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師教學反思(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9W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教師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合集15篇)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1

教學反思:

教材中的《四季童趣》這首歌,天真活潑,節奏既富有動感又帶有激情,旋律不僅抒情而且線條感非常的流暢.較難的是歌曲中帶有休止符的切分節奏.這個是比較難的`,在教學之前心裡也沒底,不知道學生們能不能掌握,然而這個又是歌曲的韻味所在,不得不唱好。為了解決好這點,我創設情境,在與學生對一年四季各個季節的交流時,就把歌曲的伴奏音樂輕輕的放著,所謂“潤物細無聲”,然後請學生欣賞了歌曲的範唱,請學生非常輕的跟著範唱唱一遍,交流了解學生在唱時有什麼困難,是不是節奏不太跟得上。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再提出要求讓學生注意觀察休止符,跟著錄音把吸氣吸好.然後再靜心聆聽歌曲的範唱。經過幾次努力,大部分學生能較好掌握節奏,但仍有部分學生對全音符的時值把握不好,會出現搶拍等時值不到現象,需要不斷練習進行鞏固。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2

進行資訊裝置與應用軟體的基本操作——操作技能和能掌握資訊獲取;分析、加工、運用、傳遞、管理等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兩個方面。作為高校音樂教師的資訊技能學習由於其學科教學的特殊性,還必須在這兩方面基礎上具備將資訊科技與音樂教學結合的教學思維通過網路和計算機裝置遞給受教育者的能力。

1、操作技能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課堂教學裝置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先基礎後應用,要將參加分科、分層次進行鍼對性比較強的數字資訊科技知識培訓作為普及基礎,先結合自然學科課程和資訊學科知識學習,弄清楚資訊科技的基本綱領概念和工作原理,具備最基本的一些屬於數學、物理等自然學科範疇方面的知識後,再通過應用技能學習,去逐步掌握常用的課堂資訊科技多媒體裝置和軟體操作基本技能。

2、強化智力技能的學習。智力技能是藉助於內部言語在頭腦中實現的活動方式,是利用資訊源獲取資訊、對資訊的處理、重新組織分析、傳輸處理和應用的能力。是高校音樂教師學習資訊科技操作技術的最主要內容。在這一學習中,要特別強化在數字資訊科技介入音樂教學中的過程中所新出現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如何與傳統的`教學結合起來的新型思維。

3、在具備課堂教學基本操作技能基礎上結合音樂教學專業的特點,對資訊科技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融合與運用。如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音訊視訊剪輯、拼接、合成,音樂知識的圖文轉換、連結、文字設計、掌握文字、幻燈片、三維動畫的製作、鋼琴學習軟體的運用、視唱練耳軟體的使用等,同時,教師要系統的瞭解和學習網際網路知識,熟悉瀏覽器、搜尋方法的使用以及簡單課件製作技術,在大量的採集、分析、選擇、儲存、傳遞音樂資訊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音樂資訊化處理能力和資訊素養,為開展數字資訊科技環境下的音樂教學打好基礎。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3

《音樂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提議中明確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趣味、直觀形象的音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音樂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自我的聰明才智,創設多種情境,調動學生進取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自願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從而去感受音樂的真諦,體會音樂的魅力。

那麼,如何在音樂課堂中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呢?我就粗淺地談談幾點做法。

一、創設遊戲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國小生活潑好動,遊戲是他們的重要生活資料,如能恰到好處的運用到課堂之中,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如果學生對所學資料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就會主動地參與學習。根據這一教學規律,教師可利用教材創設遊戲情境,讓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進入音樂王國,領略音樂知識的樂趣和奧祕。

例如:我在指導學生用d、r、m、s、l、五個音進行簡單的旋律創作時,設計了一個“小蜜蜂”採蜜的遊戲。請一位學生戴上寫有“d”的蜜蜂頭飾,其他四位學生則戴上寫有“r、m、s、l”音符的頭飾,遊戲開始時,花圍成一圈,“蜜蜂”任意去採花,被採的花跟著“蜜蜂”出來,再由“蜜蜂”供給節奏,如此反覆,構成一個樂句。最終讓學生自我唱一唱,評一評,改一改。實踐證明:富音樂知識於充滿興趣與生機的遊戲情境之中,使得旋律創作不再枯燥,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主動、學有所成。

二、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創造動機。

亞里斯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學生的創造活動,往往來自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而興趣和好奇心又往往來自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良好的問題情境能構成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慾,誘發創造動機。

如:在教唱歌曲《小熊請客》時。這首歌有三段歌詞,客人分別是小貓、小狗和小雞,學生很容易唱會。為了鼓勵學生進一步創編,教師隨即問:“小熊過生日還邀請了其他許多的動物,大家猜一猜還有誰呀?”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七嘴八舌地說出了很多。我立刻又丟擲一個問題:“同學們能不能扮演其中的一個小動物,自我創作一段歌詞,唱出動物歡樂的心境呢?”於是大家一邊唱一邊做動作,興趣高漲。經過這一環節的誘導,設境引情,誘發了學生的創造動機。在這種創編慾望的驅使下,學生的創造力不斷被激發出來,創編得像模像樣。並且學生在音樂教育中獲得的語言既豐富,又牢固,這是單純的語言教育所無法比擬的。

三、創設探索情境,強化學生自主感悟。

音樂課程改革十分重視“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音樂課堂則是學生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場所。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更應把學習的時間與空間還給學生,允許他們大膽設想,敢於質疑,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我獨特的見解。所以,創設一個個探索的情境也很必要。

如:在《用自制打擊樂器創編不一樣的聲響》這一課中,為了激發學生創編的興趣,增強感受力,我首先創設了一個欣賞樂曲的情境:讓學生聽了幾首不一樣風格的打擊樂樂曲,感受不一樣的打擊方法所發出的不一樣音響效果。然後讓學生利用各種塑料空瓶來進行音樂創作,學生有了前面的感受,都躍躍欲試,經過模仿和自我的實踐找出“捻、拍、敲、吹、打”等多種不一樣的方法。之後讓學生自由結合,利用各自的塑料瓶,運用不一樣的打擊方法,創編一組音樂來表現一個主題。這時,學生十分活躍:有的用吹空瓶的方法來表現颳風;有的用敲空瓶的方法表現打雷;有的用揉空瓶的方法來表現下雨;還有用吹、捻、打的方法來表現火車啟動和進站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掘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經過自我不停地思考,在想象與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雖然有的同學表現的不太完美,但他們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

在這探索的學習過程中,使新課的教學從“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轉變為學生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也促進了同學間的合作交流,為學生的創新供給了天地。

四、創設生活情境、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所以,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

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經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並鼓勵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因為溝通音樂與生活的聯絡,不僅僅有利於學生理解生活中的音樂問題,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音樂是無處不在的,並且學生在觀察思考的過程中,動手實踐本事也得到了培養。

例如:在執教《粉刷匠》一課後,我讓學生開展創編其它勞動情境和歌詞的拓展活動。首先讓學生回憶在日常生活中做過那些勞動小能手,學生紛紛訴說:有值日生、掃地、拖地、洗衣服、疊被子……。之後我就鼓勵學生伴著《粉刷匠》的音樂,創編一個自我勞動的情境,學生興致盎然的活動開了,有的模仿掃地、有的模仿拖地、還有的模仿洗衣服、疊被子等,勞動場面真是熱火朝天。有了這些體驗後,我就讓他們把自我的勞動成果唱給大家聽,頓時那些創編好的同學紛紛站起來進行了表演唱。學生在表現和創造活動中得到了豐富的勞動感受,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整個課堂完整而又充滿了生命力。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音樂的無處不在,感受到音樂的樂趣與作用,對音樂產生親切感,體驗到音樂的價值。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能夠結合教材、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創設其它的各種情境。例如:講故事、猜謎、欣賞插圖、舞蹈、多媒體畫面等。但無論怎樣都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使學生在樂中學,趣中學,不斷增強學生理解和應用音樂的信心。

烏申斯基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環境挖掘,給學生創設各種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地走進音樂,在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下盡情探索,讓課堂充滿魅力、靈性、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4

一個學期已經過去,回顧前一時期的音樂課教學,下面兩個方面體會較深。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隨著學業的加重,音樂在國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學與不學都無關緊要的課程。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樂理知識都不能被很好地運用起來。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標。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裝置,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究竟怎麼樣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經過了久久的思索與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了一下的幾點經驗:一、用美好的師愛感染學生。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都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如果每個老師都具有這種魅力,那麼學生的學習會是幸福和快樂的。那這種魅力從何而來呢?我想,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善於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於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讚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那麼學生也就熱愛、崇敬教師,就連帶愛上你所教的那門課。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沒感情,師生關係不融洽,就對這門功課不發生興趣,那麼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都會受壓抑。另外,教師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精到的授課藝術來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們對學習材料充滿濃厚的興趣,去鑑賞、品味、思索,並獲得各方面的啟迪。教師還要熱愛自己所教學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國中生的心理髮展狀況,以最簡潔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教學,使所教內容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興趣中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5

教學反思:

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基本到位,對江南音樂特點的總結也是正確的,但是用歌聲表達出理解到的、感悟到的卻不是很到位,也就是說演唱歌曲的水平還有待提高。我的課堂的設計還可以更加的精煉,以江南音樂的欣賞為主,尤其是江蘇音樂、學生了解的音樂,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包粽子》教學反思:在唱《包粽子》這首歌的時候,學生們一邊聽、一邊以包粽子的動作做律動,他們非常喜歡這樣的形式,在熟悉歌曲的'同時又鞏固了粽子的折法,可謂相得益彰。在介紹包粽子的步驟時,其中放餡的環節我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喜好說說所要新增的餡,他們居然爭先恐後說出了蝦肉餡、牛肉餡、五花肉餡等等等等,讓我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孩子們的創意太豐富了,課堂交流簡直成了“粽子新品種開發大會”。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6

音樂藝術是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更是師生情感交流的藝術,音樂課堂教學也是教師施展才華去感染學生,教化學生的藝術。課堂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教學成功與否,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程度,學生主動參與面廣,有效程度就高,教學效果就好,因此,老師在課堂上應十分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通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主動學習與自我表現,不斷淨化著心靈,使其在感受美、理解美、鑑賞與表現美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達到音樂教育的本體目標。因此,創新教育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才有了落實的基礎。

試想,如果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音樂在他們心中永遠是一條凝固的、毫無生氣的河流,他們情感的浪花就無法自由自在地飛騰——我們所說的現代化課堂教學,首先是指學生——這一教學主體的主動參與的程度,那麼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則是我們應努力探索的教學藝術了。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7

九年級音樂課本第五單元四拉丁美洲風情介紹,我把重點放在欣賞拉丁舞和來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的拉美歌曲介紹上,目的是豐富學生的音樂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優秀外國民歌。

當我在九年級三班上課的時候,我讓他們隨意點4首歌,點哪首我就介紹哪首,體現開放式教學,在點到智利民歌《玉米餅》時,我就重點教學生唱。“玉米餅喲,玉米餅喲,又香又脆熱烘烘,玉米餅喲,玉米餅喲,這是最好的墨西哥餅,在你走開之前,請快快買吧,你要買幾隻餅呀?誰買玉米餅?”。。。。。。。。一堂課下來。只覺得平淡無奇,唱歌的積極性明顯沒有調動起來。自己都沒有唱出味道來,怎麼調動學生學生呢?真遺憾。等我到下一個班級上課的時候,在教會基本旋律之後,我就問同學:“同學門,你們吃過玉米餅嗎?”“沒有”。“玉米餅,我們都沒吃過,那我們大家平時都買吃什麼餅呀?”全班議論開了,韭菜餅,雞蛋餅,蘿蔔絲餅,燒餅。。。。。。好了,那下面我們就用這個曲調來唱唱我們愛吃的餅如何?同學們應聲一片。於是大家先在下面即興改歌詞並哼唱起來。準備完後,第一個學生先來唱了,他唱的是韭菜餅,他改動的和原歌詞在字數上一致,唱起來也相對容易,同學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接著同學門都積極的起來唱他們創作的歌詞,有唱《賣雞蛋餅》的,有唱《賣蘿蔔絲餅》的等等。《賣玉米餅》的旋律就這樣深入學生的心裡。整個課堂充滿著即興創編和演唱的歡樂。

其實,《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以前的《教學大綱》要求相比,著重的一點就是“鼓勵音樂創造,在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關鍵是看老師如何來引導,象改動歌詞的做法,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堂課也正是因為歌詞的即興創編使全課出彩了。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8

幼兒園裡的遊戲非常多,小朋友們也都很喜歡進行各式各樣的遊戲,經過了前些天的精心準備,和今天早上小朋友們的選擇之後,我在今天下午組織了小班音樂遊戲《小小雞》。在活動前,我認真的揣摩教材,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的設計了教學環節,併為此次活動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所以本次活動進行的很順利,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說說本節課的收穫和感受。

一、目標的完成

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幼兒與同伴愉悅的玩音樂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和美,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這個目標順利完成。

二、教學亮點

本節課我利用課件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我和幼兒在看課件的過程中讓他們想各種辦法學習不同動作的小雞,並想辦法藏起來。通過這一環節,充分的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並且幼兒對動物的模仿非常感興趣,所以本環節對之後的學習遊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首歌曲的第三樂句是讓幼兒把自己藏起來,通過課件及教師的引導,幼兒能想象到不同的辦法進行躲藏。

三、教學啟示

1.帶孩子聽音樂,做律動入場。我利用《小雞走》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為下邊的活動做準備。

2.看課件,學習“小小雞”歌詞,這是本節活動的重點。因為課件的形象直觀,幼兒對這個活動的特點特別感興趣。並積極的參與模仿小雞的不同動作。

3.讓幼兒根據圖譜學唱歌曲。我首先以清唱並拍打節奏的形式讓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然後和幼兒一起邊拍邊唱歌,加深幼兒的記憶。在本環節中重點引導幼兒邊唱最後一句邊回到座位上,在這裡給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加上了遊戲規則,這樣就為突破難點,也為下一環節的`遊戲進行做了充分的準備。

4.交待遊戲規則,學習完整的做遊戲,因為小班的控制能力差,所以我覺得這個環節是此次活動的難點。應該怎麼來解決這個難點,我就抓住了孩子比較好動,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告訴幼兒:“你們藏起來的時候能不能說話?”幼兒回答:“不能”“為什麼?”“說話會被抓到!”這樣的談話形式讓幼兒自己講出遊戲規則。所以在進行的時候大部分幼兒都能遵守遊戲規則,也會在最後一句時邊唱邊回到座位上。

5.活動結束的時候,在音樂《小雞走》中帶領幼兒走出活動室。選擇的這個音樂又與本次活動的主題相呼應。

四、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本次的教學展示是我第一次參加,在說課的時候因為緊張而說的不夠完整。之後就是在活動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時間把握上有點欠缺,到最後的玩遊戲時結束的有點倉促。

五、參觀完整個活動後的個人感想

通過本次活動,我認為要想上好一節活動課,之前的各項準備都很重要。要提前瞭解幼兒的各項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課程環節,設計出有趣的情景。讓孩子快速的融入活動中去,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孩子們也更加喜歡這樣的活動設計,更加喜歡這樣的幼兒教師!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9

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音樂課以後我心情很愉快,因為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課堂的氛圍中去,全身心的把教師的愛投入給了孩子們。這節音樂課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我提問的太多,應該讓學生自己在音樂聲中主動去感受快樂、感受美。另外我還應多引導學生唱出動聽的聲音。總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音樂課堂教學是藝術教學,而藝術教學就更需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以體現藝術的美、教學的美。民主、平等、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思考、多學習,力爭把自己的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教學反思:

歌曲旋律上口,但是節奏難度較大。要不斷鞏固複習。歌曲中的反覆跳躍記號的演唱順序要掌握好。要理解掌握,爭取做到觸類旁通。教學反思:

課以雨中嬉戲、踢踏舞為整個教學主線,貫穿全部課堂。在開始的新課匯入時,我讓學生觀看兒童舞蹈《雨中花》的踢踏舞片段,讓學生初步感受用舞蹈表現踩雨、戲水、雨中嬉戲時快樂喜悅的心情,初步瞭解踢踏舞的特點:音樂輕快,舞態變化多姿,表現力特別強。教學反思:同學們學習了歌曲《雨中》,聆聽了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片段。雖然歌曲不長,但節奏比較複雜,多變的節奏使歌曲充滿活躍的氣息。歌曲表現了孩子們樂觀向上、不怕風雨、專心讀書的情景,最後,在漸弱聲中結束,彷彿孩子們的讀書聲漸漸遠去。為了掌握難點節奏,我先讓同學們找出了運用重複的地方,引導學生理解創作手法並且減輕他們的`畏難情緒,通過聲勢訓練,大致掌握了休止符的運用,也能在歌曲中準確地把握。《第六交響曲》表現了雷雨由遠而近,狂風驟起、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等場面,音樂始終在恐怖的氣氛中進行,使音樂與自然很好地融在一起。通過聆聽,同學們的想象力也得到充分的發揮,震撼的雨聲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交融,音樂與情感的共鳴。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10

《只怕不抵抗》這節音樂課帶給我很多想法,我有了很深的思考。本課體現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音樂實踐活動的教學理念,結合自身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通過生動活潑富有情感的教學語言和創新的音樂設計,將一堂普通的音樂課上的十分生動活潑,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所有的教學環節緊緊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採用了情境、遊戲等有趣的教學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以學生為主體,注重音樂拓展。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只有讓教學的主體主動參與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本課成功的一點就在於音樂教學一開始,創設了激發愛國情感的情境,讓學生在聽催人奮進的革命歌曲中走進教室。在教學隱線設計上,突出單元主題——愛祖國。如:演唱《只怕不抵抗》欣賞《救國軍歌》欣賞管絃樂《紅旗頌》演唱《國歌》等,板書恰當自然,這樣學生在表演上內容不至於單一,形式又有所變化。

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美”是這節音樂課的特色之一,給學生以完整、優美的音響聆聽。從開始的《只怕不抵抗》的音樂美,表演動作美,到學生的歌聲美,《紅旗頌》的`音樂美,《國歌》的莊嚴美整節課節奏張馳有度,注意細節,營造美的氛圍,讓學生在美中學,情中愛,真正從音樂課上體驗到創造美感的樂趣,激發了愛國主義熱情,培養了他們愛國主義情懷,陶冶美的情操。

三、教學設計清晰、巧妙,採用了層層遞近、逐步深入的教學策略。從齊唱《只怕不抵抗》到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加入二聲部(噠和咚)的演唱,欣賞管絃樂《紅旗頌》,演唱《國歌》,清新自然的體現了這一特點,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感受音樂,提升了三年級學生歌唱技能。

四、激發興趣,深入淺出。在《只怕不抵抗》(二聲部的學習輪唱等環節中,我通過利用生動的教學課件,活潑有趣的教學語言,創設輕鬆愉悅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啟發了思維,培養了音樂能力,提升了演唱技能,歌唱水平,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11

教學反思:

《太陽出來喜洋洋》是一首四川兒童上山砍柴時唱的歌。歌曲形式簡單,樂觀爽朗,表達了兒童們熱愛勞動、熱愛山村生活的情感。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每上一個班都試著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來讓孩子展現歌曲的情緒。首先,我在上個學期民歌型別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兩個問題初聽歌曲,及歌曲屬於民歌中的哪一類?歌曲是一個怎樣的歌者唱的?學生一般能通過歌曲中的自由延長音判斷它的民歌類別——山歌。而演唱者的表述就五花八門了,但都離不開勞動,我覺得這就夠了。然後,在學生學會歌曲後,我發現這首歌特別能帶動大家的情緒,所有孩子都被這樣一種快樂所感染著,男生尤為突出。我就試著讓男女聲分歌詞與襯詞合作演唱,效果出乎意料,歌曲的情緒被男同學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和孩子都很快樂!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中,我緊緊圍繞“回聲”來展開教學。一開始用拍手的形式讓學生聽並模仿,感受音效,從而由問題引出引出主題——回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在學生對回聲這一現象的`討論中,激發學生對學習、對大自然的興趣。緊接著的回聲遊戲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回聲的特點,感受強弱的對比,為後面歌曲的演唱做準備。在新歌教學部分,我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和音樂感知、模仿能力。通過聽賞、模仿,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學會歌曲。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掌握情況,我對歌曲結尾的兩個小節的二聲部旋律做了調整,降低了難度,只教學生唱第一聲部。在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後,讓學生自主學唱第二段,做到“聚焦課堂,教學生學會學習”又一次得到了提高,又使歌曲變得更加豐富,更具表現力。最後,我以班級齊唱的形式結束了課堂教學。從學生的聲音中,可以感受到,學生對歌曲的掌握還是可以的。教學反思:

《山裡的孩子心愛山》這是一首讚美家鄉的兒童抒情歌曲,它表達了山裡的孩子熱愛家鄉的真摯情感。表達了山裡的孩子眼望家鄉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心中歡樂喜悅的情緒。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12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三為主”教學原理,在國小音樂教學中有為重要。教師在課堂上要儘量採用開放式的教學,努力創設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舒心愉悅的學習氛圍,這種氣氛特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1、規範、美觀、實用的板書可以增強理解和識記音樂知識。例如:在《小螺號》一課中,有時我就曾用漂亮的大歌譜,讓學生一看就產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歌曲中難以理解的記號:上波音等記號,在歌譜中一目瞭然。使學生從視覺的角度加強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生動、有趣、形象的語言描繪是上好音樂的主要媒介。對於國小音樂教師來說,應運用較多的兒童語言,尤其是低年級音樂教學。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多進行換位思考。在設計教學中的語言時,儘量運用貼近他們生活的語言,語氣語調也要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徵,把學習中枯燥的練習變為學生學習的樂趣。如:在執教《小小羊兒要回家》一課,我把音樂中的小羊生動地比做每個活潑的孩子,讓他們回憶在媽媽的呵護關懷中,去理解小羊的幸福和快樂。生動的語言搭起一座學生情感與音樂溝通的橋樑,使學生在演唱時與音樂產生強烈的共鳴。那溫馨和幸福表現令我感動不已。

3、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校學習音樂的時間是有限的。要鄉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讓學生多學知識,這就要靠我們音樂教師多想辦法、多出點子。在實際生活中,學生不可能事事都經歷,所以,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多用教師聲請並茂的表演唱,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了多媒體裝置,仍然不能代替教師的範唱。教師的範唱有著比錄音範唱更為直觀、形象的好處。教師表演唱的感染力強於錄音範唱。學生在教師的`範唱中能不能進入音樂,全靠教師的功底。從孩子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們對音樂的喜好程度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和學習音樂的興趣。孩子濃厚的學習慾望,直接感染教師的教學情緒。是音樂課的氛圍和諧、輕鬆,自然音樂教學效率也會提高。

在音樂課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還很多,需要我們音樂教師不斷的探索。只有豪放法的不斷呈現,音樂課才會更加精彩有趣。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13

在近幾年的教學活動中,運用"學生是發展的人"等現代學生觀看待學生,與學生交朋友;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情來感染學生。在課堂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也交流心靈對音樂的感受;在課下關心學生的生活,關心他們的思想,使學生喜歡和你親近,也是在教學中採取因材施教的途徑。但在課堂生的熱情還缺乏激情,投入角色的程度還不夠,這有礙與學生進一步的交流,這也是自己性格上的一大缺點,也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一)同行意見:課前準備充分,展示了教師的綜合素質

反思:

這都得益於我校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在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中使自己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不斷提高,才能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有時效性,實用性強的教學課件,展示給學生;在集體教研活動和校推門課、研究課中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在"四項精煉"、"三個反思"中形成了課前二次備課、課後反思的良好教學研究習慣。運用現代教學思想主動調整舊教材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為教學目的;這次嘗試,使學生獲得了欣賞音樂的方法和能力的培養,瞭解了更豐富的世界藝術遺產,為其今後享受音樂打好基礎。

(二)同行意見:學生對音樂課充滿興趣

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使學生始終保持對音樂的熱情和學習興趣,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這首要得益於學生在音樂考察、研究活動中對學生較全面的評價和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閃光點及時、恰當的評價。尤其是課堂教學中有時效性和針對性地評價,主要是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反饋和學生的發言特點,有針對性、精心設計的評價,體現對音樂素養的提高,體現對學生個體發展的提高;這樣的評價將使學生從中受益。

在對學生的關注還不夠全面,這堂課上也喪失了不少教育學生的有利時機,這種時機轉瞬即失,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增強教育的智慧,才會更好的把握時機,使更多的學生受益,使更多的`學生對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充滿興趣。

(三)同行意見: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

反思:

學生對音樂活動充滿興趣,這對其終生享受音樂很有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這有助於音樂素養的提高,如何使學生擁有一幅動聽或自然的歌喉,讓他們終生在使用音樂中感到快樂。

五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生體的發育期,聲音變化將會很大,所以尤其要注意學生聲音的訓練;在與隋老師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訓練學生輕聲演唱的重要性。這不僅是為學校合唱隊輸送人才,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在聲音訓練中親身體驗到音樂的美,並逐步掌握用自然、甜美的聲音表現美的能力。在聲音的訓練中還可以從感性到理性的引導學生掌握音樂術語,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經過領導的聽評課和自己的反思,使我對新課程的精神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理解又進了一步,使課堂更具實效性。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14

在本次活動中,我對活動進行了一些修改。首先是對目標的修改。我們知道,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目標的設定上,應從幼兒的情感態度、認知與動作技能等方面考慮。在原教案的活動目標中,情感目標並不是很明確。《郊遊》是一首歡快明朗的歌曲,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很容易就勾起幼兒之前去郊遊時開心的記憶。幼兒在活動時會自然而然產生開心的心情,和小夥伴一起表演時也是開心的。所以我對目標進行了修改,希望通過活動,幼兒能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體驗與朋友結伴表演的快樂。

其次,是對活動過程的.修改。我們小朋友已經有過集體郊遊的經驗了,所以通過一個關於郊遊的談話活動引出整個活動。並播放音樂,讓幼兒隨著音樂再“去一遍螃蟹市場”。不僅喚起了幼兒郊遊記憶,還產生了和同伴一起郊遊時愉快的心情。保持著這樣一份心情,幼兒很快就投入到歌曲的學習中來,學習的更加積極了!《指南》中指出“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敢於並樂於表達表現。”所以在最後一個環節,我還用語言創設了多個郊遊的情景,鼓勵幼兒用邀請的方式再來演繹整首歌曲。通過這樣的環節設計,幼兒並不會覺得唱歌是枯燥的,反而是有趣的。邊唱邊做動作,邊邀請小夥伴,幼兒的表演能力和交往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與發展。

雖然在課前對活動進行了修改,但是活動結束之後,還是發現有一些不足之處的。

一、對情景把握不夠,導致幼兒不能很好掌握歌詞

通過喚起相關記憶和反覆聆聽這首歌曲之後,幼兒對歌詞理解了不少,並能跟著音樂唱起來。但我發現幼兒對“白雲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這一句歌詞的掌握比較薄弱。當時我是停下整首歌的教學,把重點練習放在這一句的學習上。先讓幼兒念熟了再來唱。在課後,我反思,在這句歌詞的學習上,為什麼不利用他們去郊遊的經驗呢?可以引導幼兒理解:首先我們是愉快的去郊遊,然後是停下來欣賞風景所以可以是優美的感覺。這樣幼兒應該更加容易掌握歌詞了。

二、語言組織不夠精煉,對幼兒的迴應不夠全面

音樂活動的教學是我自己比較薄弱的一項。在本次活動中,自己的語言的表達、提問應該更加精煉。有些問題沒有問到點上或者問題太膚淺了,比如:“我們去郊遊時開心嗎?”“你們唱的真好聽,再唱一遍好不好呀?”等等,這些問題其實都是無意義的。在對幼兒的迴應上,我也只是用“是的。”“你說的對。”等簡單的語句來回應,導致個別幼兒興致缺缺,到後來的邀請表演環節才重新提起興趣來。

所以在今後的活動中,應深刻分析教材,採取適合本班幼兒發展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除了備教材,還要備幼兒的各種反應,對於幼兒的回答給與積極、有效的迴應,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主動性,讓每位幼兒都能投入到活動中來。

音樂教師教學反思15

識譜唱譜是音樂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課堂上能使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動、遊戲,一旦讓他們識譜,頓感索然無味,課堂氣氛也會出現冷場,音樂情感美的薰陶無從談起。

音樂新《課標》指出: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定了不同學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識譜教學要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它是學習音樂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樂教育的目標。那麼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的使用這個“工具”呢,我根據自己一些教學實踐,反思如下:

一、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識譜。

如:在一節唱歌課中,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並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後,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於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讓學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聲音去表現音樂,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這節課是輕鬆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現自我的空間。

一位學生這樣講到:“以前,老師總是對我們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班上僅有幾位會樂器的同學唱還可以,其他人都不行,太難了,我對這一點兒也沒興趣,可是現在我們先唱歌后識譜,才上兩節課,我就會唱《白楊和小河》這首歌的歌譜,我感到非常高興。”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創造效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於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識譜教學也不例外。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以即興活動的方式給學生髮揮創造想象的空間和機會。

例如:歌曲《青春舞曲》這首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歌特點,所以在學唱新歌之前,我將樂曲中的旋律順序打亂,以短小動機為單位排列在一起,先讓同學們聽每組動機的音高,在根據自己的感覺重新排列成流暢的旋律,並一起彈唱。這樣,以聽為先導,創

編為手段,然後再讓大家來聽一聽,唱一唱,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也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其實,創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豐富的創編形式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學習簡譜,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提高綜合素質的今天,國小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理性的識譜從感性入手來教,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利用識譜這個學習音樂的好工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鑑賞能力、創造能力。讓每個孩子真正的走入音樂,去尋找,去探索,去創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