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國小英語課後作業分層設計與實踐研究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9W

“雙減”背景下國小英語課後作業分層設計與實踐研究範文1

作業型別及作業量:

“雙減”背景下國小英語課後作業分層設計與實踐研究範文

1.教師在佈置作業前一般先將作業做一遍,將作業分為“必做作業”和“選做作業”,作業佈置應根據學生的學情,為學生精心選擇作業,作業要保證基礎性和時效性,杜絕機械重複的作業,嚴禁佈置需用手機完成的作業和給家長佈置作業。同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情和學習能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為不同的學生的學習創設不同的作業空間。

2.作業的形式應該多樣化,要根據學科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探索作業的形式,從數學學科特點出發可安排口頭作業,書面作業,綜合實踐性作業等,學生可採用書面、社會實踐等形式來完成。佈置的課外作業要適量。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教師要先做一遍。除書面作業以外,可根據需要佈置調查、製作方案、數學日記等實踐性作業,並根據不同作業形式明確不同的要求

3.學生的'課堂作業一定要適量適度,一般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十分鐘左右的作業時間,儘量保證課堂作業在課內時間完成。其中數學作業應該一天一練。

4.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六年級不超過半小時。

5.嚴禁教師將書寫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

作業本與書寫規範:

1.各年級統一課堂作業本。

2.一、二年級用鉛筆書寫作業,三、四、五、六年級用用藍色或黑色鋼筆、簽字筆書寫,一本作業用同一種顏色筆書寫,不得混用,字的大小約佔線格的三分之二。書寫要做到認真、工整,字型端正、清楚。數學作業中的漢字書寫以楷書為規範,做到筆劃、筆順、結構正確無誤,字距合理,在整齊劃一的基礎上逐步達到美觀。數字書寫,筆順正確,大方規範。

3.畫圖一至六年級一律用鉛筆,尺規作圖。

4.作業本封面要清晰填寫:校名全稱、年級、學號、姓名。封面、封底不得亂塗亂寫亂貼,保持乾淨整潔。

5.做題時要寫清練習幾、題目序號。課本上的圖形和解決問題不要抄題,直接列式解答。如果是補充的,則要將題目抄上。

6.豎式計算一般列在橫式下面居中位置,如驗算可將豎式位置適當移向左邊,驗算豎式必須並列在算式豎式的右邊,豎式中的較長橫線要求用直尺劃。

7.計算題題目抄題時至少前空一格(一個字位置),第一個等號應另起行,遞等式的等號要對齊,同級運算一次可脫式,指明要簡便計算的須寫簡便過程。

8.應用題如要求抄寫題目則格式同課本,換行書寫必須與上一行開頭對齊;列式計算後,單位名稱加上“()”;答語要完整。

9.使用鉛筆做作業時,清除誤寫的圖字應用橡皮擦,注意保持卷面的整潔;使用鋼筆做作業時,清除誤寫的圖字統一用雙橫線劃掉即可。不準使用塗改液、更正紙或者透明膠塗改作業。

10.作業中的錯誤必須及時訂正,訂正時先寫上“訂正”兩字,換行開始訂正。除應用題外,訂正時題目需重抄,應用題也應寫上“答”。

11.課堂作業每週3次,基礎訓練學完做完。 12.課堂作業、家庭作業量:一般口算題每次16道,筆算題每次6道,幾何題、應用題每次4道。(建議學生分層次佈置作業數學基礎好的多一點)

14.班級每學期舉辦一次優秀作業展示,發揮學生之間作業的傳幫帶作用。

作業批改要求:

1.作業批改要及時、準確、精細,批改符號規範、統一。每次作業批改均使用紅筆,並在作業右下方標明批改日期。

不得要求學生或家長批改作業。

練習批改要求:正確的打“√”,錯誤的“”。不完全對的作業題有的可以不打“×”,只在題旁打上“?”,或將錯誤之處圈出或劃出,以引起學生思考。對於錯誤的作業題,督促學生在本次作業後或指定位置更正“△”,並進行第二次批改。

作業評定用“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第,英語用“A”“B”“C”標示等級。

2.教師在學生做作業時,教師要經常進行巡視,及時進行指導,尤其要關注學困生的作業情況,對學困生的作業提倡面批。

3、要發揮作業的診斷功能,佈置的作業要及時批改和反饋,對於作業中的錯誤要督促學生及時訂正。要求課堂作業當天收回、當天完成批改,不無故拖延(包括二次批改)。

1.一二年級可配合使用小紅旗、小紅花、大拇指等鼓勵性標誌,中高年級可在等級後配合使用五角星或加號等激勵性評價標誌。等第在作業右上方,日期寫在作業最後的右下方。

2.對於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如果是共性問題,可在課上集中講評,及時矯正;如果是個性問題,教師應做好“面批”、“面輔”工作。在批改作業時發現作業中有創意的解法和典型的錯例要及時做好記錄。對有創意的解法要予以表揚,對典型的錯例要分析成因,以改進教學。教師要作好學生上交及完成作業情況記載,認真分析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從中獲取改進教學的資訊。

3、“無作業日”落實要求

1)年級組內設立每週的一天為無書面作業日。

2)“無作業日”當天我們可以開展開展親子閱讀或親子實踐活動,家長可指導孩子學做家務,帶領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發展興趣愛好、與孩子一起做遊戲、散步、聊天等,幫助孩子修養身心等。

“雙減”背景下國小英語課後作業分層設計與實踐研究範文2

根據教育部門紮實推進“雙減”工作落地見效的工作精神,為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數學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整體設計課內外的學習活動;要把課外作業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少而精的高質量作業取代簡單、機械、重複性的大量作業,達到“減負增效”目的;要使作業真正為教學服務,為素質教育服務,使之有利於學生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的發展。

一、提高認識,更新作業設計理念

作業作為課程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作業的設計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如作業形式枯燥、單調、僵化;作業評價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等,長此以往將會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作為教師我們應積極、正確地看待作業改革,努力探討如何佈置能有效佈置作業,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其形成數學學習方法,發展數學思維,增強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二、整體把握,明確作業設計原則

通過作業改革,我們希望數學教師通過學生的作業及時瞭解教學效果,找出現狀和預期狀態之間的差距,發現其存在的問題,以便於及時改進教學方法,降低教學難度和調整教學進度;通過作業學生了解自己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其更積極地投入到今後的學習之中去。基於這個出發點,我們明確了作業設計的原則:

一是目標與作業的一致性原則。

作業設計要緊緊圍繞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保持一致、與課程標準保持一致,並把學科知識、學科思想、學科價值融入到作業的內容設計中去。

二是層次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作業的內容要適合各個學習層次學生的需求。每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應有適合自己的作業。要注重趣味性,使學生願做作業、樂做作業。

三是適度性與多樣性的原則。

作業設計的量要符合各年級書面作業的時間要求,作業內容要適當,作業難度要符合學生實際。作業形式要多樣,應體現拓展性、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要求。

三、形式多樣,優化作業設計內容

作業設計的目的應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對數學作業進行了大幅度改革,將作業融於活動,融於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前置型作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數學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絡的,已有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前置型作業是指教師預先設計探究性問題,以作業單的形式佈置給學生,學生結合已有的數學知識和活動經驗進行自主探究。設計前置型作業的目的是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數學活動經驗,為新知的探究做好準備。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密鋪”時,鼓勵學生在家自己藉助圖形動手拼擺,學生帶著初步瞭解的圖形密鋪知識進課堂學習,會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學生在剪一剪、拼一拼的過程中,鞏固了對圖形的認識,在操作中體驗到了數學的美,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二)實踐型作業,激發學生數學興趣

圍繞現實問題,我們讓學生動手實踐或是實際調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拉近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例如,在教學“110各數的認識”後,設計“找找生活中的數字”實踐活動,教師鼓勵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數,通過有趣的找數、認數活動既鞏固了10以內數字的認識,同時也有助於激發對數學的熱愛

再比如,在教學“時分秒的認識”後,設計“家庭作息時間表”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設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既鞏固了時分秒的知識,又能引導教育學生學會珍惜時間。

(三)複習型作業,整體建構知識體系

複習是學生系統完善、深化知識的關鍵環節,有利於學生鞏固、內化基礎知識,建立網狀、結構化的知識體系。設計複習型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中明確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建立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學會更全面、更系統地思考問題。我校在三至五年級學生中開展“整體建構知識結構”思維導圖的製作活動,學生在學完每個大單元知識的基礎上根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建立單元知識思維導圖。

設計這樣的複習型作業,一方面可以使原本散亂的知識變得清晰、完整,從而使複習更形象化、生動化,提高複習的實效;另一方面將單元內容進行結構化重組,能使知識之間的邏輯關係更為清晰,有助於學生形成條理化、結構化的思維。

四、改進評價,保證作業設計實效

對學生書面作業的評價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從對作業的態度、書寫及格式的規範程度進行評價;二是從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而且要給學生及時訂正錯誤、再次學習的機會。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的國小數學作業設計,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學習方式、解題技巧與數學經驗,促進學生的數學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通過數學教師為學生精心設計豐富多樣的數學作業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之中展開深度學習,在深度學習之中領悟數學的本質,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終實現學生的高質量數學學習。

“雙減”背景下國小英語課後作業分層設計與實踐研究範文3

“雙減”政策的落實,當務之急是做好多個維度的“雙增”工作,增強學校的辦學能力和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只要堅持下去,社會、家庭、學校三方合力,就一定能把這件好事做好!首先,我們看看“雙減”背景下,學校管理都減了什麼:

1、“減”考試

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國中的比例。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佈,不得將考試結果在各類家長群傳播,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籤”;除國中學業水平考試外,不得組織任何與升學掛鉤的選拔性考試。

在全省積極開展大幅壓減考試次數的探索試驗,國小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國中年級可適當安排一次期會考試,學校和班級不得組織週考、月考、單元考試等其他各類考試。

2、“減”作業在加強學生作業管理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控制書面作業總量,國小一、二年級不得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國小三至六年級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國中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嚴禁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同時,必須提高教學效率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姑且稱之為“雙減”背景下的“雙增”。

一、增加課堂有效教學,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學校要根據學期、學年工作目標,制定專門的教學工作計劃,完善教學調控的各項措施,有效統籌好每一個教學階段的教學活動,增強教學,管理的合理性和規範性。進一步完善以教學認真規範為主要內容的教師教學工作規範,落實教學活動的基本要求,優化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教師必須認識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在備課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學中就會多產生一份效果。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深入挖掘教材,真正做到“備學生、備教材”;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作業練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整點,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可以再次調整、強化認知結構,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6及時瞭解學習中的疑難,全面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可以藉此找到自身教學的疏漏之處。

二、增加校園延時服務,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指出,減輕學生負擔,根本在於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學生在校園內就能學好、學透,家長們才不會想方設法地為孩子們報班補習。但孩子們如有個性化的補習需求,學校應該組織優秀教下答疑,讓學生在答疑解惑中獲得發展。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該推行課後服務將5+2”模式,即每週5個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時,結束時間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延時服務不僅滿足學習輔導的要求,更要注重開展體育運動、興趣活動,德育美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一增:增加學生體育、藝術、戶外運動和勞動的機會。減下來的時間用來增加學生在體育活動、美術、音樂等藝術類活動上的時間。二增:增加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鼓勵學生參加體育、美育培訓。很多家長對於“雙增”這個新名字可能有點懵,“雙增”到底對學生是好是壞呢?從學生角度解讀:學校會更加重視體美音課程,特別是體育老師不會再“被生病”了,這些以前不被重視的課程再也不會被主科霸佔,學生當然是高興的。但是同時希望學校能夠重視體育課的課程安排,現在很多學校的體育課是為了上課而上課,課程內容較單一。以前體育課很豐富,現在天氣不好就讓學生留在教室,臨近考試趕緊安排學生跑步,如果真的是為了學生好,希望能完善課程體系,讓體育課發揮真正的作用。從家長角度解讀:學生歡呼的同時家長卻有點擔憂,家長要面對的問題很現實,體育、藝術類培訓班價格不便宜,比學科培訓還貴,增加孩子參加體育、美育培訓的機會意味著家長的經濟負擔也隨之而來。其實家長當然希望培養孩子特長,只是經濟條件有限,希望在增加培訓機構的同時也能適當降低價格,讓更多家長和學生消費得起。

“雙減”和“雙增”同時進行能切實地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幫助學生培養一個強健的體魄,同時還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素養。

“雙減“之下需要堅持面向學生群體素養的‘雙增’:

一是堅持面向全體,增加對每個學生成長的關注;

二是堅持全面發展,增加對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關注。”學校要以培養學生的溝通力、創新力、領導力、學習力四種能力為目的,著眼於“一人一藝,一生一技”,實施“每天一小時”體藝活動方案。全面整合並優化校本課程資源和形式,規範和完善課程設定與執行,實現了從面向全體、夯實基礎,到面向分層、開闊視野,再到面向個體、豐富個性的課程聯結,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元”、“更精準”的選擇,將家長的“操心事”變成了“暖心事”。

學校要著力通過“加減乘除”法,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量。“加”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加學生自主開放作業;

“減”是指老師減教輔材料,減機械重複作業;“乘除”是通過彈性式週末ABC作業,去除孩子的超前培訓和拔高訓練,讓孩子形成“乘”長型思維,真正的做到作業量減少,通過作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雙減“之下還需要提升師生能力的“雙增”:一是增老師教學勝任力,二是增學生的學習力。

首先要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新課標解讀、備教學評模式的構建,緊扣學科核心素養,關注學生的學,讓課堂高效,讓學生做到真正的當堂“吃飽”。充分利用好延時服務時間,分層非同步的佈置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吃好”。

其次要在教師學科素養真正下功夫。教師在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提升學科素養的'任務需要教師來完成,最終由學生來展現。教師具備的學科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教“雙減”背景下提高教師課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師的學科素養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科專業知識這包括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紮實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充分把握教材、發現教材的教學價值及文字本身的閱讀價值。教師必須準確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學內容,能自主構建本科教學的知識體系,對於教材的重難點有清晰的把握,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規定教到什麼程度,學到什麼水平,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能把握好度,並能透徹瞭解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的要求。激發學生學習、探索和創造的慾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品質。

(二)教學的專業技能教師要具備純熟的專業技能,即良好的教學能力。

“雙減”背景下國小英語課後作業分層設計與實踐研究範文4

分層作業方法是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方法,是教師達成課程目標和學習效果的重要“法寶”。在“雙減”政策實施後,教師要自覺轉變分層作業管理意識,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佈置英語分層作業,激發學生課堂積極性,使分層作業管理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關鍵步驟。

在“雙減”政策大力推行的背景之下,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以及課後作業的設計面臨著重大變革,這對於學校教學資源有限的農村國小英語教師而言,既是一種改變更是一種挑戰。學習內容不變,學生作業總量和時長要減少,這就對作業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學校作為“愛種子”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校,通過剖析現存問題,將分層作業設計理念有機引入到作業設計管理系統中,合理地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激發了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雙減”政策下農村國小生英語分層作業管理設計的問題

以筆者所在的農村學校為調查樣本,在“雙減”後,家長和學生對於英語分層作業的意見徵集部分結果顯示,當前國小英語作業設計中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只能根據學生的英語分數或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來測試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而學生的學習條件是不同的,這給教師進行不同層次的作業設計造成一定的難度。

第二,在英語分層作業佈置時,教師雖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劃分,但很可能會給學生造成壓力,特別是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會容易對自身做出錯誤的個人評價,慢慢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

第三,因為教師佈置的英語分層作業是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區分的,所以很有可能導致學生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

二、“雙減”政策下國小英語課後作業分層設計研究

(一)從實際學情出發,分層次佈置作業

作業的分層佈置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使作業的深度、廣度貼合學生現有的接受能力與知識水平。並且在一定的時間後,要依據學生的表現,再進行調整。

例如,在學習“My family”的內容時,教師構建了不同層次的英語口語作業,C級難度的分層作業是讓學生正確地閱讀段落內容,強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B級難度的作業是學生可以進行流利的段落背誦,讓學生在入門學習內容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A級難度學生的作業則是讓學生單獨發言或通過英語配音、教材表演等方式進行呈現,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學習實踐和提高。

(二)從作業量出發,分層次佈置作業

教師要充分結合課程特點和農村國小生真實學習情況,根據單元整體模組設計教學,自主創新作業表設計,豐富作業方法,完善作業回顧,以“減負”促進學生課堂進步。

例如,在教科版三年級上冊“Module 1 Greeting”的作業安排時,本課的個人目標是讓學生掌握“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等問候語,並能根據不同的場景做出迴應。教師從作業量層面出發,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作業管理。如在為基礎薄弱的學生安排作業時,可以安排一些問題較少的基本任務。如:要求他們閱讀和背誦“morning,afternoon,meet”等英語單詞,並將所學的英語單詞教給父母。而對一些學習能力好的學生,老師會在規定背誦單詞的基礎上,讓其根據英語對話,寫出3到5個單詞,促進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從作業量層面出發,分層安排作業,讓學生在能力範圍內作業,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從作業難度出發,分層次完成作業

國小生的思維正處於發展階段,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智商是不一樣的。根據這一特點,英語教師在安排作業難易程度時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

例如,在學習教科版五年級下冊“Have a good time in Hainan”,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根據時間順序,使用日期正確表達行程安排,並進行話題互動,這對學生的英語詞彙有一定的要求。課後老師佈置作業時,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將作業分為基礎類和提升類兩部分。基礎類:

1.聽錄音讀Unit 4的單詞和課文,並嘗試背誦。

2.仿寫Unit 4的單詞。

3.嘗試複述本課重要內容,向家人簡單介紹去海南能做的事情。提升類:請你用英語與家人談論一下你們週末的出遊計劃。按照這種階梯式分層作業管理的方式,貼合學生的不同需求,讓每個學生都有詳細的日常任務,促進了英語自學能力的提高。

(四)從作業佈置方法入手,達成分層目的

在層次細分的基礎上,教師從佈置方法入手,讓學生根據實際活動進行作業,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提高。

如:在學習教科版五年級下冊“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中,本課的課程目標是讓學生掌握邀請的方法,英語教師在安排作業時,可以要求學生小組討論,用英語描述自己在假期裡做了什麼,按照投票的評價方法,讓學生選出表達準確、內容詳盡的小組,根據靈活的分層作業管理,學生不僅能掌握禮貌邀請的句型,還能培養同學們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雙減”政策的出臺並不是讓英語學科變得脫離原來的軌跡,而是希望在理念轉變中讓學生完成高質量作業的同時4提升個人能力,可以通過圍繞語言積累,豐富作業形式和層次的分層設計和佈置,不斷挖掘有利於學生實踐的作業,將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目標,真正落實“雙減”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