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自動傳動液的規格變化及市場分析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9W

  0引言

汽車自動傳動液的規格變化及市場分析論文

從目前汽車市場的發展來看,乘用車市場,除了在歐洲,手動變速箱已經只有那些喜歡車輛駕駛感的消費者才會去追求,甚至如三菱EVO、BMWM3這樣的車型都已經採用了雙離合變速箱,從這個角度來看雙離合變速箱將會成為今後的發展方向之一[1-2]。但是根據市場反應,雙離合變速箱的穩定性和技術性存在一定問題,相比之下自動變速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更好,這讓歐美車企開始重新設計6速甚至更高檔位的自動變速箱。目前因為燃油經濟性的要求,AT正在不斷向高檔位發展,市場上應用成熟的產品如採埃孚的8速變速箱。與歐美車企不同,日系汽車企業持續CVT無級變速箱上追求技術進步。

自動變速器在美國汽車市場上的佔有率接近90%,日本汽車市場上佔有率在80%以上,歐洲乘用車市場上佔有率在50%以上[3],在我國,每年新增的乘用車中,使用自動擋的變速箱約佔30%,這個比例還在不斷增加。

自動傳動液作為自動變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範圍內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市場潛力巨大。汽車自動傳動液全球用量約80萬t,其中北美市場容量約49萬t,佔全球的61%,亞太市場容量約佔15%。自動傳動液可分為初裝油和售後兩個市場。2014年中國汽車銷量為2300萬輛,其中自動擋份額達到445%,初裝量按60 L計算,自動傳動液的裝車油市場為41萬t/a,由獲得各OEM認證(國際OEM)或認可(國內OEM)的油公司供應。截至2014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為154億輛,其中自動擋汽車佔有率20%以上,一般情況下每三年或每行駛6萬km更換一次自動傳動液,按換油量60 L計算,每年汽車售後市場上養護和維修所需的自動傳動液為6萬t以上。售後市場主要分佈在4S店和變速箱再生或維修工廠,包括各種滿足Dexron Ⅲ、Mercon Ⅴ、歐洲規格(以標緻係為主)或者日本規格的油品以及可滿足Dexron Ⅵ、Mercon LⅤ等新規格的低黏度自動傳動液的高階產品[4-5]。

  1自動傳動液的效能需求及規格變化

由於變速箱日益小型化、高負荷化、大扭矩和新材料的推廣使用等,裝置發展對油品驅動力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舒適性和免維護性,主要體現在換擋質量的改進和換油期的延長,這方面對油品的要求體現在氧化安定性、剪下穩定性、摩擦特性和摩擦耐久性方面;二是環保,主要體現在環保材料的選用和橡膠相容性要求;三是節能,主要體現在變速箱的小型化和大功率化,同時包括降低內摩擦引起的能量損失,小型化,導致變速箱內潤滑油熱負荷升高,提高了對氧化安定性的要求,小型化帶來的離合器的尺寸變小,結合大功率化的要求,導致或提高了齧合壓力,或要求更高的摩擦係數,前者提高了潤滑油抗磨性要求,後者提高了對潤滑油摩擦特性的要求。小型化同時也提高了對潤滑油抗泡沫效能的要求。因此對動力傳動系統用油的主要需求包括更好的氧化安定性、更好的剪下穩定性、更好的抗磨性、更好的摩擦特性和摩擦耐久性、更好的橡膠相容性和抗泡沫特性。

潤滑油2016年第31卷

第5期徐晶晶等.汽車自動傳動液的規格變化及市場分析

MARKET & TREND市場與趨勢由於各種型別的變速箱(AT/CVT/DCT)的變速機理、技術和材料等不同,對潤滑油的效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市場上的ATF、CVTF和DCTF之間沒有通用性。ATF傾向使用低黏度油,需要使用防顫效能好的摩擦改進劑,CVTF在ATF基礎上需要增加鋼對鋼摩擦係數的新增劑,DCTF在ATF基礎上需要更強的極壓抗磨性。

不同OEM的自動變速箱採用不同的摩擦片,對摩擦係數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而,自動傳動液沒有統一的國際標準,以OEM規格為主,相應的OEM規格對自動傳動液都有特定的效能要求,這也就決定了自動傳動液在技術上具有明顯的獨特性。

北美的規格主要有GM的Dexron Ⅱ、Ⅲ、Ⅵ,Ford的Mercon、Mercon Ⅴ、Mercon SP、Mercon LⅤ;埃裡遜(Allison)的C-4、TES 295、TES 389;克萊斯勒(Chrysler)的ATF+3(MS 7176D)、ATF+4(MS 9602)。這些規格在氧化、橡膠相容性以及抗磨性要求上基本相似,主要差別在摩擦特性和黏度效能的要求上。為了提高整車的燃油經濟性,ATF朝著降低油液黏度和提高油液摩擦效能的方向發展,Dexron Ⅲ、Mercon Ⅴ、C-4 和ATF+4規格要求的運動黏度 (KV100) 在 7.0~8.0 mm2/s之間,而新的ATF規格如Dexron Ⅵ、Mercon SP/ LⅤ,要求KV100在54~64 mm2/s之間,並擁有更低的低溫黏度(-40 ℃),見表1。同時,新的規格對摩擦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可以完全相容早期的ATF規格。

1940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將dramatic(液壓自動控制)傳動裝置安裝在奧爾茲莫比爾(Oldsmobile)小客車上,從而開始了對自動傳動液的開發研究,1949年制訂了第一個自動傳動液規格,命名為A型,1957年修改為AA型,1967年制訂了Dexron規格,後來,對氧化安定性、低溫流動性要求嚴格,又增加了抗磨效能評定專案,特別是對摩擦特性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於 1973年制訂了Dexron Ⅱ,1978年修訂為Dexron Ⅱ D,是在Dexron Ⅱ的基礎上氧化試驗增加了冷卻器銅合金腐蝕試驗。1990年頒佈了Dexron Ⅱ E規格,在低溫流動性、抗泡性、密封材料適應性、氧化安定性、摩擦特性、抗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exron Ⅲ H規格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修正了四個試驗,新加了三個試驗。修正的四個試驗分別是(1)4L60氧化試驗從 300 h延長到450 h,延長了50%;(2)4L60迴圈試驗從20000迴圈延長到32000迴圈,延長了60%;(3)3T40閘片摩擦試驗從100 h延長到150 h,延長了50%;(4)橡膠試驗用10種新橡膠,通過新的指標。新增加的三個試驗分別是(1)更細緻的流體效能試驗來鑑別不同的流體;(2)低速碳纖維摩擦,用迴圈試驗測量新及用過的ATF的抗抖動效能,有可能替代 ECCC;(3)充氣臺架用迴圈試驗測量新及用過的 ATF的空氣帶入及釋放時間。2003年5月1日前公開Dexron ⅢH規格,2003年1月1日前GM ATF委員會開始審理Dexron ⅢH,Dexron ⅢG準用證可用至2004年12月。面對其最新的六檔自動變速箱Hydra-Matic 6L80,Dexron ⅢH規格已經不能滿足要求,必須進行升級。為適應傳動系統設計和汽車製造商要求,2005年4月1日GET釋出了Dexron Ⅵ規格,新Dexron Ⅵ規格在油品黏度保持性、極端工況下的換擋效能以及防止油品降解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歐洲的主要規格有Voith的G 607、G 1363;採埃孚(ZF)的TE-ML 11、TE-ML 14系列;戴姆勒·克萊斯勒(DaimlerChrysler)的MB 236.X系列。

亞洲的規格主要有日本的JASO 1A(M315),豐田(Toyota)的T-IV、WS規格,尼桑汽車(Nissan)的Matic-D/J/K系列,本田汽車(Honda)的ATF-Z1,三菱汽車(Mitsubishi)的ATF-2、SP Ⅲ規格。除JASO 1A外,其他都是非公開的規格。其中,JASO 1A和Toyota T-IV與北美的規格具有較好的相容性。

  2自動傳動液的市場分析

發展節油自動擋在發達國家主要有三種模式:美國以增加檔數的AT為主,日本以發展CVT為主,歐洲以發展DCT為主。由於中國轎車的70%為各國外資品牌,因此中國的自動擋市場將以增加檔次的AT為主,同時CVT和DCT都有一定的發展,AT為大部分OEM所採用,DCT為德系中的VW、一汽轎車、長安及吉利所採用,CVT為日系和奇瑞等採用,因此大體上DCT與CVT旗鼓相當,AT為主要的自動擋產品。

以美孚(Mobil)、殼牌(Shell)和BP(Castrol)為代表的.外資潤滑油供應商在國內的自動傳動液市場佔據重要的市場地位,尤其是在初裝油市場,這些外資企業與國內的外資整車廠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基礎,獲得了較大的先入優勢。

此外,這些潤滑油公司開發出可滿足Dexron Ⅵ、Mercon LV等新規格的低黏度自動傳動液的高階產品,不僅能實現良好的燃油經濟性,還能提供優異的摩擦效能、齒輪及軸承保護效能和良好的剪下安定性,可滿足自動傳動液的售後市場的發展需求。

相比而言,我國的自動傳動液的配方和產品體系不完善,市場佔有率不高。在初裝油市場,潤滑油公司作為供應商開發的乘用車OEM客戶較少,在售後市場,缺少可滿足美系、歐系和日韓系各OEM差異化規格要求的ATF產品和OEM認證的CVTF產品。

  3結論

隨著使用範圍的不斷擴大,汽車自動傳動液作為新的車用潤滑劑產品,其消耗量也同步增長,本身的作用、效能、規格標準隨之變化。本文從自動傳動液的效能需求、規格變化及市場分析三方面進行了闡述,並著重介紹了通用汽車公司Dexron規格發展的原因及背景,對規格變化中的主要指標和效能區別做了詳細介紹。隨著汽車技術水平的提高,節能減排的限制以及人們對汽車駕駛效能的不斷要求,ATF正朝著降低油液黏度和提高油液摩擦效能的方向不斷髮展。

  參考文獻:

[1]唐俊傑.汽車自動傳動液的現狀與發展[J].石油商技,1997(6):5-10.

[2]李韶輝,孫東,孫旭日,等.自動傳動液的摩擦特性研究[J].潤滑與密封,2009,34(5):62-64.

[3]唐俊傑.汽車自動傳動液簡介[J].石油商技,2006(1):17.

[4]申寶武.自動傳動液規格標準及市場分析[J].國際石油經濟,2006(5):46-48.

[5]郭正爵,張昀.通用汽車公司Dexron Ⅵ規格和評定試驗[J].石油商技,2005(6):62-65.收稿日期:2015-10-1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