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評課稿(精華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9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那麼你有了解過評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評課稿(精華15篇)

語文評課稿1

本學期的研究課,李老師選擇了一篇新入選教材的課文——《再見了,北京》。記得上一次執教二年級時,課文裡相應的課文是《2008,北京》,文章主要再現了2001年7月13日北京獲得奧運舉辦權時舉國歡慶的場景。29界奧運會勝利閉幕後,教材也與時俱進地更改了選文。

《再見了,北京!》是根據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有關材料改寫的`。課文選取了聖火熄滅和人們狂歡的這兩個特寫鏡頭來表現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喚醒留在我們心中的“北京記憶”。課文簡短優美,畫面感強,情感充盈。從全文看留念與不捨貫穿其中,“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蘊含其中。但這篇課文對二年級學生來說很難理解。

課文中生字新詞較多,許多句子也很難讀通。課前李老師在集體備課中就自己研讀教材的所得和大家做了交流,可見她心裡早有了準備。李老師課前就佈置學生充分地預習這一課,讓他們先讀字、組詞,再努力把課文讀通順。經過充分地預習,學生朗讀課文時比較流利、有感情,發言也很積極,參與面較廣。奧運會離孩子們還是比較遠的,平時學生是不太關心奧運知識的。因此,李老師課前必定做了相關的不少準備,從她課堂上豐富的教學語言就可見一斑。正是如此,李老師上課時,思路非常清晰,娓娓道來,沒有阻礙,學生也融入其中。

李老師在教學時還注意講求課堂效率,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課後作業結合起來,如將《補充習題》上的第二題放入學習中進行。奧運會的會旗是( )。北京奧運會的主會場是“( )”。奧運會場熊熊燃燒的火叫奧運( )。“落下帷幕”就是奧運會( )了……

總得來講,李老師這節課還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的。比如:課件選擇的圖片色彩效果不太清晰,看起來有些灰濛濛的,如果在這個細節上稍加註意,效果會更好。

語文評課稿2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節很有個性,極為精彩的好課。王老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也讓我感受到了語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麼的問題上,王老師對重難點的把握準確到位。她抓住了山水遊記借景抒情的特點,抓住情感的核心,以“雪”為突破口,抓住“雪”這一物象的特質,引領學生深入文字,逐漸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銳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字的價值核心。

其次,王老師很注重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這樣一種學以致用的勾連與適度發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難度,又豐富了課堂的內容,更有利於學生語言的積累,更給學生一種積極的學法暗示:新舊知識是要融會貫通的。

再次,我很欽佩王老師極高的綜合素質。比如她對文字解讀的深刻領悟,以情切入,牽一髮而動全域性的匠心設計,還有入情入境的“說功”,這些剛才學員們都已經談到。但我還要補充的一點,就是教師的激情投入與態勢語言的運用,比如在講解“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時,對“痕”“點”“芥”“粒”的講解都配合著相應而又適切的動作,既讓學生加深理解,又感染並打動著學生。

另外,我還想借這個機會和王老師以及在座的老師們探討文言文教學的一些策略。在說課中,王老師把教學預設的過程與方法定位於“在串講中落實字詞句的意思”,我們也看到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王老師確實始終以串講為主,但是,“落實字詞句”這一目標並沒有凸顯。我認為串講固然有其優勢,特別是像王老師這樣能說而又說得好的老師,但整節課給我的整體感受是見“文”不見“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見語言和文字。語言文字應該是語文課堂的基點,發展學生的語言是語文課的根,對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則是發展學生語言的最重要手段,但這節課,我相信學生確實收穫了知識,但似乎不見能力的提升。這又讓我想起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課堂,在那樣的課堂上,老師們只是忙著落實通假字、一詞多義、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翻譯,翻譯完了,給文章貼上主旨的標籤,課堂的學習也結束了。這樣的課堂,顯然是見“言”而不見“文”——漠視文字的核心價值與靈魂,而把她肢解為毫無生命力的詞句解析。

反觀這兩種課堂,各有其弊端,如何在兩極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我一直思考並努力突破的難點。今天我也想借這個機會將我的嘗試跟大家做個簡單的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修正。

我對自己文言文的課堂定位為“文”“言”並舉,知能同構。具體的操作是以讀為手段達成各專案標:初讀,掃清障礙,讀準讀順;再讀,整體感知,梳理文脈;研讀,落實詞句,探究主旨;美讀,讀出理解,讀出感情。在有目的分層次的讀的過程中,以讀代講,以讀明義,以讀悟理,力求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既落實“言”,又凸顯“文”,既有知識的建構,又有能力的提升。但這樣的課堂是不是會平了一點?

語文評課稿3

按照學校的安排部署,我承擔了對張老師執教的《最後的姿勢》的評課任務。

首先,我在聽課之前解讀了教材。《最後的姿勢》以感人的筆觸記敘了xxxx年5月12日發生在四川汶川8.0級特大地震時,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護衛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蹟,讚頌了譚千秋老師的高尚的.師德和他對學生的無私大愛。

在聽了張老師的課後,我思考很多:

一、《最後的姿勢》這篇課文篇幅長;課文場面很震撼,地震時情形危急;譚老師的人格魅力更是熠熠生輝。

張老師大膽嘗試,長文短教,緊緊圍繞“環境描寫對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組織教學,對教材內容、重難點的把握準確。

二、整節課的設計,教路清晰流暢,學法指導(勾畫、批註、讀中想象)潤物無聲

1.情境創設到位,奠定了課堂的感情基調。

課前的真心話大冒險讓學生說出真實的反應及選擇。面對危險時,我們必然會做出選擇,這時的選擇也許不理性,也許不高尚,但都是本心的體現。看似不經意的遊戲為學生理解譚老師最後的姿勢做了情感鋪墊。而後播放地震視訊,將學生帶入到了震撼、恐怖的地震氛圍中去,已深深觸動了學生的神經。這比老師任何語言都具有表現力。

2.品詞析句有板有眼,真切感悟人物形象。

教學中,張老師悉心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進行圈點批註。抓環境描寫,抓側面烘托,引導學生感悟譚千秋老師的光輝形象和偉大人格,深刻領悟“最後的姿勢”對“愛與責任”的生動詮釋。

3.讀寫結合,大量閱讀,落實“語文主題學習”。

緊緊承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閱讀地震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再次感受譚老師的光輝形象。接著又進行拓展閱讀《懶爸爸》《頂碗少年》,領會側面描寫的寫法。最後落實讀寫結合——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寫一位熟悉的人。

三、對“語文主題學習”的幾點思考

1.語文主題學習落實“一課一得”,要把握兩條主線:一是思想內容(寫了什麼),一是表達方法(怎麼寫的)。但我們更側重於思想內容,輕視了表達方法。

2.拓展內容的選擇處理。拓展內容的選擇,難易程度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拓展內容的選擇,應緊緊圍繞“一課一得”的訓練點;拓展內容的選擇,應與課文內容從思想內容上有內在的關聯,這樣便於融會貫通。

語文評課稿4

朱老師上的是一節詩歌鑑賞課《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同時也是一節高三一輪複習課。朱老師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符合我校“三三式”課堂模式要求。

這節課圍繞意象、意境組織教學。匯入新課環節讓學生默寫《天淨.沙秋思》,一方面檢驗了學生的背默,又順利成章的引出了意象和意境。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這首曲寫了什麼意象,呈現出什麼意境。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然後由一組學生進行展示,該曲淒涼孤寂、感傷憂鬱的意境自然得出。同時使學生明瞭意象對營造意境的'作用。

第二個環節,朱老師安排意象的探究。首先展示意向的概念,意象是寄託了詩人強烈情感的物象。然後用20xx年遼寧大學聯考題作例子進行訓練,學生分組討論10分鐘,展示探究成果10分鐘。意象選用上朱老師設計了對比替換環節,落帆、客航,小店、野店,側出、倒出,船、帆,應有、猶有,一系列的對比探究讓學生對意象有了清晰的認識。教師在學生展示後,及時進行了歸納,把對意境影響的因素進行了提煉。這個環節對於高三複習來說很必要,學生對概念的熟識是做好鑑賞題的基礎。

第三個環節,朱老師選取20xx年天津大學聯考題進行訓練。小組討論,展示15分鐘。訓練使用大學聯考真題,保證了題目訓練的有效性。

整節課用時50分鐘,超時5分鐘,較好完成了教學目標,但在某些環節上還可以更緊湊。朱老師這節課體現了我校課改的要求,大膽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完成角色轉變作學習的引導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課堂教學交給學生,解放了教師。教師的雙主體作用並未消解,而是把功夫放在課外,認真選題,設計教學。這樣的課堂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最後說一點,朱樂懿老師作為本學期課改展示課的第一位授課教師,可以說為這次活動奠定了一個很好地基礎,也確定了一個標高。我認為朱老師的課是一節成功的課。

語文評課稿5

1、從學情入手,張老師課前設計了閱讀任務單,能夠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來確定上課的起點,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2、教學目標清晰,教學重點突出。整堂課僅僅圍繞“人物”這一要素展開進行。

3、有閱讀的方法指導,比如讓學生關注書籍的出版社,譯者等等。讓國中學生能夠意識到這些對於讀者的重要性。再比如:關注序言,這是整本書的一個靈魂,學生也能夠從序言中獲取想要的知識。

4、課件的製作簡要,明瞭。從學生的閱讀任務單上選取較好的.答案,課堂上呈現,讓一些選中的同學倍感自豪,同時對另外一些同學來說,也是一種學習、借鑑。

建議: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是否可以尋找一些經典臺詞,讓學生演說一下,我想,人物的形象通過語言的傳達可能會更突出一些。

總之,這是一節成功的閱讀課,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值得我去學習。

語文評課稿6

王老師:今天,聽了尹老師執教的《黃山奇石》一課,可以看得出教師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活潑、自主的學習空間。教師在教學中,首先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然後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字,並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從而使學生相互交流,暢所欲言。

周老師:在整堂課中,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實踐,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整節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主體地位。

郝老師:自然風光離學生較遠,教師利用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始終情緒盎然,有聲有色地投入學習中去。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促使學生主體能動作用與現實環境的統一,使學生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實現素質的全面提高與個性的充分發展。

孫老師: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創設出理想的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力,使教學不斷髮展和提高。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從會讀到會認,由簡到難地進行學習。教師採用隨機教學法,把學習生字一一落實。有層次地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的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一節課下來,學生就輕輕鬆鬆地掌握了本課的生字。

潘老師:在朗讀中,教師不但運用了指名讀、自由讀、範讀、齊讀、同桌分讀、男女生對讀等方式,而且讓學生評議,評後再讀,強化了朗讀訓練,培養了朗讀能力。本節課重點指導疑問句的讀法。教師採用多種形式練讀,目的是想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在讀中體會感情,在讀中瞭解運用語言文字的方式。

語文評課稿7

同課異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感觸頗深的是陸老師的這堂課。陸老師和何老師在教學重點的設定,教學內容的取捨上基本一致,但她以場景為主線來勾畫教學藍圖,在收扶放中引導學生在自己創設的情境中有所感,有所言,有所悟,不俗的設計讓人稱道。而陸老師優雅,清新的教風也是一種聽覺的享受。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四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中的一篇,這組課文的主題“愛”。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大陸青年不幸身患白血病,一位臺灣青年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家人的安危,為這位大陸青年捐獻骨髓;臺灣李博士冒著生命危險從臺灣抽取骨髓,兩岸人民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以及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鄭老師的這節課通過有效的設計和組織,牢牢把握住了重點,讓師、生、文間形成了有效對話的磁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來:

一、把握主線,抓住關鍵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教學環節中老師設計的導言、問題、引讀等都不能偏離文章的主線。這篇文章的情感主線很清晰、明朗。李老師沿主線引、沿主線導、學生很自然地沿主線學,沿主線思,沿主線悟。達到學有目標,學有重點。

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愛”為主線進行教學,一開始讀與愛有關的四字詞匯入,引起情感共鳴。進而抓住杭州、臺灣兩個青年兩個場景引導學生深入品讀,給予學生充分自主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與文字對話。

陸老師很善於抓住關鍵詞語,如“靜靜”、“奔波”等來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內心,體會文字背後的情緒。印象最深的一處是在理解“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這一句時,能夠結合上文“靜靜”一詞,來揣摩青年此刻不平靜的內心不平靜的原因,學生帶著思考讀文、語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實處,情感逐步升溫,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融合。

二、讀說促思,深入文字

文字是死東西,它只有經過學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後才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字才有生命,也只有這樣的閱讀才能開啟學生的心智。

在引導學生感悟救援緊迫,血脈親情這一環節,陸老師在螢幕上打出一連串數字,通過和學生的合作讀,不斷加快語速,並輔助以沉重的配樂,營造出一種緊迫感。為啟發學生能對本文有一個更具有深入的感悟,陸老師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小錢得救了!他會說些什麼呢?”使學生在深刻感受了課文情感之後,抒發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這既是對文字內容的.延伸,又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自我表現的舞臺。

各種環節的設計都充分展現了教學的智慧。學生在多形式的朗讀,自由的表達中體會手術危情、感受護送骨髓的辛勞、體會愛的廣博無邊,而後,再體會海峽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後,師生在澎湃的激情中再讀課題,不僅昇華了主題,也引發了學生對愛的思考,對生命的敬仰。

三、手段輔助,情境相宜

在教學中,陸老師很注重運用多種手段來創設情境,特別是音效應用和板書的設計,是一大特色。

在引導學生理解臺灣青年以及李博士和在場的醫務人員不顧家人的安危為小錢捐獻骨髓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利用地震音效給學生以震撼。接下來及時切換到地震畫面,通過資料補充概括餘震情況,把學生帶入“地震慘烈”““餘震不斷”的情境之中,讓學生想象這位臺灣青年家人可能遭遇的困境。理解臺灣青年不僅是自己冒著生命危險,連親人的安危也不顧的高尚情懷,為學生領悟海峽兩岸的血脈親情進行了醞釀,作了鋪墊。而在“千里送骨髓”部分,心跳的音效也很好的契合了課文中所有醫護人員的心情,亦抓住了聽課者的心情。

老師講到最後,小錢的生命之花從凋零到綻放,信手在黑板上畫出了一朵盛開的美麗的花,在音樂與誦讀聲中,不僅帶來了很強的視覺衝擊,也把學生的情緒再次向前推動,為課堂增添了精彩的一筆。

人們都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而非僅僅是技術。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課堂裡的語言要精而美。課堂裡的設計要行雲流水,課堂裡,文與情要有機結合,生動演繹,語文教學才能呈現實效。

尚年輕的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很多。也很感謝陸老師這堂精彩的課,激勵我向著更加詩意的語文前進。

語文評課稿8

舞者,輕盈而靈動,優美的舞姿,嫻熟的舞技都會讓人嘆贊不已。看舞者,是一種欣賞,更應是一種享受。今天的課上,我看了一群舞者,舞者中既有牛漢,也有師生。

作為作者,牛漢的樸實文筆下的舞不再多說;作為教師,很好地處理了整堂課的結構,即使算不上水銀洩地也可夠一氣呵成,環環相扣,新課程的理念還是得到了較好的貫徹。師生對話,生本對話,生生對話比比皆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展現了學生的主導地位,很多時間,學生回答都能得到老師的追問,延續性的提問讓學生有更深的體會。教師在人格上做到了對學生的尊重,也嘗試著傾聽學生,理解學生,教師的尊重和理解給了學生髮揮的空間。無論是複述課文還是思考的質疑,教師讓自己退避三舍,做到了以退為進,讓學生去講,讓學生表述,不輕易打斷學生,正因為這一點,又體現了教師的精準角色定位。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在本文淺顯易懂的前提下,教師讓學生主導課堂,自己定位在首席與引導的角色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作為學生,由於教師的努力,群舞也有了畫龍點睛之作,從自由朗讀到複述,從思考到質疑,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有條不紊的展開自己的生本活動,並時有妙語如珍珠落盤,讓人一新。也不得不讚嘆學生的文字解讀能力,不得不承認孩子們的領悟,提升了一定新的境界。

然而,遺憾的是,原本可以更為出彩的舞卻戴上了沉重的鐐銬,帶著鐐銬的舞者由外而內必然都是沉重的,不幸的是,這一群舞者無一例外地都戴著鐐銬,所以,也無一例外都是沉重的。

牛漢的沉重情有可原,在20世紀如此艱辛的生活中,鐐銬隨處可見,而戴著鐐銬仍能起舞,不得不佩服牛漢的樂觀和堅強。

退一步而言,鐐銬舞固然不太美觀,但如步調一致,倒也可以在嗡嗡作響的鐐銬聲中感受一份沉重美,可惜今天的舞者卻凌亂了些,帶給人更多的是章法的缺失。

在本文中,戴著鐐銬的舞者體現出“三解”不足的問題:

1、解讀文字不夠。要貢獻一道大餐,首先要了解舞的精髓,有外而內地化在外在言行和內在的思維上。解讀文字,首先要解讀文字的作者,今天展示的作者介紹停留在了作者的原名、作品上,而這些對了解作者,瞭解文字誕生的背景是無甚幫助的。我們應該讓學生先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因為創作來自於生活。這位出生在上世紀初的老人人生坎坷自幼生活艱辛,只有創設這種背景,才有助於學生去感悟牛漢對第一本書為什麼記憶猶新,但授課者沒有涉及。其次,要讀文字,文字到底能展示給我們什麼資訊,雖然一千個讀者能讀出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很多時候,你不能偏離作者的情感海闊天空亂讀一番,也不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本文要展現的無非是苦難的農村中的人間真情,洋溢的是真、善、美,心靈中的美,生活中的真,人性中的善,但施教者沒有讓學生留有太深的印象。文字解讀的程度又必然會對學生的.生成有較大的影響。

2、解脫緊張狀態不足。抱著寬容角度來說,緊張會導致整節課展開時遇到瓶頸。也許是因為初上大課,教師僵硬的笑容擋不住內心的緊張,內心的緊張又導致外顯的行為變形。從語言表達的僵化到對學生的關注,都有些遺憾,有些學生在回答中聲音過輕,教師沒有去適時提醒;有一位學生朗讀後教師做了單獨輔導,但形式是重讀一遍,評價是為了進步,應該怎麼讀,為什麼重讀,讀後好在哪裡都未提及,都可能是教師緊張所致,教師的緊張蔓延到了學生中去,學生只顧及完成教師的任務,沒有關注同伴的發言,也導致了聽課效率的下降。

3、解讀問題不夠。自身的緊張加上文字解讀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導致在問題解決中暴露不足。最大的問題來自於生成和預設的處理。必要的預設是要的,但是施教者在操作中略顯僵化,問題的處理不夠大氣。其實文字大可以題目入手,讓學生縱橫捭闔,自由思考,比施教者機械地提出“思考”環節的問題更顯開放性,更有思考的空間。預設背後,生成又顯不足,總有流於表面之感。

其次是問題解決、生成時教師處理似乎不太妥當。典型例子是學生問的一個精彩問題:“作者說童年沒有幽默,讀來又很幽默很矛盾。”學生的回答是因為童年生活艱辛,所以沒有幽默,又因為天真美好,所以幽默。而教師畫蛇添足般假如了自己的理解,並導向了兩條狗身上產生幽默,大有狗尾續貂之感。實際上首尾兩句議論都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內在的意蘊。

最後問題解決沒有求助於關鍵語句。字詞的理解,沒有深入挖掘文字產生生成,也使文章教授中感覺缺乏一定的深度。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對學生的追問,更有對文字,對字詞的拷問。

舞者,是美麗的,戴著鐐銬的舞者,是悽美的,也許,這就是語文教學值得探討的現象。為每一位戴著鐐銬的舞者喝彩,因為他們同樣是值得尊敬的前行者。

語文評課稿9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我認為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一個故事。高豔紅老師在執教這一課時,在簡介諸葛亮,做好了充分的鋪墊以後,就直接找準“神機妙算”這個切入點,給出本節課的目標就是體會諸葛亮是怎樣“神機妙算”的。首先,我覺得這個點找得非常準。

其次,高老師讓學生找出諸葛亮“笑”的句子,接下來的探究都圍繞諸葛亮“笑”什麼而展開。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笑”引出一系列問題:為什麼作者不直接寫第三天?諸葛亮為什麼那麼胸有成竹?曹軍真的不敢來嗎?所有問題的引出都顯得那麼自然,探究的'過程是那麼輕鬆,教師的點撥是那麼恰到好處,結論的得出又是那麼水到渠成。

第三,“借箭”一部分是個難點,學生不好理解,高老師採用了看視訊和自己動手演示的辦法,很容易就突破了這個難點。

語文評課稿10

聽《閱讀與演講》,總的感覺是老師用語文的規律和特點教語文,體現了真語文的特點。一是教師把語文知識融入到具體教學過程中。如問學生有的人說一堆話也不行,有人說一句話就讓人記住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又如一個人演講大家分析等等。二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歸納,讓學生自己歸納自己的學習方法。三是最可貴的老師將語文的思想教育功能和人文色彩的內容自覺融入到教學中。比如,一個同學答的並不好,但全班同學都舉手讓他留在臺上示範,教師問大家這是什麼原因呢?老師說:“某某同學平常特別愛幫助人,所以他的人緣就好,大家都愛幫助他!”這樣不經意的`點評有潤物無聲的效果。

這堂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一課一得的理念體現不明顯,尤其是對學生活動還不能很好駕馭,把握不夠得當。

講課者辛苦,評課者真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便是最好的回報了。

語文評課稿11

司亞老師在課堂上的表現可以用豪爽來形容,具有大家風範,因而整個課堂顯得大氣而不張揚,充滿激情,課堂教學藝術更是值得品味。

課堂整體設計獨具匠心。課文從彩塑、壁畫、藏經洞三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莫高窟,三個自然段並列存在,結構非常清晰,司老師抓住彩塑、壁畫作重點解讀,避免了平均用力的弊端。首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從匯入到總結貫穿其中,每講完一個自然段後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此句多遍,大大激發了學生對莫高窟的喜愛、嚮往之情,大大震撼了學生的心靈:對莫高窟由不瞭解到熟悉、由衷地喜歡,原來,莫高窟如此美麗。

課堂細節精彩紛呈。教師的語言對學生富有激勵作用,如學習彩塑一段時,“你們的讀給了我聽覺上的享受,讓我們從視覺上享受一下”,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對彩塑形象充滿視覺期待。“把你筆下的飛天與同學們交流一下”、“此時飛天已佈滿我們的教室”激發了學生交流的慾望,也讓學生感覺自己筆下的飛天真的很美,這比老師直接說“寫得真好”更有激勵作用。在學習2、3自然段時,先文字後媒體,讓學生與文字進行充分對話,再去欣賞彩塑與壁畫,讓學生由文字到圖片進行了雙重感悟,更加深了學生對莫高窟藝術寶庫的印象。為了讓學生感受臥佛的大、長,突出了“16米”這個數字;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壁畫的巨集偉瑰麗,突出了“四萬五千多平方米”這一個震撼人心的數字。抓住描寫彩塑神態的詞讓學生想象其他彩塑會是什麼樣的神態,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充實了彩塑形象,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積累了描寫人物神態的詞,寓積累與想象於一體,一舉兩得。朗讀的形式多樣,有個別讀、齊讀、默讀、自由讀。“曾”字的解讀激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了莫高窟藝術寶庫的珍貴。過渡句的講解、排比句的學習練寫,讓學生在學習享受中掌握知識技能。當學生讀有所感、讀有所悟後,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來寫一寫其他飛天的形象進行小練筆;在認識了古代勞動人民用智慧凝結成了莫高窟這一偉大結晶時,讓學生把自己想對莫高窟、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的話寫下來,在這樣的環節中,很好地體現了讀寫結合的原則,讓學生有感而發,真情流露。

板書設計簡潔明瞭。課堂伊始,老師以“課文為我們介紹了哪幾處景點”這一問題直接帶領學生回憶文字,進入文字,並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三個詞,讓學生很清晰地認識到本篇課文的重點內容所在,學習目標也明朗起來。

學文中滲透思想教育。在感受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了不起後齊讀“我驕傲,我是中國人”這首小詩,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以我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讓學生在學習語文中經歷了一次思想教育的機會。

語文評課稿12

一、很好地突破了教材的教學難點,滲透了優化的思想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本課主要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標準》中指出:當學生“應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的策略,那裡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構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潛力。

在課前談話中,老師從學生熟悉的爸爸、媽媽在廚房間燒飯、燒菜的事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時”的意思。讓學生明白我能夠在用電飯鍋燒飯的同時他們還能夠做好多事情,讓學生初步感知“同時”能夠提高效率。透過沏茶的方案設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激發他們探索數學的興趣,初步感知“合理安排”就在我們身邊。對烙餅問題。老師很好利用了烙一張餅和二張餅的方法,重點與學生探討了三張餅烙的方法。講清合作討論的要求,進而學生展開討論,構成烙餅的方案,展示學生的方案,比較區別兩種方案的不同點,從而到達方案的優化。之後,老師打破課本常規,不是先求1張,2張,3張,這樣一向求下去,而是求完2張之後,之後求的4張、6張、8張、10張……雙數的'張數,再求的3張。3張在那裡是重點也是難點,把這個問題放給學生討論、合作、探究,解決了問題,再之後求5張、7張、……這些單數的餅數的時間。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題目的難度,有利於學生思考、解決問題。

二、合作式的學習韻味很濃,到達了預期的課堂效果。

透過合作、學生動手操作想一想,說一說,擺一擺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動眼、動手、動腦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透過想一想充分感知,在說一說,擺一擺中建立表象,在動手操作中展開思維,帶給學生嚴謹求實科學精神啟迪。透過一系列的練習活動,學生動手操作,探索嘗試,豐富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潘老師講清了合作的資料、要求,學生不僅僅討論烙三張餅的烙法,而且讓學生烙餅的方法記錄在作業紙上。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難,但潘老師進行了大膽嘗試,並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潘老師在烙餅的紙上編了號、並且註明了餅的正面、反面,無非是讓他們的學生講述起來更清楚一些。

三、課堂評價多元化,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

從多元智慧的角度而言,課堂上教師透過對學生所展示出來的強項智慧的肯定、進一步激發和引導,能夠帶動和喚醒其他智慧相應的發展,從而,有效的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自我的認識水平。新課程,給我們更大的啟示,要關注學生,給學生一個寬鬆的氛圍,給一個合理的、恰當的、鼓勵的評價。潘老師很好的注意到了這一點。整堂課,潘老師始終面帶燦爛的微笑,對於學生漂亮的發言,總是,給予學生掌聲和讚揚聲,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對於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學生,潘老師總是耐心的加以啟示、引導、點撥。讓學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錯了也不要緊,讓學生處處、時時感受到老師的溫暖、班級大家庭的融洽、和諧。這也是我們教師努力改善的地方。

總之,這天的這堂課很成功,給予我們很多學習的借鑑,更又一次的學習到了新課程、新教材的機會,課堂中一些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思想會充實到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去。

語文評課稿13

這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與人的利弊關係。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係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一、目標定位準確

朱碧老師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情,把本課目標定位:

1.認讀並理解“莊稼、灌溉、淹沒、暴躁、沖毀、災害”等詞語。能正確、規範書寫“池、浮”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聚焦動詞,通過學習,讀出水娃娃不同形態的變化。

3.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藉助微課自主學習“雹子”,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雲、雨、雹子和雪;能借助板書介紹水娃娃不同形態的變化。

二、教學方法科學合理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在學習詞語時,周老師採用了‘’圖文對照法‘’、‘’情境識字‘’、‘’’歸類識字法、變序教學法,讓學生在形象思維中,在濃厚的興趣中學會了新詞。而且,周老師並沒有走走過場,而是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不斷地強化中記住了這些字詞。

為了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更為了讓學生深入瞭解課文,瞭解水娃娃不同形態的變化,周老師採用小組合作形式、藉助音量示意圖,讓學生用不同的'讀法讀出不同形態下水的變化,並抓住了‘’落,飄,打‘,這三個字,通過調換位置,讓學生體會到了科普作品中用詞的準確性。

對於‘雹子’這種事物,南方的孩子不太瞭解,老師藉助視訊,讓學生認識了雹子。我相信,由於這堂課上週老師運用了多種方法,本堂課的目標得到了有效的落實。

三、課堂突出雙基教學

雙基就是’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這是我們老一輩教師對於語文教學目標的概括。這節課裡,朱碧老師在教學中很關注字詞句段的學習,關注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四、課堂充滿藝術性

周老師的課堂結構緊湊,以‘’變魔術‘’貫穿整堂課,使得課堂猶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渾然一體。

板書圖文並茂,有圖有文字,既形象又有趣,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幫助了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把握。

語言溫柔,節奏慢,很適合小孩子,周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顧及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很讓人感動。

對於本堂課,我也有幾點看法,提出來拱大家研討:

1.在學生學習課文後,可以問問學生課文裡還有哪些句子不好讀,帶著學生讀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只有在熟讀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

2.認識雨、雹子、雪的時候,學生在說還想知道雪的時候,老師直接忽視,對於南方這些小孩子,這材料是不是需要準備。

3.‘’落、打、飄‘’,為什麼不能調換,學生說不出原因,老師要告訴他們。

4.給學生示範寫字,自己一定要寫好。展示學生書寫的時候,拿筆修改一下,給學生直觀形象,起到真正的示範作用,以提高學生寫字能力。

語文評課稿14

六年級語文上冊《跑進家來的松鼠》評課稿 從“課堂文化”這個維度進行觀察,觀察老師的功力、課改水平、教學藝術的感染力(語言造勢、文味營造、調控能力等)、影響力和精神輻射力;觀察學生參與學習的精神狀態和生命的張力,課堂的民主、和諧與平等,人人發展、全面發展的氛圍等。

1、詹老師從走進課堂開始,始終面帶微笑,語言親切,有親和力,能給學生予鼓舞,有很強的感染力,這本身就是一種課堂文化。

2、創設了4次口語交際的情境:

①學習第6自然段時,讓同桌分角色扮演小松鼠和小主人,此時,他們會說些什麼呢?利用角色的互換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說;

②學習第16自然段時,“我們心裡空落落的”,孩子們不易理解,這時創設情境“松鼠沒了,奶奶、爸爸、媽媽、我可能會說些什麼?”讓孩子們有話可說,說得精彩紛呈。

③學習“空落落”一詞時,讓孩子們互相交流:自己什麼時候心裡也是空落落的?

④讓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和養過的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兒。”

3、老師調控語言靈活多樣:“誰和小松鼠打打招呼?誰來多說幾句?誰會用英語打招呼?”“聲音大一點就更好了!”“很自信!再讀一遍!”“不少同學在書上批註,看來,同學們讀書的習慣非常好!”

詹老師整節課都在努力構建鮮活多元的課堂文化:

1、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文化:教學設計上,儘量去尋找能讓全體學生參與的.、有趣的活動;尊重、關懷每一個學生;關注了學生的個性張揚,有情感的老師和有情感的學生一起交融互動,構築了溫暖如春的精神家園。

2、平等融洽的對話文化:有顯性對話;有隱性對話;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情境。

3、關注課堂生成文化。

4、詩意的語言,文味的營造:老師調控靈活;以讀為本,讀佔鰲頭,文味濃濃。但整節課中關注全體學生做得還不夠。

語文評課稿15

《大自然的聲音》是一篇散文,文章語言優美,結構清晰。結合本單元的單元主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整合本冊書的教學重點及學生實際,緊緊跟隨統編教材的新理念。本課的教學設計立足於“讀與說”“說與寫”的結合,力求真正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一、設計亮點:

環節一:聽音樂匯入課題。

聽大自然中鳥叫、蛙鳴、流水等等的聲音,訓練孩子專注力與傾聽能力的同時,更為本節課孩子感受大自然美妙的聲音埋下伏筆。

環節二: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感受風聲音的美妙。

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的同時感受風聲音的美妙,邊讀邊畫,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好詞好句。

學生邊分享風聲音美妙的句子,邊想象畫面。對比讀出微風的婉轉悠揚和狂風的高亢激昂。進一步體會風聲旋律起伏變化的美妙!

環節三:默讀第三自然段,感受水聲音的美妙。

本環節仍然是邊讀邊悟邊分享。尤其是這一句:“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湧澎湃。”我讓第一小組學生讀紅色部分,第一第二小組學生讀藍色部分,全班同學一起讀黑色部分。也許單獨理解“淙淙”“潺潺”“嘩啦啦”這幾個表示聲音地詞語會比較抽象。但是通過這種方式將“淙淙”“潺潺”“嘩啦啦”地聲音演繹出來,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詞語,感受到水流的變化,想象“小溪流向河流,河流流向大海”的不同畫面。趁熱打鐵,讓學生髮現“頂真”的句式,為下面的運用拓展環節打下基礎。

環節三:對比讀兩組小動物的不同歌聲,並說一說你更喜歡哪組小動物的歌聲:

第一組

走在公園裡,

聽聽樹上的鳥叫;

坐在一棵樹下,

聽聽蟲鳴;

在水塘邊散步,

聽聽蟈蟈的歌聲。

第二組

走在公園裡,

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

坐在一棵樹下,

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

在水塘邊散步,

聽聽蟈蟈的歌聲。

學生讀完以後會異口同聲地說喜歡第二組小動物的歌聲,因為“嘰嘰喳喳”“唧哩哩”這些表示聲音的詞語讓人有種“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

讓學生體會擬聲詞語的好處時,也訓練了孩子對比閱讀的能力。

環節四:拓展運用

學以致用,讓孩子將本課學習到的“總——分”結構,“擬聲詞語”“頂真”句型運用到說話與寫話當中。我出示了這樣的例句:

“大樹是個音樂廳。風媽媽輕輕拂過,呢呢喃喃得把好聽的歌兒唱給小露珠。小露珠轉動著圓圓的身子滾向小喜鵲。小喜鵲咕咚咕咚喝了個飽,樂呵呵地看著布穀鳥。布穀鳥……”

將學生帶入情景,讓他們邊感受大自然聲音的美妙邊練習說話。孩子們說出的句子也十分有意思:

“布穀鳥布穀布穀地把歌唱給小小松鼠,小松鼠蹦蹦跳跳地找到小黃鸝……”

接下來我們還練習了“草地是個音樂廳”“池塘是個音樂廳”等句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用,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十分高漲,!

二、不足之處:

設計本課時我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在第三自然段一出現“頂真”這樣的句式時就讓孩子通過練習去感受這種句子的妙處?如果此時進入說話練習,接下來再出現“分享感受小動物美妙的聲音”就會閒的順序有些混亂。思來想去,為了不影響整體效果,我將頂真句式的練習放在了最後。錯過了練習句式的最佳時期,內容稍微顯得重複,接下來我會繼續思考並改進,讓本節課的設計達到最優化。

除此之外,我想從“說話藝術”方面談談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相對於同齡教師來說,本人的語文素養較高,但是“短板”就是課堂評價語言不夠豐富,有些單薄。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將明確方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課堂語言,乾脆利落,不拖泥帶水,說的話走進孩子內心世界,最終讓孩子愛上語文課,愛上學語文。

薦語文大自然的聲音評課稿7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入境、想象、美讀、感悟,讓學生真正地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文結構嚴謹,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說明了“大自然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作為文章的總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總分的方式構段,介紹了風、水、動物的聲音。因此,我以“大自然有哪些聲音”為主線展開教學。在教學時,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大自然聲音的美妙,例如:在學習風的聲音時採用男女生對比朗讀的方式,體會微風的輕柔和狂風的雄壯;學習水的聲音時,採用由一組學生讀到全班學生讀,引導學生體會到聲音越來越大,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感受的方法是多樣的,讀是最主要的方法,讀出聲音的變化,聯絡生活實際體驗感悟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文章遣詞造句生動,修辭手法多樣,是學生品味語言、積累語言的好材料。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注重指導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總起段。引導學生髮現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是總起句。最後設計了小練筆,讓學生貼近生活實際,運用課堂上學習的擬聲詞,寫一寫大自然中還有哪些美妙的聲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