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師的隨筆

來源:果殼範文吧 3.87K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做教師的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教師的隨筆

做教師的隨筆 篇1

本週日早上,我觀看了“河南省慶祝第31個教師節暨最美教師頒獎典禮”的視訊。看到這麼多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蹟和精神,確實有很多方面都很值得我去學習。他們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是我們學習的偉大標杆和榜樣。他們真正做到了——“只要有強大的動力和熱忱,即使再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教師這個工作是平凡的,但是它所蘊涵的價值是無限的,所以,我作為一名新教師、新班主任與這些優秀教師相比之下有很大差距。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談自己學習這些優秀的教師的深刻感悟:

一、一切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個性發展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學生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學生的發展之間存在著個別差異,因所受各種因素影響,學生的發展充滿了個性。所以作為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全面的、個性的發展。對於發展中的學生,要允許學生犯錯誤,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期望學生,關心愛護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

學生是獨特的人,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位學生都是完整的人,每位學生的發展與成人的發展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把學生當學生看,而不能成人化教學,要因材施教,切勿拔苗助長。

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位學生都存在與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學生是責權的主體,是權利與義務的主體。所以,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個性發展。

二、具有強大的動力、熱忱和責任心

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它所蘊涵的價值是不平凡的。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有強大的動力和熱忱,具有強大的責任心和信念。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良心。只要具有愛心、責任心,就會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動力?是啊,老師也是凡人,不是聖人,也會為生活所迫,也會喜怒哀樂。但是,只要一名教師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意識,本著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發展學生的核心理念,那這樣具有責任心的老師,才會使學生愛戴,家長放心。

三、教書+育人=雙贏

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

所謂教書,顧名思義,教會課本。可僅僅是課本知識嗎?古人說的好:“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予漁。”所以教師現在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多的是使學生掌握經驗,發展能力。

育人,顧名思義,培育人。可是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對學生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勢在必行。

通過觀看這麼多優秀教師的事蹟,我深深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更加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

做教師的隨筆 篇2

一天,集體活動開始了,孩子們紛紛搬著小椅子進入老師指定的活動區。依依將小椅子搬到第一排的中間位置坐下,點點緊靠著依依的位置坐下。這時小宇搬著小椅子努力地想擠進點點與依依的中間。

"幹什麼呀?"點點不滿地說。

"我要坐在這兒。"小宇說。

"不行。"點點不讓。僵持了幾秒鐘,小宇只好把小椅子挪到了依依的另一邊。活動過程中,依依和教師互動後走回自己的座位,只聽"咚"的一聲,依依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怎麼了?"教師急忙問。

"是小宇把依依的椅子拉開了。"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向老師告狀……

又一天早晨,孩子們陸續進入自己喜歡的區域開始了遊戲活動。小宇走進活動室後,先環視了一下,然後飛快地跑進操作區,來到依依身邊。依依正在用雪花片插花。小宇坐下後也拿了一些雪花片在手上,但只是看依依操作。依依並沒有和他說話。兩分鐘後,小宇一把把裝雪花片的簍子抱在了自己懷裡。依依想要用雪花片卻沒有了。這時,依依對小宇說:"大家一起玩。""好,我來幫你!"說著小宇就要去幫依依插花,但依依扭轉身體拒絕了小宇,於是小宇又繼續抱著簍子不放了。

大約20秒後,依依離開操作區去了美工區。小宇看著依依離開,便放下簍子一個人玩起了雪花片。大約3分鐘後,他拿著一把雪花片來到依依身邊:"給你!"

"我不要。"正玩著橡皮泥的依依拒絕了他。

"給你,去插吧!"小宇邊說邊拉依依。依依努力甩開他的手,向教師尋求幫助……

入園以來,我慢慢發覺小宇非常喜歡依依,很想和她做朋友。但是他的每次"努力"都讓依依不悅,依依反而更加不願意理睬小宇了。以上情景只是他們互動過程中的兩個片斷。我想,小宇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導。

那天,我把小宇和依依叫到身邊,首先,我把平時觀察到的他們之間發生的`幾件事情分析給他們聽,讓他們通過移情體會彼此的感受。如,引導小宇認識到:他拉開依依的小椅子很不好,可能會傷害到依依,依依心裡會很難過;強迫依依和自己玩,拉依依的衣服會讓依依感到不舒服,使她更加不願意和自己玩。同時,引導依依明白:雖然小宇的做法不合適,但小宇真的是想和她做朋友,希望她能給小宇機會。

其次,我引導小宇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提出自己的請求,如,我告訴小宇,"你可以這樣跟依依說:'依依,我可以坐到你身邊嗎?''我想和你一起插雪花片,可以嗎?'或者'你的小花插得真漂亮,可以教教我嗎?'"從而幫助小字意識到,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有事要好好商量。

此後,我有意識地創造機會讓依依和小宇產生良好的互動。如,集體教學活動時讓他們合作做事,美術活動時將他們分在一組,體育活動時鼓勵他們合力搬運體育器材等。另外,在集體活動中我還利用繪本《小鴨找朋友》《我思念好朋友》等,結合幼兒的日常交往行為,組織幼兒討論什麼樣的行為會受大家歡迎,想得到別人的接納應該怎麼做等問題,以期利用集體的影響力來提高小宇的社會交往能力,改變依依對小宇的看法。

那以後,小宇和依依的關係慢慢地發生了變化。現在,他們成了配合默契的好夥伴,碰到有意見不一致的情況時,他們都能夠自主地用各自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從而和好如初。

做教師的隨筆 篇3

小朋友們年紀小,自制力自然也不會特別好,尤其是這段時間,總和孩子接觸,我發現他們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堅持不了幾分鐘就開始嘰嘰喳喳吵個不聽,即使你不停的提醒,哪怕是你因此生氣了,嗓子喊破了,小朋友也只會安靜一小會,也許不到一分鐘就開始竊竊私語。

我想如果他們吵鬧的行為會影響他們接下來的利益,那他們必然會有所收斂,於是我採用了這樣的方法——約定五分鐘。我和寶貝們約定安靜的休息五分鐘,如果他們做到了,我就會讓他們看電視,但是如果我一再的提醒卻無效的話,那就不能看電視了,遺憾的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約定,很多孩子不放在心上,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嘴巴,時間到了之後,我問小朋友“現在五分鐘到了,我剛剛答應了小朋友,五分鐘之內你很安靜的話,我就會讓你們看電視,可是,你們剛剛一直保持安靜嗎?”這時小朋友開始保持沉默,不吭聲了,有一個小女孩小聲的說“說話了……”“對了,我們說好了安靜五分鐘的,但是你們沒有做到哦!我不能讓你們看電視哦!”小朋友們開始有點垂頭喪氣了,也許從來沒有人這樣和他們約定,也從來沒有人這樣嚴格的執行約定。

我答應小朋友只要你們上課很乖,待會老師還會給你們一次機會,如果你們做到了,就可以看電視了,如果做不到,還是不能看電視哦!

第二次約定孩子們吸取了教訓,大部分孩子在五分鐘之內一聲不響,少數幾個自控力實在是太差的,在老師的提醒下也能安靜下來,從一分鐘,到五分鐘,不斷的提醒,不斷的鼓勵,孩子們做到了!

約定好的'五分鐘,如果孩子們在這五分鐘內能夠保持安靜,那我答應小朋友的事就會兌現,如果做不到,就要讓孩子們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將幼兒園一日生活細化,事先約定的方法,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結果!

做教師的隨筆 篇4

古人說,春天不是讀書天,主要是鼓勵人們春天應該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怡情養性,探索大自然的無窮奧祕。正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春天就是讀書天,猶如農民在春天播種一樣,經過辛勤的耕耘,不斷地積累,到了秋天才有收穫。再有“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就是最好的讀書時光。清晨,當鳥兒在窗前啁啾,翻身起床,洗漱完畢,在陽臺,在窗前,呼吸幾口新鮮空氣,頓時神清氣爽,然後倒上一杯水,拿起書,或坐或躺,一書在手,何等自在舒暢。

春天就是讀書天,由此開始讀書,來一場與書為伴的旅行。讀書對於任何人有益而無害,何不趁著春天這個美好的季節開始讀書呢?黃庭堅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從中可以看出人不讀書就會變得俗氣,就連照鏡子都覺得自己的面目難以見人,讓人厭惡。

對於教師來說,讀書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的職業是“傳道授業解惑”,只有大量閱讀,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才能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否則就會捉襟見肘,疲於應對,實難很好地完成自己應盡的職責。當下老師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越來越難教,一屆比不如一屆。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時代在變,學生也在變,而唯一不變的就是老師,抱著已有的那些知識、觀念,以“不變應萬變”,怎麼可能不發出這樣的感嘆。

要解決這些,恐怕讀書是最經濟、最快捷的方法。讀書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他人的經驗和做法,為我所用,從而提升自己。我的讀書經歷告訴我,讀書是自身成長和發展的必然之路,書對我的影響和引領至關重要。我每讀一本書就是與作者進行一次心靈的交流,從而引發自己的思考,在教育教學中進行嘗試。接手這屆學生,進行的一系列嘗試,如:經典誦讀、讀書活動、活動作文等,與讀書是分不開的。

名師成長經歷,更能體現讀書的重要性。《讀書成就名師》一書中的12位老師,無不是大量讀書,嗜好讀書的人。再看看身邊的成功者,同樣是熱愛讀書的人。當我們嘆息忙碌、沒有時間時,他們卻在讀書;當我們沉溺與各種應酬、麻牌時,他們依然在讀書。餘映潮老師說過,八小時內大家都做著同樣的事情,一個人成功與否取決於八小時之外。其實,時間不是問題,問題是心在不在,只要有心,時間隨處可尋。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的,你不珍惜她,她就毫不吝嗇地捨棄你。人們常嘆息“時間都去哪兒了。”朱自清告訴我們說:“……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為教師,讀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對學生的示範作用。一個愛讀書的老師,學生也大多熱愛讀書。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我的影響和引領下,班級學生讀書成風。

金庸說:“只要有書讀,做人就幸福。”原來幸福如此簡單,因此,我們何不在這美好的季節,拿起書來讀,既提升自己,又做一個幸福的人呢?

春天是讀書的日子。每年春天的四月,“世界讀書日”如期和我們相見。只要開始,不論早晚。也許讀著讀著,就愛上了讀書,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做教師的隨筆 篇5

“現在的孩子一點都不聽話,整天就知道鬧。”“有些孩子好像有多動症似的精力特旺盛,真拿他們沒辦法。”聽著新老師的抱怨,想起自己剛參加工作時也有同感。然而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讓孩子有事可做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比較有效的辦法。

記得我曾經帶過的一個班裡有個叫成成的孩子,他只要一閒下來就會有事發生,一會兒把自然角的豆苗掐斷了,一會兒把圖書角的圖書撕壞了,一會兒又去搶同伴的玩具了,似乎沒有安靜下來的時候。在一次美術活動中,我讓孩子們畫自己喜歡的動物,為了不影響其他孩子,我安排成成單獨坐在最前面,我給他一張畫紙,一盒蠟筆,讓他自己畫。可沒過幾分鐘,他就把畫紙塗得亂七八糟,什麼東西都沒畫出來。我問他:“你喜歡什麼動物?”他調皮地眨著眼睛告訴我:“我最喜歡恐龍。”“那你就畫恐龍吧。”“可我不會畫。”“那你會什麼?”“我只會塗顏色。”“好啊,老師幫你畫好恐龍的輪廓,你幫它塗上漂亮的顏色好嗎?”“好。”於是我畫了一隻大大的恐龍輪廓,讓成成塗色。沒想到,成成塗得很認真,儘管速度有些慢,但一直堅持著,一步也沒有離開過座位,直到活動結束,其他孩子都跑出去玩了,他依然堅持著:“我的恐龍還沒畫好呢,我還要畫。”我突然發現,只要讓成成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就不會調皮搗蛋了。從此我更努力去發現他的興趣愛好。我發現,成成很愛幫助人,喜歡玩拼圖、玩卡片、下棋,也喜歡看書、塗色,在同伴中有一定的號召力。於是,我和配班老師商量好,常常安排他做喜歡做的事,如,讓他幫小朋友擺放桌子、凳子,收點心盤,讓他帶領小朋友拼圖、下棋、玩橡皮泥、看圖書、做手指遊戲、念兒歌等。因為有事可做了,成成就不再搗蛋了,他對拼圖、下棋、看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

我們都知道,孩子天性好動、好奇,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像成成這樣精力比較旺盛的孩子,更是常常閒不住,會想著法子做出各種各樣的舉動以引起教師、同伴的注意,但只要我們瞭解幼兒的個性及興趣愛好,積極創造條件,安排他們做些喜歡的事情,滿足他們的合理需要,讓他們把精力轉移到發展興趣愛好上去,在幼兒園擁有快樂的生活體驗,那麼他們調皮、搗蛋的行為就會減少或消失。

做教師的隨筆 篇6

開學時,孩子們上學期種植的蘿蔔獲得了大豐收,我們的活動也就此展開。大家討論的第一個問題是:“收穫的蘿蔔可以用來幹什麼?”孩子們七嘴八舌,有說可以用來雕刻的,有說可以用來畫畫的……當然最集中的意見是用來吃。大家討論的第二個問題是:“蘿蔔怎麼吃?”燉著吃、炒著吃、生吃、拌著吃、泡著吃、燒肉吃、做蘿蔔乾吃……孩子們的想法很多。在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後,考慮到大班的孩子樂於探究、樂於挑戰,我們希望這次活動成為孩子們的一次探究之旅。於是,我們引導孩子們選擇他們有生活經驗、具有四川飲食文化內涵的做泡菜,將蘿蔔泡著吃。做泡菜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許多探究的機會。做泡菜這一活動可以捲入家長,將幼兒園教育拓展延伸,同時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四川飲食文化。就這樣,“做泡菜”之旅開啟了。

一、廚師叔叔教孩子做泡菜

我們請來廚師,組織活動,讓孩子們明白了製作泡菜的三大祕訣。

祕訣一:泡菜壇要密封。廚師叔叔演示了一個實驗,他將點燃的蠟燭放到透明泡菜壇裡,讓孩子們猜猜蓋上蓋子後蠟燭會怎樣。大多數孩子猜測蠟燭會熄滅,但實際上並沒有熄滅。廚師叔叔又在壇沿裝上水,再次蓋上蓋子,這時蠟燭熄滅了。孩子們對這個實驗非常感興趣,直觀地感受到了壇沿裝水是為了不讓空氣進入壇內。這樣,廚師叔叔為孩子們揭曉了做泡菜的第一個祕訣:將泡菜壇密封,做到不讓空氣進入。

祕訣二:泡菜水味道要好。廚師叔叔向孩子們提問:“為什麼蘿蔔、兒菜經過泡菜水泡製後會變得好吃了呢?”孩子們都說那是因為泡菜水有味道,蘿蔔和兒菜經過泡菜水浸泡也有味道了。那如何製作泡菜水呢?廚師叔叔向孩子們介紹並演示了泡菜水的製作方法:先用白酒給罈子消毒,消毒後留下少量白酒,因為後續放進去的食材也需要藉助白酒殺菌;再放入適量的香料(桂皮、八角、花椒等)、足量的鹽(一定要足量,否則泡菜就沒有味道)、適量的白糖;最後加入涼白開水,攪一攪,將糖和鹽融化,這樣泡菜水就做好了。

祕訣三:泡菜不能沾生水和油。廚師叔叔提醒孩子們做泡菜時一定不能沾生水和油,因為泡菜遇到生水和油容易壞。

接著,在廚師叔叔的指導下,孩子們把洗淨晾乾的蘿蔔切成塊或條放進玻璃罈子裡,做成了兩大壇泡菜。

在充分感知、體驗後,為便於孩子們回顧和整理經驗,我們請孩子們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製作泡菜的過程。此後,我們將兩個泡菜壇放在窗邊的矮櫃上,並準備了一本記錄本,供孩子們隨時觀察、記錄泡菜的變化。

思考:組織孩子討論怎麼處置收穫的蘿蔔,不僅為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線索,而且充分調動了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孩子們眾多的想法中,我們選擇了“泡著吃”,希望孩子們能在食物與自己生活之間建立連結。我們既尊重孩子的興趣,又選出對孩子的學習具有推動作用和對孩子的發展具有價值的活動內容。

二、好吃的泡菜怎麼做

孩子們每天都會去看泡菜的變化。第四天,泡菜終於可以吃了。

(一)泡菜不好吃

午餐時間,孩子們終於吃上了自己製作的泡菜,但是孩子們咧嘴、皺眉的表情說明泡菜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味,泡菜既鹹又苦。大部分孩子都不滿意泡菜的味道,有的甚至想要倒掉所有泡菜,但大多數孩子捨不得。我們抓住契機,將“怎樣才能做出好吃的泡菜”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們,孩子們立刻積極迴應:

艾艾:我覺得可以加點檸檬水,我們家做菜就喜歡加檸檬水。

彥彥:可以放點其他調料,比如醬油、醋。

遙遙:我覺得可以加點冰糖,因為冰糖可以去掉泡菜苦味。

博博:我覺得是我們種的蘿蔔不甜,應該重新去買蘿蔔。

宥宥:我覺得可以再多加些水,這樣泡菜就不會鹹了。

嘉嘉:我覺得可以再放點其他菜,泡菜就不會那麼鹹了。

在激烈的討論中,孩子們的探究熱情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了。孩子們通過舉手投票最終確定了最想嘗試的三種實驗方法:加冰糖、加檸檬、加菜。

思考:孩子們第一次做泡菜失敗意味著新的教育契機來臨。“泡菜”是四川人司空見慣的餐桌小菜,我們原以為製作泡菜是非常簡單的,其實不然。藉助做泡菜失敗這件事,我們正好讓孩子們體驗到常見而簡單的事情要做好也不容易。我們以孩子們發現泡菜味道不好為切入點,將他們的興趣聚焦到了“如何做出好吃的泡菜”上,賦予他們更多探究學習的機會。

(二)用多種辦法重製泡菜

孩子們從家裡帶來了冰糖、檸檬、包心菜,開始重製泡菜。我們把原來的兩壇泡菜分成四壇:1號壇保持原樣,既為了滿足部分孩子的喜好,也為了後面作比較留下參照物;2號壇加入了包心菜;3號壇加人了冰糖;4號壇加入了檸檬水。孩子們對製作泡菜的過程進行了記錄。然而,琦琦對所有辦法都不滿意,她認為製作美味泡菜一要少放糖,太甜了就會變苦;二要把各種各樣的菜放在一起泡,這樣味道才好。大家尊重琦琦的想法,於是新增加了5號壇。5號壇裡的泡菜是琦琦和媽媽運用廚師叔叔教的方法新做的,不加糖,而且泡有紅蘿蔔、胡蘿蔔、兒菜、黃瓜、包心菜。園長也參與進來了,她建議大家在泡菜裡放點小米椒,因為四川人喜歡吃辣味,而且辣味會讓泡菜更可口,但孩子們都不願意用自己認可的那壇泡菜做實驗,於是,大家決定由園長用6號壇做放小米椒的實驗。

我們把6個泡菜壇排放在活動室窗邊的矮櫃上,為它們製作了1~6的號碼牌。在櫃子旁邊,我們還開闢了一面主題牆,供孩子們記錄探索泡菜的足跡。我們把這裡叫做泡菜區。

接下來這6壇泡菜會有哪些變化呢?好奇的孩子們總喜歡去泡菜區看一看,開啟壇蓋聞一聞。為了便於孩子們記錄泡菜的變化過程,我們在每壇泡菜旁邊都放了一本記錄本,便於孩子們回顧和梳理經驗。記錄本為活頁,孩子們但凡有新的發現,都可以及時做記錄,並寫上姓名和日期。如果幾個孩子都想記錄同一壇泡菜的變化,則可以每人一頁,記錄完後再歸放到一起。

思考:孩子們喜歡做實驗,這是檢驗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的好辦法。從他們的設想中,我們感到孩子運用已有經驗和反思的能力在明顯提高。此時利用製作泡菜這個生活中常見的事例來滿足孩子做實驗的願望,不僅可讓孩子充滿自信,也有利於孩子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讓孩子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探究能力。實驗過程中尊重個別孩子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一能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堅持自己的見解;二能讓孩子意識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多實踐才能找到好的辦法。

(三)泡菜品嚐會

觀察泡菜的變化成了孩子們每天的必修課,不過,孩子們最想知道的還是哪壇泡菜最好吃。於是,我們開展了一場泡菜品嚐會,並邀請了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前來參加。泡菜品嚐會上,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化身美食家遊走在各個泡菜罈子之間品嚐泡菜。品嚐後,大家都會在投票欄為自已心目中最美味的泡菜貼上一枚粘紙。最後,爸爸媽媽和孩子們一起統計票數。1、2、3、4號泡菜雖然也有不少孩子投票,但5號、6號泡菜還是以絕對優勢勝出。無論家長還是孩子都有自己的理由,看來沒有一種泡菜是公認的最好吃的。於是,我們保留了這六種口味,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自己最愛的美味。

思考:舉辦親子品嚐會不僅可讓孩子品鑑自己的探究成果,體驗探究的樂趣,還可感受到成人對他們所作所為和所思所想的關注與重視,從而萌生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將進一步促使孩子持續探究。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要基於孩子的整體發展來拓展活動的廣度,比如親子品嚐會的投票統計環節能讓孩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泡菜“生花”了

(一)初戰“生花”泡菜

有6種味道的泡菜陪伴的進餐變得有趣了,無論早中晚餐,孩子們都會撈一點泡菜吃,也有孩子不斷從家裡帶一些新菜新增到泡菜壇裡。一天,天天帶來芹菜加到了2號壇裡,因為從未泡過芹菜,孩子們便對2號壇特別關注。一天後,孩子們發現2號壇內出現了許多不正常的泡泡,似乎泡菜水也有點渾濁了。就在孩子們疑惑之際,琦琦那壇蔬菜品種豐富的5號泡菜也起泡了。泡人芹菜三天後,2號壇內的泡菜水錶面開始長出了一層白花。這一現象引發了孩子們的疑問,大家圍著泡菜壇討論著。

桐桐:我覺得是菜的問題,就不應該加芹菜,2號壇加了芹菜以後泡泡就越來越多了,後來就變成白花了。

兔兔:我覺得是因為泡了有些菜才生花的,2號壇是因為泡了芹菜,5號壇是因為泡了黃瓜,這兩種菜其他罈子裡都沒有。

糖糖:我認為是泡的時間太久了。

虎虎:我不同意這個想法,我們家的泡菜泡了很久也沒有壞,而且現在也只有2號壇和5號壇的泡菜生花。

琦琦:我認為是酒加少了,廚師叔叔說過不加酒會生花的。我的5號壇裡酒就加得有點少。

晨晨:我認為不是菜的問題,因為我家泡的芹菜、包心菜都沒生花。

涵涵:我覺得是因為壇沿水乾了,2號壇、5號壇的壇沿水很少,應該再加上。

婷婷:我覺得是因為沒經常攪動,我奶奶說泡菜要經常攪動一下的。

孩子們討論得很認真,我們請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並一一落實。先撈出2號壇的芹菜、5號壇的黃瓜,再分別向兩個壇里加了酒,給兩個壇的.壇沿加了水,最後用筷子使勁攪動。第二天,這個辦法奏效了,我們組織孩子們記錄下了這個有效的辦法:“撈出可能生花的菜+加酒+增加壇沿水+攪動”。孩子們很有成就感,我們抓住這個機會帶領孩子們總結出了製作泡菜的四個注意事項:(1)芹菜、黃瓜不能泡。(2)增加了新菜就要再加點酒。(3)壇沿水不能太少。(4)每天都要攪動一下。

思考:泡菜生花是一個意外發現,但它具有探究學習的價值,能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引發孩子們的深度學習。令人驚喜的是,孩子們在討論過程中還出現了不同觀點的碰撞,成了一個個主動探究者。我們珍視這個過程,鼓勵孩子們記錄自己的想法並一一加以落實,在成功之後又讓孩子們記錄下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最後組織孩子們將這些有效方法總結成注意事項,上升為經驗,讓孩子們經歷了“發現問題一分析原因一預想辦法一實踐操作一總結提煉”這樣完整、深入的學習過程。教師的作用就體現在引導和幫助孩子梳理想法、整合經驗、提升認識上。

(二)再戰“生花”泡菜

沒過幾天,泡菜壇裡又長出了白花。這是怎麼回事呢?芹菜沒有放,壇沿水也夠多,難道是酒加得不夠多?於是,孩子們又給2號壇和5號壇加了點白酒,可沒兩天又開始起泡長花了,而且還散發出一股濃濃的白酒味。看來加白酒這個方法是行不通了。孩子們仔細地分析著原因。有的孩子猜測是因為經常取用,每次開封的時間太長,所以空氣和細菌進去了。於是,孩子們規定以後每天撈泡菜的次數不能超過3次,因為開啟的次數越多,細菌和空氣進入的機會就越多。有的孩子猜測是撈泡菜的筷子上有生水或油,於是趕緊檢查筷子,但沒有發現問題。有的孩子猜測是泡菜壇不密封導致的,提醒大家以後拿完泡菜後一定要檢查有沒有蓋嚴實。

這些都是預防泡菜生花的辦法,那麼眼前泡菜生花的問題怎麼解決呢?我們繼續引導孩子們思考,好多孩子提出可以通過網路查詢和向他人諮詢。於是,我們請孩子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繼續尋找解決泡菜生花問題的辦法。

次日,孩子們分享了各自蒐集來的小妙招。比如,把泡菜罈子放進冰箱裡,在泡菜里加甘蔗、加竹筍、加麥芽糖、加酒……“我們已經試過加酒這個辦法了,沒有用啊!”“看來這些方法也不一定都有用。”經過討論,大家覺得“把泡菜罈子放進冰箱”最有效,因為冰箱能凍死白花,但班裡沒有冰箱,無法試驗。最後“加麥芽糖”“加竹筍”成了孩子們的選擇,大家覺得麥芽糖上的小孔和竹筍上的大孔肯定能把白花吸走。

第二天,兔兔和糖糖帶來了竹筍和麥芽糖,並把它們分別加到了2號壇和5號壇裡。孩子們期待著罈子裡的白花能夠消失。 思考:孩子們在前期探究的過程中探究能力已有所發展。這次對撈菜次數、開壇蓋次數、撈菜筷子清潔程度的思考,即是孩子們對前期學習的回顧。他們能夠將泡菜生花歸因到首次學習的製作泡菜的三祕訣,將祕訣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呈現出將問題置於關係中思考的能力。有一定難度的挑戰能讓孩子們的思維得到拓展。解決泡菜生花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而且在將他人的建議用實踐加以檢驗的過程中進行了辨析思考,這些對孩子也是有價值的。

(三)探究泡菜“生花”緣由

採用上述方式後,泡菜壇裡的白花並沒有消失。不僅2號壇、5號壇裡的白花沒有變少,就連1號壇、6號壇也開始生花了。孩子們有點沮喪。其實,有經驗的老教師和廚師早就告訴班級老師,隨著夏天的到來,窗臺邊的泡菜天天被陽光直射著,自然就會生花。無論加入什麼材料,泡菜都會持續地生花。我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這個奧祕,想引導他們自主地去發現。我們想到了一個有趣的辦法——讓孩子們回家“和自家泡菜壇合個影”,期望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幼兒園和家裡的泡菜壇的位置來發現其中的奧祕。當晚,泡菜生花問題也引發了家長們在班級群裡的熱烈討論。他們一邊上傳孩子和泡菜壇的合影,一邊分享、討論著各自的小妙招:在泡菜里加甘蔗,加紫蘇,把泡菜放在溫度較低的地方……也就是在這次討論後,我們發現有好多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到了解決泡菜生花問題的活動中。

第二天,孩子們集中欣賞了幾十張與泡菜的合影。我們引導孩子們思考:“家裡的泡菜壇和幼兒園的泡菜壇擺放的位置有什麼不一樣?”通過討淪,孩子們發現,泡菜罈子要放在陰涼的地方,不能放在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那活動室裡哪些地方適合放泡菜罈子呢?最後,經過討論,孩子們將1號壇、2號壇放進了儲物間,將5號壇放進了午睡室,將6號壇放進了洗手檯下的櫃子。孩子們期待罈子裡的白花能夠消失。

過了幾天,孩子們發現洗手檯下櫃子裡的泡菜壇沒有白花了,但其他泡菜壇裡的白花還是沒有完全消失,於是,孩子們決定把其餘泡菜壇全部搬進洗手檯下的櫃子裡。我們支援孩子們的想法,並在櫃門上貼上泡菜壇的輪廓標誌,以便孩子們辨認。泡菜壇的兩次搬遷記錄了孩子們不斷探索的足跡,更是孩子們通過行動進一步理解泡菜存放的條件,並將知識內化的過程。

思考: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斷語;斷語又生了行動,如此演進於無窮。”孩子們解決泡菜生花問題的過程正是對這番論述最好的詮釋。孩子的科學學習就在不斷提出問題、收集資訊、對比觀察、實踐操作、分享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在充分的探究中獲得發展。但同時,我們也需要為孩子的探究提供支援。當然,這種支援要基於對孩子能力水平、思維發展水平的判斷。對大班的孩子而言,要發現泡菜的儲藏條件是有難度的,因為他們的已有經驗以及思維的廣度還不夠。所以,我們基於孩子在直接感知中學習的特點,想出了讓孩子與自家的泡菜壇合影的辦法,並巧用這個支架,引導孩子直觀而又不失趣味地進行對比觀察,從而明確泡菜存放的條件。

四、泡菜美食

(一)泡菜美食區的建立

解決了泡菜生花的問題,怎麼吃泡菜又成了孩子們談論的核心話題。有的說:“我吃過泡菜炒回鍋肉。”有的說:“我喜歡酸菜粉絲湯。”有的說:“我家會用泡辣椒炒土豆絲。”有的說:“我看媽媽吃過泡椒鳳爪,罩而好像有泡菜。”有的說:“弄點佐料拌起來也好吃。”

於是,我們創設了一個泡菜美食區,準備了電磁爐、鍋、碗、盤、筷子、安全小刀、菜板、調料盒。為了激發孩子們製作美食的興趣,我們還在牆上貼了泡菜美食圖片。

因為孩子們從小班開始就參加幼兒園的巧手面館等活動,所以能使用基本廚具、辨認各種調味品。為了讓孩子們的行動更有目的性,我們組織孩子們就“你們想做哪些菜”“你們知道怎麼做菜”進行討論。

詩詩:我想做酸菜粉絲湯,我已經會燒粉絲湯了,我看媽媽做過的。

宥宥:我也喜歡粉絲湯,幼兒園的粉絲湯很好喝。

星星:每個菜我都想做,老師可以教我們做。

梓梓:可以在網上下載菜譜,媽媽就是看網上的菜譜做菜的。

澤澤:我奶奶會炒土豆絲,我可以讓奶奶先教我。

思考:從製作泡菜到品嚐泡菜是孩子們學習的一個轉折點,如何才能使品嚐泡菜既滿足孩子們對美食的嚮往,又體現他們的自主探究學習以及對自我的挑戰呢?無疑,建立“泡菜美食區”是達到這些目的的好辦法,孩子們可以像在娃娃家裡遊戲一樣實現真實的願望,即便結果不理想也沒有關係。

(二)DIY花樣泡菜美食

在有了想法和方法上的準備後,孩子們開始製作泡菜美食。詩詩拿著湯勺像模像樣地在鍋裡攪動著,憑著記憶裡媽媽燒粉絲湯的方法,製作了一份忘記放鹽但很特別的粉絲湯。雙胞胎姐妹大寶和小寶想做泡椒鳳爪,頭一天晚上媽媽就帶著她們在網上下載菜譜、準備食材 她們根據菜譜圖片,把事先泡好的野山椒和野山椒水倒進罈子裡,再放鹽、白醋、糖,倒入煮熟的雞爪,最後放進洗淨切好的洋蔥、胡蘿蔔、芹菜,蓋上蓋,等待時間讓泡椒鳳爪變得更美味。保育老師唐媽媽是做菜的一把好手,美食區自然有了唐媽媽的“用武之地”。

靠記憶、看菜譜、老師教,哪種方法最便利呢?經過一個星期的體驗,大家都覺得看菜譜最便於自己獨立製作。於是,我們將孩子們製作泡菜美食的照片製作成“班級菜譜”,供孩子們借鑑。孩子們的“酸菜粉絲湯”“泡椒鳳爪”“泡椒土豆絲”等泡菜美食越做越得心應手了,其他班老師品嚐後也讚不絕口。現在孩子們有了一個新的目標,那就是在畢業會餐時為大家奉上一道泡菜美食。

思考:泡菜美食區把油鹽醬醋搬進了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們能夠像成人一般去學習調味和烹飪,感受做出美食的成就感,體驗自己的力量。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們觸控到了生活的溫度,發現了生活的趣味。

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有很多教育契機,用蘿蔔做泡菜的想法引發了孩子們一系列的探究。在探究活動中,教師激發孩子的探究興趣尤為重要,孩子就是在探究具體事物、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探究能力的。教師需要扮演好觀察者、傾聽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創設寬鬆、平等的氛圍,接納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聚焦孩子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有挑戰性的問題與任務,提供支援孩子探究的條件,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充分地觀察、猜想、操作、交流,為孩子的探究護航。

做教師的隨筆 篇7

我做乘客戶外活動時,東昊也如其他幼兒一樣哭喪著臉向我求助:"老師,我也要玩扭扭車。"想著這班孩子在碰到問題時只會向老師求助,不覺頭腦有些發漲。我慢慢蹲下,問他:"那你為什麼不去跟玩扭扭車的小朋友商量呢?""他們不肯給我玩!"這就是孩子的回答,顯然誰都不願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平白無故送給他人玩。這時只見玩著扭扭車的燁丹慢慢扭到了我們的身邊,我突然來了靈感,對東昊說:"哇,燁丹好像一個司機哦,你願意做乘客去乘她的車嗎?"孩子臉上突然有了笑容,連忙回答:"太好了,我要做乘客!""想一想,怎樣才能禮貌的徵詢別人的意見讓別人同意呢?"這一點我相信東昊的能力。果不出我的意料,孩子們融洽的玩起了計程車的遊戲。活動結束後,我針對這一事件及時在全體孩子面前進行了誇大性的表揚,並沒有忘記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自己想辦法嘗試解決。讓遊戲貫穿於孩子的一日活動,在運動課程中,我們也應遵循這一點。正如實錄中所記錄,當幼兒A以"乘客"這樣一個角色身份出現時被另一幼兒B所接受,並帶動了幼兒B融入了這一情景性遊戲中,使本來存在的問題沒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且還幫助提高了合作遊戲的能力。

然,這裡所體現的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缺乏克服的勇氣,過於依賴他人。新課程中也曾談到:我們要給予他們的是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勇氣,是他們終身受用的東西。孩子在遇事後不知所措,這時老師的'角色就是一個推動者和引領者。故在全體孩子面前對這種遊戲行為和解決困難的精神大力宣揚,也是對他人的一種鼓勵和引領。

針對班級現狀,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核心問題。目前在師幼互動各個環節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與教師的角色定位都有極大的關係。正是由於教師把自己更多地定位為管理者和控制者,因此,在不少時間,幼兒首先是不被允許發起互動訊號的,如在進行集體教育活動時,幼兒首先要做到的是安靜,而不是和教師發生交流和互動。所以,教師必須按照《綱要》的基本要求,對自身角色定位進行調整。

做教師的隨筆 篇8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在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發展,特別是自我服務能力,但大部分幼兒缺乏責任意識和為集體服務的意識,為了發揚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及責任意識,讓幼兒參與到父親節班級的管理中,我們開展了“做值日生”活動。

在剛開學時,有一節社會活動《值日生》,目標是讓幼兒知道值日生的任務,明確值日生的分工,增強責任意識。在此活動中,我和幼兒一起商討了如何做值日生?怎樣安排值日生工作?為了讓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其中,我設計了一張值日生安排表,將幼兒的名字貼在表中,每天每個組都安排一名幼兒來做值日生,負責遊戲區的.整理,桌面的清理等工作,並對幼兒表現進行夕陽評價,誰表現得好則在他的“值日生”名字欄中貼上一朵小紅花。這樣的目的是要調動起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讓幼兒認真做好值日生工作。剛開始,有部分幼兒做值日生的意識並不強,每次總要老師或是同伴提醒,不僅如此,有的幼兒做值日生時不認真,如:擦桌子時三兩上就完了,總是很急躁,於是,端午節祝福語我讓小組長進行監督,這樣一來他們就認真多了,時間一長,幼兒就養成了做值日光陰生的習慣,現在我們班的孩子基本能明確自己的值日生工作,並自覺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別是幾名女孩子表現十分積極,相信在她們的帶動下我班的值日生工作將越做越好。

哈哈!值日生這一活動開展的十分有價值,幼兒在其中得到了鍛鍊,體驗到了快樂,作為老師看到幼兒的進步也開心了,期待孩子們在幼兒園中能快樂地成長!

做教師的隨筆 篇9

 第一,一名優秀教師應具備先進的教育思想、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淵博的知識。

首先,一名優秀教師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為人民服務。其次,堅持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質為根本宗旨,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掌握、理解教育價值論和教學方法論。教育對自然、對社會、對人自身發展等各個方面有著多種的培養,因此必須從人的現代發展意識上認識教育的價值。再次,當今世界正面臨深刻的變化,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教師要想較好地面對時刻會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淵博的專業知識,沒有這樣的素質肯定不能適應當今世界,更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第二,一名優秀教師必須以人為本。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一切從人出發,著眼於人的自我完善。一名優秀教師就要一切從學生出發,尊重學生的選擇,理解學生的感情。這樣的教師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學生都不會為學生一時一地的表現和成績所惑,而是通過反覆深入的觀察分析和細緻入微的工作去引導學生、培養學生。以人為本,並不是不考慮社會需要,它的最終目標正是著眼於社會。因為社會化與人的自我完善是統一的,高水平的社會化必然以人的自我完善為基礎,人的自我完善必然以人的社會化為前提。人的自我價值只有在社會的大舞臺中得到肯定,才能使自己得到不斷的自我完善。我們強調提高全民族素質,也就是說有高素質的民族,才會有高質量的社會。

 第三,一名優秀教師應正確處理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的關係。

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這對範疇既對立又統一,而且在實踐中相互轉化。這個現象在本質上反映了學校教育實踐中師生間的對立統一關係。科學地理解教育主體與客體關係是正確地解決教育中多種矛盾的關鍵,也是正確地處理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矛盾的關鍵。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而不僅僅是接受教育的客體。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現代社會要求人具有獨立、創造、進取的品質,這都是與人的主體性分不開的。因此,一名優秀教師要在教育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獨立組織活動,讓學生做活動的主人,為學生提供發揮創造性的舞臺,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實踐中進行自我教育,不斷提高思想素質,培養各種能力。我國中國小應試教育模式的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教師本位觀”、“教師中心論”的.影響之深,是一個重要原因。現在要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因此一名優秀教師既要探索教師怎樣教,更要探索學生怎樣學,這樣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四,一名優秀教師培養學生應面向未來。

80年代各國紛紛把教育改革的目標放到21世紀人才培養上,鄧小平同志敏銳地覺察到這一新的變化,高瞻遠矚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因此,老師要使學生受到全面的教育,使之成為今後社會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我國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之網。當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話,即“教是為了不教”,並把它視為教學的最高境界。國外教育界提出“遷移而教,為遷移而學”。可見重視學生的後天學習、後天發展,是最科學的教學方法。

第五,一名優秀教師應注意:學生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所有價值觀念的核心,想象、創新能力是知識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

在教學上、在平時的作業中、在試卷上、在課堂的問答中,應一如既往地做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興趣。

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質疑、求異,鼓勵學生敢於挑戰權威,敢於提出與書本、老師不同的意見。

一名優秀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如何回答問題,而且要教學生如何提出問題,如何發現有價值的問題。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好老師首先都要有愛心,善於把握學生心理,懂得因材施教。孩子們所說的幽默感其實是老師的一種親和力,老師真正用心、用愛去對待學生,才能由內而外地生髮出這種親和力。至於學生們所提的網路,並不是什麼問題都能靠網路解決的,面對面地溝通更重要。

其他標準:無私、公平、溫柔、寬容、有耐心、勤勞、嚴格、能跟學生一起做遊戲、會講故事、讓學生信服、說話算話、不吸菸不喝酒、會調動學生積極性、有愛心、能在學生面前認錯、愛笑、做事幹脆利落、愛學習。

做教師的隨筆 篇10

並不是說,當上了幼師,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甚至是優秀的幼師!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通過慢慢學習,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作為一名新老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在教育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也在老教師中學到了一些知識和道理,發現了一些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常常想,我們作為一位老師,怎麼才能更加好的服務於幼兒,真正做一位稱職的老師呢?

處於學習中的幼兒而言,老師的一言一行尤為重要,教師在幼兒的心裡有很高的權威,在他們眼裡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效仿的偶像,老師的舉止言談如此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其作用是其他任何人替代不了的,也是幼兒教師一個有別於其它職業的突出特點,抓住利用兒童這種心理特點用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的言談舉止,端莊的形象儀表,得體的待人接物來影響和改變兒童入園以前不良習慣對幼兒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老師的言傳身教對幼兒的教育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幼兒教師要特別注意自身素養。在教育他人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完美自己,時刻謹記“為人師表”,教育好每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

每位老師,都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對孩子報以最大的熱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關心孩子,愛護孩子!如果說,你沒有一顆對幼兒的愛心的話,那你就不是一個稱職的老師。關愛幼兒,幼兒自然也會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感染幼兒,讓幼兒感受到上幼兒園的`輕鬆與快樂。關愛幼兒,那就會做什麼事都會事半功倍,因為你存著一顆寬容、關愛的心,對幼兒、對工作也會存著一顆認真對待的心。

孩子就是一群擁有創造力的天使,每時每刻都在發現問題,“發明創造”,那作為老師,我們也需要有創新精神,敢於提出問題,向傳統挑戰,上下團結,合力公關。要有堅強的毅力和勇於克服困難的決心,具有接受挫折的心理準備。在這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我們才能更好的服務於幼兒,帶動幼兒的創造開發,得到更好的發展。

俗話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於我們老師也是如此。作為幼兒期的孩子們,每個都是那麼的天真爛漫,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覺得這些孩子令人頭疼,這時候我們就要去挖掘他們身上的優點、閃光點,只要做對了、做好了,就要鼓勵他,讓他有自信繼續保持,讓他的閃光點放大,自行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世界是無限的,我們的認知卻是有限的。有時孩子的一句話可能就會問倒你,讓你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自己也不知道,也不敢胡亂說,怕自己說的不對。所以我們老師也要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才有能力去指導幼兒、去幫助幼兒感受更廣闊的世界。

學習,是每個人的修行,我們幼師自然也需要學習!我認為,終身學習才是我們老師學習的目標,在以後教學活動中,我們還需要向周邊的老師學習,發展自我,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發現不足點,改進並提升自我的修養,為幼兒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做教師的隨筆 篇11

《孟子 盡心章》有言"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我常常為自己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而慶幸,心中充滿著欣喜與感激。

說起孩子們,真覺得做教師是一種幸福、一種享受。

早晨,他們路過教室或辦公室門口、總甜甜地說一聲:“老師,早上好教育隨筆:享受做教師的幸福教育隨筆:享受做教師的幸福。”每次我總是微笑迴應著,在得到迴應時 ,他們高興的奔向教室。

中午,剛吃過飯,就有學生跑過來說:“老師,我們回去值日吧?”我說:“好吧,你們可真勤快!”他們很快就會分好工,把教室整理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

在一次和家長交流的時候,聽到家長轉述孩子的話―我喜歡老師,因為老師喜歡我,這周老師又給我評了明星,媽媽,你看孩子喜歡老師,我想那是對老師最大的肯定

聽到這些話,我感到欣慰、快樂。

每逢過節日當收到學生、家長那一條條祝福的簡訊時,感覺自己是富有的、快樂的;當他們有不懂的題目問老師的時候,當他們在上展示課時,站在講臺上讀雷鋒故事的時候,當他們唱出了一首首動聽的歌曲時,當他們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時,當他們在看童話故事時笑得那麼開心的時候,當他們解出了一道道難題而舒展了眉頭時,當他們出色地完成了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時,我感覺老師是幸福的.!

當然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作為教師要善於分辨每個孩子身上的優缺點,用各種方法來激勵、發揚他們的閃光點,慢慢一步一步消滅他們身上存在的缺點教育隨筆:享受做教師的幸福教學反思。十根手指不一般齊,那些冒尖的、聰慧的、有著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他們取得的優異成績固然令老師感到驕傲,但面對一個基礎差,底子薄,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與自己比有了很大進步的學生,他們更讓老師感到欣喜萬分!

正是在這種“培優扶差”的過程中我體驗到了幸福的滋味。這種幸福比吃到一頓豐盛的夜宴,比穿上一件價格不非的衣服,比擁有了讓人側目的美貌更讓人激動,也更讓人感動。

在這樣一個平凡的崗位上,我無時無刻都在享受著:在教師職業耕耘中帶給我的幸福;幸福的人生是自己打造的,良好的心態、明確的目標、奮鬥的快樂、不斷地追求……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能繼續信守這一份幸福!我想我會一直用一句教育名言:“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些生活的詩意”來勉勵自己。

做教師的隨筆 篇12

開學兩個星期了,仍是那種感覺:累!班裡孩子小,事事得操心,安全要關心、習慣要培養、學習要跟上、讀書要開展、教室要佈置。做不完的工作等著我,數不盡的計劃要實施,每天我都充實地找不著閒暇的時間,每天我都會很累,但當第二天晨曦微露的時候,我總能精神抖擻地走進學校,走進讓自己神采飛揚的三尺講臺。我問過自己這是為什麼?我得出了讓自己比較滿意的答案:

愛自己,堅持鍛鍊

無論是忙碌的工作期間,還是閒暇的假期;無論是鳥語花香的明媚春天,還是寒風凜冽的十冬臘月,我沒有讓自己偷懶過,每天堅持早起鍛鍊,跳跳健美操,或是快走慢跑,在運動中,放鬆了心情,舒活了筋骨,一天的生活就在清晨清新的空氣中展露出它的笑臉。

其實能堅持做到今天,也是深刻體會到了“愛自己”的重要性。記不得誰說過: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又怎麼有能力去愛別人?尤其是作為女人,工作壓力大,孩子、家庭又需要照顧,不懂得愛自己只能讓自己衰老的更快。

衰老還是其次,發生在同事身上的疾病更讓我觸目驚心:一個好朋友同事,因為不注意用嗓,導致了自己的嗓子暗啞地發不出聲音,只好做了手術,才稍有恢復;一個同事,因為長時間站立,導致了雙腿靜脈曲張,也只好利用假期做了手術;還有一個同事,嚴重的腰肌勞損和頸椎病,讓她只好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學科教學,改教相對輕鬆一些的學科……太多的例子,我無法一一列舉出來,但一個事實毋庸置疑: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是做好事業的前提啊!

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努力是一回事,愛自己也是一回事。為了有一副清脆的嗓音,希望同行們多喝開水,注意用嗓技巧;為了一個健康的身體,希望同行們堅持鍛鍊,一天24小時,記得留給自己身體一些時間,既是鍛鍊體魄,也是放鬆心情。

愛學生,調節情緒

我們的工作性質,是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孩子。或許這個孩子聽話懂事,那個孩子就是調皮搗蛋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也都有自己不同於別人的成長之路。我們的教育不能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孩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有寬容的胸懷,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能適時調節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每天都充滿陽光,享受教書育人的快樂。

這個道理我是漸漸明白過來的。其實剛開始踏上講臺,我對此理解的還不是太深刻。我曾對不聽話的孩子大發雷霆過,還讓自己的壞情緒波及到家庭,因此也影響了家庭的幸福氛圍。後來,我漸漸明白了調適心情的.重要,也明白對孩子,怒吼和強求只會適得其反,只有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適時進行引導,才能讓孩子接受教育。再後來,我把對調皮孩子的教育當做自己研究的一個課題,更是給自己找到了調節情緒的良方,這樣自己很少生氣,孩子也每天快快樂樂的成長,這才是我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啊!

親愛的教師們,新時期我們的教育不再要求我們做那種任勞任怨的“老黃牛”式的老師,我們需要做擁有蓬勃朝氣、健康快樂的新型教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更有朝氣和銳意進取的好學生啊!

做教師的隨筆 篇13

在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感受頗深。

剛開始看到書名,心裡想著,哪有老師會不抱怨呢?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抱怨,似乎也成為“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但是這本書裡的第一章有這麼一句話:“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等等。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裡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著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

我們是人民教師,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教育者,我們時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多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多讀書。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做教師的隨筆 篇14

這個學期,我帶的是小班。最近班級裡存放了兩個長l米、寬O.8米、高1.5米的大紙箱。幾個孩子被大紙箱吸引了,調皮的銳銳推了紙箱一把,看到紙箱倒地,孩子們樂不可支,他們順勢趴在地上說:“我們來鑽山洞吧。”我見狀連忙給予肯定:“用紙箱來鑽山洞真是個好辦法。但是現在能鑽嗎?”寧寧說:“把洞口的紙板剪掉就行了。”“你們要用到剪刀,有點危險,需要我幫忙嗎?”“好啊。”趴在地上的孩子立刻都站起來,看著我將一隻箱子的底部和頂部剪掉。看到紙箱露出了空洞,孩子們興奮異常。我把紙箱放倒在地上,將原來的長邊當成高度靠著玩具櫃平放。婷婷迫不及待地一頭鑽了進去,等她爬出來時,由於箱體另一側缺少支撐,紙箱一下子側臥倒地了。孩子們見狀大笑不已。我說:“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山洞’不倒?”孩子們的思維異常活躍,有的說用椅子頂住,有的說用桌子頂住,有的說請人站在箱子旁邊。為了一一驗證這些方法是否可行,他們擺椅子、放桌子、站在箱子旁邊,忙得不亦樂乎。經試驗,這些方法果然不錯,都能固定箱子,他們滿臉喜悅。最後,他們發現只要用大的東西擋住紙箱,紙箱就不會倒。“哦,這是你們自己發現的祕密,看來很有道理。”我表揚了孩子們一番。

隨後,我指著走廊問孩子,如果把箱子移到那個地方玩鑽山洞,有沒有什麼好辦法使箱子穩定不倒塌。孩子們還是想到用東西擋,但由於場地小,這些方法被一一否定。最後我拿出一條繩子問:“如果請它來幫忙,可以怎麼用呢?”林林受了啟發說:“可以用繩子把紙箱綁在柱子上,那樣紙箱就不會倒了。”許多孩子不理解他的想法。我照著林林的主意去固定紙箱,孩子們試了試,還真行!

孩子們還牽掛著另一隻大箱子,我提醒他們想想可以用它來幹什麼。珠珠說:“我鑽山洞出汗了,好熱啊!可以在那裡洗個澡。”旁邊的孩子也附和著。我問他們怎麼洗澡,有的孩子說用紙箱做浴缸,有的孩子說用紙箱做淋浴房,最後贊成做淋浴房的佔多數。“怎麼把它做成淋浴房呢?”我問。成成說:“把中間的紙剪掉,下面做個門,再裝個水龍頭就可以了。”我按照他們的意圖裁剪好後,問:“用什麼材料做水龍頭比較合適?”孩子們環顧四周,發現有很多雪碧瓶。玉玉提議用雪碧瓶來做水龍頭,大家一致贊成。將水龍頭安裝好後,簡易的淋浴房就做好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圍了上來,思思和陶陶同時鑽了進去。旁邊的孩子不同意她們一起洗,陶陶說:“我是媽媽,帶寶寶一起洗澡。”孩子們只好同意。“媽媽”帶著“寶寶”剛洗完,一群人就爭先恐後地往裡擠,沒有擠進去的豆豆急得大喊要排隊。於是,我拿出小腳印粘在地上,說:“豆豆說得對,排隊洗澡可能會快些。”孩子們聽了馬上尋找腳印站立,開始排隊等候。這時,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有的孩子在淋浴房裡洗了很長時間都不出來,弄得心急的孩子直跺腳,有的進去拉,有的來告狀。看著大家吵吵嚷嚷、爭論不休,我建議道:“我們的水龍頭是節能環保型的,很特殊,倒計時從1O數到l後就沒有水了,換人進去洗澡才會重新有水流出來。”這個建議很管用,排隊等候的孩子耐心地邊數邊等,遊戲變得有序了。

在這次紙箱探索活動中,我意識到問題是探索的動力、起點,也是活動的主線。問題可以是幼兒發起,也可以是教師發起,以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教師除了提出合適的問題,還要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幼兒各種各樣的回答和解釋,從中發現教育價值,推動遊戲的發展。

此外,教師適時的介入能讓活動順利進行或得到進一步拓展。小班幼兒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遇到矛盾還沒有能力獨立解決,這時就需要教師適時介入。比如,大家都爭搶著往淋浴房裡鑽時,如果教師用命令式的口吻讓他們一一排隊,表面上幼兒也會遵守,但他們內心的愉悅會減少很多。教師用貼上幼兒熟悉的小腳印的方法暗示了正確的做法,效果比較好。教師要敏感地覺察幼兒的興趣與需要,發現他們的意圖並相應調整自己的行為。比如,有的幼兒玩不到時會尋求教師的幫助,有的為了能讓自己有機會玩會找個“合理”的理由,有的會搬出規則來給自己爭取機會,無不體現出孩子的智慧,教師應充分理解並尊重孩子的行為方式,多提供支援陛的遊戲環境,使他們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