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主要上市汽車公司競爭力分析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99K

我國主要上市汽車公司競爭力分析邊紅琳 煙臺市萊山區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摘 要】本文對我國主要上市汽車公司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進行初步探討,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汽車製造業上市公司的競爭力進行了詳細的實證分析與評價,為進一步對汽車製造公司競爭力的系統研究做一些探索性的、基礎性的工作。

我國主要上市汽車公司競爭力分析論文

【關鍵詞】汽車製造業 競爭優勢 因子分析 競爭力評價

一、我國汽車製造業的現狀

1.企業規模偏小,生產集中度低。加入WTO對我國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將產生深刻的影響,其中汽車工業是受衝擊最大的產業之一。

儘管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很快,但產量超過一百萬量只有少數幾家,而國際汽車巨頭動輒年產數百萬輛。零部件企業由於整車生產企業配套布點自成體系,分散廠點多,規模小,與國際汽車系統開發、模組化供貨趨勢反差很大。

2.開發能力弱,產品技術性能落後,自主品牌乏力。研發是中國汽車工業最落後的環節,在人才、費用以及設施的投入、研發的組織、管理,都與跨國公司的差距很大。我國目前生產的汽車一般比國際先進產品落後十年以上。

3.產業制度創新不足。其一,我國汽車工業的全民所有制為主導的產權制度未發生根本變化,國有和集體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勞動生產率都很低。其二,作為投資主體的國內投資、國外資本多元化已經形成,但國有資本中的政企仍沒有分開,導致汽車工業投資分散,大大影響投資收益。

二、企業競爭力評價模型的理論與方法

1.汽車製造企業競爭力涵義。汽車製造企業競爭力指企業對汽車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與勞務的能力。它是由汽車製造企業成本規模等優勢形成的盈利能力、應變能力等市場優勢的“有形”競爭力和企業的創新能力、聚合能力、發展能力等“無形”競爭力的結合。

2.企業競爭力的有關理論。市場結構學派解釋、資源學派解釋和能力學派解釋。前者,指出企業的獲利多少是由市場結構決定,而不關心企業內部的資源和能力。而後兩者是從管理學角度出發,通過剖析企業的結構來分析企業競爭能力的源泉。能力學派認為企業的本質是一個能力體系,積累、保持和運用能力開拓產品市場是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

3.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企業競爭力的綜合指標值Y,由下式確定:Y=W1X1+W2X2+…WnXn其中(i=1,2,…n)為競爭能力評價指標系統中的第i個單項指標;Wi為Xi的權重。

三、對我國主要上市汽車公司競爭力統計評價

1.樣本的選取與資料的來源。

1.1樣本選自汽車板塊中12家上市公司。這12家汽車公司的總資產佔所有汽車公司資本總額的72.4%,足以代表我國上市汽車公司的總體水平。

1.2資料的來源:選定X1銷售收入、X2近三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X3淨利潤、X4近三年利潤總額平均增長率、X5淨資產、X6淨資產利潤率、X7總資產貢獻率、X8全員勞動生產率、X9總收益率9項財務指標。來自12家上市公司2005、2006、2007各年度年報,或據年報財務資料計算而得。

2.對12家上市汽車企業競爭力分析。

2.1樣本資料標準化。對樣本的9個指標的原始資料進行標準化處理,建立變數的相關係數矩陣R,通過分析計算可得出X1、X3、X5、相互之間的相關係數達0.95以上,具有很強的相關性。X6、X7、X8相關係數大於0.75,也具有很強的相關性。

2.2公共因子的特徵值和累計方差貢獻。以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初始公因子,計算相關係數矩陣特徵值,得出前三個因子的顯著性水平分別為:4.277,3.036,1.288,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94.902%,說明這三個主因子能夠充分反映原資料大部分資訊,原來的9個指標可以綜合成三個公共因子。

2.3因子得分。根據因子得分系數和9項指標標準化後的樣本資料計算出12家樣本公司各公因子得分;根據各公因子得分與其方差貢獻率經加權計算得出12家樣本公司的綜合得分,詳見表2.4分析結果。①對於公因子F1三個指標:銷售收入、淨利潤、淨資產可看出上海汽車、中國重汽、長安汽車這三家公司的規模龐大,在市場上有良好的銷售量。金龍汽車、江淮汽車、一汽夏利三個指標排名都比較靠後,說明在總體規模上不夠強大,沒有形成規模效應。②對於反映公司經營效率的公因子F2,說明中國重汽、海馬汽車、金龍汽車這三家公司經營效率非常高效。排名靠後的江淮汽車、一汽夏利、長安汽車表明這三家公司經營效率低下。③對於反映公司成長性的`公因子F3,說明江鈴汽車、海馬汽車、一汽轎車這三家公司的成長髮展較快,未來發展趨勢良好。④從綜合排名來看,上海汽車穩居第一。規模因子F1的方差貢獻率為47.524%,有較高的權重,說明汽車企業競爭力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企業規模上。排名第三的海馬汽車在效率因子F2和成長因子F3上有較高得分,這說明該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排名最後的一汽夏利,反映其盈利與發展能力均處於行業最差行列。

2.5政策建議。(1)加快購併重組,實現規模經濟。英國經濟學家馬克西和西爾伯斯通對英國一些汽車公司成本結構進行分析認為,汽車企業的最小有效經濟規模應為年產20萬輛,隨著全球化程序,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最小有效經濟規模越來越大,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水平的汽車公司產量必須超過500萬輛,所以我們亟待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2)大力引進外資,與跨國公司建立戰略聯盟。充分把握當前國際汽車工業格局調整以及眾多國外大企業向我國進行產業轉移的機遇,利用與國際汽車業巨頭合資專案等優勢,加快汽車製造業的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同時吸引核心零部件的國外廠商前來投資,為區域汽車業配套。(3)發展產業叢集構築汽車製造業叢集創新體系。產業叢集有利於專業化,有利於降低成本,有利於創新,而且對品牌的培育,人才的培養,專業性外部服務業和配套措施的發展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金碚.企業競爭力測評的理論與方法[J].中國工業經濟,2003(3)

[2]錢中平.關於企業競爭力評估的綜合指標體系的建立[J].華東船舶工業學院學報,1998(6)

[3]李顯君.論企業競爭力及其培育[J].領導決策資訊,2001年第24期

[4]張熹.中國汽車工業現狀分析及思考[J].商業視角,2007(9)

[5]李延森孫東曉.我國汽車製造業經營績效比較分析———以該行業的上市公司為例[J].財經界,2007(4)

[6]管益忻.企業競爭力戰略管理贏家之道[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9)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