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調查報告彙編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99K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生調查報告彙編6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愛情是一種力量,它可以使一個人得到鼓勵和激發,而更有創造性,更有衝力,也更愛這個世界。”可見,當人們擁有了純真、聖潔的愛情後,會使自身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乃至對整個社會都產生強烈的責任感。不過,矛盾是具有兩面性的。當一個人的戀愛觀消極甚至不健康時,其產生的破壞力也是無法估量的!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嚮往。可是由於我們年齡尚低,涉世太淺,所形成的戀愛觀也是多種多樣,所以我通過進行校內問卷調查,來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當我們確定戀愛物件前,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以何種標準來選擇相知的伴侶。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標準也會因為主客觀原因發生更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究竟“一見鍾情”的閃光點源自哪裡呢?也許調查結果會給我們一些啟示。據調查,39.7%的大學生在選擇戀人時首先考慮的是人品問題;32.4%考慮的是是否和自己志趣相投,“選擇好一個人非常重要,因為當你選擇一個人時就意味這你的選擇是一種生活、一種目標。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著一場災難。”因此人品和志趣是72.1%的大學生所選擇戀人採取的依據。這是一種比較高尚的擇偶標準,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條件,當大學生情侶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擔當家庭責任的現實問題直接擺在面前時,理想化的愛情能否維持就很難預測了。康德在《對愛和崇高的感性的觀察》一文中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從男女兩種不同的性別來看,女人屬於美的型別,男人屬於崇高的型別,對女人來說最大的恥辱是不招人喜歡,而對男人來說最大的恥辱是蠢笨。這說明男性美的魅力和女性美的魅力是有很大區別的。而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有15.6%的同學是以對方的相貌為依據的,其中74.9%的是男生。他們以獲得純粹的感官滿足為目的之愛情,是一種對“情慾之愛”的追求。這類愛情很難維持長久。問題是天長日久的相處會使外表失去新鮮感而降低吸引力。很多女生則往往看重的是對方的能力,希望有一個能力比較強的男朋友,9.6%看重能力的同學中就有69.6%的女生。

  二、大學生在大學裡談戀愛的最初動機是什麼?

高爾基說:“在生活中,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行動更重要,更珍貴的了。”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需要產生動機,而動機支配著行為。因此,在研究大學生的戀愛觀的時,對這一動機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發現有7.8%的同學是因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覺得自己沒面子才開始談戀愛的,是一種趕潮流現象,與從眾心理有關。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往往對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和信心,甚至認為自己沒有戀人而自卑,所以她們不會“逆潮流而行”的。有31.7%的同學則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託。上大學生後,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重新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內心比較空虛和孤獨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個可以聽自己傾訴的朋友。大部分的同學會認為異性交往起來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得多。當兩個人交往加深時,也就不可避免地會發展成為戀人關係。我們上大學後不像國小國中時刻有父母陪伴在身邊,很多同學都是背景離鄉來到很遠的地方求學,遠離父母,即使想傾訴也不現實的。當心靈上遇到苦悶急於疏解時就需要有朋友在身邊,正如“遠水救不了近火”。而此時愛情就將是生活中一個很好的依附。8.5%的同學是因為對方追求的激烈,不好意思拒絕(71%是女生)。其中53%的同學是由於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了,是志同道合型的。

  三、大學生談戀愛會對自身產生何種影響?

有專家指出:“對青年人來說,戀愛更多的是一種涉及生活全貌和人格整體的事情。如果說一個人進入青年期以後,在人格、生活態度以及人生觀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導致這種變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過於戀愛的影響。”因此,我們對大學生談戀愛對自身的影響這一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表明57%的同學認為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20.2%的同學認為學習生活更有動力,此類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戀愛觀,能正確地處理學業與愛情的關係,具有積極的心態。當愛情遭受挫折時能較好地應對挫折,有利於學習生活。其中4.5%的同學認為只有“兩人”世界,脫離集體;5.7%的同學認為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這10.2%認為戀愛對自身產生消極影響的同學中有55.8%的同學正在戀愛的,58.4%的同學是女生。由此看來戀愛對女生的消極影響遠大於男生。

  四、如果當戀愛失敗時,你認為對你以後的學習生活意味著什麼?

大學生戀愛猶如空中樓閣一樣,缺乏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並且在大四時期面臨就業的分歧,所以導致成功率不高,最後走到一起的並不是很多,這就表明要經歷失戀的人群還是很廣的。而事實也是如此:大學生中“有情人”雖多,但“同眷屬”者少,這樣就產生了一批失戀大軍。在調查中發現有92.4%同學能正確面對失戀:其中57%的同學認為可以為以後的戀愛積累經驗;16.2%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可以再找一個;14.1%的認為從此可以解脫,集中精神去學習。有的人在經歷失戀後在學習上往往會有很大的進步,就是失戀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戀,怕自己的戀愛失敗,怕失去已得到的東西,這樣的同學在調查中佔了8.0%,他們認為失戀後生活沒有意義,學習沒有動力。莎士比亞說過:“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不是走一條平坦的道路。”在愛情中遭受挫折,其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此項調查也可以反映現代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如果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善於利用各種宣洩、轉移的方法進行處理,更有人會獲得不菲的收穫。

【對大學生自身樹立正確戀愛觀的意見和建議】:

1、要正確處理好戀愛、學業、事業三者之間的關係。戀愛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學生應該以學業為重,因為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目的。事業高於愛情,主張事業為主,不宜過早地戀愛。但也不要認為愛情是事業的絆腳石,處理得好的話,愛情也能對事業起到催化作用。

2、要能夠承擔戀愛挫折。正視現實,愛情是雙向、相互的,以雙方的愛情為基礎,失去任何一方,愛情就會失去了平衡,戀愛即告終止。這時失戀的一方無論對另一方愛得有多深,都是不現實的了,作為有理智的大學生應該正視這一現實。要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這樣作有助於你理解對方終止愛情的原因,有助於你接受失戀這一痛苦的現實並及早走出失戀的陰影。不要過分地隱藏或壓抑失戀帶來的痛苦,要找適當的方式進行宣洩。向可以信任的師長,同學,朋友,老師等訴說自己心中的煩惱,也可以寫日記或寫信。如果感覺心中的積鬱實在太深,無法排解時,也可以找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諮詢。可以多交一些朋友,多參加一些集體性的娛樂活動,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遊散散心等,這樣有助於心情的開闊。另一方面是由於失戀後有一種空虛感,暫時難以適應,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麼方法來充實自己,不讓在有空餘的實踐胡思亂想。要儘快把失戀昇華為一種奮發向上的動力,儘快投入到學習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為失戀而一蹶不振,認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義。要知道,戀愛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失生活的全部,要正確的看待愛情,擺正愛情的位置,處理好愛情於學習,愛情於人生,愛情於婚姻的關係。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為進一步瞭解我區中國小生的思想狀況,把握新時期學生的新特點,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主動性,近期,區教委基教科對各直管學校、鄉鎮各校開展了大規模的德育調查活動。調查在我區城鄉12所國小,18所國中、5所高中中進行,共收到有效答卷4383份。內容涉及學生的理想與追求、自我認識、基礎文明、親子關係、興趣愛好、兩性交往、法制意識、心理狀態等8個方面。調查兼顧了城市、農村的各級各類學校,基本能反映我區中國小生的真實現狀。在此基礎上,區教委組織各校德育骨幹進行資料統計、歸因分析和對策研究,形成報告材料,以期為今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教育提供一些較為客觀的依據。

  一、學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狀況

  (一)理想與追求

調查顯示,當今的中國小生有較強的自我意識,他們更務實、更現代、更人性,也更重視個人的發展,這是社會的人本化和價值觀的多元化的具體體現。無庸質疑,這一代的中國小生是歷史上最優秀的一代,他們的獨立性很強,不來虛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卻有紮實的追求,雖然在太強調自我的時候可能忽略了對別人的關照;他們在追求物質利益的時候,可能對社會的責任想的不多,但這些都不能否認這一代人本質的優點。

1、功利的學習目的,務實的人生態度。

“人生的意義何在?”這是一個體現人生價值取向的鄭重的問題。調查顯示,接近半數的學生把金錢、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在被問及“你認為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時,多數學生選擇了“為自己以後能找個好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了“報效祖國,服務大眾”。可見,昔日學子“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情在今天學生身上以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功利的人生態度。

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讓孩子們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壓力。他們目睹了下崗的危機,暴富的神奇,逐漸拉開的貧富差距使他們十分現實地考慮自己的將來。這種表現在城市學生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城市國小、國中、高中學生選擇為自己而學習的比例均大大超過農村學生)。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種傾向作為個人主義來批判,而是應該幫助學生很好地處理個人與他人以及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充分肯定他們重視個人、重視個**利以及自我價值的傾向。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過分地關注自我,也會產生社會化方面的不良傾向,會產生不能很好適應社會的問題,這也是當前教育中應該重視的問題。

但是近年來,老師們似乎也不再喜歡用高尚的道理來教育學生,他們已經習慣於用“不好好學習就找不到工作”等通俗的小道理來激勵學生,他們認為為國為民的大道理太過空泛,遠不如小道理來得實在,但這些看似實在的小道理永遠無法搭建起青年一帶神聖的精神的殿堂。

從國小到中學,學生的價值觀呈現明顯的滑坡。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傳進來的種種基於個人本位的思想觀念,既強化了中學生自我奮鬥、自我拼搏的意識,又強化了中學生注重個人利益、滿足個人慾望的思想,以及追求名利的人生觀念。這在客觀上促使中學生的價值觀念從社會本位向個體本位轉移,進而表現出較強的個性和自主性。近年來,各中學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分數漸漸成為老師們最重要的追求。大家都忙於“授業”,卻漸漸忘卻了“傳道”的責任。長期流水線式的工作方式讓中學老師們對教育的神聖內涵日漸麻木。這一點在“非典”肆虐之時表現的尤其明顯,危難當頭,大戰在即,中學老師們的熱情與責任心遠不如國小的同行。在這種功利的社會背景和教育氛圍之下,相當比例的學生對學習的目的表現出迷茫與困惑,這種困惑在國中生身上最突出,調查顯示:國中生選擇“說不清楚為什麼學習”的比例遠遠高於國小生和高中生。

2、尊重知識卻鄙視勞動。

在被問及自己理想的職業時,學生的選擇呈現多元化的傾向,再也沒有過去“我長大了要當一名科學家”那種異口同聲,可見當代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遠勝與前人。希望成為高階知識分子或科技工作者的人數最多,排在第三位的是選擇做一個機關工作人員,這三項合計人數接近80%,想當老闆的人並不算多,僅佔16.7%,只有願做知識分子的人數的一半。可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知識的作用普遍認同,而且學生對金錢的態度比一般想象的要冷淡的多,在他們心中知識更重於金錢。但93.2%的學生還是趨向於收入穩定而豐厚的職業。共13頁,當前第1頁12345678910111213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藍;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綠;陽光的幸福是鑲一身金黃;而我們所擁有的幸福卻是五彩繽紛的。

小時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後,也許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能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後,能夠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在一起吃頓團圓飯就幸福。這種幸福雖然平淡、簡單,但是卻很充實。

而現在呢?一個個獨生子女,一個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今的大學生面對了來自父母,社會,個人,等多方面的壓力。我們正處在學習專業知識與人格塑造的關鍵階段,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現狀將會影響到未來社會的各個方面。而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的問題層出不窮,我們對大學生幸福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了。

為了瞭解我校大學生幸福感狀態,構建和諧校園,本組對我校大學生進行調查,重點分析我校大學生在社人際關係、自我價值、健康關注等方面的情況。基於調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學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議。

一、調查研究內容、物件及方式

調查內容:個人基本資料包含年級、性別、專業等,其它情況如生活狀況、人際關係、性格等自我評定。你對幸福生活的理解,當前幸福感狀況,影響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調查物件:瘦西湖校區全體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問卷採用選擇題形式,附加主觀題一題,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為97份,有效回收率為97%。

二、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狀況

對於即將邁人社會、走向生活的大學生來說,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學裡的奮鬥拼搏就是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就目前來說,大學生是否幸福決定著他們能否更好的學習生活,能否很好的為將來奠定基礎,據此,我們調查了大學生的總體感覺。1.就總體感覺來說,8.25%的人選擇了對生活質量非常滿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選擇了比較幸福,39.18%的人選擇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選擇了不幸福2.就學校和專業的滿意程度來說,3.09%的人選擇了非常滿意,38.14%的人選擇了比較滿意,19.59%的人選擇了無所謂,34.02%的人選擇了比較不滿意,6.19%的人選擇了很不滿意,3.就人際交往環境來說,6.19%的人選擇了比較不融洽,16.50%的人選擇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選擇了比較融洽,12.37%的人選擇了很融洽。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學生的幸福狀態,值得我們關注。

(二)大學生對主觀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紀50年代初,心理學研究新領域——主觀幸福感在美國興起,一直無法量化的幸福感成為一個可操作、評估、實證研究的科學指標體系。主觀幸福感指評價者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是衡量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主觀幸福感研究檢視人們在情意與生活品質方面的整體評價,探討包括正向情意、負向情感以及生活滿意的認知評價。關於主觀幸福感結構,一般認為主要有三個維度: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生活滿意度是個體對生活總體質量的認知評價;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是指對個體生活中的情感體驗。我國關於幸福感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體,而大學生人群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於90年代中後期逐漸展開。根據此次調查,大部分學生認為經濟狀況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見當前學生的觀點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這跟現在學生的人格特徵以及時代特徵有關。

(三)影響大學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響我校大學生幸福快樂的主要原因,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就業壓力、學習壓力、家庭情況、心理問題、戀愛問題、人際關係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約著我們的心理狀況,對我們的幸福指數產生一定影響。1就業壓力方面,11.34%的人覺得就業壓力很大,因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覺得就業壓力大,因為擔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覺得就業壓力不大,因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覺得沒什麼就業壓力,因為船到橋頭自然直2戀愛問題方面,20.62%的人認為談戀愛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認為談戀愛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認為還可以,17.53%的人認為不能3心理問題方面,就對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評價來說,3.09%的人很滿意,43.30%的人比較滿意,29.90%的人一般滿意,22.68%的人不滿意。可見就業壓力對大學生來說是主要的,因為這是大家即將面對的現實問題,而戀愛等問題只是附加因素,個人觀點不一。

三建議

針對我校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我們建議從學校和大學生本身兩方面進行教育和引導。

從學校教育而言,應該積極引導大學生認識幸福的內涵,這是教育和引導大學生體驗幸福,增強主觀幸福感的前提;加強大學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養,提高他們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學生正確看待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引導大學生正確協調自己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認識和處理好個人需要和集體、社會需要的關係,使個人需要自覺地服從和融合於集體和社會需要之中;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挫折與成功的關係,充分認識自己,明確方向,避免盲目,引導學生對挫敗正確歸因,消除悲觀,振奮精神,增強韌性,並及時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和幫助,保證他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適應環境,去創造幸福美好的未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不同側面與不同層次為大學生創造參與社會生活、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條件和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參與各種活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在一定的集體或社會活動中的價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社會規範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為他們開設大學生心理衛生、人際關係心理學、職業心理學等課程,以幫助大學生了解和把握自身發展規律,改善自我認識方式,從而能夠促進自我調適,更好地順應社會發展。

從大學生自身而言,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大家對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變自己,有目標,為之努力,腳踏實地的學習,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找個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尋找生活激情,充實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強與人溝通能力,保持心態年輕……總的來說,應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防止個人主義、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在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拼搏、努力、奮鬥和奉獻中追求人生幸福,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保持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抓住在校期間一切發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質的機會,同時多關注企業單位用人的要求、標準,把自己培養成符合企業單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強與同學、朋友、師長和社會的溝通與交往,在平時的生活中積累人際交往經驗,不斷提高人際交往技巧與能力;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磨練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難,戰勝失敗的能力,正視自己的人格缺點,不斷完善自己,培養積極、樂觀、嚴謹、開放、自信、自強、獨立而穩定的有利於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質。

綜上所述,從對瘦西湖校區的學生的調查結果來看,當代大學生大都滿意現在的生活,主觀幸福感較強,這歸功於當代大學教育體制的完善,大學生的自身素質水平的提高以及學生家長管理能力的增強等等諸多因素。整個學校的主氛圍是愛好學習,勤奮上進,雖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風,但畢竟是少部分。在學術方面,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指導;在課外活動方面,愛好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素質;在社會實踐方面,大多數學生通過做家教一方面減輕家庭負擔一方面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跡可循的,今後的大學生活將是以積極健康,幸福舒適為主旋律。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摘要:大學生安全用電問題一直都存在於各大高校中,為了更好的瞭解我校學生安全用電情況,我們團支部在本次團組活動中對我校大學生安全用電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用電,有待加強,

調查背景

20xx年,由一個小小的“熱的快”引起的上海商學院女生火宅事件,再一次敲響了大學生安全用電的警鐘。而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總規模在逐年增加。而目前高等學校能源使用主要是以電力為主,佔90%以上,伴隨著招生規模快速增長的是高校用電需求的日益增長。我們不得不重視高等校園內的大學生安全用電情況。對當代大學生用電觀念展開調查研究,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已刻不容緩。我們本次調查旨在通過對我校大學生用電安全觀念意識和節電意識的調查,試圖總結歸納當前學生用電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調查結果

一.用電安全存在的特點:

(1)學校對於學生用電的管理水平不足。目前學校對於學生存在的不良用電習慣主要採用的是懲罰性的處理措施,缺乏對學生用電的正確引導和教育。

(2)學生缺乏用電安全意識。學生對於用電安全方面的知識重視不足,多是被動接受,缺乏主動學習;而針對用電安全,尤其是宿舍用電安全的宣傳教育力度又嚴重不足,以致於學生對於基本性和常識性的用電安全缺乏必要了解。20xx年上海商學院的火災事故就是一個慘痛教訓。

二.用電安全意識淡薄

大學生用電安全意識的欠缺更加令人憂心。被訪者普遍表現出的是對安全用電的漠視和不瞭解。在被調查的161位同學中,超過一半的人在宿舍使用過高功率用

電器。在被問及“如果電器發生火災,第一時間會怎麼做”時,仍有13.04%的被同學不懂得要在第一時間內切斷電源。其實,當發生電氣火災時首先切斷電源,然後用滅火器,沒有的話就用宿舍的水,如果火勢太大,就先離開火災現場,並報警。不應把選擇“逃跑”作為第一反應,雖然我們說保全自己最重要,但面對

剛萌生的險情,不必要的慌亂逃跑往往是放任了災情的擴大,容易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危害。幸好在被調查者當中沒人表示在火災發生後,自己會在第一時間用水來滅火!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甚至有5.59%的'同學仍不知道火警電話是多少。可見大學生的用電安全意識亟待加強。因為對安全用電的無知會導致漠視,而漠視又會更加加劇對用電安全知識的無知,如此惡性迴圈將會催生更多問題。

三,節能意識淡薄

大學生個人用電節約意識主要存在以下3個問題:

1、用電節約意識普遍不強。在調查中,我們設定了3道問題去考察大學生對個人用電的節約意識。結果顯示,大家的這種意識普遍不強。在調查過程中,當被問及只有一個人在宿舍時,仍有19.25%的同學選擇開兩盞燈,更有8.64%的同學選擇三盞燈全開。又比如在問及當不用電腦但電腦又正在下載東西,是否會選擇關掉顯示器時,只有22.36%的同學選擇了關掉顯示器。由此可見我校大學生的節能意識還是比較淡薄,有待加強。

建議指導

針對當今大學生用電現狀存在的問題,綜合我們的調查結果,我們歸納總結出下列一下的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安全用電節和約用電的宣傳教育

1、學校要將加強學生用電安全管理工作,培養學生節約用電納入議事日程,在全校師生中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大家的思想認識。

2、各宿管、輔導員、班級生活委員要負責對所屬學生安全用電和節約用電的宣傳教育並做好帶頭作用。

3、學校、學生會、宿管中心等管理部門要利用校園廣播電視、宣傳欄等進行經常性的宣傳,對浪費行為和錯誤的用電方法進行批評教育。。

4、設定專門的課程或講座普及用電知識,使學生掌握用電的科學知識和節電技巧,培養良好的用電習慣。

5、定期開展消防知識普教活動,讓學生掌握安全用電知識和電器火災滅火技能。

6、學校可以在教室照明或廁所等公共用電裝置的開關旁,加貼隨手關燈宣傳牌,以養成學生隨手關燈習慣。

(二)加強用電管理

1、學校應在充分考慮學生承受能力的基礎上,繼續深化推行配額用電制度,

利用經濟槓桿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節電意識。

2 、學校可以嘗試藉助節能服務機構或社會的力量進行節電技術改造,從經濟、實用角度出發,推廣使用節能型裝置、技術,降低電能消耗。如在全校學生宿舍、教室、走廊燈安裝照明節電器等。

3、加大對宿舍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的巡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屢教不改者加大懲治力度。通過經常的巡查,可以向學生表明校方對節約用電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達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4、學校要對宿舍的電路裝置和消防設施定期堅持,排除安全隱患。

(三)營造良好的安全用電和節約用電的氛圍

1、定期開展主題相關的徵文比賽、主題班會等活動,寓教於樂。同時對在安全用電和節約用電方面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予以嘉獎。

2、開展諸如“節電標兵宿舍”、“安全用電模範宿舍”等評比活動,對獲獎的宿舍成員進行獎勵,激發學生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的熱情。

3、充分發揮大眾媒體的作用,通過評論、演講、辯論等方式檢查抨擊校園浪費現象,共同反對失當的用電觀念,努力倡導節約能源的校園風尚。

4、學校應與環保、消防等部門和組織建立良好的溝通合作機制,及時交流資訊,和諧共建,合力營造良好的安全用電和節約用電的氛圍。

相信只要我們都從自身做起,增強用電安全意識和節能意識,大學生的用電安全問題將不再存在,20xx年上海上海商學院火災事故的慘痛事件也不會再度發生。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目的

學生們對於語文學習到底興趣如何?學生們對於語文教師、對於語文課到底有著怎樣的認識?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情況如何?為了更多更好更深入地瞭解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況,以便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我在我帶班級中開展了一次比較全面的語文學習興趣調查。

  二、調查方法及時間

問卷調查為主,抽樣座談為輔。對19班學生以問卷調查為主,對20班學生則以抽樣問卷和抽樣座談的方式進行調查。時間是20xx年9月。

  三、調查物件及範圍

19班、20班全體學生,分發問卷106份,有效回收問卷90份。

  四、調查情況

通過調查,我發現,學生喜歡語文課的佔55%,不太喜歡語文課的佔35%,有10%的學生說不清或沒想過。

對目前自己的語文成績,有超過60%的同學表示不很滿意,基本滿意的不到10%。喜歡語文課是因為老師對學生有吸引力,老師對他(她)親切,學生覺得上語文有趣。不喜歡語文課主要是因為自身學習基礎不好、語文老師上課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覺得老師不太關心自己。調查還反映出學生自身懶惰,缺少上進心,學習上缺乏自信心,家長文化素質不高,不重視自己,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缺少監督和幫助。

學生喜歡語言幽默風趣、教態自然大方、知識淵博、關心學生的老師,希望語文老師不要太嚴肅,要幽默些,多鼓勵同學等;而不喜歡那些常發脾氣、以勢壓人、缺少激情、不關心學生、知識陳舊又狹窄的老師。

不喜歡作文、日記的同學與喜歡作文、日記的同學基本各佔一半,喜歡讀書的佔三分之一,不喜歡作讀書筆記的佔了一半多。

  五、調查結論

學生的語文成績與下列因素有關:

1.學生因素:

(1)學習興趣;

(2)學習基礎;

(3)學習策略及效率;

(4)能力水平;

(5)努力程度;

(6)考場發揮;

(7)家長督助;

2.教師因素:

(1)人格魅力;

(2)課堂趣味;

(3)教學態度;

(4)教學策略;

(5)評價學生的方式方法。

  六、今後工作重點

基於以上調查結論,確定今後工作重點如下:

加強學習,提高自身魅力;精心備課,增強課題趣味;賞識學生,進行多元評價;採取多種措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家長督促。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摘要】

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正確地認識愛情的本質,處理好戀愛關係,愛情就會給人生帶來幸福,否則就可能成為人生不幸的誘因。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存在益處,存在弊端,如何如何應對

【正文】

愛情是永恆的話題,人們不惜用最美麗的語言來描繪愛情的永恆和不朽,認為愛情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激勵、情緒上的歡愉、生活上的充實,沒有愛情的人生是蒼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也有人由於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經歷過不幸,對愛情持悲觀的態度,認為美好的愛情只是文藝作品中的演繹,而生活中的愛情帶給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歡愉。

因為愛情是大學校園裡的熱門話題,也是校園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值青春期,從艱辛的高中步入的大學生,沒有了學業的重壓,沒有了父母的管束,沒有了老師的叮嚀,就如同打開了鳥籠的小鳥,在蔚藍純潔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隨著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發展,渴望愛情,想談戀愛已成為大學生中較為普遍的心理狀態。但是,由於大學這個特殊的社會環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的一些因素,許多人在承受學習壓力的同時也承受著戀愛與性有關的各類問題的困擾。

研究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正確地認識愛情的本質,處理好戀愛關係,愛情就會給人生帶來幸福,否則就可能成為人生不幸的誘因。因此,我們這次主要以調查問卷的形式,輔之以網路調查手段,重點調查了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學生戀愛的相關問題,發現了一系列問題,並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

所謂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業的感情。性愛、理想和責任是構成愛情的三個基本要素

戀愛能發生在任何時候,戀愛不只是大學裡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我們的調查問卷第一個問題裡:“你有談過戀愛嗎?”回答 “有”的人達到了43%,很明顯,這個雖然沒有過50%,但是,出於中國“男多女少”的這一社會現狀,說明了43%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高了。而在我們對於有沒有談過戀愛這個問題的後續個問題裡“如果有,那是在什麼時候談的”,選“大學”的竟然高達87%,而且,在沒談過戀愛的人群裡說想談戀愛的也很令人吃驚的達到了93%,當然,這個數字是不能概括一切,可是這個數字已經可以反映了許多問題了,說明了大學裡談戀愛這個現象已經是普遍存在的了。就談戀愛正確不正確這個問題不是我們研究的範圍,暫不討論,可是基於以上統計的數字我們已經可以對大學戀愛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了。

經過了我們學習研究小組的討論以及網上調查瞭解,大學戀愛主要存在2個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1.大學生談戀愛的益處

2.大學生談戀愛的弊端

所以,我們就以上兩個方面著重進行討論與分析。

一.大學生談戀愛的益處

① 增加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

在戀愛的過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語的滋潤,而在確認一段愛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擁有自信的前提下,對心儀的女孩子進行追求。並且在和異性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增加自己的交際能力與語言表達。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兩方面入手,一是對社會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對其他人心理狀態的洞察力。所謂對社會情境的辨析能力即為社交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一個人如果能夠對情境間的細微不同之處加以區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環境的變化而做出合宜的行為,以適應不同性質、千變萬化的環境。而洞察別人的心理狀態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環。一些人看到別人的行為時,不嘗試去了解對方做事時的處境和感受,便馬上從別人的行為去判斷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這種重判斷而輕瞭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發展的一大障礙。可是但是本人在談戀愛的過程中,發現這兩點關鍵都可以充分的鍛鍊,因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難以琢磨的動物。

② 可以開闊思維

在開闊思維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從一個很簡單的案例經行分析:

光棍節當晚,廣東工業大學的男生用獨特的方式展示了他們的“寂寞”,用宿舍的亮光組成了“11.11,i love u,廣工,mm”幾個字,寓意為:11月11日,我愛你,廣東工業大學的mm們。網友們說,一間嚴重缺乏女生的大學,光棍節自然成為一年一度的民間嘉年華。確實如此,廣東工業大學就是典型的代表。

看過了此案例,我們可以想到在沒有戀愛之時都已經有如此廣闊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那麼在談戀愛之時呢?談戀愛就必須得討好女孩子,所以說,談戀愛可以開闊思維。

③ 可以從中學會關心別人

俗話說,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護的,那麼,如果當某個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時,你還不更加的對她進行呵護嗎?這一點我們無需過多進行議論。

④ 瞭解多一些有關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從中得到鍛鍊,不至於以後過多的感情用事

感情是雙方面的,連上帝都不可能單手拍掌,談戀愛,首先就是一個過程,無論結果如何,都起碼經歷過了,因為,談戀愛絕對能對人進行鍛鍊。

⑤ 從生理角度來說,談戀愛可以緩解大學生某方面的需求

這個觀點是學習小組裡的調查員的觀點,本筆者並不太認同,所以不多進行論述。不過這一點是確實是存在的。

⑥大學生在獨立生活的過渡期,談戀愛在生活、學習上的互相幫助有助於減緩過渡期的不適

從高中升入大學的新生,絕大多數年齡在十七八歲左右,很少有單獨外出旅行的經驗,而卻隨著近年來大學新生中獨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對生活環境改變的不適等等因素,促進了大學生戀愛這種現象的發展,“找到另一半”也的確對在生活、學習上有著互相幫助並助於減緩過渡期的不適。

⑦ 有助於促進成熟

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心理、生理的逐漸成熟,大學生有愛與被愛的權利,如何正確地駕馭愛情並且將其轉化成人生髮展進步的動力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正視的問題。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大學生高尚的審美情緒,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建立起大學生中自尊、自愛、自強的學習榜樣,引導學生在戀愛的過程中保持高尚的情趣與文明舉止,並明確人生的志向與奮鬥目標,用理性地思維方式駕馭自我,在以學業為重的同時,學習以人相處的方式,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戀愛觀.

二.大學生談戀愛的弊端

① 過分的沉溺於戀愛,荒廢學業,會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標

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有一個很簡單的案例:一名大學生正在上課,突然間手機響了,然後就不顧正在上課匆忙的和老師請假要求離校。後來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須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這名男生已經沉溺於戀愛之中而荒廢了學業了。

② 浪費時間浪費錢財

和女朋友一起,總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談戀愛在物質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須的。

③ 和朋友在一塊的時間太少

這裡我們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諺語:有了媳婦忘了娘。連娘都忘了,那還有什麼不能忘呢?雖然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這一現象絕對存在。

④ 沒有足夠的經驗,可能有錯覺,很容易受傷,不好受,影響心情

俗話說:戀愛能享盡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樣樣皆有。有甜,就必有苦,所以,只要有戀愛就必然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啦!

⑤ 浪費自己的感情和別人的感情,或者最後還是分手

有些同學在與異性交往中,不能準確區份友誼與愛情兩種性質不同的感情體驗,給雙方平添許多麻煩。或者有些戀人由於家庭,出身,種族,信仰等不同而不能夠由戀人變為夫妻,最後難免分手收場。

⑥ 淚水會流很多

戀愛會流淚嗎?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你在感動的時候或者傷心的時候,都會流淚,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鐵石心腸的人,而戀愛,是最能感人或者傷人的一件事。

【總結】

在經過以上對戀愛的益處與弊端的分析之後,我們已經可以對大學生戀愛進行一個客觀的總結了。

當代大學生對於愛情,從總體上看是能夠正確認識和把握的,能夠正確地處理學習、戀愛和人生的態度等關係,以及戀愛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諸如戀人之間的誤會、失戀等等。大學生對愛情應該持慎重的態度,避免在戀愛問題上把握和處理失當。我們應該客觀的吸取戀愛中的益處與避免戀愛中的弊端。

我們的報告完畢,謝謝。

引用資料:《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附件:問卷調查

附件:

關於大學生戀愛問題

問卷調查

1.你有談過戀愛嗎?( )

a.有 b.沒有

2.續1,如果有,那時在什麼時候( )

a.幼兒園 b. 國小 c.國中 d.高中 e.大學

3.續1,如果沒有,那麼你想要談嗎( )

a.想 b.不想

4.你認為大學生談戀愛有什麼益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認為大學生談戀愛有什麼弊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大家花費寶貴時間填寫完這份問卷!

班別:___________ 性別:_____

大學生戀愛心理調查報告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人生有兩次出生:頭一次是在開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則是在萌發愛情的那一天。伴隨著青春的腳步,愛情悄悄地降臨到我們的身邊,隨著心理的成熟,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自然會在大學生的內心萌發。那麼我校大學生是怎樣對待愛情、追求愛情的呢?就這些問題,我對全校各個院系做了抽樣調查,結果分析如下:一、大學生的戀愛特點1. 普遍性。在被調查的同學中,42%的同學表示自己談過或是正在戀愛,而有31%的同學則表示目前未談,若遇到合適的也會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學明確表示至今未談,也不準備在大學期間談。南京大學心理協會的一份關於“大學生戀愛問題”的調查資料也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間有過戀愛的經歷。

2. 成功率低。調查資料顯示:希望畢業後結婚的不到3%,而在校期間因種種原因導致分手的比例竟高達85%.特別是畢業生在面臨畢業、就業等諸多方面壓力時“大學戀情”就像溫室裡的牡丹,放到現實環境中不堪一擊。

3. 低年級化。當前大學生的戀愛,呈現低年級,而且數量一直在增加。我看到南京一高校的調查統計顯示:從大學一年級到四年級,談戀愛的學生在同年級學生總數中所佔的比例分別是:20%、40%、60%、80%. 4. 公開化。在當靜的大學校園裡,無論是教室、圖書館、馬路上還是在食堂、操場……都有大學生談戀愛的身影,一雙雙,一對對,隨處可見;在大庭廣眾之下擁抱、接吻的都習以為常了。現在的大學生談戀愛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5. 世俗化。大學生戀愛的世俗化有兩層意思:一是大學生戀愛中的性衝動明顯增多;二是戀愛的非責任化(所謂非責任化,就是不少同學對戀愛更多地抱有一種遊戲的態度,而不是以十分嚴肅的態度對待戀愛)傾向明顯。

6. 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1. 戀愛心態健康,擇偶標準個性當先。現在大學生在選擇戀人時注重對方的修養、人品德等內在素質,希望雙方能有思想、心靈層次的溝通,而不是單純的把金錢、地位、漂亮的容貌放在首位。調查顯示:80%的人選擇“兩情相悅”。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戀愛心態是健康的。

2. 戀愛的浪漫色彩濃烈。大多數學生在經濟上依靠父母,缺乏對現實社會真實、深入瞭解,對未來生活的設計過於樂觀,對將要面臨的困難和挫折也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所以,大學生的愛情多是海市蜃樓般的美麗虛幻,經不起矛盾和挫折的考驗,在現實面前往往以分手收場。

3. 戀愛盲目性較大。大學校園濃厚的戀愛氛圍,使一些大學生覺得戀愛是一種“時尚”。他們看到周圍的同學都成雙成對的,就想要自己進行一場不計後果的戀愛,這些人只是盲目地隨風而動。

4. 大學生對戀愛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弱。大學生中“有情人”雖多,但“成眷屬”者少,這樣就有很多人失戀。大學生感情受挫後應該對自己和對方都採取寬容的態度,尊重對方的選擇。但仍有一部分同學擺脫不了“感情危機”,有的失去信心,立誓:“橫眉冷對秋波,俯首甘為光棍”,放棄對愛情的追求。

5. 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現在大學生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一些大學生把戀愛當作一種感情體驗,及時行樂,藉此尋求刺激,滿足精神享受,“戀愛只是為了獲得經驗”這種觀點或者在校園中還並非主導,但已開始被越來越多學生提及。一些大學生之所以戀愛,是為了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一些大學生則是為了充實課餘生活,排除寂寞,填補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消遣文化。只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實質上是隻強調愛的權利,而否認了愛的責任。但根據調查,28%的大學生談戀愛是為了“體驗愛情的幸福”;38%是為了“充實大學生活”;11%的為了是“將來能結婚成家”;10%的是為了“趕時髦”。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注重的是戀愛過程,至於戀愛的結果已經不太在意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