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情況調研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6W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國農村情況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我國農村情況調研報告

我國農村情況調研報告1

一、調查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作為一個社會發展不可忽視及或缺的社會基層,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關注。2010年,黨中央若干會議指示:當前農村應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位置,做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了要培養新型農村農民,這就對我國農村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農村的經濟文化發展情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積極響應常熟理工學院對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要求,並結合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習要求,我在此次寒假,回到自己的家鄉鄲城縣參加實踐,對農村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研,同時也對個人能力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幫助

二、調查目的

通過調研農村現在的發展情況,旨在發現當前農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因此,其具有很好的社會與現實意義!同時,從個人來說,深入社會基層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自己來自農村,通過調研,自己也能為家鄉的發展建設增磚添瓦。

三、調研方式

採用採用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

四、調研地點

xx市xx縣xx鄉的xx村莊:

五、調研物件

村裡各個年齡階層的村民

六、調研時間

xxxxx年xx月xx日— xxxxx年xx月xx日

七、農村的經濟、教育、生活情況

從調研的結果來看,我的家鄉所在的村落極其周邊的村莊經濟發展並不是很好,沒有達到新農村發展所需要求,經濟狀況有待提高。村民的經濟來源基本上是靠外出打工以及地裡的農作物。經濟作物的收入其實很低,主要是農作物從種植到收穫期間,農民要付出很多勞動,況且現在的各種化肥農藥種子價格很高,除去這些費用後,收入就很少了。相對於種地來說,外出打工成為越來越多村民所追逐的經濟來源之道,這種方式經濟流入週期段,經濟效益高,對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中青年務工者來說,外出務工很自由,而且還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生活氛圍,對其個人素養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更重要的是對農村向城市的邁進起到了很好的橋樑作用。

在村民外出務工追求經濟的同時,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隨之產生,那就是農村剩餘村民的年齡分化以及留守兒童的撫養教育問題。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外出務工,留下的就主要是老年人以及兒童,家中的農活也就落在了他們身上。老人年老體弱,勞動能力差,對農村的農業發展多少產生了不利因素。而且老年人的生活缺少照顧,對老人的精神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另一方面,留守兒童只能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缺少父母關愛和管教,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及發展,從根本上來說也不利於農村向城市化邁進的。

而農村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政府及村民最關心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是每個行政村都會有一所國小,但是學校的設施環境很不容樂觀,教室很多還是之前的老房子,沒有教學樓,更不用說有電腦、多媒體教學等軟硬體裝置,而且師資力量也是越來越差,很多老師都是村裡的老教師,剛畢業的新老師不大喜歡到農村來教學,一方面是交通不便,居住環境差;另一方面教師的各方面福利待遇也不如城鎮教師,因此師資力量薄弱成為農村教育的一大瓶頸。鑑於以上以及父母常年外出外出務工孩子無人管教,很多家長都把孩子送到縣城學校上學並留校住宿,因而村國小的愈發不好,生源少反過來又促使上級政府減弱了對農村教育的重視程度,這樣就形成了惡性迴圈,農村國小正在走一條趨於取締的'道路。同時,孩子們遠離父母獨自生活在縣城,雖然是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有助於孩子早成長,但是弊大於利,遠離父母看護後,孩子自由多了,顧忌少了,而且父母給的生活費成了他們炫酷的資本,無形中使孩子養成了攀比、抽菸酗酒、早戀、上網沉迷遊戲等不良惡習,致使學業荒廢,得不償失啊!

不僅如此,由於相對的知識層中青年的外出,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出現了一些令人堪憂的問題,部分無業待業村民三五成群打撲克、搓麻將,有時候會賭小數額的錢,雖然是小賭,但也會慢慢滋生成大賭,同時一些很小的兒童耳濡目染,會慢慢在心裡滋養不勞而獲的毒瘤思想,極大的不利於他們的成長。另外,老人們的封建迷信思想比較濃重,大多數是“有神論”者,這樣的思想對於尚不懂事的兒童來說,更加腐化他們的心靈,這是需要各級政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但總的來說,農民的精神生活相對於前些年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的。比如說現在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彩色電視機,而且鑑於節目質量問題,好多村民都使用了衛星接收器,節目多了、畫面多了、清晰了,精神生活也越來越好,這是讓人高興自豪的地方。

八、針對問題的一些建議

這是近幾天我在周邊村莊的基本情況,總的來看,我家鄉的總體發展情況是趨於上升的但是對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還是不夠的,對於其中的一些問題,我提出了以下建議:

1、政府加強扶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薄弱,為求經濟發展,才那麼多人外出務工,才引發諸多問題。政府部門應該多為農村勞動力提供豐富的就業、創業之道,讓農民的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各種問題才會慢慢得到解決。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就目前的農村經濟情況來看,是有能力來建設更多的公共文化場所,如:閱覽室,健身的器材和場地,老人活動室等。

3、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民的文化教育。應多開展一些例如“送文化下鄉”之類的活動,並且應該針對農民的閱讀能力和需求,豐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

4、加強教育管理工作。為了農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學到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要加強對教育的管理,對於管理的漏洞要及時補缺。這必將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要對網咖等點進行不定期排查,防止未成年人進入。

5、要極力遏制黃賭毒,封建迷信活動。有關部門要及時掌握情報,對於涉入未深的人加強教育,對於已經淪陷的人可以進行行政處罰,對造成社會危害的要依照他的行為作出刑事處罰。

6、要多關心老一輩的農民。加強基層黨員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對年老體弱的老人或者五保戶要多送溫暖,多送問候,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我相信,通過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各大社會團體的支援以及農民的相互努力,農村的經濟發展以及教育等各項事業一定會有新的飛躍,城鄉差距會逐漸縮小,新農村建設會更上一層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會愈來愈好。農村作為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基層力量一定會發揮其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國農村情況調研報告2

xxxxx年xx月xx日,我按照學院安排,來到撫州市廣昌縣甘竹鎮,調查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實際情況。我們的調查採取資料收集、會議彙報與個別訪談的形式開展。全面建設小康的概念一直在發展,我們調查的時間有限,只初步了大概情況:廣昌縣全面小康建設現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並以公共管理研究者的視角出發,探討了解決此困難標本兼治的辦法。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地基本狀況

廣昌縣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部,武夷山西麓。東鄰福建省建寧縣,南接石城縣,西連寧都縣,北毗南豐縣。居贛、閩、粵之交通要衝。是撫州市的南大門,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的發源地。甘竹鎮地處廣昌北端,沿撫河溯源而上,是撫河源頭盱江的第一鎮,故有“盱源首鎮”之稱。全鎮國土面積114平方公里,有耕地23000畝,山地80000畝。轄12個行政村和1個社群居委會,總人口24700人。

該鎮以特色農業產業比較明顯,烤煙種植規模已達4018畝,產值600多萬元;果業以南豐蜜桔為主,有7000餘畝的規模;食用菌以茶薪菇為主,有1300萬筒的規模;糧食、白蓮作物作為傳統產業,其種植比較穩定,分別是18000畝和4000畝左右。工業以香扇加工業為支柱,有大小加工企業(作坊)200多家,從業人數4000多人,產品出口西班牙、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年銷售產值8000萬元。其原材料主要是雜木,均來自於縣外。

二、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程序的主要特點

1.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20xx年,廣昌縣第一產業增加值5億元,增長1%。糧食全年總產量達10.04萬噸;肉類總產量0.54萬噸,增長

5.5%;水產品產量0.41萬噸,有一定增長。農業為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45元,增長1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2%,增幅創近30年來的新高。

2.民生工程紮實推進。近年來,廣昌縣加大了對農村衛生、社會保障事業的支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基本到達全覆蓋,開展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縣工作,堅持從農村實際出發,合理設定繳費檔次和繳費補貼,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加養老保險的積極性,養老覆蓋率有大幅提高。20xx年,廣昌縣農村社會事業全面建設小康從農村社會發展的四項具體指標來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加快,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了90%以上,實現程度為100%,達到了全面小康標準;農村養老覆蓋率達到27%,比上年大幅增長。

3.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隨著收入增加,農民物質消費全面提升,居住環境明顯改善,醫療衛生消費有大幅增加,交通通訊、文教娛樂、休閒旅遊、保健等消費快速增長。20xx年,廣昌縣農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2693元,比上年增加654元,增長32%。其中,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187元,保持了穩定;人均居住消費支出為229元,比上年大幅增加;人均家庭裝置、用品消費支出為155元,比上年增長43%;人均交通通訊支出為299元,比上年增長48%;人均文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為145元,比上年增長74%。農村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使用水衝式廁所的農戶數達到42%,增加了17%;飲用自來水的農戶數達到56%,增加了15%,戶外為水泥或柏油路面的農戶上升11.7%。農村居民的物質生活向高層次發展,精神生活更加豐富,消費方式和結構更加現代化,居住環境更加美好,向全面建設小康邁進了一大步。

三、農村小康程序中的問題和難點

近年來農村小康程序加速推進,但面臨不少問題與挑戰。

1.農民收入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按照全面小康的標準,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應達6000元以上,在農村全面小康綜合評價18項指標中,農民收入水平是權重最大的指標。而廣昌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雖然保持穩步增長的勢態,但絕對水平較低,20xx年廣昌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47元,扣除價格因素僅為3282元,離實現小康還有較大差距。當前,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廣昌縣支柱產業為特色農業和香扇產業,受經濟影響較大,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的潛力有限。

2.農民生活質量改善仍然滯後。全面小康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在農村全面小康綜合評價六大類指標中,農民生活質量佔23%的權重。而廣昌縣農民恩格爾係數長期在50%以上,20xx年廣昌縣農村恩格爾係數為51%下降緩慢。雖然農村居民最近幾年文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和醫療保健消費支出有較大提高,但是20xx年佔生活消費總支出比重為5.9%和6.1%,農民

文化娛樂支出比重更低,不足1%,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亟待加強。農民居住質量也有待提高,還有58%的農村居民使用旱廁,飲用井水的農戶高達42%,部分農村居民戶外路面是沙土、石板路,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還有一個較長的過程。

3.農村勞動力素質急需提高。在農村全面小康綜合評價體系中,農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僅次於農民收入的第二位重要的指標,佔有12%的權重。廣昌縣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長期保持在7.2年,只相當於國中二年級水平,20xx年的住戶調查顯示,廣昌縣農村勞動力中39%為國小水平,40%為國中水平,10.9%為高中水平,中專及以上僅佔5.8%。從這幾年農村全面小康建設情況來來看,人口素質的提高較為緩慢,一是農村老齡化程度加快,據20xx年住戶調查資料計算,廣昌縣60歲以上老年人佔農村總人口比重達到10.6%,已經超過人口老齡化10%警戒線;二是農村較高文化素質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三是農民工子女輟學現象仍然存在。以上幾大因素制約農村人口素質提升,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瓶頸。

4.農村社會保障事業起步較晚,標準不高。健全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方面,近年來,廣昌縣政府加大了對農村衛生、社會保障事業的.支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基本到達全覆蓋,高度重視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大力推廣實行農村新型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但目前僅27%的人蔘與農村養老保險,是社會發展的短板。要達到60%的覆蓋率,仍需要大量的行政推動、政府投入和宣傳引導工作。

四、進一步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的建議

1.全面構造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積極推進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建設是確保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實現的基礎。要加強科學發展,從生產與經營、政策與科技、農民與政府多方面努力形成促進農民增收的合力。一是要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積極支援農業結構調整,鼓勵發展特色和優勢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綜合專案;二是要積極利用好省外和省內勞務市場資源,促進農村地區勞動力就業轉移;三是需要積極扶持與引導農民創業,增加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收入,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有效流動。

2.進一步促進農民生活質量提高。全面小康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要加快農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居住條件,儘快使農村的人居環境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應充分發揮政府導向和市場參與,建

立多元化的籌資渠道,引導資本進入農村發展,加快和諧秀美鄉村建設。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要嚴格規劃,解決農村住房、水、電,道路和排汙等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村莊建設雜亂無章、設施配套不齊全的現狀。進一步加大改造農村道路力度,實現村主幹道路硬化、油化保障道路平整通暢;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提高農村居民飲水質量;加強宣傳和引導,鼓勵農戶改善衛生條件,做好整村規劃,建設清潔、無害的生態廁所;加快農村新能源建設步伐,在適宜地區推廣煤氣、天然氣管道建設,探索沼氣等清潔能源技術的實施。

3.全方位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當前農村教育問題主要集中在留守兒童輟學問題和農村高中階段教育問題。當前能接納農民工子女的私立學校存在學校少、要收費、教學質量堪憂等問題,而農村的教育水平與城市有較大差距,中、高等教育的知識結構與農村現實不符,畢業生就業形勢更為緊張,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適齡人員的高中升學率有一定下降。以上問題亟需解決,一是要加大農村教育經費投入,加大農村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二是要加快改革戶籍、學籍管理制度,降低農村兒童入學限制,加強教育資源均等化。三是要針對農村就業環境,編制符合農村實際的職業中專教材,加強專科學校對農村的知識培訓與就業引導。四是要以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綜合運用財政扶持政策和市場手段,多方面參與加強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工作。

4.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首先要進一步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搞好衛生裝置建設,提高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使農民人人享有較好的衛生保健,加大大病保障力度,進一步方便農村小病就醫,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重點加強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工作,加快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實施,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辦好養老院,讓農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加大農村醫療資源投入,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進一步推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不斷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縣工作,逐步推廣到全省農村當中去,使得全省農村均能享受到新型養老保險制度帶來的好處,形成個人、集體、政府共同籌資的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民參保積極性,擴大參保覆蓋面。

我國農村情況調研報告3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物件:調查地點的各村村民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農村文化生活狀況,認識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生活狀況,讓更多的人對農村的發展以及文化生活狀況有更新更全面的瞭解,並且從調查中發現當下存在的問題,進而對這一狀況採取措施改善情況,積極為農村建設和農民的生活服務。

一、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通過對各個村村民做的調查問卷和實地訪談,以及通過對一百多份有效問卷的統計分析,我們發現農民群體的文化生活還是比較貧乏的,人們在幹活之餘的主要活動包括:看電視、串門聊天、打麻將、逛街,此外還有一部分人上網、讀書、看報、跳舞。

在調查的家庭中,如右圖所示,農民家庭對彩色電視、vcd、dvd這些家電的擁有率佔為98%左右,因此,在文化生活中,看電視的家庭比例達到94%。這其中有一小部分老年人因看電視。另外,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電磁爐、電冰箱、洗衣機家電的擁有率達到82%,空調、數字電視這些家電的擁有率能達到57%。

此外,由於文化設施的相對較少,串門聊天被91%人所熱愛,拉拉家常,說說新鮮事也是樂趣多多,這也是農村區別於城市的重要的一個方面,這有利於加深鄰居之間的關愛和熟悉度,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嘛。調查中,我們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戶人均收入的加,賭博在農村生活中佔據了很大的地位。在農民的生活裡,串門聊天很多時候會和賭博一起發生,當然大部分是打麻將,少數玩撲克牌,這個比例高達40%。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經濟,政府大力提倡和加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使得農村的經濟飛速發展,生活條件也逐步提高,到20xx年,農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活富裕了,人們對物質的需求相對增加了,閒來沒事的時候就喜歡進城或在集市上逛一下,買一些衣服或吃食,改善一下生活,在調查中,這樣的家庭比例佔21%。近些年在農村,人們結婚的時候都會買電腦,但上網的卻人很少,只佔調查人數的11%,這跟農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也體現了當下留守家庭的現象。

另外,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各個村設有的公共文化設施很少,但也有一些,包括農家書屋、戶外健身器材,跳舞廣場。但是這些公共設施的利用效果並不是很好,資料顯示,僅有5.74%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地會經常利用農閒、廟會集市以及節假日來組織文化娛樂活動,25.64%的表示只是偶爾,而有68.62%的表示根本沒有(如圖所示)。從這些數字中,我們看出當前農村群眾娛樂性活動舉辦之少。

從上可以看出,由於農民幹活之餘的時間不存在組織和其他約束,所以他們從事較多的娛樂活動與他們的意願基本保持一致,雖然業餘的文化生活比較缺乏,但不能掩蓋農民對娛樂休閒的渴望,調查顯示67%的農民希望在村子看集體電影,村子也不定期的會播放集體電影。40%的農民希望使用電腦,但大部分人並不瞭解電腦,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電腦的使用在農村也有所增加,人們希望學習電腦知識,嘗試使用電腦,跟隨時代的步伐,當然也不乏對電腦不感興趣的人。

調查表明,農民文化消費水平低、文化生活匱乏單調是一種普遍現象農民即便有些文化消費也基本上屬於娛樂消遣型。

二、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一是無關論--認為文化建設只是吹吹打打、唱唱跳跳單純的娛樂,搞不搞都一樣,只要把經濟搞上去了就行了;二是等待論--認為經濟是基礎,文化是上層建築,物質決定意識,經濟決定文化,只有等把經濟搞上去了,富了有錢了才能搞文化;三是賠錢論--認為文化建設是賠錢的買賣,投入大產出少,搞文化建設得不償失;四是無績論--認為搞文化建設,出政績比較慢,不如搞經濟來得快,對自己的“成長進步”幫助不是很大。表現在工作上,往往把文化建設看成軟指標,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造成了對文化建設重視不夠和擺不到位的問題。

(二)農村文化事業重視不夠

大部分鄉鎮領導幹部在對物質、精神建設上仍然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存在著認為把經濟搞上去了,文化建設也就自然得到加強的“自然論”;先搞經濟建設,以後再騰時間來抓文化建設的“先後論”;認為文化建設要難度大,不能立竿見影、不出政績的“無用論”;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化建設對和諧農村的促進作用。

(三)文化活動缺乏正確引導

調查發現,農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電視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其中有近46%的農民賭過錢,而象棋、球類活動開展甚少,上網、玩遊戲的農民更是為數廖廖,也反映出農民文化生活方式單調。由於缺乏適合農民的活動平臺和正確的引導,致使農村封建迷信盛行,賭博之風蔓延,客家傳統美德逐漸淡化。

(四)文化發展呈區域差異

存在縱向和橫向發展的不平衡性。縱向看是縣城較鄉鎮、鄉鎮較村組豐富。在縣城形成了多層次多種類的文化設施,社群居民的文化生活較豐富,但鄉鎮文化設施較為落後,且分佈不平衡。從橫向看,經濟發達鄉鎮強於經濟落後鄉鎮,交通發達鄉鎮豐富於偏僻鄉鎮,文化底蘊深厚鄉鎮豐富於文化基礎薄弱鄉鎮。

(五)設施保障不充足

鄉鎮文化站“一塊牌子,一張桌子,一個章子”的現象較普遍,設施落後、裝置緊張;農家書屋缺乏管理,難以真正惠及農民。文化站長多數忙於鄉鎮政府其它行政事務中,每年除組織全縣指定必須參加的文化活動外,很少主動開展文化業務工作。由於缺乏經費,更難以挖掘、培育農村文化能人。而且大多數鄉鎮對文化站實行財政脫鉤斷奶,造成業務活動經費嚴重缺,特別是稅費改革後,鄉鎮收入大幅減少,縣財政下拔文化包乾經費隨之取消,文化站沒有相應的購書、訂閱報刊、開展活動以及開展正常業務工作的公用經費。要開展活動,完全靠拉贊助,四處討錢。

三、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建設新農村農民是主體,提高農村素質是關鍵,要提高農民素質就要大力加強新農村的文化建設。要大力加強農村的文化建設呢,就必須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動員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好在新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要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切實把鄉鎮文化建設擺到重要位置

思想決定行為,認識決定覺悟。鄉鎮幹部只有思想認識到位,才能自覺把文化建設擺到位,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要有針對性的從解決模糊認識入手,建立起對鄉鎮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的文化培訓機制,加強對鄉鎮幹部的培訓。首先要進行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培訓,特別是要加強對科學發展觀中有關文化建設內容的培訓,把他們的思想真正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其次是要進行文化內涵與經濟、政治、社會發展的相互關係以及文化自身的經濟價值等方面的培訓,進一步加強他們對文化的認識。第三是要對他們進行文化藝術素養和文化建設發展規律等方面的培訓。使他們不但要了解和掌握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而且還要使他們願意抓文化、喜歡抓文化、知道怎麼樣去抓好文化。從而使他們能夠真正把文化建設納入到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之中,真正放到重要位置。

(二)加大文化基礎設施投入,鼓勵、引導、調動農民積極參與文化活動首先要拓寬融資渠道,吸引資金投入。堅持公益性文化設施以政府投入為主

的原則,積極向國家和省市爭取資金投入。創造條件,用好政策,協調各方面關係,調動社會力量,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鄉鎮文化建設。支援農民自籌資金、自負盈虧、自我經營、自我管理,興辦農民劇團、農家書屋、公共健身設施等,使農民群眾也成為文化建設的投資主體。形成“政府牽頭、社會參與、群眾受益”的.發展格局。

其次,鼓勵農民參與,可以以區域為單位結成小組參加文化活動,並在合適的時間舉行文化比賽及文化交流活動,為大家提供文化生活交流的機會,也是調動大家積極性的另一種形式。另外,對於愛打麻將的人來說,村支部可以化被動為主動,把打麻將變成一種很好的娛樂方式,戒除金錢交易,不定期舉行麻將比賽,獎懲制度可以以為村裡做公益為主。

(三)要解決好設施保障問題,努力推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程序

基本設施和基本保障問題是鄉鎮文化建設的動力和源泉。

鄉鎮只有解決了基本設施和基本保障不足問題,才能使農村的文化建設真正落到實處。過去,政府在城鄉文化一體化上做了不少工作,進行了一些努力,如送文化下鄉,文藝節目調演,舉辦各種比賽,到基層輔導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鄉文化建設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城鄉文化二元矛盾依然比較突出。農村應該與政府共同努力:

一是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

二是要鼓勵企業和個人對農村文化建設進行捐助。如採取由政府發出倡議,然後由有關部門為捐助者建立功德碑、光榮冊或在電視、報紙上進行宣揚等方法對企業或個人的捐助給予鼓勵,使他們能夠積極對文化建設給予支援和幫助。

三是要引導農村文化建設走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對於鄉鎮公益性文化設施要允許進行一些非營利性的收費,以此補充其在經營過程中經費的不足;對於群眾性的業餘文化團體,要鼓勵他們進行產業化的運作和經營,以彌補政府補貼資金的不足,使他們更快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四)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在資訊時代與城市接軌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路的發展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作為新時代的一員,我們應努力緊跟時代的潮流。近些年,在農村,電腦的擁有率越來越高,但使用率卻不高。村支部應該採取適當措施:

一要請專業人員為各家各戶對電腦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進行統一的培訓;二要建立本村網站,在網站上定期釋出村裡的一些事件及政府關於與農民相關的一些政策的調整和變化;建立討論區,讓大家可以交流和發表個人的意見和看法;

三要鼓勵大家從網上多看新聞,搜尋創業致富資訊及與農業相關的高產方法及資訊,及時掌握天下大事;

相信不久的將來,農村對於網路的使用會越來越廣泛,當然這肯定是文明使用,大家也一定會成為新時代“潮範兒”的“新”農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