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育兒的十大誤區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6W

誤區之一:嬰兒越胖越健康

走出育兒的十大誤區

為了讓寶寶健康成長,許多家長想盡辦法為嬰幼兒補充各種營養品,有的隨時隨地給嬰兒餵奶,有的還定時補充鋅、鐵、鈣,服用氨基酸等,認為孩子白白胖胖才健康。事實上,胖並不等於健康,如果總是喂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食品,又總是將孩子抱在懷裡,缺乏必要的運動,孩子會出現營養過剩。

誤區之二:為防臉抓傷,嬰兒戴手套

嬰兒期的寶寶,經常漫無目的地亂抓,有時還會把小臉抓傷,不少家長就給孩子戴上手套保護面板。這種看似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實並不科學。一是戴手套會直接束縛孩子的雙手,不利於觸覺的發育;二是如果手套內的線頭脫落,容易纏住孩子的手指影響區域性血液迴圈。正確的方法是勤剪指甲,可在嬰兒熟睡時修剪,同時注意避免碰傷。

誤區之三:使用學步車,嬰兒發育快

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嬰兒推著滑動的帶輪坐車———學步車,蹣跚學步的樣子,研究發現,使用學步車並不利於嬰兒的正常發育,不會幫助孩子走得快和鍛鍊腿部肌肉。不論是坐、爬,還是走,都要晚於不坐學步車的孩子,而且學步車還會增加嬰兒受傷的風險。因此,國內外兒科界並不提倡使用學步車。

誤區之四:益智玩具可提高智商

研究發現,讓孩子整天陷入各種識字卡片和益智玩具中,不但不能開發孩子的智力,還會使其受到損害。在生命的最九年級年,某種特定的產品或經歷未必能提高智力。就連1993年曾轟動全球的研究成果———莫扎特效應(古典音樂對兒童智力有獨特幫助)也被證明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幼兒的大腦發育要通過多種感官刺激,除了古典音樂,還包括各種型別的音樂。

誤區之五:嬰兒必須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中睡覺

事實上,9~10個月大的嬰兒大多數可以在有雜音的環境中安睡。嬰兒應學會在充滿雜音的環境中睡覺,比如電視的聲音,自然界的各種聲響,這樣有助於他們適應各種環境,因為不可能存在絕對安靜的環境。當然,孩子如果有夜驚、哭鬧等現象出現時,要注意有無缺鈣情況的發生。

誤區之六:嬰兒睡覺要蓋好被子

多數家長認為,嬰兒睡覺時必須用毯子或棉被包裹好,否則會感冒。實際上,在充分保暖的基礎上,如房間溫度合適,嬰兒穿著足夠的衣服,是沒有必要再蓋被子的。如美國兒科學會就禁止在嬰兒搖籃中放置枕頭、被子、長毛絨玩具或其他物品,原因是這些物品會增加使孩子窒息的危險。

誤區之七:做夢對健康有害

有的.嬰兒會在睡眠中微笑或發出囈語,家長就擔心孩子常做夢會影響健康。其實,還在母親子宮裡等待降臨人世時,胎兒就已經會做夢了,並且以這種方式進行“腦部體操”。科學家們通過記錄胎兒的腦電波發現,嬰兒與成年人一樣,也有快速動眼的睡眠階段,這一階段便伴隨著做夢行為。雖然這種夢境可能沒有任何具體內容,但是有助於他們腦部神經網路的發育形成。

誤區之八:嬰兒趴著睡,頭形好看;即使嘔吐,食物也不會被吸入肺內

嬰兒期的寶寶,有時總愛偏向一個方向睡覺,這樣會把頭睡偏。正確的方法是細心觀察,及早發現和預防,使之反方向睡。認為仰臥睡覺會窒息的擔心也是不必要的,因為健康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機率非常小。正如美國兒科學會忠告,要求所有的孩子在不存在障礙的地方都能面朝上睡覺,因為面朝下趴著睡,發生突然死亡綜合徵的危險性很大。

誤區之九:嬰兒穿硬底鞋可以保護踝部,使腿保持順直

其實,鞋的作用是保持腳部舒適,特別是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嬰兒,一定要穿軟底、舒適、寬鬆的鞋。各種防礙腳部發育、造成腳畸形的鞋,如硬底鞋、尖頭鞋等應特別忌諱。

誤區之十:孩子發燒時,最好洗個冷水澡

如果給發燒的幼兒洗冷水澡,會使體溫更加升高。正確的方法是更多關注引起發燒的原因,而不是發燒本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