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兩位數》評課稿[彙編2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8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資訊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那麼什麼樣的評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兩位數加兩位數》評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兩位數加兩位數》評課稿[彙編2篇]

《兩位數加兩位數》評課稿1

週二下午我有幸聆聽了謝老師執教的關於計算教學的公開課《兩位數加兩位數》。這堂課給我以清、親、輕、新的感覺。

一、清。

整節課謝老師無論是在新授環節,還是練習的設計都給人以脈絡清晰的感覺。雖然是二年級的一節課,但謝老師擺脫了慣用利用情節設計輔助教學的手段,而是直接從算式入手,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舊知來探討本節課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本來容易產生枯燥感的計算教學,在謝老師一環緊扣一環的安排下,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

二、親。

整節課謝老師教態自然,讓聽課者覺得她不是以老師的身份在對學生教學,而是以一位大姐姐的身份在跟學生探討知識,探索計算方法。在師生和諧的交談中,學生學會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謝老師也是一位心靈手巧,勇於創新的老師。她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檯曆,親自設計製作了新穎實用的口算檯曆本,將枯燥的口算練習變得生動有趣。

三、輕。

在清晰的教學設計下,老師的親切教導中,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新授環節的設計:謝老師從43+25入手,讓學生自由發表計算方法,學生髮表了多種多樣的計算方法,接著老師請學生出題:43+2□,此題既可以作為不進位加法的練習,又可以作為進位加的例題,同時又將不進位加到進位加的學習過程降低了坡度。練習環節的設計:從口算檯曆卡,到估一估,再到學生的編題練習,以及生活中的應用等環節,學生學得是有滋有味,輕輕鬆鬆。

四、新。

謝老師在本節課的板書設計中也是別具匠心。在中高年級,學生會學習解決問題的各種策略,其中之一就是轉化。雖然要到幾年後才學習轉化在策略,但其實在低段學生已經在慢慢地接觸這些轉化的思想,今天所教學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就是在計算教學中運用轉化思想的一個例子,謝老師有意識的在板書中滲透入轉化的思想,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兩位數加兩位數》評課稿2

謝老師在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由淺入深、喚醒學生的已有經驗,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本節課的教學體現瞭如下特點:

一、創設情景,喚醒知識經驗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是在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基礎上學習的。謝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口算大比拼”的環節,使學生在興趣中開展今天的學習,一下子產生數學親近感。再通過“變一變”,把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式題變成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式題,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把已有的知識能力自主遷移到這堂課中來,並在此過程中初步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和步驟,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計算方法所依據的數學原理。

二、滲透估算,培養應用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本節課謝老師多次組織學生用不同方法的估算,有的直接估計兩位數加兩位數,有的通過估計結果填寫加數中某一位上的數字。這樣的系列訓練,有助於幫助學生初步感受估算的作用——確定計算結果的範圍。

三、觀察比較,發展數學思考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難點就是口算過程中需要進位的問題,也就是要讓學生明確和的'十位上究竟是幾。在學生基本掌握了口算方法後,謝老師讓學生觀察兩個算式之間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進一步明確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和不進位)口算的相同與不同點。學生在觀察對比和交流小結中分享、思考,達到了共識、共享、共進。在知識遷移的過程中教師作為促進者,不斷地讓學生的思維層次得到提升,逐步形成知識結構,發展數學思考。

四、分層練習,突破思維難度

謝老師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後,設計了口算檯曆、自主編題、到玩具店買玩具等練習,由淺入深,由扶到放,並把數學知識有意識地運用到生活實際中,讓孩子進行分層練習的同時進一步鞏固對演算法的理解。學生交流的時候,謝老師還特別注意學生的思考過程和對學生容易產生的錯誤的細膩分析,給學生充分的耐心和鼓勵,從而進一步達成基本知識目標,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確率。

謝老師在課堂的舞臺上,用自己生動的語言、優美的姿態、豐富的情感、真實及時的評價語和充滿智慧的思維導航、課堂資源的捕捉,充分展示了她的教學藝術、教學機智和個人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