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將伐顓臾》教學實錄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7W

  課前準備

 《季氏將伐顓臾》教學實錄

一、安排學生自學。要求借助課文註釋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基本搞清原文大意。不懂的地方上課時一起討論。

二、從網上下載蔡志忠的漫畫《論語》,讓學生欣賞,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論語》的片段《季氏將伐顓臾》。請問“論語”兩字是什麼意思?

生:“論”是議論,“語”是言語、談話。

生:議論的“論”應該讀“lùn”,而課文的注音為“lún”。

師:其實這個“論”通“倫”,是一條條編排的意思,相當於現在的“編纂”。“論語”即相當於現在的語錄。同學們國中時學過《〈論語〉六則》,現在還記得嗎?

生:記得。

師:好。我們一起來背誦。

……

師:《論語》這本書是誰寫的。

(生交頭接耳)

生(小部分):是孔子。(這部分學生是想當然,課文註釋沒有看仔細。)

生(大部分):孔子的學生。

師:《論語》全書記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是語錄體。它是有關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一本書,對中國人的思想產生了很深刻的影響。宋朝宰相趙普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當代,不僅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都成立了孔子研究機構。20世紀80年代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巴黎發表宣言:“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兩千五百年前,從孔子那裡尋找智慧。”

師:課前我佈置了預習,文字上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討論。

生:“求”是什麼意思?

生:是冉有的名字。

師:對,剛才這位同學看書不夠仔細。課文註釋④說“冉有名求”。老師對學生可以直呼其名。

生:“無乃爾是過與?”每一個字怎麼理解。

師:這句文字是有點特別。“無乃……與”是表示反問的一個句式,相當於“恐怕……吧”。“過”是指責的意思,我們以後要學《過秦論》,這個“過”也是這個意思。“過”的賓語是“爾”,即你們。“是”是我們應該重點掌握的,它在文言文中最基本的用法是指示代詞,意為“這”,文中後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誰之過與”“夫如是”都是這個意思。老師特別要提醒同學注意,“是社稷之臣也”這個“是”看起來非常像現代漢語中表示判斷的“是”,其實它們不一樣。古漢語“是”到漢代以後,才常用於表示判斷,如“問今是何世”“不知木蘭是女郎”。本句中的“是”也是代詞性的,復指前面的“爾”,起提前賓語的作用。同學們平時是否也碰到過這種用法?

生:有,國中課文有“唯餘馬首是瞻”。

生:成語還有“唯命是從”“唯利是圖”。

師:對。(板書例句)

……

師:好,文字上我們先討論到這裡,等會我們在講句子的時候,還可以再討論。下面我們來看課文,先請位同學來朗讀一下課文。

(生朗讀)

師:很好,沒有讀錯,但我覺得孔子說話的語氣沒有讀出來,孔子三次對冉有直呼其名,且後面是感嘆號,這說明什麼?

生:這時孔子情緒激動,說話的口氣很嚴厲。

師:對,應這麼讀(老師範讀三句)。下面我們學第一段,請問季氏的身份是什麼?顓臾是怎樣的國家?孔子為什麼要反對討伐顓臾?情緒為何如此激動?

(學生分組討論後發言)

生:季氏是魯國的大夫,顓臾是魯國的附屬國。

生:季氏攻擊顓臾的真正意圖在“蕭牆之內”,即魯國國君。

生:孔子是忠於魯國國君的。

生:孔子是文人,他反對動武,尤其反對打內戰。

師:同學們講的都有點道理。要了解孔子,必須瞭解他所處的時代。魯國魯莊公有弟三人: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強大以後,常犯上作亂,先是在魯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後來,隨著季氏家族勢力的強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獨得其二,季氏又做卿相,擁有魯國的實權。顓臾是魯國的附庸,它是當年周天子封給魯國的屬國。名義上是一個國家,在當時魯國公室被瓜分的情況下,顓臾是魯君的勢力範圍。孔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季氏攻打顓臾的真實意圖在“蕭牆之內”,矛頭所向是魯君。季氏攻打顓臾可擴大地盤,從而削弱魯君的實力,最終篡奪魯國的政權。這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因為孔子的理想社會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畢生使命是“克己復禮”,恢復周公所制定的“禮”。季氏作為一個大夫,卻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顓臾,這是對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戰,所以孔子要堅決反對。於是他聽學生一說,就急了。孔子是一個謙謙君子,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是毫不讓步的,所以說話的口氣相當嚴厲。

(板書:

天子———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諸侯———國 有國有家者

大夫———家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師:這裡又有一個問題———孔子的兩個學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們的“老闆”,為什麼有軍事行動要跑來告訴孔子?

(學生討論非常熱烈)

生:因為孔子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對老師很尊敬。

師:不對吧。因為這是大事,屬軍事機密。比如說,你是我的學生,你對我也非常尊敬,往後你做了我們國家的國防部長,你會不會跑來告訴我“老師,我們將要對某國進行自衛反擊”?

生:(鬨堂大笑)不會。

生:他們跑來是向孔子請教顓臾該怎麼打。

師: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但好像沒聽說他是軍事家。

(生笑)

師:同學們對孔子那個時候的師生關係不大瞭解。那時的師生關係與現在的不同。當時並沒有黨派的組織,但孔子與學生們相當於一個黨派。孔子是他們的精神領袖,弟子們對孔子有宗教般的崇敬。打個比方,孔子就相當於某一武術流派的掌門人,弟子沒有一件事不敢不向他報告。孔子對學生是一種道德的感召,學生不敢騙他。這兩位學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職的。季氏想吞併顓臾,他們參與其事。他們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受孔子的影響,他們覺得季氏這件事做得不對,可是這兩人到底不是孔子,沒有堅決反對。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後吃不消,於是兩個人來試探孔子的意思。那麼孔子為什麼要反對攻打顓臾?

生: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顓臾是先王封國,二是顓臾在邦域之中,三是顓臾乃社稷之臣。

師:對,第一點是從歷史上講的,第二點是從地理上講的,第三點是從政治地位上講的。顓臾這個國家是周天子分封諸侯建立的國家,是社稷之臣,怎麼可以出兵去打它呢?季氏根本就沒有這個資格!還要注意,“何以……為”是一個固定句式,相當於“為什麼呢”,“為”讀“wéi”,是語氣助詞。

(板書:

先王封國(歷史) 不可伐

責 邦域之中(地理) 不必伐

社稷之臣(地位) 不當伐)

師:好,這堂課我們學到這裡,下面我們一起朗讀第一段。

(生齊聲朗讀)

師:下課以後請同學們背誦這一部分,然後仔細研習後面兩段內容,並完成課後練習。

第二課時

師:上堂課我們學了第一段,第一段文字不長,現在我們試著背一下。

(生齊聲背誦第一段)

師:好,下面我們來學習後面兩段。冉有說:“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顯然這是在推卸責任。那麼孔子是怎麼批駁他的?為什麼說季氏討伐顓臾是冉有的過錯?

生:孔子認為冉有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孔子先引用史官周任的話,然後打了一個比喻。

師:為什麼要引用周任的話。

生:周任是古代著名的史官,引用他的話,說理更有權威性與可信度。我們現在寫文章,也常要引用名家名言以增強說服力。

師:孔子認為冉有和子路做了輔相,就要盡到責任,如果不能盡職,就不應占著這個位子。孔子鼓勵學生去從政,但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為了實踐自己的政治主張。孔子曾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打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他用“虎兕”來比喻誰?

生:季氏。

師:對,孔子認為季氏本來就像老虎野牛一樣,“我讓你們去做他的家臣,是讓你們去看住他。你們看不住,讓它跑出來,就是你們這些輔相的失職。”“龜玉”是比喻什麼?

生:顓臾。

師:古人說龜玉,相當於今人說金銀財寶,龜在古代是吉祥物,與現在的含義不一樣。這裡,冉有被孔子訓了一頓,你看他是怎樣回答的?

生:冉有提出了攻打顓臾的理由,說:“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就是說太靠近季氏的“家”,不打下來會成為後患。

生:從中可以看出,冉有也參與了其事,也是有點贊同攻打顓臾的意思。

師:那麼也就是說他剛才所講的“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不是老實話,於是孔子就更加生氣了,首先罵二人的這種態度:“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誰能來翻譯一下這句話?

(一生站起來念了一遍註釋)

師:我們來看這句話,主語是“君子”,謂語是“疾”,賓語是“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難點在理解賓語的意思,誰能用現在的'話來說說?

生: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心裡明明想得到某樣東西,卻不肯直接說出來,即“舍曰‘欲之’”,然後找一個藉口編一套理由把它拿過來,即“必為之辭”。

師:對。這種態度是君子討厭的,既有悖於政治道德也有悖於為人道德。然後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請同學們用課文的原話來回答。

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師:很好。哪位同學來解釋一下?

生:不怕東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貧困而怕不安定。均衡了就無所謂貧,上下和好了就沒有多少問題,真正安定了就沒有危險。

師:對。孔子一貫主張重教化、省刑罰、薄賦稅、厚施予,希望所有的人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均”“和”“安”都是仁的政治思想,也是孔子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主張和理論,只是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提法。一個國家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其他國家一定會信服。一個國家發揚了自己的文化,奠定了自己的國格,充沛了自己的德養,人家受了感化,自然會來歸順,這樣就逐步實現了大同。孔子對自己的學說十分執著,無論哪個學生,如果違反了這種原則,他都深惡痛絕。所以他批評冉有、季路“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這裡同學們還要注意“來”的用法。

生:“來”是不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帶了賓語,往往是使動用法,是“使他們來”的意思。

師:對。文章結尾一句“吾恐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表現了孔子的高度政治敏感,同時也有力地駁斥了冉有的觀點。

(板書:

為之辭 口是心非

不能來 無德

斥 不能守 無能

謀動干戈 興亂

反對武力,主張禮治。)

這一段有三個成語,大家能否找出來?

生:(七嘴八舌)“既來之,則安之”“分崩離析”“禍起蕭牆”。

師:我們現在常用的成語好多是來自《論語》的,這也說明了《論語》的影響之大,生命力之強。現在我們一起試著背誦一下全文。

(背誦全文)

師:個別同學背得還不夠熟,希望同學們再下工夫。《論語》是大綱所推薦的中學生課外必讀書,請同學們課外閱讀《論語》,同學們先尋找《論語註釋》(巴蜀書社出版)或《白話論語今譯》(中國書店出版)等兼有原文、註釋和翻譯的書籍閱讀,還可看看南懷瑾的《論語別裁》。有一定基礎後,再去讀朱熹的《論語集註》。這樣,相信同學們對《論語》、對儒家思想一定會有深入的瞭解。

  教學說明

現在中學文言文教學的現狀普遍是對課文作文字的疏通,教師逐字逐句地解釋、翻譯、串講。教師唾沫橫飛,學生索然無味,這是一個誤區。中學語文課文中的文言文都是經過千百年考驗的膾炙人口的精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美學意義。教師的任務在於引導學生在誦讀、設疑、解疑中去把握文章的主旨,去領會作品的形象。教學中可運用談話法、討論法、點撥法、講述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抓住原作的精要,品味原作的精華。文字上的疏通,首先讓學生去做,老師要抓住重點落實。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季氏將伐顓臾》的文字不算太深,如果僅作字面上的疏通,一節課即可講完。但是由於時代的差異、學識的欠缺,學生很難通過這幾句簡單的對話瞭解孔子所處的時代特點、孔子的政治主張、治國原則。因而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在引導學生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探索,弄清孔子的政治主張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從而對孔子和儒家學說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把課文變成一個激發點與視窗,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論語》的興趣,讓優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為學生的長期發展打一個精神底子。

  評點

周老師的這堂課是一堂樸實而又有效的古文閱讀課。古文教學首先要消除學生認知上的障礙,縮短因時代背景不同而產生的距離。因此,選擇精當的教學內容來縮短距離和隔閡就非常必要。古人趙普的觀點、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的宣言、蔡志忠先生的《論語》漫畫,都是生動鮮活的材料。課未展開,學生對課文已充滿興趣。其次要明確哪些內容對學生來說是切合的、需要的。這跟教學目標有關。通過該文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孔子主張仁政、實行禮治的政治主張應該是最重要的目標,所以兩節課所提的問題緊緊圍繞著這個中心展開,比如問孔子“為何如此激動”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孔子的仁政思想,並不在於評價孔子的脾氣。“為什麼有軍事行動要跑來告訴孔子?”旨在明確孔子的人格力量,帶出孔子的政治理想。這兩個問題的鋪墊,引出了第三個問題:孔子反對攻打顓臾的三條理由。這三條理由和下文對冉有的兩次批評集中地蘊涵了孔子的政治理想、治國主張甚至政治敏感。執教者用幾個一脈相承的問題作了概括。

這也是一堂注重基礎又能大而化之的課,很有點南懷瑾《論語別裁》的風格。說它注重基礎,因為它把落實文言基礎和背誦作為教學目標,而且做到了。對於高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積累文言詞語和句式,加強誦讀與背誦,是最基本的任務。所謂大而化之,體現在課內外結合的教學內容的組織上,課內注意對文言句子做適量的現代解讀,課外引用了一些相關常識,適當補充一些文化知識,加強對學生的人文薰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