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8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1

我們的一生都將與教學為伍,《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願意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思考過。假期裡我讀了林格的《教育是沒有用的》,所獲頗多。

(一)學習貴在引導

大家應該都讀了孩子扔石頭的故事。孩子們一開始無論如何都不肯停止扔石頭,結果後來主動讓他們扔,甚至花錢讓他們扔,他們反倒因為錢少不扔了。這事說來好笑,但深思起來又令我們反思。如果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外力來逼迫學生讀書,那麼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時間久了,他們總會膩。無奈之下的學習,效率可想而知。我們總是恨鐵不成鋼,面對那些無論如何也不肯學習的孩子感到無可奈何,孰不知,他們的心裡也是無可奈何。學習對他們來說難於登天,他們沒有嘗過學習的半點樂趣,這種情況下還要做出一副認真學習的樣子來,真是苦不堪言。所以要想讓我們的孩子喜歡學習,還要讓他們能夠品嚐學習的快樂,讀後感《《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就像林格老師說的: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覆成功培養天才,反覆失敗培養庸才。我們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都會有偶爾進步的時候,如果這時,我們對他進行適當的表揚,他們的學習勁頭會比以往足。這樣就有可能創造第二個進步,再次進行表揚,如此學生的心裡就會始終洋溢著自豪感,成績也就慢慢好了。道理我們都明白,可是我們到底又轉化了幾個這樣的學生?

(二)學習習慣是養成的

德國人的整潔習慣是出了名的。在那裡,即使是一個醉鬼,在頭腦不清的情況下,他也會記得將手中的酒瓶扔進垃圾桶,不能不令我們驚歎。可見,好的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林格老師說過:人的素質是逐步養成的,而不是教誨而來。我想這應當是素質教育的真諦。就連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都毫不猶豫地認為在幼兒園裡學到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所以好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也不能指望學生帶著好習慣而來,那麼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任也就落到了我們的肩上。我們應當怎樣做呢?

拿我自己來說。我喜歡吃水餃,當然也想學,可是當我第一次把水餃包出來放到面板上時,媽媽就說:"你看你包的,餡太少,形狀太難看,還是別包了,去一邊玩去。"下一次還是這樣,年復一年,我到現在還是那樣包。可見,我們學習一件新事物時,第一次非常關鍵。用到教學上,也就是說,新課是最重要的,新課學得好,會在學生心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對以後的複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新授課的設計

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說到底,堅持到底最重要。長期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一種習慣的養成也是這樣。我們要求學生坐端正,可能學生第一天覺得新鮮,能夠做到;第二天還有新意,也能完成;可是慢慢的,一星期,一個月,一年…往往就懈怠了。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想完成,首先就要戒掉我們身上的種種浮躁之氣。

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結尾:有時候,我們離成功僅一步之遙,但如果不善始善終,就很可能使那小小的一部成為無法逾越的距離。成功就在於每一天的堅持。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2

我們在以前學到的對老師的歌頌中經常聽到這麼一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今天我卻看到了格林老師這樣的一個觀點,他說:教師要做"火柴",不做"蠟燭"。長期以來,我麼教育者以蠟燭自喻,認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是情操與美德。實際上這個自喻表明了教育著內心的虛弱與執拗,最根本的原因教育是一種互動,教育的目標是物件的完善,當教育者滿懷深情的歌詠自己的時候,他已經把教育的目標遺忘了。所以教是為了不教,我的理解就是教師要做引導者,做"律師"不做"法官"。做"農夫"不做"園丁",做"拉拉隊"不做"陪跑者"。

實現不教而教非教育家的專利,只要你願意凝神靜心,迴歸心靈的深處,品位教育的真味,普通人也可以實現,如果天下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實現不教而教,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有福了。

實現不教而教,關鍵在於"自我概念"者四個字,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就可以自己教自己。而協助孩子建立自我概念的前提是瞭解人的需求,關於需求就是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理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感情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在教育實踐中,尊重並滿足孩子的層次需求,是建立孩子良好自我概念的基本線索。

在這裡我認為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尊重每一個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也渴望孩子不用我們一遍遍的嘮叨就能很好的遵守紀律、認真學習、表現優異。可事實並非這樣,往往就有些學生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於是作為教師,我們就一遍遍的苦口婆心的勸導,從好好學習對自己的好處、家長老師的期望等方面讓學生明白他應該努力地去付出,可效果怎麼樣?我相信對一些學生是管用的,對一些學生在一段時間也是有效果的,反而有一些成了我們教師叮嚀的常客。是我們說的還不夠打動他們嗎?是這些學生太麻木了嗎?他們沒有動力,最跟本的不就是沒建立起自我概念嗎?自己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沒有目標和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達到什麼目標,自己的理想是什麼。就這樣漫無目的的在校園裡,看到別人學習就看點書,沒有了暫時的激勵就不學習了。沒有長遠的持久的動力,沒有堅定地奮鬥和追求,就想沒有航行目標的船,整日在大海遊蕩而到達不了夢想的彼岸。那麼學生沒有目標我們就不管了嗎?不,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就是幫助每一個學生建立自我概念,去給他們的人生導航,為他們夢想的小船揚起風帆,這就是教師的職責所在,如果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堅定地信念和努力的目標,那麼我們的教育就是不需揚鞭自奮蹄了!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3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書的作者,是教育專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親自走過1200多所學校,考察過20多個國家的教育狀況,探究中國教育內涵發展與突破之路,被譽為“堅持用腳做學問的人”。書中的一些鮮活的案例和觀點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

有這樣一個案例:以前農民種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牽好的繩索和格子,整齊地種植到農田裡。這個方法在我國沿用了約三千年,農民插秧後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並沒有因此而增產。20世紀,我國開始了一項重大的農業改革,應用拋秧技術,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隨意地拋向水田裡,結果徹底解放了生產力,且實現了增產增收。

“插秧”?還是“拋秧”?初看起來十分奇怪,勤勞的沒有得到相應報償,悠閒反而享受著豐收的果實,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訓。細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貫注了人們豐收的意願,卻破壞了秧苗自由生長的規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拋秧卻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保護它的自然生長。

原來,拋秧是一種比插秧更科學、更有效地方法。看來,拋秧不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仔細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們的老師、家長如農民,我們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卻更像是“插秧”,那麼多的規矩,人為控制孩子的生長,結果老師和家長累得苦不堪言,而我們的孩子也“長勢不良”、“產量低”。不是嗎?

現在的學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訓練人。而我們的學校總有許多的校紀班規,要求學生“不準這樣”“禁止那樣”,甚至連上課時學生的坐姿也有統一的要求。而至於學生的學習,學校早已經牽好了一根繩索,那就是上課、作業、考試,沿著這根繩索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得更高的分數,考取更好的學校。

現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給孩子定好了各種各樣的計劃,學習這樣,學習那樣,要怎麼怎麼吃飯,該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連孩子的未來都已經設計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經牽好的繩索按部就班地長大、生活。

插秧式的教育,最終的結果是苦了老師和家長,害了孩子。學生完全為提高成績而學習,夜以繼日地做著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時間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沒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變化,機械地圍繞一本書、一支筆、一張課桌度過天真的青春。

時代要求把兒童從片面追求升學率中解放出來,不用功課把他們的業餘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讓他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使他們的知識、情感、意志、能力及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

要創新就要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去實踐、去思考。有屬於自己的天空。當然,我們教育者應該引導學生巧妙地安排時間,以真正達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喚拋秧式!給孩子適宜的土壤,充足的條件,然後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主發展,孩子的生命終將長得生機勃勃、積極向上。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4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個書名吸引了我,於是沒事就捧起書本看上一段,讀到第四章中的“包容之美”時,我的心被觸動了。一個媽媽用自己的包容和諒解身教了自己的孩子,讓孩子也擁有了一顆包容的心。那麼作為一名教師,擔負教育孩子的使命,是不是更有責任把包容和諒解這朵芳香“玫瑰”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嚴是愛,寬也是愛。寬容是以心對心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去包容學生的過失,去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作為教師,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應設身處地替他們想想,不能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失態,給學生心靈造成傷害。

還記得教過的一個男孩子,就稱他“小五”吧。小五不笨,知道為他人著想,但做事很拖拉,尤其是寫作業,再加上好玩、有點懶,以致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尤其是自己覺得有難度的作業,就望而卻步索性不寫。我多次找他談心,他也會信誓旦旦地承諾以後會及時完成,但好上一段時間後便會“舊病復發”。一天放學時,作業組長向我彙報,他又沒交作業。當小五看到我站到他面前盯著他時,他低下頭,心虛地不敢正視我。當時我真想痛罵他一頓,都說事不過三,我都記不清他是第多少回沒交了;都說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記得一忍再忍地找他促膝長談過多少回了。但看到他低著頭,不安地揉搓著手中橡皮擦的樣子,我知道是他身體裡那股自由散漫的勢力再一次打敗了他想要進取的心,說不定此刻他也正在懊悔不已。現在對他一頓痛罵或許能消點我此刻心頭“恨”,但對他有用嗎?我強壓住火說:“小五這幾天已經在趕著補各科作業了,而且也補上了不少,我相信他今天放學前一定能把語文作業補好交給我的。”聽我這麼一說,他低著頭的臉一紅,也停止了揉搓橡皮,緊緊地捏著橡皮靜靜地坐著。 “利用下課時間抓緊做吧,我等你。”聽我心平氣和地說完,他頓了一下,就開始安靜地補作業了。放學前,我收到了他的作業本。看著他帶著淺淺的微笑一身輕鬆地離開,我慶幸自己當時沒發火,我寬容了他也寬容了自己。此後,雖然他還是有作業沒按時交的情況,但次數越來越少了,他也會盡他所能地儘快補好。

像小五這樣某一方面後進的學生,他們的進步的過程是一個反反覆覆的過程,我知道自己不能急於求成。對於他們,我讓自己把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上,在他們出現反覆的時候,幫助他們保持學習的信心。相信這些孩子會感受到老師的這份寬容,會感受到老師為他們著想的心,會真心地尊重和愛戴老師。

教師以包容之心對待學生,久而久之,也會把這種智慧和美德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使他們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懂得只有學會包容,做到寬厚待人,才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閡;才能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融洽;才能搞好同學之間的團結。這些也正是現代社會提倡的“學會合作”的重要條件之一。當然,包容並不等於放縱,並不是毫無原則的一味退讓、忍耐。包容的前提是對那些可以寬容的人和事。包容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應該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事而別。

疏鬆的土質能使植物更加茁壯成長,寬鬆的環境能讓心靈更加健康發展。教師的包容能造就一個和諧寬鬆的氛圍,更能造就一顆顆健康明淨的心靈。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5

從教到現在第一次聽說教育是沒有用的,這讓我充滿了好奇。於是,我靜下心來慢慢品讀。教育家林格的話讓我對教育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從另一種角度說就是:學習是人的高階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沒有用的。這不僅讓我們會更加深入思考一個問題:既然教育沒有用,那麼我們作為教師在課堂當中應當如何參與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中呢?

第一章《教育之困》,作者就指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護甚至捍衛孩子的主動性。在孩子的成長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麼,才是教育的大智慧。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孩子的主動性。林格說,教育需要"拋秧"。傳統的"教師苦教"就像是農民插秧,多少年來,農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為付出的勞動越多,就會收穫得越多。可是,這樣做既折磨著秧苗的根系,又沒有給它們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破壞了秧苗自由生長的規律。於是,秧苗們擁擠著,無奈著,無法發展。後來,人們發現了"拋秧"的方法,減少了勞動量,卻保護了秧苗,給它們帶來自由生長的歡快,也當然地帶來了高產。在教育問題上,我們一直在做著類似的事情。我們的校長、家長,還有教師自己,一直以為教師做得多,是一種光榮的傳統,是服務充分的表現,教育質量會因此提高。然而,當我們把知識劃分得十分細密、又對學生提出十分細密的要求時,學生的思維就被侷限住了。他們沒有必要想什麼,也想不出什麼,後來是懶得想什麼。實際上這就是學生對違背自然的教育的報復。他們對這種"保姆式"的教育,並不領情。

那麼,作為教師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呢?在學習上我們應該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孩子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讓他們充滿成就感。這不僅讓我想到了林格先生講述的孩子仍石子的故事,我學會了如何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紅興趣。孩子扔石子→叫警察,叫孩子父母等措施無效→每人一天一元錢→每人一天5角錢→每人一天一角錢,不扔了。一開始的時候,扔石子是出於內心動力的驅使,扔石子讓他們覺得新奇、好玩、冒險,因此老人越管,他們就是越逆反。可是,從老人給他們第一筆錢的時候,扔石子的原因或者說是動機就發生變化了,他們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於興趣,而是從內心渴望轉變為外來金錢的刺激,當外來的刺激變得越來越少、甚至消失的時候,扔石子的行為就失去了激勵因素,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降低難度是激發興趣的不二法門。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覆成功培養天才,反覆失敗培養庸才。

學習的確是一件苦差使,來付出努力和汗水絕不可能成功。深入的學習常讓人感覺肉體的疲憊,但對心靈而言,卻又意味滿足和快樂,所以,學習的本質仍然是快樂的。

教師的最高境界,是"不見自我"。他的核心任務,不是自己"教",而是組織學生"學"、服務學生"學"。他要為學生創造生機勃勃的、令學生"忘我"的課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