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歷史典故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5W

有關歷史典故1

晏殊誠實守信

有關歷史典故精選15篇

古往今來,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誠實守信的。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官後,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裡閉門讀書。後來皇帝瞭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讚他能夠閉門苦讀。晏殊卻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遊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於皇上的誇獎的。”皇帝又稱讚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的故事說明,

一個人為人的誠實,表裡如一,不弄虛作假,

對於取得別人的信任是多麼的重要啊!

有關歷史典故2

野史記載趙飛燕為使肌膚雪白嬌嫩,把一種祕方配製叫作香肌丸的藥丸塞入肚臍。這種丸藥是由麝香、高麗蔘、鹿茸等名貴藥物製成的蜜丸,將其放入肚臍內, 確實功效顯著,用後可使人膚如凝脂,肌香甜蜜,肌膚勝雪,雙眸似星,但該藥之毒卻會經久滯留積蓄在任督二脈內,令女人終生無法懷孕。皇宮藥劑師上官嫵曾教 趙飛燕用羊花煮湯洗滌,可是已無法挽救。飛燕合德,悔不當初。

有關歷史典故3

臥薪嚐膽(勾踐) 聞雞起舞(祖逖) 囊螢映雪(車胤)

鑿壁借光(匡衡) 負荊請罪(廉頗) 初出茅廬(諸葛亮)

鞠躬盡瘁(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起死回生(扁鵲)

口蜜腹劍(李林甫) 圍魏救趙(孫臏) 才高八斗(曹植)

程門立雪(楊時) 兩袖清風(于謙) 精忠報國(岳飛)

入木三分(王羲之) 誇誇其談(劉備) 四面楚歌(項羽)

背水一戰(韓信) 指鹿為馬(趙高) 紙上談兵(趙括)

逼上梁山(林沖) 多多益善(韓信) 完璧歸趙(藺相如)

單刀赴會(關羽) 夢筆生花(李白) 破釜沉舟(項羽)

望梅止渴(曹操) 江郎才盡(江淹)

有關歷史典故4

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在前往齊國的路上,突然聽到有人在哭,聲音顯得很悲哀。孔子對駕車的人說:“這哭聲,雖然聽起來很悲哀,卻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聲啊!”

於是,趕著馬車尋聲到前面,前進一小段路後,便看到一個不尋常的人,身上掛著鐮刀,繫著白帶,在那裡失聲痛哭,然而卻不是哀喪之哭。

孔子於是下車,上前問道:“先生,請問您是什麼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孔子問:“您現在並不是服喪的時候,為何會哭得這樣悲傷呢?”丘吾子哽咽地說:“我此生有三個過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覺悟到,但已經是追悔莫及了。”孔子便問:“您的三個過失,可以讓我聽聞嗎?希望您能告訴我,不要有什麼隱諱啊。”丘吾子悲痛地說:“我年輕時喜歡學習,可等我到處尋師訪友,周遊各國回來後,我的父母卻已經死了,這是我第一大過失;在壯年時,我侍奉齊國君王,然君王卻驕傲奢侈,喪失民心,我未能盡到為人臣的職責,這是我第二大過失;我生平很重視友誼,可如今朋友間卻離散斷絕了,這是我第三大過失。”丘吾子又仰天悲嘆道:“樹木想要靜下來,可是風卻刮個不停;兒子想要奉養父母,父母卻不在了。過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的,是年齡啊;再也不能見到的,是父母啊!就讓我從此辭謝這個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盡了。

孔子很感嘆地對弟子們說:“你們應記著此事,這足以作為我們的借鑑啊!”

智慧小語: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巨集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是卻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緊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陰。

登堂入室

孔子的弟子子路,為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為何要在我家彈瑟啊?無聊!"孔子的眾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共有兩個啟示:在別人家裡最好安份些;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三子之志

孔子往北游到了農山,子路、子貢和顏淵陪從在旁。孔子向四面眺望了一會,長嘆一口氣說:“唉,你們幾個談談各自的志向吧,我將從中選擇。”

子路於是走到前列說:“我希望用白羽裝飾起來的箭,把弓扯得像滿月一樣;用赤羽裝飾起來的旗幟,像日色一樣的燦爛。嗚鍾擊鼓的進軍號響徹雲霄,旌旗鋪滿大地。我獨當一面出來抵抗,一定能夠拔下敵人的旗幟,佔領廣闊的土地,大奏凱歌。”孔子聽了說:“你真是勇敢過人啊!”子貢也走到了前列來說:“我希望齊國和楚國在廣闊的原野上打起來,兩國的防禦工事可以相互瞭望得到,兩國兵馬揚起的塵土飛揚在一起,彼此拔出刀來,扭結在一起。於是我穿上白色的衣裳,戴上白色的帽子,在齊楚之間陳述自己的意見,把戰爭導致的利害關係加以推論,以解決兩國的兵患。”孔子聽了說:“你真是能言善辯啊!”顏淵卻避而不答,孔子問:“怎麼唯獨你沒有志願呢?”顏淵回答說:“文、武兩方面的事,他們已經說了,我還要說什麼呢?”孔子說:“各人談各人的志向,你還是談談吧。”顏淵於是回答說:“聽說香草和臭草不是藏在一個器皿裡,堯王和桀王不領導一個國家,因為不是同一個類別。我願得遇聖明的君主,幫他施行禮治,以禮樂教育、感化百姓。使他們在城市裡不必設防,兩國邊境不越境,將兵器鑄為農器,把軍馬放在平原大澤中去,百姓們沒有怨女曠夫的憂思,國家沒有戰爭的災難。那麼,子路的`勇力、子貢的辯巧,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孔子聽了嚴肅地說:“你真是有德行啊!”子路問:“夫子您選擇哪一個呢?”孔子說:“不損害財力,不危害百姓,又沒有浮誇的話,就要推顏淵了。”

智慧小語:子路驍勇善戰,希望披上鎧甲,迎戰於敵軍,凱旋而歸;子貢善辯,希望遊說兩國之間,以辯才解決爭鬥;顏淵願以德輔佐聖王,以禮樂治國,希望百姓們安居樂業,變兵器為農器,永離戰火硝煙。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立志需要謹慎,立志的方向與目標,應以利他為出發點。一旦選擇錯了方向,會將自己的人生引入歧途。

侃侃而談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侃侃而談”指不慌不忙地談著。

有關歷史典故5

屋下架屋

典故:東晉時,南京有一個叫庾庾闡的官員,寫了一篇《揚都賦》,呈給庾亮,庾亮對這篇賦文大為讚賞,對眾人稱此賦可與張衡的《兩京賦》、左思的《三都賦》相媲美。太傅謝安聽說此事後,對人說:“不能這樣搞啊!這是在屋子下面再架個屋子罷了!什麼事要是都一味模仿學習,那就難免淺薄了!”

有關歷史典故6

寄人籬下

典故:在南京建都的南朝時張融一貫主張寫作要有自己的獨創性,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在一篇文章的序言中寫道,大丈夫做文章應當像孔子刪編《詩》、《書》、制定《禮》《樂》那樣,而不能一味寄人籬下,模仿別人。

有關歷史典故7

孺子牛

齊景公有個庶子名叫荼,齊景公非常疼愛他。有一次齊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戲,齊景公作為一國之君竟然口裡銜根繩子,讓荼牽著走。不料,兒子不小心跌倒,把齊景公的牙齒拉折了。齊景公臨死前遺命立荼為國君。景公死後,陳僖子要立公子陽生。齊景公的大臣鮑牧對陳僖子說 :“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所以,“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後來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昇華和拓展,後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有關歷史典故8

眾口鑠金

大神說的這幾句話,大意是說:“對於君王,你可以懷念卻不必寄託希望。他身邊那群人的嘴連金屬都消熔得了,你當七年級片天真當然要遭殃。上過當的人總該特別小心了,為什麼不能改一改你的直心腸?你想登天偏又放棄了往上爬的梯子,看來你從前的老脾氣,還是照樣!

這一節中,“懲於羹而吹齏”這一句,就是成語“懲羹吹齏’的來處。羹,就是羹湯;齏,是搗爛的蒜韭之類。在喝熱湯的時候燙了嘴,於是懷著戒心,見了蒜韭之類的涼小菜,也撮口去吹吹它。人在某件事情上受過打擊,吃過虧,以後變得過分謹慎和警惕,就叫做“懲羹吹齏”。《唐書·傅奕傳》說:“懲沸羹者吹冷齏,傷弓之鳥驚曲木。”

詩的原文中,另一句“眾口其鑠金”,後來也成為一句成語,即“眾口鑠金”。這句成語的“眾口”卻變為輿論的意思,形容輿論的力量很大,即使最堅硬的金石也要被消毀。

有關歷史典故9

[以茶代酒]

三國時期,吳國集團老總孫皓經常舉辦酒會,下屬全都要作陪,規矩是:參加酒會的人要喝光7升酒。韋曜是孫皓父親的老師,酒量只有2升,孫皓看他喝不下了,就悄悄換上茶,讓他“以茶代酒”,不至於難堪。

這則正能量的典故到此本就結束了,可後續似乎更容易讓人學到些什麼。後來,正直的韋曜經常跟孫皓對著幹,大肆批評孫皓經常開酒會戲謔下屬。孫皓惱了,找了個理由將他逮捕並誅殺。

[點茶三昧手]

蘇東坡到杭州上任時,欣賞了好友謙師精彩的點茶,品飲了謙師親手點的茶湯,果真是非一般的感受,於是當場題《送南屏謙師》一首,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甕鵝兒酒。”

蘇軾本人也是一位泡茶高手,謙師能被高手讚賞為“三昧手”,實屬不易,其技藝可見一斑。

[水厄]

晉代官員王蒙特別喜歡茶,每天喝茶不停,客人來了也要陪著喝。然而,問題來了,當時的官員、知識分子大都沒有喝茶這一雅好啊。因此,去王蒙家時,大家內心忐忑,戲稱“今日有水厄”。

風水轉了1700多年,現在人喝茶,生命不息,喝茶不止,淹沒在茶水裡才幸福。

[水遞惠山泉]

唐武宗時,宰相李德裕煮茶要用無錫惠山泉水。可是無錫與京城相隔千里,怎麼得到新鮮的惠山泉呢?李德裕建了一條惠山泉的特快專遞線,從惠山汲泉後,由驛騎日夜兼程傳遞至京城,時人稱之為“水遞”。

一騎紅塵妃子笑,這“水遞”形式頗有點效仿唐玄宗時楊貴妃的千里快騎送荔枝的味道,奢侈啊。

[賭書潑茶]

宋代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婦愛讀書,每次飯後夫妻倆一起煮茶的時候,就用“賭書”的方式比賽,看誰能先喝茶。一方問某典故出自哪本書哪一卷第幾頁第幾行,另一方若是猜中就可以先喝茶。可是,往往猜中的一方常常得意忘形,將茶水灑了自己一身。

名人夫妻如此琴瑟鳴和,放現在,隨手發一條到朋友圈秀恩愛,肯定收贊無數。被媒體報道後,說不定還又搶了汪峰的頭條。

[貢茶得官]

宋徽宗趙佶不僅嗜茶,還喜歡重用貢茶有功的官員,漕臣鄭可簡新創了團茶“龍團勝雪”獻給他,官位便升遷到福建路轉運使。

後來,鄭可簡的侄子得到一種叫“朱草”的茶,他卻讓自己兒子入京進貢。獻茶有功,兒子也被賞了官職,被人戲稱“父貴因茶白,兒榮為草朱。”

鄭家擺宴慶祝。席間,鄭家洋洋自得,說:“一門僥倖。”被奪了“朱草”的侄子,激憤難平,當即接話:“千里埋冤!”

有關歷史典故10

煮酒論英雄

曹操一個人喝著悶酒,想了半天,請劉備來喝酒聊天。劉備很高興,曹操請我喝酒,不容易啊;另一方面心裡也發毛,為什麼請我喝酒?喝酒時最容易漏嘴,得小心點。

有些人雖然一度貧困潦倒,但依舊掩蓋不了他的大貴之氣,劉備就是這樣的人。曹操跟劉備聊得很開心,問了劉備一個問題:玄德兄,你說這年頭誰是英雄?

劉備心裡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現在不得已。但劉備不敢說,說了,要被曹操宰。劉備想了想,就跟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顧左右言其它。

繞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煩,端起一杯酒喝完說:別繞了!這年頭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天上轟隆一聲打了個巨雷。劉備呆呆地看著曹操,筷子掉到了地上,一支筷子在地上彈了一下。

曹操正用袖子擦鬍子上的酒,聽到了筷子落地又彈起的聲音,就問劉備:怎麼啦?

劉備趕緊把筷子撿了起來,順口說了句:這麼大的雷,嚇死我了。曹操哈哈一笑:大丈夫怎麼可以怕雷呢?劉備趕緊介面:孔子是聖人,他也怕打雷,別說我了。

此時張飛關羽兩人怕曹操會殺劉備,闖了進來。見劉備沒事,關羽連忙掩飾說自己來舞劍助興。曹操說:這又不是鴻門宴。然後斟酒讓他們壓驚。後來三人一起出來,劉備說:我在曹操的地盤上天天種菜,就是要讓他知道我胸無大志,沒想到剛才曹操竟說我是英雄,嚇得我筷子都掉了。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說自己怕打雷掩飾過去了。關羽張飛佩服得不得了。

有關歷史典故11

秦檜受杖

宋·洪邁《夷堅志》載,宋賣國奸臣秦檜,假託皇帝詔書,害死了岳飛。後來秦檜遊西湖,忽得暴疾,“皆悶之際,忽見一人披髮?目,厲聲責曰:‘汝誤國害民,殺害忠良,我已訴於天矣,青春勵志。汝當受鐵杖於太祖皇帝殿下。’檜自此怏怏以死。”

有關歷史典故12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麼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有關歷史典故13

屈原發米

詩人屈原在幼年時期就有悲天憫人的情懷。當時正逢連年饑荒,屈原家鄉的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時有沿街乞討、啃樹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見之不禁傷心落淚。

一天,屈原家門前的大石頭縫裡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們見狀,紛紛拿來碗瓢、布袋接米,將米揹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親便發現家中糧倉中的大米越來越少,他很是奇怪。

有一天夜裡,他發現屈原正從糧倉裡往外背米,便將屈原叫住,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屈原把家裡的米灌進了石縫裡。

父親沒有責備屈原,只是對他說:“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窮人,如果你長大後做官,把楚國管理好,天下的窮人不就有飯吃了嗎?”

自此屈原勤奮治學,成人後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召他為官,管理國家大事。他為國、為民盡心盡力,被後世之人稱頌,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轉為大善。

有關歷史典故14

殺機四伏的飯局——鴻門宴

出席人物:劉邦、張良、樊噲、曹無傷、項羽、范增、項莊、項伯

飯局始末: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隊,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但劉邦先破咸陽,項羽勃然大怒,派英布擊函谷關。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在項羽面前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後更加憤怒,下令次日一早讓兵士飽餐一頓,擊敗劉邦的軍隊。

一場惡戰在即。劉邦從項羽的叔父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後,驚訝無比,劉邦兩手恭恭敬敬地給項伯捧上一杯酒,祝項伯身體健康長壽,並約為親家。劉邦的感情拉攏,說服了項伯,項伯答應為之在項羽面前說情,並讓劉邦次日前來謝項羽。

鴻門宴上,雖不乏美酒佳餚,但卻暗藏殺機。項羽的亞父范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范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想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劉邦,也拔劍起舞,掩護了劉邦。在危急關頭,劉邦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軍門,怒目直視項羽。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問來者為何人,當得知為劉邦的參乘時,即命賜酒,劉邦乘機一走了之。劉邦部下張良入門為劉邦推脫,說劉邦不勝酒力,無法前來道別,現向大王獻上白璧一雙,並向大將軍范增獻上玉斗一雙。不知深淺的項羽收下了白璧,氣得范增拔劍將玉斗撞碎。

最霸氣的飯局——煮酒論英雄

出席人物: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許褚、張遼

飯局始末: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大;劉備雖為皇叔,卻勢單力薄,為防曹操謀害,不得不在住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

一天,劉備正在澆菜,曹操派人請劉備入府。曹操說,剛才看見園內枝頭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望梅止渴”之往事,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會。劉備隨曹操來到小亭,只見已經擺好了各種酒器,盤內放置了青梅,於是就將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來了,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突然陰雲密佈,大雨將至,曹操大談龍的品行,又將龍比作當世英雄,問劉備,請你說說當世英雄是誰,劉備裝作胸無大志的樣子,說了幾個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單刀直入地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一聽,吃了一驚,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覺地掉到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聲大作,劉備靈機一動,從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說是因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時才放心地說,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說,連聖人對迅雷烈風也會失態,我還能不怕嗎?劉備經過這樣的掩飾,使曹操認為自己是個胸無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曹操從此再也不疑心劉備了。

從這次飯局中我們看出劉備是個出色的演員,把英明一世的曹操都忽悠了。其結果是劉備後來趁機開溜,到後來赤壁之戰中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打破了行將大一統的局面,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三國。

最坑人的飯局——群英會

出席人物:龐統、諸葛瑾、黃忠、周瑜、諸葛亮、蔣幹、呂蒙、魯肅

飯局始末:

周瑜在帳中正與眾將議事,聞蔣幹來訪。當即命眾將依計行事。蔣幹打扮得像個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來”。一見面,蔣幹問道:“公瑾別來無恙!”這一句既是問候,又道出蔣幹與周瑜原有一番舊誼,而裝出一副非說客樣。之後,周瑜大擺筵席,並禁止在席間談論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只是在座上觥籌交錯,大笑暢飲。接著,周瑜領蔣幹參觀了東吳軍營的精兵強將。飲至天晚,周瑜裝醉。蔣幹被周瑜刺激得夠嗆,倒也絲毫不敢提及遊說周瑜投降曹操的事。但為了有所收穫,好向曹丞相有個交代,於是他劍走偏鋒,就有了晚上偷聽、盜書等宵小行為。後來曹操果然中計,斬了水軍首領蔡瑁、張允。於是乎,一個勸降不成,便試圖以雞鳴狗盜之術盜取敵方機密,另一個則將計就計請君入甕。這赤壁之戰,蔣幹也算為東吳立了大功!

最香豔的飯局——貴妃醉酒

出席人物:楊貴妃、高力士、裴力士等

飯局始末:

貴妃醉酒,是唯一以女子為主角的名局。

卻說這天傍晚,皇宮院內涼風習習,皓月當空。唐玄宗與楊貴妃本來相約在百花亭品酒賞花,屆時玄宗卻沒有赴約,而是移駕到西宮與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雖然景色撩人慾醉,楊貴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悶悶獨飲,喝了一會兒不覺沉醉,邊飲邊舞,萬般春情,此時竟難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腸,竟至忘乎所以,面對高力士等一干太監宮女,楊貴妃頻頻作出種種求歡猥褻狀,倦極才怏怏回宮。《貴妃醉酒》是一出著名的京戲。《貴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崑曲。原曲目中楊貴妃大醉後自賞懷春,輕解羅衣,春光乍洩。後來梅蘭芳同志親自出手,以霹靂手段對這部作品做了“去汙化處理”,所有少兒不宜內容統統被切掉了。

最鼓舞人心的飯局——東晉新亭會

出席人物:王導、周顗

飯局始末:

西晉末年,中原經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後,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遷,渡江而南的佔十之六七,史稱“衣冠渡江”。

南渡後的北方士人,雖一時安定下來,卻經常心懷故國。每逢閒暇,他們便相約到城外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嘆道:“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在座眾人感懷中原落入夷手,一時家國無望,紛紛落淚。為首的大名士王導立時變色,厲聲道:“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人聽王導這麼說,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會。後世詠歎國破家亡的詩詞歌賦裡常常見到的“風景殊異”、“新亭會”、“江河”,就是來自此次新亭會。

四兩撥千斤的飯局——杯酒釋兵權

出席人物:趙匡胤、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鋒、趙彥徽、王彥超

飯局始末:

杯酒釋兵權是一個著名的酒局,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話說北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一直擔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當年的作為。於是在961年,趙匡胤安排了一次酒局,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武將飲酒。酒席上趙匡胤唉聲嘆氣個不停,眾人問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擔心他們手握重兵日後會造反。他們只好告老還鄉以享天年,並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他們的兵權從此被徹底解除了。969年,趙匡胤又召集節度使王彥超等宴飲,解除了他們的藩鎮兵權。這也開啟了宋朝數百年重文輕武的國家體制。

宋太祖的做法後來一直為其後輩沿用,三軍統帥常常是個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防止兵變,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雖然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但卻大大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以至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爭中,連連敗北。

最不辱使命的飯局——澠池之會

出席人物:秦襄王、趙文王、藺相如

飯局始末:

趙國得到和氏璧,貪得無厭的秦襄王得此訊息,派人送信給趙文王,願意拿15個城池換這塊璧。藺相如毅然承擔出使秦國的重任並“完璧歸趙”。

不久,秦國攻打趙國,殺死趙國兵士2萬多人。詭計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上當,又不敢不去。藺相如為了祖國榮譽,不怕犧牲,決定親自陪同趙王前往澠池。在宴會上,他與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後來,秦國群臣向趙國要15座城,藺相如寸步不讓,提出用秦國的國都咸陽作為交換條件,使秦王理屈詞窮,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回國後,他被任命為上卿(相當於宰相)。

有關歷史典故15

相傳,三官(今光明)鎮繼芳橋原是頂破竹橋,來往行人,非常危險.有一天,有個換糖者走過,就說:“這橋這麼沒人修?要是我有了錢,造頂新的.”一次,換糖者在一戶破落官史人家,換著一對金彌陀,從此發了財.於是,他籌集一等石料,聘來巧匠,拆去竹橋,建造三孔石拱橋,取名繼芳橋.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則直呼“糖橋”.

橋的歷史典故(二):彈琴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