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要下雨了》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5W

今天,我聽了《要下雨了》這節課,有如下思考:

一年級語文《要下雨了》評課稿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上課伊始,老師就緊緊抓住學生興趣點,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與學習慾望,當學習的小主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練習背誦,效果就好多了。因為這時,他們的思維是最活躍的。不過,怎樣操作起來最有效,還需我們共同探討。

2、以讀為本,讀貫穿教學的始終

朗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這節課中,讀貫穿課堂的始終。表現在:1、讀的形式多樣,有自由讀,大聲讀,分角色朗讀,給動畫配音等等。2、讀有層次性。老師先引導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在讀中理解內容,在讀中有所感悟。在這以基礎上,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角色體驗中獨好每個角色,理解要下雨時,各個小動物的活動不同,同時也體會在下雨前動物們的著急心情,既理解了內容,又提高了朗讀能力。

3、品詞析句,注重語言實踐活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提高語文運用能力。這節課就體現了這點。在揭題審題時,老師就引導學生理解比較“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不同意思,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現象,使他們知道多一個字少一個字所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敏化學生的語言,提高他們的語言感受能力。然後,老師在隨文閱讀中,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用“因為……所以……”句式說話,在讀與說中感悟“……正……”的意思。學生也說得很好。建議:用“因為……所以……”說燕子為什麼低飛這句話學生說得不太好,原因是這段話邏輯性很嚴密。我們可否這樣訓練:“因為要下雨了,所以()。因為空氣很潮溼,所以( )。因為蟲子的翅膀上沾了小水珠,所以( )。因為蟲子飛不高,所以( )。”這樣既降低了說話的難度,又更清楚地明白燕子為什麼低飛的道理。

4.扶放結合,逐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要下雨了》這是一篇科學童話。老師抓住了這篇科學童話的結構特點,第一部分與第二三部分結構相同,都是講下雨前小動物們的活動情況,所以採用重點指導和放手自學相結合。但是在操作層面上有點面面俱到。我認為應該寧抓重點,放棄細枝末節,這樣可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