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調查報告 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04K

學生調查報告 15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 學生調查報告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生調查報告 15篇

學生調查報告 1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xx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2%的受訪大學生正在進行暑期實習,在校大學生挑選實習崗位最看重崗位對未來就業是否有幫助。86.8%的受訪大學生指出暑期實習流於形式、單純“刷”簡歷的現象常見。提高大學生實習質量,61.5%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與高校對接,為大學生提供更多高質量實習崗位。

受訪在校大學生中,男生佔49.4%,女生佔50.6%。大一的佔2.7%,大二的佔21.5%,大三的佔43.6%,大四的佔28.2%,研究生佔3.9%。來自一本院校的佔39.2%,二本院校的佔49.2%,三本院校的佔9.8%,大專院校的佔1.9%。

78.2%受訪大學生正在進行實習

林斌(化名)是華東師範大學一名大三學生,今年暑假在某公司做軟體工程實習生,他表示身邊很多同學都是大三開始出去實習。“工作環境、人際關係都是我找實習崗位看重的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能學到什麼以及這份實習對我未來發展的影響。另外,實習時間、工資水平也得在能接受的範圍內”。

中國人民大學大三學生孫淼(化名)今年暑假在某銀行實習,工作緊張但有序。“我與領導同事都相處愉快,他們給了我不少指導。”孫淼表示,她找實習會看重實習單位的知名度、單位能否提供給實習生更多鍛鍊機會,以及實習工作與自己興趣及專業的匹配度。

調查顯示,78.2%的受訪大學生正在進行暑期實習。69.8%的受訪大學生大學期間已實習1~2次,23.3%的受訪大學生實習過3~4次,2.7%的受訪大學生實習5次以上,4.2%的受訪大學生沒實習過。大三(44.4%)被認為是最適合出去找實習的時間,然後依次是:大二(25.6%)、大四(21.4%)、大一(4.6%)、讀研(3.0%),1.0%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期間不用實習。

中國人民大學某學院輔導員王佳(化名)認為,學生在大三進行暑期實習比較合理。“學生通過3年學習,掌握了基礎技能,有一定的能力去體驗實際工作。另一方面,有些學生畢業後會馬上找工作,大三實習能照顧到大多數人的意願。”王佳表示,學校要求學生實習不是為了讓學生的簡歷好看,而是讓他們找到感興趣的職業,體驗職場,積累經驗,“找實習僅關注企業知名度、薪酬和工作量是不對的”。

調查顯示,受訪大學生挑選實習崗位時最看重的因素是崗位對未來就業是否有幫助(60.8%),其他還包括:職位與專業技能相關度(48.2%)、實習單位的規模(45.1%)、能學到什麼(40.1%)、與目標職業或行業相關度(36.9%)、個人發展空間(22.7%)、工作氛圍(15.3%)、薪資(11.2%)和地域(11.1%)等。

“我們學校要求學生大學畢業前要實習滿3個月。”林斌表示,他想提前體驗職場,看看什麼工作適合自己。“實習能學到新東西,我也嘗試把課堂所學轉化到實際運用中”。

孫淼認為實習很有必要,“尤其現在就業壓力大,大學生不能只在象牙塔裡讀書,也要走出校門、走進社會真正地去體驗一下職場,提升專業能力,鍛鍊人際交往能力,這對未來就業和職業發展都有益處”。

調查顯示,89.6%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實習經歷重要,其中30.6%的受訪大學生表示非常重要。62.5%的受訪大學生實習是為了積累經驗以便日後求職,48.6%的受訪大學生希望通過實習提升個人能力,45.0%的受訪大學生是為了體驗以後想從事的職業。實習的其他目的還有:跟風,身邊的同學都去實習(36.7%),為了以後留在實習公司(30.4%),學校要求,獲得實習證明(24.0%),獲得薪酬,經濟獨立(15.2%)等。

“實習能讓大學生了解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中國政法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對記者說,他與團隊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有更多社會實踐、實習經歷的學生,對於就業能力的認知偏差會更低。

中國就業研究所副研究員夏青雲表示,實習是每個大學生必須面對和經過的過程,對以後的就業和工作都會有幫助。除了工作經驗的增長,學生從中還能學到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學會更好地待人處事。

61.5%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與高校對接,提供更多高質量實習崗位

林斌坦言,學校要求大三學生實習,而一些忙著考研的學生只象徵性地去實習一下,或者直接找公司虛構實習經歷並蓋章。

調查中,86.8%的受訪大學生指出暑期實習流於形式、單純“刷”簡歷的現象常見,其中19.6%的受訪大學生表示非常普遍。

王霆指出,如今高校的培養方案都對學生有相應的實習要求。但一些大學生對實習不認真、不重視,或選擇的實習工作過於簡單,如只是整理檔案等。“大學生選擇實習應更多地依據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與職業選擇結合,這樣畢業後選擇就業方向、就業單位時才能更從容和自信”。

“我覺得實習生工資要扣20%的勞務稅很不合理,對於實習工資,應該和個人所得稅同等看待。”林斌認為,企業應對實習生負責,指定“老師”進行指導和培養,定期開展實習心得交流。“學生自身也要學好知識,多瞭解校招資訊,通過輔導員、老師、學長學姐校友來尋求幫助,不要怕嘗試和失敗”。

孫淼希望高校能多與企業合作,聯合創辦實習專案,“如寒暑假實習,以及專門針對大三大四同學的實習專案。企業也要為實習專案配備導師、提供實習培訓等。學校還可以利用就業指導中心網站、學校相關公眾號等釋出實習資訊,幫助學生過濾掉一些假實習資訊”。

如何提高大學生實習質量?調查中,61.5%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與高校對接,提供更多高質量實習崗位,55.2%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應認真對待實習崗位,46.1%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為實習生提供更多學習和培訓機會,42.6%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完善實習管理,友好對待實習生,40.5%的受訪大學生呼籲建立大學生實習保護制度,保障大學生實習期間合法權益,23.2%的受訪大學生希望政府加大對大學生實習的財政補貼,17.1%的受訪大學生希望高校完善實習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專門管理機構。

王霆指出,大學生找實習時可能會遇到一些虛假招聘資訊,甚至是詐騙,“政府應加強相應規範,高校也要建立實習資訊的釋出平臺,把一些好的實習資訊、實習單位推薦給大學生,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和實習的過程管理。大學生在找實習時也要保持敏銳的眼光”。

夏青雲建議大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實習計劃,保持強勁的學習動力。“首先,要對照崗位職責弄清工作內容和工作標準,其次,要隨時向身邊的領導與同事學習工作和辦事的方法與技巧。另外,也要注意謹慎選擇實習單位”。

學生調查報告 2

最近閒來無事做一報告,希望我說的對的幫我頂頂哈,不對就說出個人觀點我還重新修改報告,大學生一個時代的新名詞,也是一個社會發展的象徵。

在我們農村有一個觀點,讀一個大學,離開落後的農村,隨認現在農村發生啦很大的變化,但是傳統思想還停留在很多人的腦海中。在農村有很多人都這樣認為,讀啦一個大學,多少要高人一等,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過去有工分,吃國邊,一生無憂。隨認時代變啦很多,但是這個思想多多少少還有點停留在上一輩的腦海中。認為自己的孩子只要讀啦大學就會有發展,就會賺大錢。為什麼呢,可能很多家庭並不富有,為啦佩養一個大學生把家裡得一點老本都拿光啦。以前很紅光的家庭一下就變的不那莫好,有人說不就是五六萬快錢嗎,對有些家庭來說這點錢並不算什麼,可又有多少家庭都有十幾萬呢,我看不是很多,有是有。

都是農村娃我最瞭解農村情況。有的人家送一個大學生撈空啦家底,窮他不怕,怕人家說他,你崽讀啦大學怎麼也跟我崽一樣,有人說打人不打臉,可這個話就打啦人家臉,。讀大學的崽是他家一家的驕傲,你說他可能沒關係,可你不能說他孩子謬用。可現實就是那樣,有的人就會說人家短處,(我說話比較直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我認為正確我會做出修改,謝謝大家支援),就這樣,家庭父母就希望自己孩子在外面很成功,能當上高薪簇,能買車買房,可現實往往相反,社會永遠不給你夢想,老闆也是一樣,他給你開五千,你就必須跟他賺到一萬。可想而之,家庭給啦太多的壓力給你,給你背啦一個大包,你怎麼能跑的過出來早,又處事圓滑的七零後呢。現實永遠是現實,從不給你講價。你就的必須面對,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出來兩三年,以前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大學生你叫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家人的不理解,外面行事的堅難,讓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白手是弄不到芝麻的。空有一腔熱情不會給你帶來成功之路。

所以很多大學生開始迷茫,不知道自己出路在那裡,愛上啦網路遊戲,愛上啦上網,只有那裡才能找到自己感情的著點,憑心說,我很理解你們,在我身邊看到過很多落寞的大學生,有時也只能說兩個安慰的話。有的大學生說,家庭希望我很成功,可要成功真的很難,對前途一片迷茫。我能理解,都是農村娃,知道農村人的看發,知道他們那思想,我還是真心的提醒一個,穩打穩幹,步步為營是你們成功的保障,好高毋遠那真的是前途迷茫。有幾大的鍋就下多少米,不要過分去要求結果,用心去幹好眼前的事是你最大的成功。

學生調查報告 3

最近和幾個同事(為了公平:8個)做了一份大學生全面調研,內容包括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學習觀、戀愛觀、網路生活等,可謂全面,據我所知還沒有任何一所大學做這樣全面的調研。拋開調研報告,因為報告裡是不允許太多個人評論的,所以只好在部落格發表以下見解。

在許多人的研究和見解中我們看到,他們對大學生有太多的負面評價,難道當代大學生真的是快跨下去的一代,非也!

我們的資料表明(至少在我校的大學生中),儘管存在一些問題(如:個人主義膨脹、道德淪喪、拜金主義、實用主義等),但學生主體只好的,不能因為學生某一方面的缺點而否定了整個人,試問誰沒有缺點呢?難道大學生作為一個知識領先的集體就不能有缺點了嗎?

看看我們的學生吧,他們還是孩子,存在不成熟的一面,為什麼社會不能給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對他們如此苛刻的要求,是想讓他們完成“你”那沒有完成的心願嗎?

給我們的學生更多的引導吧,他們聆聽的耐心會讓你感動!

學生調查報告 4

1、調查背景

隨著網路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網路的觸角伸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毋庸置疑,網路作為資訊的載體,它給人類的社會生產力帶來了巨的飛躍。“網路”已成了當今瞭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衣衫快捷的窗戶。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中學生一族。對網路更是情有鍾,一“網”情深。然而“網路”在展現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同時,也打開了一個無限巨的“垃圾場”的門,對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來說可謂“一半是餡餅,一半是陷阱”。

2、調查方法:

(1)問卷方法(調查範圍:周圍小區居民)

(2)各種書刊資料收集

(3)網上查詢(社會上的其他人士對於上網的認識)

(4)組員討論研究

(5)材料整理與編輯

3、調查研究:

(1)基本情況:

調查物件是1517歲的青少年。調查發現經常上網的是男同學,幾乎每天上網,偶爾上網的和從未上過網的女生居多。上網費用的來源多數人是節省的飯錢。多的人在網咖上網。家長對學生上網的態度是少有約束。很少正確使用。上網的目的部分聊天,多是玩遊戲。上網對自己學習有助的佔少量。談到對網路的看法,認為內容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內容的佔一半。所裡據熟悉網站的名稱都市遊戲和歌曲網站。

(2)青少年上網的原因:

第一,少年進入青春期後,意識強烈,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人了,什麼事度可以自己處理,不需要別人的助。但事實往往相,他們經常無法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再加上現在的孩子多數為生子女,從小受嬌寵慣了,一點小小的挫折可能就會`令他們無法接受,具體表現為情緒波動比較,控制情緒能力不強。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受挫折後情緒不穩定,使得這些孩子不自覺地去尋找一個能充分滿足自己的世界,網路恰好為他們提供了這一條件。在網路世界裡,他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他可以完全逃避現實,他的情緒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洩。

第二,家庭關係緊張,無法與父母進行很好的溝通是青少年選擇網路的又一主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孩子在確立人生觀、世界觀最關鍵的時期尤其需要來自父母的正確指導。很多父母更習慣於那種“家長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視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跟父母對著幹的局面:你們不讓我打遊戲,我偏要這麼做。

第三,學習成績差,自暴自棄。多數沉溺於網路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比較差,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體驗不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往往會選擇網路來滿足自己。

第四。青少年自控能力差,衝動性強,一旦陷入網路遊戲,明知會影響學業,但是卻不能自拔。

(3)青少年上網的利弊分析:

應該承認,網路對學生還是有諸多好處的,主要表現在:可以空間拓展知識面:網路世界的出現,使學生的生活空間,從原先相對狹小的物理空間進入了一個完全開放的虛擬空間,擴了學生的人際交往層面;端來年了社會交際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甄別現實與虛擬空間的真偽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打字速度快,盲打水平高;經常往遊戲的同學應速度快,思維敏捷。由於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中學生上網存在很多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影響學業。中學生上網多是為了打遊戲聊天和點歌等,這些娛樂方式對中學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堅定的學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業。有的上網時間過長(甚至通宵達旦),不能好好地休息,上課無精打采,精神恍惚;有的即使上課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有的為了上網甚至曠課、逃學諸如此類的現象日益增多,浪費了好時光,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影響了學生的好前途。

第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目前,多數中學生是生子女,他們本來就缺乏與他人溝通的機會,如果再沉迷於網路遊戲或聊天,就會使他們減少和人交流的願望,甚至患上“電腦自閉症”,處於亞健康狀態會直接呆滯心理障礙。

第三,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有些網咖環境較差,量的基岩導致煙霧繚繞,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有的學生上網時間太長,容易引發很多疾病。長時間上網不但對眼睛造成極傷害,還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規律。有的學生為了上網常常節省午飯錢,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引發一系列身體疾病。更可怕的是以導致心理疾病,這將給中學生今後的生活和學習帶來無法預計的損失。

第四,誘發中學生犯罪。上網費用入不敷用時產生邪念欺騙家長或者搶劫校學生錢物。這種現象現在時有發生,網上不健康的內容也會導致中學生的行為道德不規範。學生光顧不良網站,也容易使學生走上犯罪道路。

(4)建議和意見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咖的數量也逐漸增多,家庭上網的也越來越多,中學生上網的人數也會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這是他們的權利,學校和社會不可能也不應該禁止。但尚中學生正處於成長之中,他們上網比遠遠於利,特別是不健康上網給中學生帶來嚴重危害,我們必須對他們的上網行為給與關心、引導和教育,使網際網路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加強各方面教育。作為學校,如果只是強行禁止學生上網,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心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應該變“堵”為“疏”,採取多種形式,運用典型事例,加強法制教育、網德教育、責任意識教育和自我保護意識教育,使學生徹底認清不健康上網的危害,注重引導學生健康上網。作為社會,通過各種媒體普及中學生心理健康知識,開設中學生心理諮詢熱線。作為家長,不要只守注學生的衣食住行,更要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不要對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強加干涉,配合好學校、社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第二,加強政府管理。亞加強對網咖的審批,繼續加對網咖的檢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對網站內容、上網時間和身份證等方面要細心檢查,嚴格管理。組織不健康的進口遊戲氾濫,杜絕不健康上網情況的發生,保護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對非法網咖知識罰款了事,更不能只知道伸手向網咖收錢而疏於管理,使網咖的經營出現秩序混亂的情況,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第三,加強網路管理,加法治力度。對於境內一些非法網站加強監控力度,對這些網站堅決取締,對於的網站進行嚴格過濾,制定專門法律,繼續加強對網路犯罪的打擊力度,保護中學生健康上網。

4、我們的感想

網路是把雙刃劍,既能給青少年帶來“學習的”,也能傳播非健康資訊,嚴重威脅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要以“青少年文明網上行”和“建立安吧”等活動為契機,努力抓好“引導”和“規範”兩篇文章。所謂引導,就是要通過各種措施,引導青少年主動接觸網路,利用網路,噪“數字鴻溝”不斷提高素質。通過各種培訓,加強青少年的網路知識教育,給予學生充分的“網上空間”。要考慮針對青少年的注意力,專門設立宣傳正面資訊的網站,增強點選率。比如學習、交由、就業、心理諮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興趣,豐富為青少年服務的形式,為青少年服務,凝聚青少年。適應忘略時代的青少年社會化特點,重點培養他們的是非判斷能力,讓青少年在多元化的價值觀體系下,學會鑑別,學會選擇。要在思想上為青少年修築一道“防火牆”,讓青少年進入網路社會進行法律保護和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犯罪。所謂“規範”,就是對青少年上網場所加監督力度,規範網咖從業行為。重點在清理地下網咖的基礎上,把好四個關口。

一是進門關。在所有網咖設立未成年人不準進入標誌,加強對進門青少年的審查,確保未成年人不進入公共網咖。

二是內容關。在所有網咖安裝有關技術防範裝置,並杜絕利用網咖經營電子遊戲。

三是傳播關。採取撤銷電腦主機磁碟複製功能的作法,確保非健康資訊不通過電子介質進行傳播。四是法規關。儘快出臺全方位的關於網路管理和青少年上網和網咖經營方面的有關房率規定。同時,要採取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的方式,加對網咖的監督力度,堅決清除非健康網咖。要力開展“建立安全文明網咖”活動,引導網咖業主文明經營,守法經營。

青少年上網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越來越多的部門和社會有識人士加入解決問題的陣營中,希望青少年上網成癮的問題可以在全社會的共同關注下早日解決,還青少年一片明朗的天空。

學生調查報告 5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全人類所認同的道德規範。誠信,對於提升整個社會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將直接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正確的誠信意識有助於促進正確的誠信行為。因此,本次調查以大學生的誠信意識為主要調查主題。有效卷率為100%。

總體評價是:大學生對於誠信意識有著高度的認知水平,但是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出現背離的現象。

從調查問卷來看,性別的區別對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影響不大。本次問卷中,專科學歷的大學生佔20%,本科學歷的大學生佔80%,但是從結果來看,學歷的區別也不影響對誠信意識的認知程度。城鄉差距拉大,但是大學生受過了高等教育,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的學生都對誠信意識有著較高的認知。

首先,問卷調查關於大學生的國家助學貸款情況。在對待大學期間學習和生活經費的主要來源問題的回答中,約有70%的學生回答是父母供給,約有0.5%的學生選擇民間借款,約有1%的學生會選擇助學貸款。30%的學生認為家庭對負擔自己在校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有很大的困難,51%的學生認為有一定困難,19%的學生認為沒有困難,這說明大多數的家庭要負擔大學生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在問及“如果大學生覺得家庭難以負擔自己在校的學費或者生活費時,首先想到的是那種籌資方式?”有23%的學生回答是向親朋好友要錢或者借錢,0.6%的學生回答是由家庭向銀行貸款,也有0.4%的學生會選擇從民間高息借款,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佔40%,約有20%的學生也願意勤工儉學來籌資。很多學生並不把申請助學貸款,回答是名額有限的學生佔40%,其餘的回答有貸款手續繁瑣,貸款額度太小,貸款條件苛刻,貸款利率太高和貸款程式透明度低的學生的比例分別是22%、1%、20%、8%和9%。雖然申請助學貸款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仍然有80%多的學生持十分贊同和比較贊同的態度。由於各種各樣的情況,在調查的所有問卷中有80%的學生沒有申請助學貸款,在20%的申請了助學貸款的學生中,90%多的學生把貸款用來繳納學費,當然極少的也有用於基本的生活開支,報考費用和購置消費品等。很多學生想通過貸款來繼續學業,因此,對助學貸款的性質和償還責任大多都有一定的瞭解,不瞭解的學生只佔10%。應該說大多數的學生都有良好的道德修養,90%的學生表示願意及時償還所欠貸款,但是仍然有些學生會說不願意或者是情況而定。同樣,30%的學生在償還所欠貸款出現困難的時候會借債償還,也有30%的學生會延期償還,當然,也有個別的學生認為能不還就不還,這說明極個別的學生還需要加強誠信意識的培養。雖然很多學生表示願意及時償還貸款,但是以後是否有能力及時償還是要按情況而定,70%的學生認為如果沒有及時還款主要原因是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無固定經濟來源和工作後收入太低無力還款,其餘30%的學生選擇不知道如何辦理還款手續和畢業後去向不明,沒有主動跟銀行聯絡,或許,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們的貸款機制還需要更加完善。關於國家助學貸款的最後一個問題是:“如果不及時償還貸款的不良記錄將來會被所有金融機構以及其他有關相關部門共享,是否會對您的還貸意願產生影響?”只有極少數的學生選擇沒有影響或者說不清楚,其他90%多的學生選擇有重要影響,一定會履約還款。畢竟沒有及時償還貸款反映了一個人的誠信情況,沒有人或者單位機構願意與一個沒有誠信的人合作。

其次,問卷調查關於大學生信用意識狀況。90%的學生同意誠信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誠信在自己的為人處世中非常重要。這說明當代大學生的整體誠信意識較高。同時,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自己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容易被身邊的人接受,絕大多數認為自己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學生也認為自己是一個值得依賴的人,對待自己的承諾會盡力兌現。大學生們從小被教育不能說謊,在成長的道路上,很多人都學會靈活看待關於謊言的認識,40%的學生認為人絕對不能撒謊,也有50%的學生認為可以撒謊,但是一定要是善意的,當然也不排除有10%的學生認為說謊沒有什麼大不了。對於誠信意識的狀況也反映在借閱圖書館的書籍、校園槍手、考試作弊和履歷造假等的問題上。60%的學生表示職位自己方便而不考慮別人,不自覺遵守圖書館的規章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同時,80%的學生認為校園槍手的出現涉及到一個人的道德問題,應該大力禁止。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的學生對以上兩個現象表示出無所謂的態度。大學生作弊應該是一個極為普遍的問題,有60%的學生回答自己有過作弊的想法但是未付諸行動,只有2%的學生回答自己沒有過作弊的想法及行為。同樣,有60%的學生認為作弊不可取,但是可以理解,只有10%的學生認為作弊是不可容忍不道德的行為。現在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嚴重,為了順利就業,有些畢業生會在自己的履歷上作假,對待這個問題認識,有約一半的學生認為這種行為是無奈之舉,但是也是不誠實的行為。因為有60%的學生認為出現造假行為的主要原因是求知受挫帶來的負面效應。畢業生大多都想要一個薪水較高的工作,在畢業就業過程中,在於一個單位簽約後,面對另一個更優越的單位的招聘時,又70%的學生認為要遵守合同,選擇先簽約的單位。有20%的學生選擇視情況而定。從這幾個問題的回答結果來看,大多數的學生有較高的誠信識,但是在現實面前又出現了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向背離的現象。

在對“大學期間出現過那些信用不良行為”的回答中,65%的學生回答是沒有任何不良行為。有20%的學生回答是拖欠學費,10%的學生回答是拖欠住宿費,5%的學生會大是電話欠費。當然,對於不良行為的出現,有50%的學生認為是經濟困難,無償還能力和支付能力,也有30%的學生選擇是資金一時週轉不開,20%學生的選擇是由於缺乏有效的制約環境,認為不會影響到下一次貸款.和忘記還款時間等答案。現在嚴重的誠信缺失的行為已經會有法律的懲罰,40%的學生認為今後無法向銀行貸款或透支是最有效的處罰方式,也有40%的學生認為追究法律責任是最有效的處罰方式,另外,還有20%的學生選擇沒收抵押物,罰款和公佈黑名單的方式。

本次調查中反映出大學生應該從傳統誠信意識觀念中吸收營養,同時,還要結合現實需要創作性的轉化,把誠信作為自己做人的基本準則,樹立。“說誠信話,辦誠信事,做誠信人”的觀念。尤其是在申請特困生補助,貸款和繳納學費以及自薦擇業等關鍵時候,要講求誠信,實事求是,對自己的承諾和行為負責。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具有誠信美德的並能為建設誠信社會做出貢獻的優秀大學生。

學生調查報告 6

一、問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人近千萬,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8%,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近視?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近視,與年齡有關係嗎?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並調查詢問同學,瞭解近視的主要原因。

2、通過多種途徑,瞭解近視可能會引發的併發症。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近視的主要原因:

1、閱讀時間太長,注意力集中,視力工作時間長。

2、缺乏應有的體育鍛煉和室外活動。

3、看書、寫姿勢不端正。

4、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視力健康。

5、臥床、躺在車廂裡看書。

6、在太強、太暗的燈光下看書、寫。

7、近距離、長時間看電視、上網。

8、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9、營養結構不合理。

10、學習負擔重,心裡壓力大。

11、經常用髒手擦、揉眼睛。

12、發現遠視力不好,不及時檢查、治療。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看書時作姿要端正,讀書或寫字時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也不要躺下看書。

3、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4、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它!

學生調查報告 7

暑假已過大半,學生們放假在家,他們每天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參加各種補習班,或外出旅遊等等。為掌握學生參加暑期培訓班的學習與外出旅遊等情況,瞭解他們對參加暑期培訓班的評價與看法,近期,常州調查隊對中國小生參加暑期培訓班及旅遊情況開展了電話訪問。

一、樣本的基本情況。本次調查共隨機電話訪問100位學生,從不同性別看,男生47人,女生53人。從學習的不同階段看,其中國小生比例佔到42%,國中生佔43%,高中生佔15%。

二、近半學生參加暑期培訓,以文化課為主

(一)暑期培訓以文化課程為主。1、49%的學生參加了暑期培訓班學習。從隨機訪問100位中國小生的資料顯示,常州中國小生參加暑期培訓的比例佔到49%。從不同學生類別看,國小生參加培訓的比例最高,佔到其調查人數的61.9%,其次是國中生,佔48.8%,高中生最少,只佔13.3%。從參加暑期培訓的原因看,為了自己學習提升的需要的比例最高,佔到89.8%,家長要求參加的比例不高,只佔8.2%,受身邊同學影響而參加的僅有2.0%。

2、89.8%參加的暑期培訓班為文化課程。調查資料顯示,在參加了暑期培訓學習的學生中,有高達89.8%(多選)參加的是以英語和數學為主的文化課程類學習;28.6%選擇的是以樂器和舞蹈為主的才藝類學習;12.2%選擇的是游泳等健體類學習,2.0%的學生選擇的是“機器人”等其他學習。

從不同學習階段比較看,學生參加培訓班的特點十分明顯,雖均以課程類學習為主導,但國小生參加的培訓班種類最為豐富,其次是國中生,最單一的是高中生。國小生中,參加課程類、才藝類、健體類的比例分別為88.5%、38.5%和19.2%;國中生則為90.5%、19.0%和4.8%;而高中生100%的只有課程類學習。從參加培訓班的數量看,只參加1個培訓班的佔到28.6%,參加2個的最多,佔到40%,參加三個的佔到12.2%,三個以上的18.4%,最多的1個學生前後參加了8個。

(二)暑期培訓滿意度較高。1、75.5%的學生認為參加培訓班有幫助。從參加培訓班學生的 反映看,75.5%的學生認為幫助很大,能學到很多東西;22.4%的認為幫助一般,比預想還有一些差距;2.1%的認為幫助很小,只有一點點收穫。從參加培訓班學生的感受看,認為很充實,暑假過的很開心的有59.2%;認為還可以,勞逸結合,沒有感到無聊佔40.8%。

從51%沒有參加暑期培訓班學生的原因選擇看,52.9%的回答是家長沒有要求;25.5%的是自己不願意參加;9.8%的回答學校有統一安排無時間參加;回答其他原因的有11.8%。當問及與身邊參加培訓班同學比,你認為自己怎樣問題時,回答自己比他們學習成績好的佔35.3%;認為沒什麼差距的有41.2%,感到與他們成績還有一定差距只有7.8%;回答不知道,從未比較過的有13.7%,還有2%的選擇了其他。

2、 學生對暑期培訓班學習認可度為74.8%。在隨機調查的100位學生中,對參加暑假培訓班的看法是:72%(多選)的學生認為能學到很多東西,54%的認為能交到很多朋友,認為學不到東西純屬浪費時間的佔10%,7%的認為無所謂能應付家長就行。從受訪學生的評價看,21%的對參加培訓班表示很贊成,較贊成的佔39%,認為一般的有36%,不太贊成或很反感有4%。學生對暑期培訓班學習的總體認可度為74.8%,且認可度隨著學習階段的上升而有所下降,這其中,國小生為76.2%,國中生為75.3%,高中生只有69.3%。

從學生的心裡願望看,大多數學生還是希望過一個充實、放鬆而有意義的暑假生活。這其中,68%(多選)的學生認為還是要多溫習功課為下學期打基礎,56%的想學一些有興趣的技能,48%的希望放鬆盡情玩耍;35%的希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三、暑期出遊熱情高漲,省外旅遊興起

1、73%的學生暑期已出遊或已有出遊計劃。暑期出遊能放鬆身心,排解壓力,更是在學習之餘親近大自然、接觸溝通外界、增長知識閱歷的一種重要途徑。調查顯示,73.0%的受訪學生在暑期已出遊或已有出遊計劃。其中,目前已經出遊過的佔到訪問總人數的34%;已有出遊計劃,還未出發的佔到30%;還在出遊計劃中,未最終確定的有9%;回答不出遊的佔27%。

從不同學生類別看,已出遊或已有出遊計劃的國小生、國中生、高中生的比例分別為81.0%、72.1%和53.3%,國小生出遊比例明顯高於中學生。而不打算出遊的比例剛好相反,高中生達46.7%,分別比國中生、國小生高出18.8和27.7個百分點。

2、學生暑期出遊省外比例最高達37.1%。在73.0%的已經出遊或已有出遊計劃的學生中,去“省外”出遊的比例最高,佔到67.1%;目的地在“市內”、“市外省內”和“國外”的各佔調查總人數的11.0%。

從具體的出遊目的地看,“省外”出遊主要選擇浙江、北京、上海、安徽、山東等省市;“市內”出遊主要前往常州恐龍園、嬉戲谷、溧陽等地遊玩;“市外省內”出遊前往南京、蘇州、鎮江、連雲港遊玩居多;選擇“國外”旅遊的,主要為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在出遊方式的選擇上,41.1%的受訪學生是家庭自駕游出行;27.4%的是旅行社報團遊;21.9%的是旅行社或旅行網訂好機票、酒店的自由行;只有9.6%的受訪者是完全自己安排行程的自助遊。

學生調查報告 8

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有75%以上都有過兼職經歷,全國百萬大學生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勞動力市場,而同時有些不法公司,中介又利用學生社會經驗不足,騙取中介費用。行走在寧靜大學校園,你一定能夠看到牆壁上、宣傳板上、櫥窗內形形色色的廣告,是機會還是誘惑?面對急聘、招募、家教資訊我們該何去何從?為此本刊聯合南農學通社記者團就大學生兼職狀況做了一次廣泛的問卷與網路調查。

此次調查我們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71份,有效率達85.5%。網路問卷瀏覽量將近1000,在各高校論壇產生了積極的反響,在此基礎上我們做了如下分析,希望對廣大想做或已經在做兼職的同學有所幫助。

男生兼職多半為鍛鍊自己

此次的問卷調查,在男女、年級上的分佈比例,可以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別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職的主要目的上存在著很有意思的差別:男生衝著錢去做兼職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43.9%,女生的這一數值是53.9%;男生兼職為鍛鍊自己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52。4%,女生的這一資料是41.5%。

男生中為鍛鍊自己而選擇做兼職的佔了大半,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女生兼職為賺錢的佔了大半。學工處心理輔導老師表示:可能是男生更有遠見,同時他又補充道:也許是因為女生比例比較大,貧困生相對較多造成的。

而在年級的分佈上,主要是以大二大三為主體,這基本上是出於對現實情況的考慮:大一新生剛跨進大學校門沒多久,有兼職經歷的人還不是很多,同時,大四的學生,由於忙著各自前程,並且畢業在即,較難實施調查。

學生的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在被調查學生中,在第一次兼職的時間這道題上,165個人填答了,還有6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大一就開始兼職的學生佔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職,大部分的學生還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在調查中,這一比例佔到了45。0%,而由同學介紹、自己找、學校勤工助學找到兼職的分別是24.0%,18.1%,9.9%。

比照其中的兩個資料,記者發現裡面隱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57%的同學從大一開始兼職,而同時又有45.0%的學生,第一次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找工作的。就以上兩個資料看,其實,整個學生兼職中介還是相當有市場的。但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生兼職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個大問題。調查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五十做過兼職的同學沒有受騙,但也有多達百分之四十的同學有過受騙經歷。

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撥打110或315消費者會,一般中介為了長期經營考慮,只要有關部門介入他們都會歸還中介費。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學們,與中介籤合同,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果沒有任何問題,不要輕易交中介費,以防上當。

在兼職次數調查這道題上,只有133個同學填答,33個同學沒有填答。從調查結果看,做兼職次數最多的同學多達10次,而平均兼職的次數是2。33,絕大多數同學僅做過一次兼職。

家教和勤工助學最有保障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係,被調查學生中,在為做兼職,可曾逃課這道題上,170個人填答了,1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表示翹過課的佔了31.2%,可見翹課比例還是相當高的,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係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65個人填答了,有106個人沒有填答。從填答的65個人看,大部分人選擇了很少,這一資料佔到了64.6%,另外表示其翹課頻率一般(每週一兩次)的佔26.2%,表示經常翹課的(每週3次以上)的佔9.2%。

學生調查報告 9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出外旅遊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遊群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遊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遊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當今全國高校數量已達XX多所,在校生人數超過XX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同時,國內的旅行社達1.6萬個,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大學生旅遊卻很少選擇旅行社這條途徑,是大學生的原因還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對於大學生市場的潛力不是很明瞭。鑑於這兩點,對當今大學生旅遊的調查就顯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過自己搭建的個人網站一起旅遊吧-大學生自助遊做了相關調查。此次調查的目的在於瞭解當今大學生旅遊的大體情況以及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態度,為了解大學生旅遊市場狀況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資料。同時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為大學生的旅遊市場開發提供可行的建議。

一、大學生旅遊的意向

在旅遊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旅遊,另外5%的大學生表示一般喜歡。但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卻有明顯的差異,幾乎100%來自城市的學生有旅遊意向,而只有接近85%來自農村的學生非常旅遊。引起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學生的經濟條件的差異造成的。對旅遊沒感覺的大學生有66%主要是沒有錢,其中來自農村的學生佔74%。

去旅遊的目的是欣賞景觀、增長見識(62%)和休閒散心(21%),另外找同學、熟人玩接近16%,而純粹娛樂性質上的遊玩、觀光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同時,調查也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遊最重要的是金錢,1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時間是影響他們出遊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夥伴、宣傳地、朋友意見影響他們。

在調查中還發現,由於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專業的差異,有些同學是出於專業的目的而選擇去哪裡旅行,例如旅遊管理專業,勘探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由於學習目的而選擇旅遊。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由於大學生受到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壓力,故對旅遊的喜愛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歡旅遊是來欣賞景觀、增長見識,同時金錢是影響著多數大學生出遊的主要因素。

二、大學生旅遊的地點與時間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偏愛自然風景區,佔了總人數的54%,表明大學生更願意與大自然親近。

其次,旅遊目的地選擇民族風俗區有30%左右;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繁華城市區和海濱城市區,分別約佔總人數的9%和5%。反而紅色旅遊革命區和高校校園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在對於旅遊時間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佔了總人數的56%左右,說明了大學生都喜歡把外出旅遊的時間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約束。在具體時間段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國慶、五一長假,約佔了總人數的52%。選擇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週末出遊的人少,分別約佔總人數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長,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留在家看電視看書而不外出旅遊;而普通週末由於時間較短,沒有充分時間做好旅遊前的準備工作和旅行後的休息調整,不利於出遊;另一方面,由於大學生的課業比較重,一般會利用週末進行復習或預習新知識,還有相當部分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或參加各種活動;故國慶、五一長假是大學生旅遊的高峰(56%),大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分配,而且還可以趁黃金週的時間休息調整。

三、大學生旅遊的消費方式

在選擇旅遊消費方式上,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助遊,約佔51%;其次是選擇個人遊的,佔21%;而只有28%的大學生選擇跟旅遊團。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意識。在選擇自助遊和個人遊的學生中,高年級明顯多於低年級,這可能是高年級有更多的社會知識和經驗;來自城市的學生明顯多於來自農村的學生,這可能與學生的個性有關。

四、大學生旅遊的方式

在調查中,大學生以往出遊時,出遊方式選擇與同學結伴而遊的(約52%)佔大多數,與男(女)友一起的約佔21%,數字表明大學生大多數喜歡跟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外出旅遊,而與家人一起(約6%)和獨自一人出遊(約21%)也佔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選擇上,部分人選擇跟男(女)友一起去旅遊,這可能是大學生旅遊的一大特點。大學生正處於感情萌發的時期,與情侶同遊一方面可以體驗生活,增加旅遊樂趣,共同解決旅途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雙方的瞭解,培養共同興趣、增加雙方的感情。相反,選擇與父母親人同遊的人很少,只佔6%,這也表明大學生自主獨立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大學生選擇旅遊地點的因素,以及個人消費水平的差異,旅途距離長短,個人愛好等等原因,影響大學生選擇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五、大學生旅遊的次數(每年)

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年出遊次數為1次為約32%,2次為約53%,3次為約10%,4次約3%和5次以上為約2%。

由調查結果可知,大多數大學生平均每年出遊次數為一到兩次,少數有條件的學生也有年出遊次數為三到四次的,但每年出遊次數為五次以上的很少。

六、大學生旅遊的消費狀況

在以往外出旅遊的花費上,遊覽、門票佔其主要,佔總數的約67%,其次是吃的,約佔14%,交通約佔19%。而對旅遊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約佔33%,喜歡約佔46%。而特別喜歡僅約佔13%。由此可見,當地的風味小吃沒有將其特色表現出來,就深入瞭解,許多大學生對在沒有品嚐時給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嚐之後,其期望值大打折扣,畢竟青年人對新鮮事物在感官上都會給予很高的評價,而一旦去體驗之後,沒有其想象的好時,將會大所失望,這也許是其感覺對其旅遊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的比例佔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學生(約53%)選擇30元左右(人/每晚),可見,大學生旅遊消費的要求體現了節約原則,這可能表明現代的大學生保持著儉樸節約的優良傳統,也有可能是大學生的旅遊費用大部分還是處於家庭資助。因為有80%左右大學生的生活費是來自家庭資助的。

在旅遊途中,約76%大學生願意投入到購物中的比重是10―20%,表明購物在大學生旅遊中也佔主要活動。同時安全第一在大學生旅遊中感覺是最重要的約佔43%,其次是費用的約為23%,舒適度約為22%,旅遊的經歷約為12%。

總體來看,大學生的旅遊消費水平中等偏下,旅遊範圍及方式也趨向保守。選擇徒步及旅行自行車出遊的人數也佔了一部分的比例,顯然大學生旅遊有這一方面的需要,旅行社可以考慮開展徒步、自行車旅遊的相關專案,滿足市場需求。

七、大學生旅遊的資訊渠道

調查表明,親朋好友介紹的旅遊景點可信度相當高(約佔53%),其次是網路搜尋約佔33%,報刊廣告約佔12%,旅行社諮詢約佔2%,可看出親朋好友親身遊玩過的景點的好壞對周圍的同學產生很大的影響。而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報刊廣告、旅行社對大學生並沒有起到較大到關鍵。因此收集旅遊資訊對於部分大學生來說只是較容易,同時在收集旅遊資訊是,出遊費用是最關注的,其次是景點的吸引力,住宿條件、安全問題、交通便利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目前各景點、旅行社及其它媒體提供的資訊與實際享用服務自建的距離相差較大,由此可見提供的資訊與實際景觀大相徑庭。

根據調查,一半大學生表明學校極少組織大學生出去旅遊,並且部分大學生極少參加學生組織的旅遊活動。可見學校對大學生的旅遊沒有足夠的重視,大學生旅遊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八、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滿意程度

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大學生對隨團旅遊的評價的確不高,約75%左右的大學生對旅行社不滿意。

學生調查報告 10

摘要:體質是智育德育的載體,毛主席曾向全國人民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今天看來仍然有現實指導意義。體質的提高除受物質條件限定外,也受思想觀念的制約。對於廣大學子來說,樹立終生體育的理念,熱愛體育運動,克服困難仍然顯得必要。全民熱愛體育運動是一個民族振興必不可缺的環節!

關鍵詞:大學生,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影響原因,分析

身體素質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某人力氣大,某人跑的快,或者某人很靈活,某人耐久力強。實際上這些能力都屬於身體素質。身體素質通常指的是人體在肌肉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能力。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大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現狀普遍感覺良好或一般,大多數男生都感覺較好或很好,對自己身體比較滿意;而女生較多感覺一般,其中不少人認為身體不太好。感覺不好的原因有體質的好壞,平時鍛鍊也不夠,主要的原因是不少大學生平時忽視體育鍛煉,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應有重視。有些大學生,不但不參加鍛鍊,還染上種種不良生活習慣,抽菸、喝酒、熬夜泡網咖……無規律的生活節奏導致其身體機能的下降。

在平時鍛鍊的時間方面,男女生之間差距比較明顯。男生每週鍛鍊時間從1小時到12小時不等,大多在3—5小時。而女生能堅持鍛鍊的就不多,只是極少數可以堅持每週運動2—3小時,大部分女生表示除了上體育課,平常很少鍛鍊。

根據對發育狀況、身高體重比、肺活量測試等國家頒發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裡規定的專案的測試的結果看,大學生身體素質指標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且肥胖人數也在增加。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課上課下大學生較少進行體育鍛煉,並且大多數學生存在怕吃苦、意志品質稍差的現象,造成對體育鍛煉不感興趣,牴觸心理較強,致使教師的教學效果也較差,隨著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漸差。

二.大學生自身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與興趣淡薄,缺乏外界輿論的正確健康導向。因為不瞭解體育運動而不喜歡體育運動,進而不參與甚至牴觸體育運動。

體質是智育德育的載體,毛主席曾向全國人民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今天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問題仍然有現實指導意義。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質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是大學體育教學應注重的一個方面,特別是在體育教學中要防止只重視運動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心理健康目標達成的現象;要努力使大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既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又發展心理品質;要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徵,注意創設一些專門的情景,採取一些特別的手段,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體育活動對於發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合作和競爭意識、交往能力、對集體和社會的關心程度都會得到提高,而且,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所獲得的合作與交往等能力能遷移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營造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要特別關注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強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想要身體素質增強,採取措施是不可避免的,學校和學生都應該努力改進,比如:

1.改革課程內容體系,加強科學研究,修訂教學計劃.改革教材教法。向以全民健身為主體的教學.促進大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主動性。體育課教學要科學化、實效化。

2.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均應從根本上重視青少年的身體鍛鍊和體育達標工作,進一步提高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認識,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依法管理學校體育工作,將其納入學校的工作日程。

3.以活潑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運動,引導學生根據其個性與興趣,積極參加身體鍛鍊.,養成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4.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加強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材的建設,使學生的體育鍛煉有人指導,有活動場所。

5.利用大眾傳媒的力量,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學校應為學生提供方便並且創造條件和機會,鼓勵大學生多閱讀體育報刊雜誌,收看體育新聞節目,也可以開展類似於“體育節”的活動向學生宣傳體育專案規則,介紹體育淵源歷史,傳播體育精神理念,利用傳媒的力量增強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興趣。

有的人認為力量是其素質的基礎。有些運動如果沒有力量,可以說是無法完成的。誰的力量大,誰的成績好。訓練可以使肌纖維增粗,增加肌肉中蛋白質的含量,並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從而發展力量素質。通常力量訓練採取負重訓練,克服身體重量和外界阻力的練習。鍛鍊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練習內容負重練習主要是通過負重做深蹲起,持啞鈴深蹲起,腿捆砂袋跑步等來發展腿部力量。也可用手持啞鈴原地擺臂、臥推槓鈴、上下推舉槓鈴等來鍛鍊臂力。怠雙腿的下蹭起,引體向上、俯臥撐、倒立、角力、揹人跑步、各種屈體等動作則是克服身體重量和外界阻力的練習。速度是指在單位時間裡完成動作的次數或使身體快速位移的能力。

速度素質的表現形式有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週期性運動中的位移速度。速度素質在很多運動專案中都起重要作用。有的專案是以速度的快慢來衡量成績。如游泳、跑、滑冰、自行車等。有的專案也要求具有很高的速度素質。例如足球、籃球、排球等。速度素質的優劣取決於肌肉力量的大小,技術動作的正確與合理,以及神經過程的靈活程度等。發展速度素質主要藉助於提高一般身體素質,特別是肌肉的力量與彈性,動作的協調性,發展耐力和柔韌性等。耐力是指有機體長時間持續工作的能力,也可以看作是對抗疲勞的能力。

耐力素質包括一般耐力和專門耐力。一般耐力是指小強度或中等強度進行長時間工作的能力;專門耐力是根據不同運動專案的特點所需要的耐力。靈敏素質主要取決於大腦皮質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靈敏素質主要是在多組合、高難度、技術性強的運動中得到發展。柔韌是指大幅度完成動作的能力。它取決於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關節活動範圍的大小,也取決於神經支配工作肌肉緊張與放鬆的協調能力。良好的柔韌素質可以使動作舒展美觀。有些高難的動作沒有一定的柔韌素質就難以完成。

增強免疫力也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如何提高免疫力呢?對此,我查到以下方法:

1、增加抗氧化劑的吸收。抗氧化劑是一種存在於食品中的能夠增強免疫系統的化學物質。服用維生素E,維生素C(也可以靠每天食用兩個柑桔類水果來獲取維他命C)

2、經常喝綠茶,因為綠茶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劑類黃酮和茶酸。多吃西紅柿和其它紅色和深色的水果。

3、平常也要適量的運動,但不要做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壓抑免疫系統功能(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的免疫系統功能)。如果已養成定期鍛鍊的習慣,在這段時間可以做一些輕度或中度運動。

4、確保食用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大米及其它富含澱粉的食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是免疫細胞最重要的食物。

5、每天保證充足睡眠,不要使自己處於緊張和壓力之下。焦慮、緊張都會影響身體的壓力荷爾蒙,從而壓抑身體免疫功能。睡眠能增強機體產生抗體的能力,從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同時,睡眠還可以使各組織器官自我康復。

6、多吃蔬果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粘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癒。胡蘿蔔及其它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薯等富含β胡蘿蔔素,可以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粘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血球生成;並參與補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其它可以滋養免疫系統的蔬果還包括蕃茄、十字花科蔬菜、大蒜、香菇等。

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不能光說不練,方法知道了並不是自己的身體素質就能提高,必須堅持不懈的鍛鍊。

推動大學生體育鍛煉,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任重而道遠。在今後體育鍛煉教學中,我們要加大改革力度,使體育個性化、多樣化,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把增進自己健康,提高體育能力,培養自己終身體育的意識,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作為大學體育鍛煉的首要任務來抓。

學生調查報告 11

一、調查目的

農村與城市中國小比較其學生素質,師資水平,學校條件,社會教育資源,家庭教育層次等都存在一定差距。農村中國小應立足於農村校本實際,充分挖掘現有教育資源,優化農村中國小學生學習的方式,積極探討農村中國小生在校學習、生活狀況,為農村中國小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為學校決策提供參考,為農村中國小教育積累第一手資料。為了提高農村高中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學校管理,本次調查以農安縣12所農村中國小生為樣本進行。此次調查在20xx年12月中旬進行,共對12所學校170個班6800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6800份,收回6790份;總聽課1200節,課前測試16000份;期中期末檢測2次,批閱試卷29000份;進行五項綜合素質評價1次,填寫評價表23498份;組織組織各校質量分析報告1次;組織家長會24次。

二、調查物件分析、內容、方法

1、物件分析:農安縣青山中學、龍王中學、楊樹林中學、前崗中學、開安中學、高家店中學50個九年級和八年級班學習狀況等比分析;青山國小、楊樹林國小、前崗國小、開安國小、龍王國小、高家店國小110個三至六年班質量狀況等比分析(其中10個一年班)。

2、內容:問卷內容包括: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外作業、按時複習、質量檢測、學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師生交流、學生交往、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和方法、學習心理特點等專案。

3、方法:採用不記名查、考、評、聽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三、調查結果分析

1、課前預習

課前有學習計劃者佔70%,這些資料說明大部分學生明確計劃對學習的重要意義,知道要制訂相關計劃。也有兩成多的同學沒有學習計劃,在學習上盲目進行。但有計劃不等於學習就有保障了,事實上,有學習計劃者68%是沒有完全執行或不執行的;有複習計劃者也有63%是偶爾制訂的,更何況要落實到行動中去。由於沒有學習計劃,只有11%的學生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很少預習或從不預習的學生就佔了50%。

2、課堂探究

在課堂上,總體來看,學生的學習態度是還不夠認真的,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學生只佔35%;在理解的基礎上能有重點地記筆記的佔44%;而有35%的學生會經常開小差;4%的學生不記筆記;同時,課堂學習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學生的比例也不高,能主動陳述自己的想法的僅佔15%;只會照抄板書的佔39%;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講出來,與沒有自己的想法,但能認真聽取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觀點的佔82%。

3、課外作業

部分學生認真對待作業,41%的學生能獨立按時完成作業;不重視錯題矯正,只有32%的學生能及時訂正錯誤,74%的學生沒有自備的錯題集。但在作業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良現象需引起我們的注意:33%的學生有抄作業的行為;22%的學生有時不能甚至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24%的學生雖有錯題集卻不能認真使用。

4、按時複習

學生不大重視複習,課前長期堅持複習舊知的僅佔5%;課後馬上覆習的也僅佔6%;考試前,75%的學生會進行復習。這說明學生對複習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5、質量檢測

學生重視考試不夠,只有63%的學生注意尋找適合自己的考試方法,65%的學生重視考後總結。但常常不重視積累經驗,吸取教訓,32%的學生考後也知道分析得失,明確問題,但未想辦法加以改正;25%的學生只關心成績,能訂正錯誤,但不分析存在問題。

學生調查報告 12

一、問題提出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每年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打掃衛生,準備年貨,給小孩添置新衣服。到了臘月三十(也叫除夕),全家老小一起守歲,當新年鐘聲敲響時,鞭炮齊鳴。以後的幾天大家走親訪友,相互拜年,致以新年的祝福。吃好吃的、收壓歲錢、放鞭炮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春節習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過年的習俗也不一樣,我們對這個節日瞭解多少呢?與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相比,春節的習俗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們就決定開展關於春節習俗活動的實踐研究。

二、調查過程及研究方法

1、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關於春節的研究小課題,並制定計劃。教師根據班級學生情況提出有關活動的注意事項。

2、利用談話的形式,詢問長輩。通過圖書、上網、訪問等多種渠道收集春節有關資訊,並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簡單加工處理的能力。 並學習用交流的方法豐富自己的認識,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掌握的資訊。

3、跟爺爺奶奶準備、幹活,親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來。親身實踐,學會在實踐中探究,增強學生探究和創新的意識,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4、通過小組自主參與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三、調查情況及分析

(一)春節習俗。

通過對青州春節民俗文化的調查,我們總結了關於春節的一些習俗,包括了靜態民俗、動態民俗、飲食民俗。按時間順序具體有:

1、過小年。要說真正進入春節,那就理當從小年開始。在北方,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被稱為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所以一大早人們就把印有灶王爺爺的年畫貼在灶臺旁,加以供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另外這一天一定要吃水餃,取義送行餃子迎春風,在我們家鄉,剛出鍋的餃子要先盛三碗放在灶王爺爺面前,並擺上筷子,用以供奉灶王爺爺和他的兩位娘娘。

2、除塵

臘月二十四這天,爺爺早早把我叫起來,我們一同打掃衛生,房間的裡裡外外、旮旮旯旯徹底清掃一遍。我問爺爺這時打掃有什麼講究呢?爺爺告訴我:“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除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疏浚明渠暗溝,撣拂室內塵垢蛛網,清洗鍋碗瓢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等。年前打春時,各家再忙也得趕在打春前徹底整理一下室內外衛生,立春後就不可再打掃了,防止把新春的財氣、新春的喜慶掃了出去。

3.貼春聯

臘月二十九這天,吃過早飯,我就和爺爺忙著貼春聯和福字。

原來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王安石“千門萬戶除舊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說的就是這件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

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人們還喜愛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4、守歲、年夜飯

除夕有守歲的習慣,我國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

在我們家,每年的年夜飯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魚和雞是必不可少的菜。魚象徵年年有餘,它們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呢!還有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必不可少的當然要數餃子。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5、放鞭炮: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時整放鞭炮也是一種特殊的習俗,它寓意著"辭舊歲,迎新春"。放鞭炮賀新春,在我國有兩千多年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說起爆竹的起源,有個有趣的傳說。《神異經》上說:“西方山中有焉,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驚憚,後人遂象其形,以火藥為之。”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記載,說明當初人們燃竹而爆,是為了驅嚇危害人們的山魈。據說山魈最怕火光和響聲,所以每到除夕,人們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嚇跑。這樣年復一年,便形成了過年放鞭炮、點紅燭、敲鑼打鼓歡慶新春的年俗。

春節放鞭炮,作為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這種活動,雖然可以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但放鞭炮釋放的煙塵,濺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引起火災,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會造成一些人員傷亡。隨著社會和人們的文明進步,對春節放鞭炮這種習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視。以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煙花爆竹的規定。

6、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間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到宋代,親朋好友之間會相互送貼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到了明代,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的祝辭。

7、壓歲錢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源遠流長,因為“歲”與“祟”諧音,它預示著鎮歲、去病、避邪、祈福等,是長者對晚輩的美好祝願。早在漢代我國就已出現壓歲錢,以圓形圓孔和圓形方孔居多,錢的正面多為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凶”。“福山壽海”、“長命富貴”、“強身健體”等,還有的正面為錢文,背面為祥瑞圖案,如“北斗七星”、“龜蛇”、 “老虎”、“八卦”、“生肖”等紋飾。現在長者喜歡選用連號的新紙鈔賜於晚輩,有“連連好運”、“連連高升”之意。

學生調查報告 13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學生的健康和環保意識。

2.改善教室衛生,保持活動場所清潔。

3.保持校園整潔。

4.通過總結和調查結果,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時間和地點:

1.時間:

2.地點:xxxx國小三班

3.調查員:xxx

4.回答者:這個班的學生

第三,調查過程

1.5月22日上午,我來到九年級的教室,準備調查九年級的學生。我提前準備的問卷發給班上36名同學,通過“問卷調查”順利完成任務。()任務不是很好,但是收穫很大。

四.調查主題:

簡答1:看到路上有人扔紙屑怎麼辦?

簡答2:看到地上有垃圾該怎麼辦?

簡答3:身邊有一張紙,身邊沒有垃圾桶,怎麼辦?

簡答4:沒人看見你的時候會亂丟垃圾嗎?

五調查結果:

1、通過被調查者在不同情況下的反應,來調查他們的應變潛力和意識。

2.健康和環保意識是由受訪者對事物的理解和決策決定的。

結果:通過我在一個班的努力,瞭解到20名學生健康環保意識一般,14名學生健康環保意識強,2名學生健康環保意識差。

六.調查和分析:

這個意想不到的結果讓我震驚。這36名學生中,只有少部分能在心中建立起必要的健康環保意識,大部分根本不注重自身的健康環保。通過調查,我們知道我們學校有一半的學生缺乏健康和環保意識。

七.結論:

1.我們學校的學生健康和環保意識差,遇到麻煩時做出的決定非常草率和粗心。

2.我們學校的學生沒有自我環保的知識,很少關注自我解決的細節。

3.我們學校的學生缺乏處理健康和環保的措施,比如亂扔垃圾,甚至學生會在綠化帶上扔垃圾。

八、推薦:

1、學校應開展更多活動,提高學生的健康和環保意識,讓學生參與實踐體驗。

2.父母應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培養更多的知識潛力。

3.對學生進行綠化和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

4.每個班配備一個環保箱,要求大學生提交環保衛生報告。

學生調查報告 14

升入大學的我們對於所有的新生物都充滿了好奇,當然隨之即來的是我們對許多問題的思考,比如對我們生活環境的思考,對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的思考。今年暑假我們利用假期的時間對我的家鄉——平遙縣,如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跟走訪。

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只是工業化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誌和落腳點。

第二,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資訊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誌。

第三,新的處理各種關係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餘、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係。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四,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因此,我們針對政府關於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特點跟下達的檔案進行了一個系統的瞭解:在09年的時候平遙縣釋出了《平遙縣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並且政府已經研究同意,進行了下發。以下是平遙縣針對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一些具體實施。比如:

為了推進全縣新型工業化建設,要突出“一個主題”、圍繞“兩個重點”、推進“三個協調”、實現“五大突破”。

1、堅持“一個主題”:就是要著眼於提高縣域經濟的綜合實力,堅定不移地實施新型工業強縣戰略,啟用全縣上下重視工業、大上工業、上大工業的創業熱情,走具有時代特徵、階段特點、平遙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以縣域工業經濟的大發展帶動縣域綜合實力的提高。

2、突出“兩個重點”:就是要緊緊抓住優化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兩個重點,增加工業投入,新上工業企業,淘汰落後產業;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創新能力,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工業經濟規模擴張、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發展目標。

3、推進“三個協調”:就是要推進規模經濟、叢集經濟、園區經濟協調發展;推進工業發展速度、質量、效益協調發展;推進工業迴圈經濟、生態經濟、縣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4、實現“五大突破”:就是要在工業總量做大、重點企業做強、產業鏈條做長、專案落地做實、節能減排做好五個方面求突破。

再比如: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工作重點是:

1、合理規劃佈局,形成叢集經濟。按照資源分佈和發展特點,形成以工業新區和煤化、峰巖兩大迴圈園區為龍頭帶動的板塊經濟。

2、優化產業結構,推進轉型提質。重點抓住全縣極具發展潛力的6個產業,傾注精力全力推進,形成多產業支撐的發展格局。

3、加快國企改制,完善工業結構。

我們瞭解到山西平遙兩大工業集團——峰巖煤焦集團有限公司和平遙煤化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平遙峰巖煤焦集團有限公司坐落於平遙古城的西南面。現擁有煤業、焦化、熱電、供熱、炭素、建材、木業、礦棉、精密鑄造、水泥製品、生物化工、新型耐火材料、澱粉、煤炭發運站、高效農業園、生態植物園、酒店、房地產等27家子公司,資產總額40億元,職工4500餘人,是山西省政府確定的“迴圈經濟試點企業”和“工業迴圈經濟產業基地”,是平遙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公司始終堅持“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並重的原則,在自身不斷髮展積累的同時,積極為社會服務。幾年來,公司解決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增加了地方的財政稅收,為社會穩定做出了一定貢獻。公司的發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連年受到各級政府的表彰。公司將遵循誠實篤信、以誠待人的企業文化,積極進行技術管理創新,以優異的產品質量和周到的服務回報使用者,回報社會。

山西省平遙煤化集團的前身是成立於1958年的平遙第一煤礦,是一個以煤炭開採為主的單一的粗放型國有企業。董事長郭興銀說,“企業能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離不開‘轉型發展,多元發展’的好思路”。公司集開採、洗煤、焦化、化工產品回收、發電、鐵路發運、天然氣專營於一體,是晉中市明星企業、山西省百強企業和省政府扶持發展的21戶重點企業。此次奠基開工的180萬噸重介選煤技改專案是該集團公司在20xx年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期間與山西國新能源集團公司簽約的招商引資專案,該專案由全國唯一的在職選煤設計大師鄧曉陽先生設計,採用目前國際最先進、最科學的原煤預脫泥重介洗選和煤泥TBS壓濾、浮選工藝,進口洗選裝置全自動化控制,整個系統閉路迴圈,設計合理、技術先進、系統可靠、高效低耗、整體配套、管理方便、效益優先,具有技術的先進性、環保性。煤化集團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目標,繼續堅持以煤為基,做強煤炭產業,加快非煤產業發展,走集團化、多元化、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

近年來,平遙煤化集團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安全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為主旋律,繼續堅持走集團化、現代化、多元化、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繼續堅持做大煤炭主業,壯大煤、焦、化、電、建材產業鏈,加快傳統產業提升,發展迴圈經濟;繼續加快企業體制改革、結構調整、技術改造、管理創新的步伐,提升企業競爭力;繼續實施低成本擴張和內涵型增長的發展戰略,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活力;堅持以轉型發展為重點,積極穩步發展非煤產業,優先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加快向新型產業邁進的步伐,真正實現由資源型企業為主向多元經濟為主的強優企業轉變,實現由煤炭企業為主向工業新型化企業的轉變。

通過對兩大集團更深入的調查,我們提出了一些為更好建設我縣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首先企業是社會財富和就業機會的創造者,要積極營造全社會尊重、保護、提升企業家地位的和諧氛圍。政府要組織全縣百戶重點工業企業家進行培訓考察學習,擴大視野,開闊思維,提高企業家隊伍駕馭市場的知識和能力,激發幹事創業的熱情。同時,要健全行業自律組織,搭建企業家交流平臺,發揮企業家協會和行業協會(商會)橋樑紐帶作用。暢通企業與一些單位溝通聯絡渠道,為企業家成長創造寬鬆環境。 其次,有關部門要深入研究政策,為企業新上專案真好參謀作用。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嚴格執行准入門檻,把新上工業專案和優化產業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加大有效投入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符合產業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場需求大、能源消耗低、有利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的重大專案,促進新投資專案專業化、傳統產業特色化,按照工業發展“抓大不放小”的工作思路,要促進小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加大對鼓勵類專案投資力度,嚴禁新建限制類專案,加快現有生產能力的技術改造升級,逐步減少高能耗、高物耗、高汙染和高危產業的比重。

最後,全縣各級各部門都要認真貫徹為工業發展助陣、為專案建設讓路的思想觀念,執法執紀部門和涉經部門要為重點產業發展大開綠燈,保駕護航,要在全縣上下營造一種關心工業、支援專案、歡迎投資、謀求發展的濃厚氛圍。要對重點工業企業和重點工業專案實行封閉式管理,未經縣工商企業領導組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進入企業檢查收費。嚴格執行省政府每月1—20日“寧靜生產日”制度。行政職能部門對可以合併或聯合進行的檢查,同一部門內部實行合併檢查,不同部門之間實行聯合檢查,不得分級、分次重複檢查。所有涉及企業的收費要一律從低,堅決杜絕各種形式的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從而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促進全縣工業經濟的科學快速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15

一、畢業生當年就業率(近三年)

xx年整體來說全國的情況不是很好,也就大約xx%左右,相比之下,全國的xx高校,xx高校的就業情況要好點,可以達到xx%以上!據教育部的統計,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xx萬人,比xx年增加xx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xx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xx%。”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說。“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xx%。”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保部)召開的xx年四季度新聞釋出會上,人保部發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學生就業趨勢的研究

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一)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xx%、xx%、xx%。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xx%,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階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xx%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裡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二)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xx%。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為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三、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一)客觀原因

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認為根本性的原因在於現行就業制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結構、用人單位現狀及用人單位的陳舊觀念、以及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等等。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正確分析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尋求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是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辦法。

(二)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勞動、人事制度、戶籍、檔案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客觀原因。儘管我國己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單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據調查,不少中小型私營(股份)企業急需大學水平的管理技術人員,卻因沒有申報用人指標的途徑,不能解決大學生的派遣、戶口、編制、檔案管理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擔心喪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職興嘆,企業也就招不到人。xx年就業的部委屬高校畢業生到教學科研等事業單位為xx%,到國有企業為xx%,到民營三資企業為xx%,其他就業為xx%。而從當前城鎮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看,個體私營和股份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己經佔xx%,但是,由於很大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不能解決“三險一金”(三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而被大學畢業生放棄。

第二,就業程式複雜、就業渠道不暢,阻礙了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後,整個社會缺乏順利就業的軟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仍存在。很多地方對於錄用大學生有戶口、用人指標的限制,有的還有幹部身份的要求;民營、外資企業不能根據需要招聘大學生,企業的用人自主權沒有到位;有些高校畢業生還面臨出地出系統等要交費的障礙;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成熟,供需見面會還很不完善,處於“粗放”的運作和初級的中介形式。缺少統一平臺的網際網路資訊釋出渠道,資訊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規模擴招,造成就業市場“供大於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xx%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己經達到x/x。因此,我國的人才過剩是相對過剩。而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為高校畢業生“供大於求”製造了假象。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為患,是過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學校的專業設定、層次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大學生就業己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大學的專業設定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後,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定滯後於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規劃並主動調整,進一步放大了專業及課程設定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

(四)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的機構改革大大沖擊了大學生就業。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曾經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主力軍。****年以後,隨著政府機關進行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精簡下來的人員多數要流向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本身也在進行定編定員,另外,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數存在冗員過多,超編運轉,包袱過重的問題,繼而實行分流下崗,減員增效。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企業由於經營不善也在面臨著破產倒閉。面臨著自身的生存危機,接納大學畢業生的容量相當有限,很難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暢通的就業之路。

其次,多數用人單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輕“一般”、“惟學歷是瞻”的怪圈。隨著大學生就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用人單位也逐漸提高了用人的標準。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的名牌大學畢業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對於名牌、重點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勢”。從中國高等學校的發展現狀分析,高等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辦學質量差異較大,導致了用人單位對重“名牌”輕“一般”的怪現象找到理由和藉口。

(五)主觀原因

1、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

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觀原因,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始終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所、大企業不去,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國機會等等。舉個例子:《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對全國xx所大學、xx萬多名大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在列出的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大學生最多,獲選率為xx%,緊隨其後的是北京(xx%),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xx%,成為大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為xx%: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xx%和xx%的大學生願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於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2、自身綜合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距,加大了畢業生就業難度。現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用人單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單位重視人品和能力,對專業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因此,學生乾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一專多能”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用人單位看重的是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3、大學生誠信缺失造成就業危機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基本要求。在就業情況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畢業生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為了能夠在社會中尋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學生不從築高自身的實力出發,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裝自己。正常的包裝無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裝會演變成偽裝。這樣一來就業誠信缺失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使得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產生懷疑,結果只能是大學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一)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必須加大人事制度、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改革,擴大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用人自主權,使用人單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進,無用的人能出;加強戶籍制度的改革,為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開方便之門,使人才能合理流動;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未就業的大學生提供服務。

(二)調整高校專業和課程設定

在當前飛速變化的時代,大學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當今世界正由工業化社會走向市場、資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間生產、流通、運輸、資訊領域的相互依存關係日益緊密,整個世界將如同一個地球村,誰都無法完全正確的預料未來世界的變化。這就決定現代大學必須是面對未來開放式的,其課程也應從過去那種封閉狀態走出來。在課程佈局上,應適當減少某些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一方面,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所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於向學生提供反映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因為現代社會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選修課的開設有助於彌補必修課無法及時反映這一動態的缺陷。

(三)把就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大學生活的始終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針對畢業生開設的,通過幾次的座談會、報告會、講座等等就算完成就業指導上作了。

對於一年級的新生,應該著重進行心理指導,重點幫助大學生儘快瞭解自己的個性特點,結合入學的專業思想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階段,要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就業的大致情況,讓他們瞭解自己所學專業及適應職業的特點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儘早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養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努力奮鬥的良好習慣。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應著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階段,要通過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全面瞭解,幫助他們分析自我的能力、優勢和存在的缺陷,引導大學生要根據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激發成才意識和行為。

對於三年級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實習和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地去體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並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繼續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對於大三的學生,還有一個重要指導內容就是要逐漸分析整個社會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畢業生的指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這一階段,指導的重點在於傳達就業方針政策、分析預測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作好如何獲取就業資訊、如何進行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等就業準備,處理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臨時性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