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總結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8W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總結3篇

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

在過去的20xx年,我院在校團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工作求實,方法求新,質量求高”的工作方針,順利完成了一年的工作任務。在工作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創新,在工作質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我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現將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舉措及成績

學校自主創新研究基金的實施是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堅強資金後盾,學生不用再因為沒有資金而對科技創新望而止步,他們的想法和思路更加的開闊,我院出現了大批的科技創新人才。但是還有部分學生還不知道學校自主創新研究基金基金的詳細情況,我們針對這一現象,策劃了對自主創新研究基金的全方位的宣傳,例如召集各年級班級學習委員召開關於自主創新研究基金的會議,詳細介紹了學校的自主創新的各項內容,再由他們向各自班級宣傳。我們的宣傳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我院0910學年有17項科技創新研究專案立項。

我校“創新杯”大學生科技文化節舉辦在校園裡營造了濃厚的科技創新研究氛圍。20xx年十一月初校團委通知各院科技創新負責人召開關於第十屆“創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徵集的會議,詳細介紹了所徵集作品的要求。會議結束後,我院著手對第十屆“創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徵集的宣傳,製作KT板以及宣傳板,以及向各班級做出詳細通知。通過我們的宣傳,有了很好的效果,徵集本科生專案8項,研究生專案3項。除了對各種創新活動的宣傳,我院還開展科技講座5次,開展既有關於所學專業的,也有關於專業之外的。20xx年3月29日,我院邀請錢作勤教授開展關於“船舶核動力計數發展現狀與思考”的科技講座,講述了核動力在船舶上的應用、船舶核動力的發展現狀以及對船舶核動力的個人思考。在講座中學生和教授相互交流,學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識和經驗。20xx年5月19日,我院邀請我院副院長牟軍敏教授開展了以“歐洲內河航運發展窺豹”為主題的報告,詳細介紹我國內河航運和歐洲內河航運,以及做出相應的比較。我院學生詳細瞭解歐洲內河航運以及我國內河航運,也為以後自己的航運生涯奠定了一定的基礎。20xx年6月8日,我院邀請我院專業老師何正偉教授開展以“模擬技術發展現狀介紹”的講座。講述了模擬技術在航運業和航海教育方面的應用。科技講座的開展為學生的科技創新奠下一定的基礎,使他們更加靠近科技創新的大門。

針對大一新生對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了解不夠深入的這一現象,20xx年11月6日,組織了關於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優秀科技創新學子交流會。交流會上優秀學子具體介紹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是學生對科技創新有了詳細的瞭解。20xx年11月22日,我院組織了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訓,使學生的創新意識有了一定的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20xx年12月初,我院做了關於學生參與課外學術科技創新的問卷調查,調查物件為我院全體學生。

調查結果:11.3的學生參與過科技創新研究專案,42的學生有意向參加科技創新專案研究。從調查結果中看出我院有大批對科技創新感興趣的學生。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我院對我院科技創新人才庫進行了更新,從中湧現出很多科技創新人才。

20xx年5月,我院以大學生自主創新研究“攀登行動”第xx屆“創新杯”科技文化節為契機,組織我院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展,歷時3天,讓學生了解到我院科技創新發展現狀。20xx年5月15日,我院邀請科技創新優秀學子開展了一次大型經驗交流會。交流會的開展將優秀學子較好經驗分享到了整個學院。20xx年5月22日,我院組織學生進行了科技創新能力的培訓,能力培訓使學生們的科技創新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我校首屆智慧交通創意大賽在十月中旬開始舉辦,歷時一個月。我院接到通知,就馬上策劃在我院的宣傳。有11份作品參加初賽,3份晉級決賽。

最終所獲獎項:二等獎1名,優勝獎2名。

武漢理工大學(餘區)學生科協顧問委員會在20xx年12月11號正式成立。我院積極推薦我院科技創新人才,使其加入學生科協顧問委員會,讓他們有一個更加廣泛的交流平臺。

二、工作特色及做法

能源與動力學院有“動力之源”科技文化節;政治與行政學院有“社科之光”科技文化節我院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我院建立科技創新人才庫,科技創新人才庫就是將把對科技創新感興趣的同學以及他們的特長及相關材料列入其中。學院老師需要學生做研究專案時,我院學生做研究專案需要相應特長學生時,我們可以從中選擇他們所需要的學生,這樣既能滿足專案的要求,也能給人才庫中學生髮展自己特長的學生一個很好的平臺。人才庫每年都會更新,每年都會有很多的新鮮血液注入,使人才庫可以滿足研究專案的需求。還有我們可以把有關科技創新的活動在第一時間通知到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

三、工作思路

1)開展科技講座

①有關所學專業的科技講座,使學生能在大學學有所用。

②有關“創新杯”、“挑戰杯’、全國交通科技大賽等一些大型科技創新的比賽,讓學生更加了解比賽的詳細情況。

2)我院科技人才庫的更新

大一新生有很多科技創新人才,我們要將他們納入科技人才庫。畢業學生要從人才庫中去除,但仍保留他們的相關資訊,以保證以後向他們學習的需要。

3)開展經驗交流會

請參加過一些大賽的學長、學姐給大一新生至少一次關於科技創新的經驗交流會,讓大一新生更加了解大學生科技創新,同時也是對他們科技創新能力的一個提高。

4)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展

將我院學生科技創新優秀成果以宣傳板的形式進行展覽,讓學生對我院科技創新發展現狀有充分認識。

我院的科技創新力量在不斷的壯大,科技創新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需要倍加努力為我院科技創新工作服務。

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總結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工作總結與思路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為加速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升級,科學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引導和服務於學生的科技創新事業,按照“搭建平臺、典型引路、積極引導、重在普及”的思路,充分體現“強基礎、重能力、抓創新”的原則,建立並完善了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工作機制,積極探索並優化了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三種模式,採取了多項有效措施,學院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工作生機盎然,課外科技創新活動蓬勃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成果逐步顯現,科技創新建設日趨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低年級重普及,高年級重提高”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工作新格局。

一、建立和完善一套機制,為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蓬勃開展保駕護航為保障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計算機學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了以“環境搭建為先導,學院投入為保障,政策體現為推力,教師指導為支撐、科協工作為基礎”的科技創新工作機制,並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

1、環境搭建為先導。學院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學院設有創新實驗室四個:計算機技術創新實驗室、軟體工程實驗室、計算機軟體實驗室和ACM/ICPC訓練基地,配備了微控制器、ARM7、ARM9、XScale255、XScale270、國產CPU等一系列的軟硬體開發環境;提供EDA、SOC、SOPC、DSP以及美國Xilinx公司提供的高階FPFA晶片和開發裝置。每年,都有百餘名同學在創新實驗室進行科研專案開發和比賽訓練,創新實驗室也日漸成為學生的科技創新基地。

2、學院投入為保障。學院逐年加大資金投入來支援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

近五年直接用於學生科技創新經費投入7萬餘元(不含對指導教師獎勵和年底工作量折算發放津貼的院系投入)。20xx年至20xx年,學院分別投入經費為10000元、13000元、15000元、16500元和18000元,為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廣泛而深入地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

3、政策體現為推力。學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調動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學院對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成績的學生在保送研究生及學期綜合成績評定時予以加分,並在評優方面優先考慮。保研方面,根據大賽級別和所獲獎項的不同,最高加分可達3分,最低加分0。2分。科技創新方面表現突出的大學生可獲得創新獎學金,並被授予“學生科技創新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近三年,已有13名同學通過大賽加分,獲得了個性化保研資格,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學生參與課外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4、教師指導為支撐。學院安排多名教師來指導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

學院在創新實驗室安排了11名專職和8名兼職指導老師,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6人。這些業務精湛、經驗豐富、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心的指導教師為學生在課外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佳績提供了技術支撐。

5、科協工作為基礎。學院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協會來開展日常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學生科技創新協會是學院團委和學生會之外的第三大學生組織,協會主席和副主席為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的佼佼者,副部長及部員都熱衷於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協會的主要工作是舉辦科技講壇、組建創新小組、開展技術培訓、組織科技競賽及進行科研訓練。大學生科技創新協會在學院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起到了基礎作用。

固定的實驗場所,營造了良好的課外科技創新氛圍;領導的關懷與重視,推動了課外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配套的政策和獎勵措施,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指導教師的悉心指導,提升了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層次和水平;學生科協的勤奮工作,保障了科技創新工作的有序運轉。

二、探索和優化三種模式,為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學院在實際工作中,初步探索出了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學生課外科技創新的三種特色模式並不斷優化,有力推動了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廣泛而深入地開展。

1、“四自兩結合”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一直是學院學生工作的重點之一。為了提高學生參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學院以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和創新實驗室為平臺,以業務精湛、教風優良的教師科研團隊為技術保障,以學院大學生科技協會為依託,以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為載體,經過實踐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學院特色的“四自兩結合”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新模式:“四自”即科協自行組織科技活動,學生自發參與科技賽事,教師自覺給予創新指導,學院自願提供資金配套;“兩結合”即“學研產”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在“四自兩結合”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模式下,學院的學生課外科技活動蓬勃開展,學院學生也多次在各級科技競賽中獲獎。

2、課外科技創新與學風建設相互促進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院特別注重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和學風建設緊密結合,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提高學院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後進同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經成為學院全體師生努力的共同目標。學院十分重視低年級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高年級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低年級本科生採取集中自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原則,著力培養刻苦鑽研精神和自學能力;對高年級學生採取分類指導和重點培養相結合的原則,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學生個體的優勢、專業特長及興趣愛好,有意識地加以引導,通過政策、制度、環境等因素,激發創新動力,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對基礎知識紮實、專業技能精湛,富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進行重點培養,通過他們的輻射作用,以點帶面,帶動並激勵其他同學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在學生科技創新促進學風建設方面,在“四自兩結合”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模式下,在各項科技創新活動中,學生們會發現自身專業知識的缺乏和不足,這樣就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而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又會影響到周圍其他同學。這樣以點帶面,就在全院範圍內形成了良好的示範和輻射效應,從而推動了學院學風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3、針對“拔尖”學生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學院十分注重對“拔尖”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努力為他們提供創新訓練環境與條件。“個性化”教育是創新教育的組成部分,學院支援和鼓勵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挑選學習成績優秀或有特長的學生開展“個性化”培養,對其理論學習及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學院在經費、場地、實驗儀器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援,以此推動“個性化”教育全面開展。目前,學院除建有“數字邏輯與電路”、“嵌入式系統”、“可程式設計邏輯及數字系統”等基礎實驗室外,還建有“計算機技術創新實驗室”等創新訓練環境,並配備了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這些實驗室主要用於對“拔尖”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計算機賽事培訓以及學生業餘科技活動製作。對“個性化”突出的學生,指導教師提前介入,並跟蹤培養。經過此環節的訓練,學生的理論水平及實踐創新能力均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三、積極採取多種措施,為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普及與提高搭建平臺、營造氛圍

1、成立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組織機構。為了使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蓬勃開展,使各項政策、資金、措施能真正落到實處,學院專門成立了由學院黨政主要領導擔任主任,其他班子成員擔任副主任,全體輔導員和科技創新指導教師為成員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組委會。學生課外科技競賽組委會作為一個常設機構,負責學生課外科技創新的政策落實、規劃制定、方案論證和策劃協調等工作,負責組織實施校內外各級各類學生課外科技競賽,為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2、加大對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宣傳力度。學院科協每次舉辦活動前,都通過各種途徑對活動進行宣傳,包括電子屏、條幅、海報、工程之家公告、啟航網公告、黑龍江省計算機學會網站公告、校ACM網站及東北地區ACM網站通知等。通過宣傳,計算機學院的特色科技活動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也吸引了全校廣大同學參與到計算機學院科技創新活動中來,為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3、注重提高學生課外創新活動的普及和覆蓋。大一學生正處於打基礎的重要時期,不適宜全面深入地參與課外創新活動,但是為了調動大一學生從事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普及率,達到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全覆蓋,學院於20xx年創立於了科技講壇——IT講壇。IT講壇自成立以來,共舉辦了三期大型講座,700餘人次學生從中受益;此外,為了提高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普及率,學院每年從全校選出80名同學進入創新實驗室,組成若干課外科技創新小組。成員可以自主選擇研究課題及指導老師,在指導老師的帶動下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在學院參加和舉辦的各級各類與計算機專業有關的賽事及科研活動中取得佳績的學生很多都......

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總結3

20xx年,學院堅持構建金字塔型的大學生科創育人平臺,不斷優化大學生科技創新環境,以各類學科競賽為龍頭,以本科生創新計劃為抓手,以大學生科技文化節為載體,多層面推進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現對本年度的工作總結如下:

1、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環境不斷優化

學院出臺了《電子資訊學院大學生科技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從組織管理、工作機制與模式、保障措施、獎勵措施等方面對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做了具體的規定。聘請了一批長期從事大學生科技創新指導工作的教師組成精幹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導師團;開闢了船舶綜合電力系統實驗室、電機拖動/自動控制系統實驗室等一批大學生創新實驗室。

2、分層設計,重點推進,大學生科技文化節落實有力

學院堅持“加強組織,廣泛調研“的籌備工作原則及“分層設計、重點推進”的活動組織原則,通過科普宣傳激發專業學習興趣,通過學科競賽提升專業實踐能力,通過學術科技系列講座引領專業發展前沿,從多方面落實大學生科技文化節各類工作。先後開展了電子資訊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現狀調查及大學生參加本科生創新計劃滿意度調查、第三屆“電信杯”電子知識競賽、首屆電腦拆裝大賽、第二屆程式語言設計大賽、首屆設計軟體大賽;先後邀請了“長江學者”、南京理工大學陳如山教授、鄒雲教授及我院多位教授、博士為廣大同學開設專業講座10餘場。科技文化節各類活動共吸引了全院800餘名同學參加,共完成5份頻率計和印刷電路板設計優秀作品。

3、嚴密組織,精心備戰,各類學科競賽成績穩中有升

在第七屆“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華東賽區)中,有3項作品榮獲華東賽區一等獎;在20xx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有1項作品獲得省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有3人獲得全國二等獎,2人獲得三等獎;在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由曾慶軍教授指導,夏捷等同學完成的《海洋環境無線感測器網路檢測預警系統》獲得省級二等獎。

4、廣泛發動,規範管理,本科生創新計劃工作持續推進

繼續做好20xx年本科生創新計劃後續工作,集中精力做好20xx年本科生創新計劃組織工作,多項舉措力促20xx年本科生創新計劃專案申報工作。有1位老師獲得學校20xx年本科生創新計劃優秀指導教師,2個專案獲得優秀專案;20xx年共有13個專案獲得學校立項支助,其中3項為學校重點專案,目前共完成實物模型7個,發表學術論文7篇,申請專利1項。20xx年,學院共28個專案申報了學校的立項資助。經過學校的稽核,學院有20個專案通過學校的立項,其中重點專案4項,學校資助17項,學院資助3項。其中科技發明製作類15項,佔立項專案的75%,自然科學學術論文5項,佔立項專案的25%。同時,學院也將對8個專案進行立項資助,納入學院本科生創新計劃管理體系。據統計,共有129名同學將參與到學校和學院的本科生創新計劃中來,其中20xx級97人,佔總參與人數的75%,20xx級32人,佔總參與人數的32%。在28名指導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或副教授職稱的17人,佔指導教師人數的61%。

總結20xx年學院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我們發現,學院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與學校、學院對我們提出的殷切希望與工作要求還存在差距,與廣大學子對高水平有質量的科技創新活動的需求還存在差距,與兄弟學院的有效做法與成績還存在差距。我們的《關於電子資訊學院大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現狀與滿意度調查》的多組資料顯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對普通同學的吸引力還不夠,同學參與的普及面還有待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形式單一,活動層次有待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缺乏有力的實踐條件支撐,活動投入有待提高;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缺乏有效的科研方法,創新意識與科研素質還有待提高。

展望20xx年電子資訊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作為主抓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學院團委,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在做好幾大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我們有以下四方面的工作設想和規劃。

第一,加強基層團支部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下發《關於促進團支部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實施意見》,促進團支部開展大學生創新活動的微型化、常態化。

第二,加強學生專業類社團建設。在電子科技協會的基礎上,另組建1—2個跟學院專業匹配的專業性社團,並從指導教師配備、活動陣地建設、活動經費支援等方面提高專業性社團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的角色。

第三,實施大學生科技創新菁英人才計劃。從本科二年級同學中遴選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參與到該計劃中,從指導教師配備、實驗室資源開放、本科生創新計劃及學科競賽參與等多方面加強培養,以此帶動普通同學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第四,開創大學生科技活動校外創新實驗室。依託學院在賽爾尼科自動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開闢大學生創新實驗室,拓寬大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資源,幫助實現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專案與企業需求對接,為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學術作品競賽等培育一批集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為一體的優勢專案。當然,這些工作設想與規劃,離不開各位領導的重視與關心,離不開各位老師的支援與付出,離不開各位同學的投入與參與,在此,我借這個機會呼籲大家共同關心、參與大學生的科技創新的活動,為廣大學生創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為提升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水平而共同努力。

在此也借這個機會,向多年來支援和關心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各類領導和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敬意!謝謝大家,我的彙報到此結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