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企業管理方案集錦六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企業管理方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企業管理方案集錦六篇
企業管理方案 篇1

一.公司管理現狀:(1)公司高層管理思想落後,管理方式粗俗.多采用集中式獨裁管理,員工沒有有發言權,機械地執行中高層指示,命令,政策,挫傷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

(2)公司中高層疏於授權,授權文化氛圍不濃厚,管理層上行下效.公司不論處於萌芽期,成長期,還是發展期,管理層管理方式單一,缺乏創新,造成管理層殫精竭慮,工作異常繁忙,但工作成果微薄,績效不顯著,而這又導致管理層單純認為,員工努力程度不夠,自己監督不嚴所致,從而加強監管,由此公司管理陷入惡性迴圈.

(3)公司崗位分工不明確,員工工作秩序混亂.公司高層根據現有公司狀況和自己情緒,隨意安排工作,公司缺乏應有規章制度和具體崗位工作說明,員工無所適從,工作情緒低落.

(4)績效管理單憑高層管理者主觀感情好惡.鑑於公司高層管理思想落後,未能設立人事管理部門,由此導致缺乏正規績效管理,對於員工考評不合理,不公平,績效與薪酬極度失衡,員工流失率居高不下.

(5)薪酬制度不規範,薪酬方式單一,結構失衡.薪酬制度最明顯的特點是內在公平性,外在競爭性,對員工激勵性.績效考核不合理,直接引起利益分配不均,同時由於薪酬的不穩定性,員工缺乏安全感.員工被迫離職或跳槽.

(6)缺乏對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職海航行航行圖必不可少,但公司制度不健全,管理層不具備相應的素質和思想觀念,加上管理對於員

工職業生涯規劃的忽視,僅僅將眼光放在公司盈利和成本上,缺乏長遠打算.員工因未能擁有指導,看不到未來職業前進方向和目標,在公司中晉升無望,只有轉投別家公司.

(7)公司管理層和基層員工淡於溝通交流.公司文化氛圍不明朗和制度不健全束縛員工獨創性和應有的熱情,管理層未能通過與基層員工溝通交流,導致戰略決策和指導方針不具備長遠性和針對性.員工缺乏與中高層管理者交流,未能反饋自身意見和目標,加深對中高層管理者失望程度.

(8)關於離職員工處理方式不當.高層管理者關注個人感情發洩,,未能充分利用離職員工.

二.管理改進意見

(1)公司所有者應該嘗試與公司基層員工交流,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通過溝通交流,發現公司存在的問題和弊端,以及潛在威脅.

(2)公司管理層人員要學會轉變自身角色,現在企業管理中,管理層的角色不僅僅是監督者,與基層員工相對地位,還應該是基層員工引領者和忠實傾聽者.

(3)通過進一步調查,瞭解公司經營現狀和員工工作狀態,制定多元化的薪酬模式,根據不同工作型別員工,綜合應用穩定薪酬模式,彈性薪酬模式,以及調和薪酬模式.根據公司的發展現狀,完善薪酬結構,根據員工不同工作能力,即使公司職務有限,同樣可以採取,同工不同酬,擴大薪酬寬度.為調動員工積極性,調整基本工資,獎金,福利等各項比重,綜合應用公司分紅.

(4)為適應公司發展,設立相應專業部門人事部,或者將公司關於是管理工作外包,健全公司績效管理制度和工作分析.下設人事部,制定績效管理制度,採取相應的績效管理工具,科學的績效考核方法,完善績效管理過程,做好績效管理計劃,績效溝通,績效控制,績效反饋工作.確保績效考核公平,公正,公開,合理,科學,同時改進績效管理工作,讓員工無話可說.

(5)為正確應用績效考核結果,配套使用員工培訓與開發,員工晉升.依據績效考核結果,針對員工出現的工作問題,設定培訓課程,合理安排培訓內容,提升員工工作能力和知識水平,進一步提高公司績效水平.對於工作績效突出的員工,再配合公司培訓和開發,在適當時機,提升員工職位.

(6)運用各種現代通訊方式和資訊科技,加強公司內部員工廣泛交流溝通,集思廣益,員工自由發揮,建言獻策,改進公司管理. (7)外聘培訓師結合本公司實際水平,針對不同型別員工,通過運用多種測試方式,瞭解員工性格特點和職業傾向,制定具有個性化和操作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讓員工樹立目標,建立屬於自己的職業錨,同時引導員工將個人目標與公司目標相接合,相得益彰.

(8)應用專業人事管理人員,將公司的工作分門別類,通過訪談法,問卷法,工作日誌法,觀察法等編制職務說明書,將公司工作拉入正軌,各項工作有章可依.

(9)善於處理離職員工,對於離職人員,召開離職員工面談,聽取員工意見,總結公司存在問題,同時反饋員工意見,提出解決方案.

企業管理方案 篇2

鄭盧高速公路洛陽至洛寧段LNTJ-4合同專案部為進一步提高專案管理水平,夯實管理基礎,著眼長遠的戰略措施,不斷提高專案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使專案管理工作更加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程式化和系統化,特編制本合同段實施方案。

一。總則

1.1 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基本內涵:“精確定位、合理分工、細化責任、量化考核”。

精確定位就是指對每個部門、每個人崗位的職責都要定位準確,對每個系統的各道工序和各個環節都要規範清晰、有機銜接;合理分工是指細分工作職責和辦事程式,從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責、高效執行的內部管理系統;細化責任是指通過對各業務部門的責任細化,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量化考核是指將各部門的管理目標量值化,經濟責任具體化,對管理行為與結果進行控制的過程,考核時做到定量準確,考核及時獎懲兌現。

可以用精、準、細、嚴四個字來概括。精: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準:準是準確的資訊與決策,準確的資料與計量,準確的時間銜接和正確的工作方法。細:工作作細化、管理細化特別是執行細化。嚴:嚴是嚴格控制偏差,嚴格執行標準和制度。

1.2 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工作

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工作是在於執行力,專案有無執行力是專案精細化管理所面臨的最大問挑戰。專案的執行力是企業的生命力,沒有執行力的專案就沒有戰鬥力,沒有執行力,專案就沒有競爭力。具體表現為檢查與落實,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它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都要到位、盡職。

精細化管理有三大原則:注重細節、立足專業、科學量化。只有做到這三點,並秉其“持續改進,不斷創新,追求永無止境”的核心靈魂,才能使精細化管理落實到位。

二。目標要求和實施步驟

2.1 目標要求

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最終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專案管理機制,提升專案整體執行力,實現“質量可靠、安全耐久、形象優良、費省效巨集、環保節能”的目標。

2.2 實施步驟

第一步:宣傳貫徹

能過宣傳樹立精細化管理意識,營造精細化管理氛圍,結合本專案的實施方案,讓參與人員明確活動的目標、責任與分工,及具體措施、步驟和標準。

第二步:檢查修正

全面開展精細化管理,在過程中加強督查和總結,重點檢查活動的開展情況,活動方案是否實際,活動開展的效果與目標及責任考核。同時,對活動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對策並於後期工作中進行改進。

第三步:總結並持續應用

對精細化管理活動的開展情況結合考核結果與具體效果進行總結,以總結的經驗作為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標準及下階段保持並持續開展的基本要求。

三。精細化管理的組織機構

3.1 組織機構

以專案經理為首成立“精細化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段相生

副組長:李? 鴻、陳錦文、萬繼庚、朱加卯、秦? 軍

組? 員: 劉波、方小明、劉華豐、張振宇、夏倫國、宗? 良、劉社平、錢葉龍、焦其民、閆樹林、

下設辦公室,精細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辦公室,由劉波任主任。

3.2 職責分工

3.2.1 領導小組職責

(1) 組長的主要職責:負責精細化管理的整體規劃、指導和組織實施工作。

(2) 副組長的主要職責:貫徹盧陽公司、代表處及公司和本專案關於精細化管理工作的精神,按照相關指導檔案,研究制定切合實際的、有本專案特點的管理方案和實施綱要,並組織實施到位。定期召開精細化管理工作形勢分析會議,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對策,並做好活動開展情況的總結上報工作。

(3) 組員的主要職責:具體落實本專案精細化管理工作,並及時總結和彙報實施過程中的問題與經驗等。

3.2.2 辦公室職責

負責組織制定精細化管理的計劃、方案、標準及相關制度,做好上傳下達的工作,負責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指導、組織實施、檢查和考核。針對活動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實際效果,及時向精細化管理領導小組提出合理化建議,按規定職責,及時制定具體的處置方案,報精細化管理領導小組批准實施。

3.2.3 各部室職責

(1) 辦公室:負責宣傳工作,負責落實專案人員、資訊化辦公精細化管理,負責廉政工作,負責黨建工作。負責人:劉波。

(2) 財務部:具體負責專案財務精細化管理,專案資金的監管理與保障工作。責任人:劉社平。

(3) 工程部:制定本專案精細化實施方案,負責精細化管理的總體協調和指導工作,總結精細化管理經驗,組織檢查、評比、考核和表彰;負責質量精細化管控工作。責任人:方小明。

(4) 安質部:負責專案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精細化管理,推動平安工地建立活動,協調好與地方居民及政府職能部門的關係。負責人:秦軍。

(5) 合同部:負責成本與合同以及工程進度的精細管理。責任人:劉華豐。

(6) 物資部:負責物資的精細化管理,重點控制供應成本與使用管理。責任人:夏倫國。

四。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

精細化管理的實施,具體包括“三項建設”、“四項控制”、“八項管理”,具體如下:

“三項建設”:組織機構建設、規章制度建設、責任體系建設;

“四項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

“八項管理”:即現場管理、生產要素管理、質量管理、合同管理、資訊管理、協調管理、廉政建設和竣工驗收。

4.1 “三項建設”的精細化

4.1.1 組織機構建設精細化

(1) 建立以專案經理為行政主管,專案總工為技術主管的總體管理分工。對於專案部的民主管理,成立以專案經理、專案總工及專案副經理為主體的“專案管理領導小組”

(2) 針對專案特色的管理模式,合理設定各機構部門,特別是針對各類專項管理人員較多,管理較為不易的特點,在部門功能及職責對其進行重新定義。

(3) 針對專案現有人員,通過綜合考查,合理安排每位人員崗位,儘量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同時,加強培訓與引導,通過“工作中培養人”的模式提高個人的業務水平。

(4) 成立專案部黨支部與團支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團隊凝聚力與戰鬥力,通過形式豐富的活動增進專案成員間的交流與溝通。

(1) 按照部門日常工作的開展,分別制定涉及質量與技術管理、安全及文明施工與環水保管理、材料與機械裝置管理、成本與合同管理、工程進度與目標管理、勞務與組織協調管理等規章制度,並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完善。同時,針對專案的各項專項活動開精神,編制相關專項方案。

(2)同時,專案部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學習培訓計劃、績效考核與獎罰制度。

4.1.3 責任體系建設精細化

(1) 針對質量、安全、廉政等工作,專案經理部與各分管負責人及部室主管分別簽定相關責任書。

(2) 在內部實施管理責任登記和追究制度。

4.2 “四項控制”的精細化

4.2.1 工程質量控制精細化

圍繞專案質量管理目標,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化的質量控制和監督,強化工序質量控制預防質量通病,採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1) 加強試驗室的建設、組織機構、儀器裝置的配備與檢校情況等工作,確保工程施工中試驗檢測工作有效開展。並確保試驗檢測工作的準確性、真實性、獨立性和及時性,對檢測資料不合格和弄虛作假採取“零容忍”態度,嚴格把好試驗檢測關。

(2) 認真落實分項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和重點分項工程實名制,對所有分項工程進行工程質量終身制登記管理。

(3) 認真貫徹落實“首件工程認可制”,樹立首件示範工程,規範、細化施工質量控制程式

(4) 對於技術相對複雜、施工難度大的關鍵工程專案,專案部組織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故召開專題會對技術與施工進行指導和要求。

(5) 堅持每月進行一次質量、安全等綜合大檢查,認真召開每月的質量工作專題會,定期總結和評比。

企業管理方案 篇3

那麼如何讓員工滿意,就離不開高明的管理。管理深處是激勵,激勵,就是透過滿足員工的需要而使之努力工作,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也就是說,透過激發員工動機使他們看到自我的需要與組織目標之間的聯絡,使之處於一種驅動狀態,在這種驅動狀態下,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不僅僅滿足個人需要,同時透過達成工作績效而實現組織目標。透過激勵,能夠挖掘人的潛能,調動人的用心性和創造性,並且吸引更多的人為實現組織目標而不斷提高工作績效,使貼合企業目標的行為得到強化。

一、激勵理論的研究與發展,為員工激勵帶給了理論基礎:

1、需求層次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為五種型別: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安全需求(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社交需求(親情友情與歸屬)、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成就感)。不一樣人在不一樣狀況下主導需求不一樣,強烈程度不一樣;未滿足的需求是主要激勵源,已滿足的需求不再具有激勵作用;低層次需求滿足後,才會追求高層次需求。人的行為是由主導需求決定的。

2、成就需要理論:人的需要分為成就需要、權力需要、親和需要。出色的經理,往往都有較高的權力需要,成就需要和親和需要相對較低。因為成就需要高的人只關注自我的工作業績,而不關心如何影響他人幹出優秀的業績;而過分強調良好關係會干擾正常的工作程式。

3、公平理論:員工傾向於將自我的所得、投入比率與他人(能夠是本單位的,也能夠是其他組織的)的所得、投入比率橫向比較,或與自我過去(在同一組織或不一樣組織)的所得、投入縱向比較,投入包括員工認為貢獻給工作的——教育背景、資歷、經驗、忠誠、時光、努力、創造力、業績等;所得包括工資、獎金、福利、榮譽、職位等。而且往往過高地估計自我的投入和他人的所得,低估自我的所得和他人的投入。一旦覺得不公平,就會改變自我的投入或產出(降低努力或要求加薪)、他人的投入與產出、改變參照物件、改變知覺甚或辭職。所以,外資企業一般都對薪資諱莫如深,反對員工打探,減少內部橫向比較。

4、期望理論:激勵力=效價×期望。“效價”是指某項工作或目標對於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期望”是指員工決定努力到達這個目標的可能性。這一決定包括兩個環節:努力轉換為業績的可能性,業績轉換為預期報酬的可能性。所以一專案標如果對於員工具有高價值,而且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很大,且一旦實現目標就能夠滿足需要,其激勵效果最佳。這就啟示我們:言必行,行必果,及時兌現獎勵;低調承諾,超值兌現,使之喜出望外;抓住效價最大的激勵措施;適當控制期望值和實際概率,期望值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薪資設計既要思考外部競爭,又要內部公平。

5、雙因素理論:滿意感是激勵員工努力工作的重要力量,而導致滿意和不滿意的因素是完全不一樣的。“保健因素”包括工資福利、工作環境、勞動保護等,這些方面滿足了只能消除“不滿意”,而不能令員工“滿意”,只能安撫員工,而不能激勵員工;也就是說,員工不會去投訴,但也不會感激你。“激勵因素”主要涉及工作資料和工作本身帶來的成就感、職責感和尊重感,這些方面具備了就能夠產生“滿意”,發揮激勵作用,反之如果不具備也不會“不滿意”,只是“沒有滿意”。“保健因素”能夠吸引員工走進公司,“激勵因素”才能保證員工盡職盡責。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企業薪資福利好,仍然有人抱怨,有員工外流。所以不能一味加薪,還要豐富工作資料,擴大工作範圍,委以重任,增加工作的自豪感、成就感、職責感。

6、鯰魚理論:挪威漁民透過一條充滿活力的鯰魚啟用一船死氣沉沉的沙丁魚,企業能夠把一個潛力很強的人放在普通員工中間,同時規定每年淘汰5-10%的員工,增強員工危機感。

二、員工激勵要取得最佳效果,務必遵循以下原則:

1、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只有物質激勵是害人,只有精神激勵是愚人。金錢是短期而最有效、長期而最無效的激勵方法,低金錢價值、高名譽價值的獎勵往往更能激勵人。

2、內激和外激相結合。內激是工作本身的挑戰性與成功感,外激是工作之外的回報、獎賞、讚揚。

3、正激與負激相結合。正激指獎勵貼合組織目標的行為,使之強化和重複;負激是指約束和懲罰違背組織目標的行為,使之消退。正激應持續間斷性,時光和數量儘量不固定,連續性既費時費力,也易出現效力遞減。負激則要堅持連續性,及時予以懲罰,消除員工的僥倖心理,而且懲罰的刺激比獎勵更易見效。

4、按需激勵。把握不一樣員工不一樣時期的不一樣主導需要,進行正確引導和滿足,能夠開展需求調查或製作“需求選單”讓員工選取。

5、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三、在激勵理論與激勵原則的指導下,激勵措施異彩紛呈,殊途同歸:

激勵的原則的固定不變的,激勵的形式和方法卻千變萬化,意趣無窮,任何企業都可結合經營管理的實際需要和特點,採取獨具特色的激勵辦法,點燃團隊激情。推薦以下幾種激勵方法和措施:

1、提升績效管理水平。年初定義員工工作績效目標、度量標準、預期價值,增強其工作動機,平時帶給資源,減少障礙,年終進行評估。一個振奮人心、切實可行的目標能夠鼓舞士氣,激勵員工去努力拼搏;一個期望值低(可望不可及)的目標,只會適得其反。人只有瞭解自我努力到達的目標是什麼,並且真正願意實現它,才有可能受到激勵。在績效考評水平提升的狀況下,能夠對關鍵的中高層管理崗位實行與企業效益部分相關的年薪制。

能夠說,績效管理是綱,綱舉目張,科學公正的績效管理能夠為薪酬激勵、職業生涯規劃、崗位輪換、崗位晉升、繼任計劃、末位淘汰、獎勵等激勵措施打下良好的基礎,否則很多激勵措施都難以實施。所以績效考核力量要加強,徹底解決目前“多做多錯、完不成的任務越多,工資也扣得越多”的問題。

2、薪酬激勵。這是企業激勵機制中最易採用也最重要的激勵手段,也較容易控制,但操作技巧很有講究,薪酬總額相同,支付方式不一樣,激勵效果也截然不一樣,並不是越多越好。收入越多,邊際效用越低,工作越多,邊際成本越高。也就是說,工資水平務必隨工作量增加而遞增,收入越高激勵成本越高(幾百塊錢他不在乎);確定的收入和不確定的風險收入不是等價的,承擔風險越大的人需要的補償越多;就應把害怕風險的人放在薪水固定的位置,把願意承擔風險的人放在收入波動大的位置,這樣能夠使平均工資水平下降。但目前我們企業幾乎沒有高風險的崗位,而且企業比較成熟,風險更小,銷售經理一年幾百塊錢的利息損失根本不構成風險,這種幾乎沒有風險的年薪制對銷售經理有必須激勵作用,但對其他非相關的管理人員則會抵消其用心性,這可能也是我們企業目前管理思想和管理水平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

薪酬既是對員工過去工作的肯定和補償,也是員工對未來工作得到報酬的預期,不僅僅僅是勞動所得,也代表著員工自身價值、企業的認同,所以在薪酬設計上既要具有市場競爭力,又要確定內部崗位價值的相對公平,還務必與工作績效掛鉤,同時與職位等級設計相配套多設計一些層次,讓員工在努力工作中得到薪酬層次的提升,體驗到提升所帶來的自我價值實現感和被尊重被認可的喜悅,從而激發創造性。每年根據績效評出20%的優秀員工給予加薪,10%的員工予以淘汰、減薪或換崗,70%的員工在普遍加薪的狀況下給予思考。加薪和高薪要謹慎,因為人們最在乎自我已經得到的東西,而且佔有時光越長,失去的痛苦越大,所以在加薪時能夠使用浮動工資。

推出持股計劃,讓技術、經營、管理的關鍵骨幹認購股票期權,也能夠讓技術、管理成果入股,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調動用心性。既能夠長期保留和吸引優秀人才,為他們帶給比較優惠的稅率積累資本,同時也將企業支付給高階人才的現金水平控制在最低水平。股票的期權性質,使企業牢牢控制高階人才日益積累的龐大資產,使其在“金手銬”下努力工作。反之,年薪支付現金越多,企業長久安全性越受威脅,長期獎勵佔報酬比重越高,高階人才自身跳槽風險越高。

3、“因人設崗”巧中取勝。基於能者多勞也多得的人力資源高效配置觀點,將適宜的人放到(或兼職)適宜的位置,既能夠實現人力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也利於充分發揮員工潛力,實現工作資料豐富化、工作範圍擴大化的激勵效應,也利於人力資源的積累與發展。當然,“因人設崗”並不是在沒有工作資料的狀況下人為照顧所設計的空閒崗位,而是務必以“因事設崗”為前提。同時在佈置任務時儘量讓某個部門或人擔任整個任務,並給予充分信任和授權,這樣能夠提高效率,增強工作動機。還能夠透過內部跳槽制度,實行崗位輪換,豐富工作資料,防止職業疲勞和怠惰,也有利於培養綜合型人才。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任人唯賢,用對一人,鼓舞一片,用錯一人,冷落一片。

4、建立企業共同願景與個人目標。讓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和提議,全方位建立完善企業共同願景,並在建立共同願景過程中找到自身發展的座標,從而實現企業大我與員工小我的統一。在此基礎上抓好職業管理,打造兩條晉升通道,讓每個員工行有方向,幹有盼頭---管理類分7個級別:初級職員、中級職員、高階職員、主任職員(主管)、三級經理、二級經理、一級經理、高階經理等,專業類分7個級別:初級工程師、助理工程師、三級工程師、二級工程師、一級工程師、高階工程師、專家。每一職位等級享受相應待遇,每年年終考核後,根據企業總體戰略和必須條件,確定晉升比例和名額。同時,幫忙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每季與部屬開展一次職業發展對話,為部屬帶給指導和推薦,進行讚揚和批評,開展針對性培訓,及時有效輸送高素質人力資源。

在各級管理崗位推行繼任計劃,要求各級主管都要做好接班人的培訓,作為關鍵績效指標納入年度績效考核,事實上,一個不能培養接班人而使部門永遠離不開他的經理,絕對不是一個稱職的經理(而傳統觀點恰恰相反,認為部門離不開的經理才是優秀的)。透過推行繼任計劃,既能夠培養人才,讓員工看成長的期望,保證人力資源素質的持續提升,同時也是增強在崗人員的危機感,並保證在關鍵崗位人員突然離職狀況下工作不受影響。

5、根據活力曲線進行末位淘汰。

根據活力曲線原理,一個組織總有20%的人是優秀的,70%的人是基本稱職的,10%的人是就應淘汰的。淘汰比例是對優秀員工的激勵,年初要在全體人員大會上宣佈這個規定,並透過各種載體讓所有員工清楚瞭解,這是為了企業生存與發展,能夠增強企業競爭力,這一做法能夠有效使員工明白企業不是養人的地方,能夠有效地在每年裁掉一些潛力差、職責心不強的人員,還能夠避免因裁員而引起與員工的矛盾,因為這是制度裁人,而且早已有言在先,為了不被裁掉,員工們會暗暗努力,設法提高自我的潛力和工作質量,最差的人努力了,中間那部分人就會有壓力,行動起來,中間的人行動了,最前面的人也會有觸動,他們也不能坐以待斃。這樣一來,整個企業就會活起來。

具體如何操作?一是透過績效考核結果,排出比例;二規定20條違規條件違反18條以上的,自動進入辭退行列;違反12-17條的,可有可無。

6、獎勵激勵。除每年底的表彰外,不定期的開展一事一獎,這樣保證獎勵的及時性、針對性和多樣性,根據事情大小,經自我申報、部門稽核、總經理審批等程式,設鼓勵、記功、記大功、嘉獎、個性嘉獎等,並給予相應物質獎勵。具體獎勵名稱能夠多樣化,如銷售個性獎、培養人才獎、裝修獎、管理成果獎、技術成果獎,最好能巧立名目,保證獎勵的新穎性,獎勵方法也要不斷創新,能夠製作獎勵選單,讓受獎者自我點菜,獎勵時光也不要固定。同時注意:獎勵過頻,刺激作用也會減少。

7、知識員工激勵。知識員工激勵的四個主要因素為職業發展與個體成長、工作獨立自主性、工作成就、利潤分享。他們期望以自我認為有效的方式開展工作,企業應帶給施展才華的舞臺,帶給寬鬆的工作環境,不指手劃腳,同時善於傾聽他們的心聲,一般應以長期激勵為主。

8、參與激勵。創造各種機會與員工溝通,讓員工發表意見,增進了解,讓員工感受到關懷。平時注意情緒調節,學習和運用一些心理暗示技巧來影響員工,如果管理者情緒低落,你的手下也將受到影響變得缺乏動力,相反如果管理者滿腔熱情,你的手下也必然會充滿活力。

要善於支援創造性推薦,充分挖掘員工聰明才智,使大家都想事,想幹事,都創新,放手讓其大膽工作。不要輕易否定員工的推薦,一旦受到否定,員工可能再也不敢提意見了,而且用心性也會受到損傷。誰提出的推薦能夠讓誰負責去落實,委以重任,如果有創意,有實效,還能夠用他的姓名來命名,如海爾的“雲燕鏡子”、“伍雷操作法”等。

9、開展滿意度調查。“激勵從不滿意開始。”只有瞭解員工不滿意什麼,才明白員工需要什麼,激勵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同時透過滿意度調查也能夠證明企業關心員工需求和意見。同時管理者最好能對員工做到“9個瞭解”(姓名、生日、籍貫、出身、家庭、經歷、特長、個性、表現)和“9個有數”(工作狀況、住房條件、身體狀況、學習狀況、思想品德、經濟狀況、家庭成員、興趣愛好、社會交往),關心員工家屬,解決後顧之憂。還可透過建立各類興趣小組和體育娛樂活動,提高組織和諧度和凝聚力,增加社交的機會,滿足其追求快樂和社交需求。

法無定法,萬法歸宗。激勵方法千姿百態,能否奏效,在於管理者如何在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運用起來,既要注意針對性、實效性,又要注意多樣性、經常性和突然性。管理就是借力,但願透過各種激勵舉措,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讓所有人願意把力量借給企業,使企業發展波瀾壯闊,無往不勝。

企業管理方案 篇4

一、考核週期

對企業管理部經理的考核,實行季度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

二、考核實施小組

1、總經理全面負責考核的組織與領導工作。

2、人力資源部經理負責監督考核過程並負責處理考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3、小組成員(由相關職能部門經理組成)負責對被考核者實施考核。

三、考核方法

1、考核採取自我述職報告與上級領導及其他相關人員綜合評定的方法。

2、述職報告由被考核者在規定的時間內交給上級領導。

四、考核內容

(一)任務績效考核(55%)

任務績效考核主要是針對企業管理部經理本職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的檢驗,其考核內容如下表所示。

任務績效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考核標準

部門工作的計劃性上級領導稽核發現所制訂的計劃中,缺失的重要內容項數為0,一般工作事項不超過____項

部門工作計劃完成率達到100%

部門費用預算的控制部門實際費用與預算費用之間的差異控制在___%以內

質量體系執行的有效性認證年檢報告中不合格的項數不超過____項

方案和建議的有效性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被採納並實施的數量不得低於____條

部門培訓計劃完成率達到100%

工作報告提交的及時性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報告的編寫並上交至相關部門

(二)工作態度考核(10%)

對工作態度的考核,主要從工作主動性、工作責任感、工作協作性等方面進行考核。

(三)工作能力考核(35%)

①專業知識。

②計劃組織能力。

③領導能力。

④分析決策能力。

⑤其他職位說明書上所要求具備的能力。

五、考核結果應用

(一)考核結果劃分

1、A——優秀,工作成績優異,有創新成果。

2、B——良好,工作成果達到企業要求且成績突出。

3、C——好,工作成果達到企業要求且部分工作表現突出。

4、D——合格,工作成績達到企業要求。

5、E——較差,工作成績不能達到企業要求。

(二)考核結果應用

1、薪資調整。

2、員工培訓。

3、崗位調整。

4、人事變動。

5、其他相關人事政策。

企業管理方案 篇5

1.培訓目的

每個培訓專案都要有明確目的(目標),為什麼培訓?要達到什麼樣的培訓效果?怎樣培訓才有的放矢?培訓目的要簡潔,具有可操作性,最好能夠衡量,這樣就可以有效檢查人員培訓的效果,便於以後的培訓評估。

2.培訓物件

哪些人是主要培訓物件?根據二八法則,20%的人是公司的重點培訓物件。這些人通常包括中高層管理人員、關鍵技術人員、營銷人員,以及業務骨幹等。確定培訓物件還因為需要根據人員,對培訓方案內容進行分組或分類,把同樣水平的人員放在一組進行培訓,這樣可以避免培訓浪費。

3.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課程一定要遵循輕重緩急的原則,分為重點培訓課程、常規培訓課程和臨時性培訓課程三類。其中重點培訓課程主要是針對全公司的共性問題、未來發展大計進行的培訓,或者是針對重點物件進行的培訓。這類培訓做得好可以極大提高公司的競爭力,有效彌補企業不足。因此,這類培訓需要集中公司人力、物力來保證。

4.培訓形式

培訓形式大體可以分為企業內訓和外訓兩大類,其中企業內訓包括集中培訓、在職輔導、交流討論、個人學習等;外訓包括外部短訓、MBA進修、專業會議交流等。

5.培訓內容

培訓方案內容涉及管理實踐、行業發展、企業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專項業務、企業文化等課程。從人員上講,中高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培訓宜外訓、進修、交流參觀等為主;而普通員工則以現場培訓、在職輔導、實踐練習更加有效。

6.培訓講師

講師在培訓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講師分為外部講師和內部講師。涉及到外訓或者內訓中關鍵課程

7.培訓時間

年度企業培訓方案的時間安排應具有前瞻性,要根據培訓的輕重緩急安排。時機選擇要得當,以儘量不與日常的工作相沖突為原則,同時要兼顧學員的時間。一般來說,可以安排在生產經營淡季、週末或者節假日的開始一段時間。並應規定一定的培訓時數,以確保培訓任務的完成和人員水平的真正提高。

8.培訓費用

預算方法很多,如根據銷售收入或利潤的百分比確定經費預算額,或根據公司人均經費預算額計算等。在預算分配時,不能人均平攤。培訓費用應向高層領導、中層管理者以及技術骨幹人員傾斜。

企業管理方案 篇6

摘要:本文針對某客車裝配企業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統功能要求。得到了一種通過對基礎資料管理實現的生產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關鍵詞:客車裝配;生產管理;基礎資料

某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覆蓋公務及商務用、公路、旅遊、城市公交、專用車、校車等各個市場,產品以中、高階客車為主,製造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但該企業的生產管理缺乏對製造資料的管理,生產計劃管理連續性差,生產訂單無系統統一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使生產各流程資料不完整,造成企業資源迴圈困難,進而引起工期延長等問題,對生產造成極大影響。因此將資訊化技術引入企業的生產管理迫在眉睫[1-3]。本文以某汽車裝配企業的生產管理為背景進行闡述,根據企業需求構建一個資訊化生產管理系統,從而實現生產流程的動態管理。

一、需求和功能要求

本客車裝配企業生產業務環節缺乏資訊化管理控制,各流程資料不完整對管理造成極大困難。如何管理好企業的生產業務,使整個企業協調一致,高效率地運轉,是企業急待解決的問題。該企業目前生產業務的需求和功能要求如下。

(一)製造主資料維護

生產中物料編號由採購員根據需要編寫,與技術部圖紙編號不一致。研發中心資料不完整,無法看到一個完整的製造結構。產品加工過程無系統性檔案,工位投料不明確,車間根據經驗進行倉庫領料生產,成本對料、工、費核算困難。工程變更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工藝變更較隨意。

(二)生產計劃管理

不同配置的銷售訂單生產時投料清單依現場生產需求領料,無準確用料清單指導。製造部計劃科目前負責所有車間生產計劃制定,前後車間之間計劃聯動性差。生產需求沒有統一計劃,各部門按照銷售訂單執行,無生產任務單,完全延用銷售訂單指導生產。材料需求與庫存資料通過採購人員手工計算為採購依據。

(三)生產訂單執行

目前沒有系統的集中管理物料需求、工藝路線、發料、收料及成本歸集。

二、系統解決方案

生產管理實際上是在對資料進行管理的基礎上,實現資料的維護、生產計劃的管理和生產訂單的執行等工作。

(一)基礎資料管理

基礎資料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料主資料、可配置物料清單、工作中心、工藝路線四部分資料的管理。其中,物料主資料包括控制者、批量策略、反衝、收貨處理時間內容相關資料。控制者,生產管理系統中控制者是定義物料需求的負責人,後續工作中根據控制者查詢物料需求,同時由控制者將計劃訂單轉換成生產訂單和採購申請,控制者是後續物料查詢的關鍵條件。根據生產計劃管理需要,設定成品、半成品控制者,分別用於成品、半成品虛擬件控制者。批量策略,定義了物料的生產批量和採購批量,在系統標準批量基礎上增加批量設定。在週期批量過程中,將一個或幾個週期的需求數量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批量。設定成品批量,按批定量,按訂單生產及庫存管理,半成品設定通用批量值。外購件的批量根據實際業務中的經濟採購批量進行設定,可以根據實際業務需要設定類別。反衝,對於部分物料在發料時無法精確到訂單進行發料,物料設定的衝。由車間直接按需求開具領料單據,庫存轉儲到生產線上的倉庫,按物料清單用量上報消耗

。月底生產線對反衝物料進行實物盤點,賬與實物差異按月進行處理。收貨處理時間,給每個外購件和自制件設定收貨處理時間,設定的原則為每批原材料的質檢時間及成品交檢完成後的收貨時間,儘量保證物資需求計劃執行所得到的需求的準確性。可配置物料管理清單資料的管理。生產管理系統用物料清單應用程式儲存物料單或產品結構,物料清單用物料號作為所描述物件的參考代號,同時記錄父子件之間的用量關係。系統物料清單採用可配置方式實現,在銷售訂單建立時選擇配置,確定訂單的物料清單結構。按車型建立可配置物料清單結構,將此車型所有配置用料都包括在物料清單內,通過車型特徵、分類及相關性定義確定物料的選配情況。銷售人員建立銷售訂單時輸入車型物料號,對此車型的可選特徵進行定義,並將車型的特殊改變資訊以文字方式輸入,系統為此訂單映射出相應的訂單物料清單。在銷售訂單建立後,對映物料清單中不包含特殊改變用料資訊,研發中心需根據銷售訂單中的特殊改變文字描述進行訂單物料清單的維護。

工作中心是用於製造的基本組織單元,系統可以將工作中心分解為單個機器裝置或單個工人,也可以粗略到一條流水線,或一個車間,工作中心必須指定到成本中心,而成本中心又制訂標準的作業成本價格。如:人工作業成本價格、機器作業成本價格。工作中心規定了可以在該工作中心進行的生產作業活動,一個工作中心可以執行多種有不同費率的不同生產作業活動。系統自動將工作中心執行的確認生產工序記入相應的成本中心貸方,而後將工作中心資料整合到基本資料、能力資料、作業計劃資料和成本資料四個功能範圍。基本資料是對作業活動的描述及條件以及計量單位、工序的預設值、分配到成本中心的標準值等。能力資料指可用能力、機器和工人數、每班時數、每日工作時數、人工或機器時間效率、能力計算公式等,可以對一個工作中心指定不同的能力。作業計劃資料指工序間時間、操作時間、移動時間,按提前期編制作業計劃的公式、工序時間和操作時間的公式。成本資料指成本中心、作業活動型別、成本計算公式、有效期等。

工藝路線主要用來體現工序的物料分配、成本收集,以及人工成本、製造費用核算的基礎。工藝路線是由系列工序組成,是說明生產產品或加工零件的工藝過程檔案。工藝路線指定每個工序的工作中心,對作業計劃、能力計劃生成車間檔案,為產品成本提供重要資訊。

(二)生產計劃管理

由於客車產品按訂單配置生產業務,銷售訂單執行物資需求計劃生成成品、半成品需求,需求材料清單來自於選配的訂單物料清單,各生產訂單帶著銷售訂單號生產,成品庫存作為特殊庫存。按訂單生產具有以銷定產、以產訂購、按生產訂單核算的特點。生產根據銷售的交貨期進行,由銷售訂單安排生產。根據具體的訂單要求,採購具體的原料,採購的主要原材料大多有明確的訂單去向,需要滿足該單產品的特定要求。訂單資訊需要貫穿從採購、領退料、車間生產、外協到完工入庫、銷售發貨的全過程,每個環節的成本發生和分攤,都要以訂單為線索。事前的銷售訂單估價和事後的生產訂單核算,都以訂單為單位。銷售公司在系統中建立銷售訂單並傳遞訂單需求,如有特殊改變資訊,研發中心進行訂單物料清單建立及修改,計劃人員執行物資計劃,生成自制件計劃訂單和外採購申請。

成品計劃訂單形成的需求向半成品及原材料傳遞,根據計劃訂單的數量和需求時間建立生產訂單。外購件採購申請直接轉換為採購訂單,採購部門按照採購訂單進行採購。對於到貨週期較長的採購件,採購部門設定安全庫存或根據銷售計劃手工制定採購計劃,在系統中手工建立採購訂單進行採購。系統中物料需求計劃的主要功能是監控庫存,並自動建立相應的計劃訂單,以確定所需要的物料的數量及需用的時間。系統用在淨需求計算中得出的採購或生產計劃需求量,對比可用的倉庫庫存或計劃接受量。

如果出現短缺,即可用的庫存量小於需要的數量,系統將提出訂單建議。工廠根據銷售訂單來執行物料需求計劃,設定每天后臺自動執行,物料需求計劃計算從產成品、半成品到原料,計算每個物料的供給平衡。如供給小於需求,那麼就產生一個計劃訂單或採購申請來平衡。系統以銷售訂單作為需求的源頭,執行物料需求計劃後,根據工廠庫存情況進行運算,得出外購件的採購申請和自制件的計劃訂單。

(三)生產控制

生產訂單是車間控制和製造執行系統的核心資料物件,它是複雜的資料結構,包括有關生產工序、材料零部件、所需資源和成本的全部資訊。生產訂單將生產任務傳遞給生產車間時,需要將計劃資料、生產資料、排程資料和核算資料資訊傳遞給生產車間。計劃資料,包括要生產的成品的物料與數量、所需材料的物料與數量和生產所需的生產能力值。生產資料,包括實際生產工序和經過確認的數量和日期。排程資料,包括訂單起始、結束日期及各工序日期和時間。核算資料,包括生產成本資訊。

生產訂單的處理過程,體現了製造執行的整體過程。根據銷售訂單建立的生產訂單,每張生產訂單對應一張銷售訂單。對正常選配外的訂單需求,需對銷售訂單做特殊改變處理,研發部門根據描述進行訂單物料清單處理。訂單的物料清單處理完成,計劃執行物料需求計劃,將計劃訂單轉換生產訂單。完工確認管理。生產訂單確認用於記錄訂單執行的內部作業。按照此資訊,可以進行生產訂單的後續程式,所有訂單都必須在系統內進行完工確認。確認需收集工序的生產數量、完工時間和日期、作業時間:準備、折舊、人工的相應資料。同時需確認工序的生產數量、執行工序的工作中心、完工時間和日期、反衝物料的消耗、更新訂單實際成本資訊用於記錄。

每個訂單完工後,由車間統計每日生產訂單執行狀況,填寫報工單交由生產計劃科排程員確認,排程確認完成後由車間統計員對該生產訂單進行完工確認,確認工序完工數量和作業時間,系統根據確認資料更新生產訂單實際成本。三、結論對本文所研究的客車裝配企業生產管理系統而言,獲取基礎資料是系統管理活動的起點,本文提出了一種設計方案與實現方法,可解決該企業生產管理問題。一是通過系統實現產品製造流程的完整結構化管理。製造主資料統一視窗管理,將零件生產中的投料體現到工序上。二是資料資訊通過研發部門建立和修改,從而實現需求計劃的快速響應,提高生產計劃協同能力,加強生產過程管理。三是通過系統中的生產訂單管理功能,整合管理物料需求、工藝路線、發料、收料及成本資訊。

參考文獻:

[1]江寧.發動機再製造行業的ERP解決方案[J].物流技術,20xx(8):176-179.

[2]郭繼良.汽車製造企業存貨成本控制[J].物流技術.20xx(3):35-39.

[3]方成民.基於中小企業ERP系統的整合資訊管理平臺總體設計[J].物流技術,20xx(3):432-433.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