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集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5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集合15篇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

多年新課改的實踐,我感到參與、體驗音樂活動是通向學生創作靈感的大門。在歌曲教學中必須抓住歌曲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其創作潛能,調動他們全面參與的意識,以達到情境交融的教學境界。

歌曲《法國號》以一個練習吹奏法國號的孩子的視角,向我們自豪地介紹了他的小夥伴——法國號。同時間接地表現了小主人公每天興趣十足、刻苦練習的可愛形象。歌曲使用了四分音符為主的簡單旋律和節奏,三拍子特有的律動,使整首歌曲變得既生動又活潑。本節課我以樂器為紐帶,貫穿始終.以感知三拍子為主線,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以及它起伏盪漾的感覺.通過對比,比較,自主體驗,實踐,準確表現歌曲的情緒以及不同速度帶來的不同的變化,學生在輕鬆自然愉悅的氛圍中,感受了歌曲帶來的熱情自信.

一節課帶給我們的有收穫,有思考,一些點滴的收穫小結如下:

一、聯絡生活實踐,展示學生音樂表現能力

音樂源於生活,表現生活。兒童是自然之子,音樂對於他們來說,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藝術”,而是自我流露(“這首歌很好聽”,“裡面的嗡巴巴很好玩,我很想跟著唱。”),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樂教育,不應將兒童束縛在狹小的由音符組成的抽象、枯燥的世界裡,束縛在課堂書本里,而應展現音樂與生活的有機聯絡。“這條旋律線好像‘下樓梯’了;三拍子走起來象什麼?哦,象紙在空中飛舞,又象小船在水面飄蕩”,正是將音樂融入生活,在活動中感受、理解、表現音樂,在有趣的音樂實踐中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從而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增強學好音樂的信心,也展示了學生的表現能力。

二、激發創造思維,鼓勵培養學生音樂創造能力

音樂藝術貴在創造。創造是音樂課程的重要教學領域,是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的創造性潛質。音樂課程提供了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空間和豐富資源。在音樂教學中,學生聆聽到的不僅僅是歌唱,樂聲,還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靈感,大膽地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審美的再創造。借用音樂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樹立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每位音樂教師必須面對,甚至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課題。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只有將舞臺還給學生,給他們自由做主的空間,創新的火花就會隨處可見。“我覺得以連貫的聲音演唱好聽”,他們為什麼就不能說有“彈性”的聲音好聽呢?對於學生不能隨著自己的思維去回答問題,老師有點懊惱,可當學生隨自己的意願表現出他們喜歡的情緒的時候,粗暴的打斷是不理智的,當孩子們隨著老師,通過對比和有效的結合發現到最佳答案的時候,成功的喜悅是無法比擬的,學習的激情會更加濃烈。

願我們的音樂教改之樹長青!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

今天聽了你的課,感觸頗深。我們畢業整整10年了,說來可笑,這好像是我第一次正式聽你的課。今日一見風采依舊。哈哈......

從你的教學設計來看,是下了一定功夫的,教學思路清晰,環環相扣。以審美為核心豐富情感,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態度,通過對歌曲的教學陶冶高尚情操,讓學生認識到愛護大自然,保護環保對我們人類和地球上的生物是多麼主要。用了體驗、模仿、合作等方式教學。你把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用範唱還有琴奏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表現了你深厚的專業基功。在教學中很注重音樂基礎知識的滲透,也注重教學的完整性,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和提倡的。

現在說些細節上的小問題,(*^__^*)嘻嘻,這只是隨意談談,僅做參考。

1、開場的圖片引入你用的都是遭到破壞的畫面圖片,若有一些美好家園的景象,能讓學生有美好向往的具體形象也許會更好。

2、在曲譜的教授時,你可用兩種方法:若學生識譜能力強的話可用視唱教學法,即直接用唱名來唱譜。若學生識譜能力弱些可用模唱教學法,即用“la”“u”等母音來哼譜,要求音高和節奏對就達目標了。我個人認為,這節課用模唱法效果也許會更好些。

3、在難點節奏的教學上,可用擊拍法(雙手擊4/4拍)、劃拍法(單手劃/形)、模唱對比法(即把相似的兩個節奏型提出來模唱,請學生區分對比),等等方法。

4、歌詞的背唱或記憶上,也可發揮想象,讓學生用形象記憶法來記歌詞,歌詞記熟了下面的接龍遊戲才會更有趣。

5、接龍遊戲挺有意思的,但都是老師事先安排好學生唱那句,若能臨時指揮學生分組接龍也許會更好。再能讓學生指揮遊戲不更有趣?

6、德育方面的滲透裡若能將大家轉為小家,把拯救地球環境的“大願”轉成愛家、護校的“小願”。讓我們有個溫馨潔淨的家、和諧美麗的社群、乾淨明亮的教室、清新美好的校園,從我做起,從小事、實事做起。

7、在課堂當中,多讓學生自主、多發言、多創新。

好了,好話沒多說,壞話一籮筐。嘻嘻!其實有好多優秀的地方沒說,你知道就好,不要介意。提得不對的地方還要多海涵。

哈哈哈.....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3

今天我上了一節學校的晨曦杯音樂課,對於沒接觸過合唱的三年級學生來說,也許會稍感吃力。我在執教《夏夜》後有瞭如下的感想:

一、學校晨曦杯教學比賽選了《夏夜》這首歌,國小階段的第一節合唱教學課,所以對於學生和教師都有點難度。本冊教材共三首合唱歌曲,《八隻小鵝》(低聲部一種節奏與旋律,相對簡單)、《夏夜》(低聲部兩種節奏與四種旋律)、《月亮鉤鉤》(輪唱)。輪唱相對複雜,一種旋律和節奏的低聲部又顯得單調,而把平時練聲時運用的跳音與連音唱法有機地運用到一首歌曲中這還是第一次。選擇《夏夜》確實有理由:首先學生有連音與跳音唱法的基礎,其次對學生把握演唱方法是個不小的提高,再次歌詞具有趣味性,也很容易被學生理解。

二、對於歌曲教學環節,不採用先聽合唱版本,在學生沒有聽賞出歌曲是合唱還是獨唱(或者齊唱)形式的前提下,先讓學生聽合唱版的歌曲,顯然沒有教學的遞進層次性,學生的學習基礎也被忽略。常規下,合唱教學肯定先教學高聲部,假象讓從來沒學唱過合唱的學生聽一首擁有兩個聲部的歌曲來學習高聲部,低聲部肯定干擾學生對於高聲部的學習。反過來想,先學習獨唱版本,再聽合唱,學生有了高聲部的基礎,很容易聽出低聲部歌詞的出現地方,甚至發現高低聲部旋律和節奏在兩聲部之間的聯絡:低聲部好似高聲部的回聲。

三、把歌曲中連與斷的節奏和螢火蟲閃爍與飛舞聯絡起來學生易於理解,這個方法比較有效。

四、把節奏形象化的同時,也把節奏律動化,讓學生邊唱邊跳,跳的部分不宜難,只用兩個動作,而節奏方面也僅有連與跳的節奏,這樣學生唱與跳的部分一致,載歌載舞,內心的感悟也會同步。

五、拓展歌曲《蟲兒飛》對學生的審美啟示。《蟲兒飛》似乎有一種藝術魔力,學生在聽第一遍時就深深被吸引,且歌曲相對簡單易上口,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曲。上課結束後一個平時調皮的男生再次問我歌曲叫什麼名字,說是回家網上搜來聽。

對於這節課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1、匯入可以在語言引導上更流暢些,比如:學生從畫面之中看出漫天的繁星,被微風吹動的衣角後,可讓學生聯絡生活想象自己印象中的夏夜還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以便,在接下來的帶有自然蟲鳴蛙叫的《舒伯特小夜曲》中給學生更多生活的聯想與想象。

2、螢火蟲的謎語,可以讓學生嘗試有感情地嘗試用音樂的節奏朗讀,既給學生熟悉歌詞的機會,又從感情的層面給學生感染,等於在學習一首旋律化的散文詩。

3、連與跳的節奏分別表現螢火蟲翩翩起舞和忽明忽暗的亮光的舞蹈律動可以分別先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動作,然後再統一動作,既讓學生提高,又讓學生的表演與音樂演唱方法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4、二聲部的演唱教學方法可以從節奏與音準兩方面入手,只有先節奏後音準學生才會學得輕鬆。可以先講解二聲部的第一拍前半拍休止,從後半拍唱“啊”,在拍子上搞懂後,再在節奏上下功夫。可以讓學生念節奏。跟著範唱唱二聲部,第一遍唱在心裡,第二遍輕聲地唱出,第三四遍跟著鋼琴學唱歌譜、並填詞。既然是合唱教學,兩個聲部絕對不能有偏頗,一視同仁,這樣合唱才有真正的根基。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4

開始部分從他們熟悉的樂曲匯入,通過律動讓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進入教室,加深3/4拍拍號的印象,同時為歌曲學習作鋪墊,開始下一個環節的教學過程。

對於三年級學生的音樂教學來說,要從多方面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學生已經養成的學習習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輕鬆、自然的狀態下進行,因此課堂上十分注重情境創設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貝殼之歌是一首旋律琅琅上口的兒童歌曲,我將教學目標定為:學生能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並嘗試為歌曲設計舞蹈動作進行展示。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首歌曲,三(2)班的孩子表現突出,他們各顯神通,表演的非常精彩!

在課的設計上,始終圍繞本課教學目標,通過觀看大海的掛圖和老師生動的講解,學生初步認識大海和貝殼,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通過範唱,再次感受音樂風格,熟悉旋律,來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景。根據歌曲的內容,通過合作表演,加強相互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學生在學會歌曲後,很希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再現歌曲,在和諧、平等的評價中,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長,給每個學生一個屬於自己的舞臺,做學習的真正主人。

綜上所述,這節課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上老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需要加強平時的積累和訓練。對於學生演唱時的要求還不夠細緻,聲音位置、氣息的要求不多,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認真踏實地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5

音樂新課程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感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保證新課標的更好實施,我們音樂教師應深入領會課程的基本理念,開拓思路,創新方法,以音樂為本,以育人為本,全面實現課程價值和課程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當孩子們“亂”的時候,老師該怎麼做呢?

案例背景:

《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是國小第六冊音樂課本中第二課歌曲,歌曲歌頌了老師為培養新一代而嘔心瀝血,忘我工作的精神,表達了孩子們在春夏秋冬中時刻想念、關心著老師,衷心地愛戴、祝願著老師。學生通過歌曲的學唱來抒發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老師。

這麼優秀的一首歌,這麼富有教育意義的歌曲,按理說學生會很投入地進行學唱,並以自己的行動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敬。可是,在實際教學中並不是如此輕鬆。

案例實況:

1、用豎笛的吹奏來問好,老師吹前半句,學生接後半句,進行即興創編。然後學生和老師進行合奏(老師吹前半句,學生接後半句;學生吹前半句,老師接後半句),最後四個組進行輪奏練習。大多數學生情緒高漲,對這個步驟很感興趣。但是,有一部分學生處於太興奮狀態,一直不聽指揮,胡亂吹奏。

2、用遊戲“傳信”來進行節奏的訓練。

(1)、XX X︱XX X︱XX XXX︱X –‖

(2)、XX X︱X X︱XX XXX︱X –‖

(3)、X XX︱XX X︱XX XXX︱X –‖

(4)、X . X ︱X X︱XX XX︱X –‖

方法:分四組進行比賽,請一組裡最好的同學先拍出節奏,再傳給後面的同學,節奏打在手心上。

目的:通過遊戲進行節奏訓練,併為歌曲的節奏掌握打基礎在遊戲進行中,很多同學由於沒有專心去感受節奏,所以沒能準確拍擊節奏,而課堂紀律看上去也較亂。

3、由於幾個同學的“亂”使我想把今天要教的歌曲早早帶給他們,好讓他們自己去反省。我就一邊組織學生安靜,一邊把他們引入“老師”這個主題,讓他們自由說說老師的勞動,及對老師的印象。這時大家都靜下來了,似乎都意識到了什麼,但那兩個調皮的孩子還是滿臉的笑,手腳還沒有停下來。老師播放了音樂,學生都跟著唱了起來,那兩個孩子還在笑。學生開始有感情地朗讀歌詞,他們還在笑。看著那兩個孩子,聽著那首深情的歌曲,我的心不禁一陣顫動,想到我的努力,我的付出,我的無奈,我那不爭氣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

案例反思:

這堂課是我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這樣設計的:首先用豎笛的接對來吸引學生,並培養學生的編創能力。然後用兩個音樂遊戲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和視唱練習,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並通過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最後學唱歌曲,用情來感染學生,通過演唱歌曲來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師生進行情感交流。

由於我有過課前準備不充分,而導致課的失敗的教訓,因此,我在上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但由於那幾個調皮學生的搗蛋,這一課還是以失敗而告終。雖然說孩子的不專心有老師的因素,但當老師努力了,付出了,卻還不能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專心時,作為老師該怎麼做?是先管理學生紀律,還是先用眼睛暗示,先進行教學,不影響全體學生?連那麼具有教育意義的歌曲都不能對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那音樂教育的價值還能怎麼體現呢?現在的孩子連語文、數學課都不能專心聽講,作業常常不做,做為音樂老師該如何來正確引導學生、教育學生呢?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6

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巧妙地設計教學環節,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輕鬆愉快、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學中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注意了學習方法的指導,體現了閱讀教學的本分。成功的地方是:

1.字詞的教學。三年級是學生由低年級向中年級過渡的時期,字詞教學仍然是本年級的一個重點。本節課,我紮紮實實地進行字詞教學。課上既有集中檢查識字情況,又有在學文的過程中理解品味詞語的意思。在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認真聽同學的朗讀,發現讀音中的錯誤,相互糾正,讀準字音。在全面檢查生詞的時候,教師又很自然地引導學生了解詞義:如讀了“脊背”一詞,教師讓學生指一指哪裡是脊背,學生自然地瞭解了詞義。

2.重視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靈魂。課程標準十分注重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強調了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等。與人交流閱讀感受以及有感情地朗讀,都是建立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課堂上我設計的問題具有開放性,讓學生認真默讀第四自然段,交流讀懂了什麼?老師再以此段作為訓練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抓重點詞語來理解、感悟,體會到白鯨處在極其危險的境地,如果不馬上營救會有生命危險。學生關心白鯨的命運,為它擔心著急。在學文的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品味詞語的意思,使學生在欣賞、品味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薰陶。

3.重視以讀為本。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味,讀出情。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為此,課堂上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讀,學生從能讀到會讀,再到有感情地讀,讀出了層次,體現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像開始檢查讀書時學生只是能讀通,在老師的引導下,瞭解了白鯨遇到的危險時,學生將自己當作遇險的白鯨,體會當時的情景,這時的朗讀水到渠成,學生有感而發,讀出了真實的感情。在讀到人們想盡辦法,白鯨終於得救時,《藍色的多瑙河》音樂響起,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讓人感動。

4.重視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課標中提到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文章、語句會有不同的理解,課堂上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比如,在讀搶救白鯨的經過時讓學生談各自受感動的地方,有個學生對“正巧一個獵人發現了這群遇險的白鯨,馬上向附近的村莊報了信”一句很受感動。通常我們會認為學生應該抓住“馬上”一詞,體會獵人非常急切,一刻也不耽誤,要儘快搶救白鯨。可是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體會到作為獵人,他們不去捕殺白鯨,而是想辦法搶救白鯨使他們非常感動。學生的感受是不同的,見解是獨特的。語文課文內容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體驗是多元的,因為我們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使教材更加豐滿起來。

但是,上了課下來,我覺得還有些地方落實得很不夠深入: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7

二胡獨奏曲《賽馬》是國小音樂第五冊中的一首聆聽曲目。音樂結構是常見的帶再現的三段體。樂曲描寫蒙古族人民在歡度節日舉行賽馬盛會時的熱鬧而歡快的場面。它以二胡這種獨特的民族樂器,表現了賽馬時那種萬馬奔騰、蹄聲“得得”的壯觀場面。聽來使人彷彿置身於駿馬在草原上狂奔的情景中,令人隨著跳蕩的節奏而心潮起伏,對遼闊神祕的內蒙古草原無限神住,同時也了表達內蒙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樂曲有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段音樂熱烈奔放,刻畫了賽馬場上馬兒飛奔的沸騰場景,第二段音樂抒發了人們在節日賽馬的歡樂情緒,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部分再現,使賽馬場面又一次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律動引發學生的興趣,體驗樂曲,幫助學生理解樂曲內容;以打擊樂器的伴奏來增強學生對音樂元素的感悟,以及培養學生聽音樂的習慣。

整個教學過程以總分總的形式展開。首先是瞭解草原文化,初聽樂曲,感受基本情緒,並認識演奏的樂器二胡。然後分段細聽,第一段著重從律動出發,旨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並瞭解樂曲基調,加上簡單聲勢;第二段在律動之外,又加上打擊樂器的伴奏,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並與所聽到的音樂進行交流;打擊樂器的節奏進行變化後延入到第三樂段,實現比賽快到終點時的氣氛與前幾段的比較,並加入人聲的節奏,重現賽場的白熱化。最後,總體感受樂曲,把律動與聲勢結合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抓住聽,並嘗試培養學生好的聆聽習慣,從細處入手,努力與本課的三個教學目標靠攏。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8

《美麗的黃昏》是一首簡易而富有效果的二部輪唱歌曲,輪唱部分又有比較嚴格的三度疊置的和聲效果。通過教學,體會頗深:

(1)有序合理地整合教學內容非常重要。《美麗的黃昏》這一課,教材上只有一首歌曲和用六個音進行編曲創作的一個練習,資料十分匱乏。如果按傳統方法上課,雖然很輕鬆,但無疑是枯燥的。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到不能把每一個知識點孤立地一塊一塊教給學生,而是要改變以往以知識為線索的線型設計,通過創設學習情景,引發問題、風景欣賞、實踐感悟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一步步走進音樂。

(2)因為我們是剛接觸雙聲部的歌曲,並且歌曲中的輪唱有一定的和聲要求,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在一堂課中就能做得盡善盡美。音樂具有瀰漫性,音樂的瀰漫性也體現在它的消化與吸收需要一個時間的過程。所以,在本節課中,學生基本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明確了雙聲部的進行,同時會主動地去表現歌曲意境。但如果要唱到嫻熟、完全準確,我想那將需要一個有計劃地、長期的過程。所以我給這課的定位是:拋磚引玉、承上啟下。

(3)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學生本身的素質其實並不高,對於三拍子的節奏感也並不是很強,當第二聲部進入的時候,兩個聲部很容易相互的帶跑音調,我覺得在這個部分我的引導有所欠缺。

(4)本節課力求通過創設情境和多種感受體驗,使學生在輕鬆愉悅、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音樂綜合表現力。但很遺憾,課堂上參與舉手、大膽發表自己對音樂的見解、想法的學生還不是很多,這可能跟自己的音樂素質和課堂調控能力缺乏有關。

(3)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學生本身的素質其實並不高,對於三拍子的節奏感也並不是很強,當第二聲部進入的時候,兩個聲部很容易相互的帶跑音調,我覺得在這個部分我的引導有所欠缺。

(4)本節課力求通過創設情境和多種感受體驗,使學生在輕鬆愉悅、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音樂綜合表現力。但很遺憾,課堂上參與舉手、大膽發表自己對音樂的見解、想法的學生還不是很多,這可能跟自己的音樂素質和課堂調控能力缺乏有關。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9

一、教材分析

《花喜鵲和小烏鴉》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第6冊第二課的一節歌唱課,這是一首輕快而詼諧的兒童寓言歌曲。歌詞是一個寓言,用擬人化的對比手段評價花喜鵲與小烏鴉的“品格”,前者不講真話“報喜不報憂”卻“還真有人誇”,後者說真話“不摻半點假可也有人討厭他”。這是作者對現實生活中不正常現象的寫照,發人深思。歌曲詞曲結合貼切,平穩的敘述性音調,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動地表達了兩隻鳥的形象,兩處的“呀哈哈”是發自內心的笑聲,耐人尋味。

二、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花喜鵲和小烏鴉》,同時初步認識下滑音和波音記號。

2、這是一首兒童寓言歌曲,通過歌曲的學習,引導學生對花喜鵲和小烏鴉的品格進行深思,並且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實實做人。

三、教學重點

1、讓學生體會這首兒童寓言歌曲的情緒。

2、處理歌曲中的修飾符號,並有感情的表演唱。

四、教學難點:

1、讓學生初步瞭解裝飾音的唱法,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

2、歌曲中音程跳躍大,要求同學用聽唱法完成歌曲。

五、教學準備:電教平臺、課件

六、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師生問候。

2、發聲練習,用花喜鵲和烏鴉的叫聲唱下旋律。

13531

小烏鴉:Wuwuwuwuwu-

花喜鵲:呀呀呀呀呀-

【激興匯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分別叫“花喜鵲”和“小烏鴉”,而他們之間有一個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嗎?(學生回答:想!)

師:現在請同學們一起觀看視訊。

旁白:在某一農村裡,一位農民伯伯正在為秋天的收成而煩惱著。他在農場裡走來走去,嘴裡不斷地說著:“今年的收成會是怎樣呢?”這時候一隻花喜鵲飛來了,它說:“農民伯伯,你可不用憂愁,現在的麥苗都已經長得夠好了!你現在什麼都不用做,就等著秋天的豐收吧!”農民伯伯聽了後開心地笑著說:“哈哈,是嗎?是嗎?”就在這時,小烏鴉也飛過來了,他看了看麥苗說:“雖然現在的麥苗看上去是很好的,但是農民伯伯你一定要在麥田上加上保護膜,要不颱風來了就損失慘重!”農民伯伯有點不懷疑的態度,說:“你說的話可信嗎?”

師:同學們,究竟花喜鵲和小烏鴉誰能正真幫到農民解愁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花喜鵲和小烏鴉》,答案就在歌曲裡面了!(設計意圖:用故事的方式匯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併為後面揭開寓言故事的道理做好鋪墊。)

【寓教於樂】

1、完整聆聽,初步感受歌曲情緒。師:聽一遍錄音,從歌曲中你感受到怎樣的情緒和速度?(學生討論、回答)(情緒:活潑地,速度:稍快)

2、開啟課本,聆聽第二遍錄音。師:同學們的感受能力非常好。現在我們聽第二遍,看看大家有沒有聽出什麼新的發現?找一找有沒有咱們以前沒見過的標記。(學生舉手回答)聽完第二遍後:

師:大家都找得非常仔細,那麼為什麼這個作曲家要把這兩個標記寫上去呢?它們到底會讓歌曲發生什麼變化?大家請聽教師作一個示範!(設計意圖:師較為明顯地通過對比做示範,使學生感受帶上標誌時,使歌曲的感覺發生了如何的變化。)

師:就是有了它們兩個特別的朋友,歌曲馬上變得活潑、幽默、風趣。現在讓我來介紹一下他們的名字。(下滑音,波音)

師:它們名字分別叫下滑音和波音,都是用來修飾它所在的音符,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唱這句。(師引導學生一同唱有下滑音和波音的這個樂句,這樣的演唱能更好的表現出花喜鵲和小烏鴉的形象。)

3、聽教師範唱一遍,把教師換氣的地方用筆標上換氣記號。(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聆聽發現出,教師換氣的地方也正是休止符出現的地方,再次讓學生感受到歌曲的活潑。)

4、教師教唱

(1)教師鋼琴伴奏,要求學生用la音輕聲模唱。(設計意圖:用稍慢的速度模唱歌曲旋律,啟發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把兩種性格不同的小動物心情表現出來。)

(2)教師再次用鋼琴伴奏,師生分句演唱歌曲,隨範唱學唱歌詞。

(3)師生再次演唱,學生唱好下滑音和波音,把歌曲的情緒表現出來。

【創造表現】

師:這首歌曲裡面兩個主人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現在我們分男女同學進行比賽,“花喜鵲”由女同學演唱,“小烏鴉”則由男同學演唱。

比賽完之後,教師點評。並讓學生找出歌詞中最能表現花喜鵲和小烏鴉性格的句子。(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歌唱比賽對歌曲的認識又進一步加深,在這時讓他們自己找出描寫兩隻小動物性格的句子,為後面引申這則寓言故事的道理埋下伏筆。)

【完美結課】

剛開始故事的幻燈片再次開啟。

師:但是突然一陣閃電從天邊劃下,狂風開始向這邊襲來。如果你是哪位農民伯伯的話,當初能接納小烏鴉的意見,那麼現在的麥田會怎樣呢?(同學們各抒己見)

在學生的暢所欲言中結束本課!

【教後反思】

《花喜鵲和小烏鴉》這是一首有趣的兒童歌曲,歌詞是一個寓言故事,用擬人和對比的手段評價了花喜鵲和小烏鴉的品格,花喜鵲是不講真話,報喜不報憂但是還真有人誇,小烏鴉說真話,不摻半點假可也有人討厭他,這首歌曲告訴學生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做人要實實在在。

雖然這首歌曲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小烏鴉實事求是的品格,但是,我更欣喜地看到,我們的學生懷有一顆愛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讓人生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這才是我們音樂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0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設計、運用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情感,啟用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多層次、多領域地感受音樂,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之產生強烈而濃郁的審美動力和審美慾望,培養他們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以達到審美教育目標。

 經過反思,我認為這節課有以下閃光點:

1.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一起討論,聽取、採納同學的建議,共同參與表演活動,當學生出現緊張情緒時能及時幫助學生調節情緒,師生間建立了親密和諧的關係,給學生增添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誘發了他們的審美情感。

2.能夠鼓勵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用各種形式表演歌曲,展現他們的音樂特長。

3.本課的問題設計比較簡明直接、通俗易懂,針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突發狀況也能及時有效地調整、解決。

4.語言簡潔、幽默,教態自然,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對教材的分析雖然很透徹,但對學生學情的分析還不夠全面,只考慮到了學生在接受知識程度上與我校學生的差異,但沒有顧及學生學習、行為習慣及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到前面表演敲鑼打鼓時由於緊張沒有發揮出他原有的水平,這是我沒有預設到的,教學反思《圓圓和彎彎教學反思》。

2.在表演這一環節上,對學生情感的激發還不夠,部分學生不敢放開胸懷,表達自己,表達音樂。

3.教師的體態語言還可以更豐富、更準確一些,如對切分節奏、連線等音樂知識的手勢提示,還有待商榷。

總體上說,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感受歌曲《圓圓和彎彎》表現的人們勞動豐收的喜悅之情,能夠用歌聲、自編動作,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通過歌篇上字的大小、顏色等變化的暗示,唱準了歌中的切分節奏、一字多音、波音記號、跳音記號等,學生能夠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打擊樂器、身體動作等為歌曲伴奏;整體的教學效果較好。

從這節課中我深深領悟到:要在音樂教育中體現以審美為核心,必須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為一體,在主動地探尋、領悟、體驗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進而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1

本首歌出自兒童電影《閃閃的紅星》,歌曲又琅琅上口,耳熟能詳,學生都能唱出主旋律,但要真正理解這首歌的,體會這首歌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所表現出的革命感情,感受歌曲所表現的自豪、積極向上的情緒,對現在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本堂課以欣賞為主,合唱為輔,合唱的加入也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驗歌曲的情感,感受音樂。整堂課下來,感覺還比較順,但是自我感覺課的設計針對五年級的學生,似乎教材挖掘的還不夠深,可讓學生的欣賞程度再加深,這是以後欣賞課應該注意的,不應該走形式路線,而應該實在、紮實,真正讓學生學到點東西。因為這首歌曲學生們都比較熟悉,所以本課的重點不在於學唱,而在於對樂曲的情感的分析及體會。主要給學生們通過欣賞樂曲看電影片段,瞭解歌曲的情緒。本課給學生講清楚的內容是:這首歌曲的情緒,影響這首歌曲的情緒的因素。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課上加上一個小遊戲,讓學生在歡笑娛樂中掌握一些音樂的知識。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2

《我是小音樂家》是人音版三年級音樂第六冊第四課第一課時的歌曲。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的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願望和共同的心聲“我是小音樂家”。雖說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難度,表現為速度較快,節奏有點難度,弱起和後十六分音符頻頻出現,學生唱時容易出現吐詞不清楚的現象。

學習目標有三方面:一是技能目標,使學生能用輕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並進行簡單地歌曲表演;二是認知目標:就是讓學生認識小提琴、吉他、圓號三件樂器以及演奏姿勢;三是情感目標:通過當一名小音家,激發學生表現音樂的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歌曲情緒處理,創作歌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

1、正確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詞唱法如“跳吧”等等。

2、歌曲情緒處理,創作歌詞。

在設計本課教學環節時,我以《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原則,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點,讓學生通過感受、模仿、體驗、實踐等一系列的音樂活動進行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受及創編能力。教學環節分為初聽歌曲、模唱曲調、學唱歌詞、表現歌曲、創編歌曲五個環節。讓學生逐步、由淺入深的由接受歌曲,到掌握歌曲,再到自由拓展歌曲,很好的理解歌曲情感,表現歌曲內容。

下面我再根據本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結合課堂教學情況給大家談談我的教學反思。

我按教材要求,讓孩子們用摸唱的方法學唱歌曲。通過默唱、輕唱、自由唱、有感情唱等循序漸進的步驟,我儘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和鼓勵者,學生才是在這一堂課的主人。因此不管是歌曲動作的設計,自編歌詞,都是學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嘗試和探究慾望,最終達到在實踐中即鞏固了本課的節奏內容,拓展了學習,又感悟到了音樂迷人之目的。

最後的音樂活動是我設計的本課高潮。我通過複習、轉換音樂表演等形式來創編動作,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拓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經過自己創編、同桌間交流、自由表演、上臺展示等步驟,孩子們各顯神通,都能創編出自己喜歡的動作,不但自己跳的很投入,也能和小夥伴們配合默契。通過自評、同學評、老師評等評價手段,他們更喜歡、更有信心表現自己。

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一直努力創設一種非常寬鬆、活潑的氛圍,以民主的態度,輕鬆的語言,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學生一個自由充分發揮的.空間,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一種放鬆的、活躍的心裡狀態,因此整堂課中,充分體現出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使他們學得開心、學得主動。

我認為不夠好的地方是:在感受、體驗、模仿三種樂器的演奏姿勢的時候,孩子們在平時接觸的不是很多,認識樂器,但是不能準確的去模仿演奏姿勢,這些事需要在平時多給孩子們提供機認識、運用。在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氣氛不是很活躍,歌曲節奏複雜,歌詞內容較多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以後的教學中,通過今天的反思,相信以後會更好。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3

本學期,我校為了培養我們這些新老師能夠更快更好的掌握並上手自己的專業技能,開展了新老師的“五個一”工程。經過校^領`導和專科組老師的幫助,由我設計並執教了國小三年級第五冊唱歌課《我們的學校亞克西》,在課後的反覆研磨過程中,我對如何才能上好一節音樂課有了以下幾點感悟:

一、注重備學生。

要想上好一節音樂課,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程度。如果沒有在課前很好的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效果將會適得其反。就拿我教授的這節課來說,三年級學生喜歡錶演唱,學生喜歡自行動手、動腦、自行創作表演。因此,只有正確的分析學生的年齡和對音樂的感知特點,才能更好的與學生進行音樂上的溝通,從而更好地駕馭課堂。

二、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

歌曲教學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僅僅學會演唱一首歌曲就可以了,而是通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所學歌曲,讓他們喜歡音樂,感受到音樂之美,學會從音樂的角度去欣賞和理解相關文化。因此,我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一)學生們都比較喜歡情境式問答,我在學習歌曲之前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

師:歡迎同學們來到音樂城堡。現在,我們的音樂小火車就要出發了。首先,先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曲,欣賞歌曲的同時,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思考兩個問題,一是這首曲子是什麼民族的歌曲?二是歌名叫什麼?

於是同學們頗有興趣地、安靜認真地聽奏,此環節達到了兩個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

2、為匯入新課做鋪墊。

(二)在學習歌曲重點節奏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孩子們,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咯咯噠、咯咯噠…”

由母雞的叫聲引出要重點掌握的XXX(前十六後八)這一節奏型。然後圍繞這一節奏型讓學生展開聯想,可以用什麼方式表現這一節奏型。此時老師要適時的指導學生可以從動作、詞、旋律這幾個方面著手,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就會很踴躍的回答。學生在“動”中感受了難點節奏,並在積極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它。

(三)表現歌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句,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現它?”就這樣一個問題激發起了學生的創作興趣,於是採用分組同學先討論老師融入討論再表演的方式,在表演中鞏固和掌握歌曲的演唱,這一環節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學生自評,老師點評。

學生分組表演完後,由學生自主的評價哪組表演得最好,好在哪裡?哪組紀律最好,誰的表現最好?然後老師再做客觀性的點評。

(五)全曲學完後,通過分析歌詞,引導學生的思想感情,激發他們的內心活動。我提問:“通過學習這首歌,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通過思考,小組討論,有的學生回答:“要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有的回答:“對待老師要象對待自己的媽媽一樣,對待同學要象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通過對歌詞的分析,引申到人文,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歌詞的理解,理解樂曲所塑造的音樂形象,深刻體驗樂曲的感情,從而潛移默化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因此,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對於上好一節音樂課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這樣學中有動,動中有學,達到寓學於樂之中,激發了學習興趣。

三、為師者要適時激勵和讚美自己的學生。

我覺得激勵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很好的、很有效的方法;開放的自由的創作空間也給了學生更大、更寬的發展餘地;不同能力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悅。“一句激勵話,勝過萬節課”!

四、音樂課,要讓學生盡情享受美。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課更是一門藝術課。如果每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透過純潔的童心,聽到美妙的音樂,那種感覺會是多麼美好。音樂教學就是以情感體驗和形象思維作為審美途徑的教學。教師應該充分體現音樂課的特點,挖掘音樂的內涵,把美展示給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美。

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做到讓學生感受美:

(一)教師美的語言和富有感情的範唱

在和學生用語言交流時,儘量使自己融入其中,就像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的大姐姐,而不擺老師的架子,範唱歌曲時,我把自己最美的聲音和動作毫無保留地展示給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從中感受到音樂之美。

(二)藉助於多媒體教學光碟,讓學生從影音片段中感受音樂之美。

五、不足之處。

我在上這堂音樂課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首先是對整首樂

曲還沒有完全吃透,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在範唱時伴奏沒有合上,示範錯誤,導致在教唱樂曲時難點沒有很好的解決,書本和課件上的節奏不吻合,我也沒有及時的發現,出現了技術性的大問題;二是學生在表演互動這一環節上,我不夠靈活,沒有做出適時的指導、點撥,使得學生每一組的表演都很相像,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創作能力;三是給學生布置了任務沒有適時的解決,而是給遺漏了;四是學生進入課堂的樂曲節奏感不強,先進入的學生可跟著老師的音樂律動,不然感覺就好像罰站。學生坐下時可跟著音樂拍手;節奏型練習次數要多些;五是給予學生的表揚要多樣性;六是課堂的時間要控制好,平均分配。

以上是我在教授音樂唱歌課《我們的學校亞克西》中的幾點感悟,我將針對如何才能上好音樂課不斷探索。在日後音樂藝術教學中,我將不斷拓展專業基礎,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教學內容上,要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使得學習更有趣、更容易。在師生關係上,改變以老師為中心,師生之間在平等對話和互動****同提高。同時我還將提高自己的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學會探究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更主動地介入學習過程,使得音樂課越上越好。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4

本課程包括歌曲《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賞曲目《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等內容,需3-4個課時完成。我校三位老師分別上了唱歌課《草原上》、唱歌律動課《我是草原小牧民》及欣賞課《草原放牧》。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教學匯入

《草原上》採用了聽音樂律動擊拍的方式匯入,一開始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為後面的歌曲學唱做好了鋪墊,可謂一舉兩得。《我是草原小牧民》採用的是教師手風琴演奏匯入,教師精彩的表演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求知的目光,可謂事半功倍。《草原放牧》採用了故事匯入,教師的語言極具感染力,精彩的故事講述緊緊揪著孩子們的心。總的來說,三位老師的匯入都非常成功。

二、教學方法

三位老師的教學方法可謂是形式多樣、盡心盡力。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旋律的起伏變化,第一課時的王老師設計了隨旋律蹲起的環節;為了更好地展示蒙古族的歌舞特點,王老師現場舞了起來。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課時的易老師設計了整首歌曲的律動。為了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第三課時的樑老師設計了集詩歌、繪畫和舞蹈於一體的創編環節。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三位老師的教學基本功,這對現在多媒體稍顯氾濫的課堂更顯珍貴。

三、教學建議

王老師的《草原上》前面的節奏擊拍x x x-未能在歌曲教唱環節中運用略感可惜,後與之交流得知是因時間不夠,則之前的歌詞朗讀環節似可刪減。而手號引導歌譜視唱環節又似乎可以拓展為:個別學生手號打出歌曲的任意一句譜,其他同學唱出該句歌詞,藉以鞏固對手號及音高的認識,並鞏固歌詞。易老師的《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課,內容安排稍顯瑣碎。其中歌曲教唱用時太少,在學生基本學會歌曲之後還可在歌曲的音準、節奏及歌唱的聲音、情緒上再作要求並落實。樑老師的欣賞課《草原英雄小姐妹》開始的曲式結構“aba”環節似可不要,直接故事匯入。樑老師的語言極富感染力,若脫稿講述效果會更佳。第一遍欣賞時要學生聽辨有幾個樂段的目標太難,似乎應重新設定該環節教學目標,並進一步加強音樂主題的熟悉。

總的來看,三位老師在課堂上教態自然、教學語言運用恰當、具親和力、課堂組織有序、備課認真充分,諸如這般的優點很多很多,值得本人認真學習。以上觀點為本人聽課所思,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5

本節課是以新課標為指導思想,新歌教學為主的國小三年級音樂課。教材選自《人音版》第五冊第八單元《愛鳥》。教材提供 聆聽《對鳥》、二胡曲《空山鳥語》、表演《一隻鳥仔》、表演《小烏鴉愛媽媽》四個內容。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為學唱並表演歌曲《小烏鴉愛媽媽》。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小烏鴉對媽媽的愛心,體會小烏鴉可敬可愛之處,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意識。通過模仿小鳥的鳴叫,以及有節奏的朗讀歌詞,複習鞏固了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本節課在教學方面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遊戲活動為契機,為歌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遊戲對於兒童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遊戲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通過教師設計的遊戲,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本節課以歌曲的節奏教學為突破口,設計讓學生模仿鳥鳴的節奏遊戲,並緊緊圍繞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展開,學生的活動實際是進行鳥鳴的模仿,並且要重複多次的練習,但是進過老師的設計,學生並沒有重複的感覺,始終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為學習歌曲做了鋪墊。在與小鳥的問好重,增進了學生與小鳥的感情,併為引出《小烏鴉愛媽媽》的故事做下鋪墊,製造了懸念。

2、注重歌曲情感的學習,將審美的意識滲透在教學當中。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情感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和學生要通過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音樂的美來達到陶冶情操,提高審美修養目標,這個目標不是單靠單純的說教就能達到。教師往往要設計一些情景,在學生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展開豐富的聯想與聯想,在不知不覺中參與情感體驗。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小烏鴉愛媽媽》是一首敘事歌曲,旋律抒情優美,歌詞朗朗上口,表現了小烏鴉熱愛媽媽、關心媽媽的動人故事。我通過讓學生聽故事、讀故事、講故事、唱故事、演故事的一系列方法,使學生很快地記住歌詞,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和表演歌曲。通過速度、力度的不同變化來表現歌曲的情感,激發學生對小烏鴉的讚美之心,教育學生除了學習他的懂事之外,更要懂得愛鳥、護鳥,要增強愛鳥意識,環保意識,關愛身邊的萬物。在這一系列的教學過程中藉助設計多媒體的,利用教師的範唱,將歌曲的歌聲美、情感美、表演美、意境美滲透在每個教學環節,將聽覺、視覺、知覺的綜合美都充分地調動起來,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學習,在美的氛圍中創造,在美的氛圍中享受。

3、突出音樂課的音樂性。各環節都環繞音樂展開。本課的匯入環節,新歌教學環節、創造環節都環繞著音樂為內容來進行。在匯入環節,進行節奏練習,在新歌教學環節通過按節奏朗讀歌詞幫助學生進行歌詞理解、記憶歌詞;用模唱的方式來學唱歌曲;用速度變化來表現歌曲。使學生加強了對音樂的敏感度,是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表現音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