相寬容、團結友愛)

3.總結:課文雖然講了一件平凡小事,卻告訴了我們要寬以待人的道理,期望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寬容別人,與別人團結友愛,做一個人人喜歡的人。

四、課後作業

1.抄寫父親說的話。

2.小練筆:寫一寫你和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

3.推薦閱讀《愛的教育》。

板書設計:

爭吵

我—————克萊諦

和好

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紅筆)

《爭吵》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辨識“爭吵”“爭論”“爭執”的不同意義;讀懂“我”和克萊蒂爭吵的起因、爭吵後各自的表現。

2.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絡課文內容,體會爭吵後“我”和克萊蒂的感情變化及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為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瞭解“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畫出描寫“我”後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詞語。

(“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只求瞭解,暫不做檢查。)

二、再讀課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讀成“j@”的音。

(是指心裡嫉恨別人比自己強。)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個“偷,在這裡應帶兒化韻,讀“火兒”,“偷偷兒”。

“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的“都”,應讀“dou”,不要讀成“du”的音。

“終於捱到了放學”的“挨”應讀“ai”的音,表示困難地度過時間的意思,不要讀成“你挨(ai)著我”、“挨(ai)家挨(ai)戶”的“挨”字的音。“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的“訴(su))”應讀輕聲。“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寫成“子”;“防禦”的“御”的中間是“”不是“缶”;“畢竟”的“竟”不要少寫一橫,注意與“競”區別。

三、按意思相關或相近的歸併方法,劃分段落,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

2.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爭吵”的故事可歸併為爭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個階段(一般為時間、地點或情節上的變換),劃分四個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後悔,但沒有勇氣向克萊蒂承認錯誤。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學後,克萊蒂主動要求跟“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

3.根據結構段段意,自己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內容:

“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也把他的本子弄髒了。“我”很後悔這樣做,但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後,在克萊蒂主動要求下,我們和好了。回到家,父親又教育了我。

四、閱讀分析第一段

自由讀或默讀,邊讀邊想:

1.這一段是講“我”和克萊蒂“爭吵”經過的.,究竟誰對誰不對?為什麼?

(從爭吵的情形看,克萊蒂沒有錯,是“我”不對。因為克萊蒂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的。“我”做得不對,不應該為了報復故意弄髒了克萊蒂的本子。)

2.“我”開始說,吵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牌,我嫉妒他。”到底他倆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萊蒂得了獎呢?如果有,從哪裡看出來的?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萊蒂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麼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想報復克萊蒂,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克萊蒂得獎引起的。

五、指導書寫

1.請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這些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些什麼,怎樣寫才美觀。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範寫比較難寫的生字,如“縮、緣、既”等字。

3.練習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學生的書寫作業,進行評議。

【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閱讀分析第二~四段,瞭解“我”和克萊蒂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體會同學之間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我”和克萊蒂爭吵後有什麼表現,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同學之間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指名認讀生字。

2.挑選自己喜歡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爭吵”“爭論”與“爭執”有什麼不同?

⑴爭吵:因意見不合大聲爭辯,互不相讓。⑵爭論:各執己見,互相辯論。⑶爭執:爭論中各執己見,不肯相讓。)

4.過渡引入: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為什麼而爭吵,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他們是怎麼解決的,結果怎麼樣。

二、細讀課文,研讀重點句

(一)研讀第二段

1、研讀爭吵的句子。

(1)默讀有關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安利柯他們“大聲爭辯”的句子。

(2)學生討論,螢幕板書映示:

(3)這裡③④都是“我在外面等你”你認為兩句意思一樣嗎?

(說法不一樣,意思不一樣:克萊諦說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面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

(4)聯絡課文想一想,每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5)學生試讀,評價。

(6)教師指導朗讀。

(①句表示生氣,應讀出憤慨的語氣。②句表示餘怒未息,也應讀出強硬的語氣。③句表示強調,語氣應加重。④句表示“我”不甘示弱,語氣也應稍重。)

(6)師示範朗讀,學生練讀。

2、研讀爭吵後各自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句子

(1)爭吵後“我”有怎樣的心情?“覺得很不安”,“不安”什麼?“很後悔”,“後悔”什麼?

(“不安”,是怕克萊蒂放學後找我算賬,再報復一下,因為他總提出在外邊等我。“後悔”的是,過去種種事實證明,克萊蒂是個好人,他的確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而是因為我嫉妒他得了獎報復了他,才吵架的。)

(2)“克萊蒂是個好人”,從過去的種種事實證明他好的表現有哪些?

3、“我”既然想到了克萊蒂是個“好人”,又很可愛,也“知錯認錯”,心裡也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為什麼?

(沒有勇氣,覺得太丟臉)

4、從安利柯爭吵後的這些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哪些句子讀懂的?

5、自由讀,再指名讀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後悔的心情表現出來,特別是表示後悔和自責的話要讀出應有的語氣來。

(二)細讀第三段

1.先自由讀或默讀第三段,寫“我”和克萊蒂重歸於好。邊讀邊想,再議論:“終於捱到了放學”,“終於”是什麼意思?“挨”是什麼意思?換成“等”可以不可以?

(“終於”是經過等待之後出現的情況。“挨”是困難地度過某一段時間。說明“我”心裡有事,總想著吵架的事,還擔心克萊蒂找自己算賬,上課的時間難以度過,經過等待之後才下了課放了學。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一心想著下課後怎樣應付克萊蒂。)

2.“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從“獨自”這個詞推測,平時放學回家一定不是“獨自”,是怎樣走的呢?(可能跟克萊蒂同行。)

3.今天跟克萊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責任在“我”。可是克萊蒂是怎樣表現的呢?當“我”聽見克萊蒂從後面跟上來的時候,先是“手裡拿著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起尺子”。舉起尺子是為了什麼?

(防禦克萊蒂打來。因為父親說過,自己錯了,別人打你時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萊蒂是怎樣做的呢?再讀以下4個自然段(10~14)。

議一議,克萊蒂見到了“我”,表現了一種什麼風格?

(克萊蒂表現了一種寬容、友好的風格。也說明他的確是個“好人”。)

(三)研讀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誨”。

讀課文最後一段,說說讓你最受啟發的是哪一句話,並說明理由。

★“既然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人原諒,更不應該向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1)“第一個伸過手去”是什麼意思?“奪過”“折成”又表示了什麼?

(2)議一議,再回答。

(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否則就是錯上加錯。“第一個伸過手去”意味著有勇氣主動地向對方認錯,請求對方原諒。

(父親把“我”手裡的尺子“奪過去”“折成”兩段,向牆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別錯誤,永遠友好待人。父親的教育應該說是及時的、深刻的。)

(四)小結讀後感受:

1、討論: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麼?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作業練習】

1.抄寫課文中爸爸的話。

2.說說自己曾經與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自己認為有趣的可以寫下來。

【板書設計】

15爭吵

弄髒本子

“我”爭吵克萊諦

後悔悲哀

知錯重歸於好寬容

《爭吵》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透過理解課文資料,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資料。

3.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課文,解決問題

1、“誰和誰爭吵”(“我”和克萊諦)板書:“我”、克萊諦

2、“為什麼爭吵”。

①自讀1―4自然段,邊讀邊想

②這一段是講“我”和克萊蒂“爭吵”經過的,究竟誰對誰不對?為什麼?

(從爭吵的情形看,克萊蒂沒有錯,是“我”不對。因為克萊蒂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的。“我”做得不對,不就應為了報復故意弄髒了克萊蒂的本子。)

“我”開始說,吵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牌,我嫉妒他。”到底他倆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萊蒂得了獎呢?如果有,從哪裡看出來的?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萊蒂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麼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想報復克萊蒂,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克萊蒂得獎引起的。)

二、匯入。

1、透過預習我們明白了爭吵是發生在:我和克萊諦之間的股市,這節課我們就一齊走進這場爭吵中,體會友情的珍貴。

三、再讀課文

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爭吵”的故事可歸併為爭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個階段(一般為時間、地點或情節上的變換),劃分四個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後悔,但沒有勇氣向克萊蒂承認錯誤。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學後,克萊蒂主動要求跟“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

四、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透過讀書,自己學習了生字、弄清楚了“誰和誰爭吵”和“為什麼爭吵”兩個問題,下節課我們繼續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練筆:

選取一件自己與同學之間友愛的事寫成片段。要求資料真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寫具體。

1.總結性地說說讀了“爭吵”一課受到的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教育,個性是要向克萊蒂學習的好處。

2.說一說我們同學之間出現過哪些團結友愛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舉的團結友愛的事情,確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實之後,進一步討論怎樣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寫具體。

議一議“爭吵”一課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裡?是怎樣寫具體的?

(“爭吵”一課最令人感動,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後悔,跟克萊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責;個性是克萊蒂主動找“我”化解矛盾,重歸於好。)

4.以“重歸於好”為例,議一議這一部分是怎樣寫具體的。

歸結到兩點:一是“重歸於好”的事實經過寫得清楚:從放學後“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到克萊蒂走近“我”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再到高興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寫得很有層次;二是“重歸於好”的表現寫得具體。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語氣、神態和內心活動等去描述,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學生可列舉課文中的描述例項,如:

克萊蒂從後面跟上來……他走近我……(這是寫動作的);

克萊蒂微笑著用手撥開尺子,溫和地對我說……(這是動作、神態、語言和語氣的);

我愣住了。我覺得有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後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這又是寫克萊蒂的動作和語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後我們高高興興地分手了。(這是寫“我”的語言和我們倆的情緒的);

最後一段寫父親教育“我”。先寫父親的神態,“把臉一沉”。再寫父親的話,“既然你錯了,就就應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就應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最後寫動作“從我手裡奪過尺子,折成兩段,向牆角扔去。”

二、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這節課我們繼續解決上節課我們提出的問題。

2、出示問題:“怎樣爭吵”。

3、學生自讀1―4自然段。

4、指導朗讀描述怎樣爭吵的句子。

①討論,當克萊諦弄髒我本子後,我為什麼報復他,弄髒他的本子?(心裡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詞。

③指導朗讀描述克萊諦生氣的句子。

5、解決“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的句子。

①學生自讀5―8自然段。

②討論爭吵後我的表現。

a.“我覺得……多好!”

b.練讀(讀出後悔的語氣)

c.指讀

③“我記起……怎樣也說不出來”。練讀、指讀(讀出矛盾的心裡)

④克萊諦有怎樣的'表現?(克萊諦……悲哀)

⑤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克萊諦會想些什麼?

⑥指尋朗讀第7自然段兩人的對話。

⑦這時“我”卻在想些什麼?(只是想到防禦)

6、解決“爭吵的結果”。①自讀9―13自然段

②請提問的同學回答(重歸於好)板書:重歸於好

③指讀9―13自然段

④理解“舉起尺子”含義

⑤分主角朗讀

7、解決“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麼?”

①自讀14自然段

②討論:結合課文資料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

5.小結:

作者緊緊圍繞“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中心,透過克萊蒂、“我”和父親等人物的動作、語言、語氣、神態和內心活動等描述,表現上述中心的。我們寫片段也要學習這樣的寫法。

教學反思:

在這個單元中遇到了其中的一篇《爭吵》,平心而論我不是很喜歡這篇文章,可能是因為我們和義大利在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有著許多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為人處事的原則,所以我對這篇文章中的小主人公之間發生的問題,一向都存在著不同的處理方式,所以在教學的時候我一向都存在著一些困惑。

《愛的教育》上學的時候我讀過,但是之後有事情給耽擱了沒有讀完,當時讀的感受覺得太喜歡那裡面描述的情景了,所有的人都是那麼善良,所有的矛盾都那麼容易迎刃而解,遇到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會主動地承擔職責,遇到好的事情的時候大家都會把榮譽讓給別人,那裡的人都個性的善解人意,無論怎樣樣的孩子最後都能夠體會老師的良苦用心,真是個完美的大同世界。

個性是結合我最近自己的一段經歷,我覺得在校園中的孩子個性單純,因為我們都會用真善美去影響孩子們,一旦發現他們如果有些不美的地方就會想盡辦法去引導,期望他們都成為一個個完美的人。但是社會上是這樣的嗎?社會沒有黑暗嗎?社會裡沒有壞人嗎?我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同時也會被人笑為“書呆子”,所以很多經歷都是因為自己太美化了這個社會,但是我擔心自己這樣完美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們缺少對於社會實際狀況的真正認識,讓他們在社會上走彎路,受到傷害。但是從我的內心深處我想用世間最完美的東西來澆灌他們,但是就是這樣壞人就能放過他們嗎?壞人能因為他們的單純就對他們網開一面嗎?如果他們在社會上受到傷害了才反應過來原先在校園裡經歷的都是迷幻的、都是空想的,我想這也會違背了教育的初衷。我困惑、矛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