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歷史典故(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5W

有關歷史典故1

咄咄逼人

有關歷史典故(15篇)

典故一: 有一次,東晉顧愷之和桓玄,在建康(今南京)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他們約定說“危語”(用一句話形容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大家說的高興時,忽然旁邊一位參軍插嘴道:“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由於當時在場的殷仲堪正好是瞎了一隻眼睛的,聽了此話自覺難堪,但又不便當眾發怒,只好說了一句語雙關的話聊做解嘲:“呦,真是咄咄逼人呀。”

典故二: 出自晉?衛鑠《與釋某書》:“衛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衛鑠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其書中說的王逸少就是烏衣巷裡的王羲之。

有關歷史典故2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麼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有關歷史典故3

對牛彈琴

古時有個音樂家叫公明儀,擅長彈琴。有一天,他看到一頭十分健壯的牛在低頭吃草,就地給牛彈奏一曲清趣抒情的《清角之操》,但是,牛一個勁地吃草,不理他。公明儀仔細揣摩後領悟到了,不是牛沒有聽到琴聲,而是這種曲子太高雅,它根本聽不進去。

有關歷史典故4

【精忠報國】

南宋抗金英雄岳飛背刺“盡忠報國”四字,昭示愛國心跡,歷來為人稱道。但是岳飛背部的字究竟是何人所刺,《宋史》沒有詳細記載。

民間流傳有多種版本,一種說法是岳母刺字,激勵岳飛報效國家。也有人考證說,岳飛背上刺字乃是宋朝兵制使然。岳飛背上的“盡忠報國”究竟從何而來,歷史上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岳飛背上刺有“盡忠報國”,歷史上確有其事,很有可能源自岳母鼓勵兒子上戰場的意願,但不是岳母親手所刺。

《宋史·岳飛傳》有記載,當岳飛入獄之初,秦檜等密議讓何鑄審訊。岳飛義正詞嚴,力陳抗金軍功,愛國何罪之有?並當著何鑄面“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裡”。浩然正氣,令何鑄汗顏詞窮。

岳飛的母親姚氏是一個農家婦女,識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親手在岳飛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個字。但極有可能的是,他母親為了鼓勵他放心去戰場打仗,請人在岳飛背上刺的。

關於岳飛背部刺字還有一種說法,岳飛久懷報國之志,曾三次從軍抗金殺敵。他於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十九歲時第一次應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約是此時所為,因為北宋末年“刺字為兵”的制度仍在貫徹執行。所以岳飛在背部刺上“盡忠報國”四字明志。

兩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國家正規軍完全靠募兵的時代。漢唐和元明清都是實行徵兵制,所謂徵兵就是一種兵役,只要是國家的公民,都要被強行服兵役。兩宋的募兵制則是國家從老百姓中招募士兵,國家出錢僱傭他們。所以宋朝的軍隊都是國家花錢養的僱傭兵,人員來源比較複雜,遊民、饑民和犯過法的人都可以應募入伍,這就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從宋太祖趙匡胤開始,為了加強對軍隊的管理和控制,“刺字為兵”就成為了一種規範運作的制度,只要是應募入伍的士兵,都要刺字作為標記。趙匡胤認為應該把兵和民分開,兵民分開控制,有利於國家的穩定,有利於皇帝的統治。南宋人牛弁《曲洧舊聞》也說:“藝祖(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無賴不逞之人,刺字以為兵。”

據古書零星記載,一般是取“松煙墨”,入管針(管狀針頭)畫字於身,直刺肌膚,塗以藥酒即成。

宋朝有兩種軍隊需要刺字,一種是禁軍,就是國家的作戰部隊;一種是廂軍,相當於現在的工程兵,國家的大型公共工程,比如修橋補路等,都是由廂軍來完成。

禁軍和廂軍都有各自固定的番號,為了便於識別和管理,士兵刺字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各自所屬部隊的番號,不會是其他的內容。這樣使得士兵不能隨心所欲地流動和逃跑。

還有牢城兵,比如說水滸傳裡面的林沖,他犯罪之後被髮配到滄州當兵,這種兵是帶有徭役性質的,也會刺上諸如牢城第幾指揮之類的標記。

從岳飛背部刺字的內容——“盡忠報國”來分析,不可能是他應募當兵的時候刺上去的。而且刺字的部位也不符合宋朝的規定,宋朝給士兵刺字叫做黥面,最開始刺在臉上,人為地把士兵和社會普通階層分開,這對士兵是一種歧視。

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社會,武將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文官尤其是進士出生的人,社會地位都很高的,武官都受到嚴重的社會歧視。因為當時就是一個尚文的時代,連軍官都受到歧視,更不用說普通的士兵了。

當然也不乏有開明的士大夫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這種歧視士兵的做法並不太好,希望做一些必要的調整。後來有很多刺字就改刺在手臂、手心、手背或者是虎口上了。而且給士兵刺字的目的是防止士兵逃跑或者犯法,便於管理和控制,所以才會選擇刺在臉上和手心手背這些相對明顯的地方。

如果像岳飛那樣刺在背上,太隱蔽了,根本沒有任何標識作用。所以這也說明岳飛背部的“盡忠報國”不符合“刺字為兵”的募兵制度。

有一些關於岳飛的史料記載,把“盡忠報國”寫作了“精忠報國”。這很可能和宋高宗有關係。岳飛在對抗金兵入侵的戰鬥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了表彰岳飛,當時的皇帝宋高宗御賜了“精忠岳飛”四個字給岳飛,並且讓手下人做成了一面寫有“精忠岳飛”的旗幟。

以後凡是岳飛出征的時候,都會帶上這面寫有“精忠岳飛”的大旗幟。到了明清以後,“盡忠報國”就變成了“精忠報國”,這實際上是明清人的誤解。

明清時期,把“盡忠報國”變為“精忠報國”,更多的是在宣揚一種帝權,因為“精忠”這兩個字是宋高宗御賜的。想要激勵當時的老百姓在國家危難的時候,發揚這樣一種精忠報國的精神。

實際上,在元朝的時候,蒙古人佔統治地位,漢人的社會地位相對低下。到了明朝,儘管朱元彰建立起漢人統治的政權,但實際上明朝時期,外患仍然很嚴重,北方的蒙古勢力很強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全體老百姓用這種“精忠報國”的精神來鞏固和捍衛漢人的政權。所以“盡忠報國”就慢慢流傳成了“精忠報國”。

有關歷史典故5

蘭陵王高肅(約541—573),字長恭,生於北齊王室。

北齊是歷史上一個奇葩的王朝,僅僅存世28年,歷任6朝皇帝,其中有3位是親兄弟。這個被後世稱作“禽獸家族”的高氏皇室,不僅後宮生活淫穢不堪,而且絲毫不體恤骨肉親情,兄弟叔侄間的血腥虐殺,手段無比野蠻和殘酷。在這樣黑暗的生存環境中,蘭陵王高長恭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灼灼蓮花,妖豔綻放,又闔然凋落。

高家男人從高祖皇帝高歡起,一直保持著美貌的優良基因。當高歡還是個落魄的守城小卒時,在貴族小姐婁昭君眼裡卻是“目有精光,長頭高顴,齒白如玉,有人傑表”。高歡的長子高澄,十二歲就娶了東魏皇帝的妹妹為妻,是“神情俊爽”之人。

高澄有六個兒子,老大河南王高孝瑜不但長得“容貌魁偉,精彩雄毅”,而且“謙慎寬厚,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可謂才貌雙全。老二廣寧王高孝珩也頗有才情,“愛賞人物,學涉經史,好綴文,有伎藝”,而且政治頭腦高明,北齊的皇帝走馬燈式地變換,可他卻一直都位居高官,辛苦地支撐著北齊搖搖欲墜的高氏江山。老三河間王高孝琬雖說才幹不如兩位兄長,也是性格率真,膽識過人。

雖然祖父兄輩皆偉貌,但到蘭陵王高長恭橫空出世,餘者便不值一提了。高長恭美到什麼程度呢?《北齊書》說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舊唐書·音樂志》中說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話》中說他是“白類美婦人”。可見蘭陵王確實有著不同於一般男子的超凡脫俗的俊美容貌,這大概跟他是漢、鮮卑、胡等多重混血有關。

這樣一個花樣美男,上起戰場卻毫不含糊。傳說這位王爺因為太過俊美,每次衝鋒陷陣時,都會戴上一副猙獰的面具。崔令欽在《教坊記》裡記載:“蘭陵王長恭,性膽勇而貌婦人,自嫌不足威敵,乃刻木為假面,臨陣著之。”而在段安節《樂府雜錄》裡,進一步演繹“以其顏貌無威,每入陣即著面具,後乃百戰百勝。”

據正史記載,公元564年,北周聯合突厥共十萬大軍包圍了北齊重鎮洛陽,北齊皇帝高湛急忙詔令段韶、斛律光、蘭陵王為帥,領精騎1000,解洛陽之圍。段韶和斛律光都是北齊最傑出的重臣名將,功勳卓著,戰績赫赫,年輕的蘭陵王能與他們一起統率三軍,其軍事才華自然非同小可。在軍事配置上,段韶率200騎為左軍,斛律光領300騎為右軍,蘭陵王獨統500騎為中軍。這一千“甲騎具裝”的重灌騎兵,就如“鋼鐵猛獸”的“古代坦克”一般,具非凡的威懾力和殺傷力。

北齊採用了誘敵後包抄的戰術,衝亂北周軍陣腳,使之於慌亂之中“投墜溪谷而死者甚眾”。然後蘭陵王趁機率500精騎殺入重重敵陣,以銳不可當之勢,直奔洛陽城下。當時北齊軍服尚紅,北周軍服尚黑。試想一下,500紅袍金甲的鐵騎,如一股紅色的怒潮,在“四合如黑雲”的北周軍重陣裡席捲而過,那陣勢是怎樣的震撼。洛陽城牆上的守兵開始還在發楞,直到“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又有史書記載:周軍“丟棄營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正是這次“邙山大捷”使蘭陵王一戰成名,由幷州刺史晉升為尚書令,從此登上北齊的政治舞臺。

這樣又貌美又戰神的蘭陵王,還有著無比的低調、謙遜和寬厚。《北齊書》中說他“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邙山大捷後,武成帝賞其功,為他買來美妾20人,他卻不過“唯受其一”,照舊專情於王妃鄭氏。《北齊書》還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說他某次上朝時,“僕從盡散,唯有一人,長恭獨還”。事後,蘭陵王不以為意,“無所譴罰”。可見他平時對待下人是非常寬和的。即使是對自己的“政敵”,他也能夠做到寬厚以待。當初長恭在瀛州時,行參軍陽士深上表告發他貪贓枉法,長恭因此被免官。等到高長恭東山再起,引兵進攻定陽時,陽士深剛好在高長恭營中聽命,因此非常害怕高長恭會藉機報復殺害自己。為此,高長恭安慰他說:“吾本無此意。”可陽士深心中仍不踏實,非要央求懲罰。高長恭只好找了一個小過失,打了陽士深二十板子,好讓他安下心來。在北齊那樣動輒殺人砍頭的瘋狂時代,蘭陵王寬厚仁和的風範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縱然如此風華絕代,如此軍功顯赫,如此仁厚低調,仍然改變不了蘭陵的悲劇式宿命,只因他出生在北齊這個瘋狂得近乎變態的帝王家族,他雖沒有爭王之心,卻終因太過出色而逃不脫猜忌。

其實他已經夠低調謹慎的了,甚至在出任司州牧、青瀛二州刺史等地方官時“頗受財貨”,這心思被一個叫相願的下屬看穿:“豈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見忌,欲自穢乎?”長恭曰:“然。”相願曰:“朝廷若忌王,於此犯便當行罰,求福反以速禍。”長恭泣下,前膝請以安身術。相願給他出主意,要他裝病在家,“勿預事”。從此,長恭故意“有疾不療”,以求借此避禍。可惜北齊能征善戰的將領已經被皇帝漸次殺光,能依靠的也只有他了,因此“未能退”。一次,江淮寇擾,兵事告急,他害怕再次拜將,竟埋怨自己:“我去年面腫,今何不發。”一代王將竟畏縮至此,可悲可憐之甚。

就算如此戰戰兢兢委屈求全,終難改變悲劇的命運。早在邙山大捷時,後主高緯曾故作關切地問道:“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蘭陵王一聽,深受感動,說:“家事親切,不覺遂然。”這句表忠心的話卻觸到了高緯的忌諱。高緯開始猜忌蘭陵王想把“國事”變成“家事”,取而代之。573年五月的一天,高緯派使者看望皇兄,送來的禮物是一杯毒酒。蘭陵王悲憤至極,對王妃鄭氏說道:“我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鄭妃勸他:“何不求見天顏?”蘭陵王心裡卻很明白,向皇帝討個說法根本沒用。他想起一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將斛律光,無緣由地被後主引誘入宮,被人用弓弦殘忍地勒死。如果他貿然入宮,還不知是怎麼一個死法。橫豎都是死,還不如選擇有尊嚴地死去。這樣卑鄙殘酷的君王,他不想見,也沒必要見。萬念俱灰的蘭陵王,扔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遂將鴆酒一飲而盡,決然離開了這個悲情人世。時年僅32歲。

有關歷史典故6

1、投桃報李

出自《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從“木桃”到“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於愛與被愛。這之間連線的不過是一份心意罷了。或許,木桃對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報之以瓊瑤,也未必就是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聲由衷的“感謝”吧。

2、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原文:涓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書面記載最早為清代的《增廣賢文·朱子家訓》,原為民間俗語,後清代朱用純編輯收錄,為教子醒世用。

3、寸草春暉

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寸草:形容兒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樣微弱。春暉:象徵母親的慈愛。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難以報答。

4、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出自明朝《增廣賢文》一書。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餵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5、結草銜環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

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這位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

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

6、漂母一飯之恩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淮水邊上有個為人家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深受感動。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

7、知遇之恩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遇暴雨滯留巖下,寂寞之餘,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鍾子期聽到後,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隨後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二人因此結為知音,並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可第二年伯牙來會子期時,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8、士為知己者死

這是春秋末期晉國著名刺客豫讓說的,強調感恩報恩。因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決心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第一次攻擊失敗以後,他用漆瘡爛身體,吞炭弄啞聲音,殘身苦形,使妻子不識,然後尋找接近趙襄子的時機。第二次行刺仍以失敗告終,但是被捕的豫讓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他請求趙襄子借衣服讓他砍一刀。趙襄子脫下了貴族的華服,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後伏劍自殺。

有關歷史典故7

野史記載趙飛燕為使肌膚雪白嬌嫩,把一種祕方配製叫作香肌丸的藥丸塞入肚臍。這種丸藥是由麝香、高麗蔘、鹿茸等名貴藥物製成的蜜丸,將其放入肚臍內, 確實功效顯著,用後可使人膚如凝脂,肌香甜蜜,肌膚勝雪,雙眸似星,但該藥之毒卻會經久滯留積蓄在任督二脈內,令女人終生無法懷孕。皇宮藥劑師上官嫵曾教 趙飛燕用羊花煮湯洗滌,可是已無法挽救。飛燕合德,悔不當初。

有關歷史典故8

出自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釋義環是指的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燕是指的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形容女子形態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有關歷史典故9

【岳母刺字】

民族英雄岳飛系我國家喻戶曉、人人崇敬的歷史人物,其愛國的胸懷激勵著一代代青年。歌頌岳飛的英雄事蹟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傳頌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極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歷史上卻查無依據。宋人的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的曾孫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編》也沒有記錄。

岳母刺字始見於元人所編的《宋史本傳》,書雲:“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但書中未註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

至明朝中葉,岳飛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成化年間創作的《精忠記》,也僅提及岳飛背脊有“赤心救國”字樣。

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傳》記有岳飛見湯陰家鄉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嘯山林,為自勉和勉人,乃去錢請工匠在背上深刺“盡忠報國”四字。

明末,由李梅草創,馮夢龍改定的《精忠旗傳奇》,內稱:“史言飛背有‘精忠報國’四大字,系飛令張憲所刺”。如若這樣,“精忠報國”是岳飛成為大將後,命部將張憲刺的。

“岳母刺字”,最早見於清乾隆年間,杭州錢彩評《精忠說岳》,該書第22回,回目“結義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訓子”。

內容為,岳飛不受楊麼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後還有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岳飛,倘若一時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會毀於一旦。於是禱告上蒼神靈和祖宗,在岳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字。

該書敘述岳母刺字時,先在飛脊背上,用毛筆書寫,再用繡花針刺就,然後塗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具體而詳細。

但有些學者認為,紋身刺字是一門特技,有嚴格的操作程式和技巧,絕非一般常人所能。岳母乃家庭婦女,不可能具有這種技藝,顯然是作者按照元、明有些傳記中有岳飛背上刺字的記敘,加以想象發揮,藝術加工構造的。

因此,岳飛脊背上有否刺字?所刺何字?是誰之手刺的?尚是個難解之謎。

有關歷史典故10

說曹操,曹操到

漢獻帝在李催與郭汜火拼時曾一度脫離險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後繼續追拿漢獻帝,有人獻計推薦曹操,說他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然而信使未出時聯軍以殺到,眼看走投無路之際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軍“保駕”成功,後將李郭聯軍擊潰,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說曹操,曹操到”之說。

民間說法是曹操主動前來護駕,與三國演義稍有不同。

見《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部”。且說曹操在討伐董單之後,曾任東郡太守。當時山東黃巾又起,他與濟北相鮑信共同討伐黃巾,招安降兵三十餘萬。自此曹操威名日重,被朝廷加封為鎮東將軍。董承、楊奉護駕至洛陽後,仍擔心李催、郭汜來犯,故奏請獻帝,宣曹操入朝,以輔王室。操接旨後,盡起山東之兵,趕來洛陽護駕。剛到洛陽城外,適逢李催、都記領兵來攻洛陽。

有關歷史典故11

01、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並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它在中國家喻戶曉。這個故事記載在《列子》中。《列子》是公元前四、五世紀一名叫列禦寇的哲學家寫的書。

故事說,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歲了。他家的門口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們進進出出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說:“這兩座大山,擋住了咱們家的門口,咱們出門要走許多冤枉路。咱們不如全家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大家看怎麼樣?”。

愚公的兒子、孫子們一聽,都說:“你說得對,咱們明天開始動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覺得搬走兩座大山太難了,提出反對意見說:“咱們既然已經在這裡生活了許多年,為什麼不能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呢?況且,這麼大的兩座山,即使可以一點點移走,哪裡又放得下這麼多石頭和泥土?”

愚公妻子的話立刻引起大家的議論,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最後他們一致決定:把山上的石頭和泥土,運送到海里去。

第二天,愚公帶著一家人開始搬山了。他的鄰居是一位寡婦,她有一個兒子,才七八歲,聽說要搬山,也高高興興地來幫忙。但愚公一家搬山的工具只有鋤頭和揹簍,而大山與大海之間相距遙遠,一個人一天往返不了兩趟。一個月幹下來,大山看起來跟原來沒有兩樣。

有一個老頭叫智叟,為人處事很精明。他看見愚公一家人搬山,覺得十分可笑。有一天,他就對愚公說:“你這麼大歲數了,走路都不方便,怎麼可能搬掉兩座大山?”

愚公回答說:“你名字叫智叟,可我覺得你還不如小孩聰明。我雖然快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兒子,我的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無窮無盡。山上的石頭卻是搬走一點兒就少一點兒,再也不會長出一粒泥、一塊石頭的。我們這樣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為什麼搬不走山呢?”自以為聰明的智叟聽了,再也沒話可話了。

愚公帶領一家人,不論酷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貪黑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為終於感動了上帝。上帝於是派遣兩名神仙到人間去,把這兩座大山搬走了。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它告訴人們,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02、后羿射日

世界年輕時,天空曾一齊出現十個太陽。他們的母親是東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個孩子放在世界最東邊的東海洗澡。洗完澡後,他們像小鳥那樣棲息在一棵大樹上,因為每個太陽的中心是隻鳥。九個太陽棲息在長得較矮的樹枝上,另一個太陽則棲息在樹梢上,每夜一換。

當黎明預示晨光來臨時,棲息在樹梢的太陽便坐著兩輪車穿越天空。十個太陽每天一換,輪流穿越天空,給大地萬物帶去光明和熱量。

那時候,人們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動物像鄰居和朋友那樣生活在一起。動物將它們的後代放在窩裡,不必擔心人會傷害它們。農民把穀物堆在田野裡,不必擔心動物會把它們劫走。人們按時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滿。人和動物彼此以誠相見,互相尊重對方。那時候,人們感恩於太陽給他們帶來了時辰、光明和歡樂。

可是,有一天,這十個太陽想到要是他們一起周遊天空,肯定很有趣。於是,當黎明來臨時,十個太陽一起爬上車,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這一下,大地上的人們和萬物就遭殃了。十個太陽像十個火團,他們一起放出的熱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著火啦,燒成了灰燼,燒死了許多動物。那些在大火中沒有燒死的動物流竄於人群之中,發瘋似地尋找食物。

河流乾枯了,大海也乾涸了。所有的魚都死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竊食物。許多人和動物渴死了。農作物和果園枯萎了,供給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斷絕了。一些人出門覓食,被太陽的高溫活活燒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獸的食物。人們在火海里掙扎著生存。

這時,有個年輕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個神箭手,箭法超群,百發百中。他看到人們生活在苦難中,便決心幫助人們脫離苦海,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

於是,后羿爬過了九十九座高山,邁過了九十九條大河,穿過了九十九個峽谷,來到了東海邊。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腳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開了萬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準天上火辣辣的太陽,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陽被射落了。后羿又拉開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聲射去,同時射落了兩個太陽。這下,天上還有七個太陽瞪著紅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這些太陽仍很焦熱,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個太陽。其它的太陽嚇得全身打顫,團團旋轉。就這樣,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陽,無一虛發,射掉了九個太陽。中了箭的九個太陽無法生存下去,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他們的羽毛紛紛落在地上,他們的光和熱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了。大地越來越暗,直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太陽的光。

可是,這個剩下的太陽害怕極了,在天上搖搖晃晃,慌慌張張,很快就躲進大海里去了。

有關歷史典故12

【河南省開封朱仙鎮岳飛廟】

朱仙鎮岳飛廟是中國三大嶽王廟之一,始建於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6年)。

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岳飛,為抗擊金兵,由其母背剌“精早報國”四字,毅然投身於抗金戰爭中,岳飛智勇雙全,屢建奇功,很快由一名普通士兵晉升為抗金主將。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744年)岳飛揮師北伐,在郾城大敗金兵,並取得了著名的朱仙鎮大捷。

正當岳飛即將收復東京(今河南開封)時,主張賣國的皇帝和秦檜等卻在一日內連下十二道金牌,令其收兵,岳飛扼腕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後被趙構、秦檜等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父子殺害。

有關歷史典故13

關於趙飛燕的舞蹈,有著濃重的傳奇色彩。《西京雜記》中:“趙後體輕腰弱,善行步進退”,《趙飛燕別傳》中:“趙後腰骨纖細,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 枝,顫顫然,他人莫可學也”。“踽步”是趙飛燕獨創,其手如拈花顫動,身形似風輕移,可見其舞蹈功底深厚。她還能控制呼吸,傳說她能站在人的手掌之上揚袖 飄舞,宛若飛燕。趙飛燕亦善鼓琴,《西京雜記》記載她有一張琴名為“鳳凰寶琴”,侍郎慶安世演奏了一曲《雙鳳離鸞曲》後,趙飛燕尤為激動,用自己的寶琴奏 了一曲《歸風送遠操》,飄逸逍遙。她還贈予慶安世兩張名貴的琴,一曰“秋語疏雨”,一曰“白鶴”。

有關歷史典故14

相傳,三官(今光明)鎮繼芳橋原是頂破竹橋,來往行人,非常危險.有一天,有個換糖者走過,就說:“這橋這麼沒人修?要是我有了錢,造頂新的.”一次,換糖者在一戶破落官史人家,換著一對金彌陀,從此發了財.於是,他籌集一等石料,聘來巧匠,拆去竹橋,建造三孔石拱橋,取名繼芳橋.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則直呼“糖橋”.

橋的歷史典故(二):彈琴橋

有關歷史典故15

眾口鑠金

大神說的這幾句話,大意是說:“對於君王,你可以懷念卻不必寄託希望。他身邊那群人的嘴連金屬都消熔得了,你當七年級片天真當然要遭殃。上過當的人總該特別小心了,為什麼不能改一改你的直心腸?你想登天偏又放棄了往上爬的梯子,看來你從前的老脾氣,還是照樣!

這一節中,“懲於羹而吹齏”這一句,就是成語“懲羹吹齏’的來處。羹,就是羹湯;齏,是搗爛的蒜韭之類。在喝熱湯的時候燙了嘴,於是懷著戒心,見了蒜韭之類的涼小菜,也撮口去吹吹它。人在某件事情上受過打擊,吃過虧,以後變得過分謹慎和警惕,就叫做“懲羹吹齏”。《唐書·傅奕傳》說:“懲沸羹者吹冷齏,傷弓之鳥驚曲木。”

詩的原文中,另一句“眾口其鑠金”,後來也成為一句成語,即“眾口鑠金”。這句成語的“眾口”卻變為輿論的意思,形容輿論的力量很大,即使最堅硬的金石也要被消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