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兩首》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8.82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詞兩首》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詞兩首》教學設計

《詞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愛的美好情感。

過程與方法:

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愛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歌詞的意境和內涵,從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領悟表達的方法,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通過品讀關鍵詞句,體味歌詞的節奏美、情韻美。

【課時安排】(分課時教學內容安排):

第1課時: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學習課文《讓世界充滿愛》;

第2課時:學習課文《手拉手》,總結全文,背誦課文,完成練習。

第一課時

一、引言匯入,揭示課題。

1、師述:同學們,你們一定有過傷心難過、孤獨寂寞的時候,這時的你最希望得到什麼?是的,愛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我們人人都需要愛,都渴望愛。有這樣一首歌詞就寫出了愛的真諦。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詞吧。(板書:讓世界充滿愛)齊讀課題。

2、簡介作者及其創作背景。

3、播放歌曲。聆聽著這首旋律優美的歌曲,你有怎樣的感受?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

(溫暖、感動、友愛、幸福等)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歌詞的內容。

4、小結:同學們都說得不錯,看來同學們都喜歡上了這首歌,被它所感染、打動。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詞,深入領會歌詞的內涵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檢查學生生字認讀情況,要求:讀得正確、熟練。

3、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指名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5、默讀課文,把你感受到“溫暖、感動、友愛、幸福”等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好好體會。

6、全班反饋。

三、深入學習,體會歌詞的內涵。

1、自由朗讀,交流學習:

(1)說說這首歌詞主要寫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歌詞中的“我”、“你”、“我們”分別指的是什麼?

(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

2、讀下面的詩句,體會加點的詞語所表達的情感。

(1)出示句子:

輕輕得捧起你的臉,

為你把眼淚擦乾。

這顆心永遠屬於你,

告訴我不再孤單。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語言。

緊緊地握住你的手,

這溫暖依舊未改變。

(2)請同學朗讀,談自己的體會。

3、指導感情朗讀。

四、課堂小結,拓展昇華。

1、總結全文:同學們,人類最崇高的行為是“奉獻”,人世間最溫暖的力量叫“關愛”。讓我們開啟心結,真誠相待,與人為善,放飛愛心,將愛播撒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吧!讓我們將愛的真諦都融入到我們的歌聲中。

2、齊唱《讓世界充滿愛》。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揭示課題。

1、師述:同學們,我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了愛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我們人人都需要愛,都渴望愛。這節課,我們就再來學習一首歌詞。(板書:手拉手)齊讀課題。

2、簡介作者及其創作背景。

3、播放歌曲。聆聽著這首歌曲,你有怎樣的感受?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歌詞的內容。

4、小結:同學們都說得不錯,看來同學們也喜歡這首歌。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詞,深入領會歌詞的內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檢查學生生字認讀情況,要求:讀得正確、熟練。

3、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指名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5、默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好好體會。

6、全班反饋。

三、深入學習,體會歌詞的內涵。

1、自由朗讀,交流學習:

(1)說說這首歌詞主要寫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歌詞中的“我”、“你”、“我們”分別指的是什麼?

(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

2、讀下面的詩句,體會加點的詞語所表達的情感。

(1)出示句子:

推倒一切障礙,讓理解的歌聲永遠飛揚。

(2)請同學朗讀,談自己的體會。

3、指導感情朗讀。

四、課堂小結,拓展昇華。

1、總結全文:同學們,我們在奧運賽場上,傳遞著一種和平、團結、協作的奧運精神,傳遞著人類和諧。讓我們將愛融入到我們的歌聲中。

2、學唱《手拉手》。

《詞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詩風的變化。

2、瞭解詞的意象,體味詞的意境,把握詞的情感。

3、鑑賞詞的關鍵詞語,體會詞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鑑賞知人論世和意象、意境的鑑賞方法。

2、抓關鍵詞語,體會詞作情感。

教學方法:自學、討論、展示、探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醉花陰》

一、導語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這樣一類專門表現女子情感的傳統題材,或“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的少女懷春,或“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思婦懷人,或“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的宮婦怨情。它們被統稱為“閨怨詩”。可惜的是在那樣的封建年代中,這些情懷多由男詩人代筆。這一現象終於在宋代被一個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驚世的才華,大膽的筆觸,藉助詞作直寫自己的閨怨情愁,使詞壇綻放出了一道最奪目的光芒。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卓然不群的女詞人的內心世界,來品讀她的兩首愁情詞。(板書)

古人云:讀其書,誦其詩,更得知其為人。大家在下面查閱了不少李清照的資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詩文。那就請你們來談一談你所瞭解的李清照。

二、知識積累

活動1:教師抽查學生講解1、4,教師補充2、3。

1、李清照(1084-約1151),宋代著名婉約派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詞自成一家,被稱為“易安體”,詞作有《漱玉詞》。

2、生活經歷與詞風變化

李清照經歷了南北分裂之亂,在南渡前後,她的詞風變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詞多描寫少女、少婦的閨中生活於輕快活潑的畫面中見作者開朗歡樂的心情;中期婚後生活到南渡以前,與丈夫經常是分居兩地。詞中多表現的是一種相思之愁;南渡後,生活的苦難使她的詞風趨於含蓄深沉。表現了詞人長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國破家亡之愁。

那今天我們先來看一首她中期的詞作——《醉花陰》。

3、《醉花陰》的寫作背景

宋徽宗大觀二年重陽節,趙明誠至仰天山羅漢洞觀月,流連忘返;李清照獨居青州歸來堂,重陽賞菊,無人相伴,故作此詞,以抒發寂寞無聊之感。

4、字詞釋義

永晝:漫長的白天。

玉枕:枕的美稱。

東籬:種植菊花的園圃。語出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後泛指賞菊之處。

把酒:端著酒杯喝酒。

暗香:幽香。文中指菊花的香氣。語出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黃花:菊花。

三、朗讀品味,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

2、再找個別同學朗讀。

3、教師範讀並指導。

(1)、這首詞的情感基調是什麼?用一個詞概括。答:愁

指導:語速要緩慢,表情感的詞重音要讀出,斷句要注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讀,不能斷開。感情要帶出濃濃的愁緒。

4、全班集體朗讀。

(2)、詞的上下闕分別寫了什麼內容?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明確:上闋寫秋涼情景,由白天寫到夜晚,愁苦孤獨之情充滿其中。

下闋倒敘黃昏時獨自飲酒的悽苦。

四、研讀課文,學習鑑賞

活動2:學生分組討論、展示,教師補充完善。

(一)意象意境,品讀情感:

1、詞人的情感主要是藉助了什麼意象表露出來的呢?營造的意境特點是怎樣的?

明確:詩人將薄霧、濃雲、瑞腦、金獸、玉枕、紗廚、西風、黃花這些意象聚合在一起構成一幅清冷蕭瑟的畫面。薄霧籠罩,濃雲密佈,室內香氣氤氳已盡,天氣轉涼,而夏天的器物仍在。欲舉酒澆愁,怎奈觸景又生愁,颯颯西風中,佳人瘦菊孤影相映,只能嘆息愁悵。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景為情設,情因景生,使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和交織。

我們來看黃花、西風是經常出現在詩詞中的意象,我們同學能不能再說出幾句利用這兩個意象渲染氛圍的詩句?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

因此,我們要知道西風、黃花這兩個意象一般都與淒涼蕭索的意境相關。

教師補充總結:因此,分析詩詞時,只有把握住重要的有著特定情感傾向的意象,通過想像連綴形成完整的意境,才能準確把握詩歌情感。

(二)抓關鍵詞句,品讀情感:

2、請同學們思考,詩人在哪一句明確表示了她愁的具體內容。為什麼?

明確:“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一句可看出。(可能的答案)重陽佳節,傳統的家人團聚之日,而作者卻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愁的具體內容是思念丈夫,表現的是一種孤寂難耐之情。

3、上片開篇即用一“愁”字點明心情。除此外,還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試結合上片分析。

明確:

“涼”一語雙關。

A表面上:重陽秋夜,天氣轉冷。玉枕紗廚,難御風寒。

B深層面:獨居家中,愛人不在旁側,內心感覺孤獨淒涼。

這個字暗含了詞人內心難以言說的情緒。由此我們更加明確了愁的內容,就不僅是空泛的“愁緒”,而具體成相思而成的“寂寞之愁”

4、“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中哪句是重點?這句中哪個字是重點?結合全篇來品品這個“瘦”字的妙處。

明確:

①結構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應。因為有刻骨的離愁,所以衣帶漸寬,腰肢瘦損;

②手法上,運用誇張比喻,極生動地描繪出詩人因思念日漸消瘦的形象。

③內容上,末了一個“瘦”字,歸結全篇的情意,上面種種景物描寫,都是表達這刻骨的離愁的。詞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憂鬱躍然紙上。

這一“瘦”字恰是全詞的“詞眼”

愁——涼——瘦三字前後呼應,情感一氣貫穿,內容銜接緊密。

詩人由愁生涼,滿懷寂寞之意;因涼而形瘦,一片憂鬱之情,由此,我們知道了,詞人的愁是一種閨怨之愁,是因相思而致的寂寞憂鬱。

通過對這兩個字的品讀,我們要能明確,在一首詩或某聯、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種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詞或句。這些詞句往往運用一些表現手法,活用字詞,多用動詞、形容詞、副詞、疊詞等生動傳神地刻畫出景物,使得情感表達得更淋漓盡致。它們是讀者窺探詩歌內容的視窗。我們在鑑賞一首詩歌時,要特別注意從這些詞、句入手深入肌裡,去理解詩歌情感。

五、我的思考問題

活動3:組內篩選出學生問題中的難點,分組板書到黑板上,學生先講解,學生講解不了的,教師講解完成。

六、探究提升

活動4: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完成《清平樂》的鑑賞,教師適當點撥。

清平樂

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稻∶坊ㄎ蘚靡猓??寐?慮謇帷?/p>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問:這首詞處處跳動這詞人生活的脈搏。詞人對“賞梅”的感受因生活階段不同而不同,請結合具體表現詞人情感的詞語,說明詞人寫了哪幾個階段的怎樣感受。

答案:寫了三個階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用一醉字形象生動地寫了詞人早年陶醉於賞梅的悠閒與快樂;“贏得滿衣清淚”,用一“淚”字寫出了詞人中年在賞梅時傷心流淚,表現了詞人內心哀婉幽怨;“故應難看梅花”用一“難看“則寫了詞人晚年沒有心思賞梅。更深刻地表達出及晚年因生活的淪落飄零造成的難言的悽苦和飽經磨難的憂鬱心情。

七、課後練習:完成本課《三維設計》的4、5、6題。

第二課時《聲聲慢》

一、導語

李清照在詞的藝術方面造詣極高,被稱為婉約詞宗。她的藝術表現最為集中的,當屬我們接下來要品味的這首詞——《聲聲慢》。萬樹的《詞律》對她這首詞評價道:"其用字奇橫而不妨音律,故卓絕千古"。

二、知識積累

活動1:教師抽查學生講解。

字詞釋義:

乍暖還寒:天氣忽然回暖,一會兒又寒冷起來。

降息:休息,調養。

憔悴損:枯萎凋謝。

有誰堪摘:有誰堪與共摘。

怎生得黑:如何能熬到天黑。

次第:光景,情形。

了得:包含得盡。

三、朗讀品味,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

2、再找個別同學朗讀。

3、教師範讀並指導。

指導:語速要緩慢,表情感的詞重音要讀出,斷句要注意,感情要帶出濃濃的愁緒。

4、全班齊讀。

1、本詞的情感基調是什麼?《聲聲慢》中的愁和《醉花陰》的愁是否一致?為什麼。

明確:愁。

《醉花陰》閨怨之愁——寂寞之意,憂鬱之情

《聲聲慢》家國之愁——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

2、詞的上下闕分別寫了什麼內容?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明確:

上闋主要描繪了清冷孤寂之景,表達了作者孤獨的情感;

下闋主要描寫了白晝盼天黑時的殘花梧桐細雨的深秋景緻,表達了作者無窮無盡的悲愁。

四、研讀課文,學習鑑賞

活動2:學生分組討論、展示,教師補充完善。

(一)意象意境,品讀情感:

1、為了抒“情”(愁),詞人藉助哪些“景物”(意象)呢?

明確:

淡酒——借酒澆愁

晚風——秋風蕭瑟

過雁——北雁南飛,思鄉

黃花——容顏憔悴

梧桐——喪偶意象

細雨——與相思愁思有關

(二)知人論世,品讀情感:

2、《聲聲慢》中的愁和《醉花陰》的愁是否一致?為什麼。

明確:

《醉花陰》閨怨之愁——寂寞之意,憂鬱之情

《聲聲慢》家國之愁——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

教師補充:

李清照大事記:

1103-1126年:與趙明誠結婚,婚後融洽歡娛,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研究,度過了這生中最安寧、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敗透頂,金兵入侵,圍困京師。

1127年:金滅北宋,二人所存的十餘屋金石書畫在戰火中焚為灰燼。

1129年:趙明誠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終年49歲,李清照時年46歲。

1130年:李清照為趙明誠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黃岩、溫州之間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會稽,又逢盜賊,重病纏身,幾欲喪命。

1132年夏:再嫁張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訴訟,與張汝舟離婚。被判刑兩年。

1134年:整理完成趙明誠遺著《金石錄》。

1151-1156年:李清照沒有子嗣,悽然一身,悲苦地離開人世。無人知道死於何時,葬於何處。

教師總結: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務必要注重知人論世。

(三)抓關鍵詞句,品讀情感:

3、“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都是表現詞人內心的愁苦,但各有側重,您認為三句的`側重點分別是什麼?

明確:

第一句從神態入筆,寫內心之空虛;第二句從環境上著筆,寫環境之冷清;第三句從心境落筆,寫內心之悽愴。

教師補充分析:

後人評價,“首句連下十四個疊詞,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那我們也來品一下這首句十四字的妙處。

①就三句本身含義看,一寫舉動,“尋尋覓覓”,作者飄泊異地,前途渺茫,孤立無援。一寫環境,“冷冷清清”,丈夫離世,生活無助,度日如年。一寫心情,人已黃昏,身體衰弱,內心悽苦。由外而內,由淺入深,三者互為因果,層層推進,為全詞奠定了淒涼、悲慘的情感基調。由此可見,開頭三句是全詞的總綱。

②從疊字本身的作用看,同字重疊,迴環往復,感情由弱到強不斷加劇。冷、清、悽、慘、戚都是形容悲涼心理的,反覆疊加,大大強化了詞人心情痛苦的程度。總之,疊字能有層次、有深度地增加了感情的表現力。

③從音律角度看,十四個字平起仄落,節奏由徐而促,由疏而密,大大加強了詞的韻律感。

教師總結:疊字運用的表達效果,一是加強詩詞內容的迴環往復,增強情感表現力。二是加強詩詞音韻效果。加強節奏感。

五、我的思考問題:

活動3:組內篩選出學生問題中的難點,分組板書到黑板上,學生先講解,學生講解不了的,教師講解完成。

六、探究提升

活動4: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完成《清平樂》的鑑賞,教師適當點撥。

我們共同學習了李清照的兩首詞作。它們如同清泉,滌盪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如許澄澈清明,為此,我們為她賦得一首詩或詞表達我對這位卓然千古的才女的敬意。

自是花中第一流,

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飄香天地間,

獨領風騷萬古流。

小結:“一般愁字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為一個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為一個詩人,她又何其偉大。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便工”,苦難不停地擦試著李清照的藝術靈魂,這些經歷像重物一樣壓在她生命的彈簧上,但它們不能壓垮李清照,相反,苦難越重,藝術的靈魂飛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這樣評價李清照: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誦千古是著書。

七、課後練習:

完成本課《三維設計》和《學案》全部習題。

《詞兩首》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憶江南》,熟讀古詩。

2、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中意境。

〖教學步驟〗

一、出示課題,簡介作者,匯入新課

1、出示課題:詞兩首

2、今天,我們學習第一首《憶江南》

3、簡介作者:(由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今陝西渭南縣人,幼年時因戰亂避難江南,比較接近勞動人民,瞭解他們的痛苦生活。他的詩歌反映現實生活,語言平易通俗。

4、討論詞和古詩有什麼區別,結合本課的學習查閱資料解決。

二、正音正字,朗讀詩歌

1、小組學習,正音正字,注意總結自學方法。

2、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個人自由朗讀。同桌同學互讀互幫。自由結合齊讀。小組齊讀,全班齊讀。

三、理解詞句的意思

1、小組討論以下詞語的意思:

《憶江南》舊曾諳:過去曾經熟悉。諳:熟悉。江花:江邊的花。綠如藍:碧綠如藍草。藍:一種可以從葉子裡提取青藍色染料的草。

2、小組討論詞句的意思。詩句大意:江南好!我所熟悉的風景是多麼美好。朝陽和江邊的鮮花火一樣相互映照。春天的江水清澈明淨碧如藍草。怎不令人心醉?又怎能使人忘懷?

四、品味感悟,有感情地朗讀,思考

1、《憶江南》這首詞哪些地方是根據江南的特點來寫?寫出了一幅什麼景象?最後一句改成陳述句。好不好?為什麼?

2、有感情地朗讀,交流,總結朗讀方法。用江上的朝日和江邊的鮮花作襯托,形象鮮明,寫江花用紅勝火不僅有色彩,而且表現出一種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五、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漁歌子》,熟讀古詩,瞭解大意。

2、體會詩中意境。

  〖教學步驟〗

  一、出示課題,簡介作者,匯入新課

1、出示課題:詞兩首

2、今天,我們學習第二首《漁歌子》

3、簡介作者:

(由學生介紹,教師補充)張志和(730~846)唐代詩人,今浙江金華人。曾在朝廷做過官,後來出家當了和尚,常在太湖附近流浪。他的作品大多描寫自己的閒居生活。

  二、正音正字,朗讀詩歌

1、小組學習,正音正字,注意總結自學方法:

西塞(sài)鱖魚(guì) 箬笠(ruòlì) 蓑衣(suō)

2、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

個人自由朗讀。同桌同學互讀互幫。自由結合齊讀。小組齊讀,全班齊讀。

  三、理解詞句的意思

1、小組討論以下詞語的意思:鱖魚:又叫桂魚,肉味鮮美。不須歸:不必回去

2、小組討論詞句的意思。詩句大意:西塞山前白鷺展翅飛翔。桃花紅,流水碧綠,鱖魚正肥美。頭頂青箬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迎面吹來,釣魚的人不想回家。

  四、品味感悟,有感情地朗讀

思考:

1、《漁歌子》中的“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原因。討論總結:詞人完全融於大自然,沉醉於無限的詩情畫意之中,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因此“斜風細雨不須歸”。

2、有感情地朗讀,交流,總結朗讀方法。

3、詞中描寫的是作者過著隱居閒散的生活,所看到的美妙無比的春光。

  五、作業

1、背誦古詩。

2、練習。

後記:有幾個字很難寫,得多提醒學生注意書寫。

《詞兩首》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白居易的《憶江南》和張志和的《漁歌子》是我國古代的兩首名詞,描繪了江南秀麗的山水色,表達了詩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憶江南》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和“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色,藉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以反問句“能不憶江南”結尾,真切有力地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的眷戀之情。《漁歌子》前兩句寫自然美景,後兩句寫景中之人,而漁夫本身又是風景的有機組成部分,人物與景物共同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春景圖”。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創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詞意境。

  教學目標

1、會寫“諳”、“塞”2個生字;理解多音字“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默寫《憶江南》

3、理解兩首詞的意思,陶冶情趣;能對兩首詞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默寫《憶江南》

教學難點:理解兩首詞的意思,陶冶情趣;能對兩首詞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課前收集詞的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新課

1、以前同學們學過很多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詞。(板書:詞兩首)

2、同學們知道什麼是詞嗎?

3、讀讀這兩首詞,想想詞和學過的古詩有什麼區別。

討論詞和詩的區別。

(先由學生根據自己查閱的資料在全班交流,教師作適當補充)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配上樂曲就可以唱,詞有不同的詞牌,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每首詞的句子不一定是偶數,有一定的韻律;而詩的字數是非常整齊的,如五言詩就是句句都只有5個字,七言詩句句只有7個字。詩格律嚴謹,既要求對仗,又要求押韻。(稍作說明,不必過細,讓學生有大體的印象即可)

4、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一首詞《憶江南》

(板書課題)

5、簡介作者。(以師生談話的形式介紹作者)

白居易:(772—846),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幼年時因戰亂避難江南,比較接近勞動人民,瞭解他們的痛苦生活,他的詩歌反映現實生活,語言通俗易懂。

二、初讀詩詞,整體感知

1、聽課件朗讀,生輕聲跟讀。

2、學習生字。

生字卡片出示“諳”。

諳:左右結構,應讀“ān”,不要誤讀成“yīn”。

3、師指導學生朗讀詞,要求:讀正確、流利。

4、理解字詞含義,逐步感悟各句的意思。

江南好:美好。 舊曾:以前、過去。 諳:熟悉。 江花:江邊的花。

勝:勝過、強過。 憶:想念、想起。 藍:草名,蘭草,葉子可以提煉藍色染料。

5、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詞句的意思。

(1)、播放多媒體課件:江南美景。

(2)、結合剛才看到的美景,在小組內討論每一句詞的意思,然後連起來說說這首詞的意思。

(3)、小組代表發言,全班互相補充,交流。

(4)、教師小結。

詞句大意:江南真好!我對江南的美麗風景曾經是多麼熟悉。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普照大地,遍地開放的鮮花更加豔麗,由於紅日映照,所以紅花更紅,像火一樣,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蘭草一樣碧綠、清澈。怎麼能不回憶起江南呢?

6、思考:讀了全詞,說說江南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江南好,江南如詩如畫,江南人傑地靈,江南如人間仙境……)

三、細讀,理解詞意

默讀全詞,邊讀邊思考:

1、江南好,好在何處?(景美)

2、詞中寫了哪些景物?用“ ”把它畫出來。

(太陽、花、水、春天)

3、作者分別抓住了景物的什麼特點進行描寫?(色彩)

四、精讀、品悟感情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把詞中的“勝”換成“似”、“像”好嗎?

(2)、江邊的花為什麼會紅勝火?江水為什麼會綠如藍?

2、如果你身臨其境,你會怎麼說?會怎麼做?(讚歎)

小結:是啊!詩人也和你們一樣不住地讚歎“江南好!”以至於人在離開江南十幾年後還念念不忘美麗的江南!時時懷念美麗的江南!

3、課件出示

能不憶江南?

應該回憶江南。

說說自己更喜歡哪個句子?為什麼?

4、本文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5、、指導學生朗讀全詞。

自由練讀——小組讀——表演讀——男女賽讀

(聽課件配樂朗讀)

五、課堂小結

這首詞用江上的朝陽和江邊的鮮花作襯托,形象鮮明,寫江花“紅勝火”不僅有色彩,而且表現出一種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六作業設計

1、 辨一辨,再組詞。

塞( ) 藍( ) 諳( )

寒( ) 籃( ) 音( )

2、 填空。

《憶江南》是( )代( )的作品,這首詞中描寫的景物有( ),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可以從( )這句話中看出來。

第二課時

一、複習,深化理解

1、指名背誦《憶江南》,師生評議。

2、《漁歌子》的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朝代的人?

(唐代 張志和)

3、出示課題,簡介作者,引入意境。

①、板書課題:《漁歌子》讀題。你從課題目知道了什麼?你還相知道什麼?

②、簡介作者。

張志和: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自號煙波釣徒,今浙江金華人。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聽錄音朗讀這首詞,學生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流利;學生試讀。

2、學習生字“塞”,上下結構,是一個多音字。要“西塞山”中讀“sài”,在“塞子、瓶塞”中讀“sāi”

3、生默讀詞,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按照學習前一首詞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與同桌討論交流。

4、師歸納。

西塞山:山的名字,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鱖魚:又叫桂魚,肉味鮮美。

箬笠:竹篾、竹葉做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編制的雨衣。

不須歸:不必回去。

詞句大意: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高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長得正肥。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人不想回家。

三、細讀,感悟詞意

1、讀時感悟詞意,邊讀邊想象詞的畫面。

2、這首詞描寫了哪些自然景物?(白鷺、桃花、流水、钁魚、微風)

3、引導學生想象:這一幅生動自然的春天景象,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展示這幅春的畫面嗎?

(白鷺:閒適的象徵。它能襯托出漁夫的生活環境。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不須歸:樂而忘返,不想回家。)

4、體會情感。

你是怎麼理解“不須歸”的?

(多方理解,如:可以理解為“不必回家”,“斜風細雨”是那麼柔和,不會影響戶外活動;這兒的景色使漁夫陶醉了,也許他並不在釣魚,而是為了欣賞這絕美的雨中景緻。)

在理解中讓學生反覆朗讀,讀得使大家“不須歸”,從而體會到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課堂小結

1、學習了這首詞,你有什麼收穫呢?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2、教師小結。

《漁歌子》這首詞描繪了一幅生動的“春雨垂釣圖”,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悠然算得的樂趣。

[板書設計]

21詞兩首

漁歌子

大自然美

白 鷺 飛

桃花流水

斜風細雨

[作業設計]

一、背誦《漁歌子》

二、讀下列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它依次為的意思。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钁魚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漁歌子》中表示顏色的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