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調查報告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2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生調查報告集錦15篇

學生調查報告1

本次調查涉及大學生的整個課外活動,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的課外活動興趣豐富多彩,範圍廣泛,種類繁多。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按次序排列分別為:體育運動(49%)、閱讀(21%)、文娛活動(12%)、聊天聚會(11%)、逛街旅遊(5%)、其他(2%)。本次調查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範圍是書籍、報紙和雜誌,調查表明大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就是閱讀,排序僅次於體育活動,位列第二。

(一)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狀況

目前大學生最喜歡閱讀的課外書籍按次序排列為:文學類(41%),社會法制類(23%)、歷史人物類(9%),英語計算機類(7%),經濟類(6%),專業輔導類(3%),生活類(2%),科技類(1%),軍事類(1%),其他(7%)。目前大學生最喜歡閱讀的報紙分別是《參考訊息》(32%),《中國青年報》(17%),《光明日報》(12%),《日報》(11%),本專業類報紙(9%),體育類(7%),晚報類(5%),文摘(3%),其他4%。目前大學生最喜歡閱讀的雜誌分別是:文摘類的《讀者》和《青年文摘》等(38%),青年類的《中國青年》、《大學生》等(21%),專業類(12%),體育、婚姻、家庭、生活類(11%),社會法律類(8%),影視類(5%),其他5%。

(二)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差異

從年級看,低年級大學生比較喜歡娛樂性、消遣性的課外讀物;高年級大學生比較喜歡知識性、專業性和學術性的課外讀物。例如,低年級大學生最喜歡言情、武俠類國小的人數為24%,而相對高年級只有7%(p0.01)。高年級大學生閱讀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書籍、報刊的人數為16%,而低年級相對只有4%(p0.01)。從性別看,女大學生比較喜歡輕鬆、娛樂性、消遣性的文學類、生活類、言情類課外讀物,男大學生比較喜歡嚴肅性、理論性、專業性的社會、、經濟、法律、歷史、科技等方面的課外讀物(p0.01)。

(三)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分析

課外閱讀興趣,是當代大學生最主要的課外活動興趣之一,僅次於課外體育活動興趣,佔總人數的21%,這也是大學生作為知識文化群體的主要特徵。調查發現,文學書籍(主要是小說)依然是當代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最主要的讀物,這與文學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參考訊息》作為大學生最喜愛閱讀的報紙,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最關心的仍是現實社會和時事,他們特別喜歡迅速客觀的報道和中肯的評論分析,而這正是《參考訊息》的辦報宗旨,也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渴求更多瞭解中國、瞭解世界的思想狀況。《讀者》(原《讀者文摘》)是大學生最喜歡閱讀的雜誌,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餘,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閒、娛樂類讀物,而《讀者》所追求的雋永、和諧、親情、人性等風格,非常適合大學生的閱讀心理(也適合更多的大眾),因此成為了大學生首選的閱讀刊物。造成大學生低年級和高年級閱讀興趣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級大學生的理論素養比較差,學術水準較低,專業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方法,因而對專業性、理論性、學術性的課外讀物難以產生興趣,只能把閱讀興趣主要放在消遣、娛樂性的讀物上。特別是許多女大學生對嚴肅的邏輯性強的社會、經濟、歷史、法律、科技等方面的讀物興趣更少,而對活潑、輕鬆、娛樂性的文學類、生活類、言情類讀物甚感興趣,這主要和女大學生的重形象思維,情感豐富細膩,社會親和性強等特有的性別心理有關。

學生調查報告2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快樂,也有自己的不幸。而隨著社會的激進。面對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日漸豐富,家庭生活也豐富起來。構建高質量的家庭生活成了人們的強烈需求,但在這越來越“精”的社會中,人們面對的競爭、矛盾、困惑、誘惑也增多了,這也就導致了家庭的不穩定性。目前的社會家庭中,穩定的溫馨的是許多人嚮往的。因為現在的下崗待業,家庭離異,家庭重擔,家庭不和諧以及貧困家庭佔了很大的比例。如xx年幼的弟弟(讀國小)。而這一對父母為了在自己精神上彌補對女兒的歉意,就不停地給錢,在物質絕對滿足她。幼小的心靈是金錢填不滿的,她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這個女孩子雖在老師的關心下進入了職高,但目前發展狀況很不好。再比如xx年。這些由於家庭的殘缺導致的後果由孩子們承擔著。學校的教師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缺愛的孩子們。他們需要關心,需要心靈安慰和心理調節,使學生勇敢地面對家庭逆境,克服困難,增強生活的勇氣。同時也要關注孩子們的精神需求,發現他們的興趣,多開展活動,給他們的生活增添色彩,讓他們在學校了愉快,儘量避免孤獨。讓集體的關愛,他人的友誼,老師的鼓勵和呵護來支撐著他們。同時,教師還應該多與其家庭聯絡,多與其父母交流,讓父母在滿足自己的生活的同時,多顧及孩子,多給他們歡笑。

除了以上較極端的家庭負面影響外,還由於文化或素質的原因,家庭對孩子們仍有著特別多的負面影響。

如家長關心,愛孩子,更是望子龍。他們可以為孩子而砸鍋賣鐵,但他們自己卻過著沉迷或消極的生活。他們或許會以分數至高,或許會老子唯大,或許會棍棒教育,看起來他們是在關心學生。老師為了幫著家長維護點尊嚴,也不得不昧著良心說學生的不是,教孩子如何的尊重父母。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是否也應該對他們說不?是否也應該給他們上一堂“生命平等”的課呢?

再如另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成才也特別關心,但他們關注的是結果,而非過程。因為他們或許因為工作忙,或許為給孩子掙學雜費而外出打工,他們把孩子(也把希望)寄託給了學校,寄託給了老師。面對這少親情,少聯絡,少配合的教育,不管孩子遇到什麼事,可都得由老師來擔著。這老師已不是老師了,老師兼慈母也就產生了。

與上相反的可能就是為了孩子可以包攬孩子的吃喝穿睡,孩子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或許還會配著手機,或許還會揣著大把錢財。這樣,天真的孩子們也就有了:他(她)們今天有一件新衣服,我明天要買一件更好看的;他(她)們今天花了二元錢請客,我馬上用五元錢請客。什麼自己的事自己做,什麼勤儉節約,什麼艱苦樸素,在他(她)們眼裡可是笑話,“瓜”一個。這愛孩子不當也需教師來化解。

更有甚者,如xx年級的上升,戀愛的人數比例也呈上升趨勢,大一中,有 22.5%正在談戀愛,大二.大三.大四中,分別為35%、46%、52%。

早戀的現象比較嚴重,在16歲以前談戀愛的達到了15.4%,17-18歲為23%,19-xx年人來說,戀愛更多的是一種涉及生活全貌和人格整體的事情。如果說一個人進入青年期以後,在人格、生活態度以及人生觀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導致這種變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過於戀愛的影響。而關於戀愛對學習生活的影響時,35%的人表示,學習生活更有動力,此類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戀愛觀,能正確地處理學業與愛情的關係,具有積極的心態。當愛情遭受挫折時能較好地應對挫折,有利於學習生活;而8.5%的人認為變成“兩人”世界,脫離集體,影響正常的同學交往;有25.6%的人認為影響了學習.

根據調查,選擇對方的依據中,32%的大學生首先考慮的是人品問題;34%考慮的是是否和自己性格相和,“選擇好一個人非常重要,因為當你選擇一個人時就意味這你的選擇是一種生活、一種目標。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著一場災難。”因此人品和性格(是否和自己相和)是66%的大學生所選擇戀人採取的依據。這是一種比較高尚的擇偶標準,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條件,如社會地位、物質等的擇偶還要經受住社會現實的考驗。當大學生情侶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擔當家庭責任的現實問題直接擺在面前時,理想化的愛情能否維持還很難預測。也有11%的同學以相貌為依據的,這看也是正常,但這樣的愛情難以天長地久。對於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依據,有15%選擇這個,這其中女生佔很大部分,很多女生則往往看重的是對方的能力,希望有一個能力比較強的男朋友。

如何認識自己的戀人,將近一半是自己的老鄉、同學或校友,為49.5%,在長久的相處過程中,產生了感情,正是所謂的日久生情;大學的社會活動很多,這樣,接觸的機會也增加,有20%的人是通過這種機會認識的;經朋友介紹的,比例也多,佔到了18%,這是一種比較土的方法,但也是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而通過偶然機會碰到的只有7.5%,偶然碰到,本來就不怎麼熟,那在一起的機會就更少。

對於失戀的問題,被調查者絕大多數都認為順其自然比較好,有82.3%同學能夠對自己自我調整,轉移注意力,而有16.7%的同學則認為自己不能很輕鬆得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甚至有小部分的人選擇報復等一些不成熟的行為。

最後,面對畢業和以後,有什麼打算,25%的表示,大家在一起不容易,要好好在一起,堅持,努力走到最後,直至婚姻;也有15%的人表示,假如現實不應許在一起,比如與事業的衝突,城市的距離。父母的醫院,只能選擇分手;也有48%的人,認為以後的事情難料,順其自然好;大約12%的人表示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只想現在開開心心的在一起。

在大學裡,適當的愛情還是需要的,但我們不要過度的沉溺在愛情中,不要在熱戀中迷失自己的方向,畢竟大學生活是我們學習和適應社會的關鍵時期,不能為了一時的快樂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拋棄了。對於愛情我們要始終保持一種平穩心,正確面對愛情。

學生調查報告3

在我們身邊,你可否注意過,我們身邊就潛藏著一些在步步威脅著中華民族漢字傳統文化的殺手——錯別字。為了發現社會上錯別字,我就在今日做了一次調查,下面是我的調查成果——

我共調查了11家,其中有4家含有錯別字,共有8個錯別字,佔調查的36.36%。這些錯字的錯因有:同音混、故意混、形近混和不認真、手誤致錯的。同音混的在錯別字中比較常見,屬於別字。如:淦江路附近的一家餐廳名為“食新食異”,很顯然,與四字詞語“實心實意”相混。同時還有些故意的成分,為的就是能吸引顧客的眼球。形近混的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同樣屬於別字。如:在復康路路口設定的一塊指引牌把“王頂堤派出所”誤寫成“王頂提派出所”。這因為“堤”與“提”相近就寫錯了。而這裡面也含有一些不認真的因素。還有一種,是一塊立柱式路名牌上,一面寫的是正確的“天拖北道”,而另一面卻是錯誤的“天託北道”。還是和上面那個例子的錯因一樣,形近和不認真致錯。而不認真致錯是錯別字中最常見的,最明顯的還是復康路王頂堤橋附近的一個寫著“第05006號110報警點”的街角牌誤把“諮詢熱線”寫成了“資諮熱線”。可以說,現在的錯別字搞笑的都不能再搞笑了!

所以,我提出的建議是:希望人們不要再粗心了,一定要細心!各位老闆們也不要拿替換過的祖國的成語當自己的店名了。因為現在的錯別字很容易使小孩子們受到誤導,從而可能使中華民族的漢字傳統文化走向錯誤的趨勢。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好漢字,這可是我們祖國的文字啊!

學生調查報告4

最近閒來無事做一報告,希望我說的對的幫我頂頂哈,不對就說出個人觀點我還重新修改報告,大學生一個時代的新名詞,也是一個社會發展的象徵。

在我們農村有一個觀點,讀一個大學,離開落後的農村,隨認現在農村發生啦很大的變化,但是傳統思想還停留在很多人的腦海中。在農村有很多人都這樣認為,讀啦一個大學,多少要高人一等,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過去有工分,吃國邊,一生無憂。隨認時代變啦很多,但是這個思想多多少少還有點停留在上一輩的腦海中。認為自己的孩子只要讀啦大學就會有發展,就會賺大錢。為什麼呢,可能很多家庭並不富有,為啦佩養一個大學生把家裡得一點老本都拿光啦。以前很紅光的家庭一下就變的不那莫好,有人說不就是五六萬快錢嗎,對有些家庭來說這點錢並不算什麼,可又有多少家庭都有十幾萬呢,我看不是很多,有是有。

都是農村娃我最瞭解農村情況。有的人家送一個大學生撈空啦家底,窮他不怕,怕人家說他,你崽讀啦大學怎麼也跟我崽一樣,有人說打人不打臉,可這個話就打啦人家臉,。讀大學的崽是他家一家的驕傲,你說他可能沒關係,可你不能說他孩子謬用。可現實就是那樣,有的人就會說人家短處,(我說話比較直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我認為正確我會做出修改,謝謝大家支援),就這樣,家庭父母就希望自己孩子在外面很成功,能當上高薪簇,能買車買房,可現實往往相反,社會永遠不給你夢想,老闆也是一樣,他給你開五千,你就必須跟他賺到一萬。可想而之,家庭給啦太多的壓力給你,給你背啦一個大包,你怎麼能跑的過出來早,又處事圓滑的七零後呢。現實永遠是現實,從不給你講價。你就的必須面對,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出來兩三年,以前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大學生你叫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家人的不理解,外面行事的堅難,讓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白手是弄不到芝麻的。空有一腔熱情不會給你帶來成功之路。

所以很多大學生開始迷茫,不知道自己出路在那裡,愛上啦網路遊戲,愛上啦上網,只有那裡才能找到自己感情的著點,憑心說,我很理解你們,在我身邊看到過很多落寞的大學生,有時也只能說兩個安慰的話。有的大學生說,家庭希望我很成功,可要成功真的很難,對前途一片迷茫。我能理解,都是農村娃,知道農村人的看發,知道他們那思想,我還是真心的提醒一個,穩打穩幹,步步為營是你們成功的保障,好高毋遠那真的是前途迷茫。有幾大的鍋就下多少米,不要過分去要求結果,用心去幹好眼前的事是你最大的成功。

學生調查報告5

調查目的:

在校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儲備力量,是社會前進主要推動力,不斷惡化的就業環境讓大學生不得不更好地充實自己,且擁有一技之長。而現今火爆的車市,讓以大學生為主的年輕人趨之若鶩,所以考取駕照也已成為大學生在就業選擇上的重要指標。為了更好的規範陽光城駕校培訓市場,為各位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加優良考取駕照的學車環境。為此,我們組織了一次聯合陽光城四個大學校區的抽樣調查。

調查物件:

陽光城四所大學在校學生。

調查單位:

四川天一學院、成都資訊工程學院、國際標榜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理工美術學院。

調查專案:

陽光城四所大學在校學生對駕校行業的理解以及對考取駕照的需求。

調查方法:

便利抽樣調查為主,在四所大學宿舍樓隨機派發調查問卷。

調查工作期限:

20xx年4月29日—20xx年6月16日

調查組織與實施:

20xx年4月29到5月2日,三天分別去四所大學宿舍樓進行問卷派發並回收。

陽光城在校大學生駕校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儲備力量,是社會前進的主要推動力,但是隨著大學生整體就業環境的惡化,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也日趨多樣與複雜,這就需要大學生在學校時就能更多的充實自己且有一技之長。而考取駕照也成為了大學生就業的必要條件之一,本次調研我們將力圖揭示陽光城在校學生對駕校行業的理解,以及考取駕照的需求。並共同解讀所得出的結論。

調查結論簡述

本次調查一發放問卷為主,我們依據各校學生比例進行問卷數量的確定,堅持隨機派發的原則,派發了300份問卷,收回了289份問卷,96%的回收率,無效問卷3份,有效問卷286份,回收有效率95.3%。

第二題:通過統計可知,導致在校大學生不考駕照的因素有,沒有時間(佔40%),沒有需要(佔24%),費用高(佔19%),其他(佔17%)

結論:通過此表我們可以看出,駕校的市場還是很廣大的,因為更多的同學沒有學車不是因為沒有必要,而是以沒有時間作為藉口來推脫。為此,我們應該採取措施刺激這部分同學的學車慾望,在開學的時候,對在校學生及新生加強宣傳,對學校的社團組織進行一些贊助,之後讓學校社團出面組織沒有報考駕校的學生聽一堂由駕校提供的駕校知識相關講座,為同學解讀未來社會對駕照的需要程度,學車考取駕照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以及天欣駕校對學生市場的重視程度,以此喚醒同學們學車的慾望,如果同學們願意組團學車,駕校會提供低價格、高質量的集中培訓,盡一切力量做好學生市場的駕校培訓工作。

第三題:大學生希望學車的時間是在假期(佔58%),在週末(佔32%),在晚上(佔3%),其他(佔7%)

結論:招聘兼職的教練,提高教練的待遇,增加練車車輛配置,加強在學校的宣傳力度,集中各方面力量開辦假期培訓班,在假期之前就做好資料稽核的工作,假期時集中主要時間培訓學生學員,儘量的充分利用假期的時間讓學員通過考核。

第四題:大學生報名的首選方式是直接到駕校報名(佔63%),到學校駕校代理處報名(佔23%),直接找教練報名(佔9%),電話報名(佔2%),網上報名(佔2%),朋友介紹(佔1%)。

結論:說明絕大部分的同學還是直接到駕校報名處報名的,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報名處的選址、鋪面的裝修、環境的佈置以及駕校的宣傳,例如:與學校的社團合作,對社團舉辦的活動進行贊助,在學校招納兼職的駕校聯絡人員以方便學生的瞭解諮詢,注重維護駕校在學員中的口碑宣傳。而網上報名也已成為一種趨勢,所以校園聯絡人也要負責收集有需要考取駕校的人員名單及QQ號、手機號等聯絡方式,並及時聯絡維護,校園聯絡人如能夠帶來客源,即給予提成,以實現雙贏。

第五題:在練車時,學員最多能接受三人制安排(佔44%),能接受四人制安排(佔29%),兩人制安排(佔18%),一人制安排(佔5%),五人制安排(佔4%)。

結論:說明大學生更多的希望三人制的上車安排。所以我們在與學員簽約時就應該瞭解清楚學員是否對三人制的上車安排有強烈的意願要求,如果有,那麼可以以合同條約的方式將上車人數安排固定下來,但前提是選擇三人制的`上車安排就必須遵守教練員的練車時間通知,做到隨叫隨到,早上和晚上通知時不能刻意拒絕,要聽從教練員的計劃安排,不能的話就會是四人制的上車安排。

第六題:學員最多能夠接受3000元以下的報名費(佔59%),最多能接受3000-4000元的報名費(佔35%),最多能接受4000-5000元的報名費(佔5%),最多能接受5000以上的報名費(佔1%)。

結論:說明更多的人希望報名費在3000以下,所以駕校就要把成本控制下來,在保障硬體設施不影響教學的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做學生市場,只要抓住學生市場駕校就會盈利,讓學員做代理,給予業績獎勵提成,對參加團購的學員適度降低學費,做到成本領先的策略優勢,讓低價格、高質量成為駕校宣傳的重點口號。

第七題:(統計過程:將每份問卷的答案順序分別排序設定為-2、-1、0、1、2,然後再對每一項行進相加,和越小,說明就排在選在最前面,就越重要,和越大,說明就選在最後面,影響越小)

通過統計可知,學員在選擇駕校時考慮的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是;教練員綜合素質>場地硬體設施>駕校考試通過率>駕校能否接送>學車地點交通便利性

結論:說明選擇駕校時教練員綜合素質是學員最看重的,所以駕校要針對教練員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嚴禁違規操作,並在簽約合同裡明確註明,且留下舉報電話號碼(號碼可以是芳姐的),教練員如有違反規章制度,舉報後三天內必將給予答覆,如果沒有答覆會採取懲罰措施。

學生調查報告6

調查人:

xx

調查時間:

XX年8月9日

調查地點:

xx小區

調查物件:

小區中學生

關於中學生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報告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漸漸統一化,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而注重外來節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4月1日的“愚人節”、12月25日的“聖誕節”等西方國家節日在中國變得相當流行,而中國傳統的節日像農曆5月初5的“端午”等節日卻被我們中國人淡化了。就此問題,我對小區部分中學校的部分在校學生做了關於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中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並隆重舉行的,比如說“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中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瞭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說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的來源。

二.當代中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瞭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中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說完全摒棄,也不能說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並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於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中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於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媚外的心理,還有青春期特有的獵奇心,導致部分中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中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於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媚外,熱衷於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物件。

四.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中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中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建議給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中學生由於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於西方節日名的名,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2.部分人表示“不承認”中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後,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願接受。

五.保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中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於XX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於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國家能在中國傳統節日裡多舉辦文化活動普及文化知識,當代在校中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瞭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七.附錄

由於我的調查時口頭形式的,所以沒有統計初詳細的資料,該報告只是反映了調查中出現的顯著問題,故不能作為有力的論據。

學生調查報告7

一、問題提出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每年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打掃衛生,準備年貨,給小孩添置新衣服。到了臘月三十(也叫除夕),全家老小一起守歲,當新年鐘聲敲響時,鞭炮齊鳴。以後的幾天大家走親訪友,相互拜年,致以新年的祝福。吃好吃的、收壓歲錢、放鞭炮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春節習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過年的習俗也不一樣,我們對這個節日瞭解多少呢?與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相比,春節的習俗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們就決定開展關於春節習俗活動的實踐研究。

二、調查過程及研究方法

1、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關於春節的研究小課題,並制定計劃。教師根據班級學生情況提出有關活動的注意事項。

2、利用談話的形式,詢問長輩。通過圖書、上網、訪問等多種渠道收集春節有關資訊,並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簡單加工處理的能力。 並學習用交流的方法豐富自己的認識,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掌握的資訊。

3、跟爺爺奶奶準備、幹活,親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來。親身實踐,學會在實踐中探究,增強學生探究和創新的意識,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4、通過小組自主參與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三、調查情況及分析

(一)春節習俗。

通過對青州春節民俗文化的調查,我們總結了關於春節的一些習俗,包括了靜態民俗、動態民俗、飲食民俗。按時間順序具體有:

1、過小年。要說真正進入春節,那就理當從小年開始。在北方,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被稱為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所以一大早人們就把印有灶王爺爺的年畫貼在灶臺旁,加以供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另外這一天一定要吃水餃,取義送行餃子迎春風,在我們家鄉,剛出鍋的餃子要先盛三碗放在灶王爺爺面前,並擺上筷子,用以供奉灶王爺爺和他的兩位娘娘。

2、除塵

臘月二十四這天,爺爺早早把我叫起來,我們一同打掃衛生,房間的裡裡外外、旮旮旯旯徹底清掃一遍。我問爺爺這時打掃有什麼講究呢?爺爺告訴我:“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除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疏浚明渠暗溝,撣拂室內塵垢蛛網,清洗鍋碗瓢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等。年前打春時,各家再忙也得趕在打春前徹底整理一下室內外衛生,立春後就不可再打掃了,防止把新春的財氣、新春的喜慶掃了出去。

3.貼春聯

臘月二十九這天,吃過早飯,我就和爺爺忙著貼春聯和福字。

原來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王安石“千門萬戶除舊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說的就是這件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

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人們還喜愛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4、守歲、年夜飯

除夕有守歲的習慣,我國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

在我們家,每年的年夜飯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魚和雞是必不可少的菜。魚象徵年年有餘,它們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呢!還有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必不可少的當然要數餃子。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5、放鞭炮: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時整放鞭炮也是一種特殊的習俗,它寓意著"辭舊歲,迎新春"。放鞭炮賀新春,在我國有兩千多年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說起爆竹的起源,有個有趣的傳說。《神異經》上說:“西方山中有焉,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驚憚,後人遂象其形,以火藥為之。”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記載,說明當初人們燃竹而爆,是為了驅嚇危害人們的山魈。據說山魈最怕火光和響聲,所以每到除夕,人們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嚇跑。這樣年復一年,便形成了過年放鞭炮、點紅燭、敲鑼打鼓歡慶新春的年俗。

春節放鞭炮,作為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這種活動,雖然可以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但放鞭炮釋放的煙塵,濺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引起火災,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會造成一些人員傷亡。隨著社會和人們的文明進步,對春節放鞭炮這種習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視。以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煙花爆竹的規定。

6、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間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到宋代,親朋好友之間會相互送貼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到了明代,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的祝辭。

7、壓歲錢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源遠流長,因為“歲”與“祟”諧音,它預示著鎮歲、去病、避邪、祈福等,是長者對晚輩的美好祝願。早在漢代我國就已出現壓歲錢,以圓形圓孔和圓形方孔居多,錢的正面多為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凶”。“福山壽海”、“長命富貴”、“強身健體”等,還有的正面為錢文,背面為祥瑞圖案,如“北斗七星”、“龜蛇”、 “老虎”、“八卦”、“生肖”等紋飾。現在長者喜歡選用連號的新紙鈔賜於晚輩,有“連連好運”、“連連高升”之意。

學生調查報告8

調查人員:第一組組長左芮及其組員

地點:富縣高階中學

時間:20xx年10月1日

班級:高一一班

調查物件:高一級學生

調查方式:採集資料

調查物件的選擇:抽樣調查

1大部分學生都對網路存在較高的興趣,比較喜歡上網。

2中學生上網的目的:

(1) 中學生上網大多是玩遊戲,其次是聊天,下載電影音樂或資料

圖片;

(2) 男生上網多為玩遊戲,女生是聊天看影音;

(3) 瀏覽百度,新浪,騰訊等熱門網站。

3中學生上網的時間及網路心理:大部分為節假日,平均上網時間為1到3小時,上網大多是由於盲目從眾,是在朋友和同學鼓動下去的。

4上網途徑:多數是在網咖,較少部分是在自己家或同學家。

5是否贊成中學生上網:家長持反對意見,認為上網會耽誤學習,浪費時間,網路還從在不健康資訊殘害學生身心健康。但是中學生較為贊同,認為上網可以放鬆心情,緩解學習壓力,但要有較好的自控能力。

6上網的好處:

(1) 開闊眼界,擴充套件知識面,讓自己更充實;

(2) 資訊量大,準確,快速;

(3) 可以與他人廣泛的交流,較為方便。

7上網的弊端:

(1) 容易上癮,中學生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於網路,耽誤學業;

(2) 如果上網時間較長,會影響歇息,上課瞌睡;

(3) 容易荒廢學業,容易受網路上不健康文章所鼓動而放棄學業。

8調查結果:

(1) 富縣城區共有十多家網咖,其中有少量非法網咖;

(2) 我校周圍樂園網咖,異人類網咖客流量大,人員雜亂,多為青少年,存在較多不穩定因素!

9.現在的青少年大多都沉迷於網路遊戲,不但荒廢了學業,而且身心健康受到了傷害。

10.解決辦法:

(1)學生要加強道德教育,提高自身修養;

(2)學校與家長要多聯絡,反應該生的學習情況;

(3)社會監督。

學生調查報告9

調查內容:大學生網購相關情況

調查地點:**大學、**大學、**理工大學、**學院

 調查方法:校園內隨機調查方法

 調查時間:20xx年6月18日-21日

時間安排:星期六(18日)發放調查問卷表

星期天(19日)發放調查問卷表

星期一(20日)整理分析調查問卷結果

星期二(21日)撰寫調查報告總結

撰寫日期:20xx年6月21日

 樣本數量:100份

 樣本情況:**市在校大學生

調查人員:**大學**院 **

報告撰寫:***

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

大學生網購的原因分析

通過我們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網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購買方便,節約時間;其次是:價格便宜;然後是:商品比較齊全;最後:款式新穎,看到別人買,自己想買,還有其他的。

原因 性別 男生 女生 所佔比列

價格便宜 14 49 0.31

購買方便,節約時間 22 46 0.34

款式新穎 5 23 0.14

商品比較齊全 8 17 0.12

看別人買,自己也想買 4 7 0.05

其他 2 5 0.04

注:通過上表得知:大學生網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購買方便,節約時間和價格便宜,其他詳見於表。

大學生網購產品型別分析:

從我們的《大學生網購問卷調查表》的問卷分析結果,我們不難發現大學生通常在網上購買的產品型別。不管男女,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選擇了服飾類的,其次是有一部分的女生選擇的化妝品、護膚品和一些男生選擇的文體用品;當然還有一些同學選的是點卡等其他的選項。

產品 性別 男生 女生 所佔比列

化妝品、護膚品 2 11 0.09

服飾類 18 51 0.49

文體 10 5 0.11

數碼 6 2 0.06

其他 16 20 0.25

注:大學生網購的最主要的產品是服飾類

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情況分析

消費的金額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決定,而大學生並沒有實際的收入,所以一般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其中女生偏多。

金額數 男 女 男生所佔比列 女生所佔比列

30以下 7 4 0.18 0.07

30-60 9 30 0.24 0.48

60-100 9 22 0.24 0.35

100-200 7 4 0.18 0.07

200以上 6 2 0.16 0.03

注: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普遍比較低,主要集中在30元-60元和60元-100元,男女生相比,在100-200元之間和200元以上,這兩檔男生的消費金額高於女生。

大學生網購經歷分析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網購的次數越來越頻繁,特別是大學生,在校大學生基板上都有網購的經歷。

網購頻率 男 女 所佔比列

經常 8 7 0.15

一般 9 10 0.19

偶爾 16 40 0.56

從不 5 5 0.10

注:網購頻率主要是集中於“偶爾”與“一般”這兩者;“經常”和“從不”的同學相對而言比較少。

大學生對於導購的網站或是網購的建議分析

售後服務有待加強

保證產品質量

提高物流的及時性

提高產品真實性,完善其網站功能

豐富產品的種類款式,增加創意

商品圖片實物要一致

降低運費

服務態度有待加強

對商品的介紹說明能更詳細一些

誠信生意

大學生對於網購商品的滿意程度

滿意程度 人數 所佔比列

很滿意 20.02

滿意 36.36

一般 59.59

不滿意 3.03

很不滿意 0

注:大學生對於網購的商品滿意程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滿意”這兩項,也有少部分同學表示“很滿意”和“不滿意”;沒有人選擇“很不滿意”。

學生調查報告10

一、提出問題:

現今,國家大部分河湧都受到水汙染,我們家鄉的許多河流也不例外。這是自然汙染嗎?不是的!!記得我們還小的時候,家鄉的許多河流還是清澈見底的。過去每到夏季,游泳的、釣魚的人絡繹不絕,給人的感覺是乾淨、清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遲,歲月的逝世,那些河水已經不像樣了,現在撲鼻而來的是一陣陣的臭味,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的垃圾、一堆堆的建築廢料。究竟致使這些河流被汙染的原因是什麼?水汙染帶來什麼危害?今天,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到當地進行調查,調查。

二、調查目的:

1、通過調查,瞭解當地河水汙染的主要原因,帶來的一系列危害。

2、通過訪問,清楚群眾對水汙染的認識。

3、通過查閱,查詢改進的方法,進一步使家鄉的河水恢復昔日面貌。

三、調查成果:

(一)水汙染的原因:

1、船家和行人亂丟垃圾,為了圖一時的方便而絲毫不顧環境被破壞。因為垃圾遍佈衝面,使錦水衝的水質汙染程度升高。沖裡的魚兒和蝦從此也不能在乾淨的沖裡暢遊;

2、衝底淤泥堆積,使沖水受到較大的汙染。也使沖面積減小,影響船隻行駛;

3、工廠直接將廢水排到河流裡

4、人們都把生活汙水排放到河裡;

5、村民經常把一些動物的死屍拋掉入衝,以致臭氣熏天;

種種不良因素致使這條沖受到嚴重汙染,沖水發黑發臭,影響到附近居民的呼吸,對環境、空氣造成了很大的汙染,嚴重影響市形象和群眾生活。

(二)存在的危機

一些工廠為了方便,通常把一些廢料汙水通至江河,就連家鄉的憶帆河也面臨著這樣的危機。所以,人們要自覺做好。

(三)解決措施:

1、控制汙染源,尤其是在河流上中游限制汙染物質的排放,主要是造紙廠、冶金廠等等;

2、沿河多植樹,保持水土;

3、減少汙水的汙染度,利用化學方法將汙水中的有害物質中和或沉澱;

4、加強人民的環保意識,不亂丟垃圾,如有發現,進行適當罰款;

5、控制河流汙染,保持水源的良好水質,並可持續利用;

6、有專人定期清潔河面垃圾;

7、工廠不排放或儘可能少排放廢水,工業用水經處理後迴圈使用。

(四)我們的行動

1、向全校師生髮出保護水資源倡議

國小生作文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學生不喜歡作文,甚至懼怕作文,這是當前國小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為了改進作文教學、提高國小生的作文水平和習作能力,我決定進行一些調查,從調查入手,希望通過對國小生寫作現狀的調查,瞭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心理狀態,並分析產生這些心理狀態的原因,以作為改進作文教學的參考。

在實際的教學與學習中,由於地域文化、經濟發展、教育觀念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加之寧夏地區經濟比較落後,資訊相對閉塞,儘管教師們主觀上非常努力,真正做到了敬業愛崗,以學生的發展為主,可由於受到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教學裝置的落後,從學生的習作可以看出,農村國小的學生習作與城市國小的學生習作有明顯差異。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國小生作文心理狀態很不樂觀,其自身的生活環境對他們的作文能力存在著一定影響。

學生自身環境包括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主要包括硬體和軟體兩大類。硬體主要包括校園建築(綠化、文化)、教學裝置(教學儀器、參考資料)等。軟體則包括比較多,如校長辦學觀念、教師的素質、教學能力、教學觀念,以及校風班風等。而家庭環境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況(家長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家長意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家長對培養孩子的習作和閱讀等學習能力的認識)、家庭學習氛圍等。本次對學生作文心理狀態的調查,首先希望通過這次調查,為學校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和指導教師的實際教學提供依據,其次還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夠真實的瞭解學生的作文心理狀態,瞭解影響學生習作的一些主要因素,以便在實際教學中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改進作文教學。

二、方法與步驟

1、隨機抽取本校學生三至六年級八個班共計298名學生(其中男生140名、女生156名)做為樣本。

2、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對寫作的態度,命題方式的選擇、審題情況、選材方法、指導需求、教師講評時的心態以及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方法和存在困難等方面的意見,做出資料統計。

3、在各班任課教師日常觀察瞭解的基礎上,將班級學生按作文成績好、中、差分類,在各班任取一名作為代表,每班3人,共計24人,對他們進行專項調查。專項調查的要點有:a你喜歡作文嗎?為什麼?b你對哪些事、哪些活動有興趣?是否應該把它們選為作文內容?c你認為老師讓你寫的作文題目哪些比較好寫?哪些比較難寫?為什麼?d你希望得到老師哪些幫助?專項調查採取個別談話的方法進行,並注意做好談話記錄。

此次調查,除了對學生的在校心理狀態進行了調查外,也瞭解了一下學生的家庭因素。在調查中發現,家長收入對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的期望與孩子的習作能力相關不大,但也有一定影響,家庭收入好的,給孩子買的課外書較多,孩子的閱讀量相對大些,作文能力也相應好些;而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雖然有,但限於家庭情況,這些期望只存在於家長的主觀願望之中,沒有精力或能力輔導,因此沒有付諸於行動,只憑孩子自己去努力學習了。這與家長的文化程度也有一定關係。

此外,學生認為,教師的素質、教學能力以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對他們的習作也有一定的影響。他們喜歡用心關愛他們的老師,喜歡課堂氣氛輕鬆愉悅,喜歡能讓他們自由表達的老師。同時在調查中學生們也提出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裝置等問題,諸如教學儀器等。學生建議,學校圖書室應該時常更換新書,而且要允許學生隨時借閱,不要存放“老掉牙“的書籍,而且還只是裝裝樣子而已。他們覺得老師應該不斷轉變觀念,更新教學方法,使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

四、討論

上前城國小學生作文心理狀態形成的原因以及可能的改變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上前城國小學生作文心理狀態的形成原因:

上述調查表明,上前城國小學生作文心理狀態的形成原因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第一,不喜歡作文是當前國小生對待作文的基本態度,找不到合適的寫作材料是他們不喜歡作文的主要原因;

第二,對作文指導方式的需求反映了他們獲取材料的迫切心情,那種希望教師允許自由命題作文,又從自身作文成績狀況出發對待教師講評的心態,也恰恰體現了符合他們年齡特徵的心理需求;

第三,學生自身的生活環境和見聞經歷以及平時的閱讀量對學生的習作有一定關係。

(二)、可能的改變方法

為幫助國小生解決寫作困難,激發寫作興趣,我認為作文教學應該順應國小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改進,如命題要切合實際。

第一,在寫作內容上,要根據國小生的生活情景和經歷,誘導他們從生活出發,讓他們從身邊的小事中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第二,在命題方式上,要逐步突破封閉格局,開拓思路,以激發國小生的寫作熱情。

第三,在課堂上多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多寫多練;在課外多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積極有益的活動;增加閱讀量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四,在以後的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努力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學校也應引進新的教學裝置,定期開放閱覽室和增加新圖書,積極為學生創造條件,開闊他們的視野,從而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其習作能力。

學生調查報告11

秉承學院團委“實踐真知,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共建和諧”的宗旨,今年我選擇了社會調研活動作為我的實踐內容。眾所周知,法律是我們維護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世紀高階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於是我對汕頭大學留校過年的50名外地大學(非本科法學專業)進行了調查。

一、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汕大未返鄉過年的50名非法學本科專業的外地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二、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瞭解,調查情況如下:

1、85.13%的大學生認為法律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還有少數14.87%認為無關;

2、54.87%的大學生秉信法律能為他們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糾紛,維護切身的利益,8.21%卻認為不能,還有36.92%認為目前不能,但相信以後會逐漸完善;

3、23.59%的大學生對法律所規定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瞭解不是很清楚,73.33%大學生了解一般,只有3.08%瞭解很透徹;

4、通過電視、網路、報紙、雜誌等渠道獲得法律知識的學生比例居多,佔76.41%,12.82%是自己通過看有關法律方面的書籍瞭解,通過國家普通法宣傳這一途徑的佔最少數,為10.77%;

5、問如果你在網上買到一件偽劣的電子產品,70.77%的人採取要求退貨的措施,13.85%大學生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好自認倒黴,15.38%表示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問:某人經過一棟樓,剛好被樓上掉下的花盆砸中,大腦受了傷,導致下半身癱瘓。他的家人去了那棟樓挨家挨戶地問是誰家掉下來的花盆,但大家都不承認。那他該怎麼辦?

其中1.54%認為找不到肇事者,只能自認倒黴,88.72%贊成報警,讓公安機關介入調查此事的方案,9.74%的大學生主張把整棟樓的居民全告到法院;

7、12.31%學生認同“違法行為一定是犯罪行為,犯罪行為一定是違法行為”的說法,其餘87.69%則反對;

8、只有少數14.36%大學生有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經歷;

9、83.08%大學生認為在不被告知的情況下,自己的照片被他人用於商業宣傳屬侵權行為,8.21%大學生持相反觀點,另有8.72%表示不清楚侵權與否;

10、如果被侵權,5.13%大學生認為“無所謂,反正對自己也沒多大的影響”,26.15%表示要私下和平解決,甚至有1.03%堅持私了不行,要用武力解決,67.69%大學生則希望通過老師瞭解相關法律知識,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11、對於大學生闖紅燈或騎自行車載人的行為,15.38%以為不必大驚小怪,10.77%認為要嚴格禁止,甚至8.72%的大學生主張應加以處罰,65.13%認為應加強宣傳教育;

12、50.26%大學生認為法律的執行在新聞、報刊、電視、廣播等輿論的監督下最有效,18.97%認為在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等領導機關的監督下行之有效,23.08%認為群眾監督更有力,4.62%認為這取決於執行機關的自我監督,最後有3.08%表示說不清;

13、79.49%大學生同意“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說法,14.36%則不認同,6.15%覺得得看錢數目大小,如數額較大則同意,數額小就無所謂;

14、80%大學生認為任意毀壞公共垃圾桶的行為屬違法行為,13.33%則認為不違法,還有6.67%表示不清楚此種行為是否違法;

15、2.05%大學生表示從來不會關注日常生活中社會發生的法律案件及從中汲取法律知識並嘗試從法律角度來分析這一案件,90.77%承認很少有這種自覺性,只有7.18%大學生經常關注這種法律案件且有汲取法律知識的熱情。

備註:本次調查問卷共200份,有效填寫人次為195。

三、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的因素。

(1)重視程度不夠,缺乏主動性。根據調查瞭解到,仍有14.87%大學生認為法律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無關。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普遍認為專業知識才是他們應該努力與花放精力的方向,不是法律專業的學生把時間浪費在學法律知識上並不能獲得什麼實質性利益,是極愚蠢的行為。據我切實瞭解,多數大學生認為法律枯燥乏味,法律課上基本臥倒一大片,更談不上會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也只求考試過關,大多數學生重學分輕實效,也是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

(2)傳統的妥協性與劣根性。調查表明,佔很大比例的大學生在自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堅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協觀點,得過且過,不採取任何法律措施;(這將助長了違法分子的氣焰)

(3)缺乏實踐性。關注日常生活中社會發生的法律案件及從中汲取法律知識並嘗試從法律角度來分析這一案件的學生僅佔調差人數的7.18%,微乎其微。且只有少數14.36%大學生有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經歷。大學生極少參加法律實踐,是對現實法制缺乏感性認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師、學校方面的因素

(1)重視程度不夠。除了法律專業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關法律的課程,老師都不會嚴格要求學生,對於學生在課堂看其他與課程無關的讀物或睡覺或聽音樂等一切做與法律無關的事的現象,也司空見慣,這似乎也是近年各高校的“教學傳統”了,這師生“默契”潛滋暗長,發展得順乎自然。由此,學生得到的法律知識更加貧乏了;

(2)課堂氣氛沉悶。法律知識相對於其他學科,確實比較枯燥,老師授課方式又缺乏生動性,導致課堂氣氛呆板,學生昏昏欲睡,鮮有積極性;

(3)學校宣傳力度不夠,學生不能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其與生活的密切性。

四、調查總結及應對措施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維權及守法自覺性不高。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必須採取多種途徑和靈活多樣的方法。為此,我建議學校可有針對性地從三方面入手。

(一)進行普法教育

1、教學內容的選擇:

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與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應講授與學生有一定聯絡的法律,容易提高學生興趣,增強普法效果,從而也使學生通過普法教育獲得值得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觀念;

2、教學方法的改革:

原本枯燥的法律課加上教師死板的教學方式更使學生上課提不起精神。因此,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進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應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比如課堂討論,多進行社會著名案例分析,結合錄影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普法達到我們所要達到的效果。

(二)實踐性的增強:

多組織學生進行與法律有關的活動普法教育畢竟過於抽象,要真正喚醒學生的法律意識,應採取一些更具體,更行之有效的辦法,針對大學生年齡及性格特點,把法律意識的培養同組織活動相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學生通過自己模擬法官、律師、檢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國一些訴訟法程式掌握,也通過模擬對犯罪分子的審判,對旁聽的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提高他們守法的警惕性,從而自覺守法;

2、組織一些有關法學方面的知識智力競賽;

3、組織學生去法院旁聽,達到開拓視野,深入社會,更深切地體會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重要性的效果;

4、請有關辦案人員或著名法學專家來校開講座,既能讓學生了解時事,也能使學生更深切體會法律的權威。

目前,公民法制觀念還是比較淡薄,成為推進法治程序的障礙,所以,樹立法制觀念,增強全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是實現我國法治化的前提,更是我們大學生的義務。

學生調查報告12

除了我們調查內容的收穫,我認為這些調查中所碰的壁也教會了我們許多。在隨後的實踐日子裡,它能使我們更快的調整過來,真正的走向社會去實踐,在陽光中收穫快樂。20xx年7月7日,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它是盧溝橋事變紀念日,但是對於我們公共管理學院三下鄉隊伍來說,今天還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下鄉”。‘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的此次暑期社會實踐並不是“下鄉”,因為我們所服務的解放街道屬於定海城區。但是我覺得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這是一次思想上的“下鄉”。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著這樣一種思想,那就是學生的任務就是把書本上的知識掌握好,其他的基本上與我們無關。所以我們主觀上往往認為書上的知識才是正確的,而對於社會這個大課堂,我們卻嚴重缺乏瞭解與關注。

此次我們解放街道社群調查分隊主要圍繞社群老人養老、外來人員子女管理等三個課題依次展開。可以說,這些群體都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也是我們國家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問題存在比較多的群體,同時也是我們一直以來比較關注的群體。由於種種原因,基層政府部門的決策往往很難落實。通過走訪群眾,我們瞭解到了一些現實的無奈,比如一些老人對社群娛樂設施的建議和對老年大學的嚮往,由於種種原因卻不能實現。這更激發了我們為基層發聲的強烈願望。

但是走出課堂,走到夏日的陽光下,走到社群群眾裡,我們又發現了我們所學知識的匱乏,反而是社群的一些居民給我們上了課。在我們發放調研課題問卷的過程中,我們才真正對自己設計問卷的幼稚程度有了最為直觀的認識。“可以多選嗎?”“我家沒有老人怎麼填?”一句句問話毫不留情的揭示出了我們問卷中的種種漏洞。在相互的經驗交流中,隊員們普遍反映自己經常吃到閉門羹。其實,排除一些居民不願配合的個別客觀因素,我們的調查方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居民不識字,有些受訪人員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如個體經營戶),他們自然不會積極的來配合你的調查活動。

當然,除了我們調查內容的收穫,我認為這些調查中所碰的壁也教會了我們許多。在隨後的實踐日子裡,它能使我們更快的調整過來,真正的走向社會去實踐,在陽光中收穫快樂。

學生調查報告13

調查目的: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書,書是人類進步地階梯,讀書也是瞭解這個多彩世界的途徑之一,一本好書,使人長知識分辨善惡,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那大家讀喜歡什麼書呢?這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故事》……對於大家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調查結果:

據調查顯示:班上有65%的人喜歡讀《童話故事》,5%的人課外閱讀物是科普書,30%的人喜歡漫畫書,20%的人課外讀物是作文書,1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其他類的書。1%的喜歡閱讀《國學》篇章。15%的人作讀書筆記。

調查分析:

有些學生喜歡課外閱讀,認識到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有一定幫助。大多數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

調查建議:

看課外書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通過課外書,多多地積累運用,這樣對我們寫出優美文章是很有幫助的。希望同學們儘量利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來多看課外書,並能做好筆記。願同學們更愛看書,而且要看對我們有益的書,“多讀書,讀好書。”去開啟那扇未知的大門,走向成功的彼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對孩子的營養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我們身邊同學中營養過剩的“小胖墩”和營養不足的“小豆芽”竟還是越來越多。原因就是一些家長認為營養就是給孩子多吃雞鴨魚肉,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另一些家長則相反,認為孩子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全然不顧孩子的生活特點。國小生時期是人生髮育的高峰期,這一時期攝入的營養除了維護機體新陳代謝外,還得適量儲存以保證繼續生長髮育的需求。一旦錯過了這一重要時期,將會給身體發育和健康成長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所以,這個假期,我和爸爸媽媽對國小生不良健康飲食的現象,通過查閱資料、詢問身邊的同學和父母等方法進行了調查。

我發現現在的國小生偏食、挑食現象嚴重。有資料顯示,80%國小生不喜歡吃蔬菜,50%國小生不喜歡喝牛奶,吃雞蛋,85%國小生不吃一點肥肉,95%國小生喜歡吃肉類、巧克力、膨化食品,90%國小生吃的食品單一,每天10種都不到,在選擇上口味是孩子們的首選,然後是顏色、形狀,最後才是營養,一般是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人們的飲食習慣不是與身俱來的,主要是由父母自幼培養的,現在國小生流行的偏食與挑食,實際是一種心理障礙,其根源在家庭。一些父母給孩子吃的食物單調,孩子長大後便會對未吃過的或不常吃的食物不喜歡,甚至厭惡。一些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說什麼東西好吃,什麼東西不好吃,這也影響孩子的心理行為,漸漸的孩子不良的飲食習慣就形成了。

在這裡,我給大家提出一些建議:通過多種渠道對孩子進行飲食教育,要改變飲食觀念:改變孩子喜歡吃什麼為孩子應該吃什麼。作為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每天堅持讓孩子吃多種多營養食品,並不斷添進孩子不喜歡吃的新食物讓孩子試吃。做到營養均衡,打破營養不良,偏食的惡性迴圈。簡單地說就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每天一杯奶,雜粗天天有。

學生調查報告14

消費,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花錢買東西。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已使消費成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隨著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時,我們中學生的消費也越來越大。高消費意識在學生中廣泛流傳。然而,學校及社會尚未對“消費”這一活動進行研究,也未對國小生的廣泛流傳的獵奇心理加以改正。學生在消費中還有許多有待規範。

為此,我們通過調查了50位同學,來探討國小生消費觀念。(問卷調查物件:男生和女生)

國小生每個月都會有零用錢,每天都會用錢,這兒列舉了一個表格(即中學生每月的零用錢的數目。)

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們現在的每個中學生幾乎都市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順著子女的意願,以至於造成國小生心中的滿足感和強烈的慾望。國小生避不了的揮霍如土,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為了出風頭,就會不惜千金買名牌,為了更瞭解國小生消費的內容,這兒我們列舉了一個表格,即國小生消費的內容。

我們也還調查了國小生的零用錢是否足夠。按理說,中國小生的零用錢應是綽綽有餘,但調查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父母給子女零用錢。理所當然,也應過問子女的消費情況,但事實正好相反。請看下面的資料。

由圖表可知,父母關心子女的消費情況只佔20%。而父母很少問子女的消費情況要佔70%,不過問子女消費情況的也要佔10%。這就表明:導致學生的獵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緣故。父母對子女消費情況的不聞不問,導致了國小生的高消費理念的蔓延,使中國小生擁有強烈的滿足感,覺得錢是很容易得來的,以至國小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活在暫時的滿足感中,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糾正它,不能讓它蔓延。

我們調查學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壓歲錢,結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覺得這是造成學生的滿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們追求高消費。

通過分析以上的情況,我們向廣大學生,家長及校方,提出以下幾點:

加強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和班級的牆報大力宣傳要合理利用零用錢,使中學生認識到,錢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要勤儉。

學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

組織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體會勞動的艱辛,深刻的認識到錢來之不易。

父母不應給學生太多的零用錢,應教育他們,讓他們走出誤區。父母也應多關心子女消費的情況,促使他們不要亂花錢。

學生調查報告15

星期天的上午,陽光明媚,天氣不錯。我對小區旁的草坪、垃圾箱進行了實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草坪上的垃圾越來越多,影響小草的生長,原本生機勃勃的小草變得奄奄一息。這嚴重破壞了小區的生態環境。更糟糕的是,

在小區範圍內,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二)、由於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經常是到處亂扔垃圾。所以垃圾箱周圍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在垃圾箱旁邊,你可以看見被丟棄的塑料袋、糖紙、泡沫、果皮,原先美麗整潔的小路變得慘不忍睹,人們在清潔了自身的同時,卻把所有的汙垢留給了小路。我想提出以下的幾個建議:有關部門可以

通過分發傳單到各戶、牆報宣傳、環保知識講座等方法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教育大家不要再往草坪中亂扔垃圾,傾倒廢水、廢渣等,垃圾一定要扔在指定地點,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汙染。並自覺維護小區的衛生。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

能重新回到原來的美麗。我們真的希望能在再次看見清潔的草坪,看見蝴蝶、蜻蜓在飛舞.

通過這次自我組織活動,我深入瞭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我相信,只要大家以身作則,都來爭做環保小公民,就一定能使我們小區草坪重新找回清潔,找回美麗。保護環境調查報告

星期天的上午,陽光明媚,天氣不錯。我對小區旁的草坪、垃圾箱進行了實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草坪上的垃圾越來越多,影響小草的生長,原本生機勃勃的小草變得奄奄一息。這嚴重破壞了小區的生態環境。更糟糕的是,

在小區範圍內,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二)、由於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經常是到處亂扔垃圾。所以垃圾箱周圍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在垃圾箱旁邊,你可以看見被丟棄的塑料袋、糖紙、泡沫、果皮,原先美麗整潔的小路變得慘不忍睹,人們在清潔了自身的同時,卻把所有的汙垢留給了小路。我想提出以下的幾個建議:有關部門可以

通過分發傳單到各戶、牆報宣傳、環保知識講座等方法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教育大家不要再往草坪中亂扔垃圾,傾倒廢水、廢渣等,垃圾一定要扔在指定地點,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汙染。並自覺維護小區的衛生。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

能重新回到原來的美麗。我們真的希望能在再次看見清潔的草坪,看見蝴蝶、蜻蜓在飛舞.

通過這次自我組織活動,我深入瞭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我相信,只要大家以身作則,都來爭做環保小公民,就一定能使我們小區草坪重新找回清潔,找回美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