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教學反思(集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06K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的教學反思(集合15篇)

音樂的教學反思1

11月15日,本人聆聽了東方鐵路國小孫彥潔老師的一節國小五年級的音樂課,課題為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教材第九冊《節日之歌》。該課的教學流程分八塊:①聽唱《祝願歌》,做唱遊等活動,感受愉悅、快樂、興奮的音樂情感;②從《祝願歌》中找節日。一是從歌曲聯想到的節日,二是從歌詞中找出類別節日;③老師介紹四個節日(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軍坡節),並作具體詳細描繪,引出學生搶說搶評各類節日;④聽歌曲,說節日。(《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當兵的人》、《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新年好》);⑤從歌曲中找出以上歌曲的特點。

1、主題鮮明,

2、屬祝願類歌曲,

3、節奏型的相對典型性。同時引出知識點,並就學生演唱存在的不足,從節奏、情緒、內容上做具體引導;⑥歌詞即興創作;⑦用自己熟悉或擅長的方式表現某節日;⑧給表現優秀的組或個人頒獎。

該課的內容流程自然豐滿,有創意,加上採用了科學的引導方法,使整堂課效果甚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目標明確,能讓學生從音樂聆聽與音樂實踐中感受節日的愉悅氛圍,做到了身心體驗,參與感受。

2、教師使用的方法,適合學生的特點。聆聽判斷,分組評比,感受節日、分析歌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3、教師聲請並茂,身心投入,進入角色,感染學生。教師的`生動表情、親切的言語,與同學朋友般的交流,是這堂課的最大閃光點。

4、歌詞即興創作,是本課的一個創意。歌詞的即興創作安排在充分體驗節日之歌的後面,是節日之歌情感的進一步延伸,發揮了學生的豐富想象是課堂生成的巧妙體現。

5、讓學生通過一種方式來表現音樂(節日之歌)的主要情感,給予了學生充分的創作空間,無論是用那種方式(演唱的、繪畫的、朗誦的、舞蹈的),均是學生在課堂基本情感下的個人才能的即興發揮,是常規音樂課堂教學難能可貴的。總之,該課課堂氣氛濃郁,學生思維活躍,能通過律動的參與體驗,讓學生愉悅地度過美妙的40分鐘,是現代音樂課堂教學,更是新課程所倡導與追求的。

由本課引發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1、多媒體的運用與農村音樂教育教學改革的權衡。感人,是中國小音樂課堂的靈魂。要做到感人,教師的投入並儘快進入角色是關鍵,不能只是依*製作精良的課件來完成教學。

2、中國小音樂教學目標的思考。音樂課應該給學生什麼。是對作品的充分學習,還是通過作品的學習獲取一種情感?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一個方向性問題,應引起音樂教師的普遍重視。

3、教學流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安排,都要有充分的考慮。為什麼要安排這個內容,有沒有作用,學生感受如何?都應慎重考慮。

音樂的教學反思2

新的一學期又快結束了,在忙碌中有所收穫,疲憊中充滿幸福!現將本學期教學反思如下:

一、熟悉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

音樂教師的職責不是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為音樂家,而是在音樂課堂中儘量以培養學生審美為核心:用美的聲音感染他們、用美的音樂餵養他們、用美的語言同化他們,讓美的情感陶冶他們,讓美無處不在,淨化學生的心靈。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強調:

1、想要感染學生,首先先要感染自己,教師課堂的語言要求精練、明瞭、富有感染力。

2、參考教學大綱,補充課外教材,儘量選擇一些有代表性,有內涵的音樂與課堂教學內容所掛構,豐富課堂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

3、查閱資料背景,瞭解音樂創作及相關內容,加深學生的音樂文化,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4、用教師的肢體語言引導學生,讓他們從教師的肢體語言中感受到音樂的美,旋律的美。

二、變化教學方法,引發學習興趣

都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的確,要讓學生長期保持對一門學科的興趣是不太容易的,無論那件事,無論那門學科如果教學方法單一,毫無新意再好的內容也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1、根據教學內容,一個好的匯入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比如:在《雪絨花》一課的教學中,我運用了情景劇匯入,一邊講解《音樂之聲》的故事,一邊播放其中的音樂片斷,瞬間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再比如在音樂欣賞課《回憶》中我丟擲了“誰家養貓了?你能模仿一下貓咪的叫聲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直接匯入課程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利用不同的課程型別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也是音樂課堂抓住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如欣賞課,在讓學生反覆聽音樂,感受音樂要素的時候,我們如果只是一味的提問,讓學生回答,在兩遍音樂以後,學生立即就會失去耐性。這時就需要老師動點腦筋,我會利用音樂中的要素,比如:相同的旋律,當同學們聽到後舉手示意;聽到慢的旋律用手劃出相應的`動作,聽到快的旋律就用身體進行律動。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中有事做,這樣才會讓他們集中精神跟著教師的腳步走。

如教唱課,對於國中的學生,他們都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再不能像國小生一樣一遍一遍的教學,要使他們有自學的能力,故教師利用旋律跟唱法,教師示範法,學生模仿法,小組練習法,個人演唱法等,這些多樣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上興趣增加,課堂效果增加。

自己深知在教學的道路上學習是永無至境的,故如何將每一堂音樂上到最好這將是我以後的目標。

音樂的教學反思3

學反思,又稱課後分析,就是任教者在上完課一堂課或一個欣賞作品及一個知識技能後,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總結,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將教學中的成績、經驗和問題、教訓寫成書面材料。現在不少教師都堅持寫好教學反思,也是著名教師介紹的經驗之一。

寫教學反思確實是一項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因為這是一種教學上自我鑑定、自我評課、自我提高的有效措施。通過課後有意識地及時總結教學中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分析原因,研究改進措施,以作為今後改進教學的依據。堅持下去,必將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也有利於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又為日後的教學總結或撰寫學術論文儲備了寶貴而又說服力的素材。雖然寫教學反思費時、費腦,但是,一舉數得,何樂不為。

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充分發揮教學反思的作用?本人結合自己的實踐和一些老師交流的經驗,應抓住7個字。

一、心,做有心人。

要有目的、有意義地做好這項工作,課內有心留意,主要教學那幾個知識點,重點的、略帶的把節與節、章與章、舊知識與新知識此問題與彼問題是否能巧妙地連在一起。用什麼形式與方法做到心中有數?根據課型多樣的特點,分型別記載,象課件園提供的最優秀的教育資源!>音樂課如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以課件園提供的最優秀的教育資源!>音樂知識為主的樂理課,以遊戲為主的唱遊課,以知識技能為主的訓練課,以聽課件園提供的最優秀的教育資源!>音樂為主的聽賞課,以鞏固為主的練習課等等,這樣記載看起來就更清楚,印象更深。

在教學方法上,一節課的開始、結束,全過程是否簡明,層次清楚,課件園提供的最優秀的教育資源!>音樂知識技能訓練是否有機結合,課件園提供的最優秀的教育資源!>音樂理論以及概念掌握、理解得怎樣;在調動學生的感情啟發,學生形象思維等方面實施的情況如何;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動耳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如何,以及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有創意,所以要做教學有心人。

二、勤、及時記載。

這是寫好教學反思的關鍵之一。根據記憶規律,在識記以後不久就開始遺忘。因此,寫教學反思要趁熱打鐵,課後及時記載,立即整理歸納,總結分析,記錄於冊。如果拖久了,課堂教學情況,回憶起來時間反而費長,甚至遺忘。尤其是藝術技能方面的,必須在下一環節加以糾正掌握知識點,才能順利地往下教學。

三、全,全面分析。

首先要對教案的實施情況進行細緻全面的回顧,從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結構的安排,教學過程的進展,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到師生活動,教學效果都要象過電影似地琢磨、反省,歸納出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待進一步改進。在全面分析基礎上還應根據教學目標、音美課的型別等,突出重點地總結,記載自己體會最深的“得”與“失”。這樣記載才具有較好的價值。全,不是面面俱到,一課一記載要有一得,否則會形成次次記載千篇一律。

四、活,靈活多樣。

寫教學反思沒有固定的格式和應根據要求和教學實際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和形式,因課而異,不拘一格。我參考了一些教師的教學反思,有的.記在教案旁邊,隨著教學過程而寫;有的記在一節課後面;有的沒有專門的教學反思本上;有的全是文字記錄,有的文字和符號兼用。總之,不論任何方法、形式,以反映教學情況為準。

五、高,標準要高

。分析教學情況,提煉得失,不能低標準地就事論事,應有一定的高度。這個高度不是自己隨心所欲而定,要根據課件園提供的最優秀的教育資源!>音樂課的教育教學任務,教學原理原則和不同年級不同要求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以及學生的年齡、身心特徵來衡量。另外,教學反思要求條理清楚、語言簡練,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高收成。這樣的教學反思才是精品,可供自己之用和他人的借鑑。

六、實,實事求是。

寫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的工作和自我的要求。因此,堅持求真務實精神,教學反思應如實地記錄教學中的得與失,中肯地分析成與敗。即使是學校領導要求的,也不應只求形式,只圖應付,只為檢查,這樣,就失去了寫教學反思的本來意義。

七、恆,堅持不懈。

許多事實證明,任何工作、任何事情,堅持數年,必有良效。寫教學反思也不例外,需要始終如一地長期堅持下去,決不能“三日打魚,兩日晒網”,記得了寫一寫,忘記了擱一邊;空時會記,忙時忽略。要養成一種習慣,實際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也可以算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

音樂的教學反思4

使用介紹: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作“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和嚮往。課文的語言簡潔、優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有詳有略,如音樂般急緩有致。《音樂之都維也納》專題學習網站設有“音樂的搖籃”、“音樂的城市”、“音樂的傳統”、“音樂的聖殿”、“新年音樂會”、“學習討論”這幾個欄目。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我為《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教學而製作的網路教學課件的設計思路。

首先,整合網路資源,打破時空侷限“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維也納有著悠久的音樂傳統,是音樂的搖籃,是音樂的城市,更是音樂的'聖殿。但是,對於五年級學生來說時空的侷限使得他們對維也納和音樂之間的這種密切關係瞭解的並不深。更無從談起要他們去理解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開啟我所設計的專題學習網站主頁,學生通過網站的音樂的搖籃、音樂的城市,音樂的傳統、音樂的聖殿這幾個欄目便可對維也納有初步的瞭解。作為一個資訊平臺,它是維也納的地理、人文、歷史等大量資訊的整合。通過它能夠拉近學生和維也納的距離。

其次.藉助網路優勢,加深理解感悟專題網站聲畫並茂,視聽結合,圖象鮮明生動,具有豐富的表現手法,能夠創設輕鬆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直觀、新奇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事物的美。教學中,抓住興奮點,充分利用網路的優勢,創設感悟美的情境,扶放並行,引導學生尋找相關的資料,學生的學習興趣瞬間被調動起來。學生通過自查資料,同桌討論,領悟到之所以稱維也納為音樂的搖籃、音樂的城市、音樂的聖殿的原由。當教師顯示維也納的雕塑時,雕塑的形象使學生彷彿一下子來到了維也納,學生在想象中,通過自讀,自悟,感受到了文章蘊涵的美感。

最後,發揮網路互動,引導自主學習專題學習網站提供了幾種學習的起點和多條學習的路徑,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教學時讓學生自願組合學習小組就音樂的搖籃,音樂的城市,音樂的傳統,音樂的聖殿進行考察,學生自己去選擇自己愛好的欄目進入,最後作彙報交流。這樣將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資訊的地位,轉變到積極主動進行資訊加工的認知主體位置上來,學生興趣極高。

同時網站還提供了留言簿,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臺。

另外網站還提供了搜尋和資源站點的連結,使學生能夠走出專題學習網站,拓展了教學空間。

當然,由於能力的侷限,網站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以後的工作當中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彌補不足。

音樂的教學反思5

卷炮仗是一項深受幼兒喜愛的傳統活動,它巧妙地用團體合作走螺旋線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以體育遊戲的方式和幼兒共同玩。儘管在“卷”的過程中教師會不停地發出語言提示:“手拉好,一個跟著一個,卷緊一點。”但隨著炮仗越卷越大,幼兒的情緒會越來越高漲,螺旋隊形也就很容易出現擁擠、碰撞、隊形散亂的現象。

分析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在遊戲的過程中幼兒只是把自我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參與遊戲,而沒有真正理解這個遊戲是靠大家的合作來進行的。

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改變以往體育活動中已經出現的幼兒因不理解螺旋隊形而盲目跟從的現象,啟發幼兒經過探索先理解螺旋線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線原理的前提下再學習用動作表現螺旋線。

在這個活動中,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突破了計劃中我們預測的困難,在理解螺旋線特徵的基礎上,幼兒能夠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動作表現。如果說傳統的單一的體育活動或音樂活動只是帶給幼兒淺層的感官愉悅的話,那麼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卻是讓幼兒的.愉悅帶有必須的理性指導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遊戲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學活動中對螺旋線的探索,才使得藝術活動中的卷炮仗遊戲玩得更加豐富精彩。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圍繞螺旋線這個線索,在探究中游戲,在遊戲中探究,凸顯出科學與藝術、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魅力。

音樂的教學反思6

美麗的黃昏》是一首三聲部合唱歌曲。這一課的難點就在於二部輪唱和三聲部的配合,所以教案的重重設計都是為著歌曲的三個聲部做著充分的準備。

教案的設計分六個步驟:

第一步驟是引入教學(引發問題,引出主題);第二步驟是結合太陽下山的情景,練唱“miredosol”;第三步驟是結合圖形譜,唱唱“美妙的鐘聲”;第四步驟是聽音樂:欣賞黃昏的景色,感受黃昏的'意境;第五步驟是學唱歌曲;最後一步驟是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第一步驟,我在黑板上用紅色粉筆畫下一個太陽,問學生這是什麼。越是簡單直白的問題學生越顯得興奮又好奇,思緒緊緊地跟著。“這是太陽!”此時我可以感覺到聚焦在我腦後的好奇的眼神。我再次用綠色粉筆在太陽下面畫上山,問:這下你覺得太陽是要下山了還是剛剛升起來呢?學生一片議論。“我們都不確定太陽到底是要上山了還是下山,那麼就讓音樂來告訴我們吧!”(我慢慢地彈奏miredosol)並朗誦似的說道:“太陽慢慢下山了,美麗的黃昏來到了,黃昏的景色真迷人,讓我們一起來唱唱太陽下山的音樂吧!”

第二步驟就是練唱miredosol。通過優美抒情地多次練唱,分齊唱、二部輪唱,從這裡開始的設計是為後面歌曲的二部輪唱做充分的準備了,課堂也開始在我的排程之中,我要根據實際情況聽學生練唱的效果和程度再做出相應的指導,注意音色美、聲部齊、聲音慢慢漸弱等的要求。學生在達到一定的效果後我繼續引導下去,“再過一會兒,你們說太陽將怎麼了?是上升還是繼續下降呢?這下我們唱的音樂應該高起來呢?還是要唱得更低了呢?你聽,太陽慢慢下山了,這個是什麼音?”師逐個慢彈dosilasol,最後停在sol上,唱準低音sol。

第三步驟進入正題,結合圖形譜,唱唱“美妙的鐘聲”。我首先引導:“黃昏的景色真美,黃昏的音樂也美,讓我們變化著來唱唱黃昏的音樂”,接著我畫一圖形譜,讓生認出是:312|5——‖認出後齊唱,二部輪唱,我在音色的和諧、整齊上特別注重,在情緒上加以引導,效果還行。然後我連續畫兩個圖形譜要求學生認出:123|1——‖和312|5——‖也注意音色和聲部的效果,這一設計又更進了一層,剛才是同一歌譜的二部輪唱,這一環節先通過分開練習掌握,再把兩個不同的歌譜進行二部輪唱,如果這一環節的程度學生可以接受的話,那麼歌曲的二部輪唱應該也沒有太大的難度了。在這一環節我給學生練習的時間長了一點,但我覺得根據不同的學生素質,時間是需要自己掌握調整的。第三步驟的第三環節是給出歌譜:523|1——‖讓學生來畫圖行譜,這一設計又是考驗學生對音高的線條概念,學生上來後不是很清楚,我就讓他觀察剛才老師是怎麼畫的,學生馬上就反應過來了,但我知道坐在下面的一部分學生還是不明白的,課後我才想到應該給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派一代表上來畫圖形譜,老師再加以指導會讓更多的學生掌握要點。

最後一環節我用另外顏色的粉筆慢慢把圖形譜連起來問學生這個音樂像什麼?先是讓一個學生起來唱唱,再小組討論,再一起來唱,最後得出像鐘聲。

音樂的教學反思7

“樂由情起。”這就是說音樂是由情感引發的。也許正是這種“情”牽動著無數顆童心,使之受到美的薰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情感的琴絃,使之產生共鳴,這樣才能融洽、愉快地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在構成音樂的諸多因素中,如果把節奏喻為音樂的“骨骼”,把旋律喻為音樂的“肌肉”,那麼“情”便是音樂的“靈魂”了。

達爾克羅茲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說是情感的過程。”所以,音樂教學的重點應著眼於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情感因素的體驗,只有抓住這一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形象、活潑的音樂氣氛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審美意識。

一、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

之所以要注意課堂環境這個因素,是因為優美和諧的課堂氣氛能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審美活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創設情境對情感發展有強烈導向作用。在進行《大海音樂會》一課教學時,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之投入。首先,在匯入部分,教師以人魚的故事來吸引學生進入預設的教學意境;學生的思維被教學語言調動起來了,視覺和聽覺被畫面調動起來了,使之達到置身於其中的感覺。按著教師用優美的伴奏,抒情的範唱向學生介紹了作品,這時,學生的學唱慾望已經被完全調動起來了,他們帶著歌詞的意境和畫面引起的聯想、表象,投入地開始學唱了。

二、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

不同樂曲、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的變化都表現出它們各自的風格及不同的情感。歌曲《大海》是一首優美的歌曲,表現了大海的寧靜、寬廣。教學中要抓住其特點、啟發學生去感受,體會音樂美。那輕快,跳動的音符簡直和學生的特點一拍即合,學生反覆地唱著、體味著。可見,挖掘作品本身的藝術性,是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首要條件。

三、喚起學生的情感表現

教材的情感因素,要通過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分析、表現和學生的情感交流來完成。師生間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程度。教師是情感交往的主體,要將全身心的愛傾注在學生身上,贏得了學生愛戴,共同創造美、享受美,這是音樂教學成功的基礎。教師那簡煉形象準確的教學語言、富有表現力的範唱、激情的演奏、飽滿的熱情和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能隨時喚起學生的美感,使之願意去親身嘗試體驗,“情感”就在他們心靈上萌芽了,而且會在演唱、演奏中表現出來。因此,只有教師把音樂藝術形象中所表現出的崇高思想和情感充分揭示出來的時候,音樂對學生才有意義;只有教師把真情實感和飽滿的精神狀態傾注到歌曲的意境中時,才能激起學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到歌聲中;只有教師以豐富而深厚的情感、生動而饒有情趣的教法來引導學生的時候,才能引發其表現音樂的真情;同理,只有當他們進入音樂的情境中,進入到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情在弦上”時,歌聲才能真摯動人,才具有生命活力。總之,只有抓住審美的教育這個核心,才能提高學生感受美、鑑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邢如飛老師在讓學生感覺大海的時候,讓學生在手臂上,更加體現了這個環節的感染力。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課就該把“情感”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乃至整個教學過程中,將其建立在“意、境、情”三者基礎之上。調動情感的目的在於感人、育人,正如贊可夫所說:“感情會在人們行動中成為一種積極作用的力量。”因此,激發情感動力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是非常必要的!

音樂的教學反思8

《瑤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樂曲。樂曲生動地描繪了瑤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歌舞場面。體驗歌曲優雅高貴的旋律和輕盈明快的節奏,感受歌曲表達的歡樂情緒,幼兒對音樂活動很感興趣,雖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對幼兒來說已經是很棒了。

在音樂欣賞課堂中,應根據中班幼兒的具體情況去提問題,讓幼兒通過多方面、多層次的.思考與感受發表自己個性化見解,從而達到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幼兒是教學最有用而普遍的資源,我們應從多方面去開發他、塑造他,據此,在本節中我做了以下的教學嘗試:

1、開始時請幼兒聽音樂做律動《拍手點頭》,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 出示2/4拍節奏圖譜:幼兒看符號進行拍手、拍腿、拍肩節奏練習。

3、帶幼兒認識少數民族,最後匯出瑤族,進而帶幼兒欣賞《瑤族舞曲》。

4、欣賞音樂《瑤族舞曲》幼兒用手在身體部位打節奏,感受樂曲的不同。

5、出示《瑤族舞曲》圖譜,教師帶幼兒一起看圖打節奏。

6、幼兒聽《瑤族舞曲》做節奏練習。

7、幼兒聽曲自編舞蹈動作,幼兒自由舞動。

8、教師示範跳瑤族舞,幼兒跟著一起跳舞。

通過此次活動,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讓幼兒真正喜歡音樂,就必須做到貼近他們的生活興趣和欣賞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溝通,讓他們真正走進音樂的實踐中去,發揮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作能力,親身體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歡樂。這樣,音樂活動才會受到幼兒的歡迎和喜愛。

音樂的教學反思9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考察自我主體的行為表現及行為依據,透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給予肯定,支援與強化、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個性是本校是師範大學音樂附中,更加提升音樂教育。因此,作為音樂教師也就應學會反思、善於反思。

我作為一名剛剛音樂教學的教師,我認為更就應在教學中不斷進行反思與提煉,多寫教學隨筆,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多聽本學科和其他學科教師的課,做到在教學中學習,在學習中教學。不段進行學習,進行反思。回顧一個學期的教學與學習,以下兩方面的體會較深。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用心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一,透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二、明確告訴學生透過國中階段有關音樂知識的學習,九年級畢業後,個別音樂基礎好些的學生可報考我校藝術特長班,為將來深造打基礎,為了強調這個要求,把我校優秀高三學生作代表,給她們表演、做示範,學生反響強烈;三、透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四、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潛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較弱、有音樂特長班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必須時光觀看光碟,對各單元資料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到達開拓視野、提高審美潛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潛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半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裝置,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資料。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潛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用心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多參與省市藝術節等活動,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用心性,今後還須努力。

音樂學科知識所涉及的範圍廣,課堂教學形式豐富,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各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各種潛力,讓學生自主探索音樂知識,鼓勵音樂創作。如教學《賣報歌》、《金蛇狂舞》等音樂家聶耳先生的作品時,用同學們喜歡的《三毛流浪記》講述舊社會兒童的苦難生活,為歌曲學習鋪設情感路線,再進一步運用網路查閱聶耳的相關資料,構成理性知識,瞭解作者的同時對作品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在師生的互探中,學生有意識地將潛力付諸於實踐,真正讓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指導者,各種潛力和用心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過程的重心放在促進學生“學”的主體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學生理解而教。

要做到在整個教學思路以審美為核心,加強了綜合性,始終以學生學習音樂為主幹線,降低難度更注重學生興趣和個性的培養,增加了給學生實踐創編的機會,讓學生多動多聽,真正感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獲得了更自由的創編空間。尤其是圖形譜的設計對學生掌握音高有很大的幫忙。在教授歌曲《國旗歌》時,圖形譜是把一行行的小竹林做為小節的劃分,跟著小人的高低去感受樂曲的起伏,學生十分喜歡,也很容易掌握音的高低,根據歌曲資料創編了圖形譜,效果很不錯。

我作為新老師,要做到用心體會,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實現“反思性教學”的首要任務。無論課前的準備多麼的充分,要上好一節課,或多或少總有點得失,需要作為教師細心體會,對自我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自覺地反省,以便進行合理地調整與改善。作為新教師更就應如此,在自我反省的同時,還要多問指導教師的意見,吸取有指導教師的的經驗,更好的進行教學與學生的溝通,在教學中發現問題,改正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教師在搞清了教學的問題所在後,對自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主動尋求原因,並嘗試改善、糾正和調節的過程。也就是教師對教學各環節的用心體會,根據發現的問題尋求問題出現的原因,並據此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自我的.教學活動,嘗試使用新的教學方法或補救措施,多向指導教師學習,使課堂教學到達最佳效果。在進行潛心研究,調整反思。調整反思,也就是觀察、反思新的教學方法或補救措施是否有實際的效果。能夠說,調整反思是嘗試改善的延續,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研究原有的問題是否已經較好地解決,如果已解決,應針對嘗試改善的成功方法,主動尋求進一步強化的方式和手段,以鞏固自我已經構成的好的教學行為,防止原有問題再次出現。如果發現新的問題,謹慎地追

尋新問題的實質,多向指導教師討教,針對新問題再次嘗試另外的教學方法或其它改善措施。

在迅速發展的社會裡,學生獲取知識資訊的渠道是多樣化,獲得知識資訊的含義是多重性的。早在1972年世界教科文組織就明確教師的職責:引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我所需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資訊渠道的方法。而教學反思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始終,反思是促進教師發展的過程,是促進教學不斷進步的過程。

音樂的教學反思10

《音樂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音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音樂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設多種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自願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從而去感受音樂的真諦,體會音樂的魅力。

那麼,如何在音樂課堂中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呢?下面我就粗淺地談談幾點做法。

一、創設遊戲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國小生活潑好動,遊戲是他們的重要生活內容,如能恰到好處的運用到課堂之中,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根據這一教學規律,教師可利用教材創設遊戲情境,讓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進入音樂王國,領略音樂知識的樂趣和奧祕。

例如:我在指導學生用d、r、m、s、l、五個音進行簡單的旋律創作時,設計了一個“小蜜蜂”採蜜的遊戲。請一位學生戴上寫有“d”的蜜蜂頭飾,其他四位學生則戴上寫有“r、m、s、l”音符的頭飾,遊戲開始時,花圍成一圈,“蜜蜂”任意去採花,被採的花跟著“蜜蜂”出來,再由“蜜蜂”提供節奏,如此反覆,形成一個樂句。最後讓學生自己唱一唱,評一評,改一改。實踐證明:富音樂知識於充滿興趣與生機的遊戲情境之中,使得旋律創作不再枯燥,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積極主動、學有所成。

二、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創造動機。

亞里斯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學生的創造活動,往往來自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而興趣和好奇心又往往來自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形成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慾,誘發創造動機。

如:在教唱歌曲《小熊請客》時。這首歌有三段歌詞,客人分別是小貓、小狗和小雞,學生很容易唱會。為了鼓勵學生進一步創編,老師隨即問:“小熊過生日還邀請了其他許多的動物,大家猜一猜還有誰呀?”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七嘴八舌地說出了很多。我立刻又丟擲一個問題:“同學們能不能扮演其中的一個小動物,自己創作一段歌詞,唱出動物快樂的心情呢?”於是大家一邊唱一邊做動作,興趣高漲。通過這一環節的誘導,設境引情,誘發了學生的創造動機。在這種創編慾望的驅使下,學生的創造力不斷被激發出來,創編得像模像樣。而且學生在音樂教育中獲得的語言既豐富,又牢固,這是單純的語言教育所無法比擬的。

三、創設探索情境,強化學生自主感悟。

音樂課程改革十分重視“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音樂課堂則是學生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場所。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更應把學習的時間與空間還給學生,允許他們大膽設想,敢於質疑,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創設一個個探索的情境也很必要。

如:在《用自制打擊樂器創編不同的聲響》這一課中,為了激發學生創編的興趣,增強感受力,我首先創設了一個欣賞樂曲的情境:讓學生聽了幾首不同風格的打擊樂樂曲,感受不同的打擊方法所發出的不同音響效果。然後讓學生利用各種塑料空瓶來進行音樂創作,學生有了前面的感受,都躍躍欲試,通過模仿和自己的實踐找出“捻、拍、敲、吹、打”等多種不同的方法。接著讓學生自由結合,利用各自的塑料瓶,運用不同的打擊方法,創編一組音樂來表現一個主題。這時,學生非常活躍:有的用吹空瓶的方法來表現颳風;有的用敲空瓶的方法表現打雷;有的用揉空瓶的方法來表現下雨;還有用吹、捻、打的方法來表現火車啟動和進站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掘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自己不停地思考,在想象與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雖然有的同學表現的不太完美,但他們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

在這探索的學習過程中,使新課的教學從“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轉變為學生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也促進了同學間的合作交流,為學生的創新提供了天地。

四、創設生活情境、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

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並鼓勵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因為溝通音樂與生活的聯絡,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生活中的音樂問題,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音樂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學生在觀察思考的過程中,動手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例如:在執教《粉刷匠》一課後,我讓學生開展創編其它勞動情境和歌詞的拓展活動。首先讓學生回憶在日常生活中做過那些勞動小能手,學生紛紛訴說:有值日生、掃地、拖地、洗衣服、疊被子……。接著我就鼓勵學生伴著《粉刷匠》的音樂,創編一個自己勞動的情境,學生興致盎然的活動開了,有的模仿掃地、有的模仿拖地、還有的模仿洗衣服、疊被子等,勞動場面真是熱火朝天。有了這些體驗後,我就讓他們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唱給大家聽,頓時那些創編好的同學紛紛站起來進行了表演唱。學生在表現和創造活動中得到了豐富的勞動感受,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整個課堂完整而又充滿了生命力。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音樂的無處不在,感受到音樂的樂趣與作用,對音樂產生親切感,體驗到音樂的價值。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創設其它的各種情境。例如:講故事、猜謎、欣賞插圖、舞蹈、多媒體畫面等。但無論怎樣都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使學生在樂中學,趣中學,不斷增強學生理解和應用音樂的信心。

烏申斯基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環境挖掘,給學生創設各種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地走進音樂,在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下盡情探索,讓課堂充滿魅力、靈性、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音樂的教學反思11

一位女生:一雙大而明亮的眼睛,小巧的鼻子下,襯著那張講課時滔滔不絕的嘴,黝黑髮亮的面板,顯得活潑健康。一頭烏黑的頭髮夾著一個紫色的髮夾,臉上呈現著幸福。一身十分有個性的衣服,綠色的皮夾克衫裡面配一件黑色毛衣,脖子上系一條綠色的絲巾,顯得很有朝氣。中等身材,略胖,十分可愛,臉上無時無刻不掛著一張笑臉。樂觀的她,有時也會為不愛讀書的同學嚴肅起來,這就是既快樂又嚴肅的胡老師。

最後我讓學生欣賞《月光曲》,甚至當場吟唱他優美的旋律。告訴同學們貝多芬內心世界是善良的、美麗的、充滿愛的。這首曲調,彷彿是貝多芬在一個寂寞的月夜向自己心愛的姑娘如痴如醉的傾訴自己的愛慕之情。剛好我們學校每天都在貝多芬的月光曲中開始上課,後來我發現同學們每次上課都會認真傾聽貝多芬的月光曲。在貝多芬優美、浪漫的樂曲中開始上課,眼睛裡流露出對他的欽佩之情。

上完這節課我深深的反思:以前很多學生覺得這篇文章難以讀懂,在老師教學中情感的激發下,培養了學生的情商,讓學生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學會了人物肖像描寫及作用。因此我覺得語文教學中情感激發至關重要,它可以培養學生熱愛語文,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思維在學習中飛揚,這樣的課堂才是活躍多姿的課堂。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四:

最近因工作需要借班上了節語文課,課題是七年級下冊的《音樂巨人貝多芬》。在這個真實的過程體驗中,引發了對語文教學的'一些思考。

1、教學怎樣與學生貼得近些、近些、再近些?

無論是各種教學建議(教案集)還是真實的課堂,無論是繁華的城市還是偏遠的鄉村,估計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師會選擇採用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匯入新課(條件不具備找不到此音樂的除外)。這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和認知規律嗎?

本人生在農村,不敢妄言繁華的城市的生源,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想到的是:如果一定要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的話,我寧願用《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的學習匯入《命運交響曲》的欣賞,否則學生只能談虛假和空洞的欣賞感受。

2、七年級學生的閱讀起點在哪裡?

過太多的該課的創新教學,很多教師捨棄了文章記敘的線索、記敘的事件這些教學內容,直入人物形象,使得課堂更加流暢生動(可以雜誌上的很多教學實錄為證)。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想到的是:作為七年級學生的閱讀指導課,首先還是要讓學生理清文章寫了什麼。記敘的線索、記敘的事件雖然不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但我願意花時間讓學生先去理一理。如果長期不尊重閱讀規律踏踏實實地梳理文章內容,也許會使學生的閱讀變得無序而浮躁。

3、尊重文字、尊重自己的閱讀體驗如何落實?

閱讀課上,如果師生總是重複教參上的話而不說自己的話,總是想當然而不從文字中找說話的根據,閱讀能力也許永遠無法培養。貝多芬是怎樣的一個形象?教參上說:獨立而驕傲,沉鬱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很多教師自然也就這樣說。我不知教參上這一形象概括的根據所在,冒昧揣測也許是從貝多芬的人物傳記得出,但可以肯定不是從本文中概括出來的。我在本課教學時還是老老實實引導學生從文字出發對人物作了這樣一個也許不夠準確的概括:貝多芬是一個慘遭不幸(耳聾,生活窘迫困頓,不為常人理解而孤獨),卻與命運頑強抗爭,將生命的全部熱情奉獻給了音樂的錚錚鐵漢。

音樂的教學反思12

《綱要》中指出:“藝術活動應尊重每個幼兒的創造和想法,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對音樂的感受和表達方式會多樣化,教師應該接納每個幼兒的不同的、多元的、可變的、有相當自由度的創意,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才能,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因此,在本活動中,我運用魔術口袋這一小小的.道具,激發幼兒的興趣,並且藉助這一道具,讓小朋友自己創造聲音,找到聲音,比較聲音,表現聲音。

1.營造幼兒自由、輕鬆的創造氛圍。

為幼兒營造自由、寬鬆的創造環境是激發幼兒主動創造的必要條件,使幼兒敢說、敢想、敢於表現。小班幼兒已經具有粗淺的生活經驗,會用簡單的肢體語言來表現音樂。因此在活動中,我以變魔術為切入口,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用啊來發出聲音,並且根據幼兒發出聲音的長短剪下相應長的繩子,這段繩子就代表幼兒所發出的聲音。小朋友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都非常的開心,其實抓住的只是一根繩子而已,但對於小班孩子來說,這種虛擬的實物也是真實的,不容懷疑的。所以每個孩子都快樂的抓著自己的聲音。整個活動氛圍輕鬆愉悅。

2.鼓勵求異思維,培養幼兒獨特個性。

在音樂活動中,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聲音是有長有短的,而是讓孩子自己去發現,通過把自己的聲音的變化,及和同伴的比較,知道自己的聲音和別人的不一樣,並且嘗試體驗別人的聲音。音樂作為藝術活動的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和增強幼兒對音樂美的敏感性,同時也是促進幼兒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在音樂活動中,幼兒只有擁有了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感受音樂的美妙,才會對音樂充滿激情。同時,教師只有真正成為幼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新《綱要》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求我們不斷的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總結,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

3.在“實踐”中自主體驗,學以致用,從而達到創新的目的。

體驗是指由身體性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情和意識,它是現代學習方式的突出特點。如何讓幼兒在“實踐”中自主體驗,從而達到創新的目的呢?我認為通過動口、動耳、學學、演演等形式,能培養幼兒主動參與學習,從而達到創新的目的。例如在活動中,讓幼兒聽一聽錄音,學一學動物的叫聲,這樣就能真正體驗到動物的聲音的長短,從而能夠幫助小動物找到聲音。

音樂的教學反思13

課程改革使音樂課堂煥發著活力。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領悟到:當學生有興趣時,當學生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時,當教學資料能用多種形式來呈現時,他們學得最好。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認為我們的音樂教學中應是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必須的技術和音樂知識,所以音樂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國小音樂教育並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音樂家,在音樂課中把認識樂譜作為每課必學的資料,並且把會不會識譜作為學生懂不懂音樂的標準,不但偏離了音樂教學的方向,而且由於純技術訓練帶有必須的強迫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對學習音樂的厭煩心理,進而造成了學生和音樂之間的距離,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心理學家卡格安在觀察兒童的行為時發現只有那些與他們熟悉的事物有所不一樣,但又看得出與他們有必須聯絡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音樂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音樂感受,逐漸地喜歡音樂。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單純的說唱,死板的講述樂理知識,那隻會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我重新反思了以往的教學。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在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設定了這樣的小練習:在課始與課末,進行騎著毛驢進教室的小遊戲,很受學生的歡迎。在這個遊戲中,我讓每個學生都有三個自我創想的動作。首先,引導學生做一些小動物的外形模仿。讓學自主的進行練習,逐步發展下去,能夠自由發揮。學生自編的動作源於自我熟悉的小動物,由於個性和愛好的不一樣,每個學生創想的動作各不相同。其次,讓學生隨著音樂把這三個動作串聯起來,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發揮創編律動,讓學生在有規律的動作中培養節奏感和韻律感。那麼到了下一課,我便要求學生儘量不要重複自我上節課的動作,學生們相互模仿,同時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力。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動作已不僅僅僅侷限於模仿動物了,不知不覺中既培養了形式的記憶力,模仿潛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音樂的教學反思14

這個活動的整體感覺是自然流暢、輕鬆活潑的。整個活動我營造了一個有情、有趣的音樂“情境”,讓孩子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在感受音樂快樂的同時還發展了音樂的智慧和素養,認識了四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說在課堂中所反映出來的優缺點:

1.題材選擇恰當。該樂曲旋律歡快活潑,節奏鮮明,動作感較強,符合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其中“我們一起摘蘋果,摘蘋果”樂句反覆出現,成為樂曲中一個非常鮮明的音樂元素,於是所有的活動環節就圍繞這富有感染力的樂句而展開。曲中還出現節奏清晰的休止節奏:咚咚咚咚,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充滿童趣,幼兒都樂此不疲。一個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樂素材可以成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催化劑”,提升一個教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2.活動中我運用了大量的情景和道具,中班幼兒喜歡具體生動形象的東西,我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節和惟妙惟肖的環境,激發了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樂趣。教學活動遊戲化是提升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整個活動當中,我給孩子們營造了一個遊戲化的情境:teddy邀請我們去果園幫他摘蘋果、分蘋果、蘋果被施了魔法等。讓孩子們在有情趣的遊戲中愉快的感受、積極地發現、快樂的學習。遊戲情景化的營造和想象力的激發是需要一定的載體,活動中我藉助了畫有各種音樂符號的紅蘋果,喚起幼兒學習的熱情,幫助teddy分蘋果、數蘋果是孩子非常樂意的事情,從中還認識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為了更清楚的分辨這三個符號,我採用模仿小動物的叫聲來分辨,利用小貓:喵 小青蛙:呱呱 休止:捂嘴巴 等,以一種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輕鬆學習。

3.整個活動環節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總體來說目標清晰,層次分明,孩子們能在遊戲中感受歌曲輕鬆、活潑的情緒,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遊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作為教師如何讓音樂遊戲開展的.更加有效呢?在匯入環節,我以一種獨特的問好方式:你們好呀,小朋友,小朋友,快樂跟我問聲好。(“友”捂嘴巴)孩子們興趣高同時還初步感受了休止的作用。接下來以teddy邀請我們去果園裡摘蘋果為情景,引發孩子的興趣。然後讓孩子自己數摘的蘋果,並準備四個盤子分蘋果,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層層深入,變換節奏並用動物聲音唱出節奏,讓幼兒初步感受樂曲到肢體動作的樂趣。

在活動中,我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在輕鬆愉快的情景遊戲中進行活動,活動開展的較順利,大部分幼兒還是能跟著老師的思路來走的。只不過可能由於時間問題,我沒有全面關注到每一位幼兒,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音樂遊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作為教師如何讓音樂遊戲開展的更加有效呢?我想我們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吸取先進的教學理念,儘可能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走出屬於自己特色的教學之路。

音樂的教學反思15

音樂課中學生喜歡聽歌、喜歡唱歌,可就是不喜歡學習音樂知識,我無數次強調學習音樂知識的重要性,可一到學習音樂知識的時候,學生就是提不起興趣。

這節課要學習的音樂知識是反覆記號,我先讓學生記住反覆記號的“樣子”,告訴學生反覆記號的含義。然後我找了幾首學生熟悉的有反覆記號的歌曲和幾首沒有反覆記號的歌曲,對學生說:“今天老師為你們舉辦了一場小歌手比賽,誰把老師手上的歌曲都唱對了誰就是冠軍,大家也可以找夥伴一起合作挑戰對手。”我的話一說完,同學們就踴躍舉手,有的一個人來挑戰,有的幾個人一組,有的`還找我合作呢。經過激烈的競爭,冠軍選出來了,學生也在輕鬆、愉快的歌唱中瞭解了反覆記號在曲中的運用。

經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不自覺地喜歡上了學習音樂知識,很多學生對我說:“老師,原來學習音樂知識也可以這麼有趣,下次什麼時候再學習音樂知識呀。”聽了這話,我領悟到只要肯去嘗試和採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總能找到一種既適合自己教學風格,又能讓學生感興趣、能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