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3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1

最初看到林格先生的新著《教育是沒有用的》,是被書名給吸引住了。教育沒有用?那我們教師是不是都在做無用之功?帶著這種好奇,短短几天內,我就看完了這本書。這本書使我感受頗深的是:教育就是提供給孩子一雙合腳的鞋。聯想到多年的教育生涯,我突然想到:如果孩子是腳,那麼教育就應該是鞋!捫心自問,我們不能不深思:我們教育這雙“鞋”真的適合每個孩子這雙“腳”嗎?

其實,我們在打造“鞋”時候,並沒有尊重過孩子們的意見。我們總在以是否聽老師的話為標準來評判學生,總認為學生的作業不合我們的要求,總覺得他們上課沒認真聽我們的講解……這種一切以老師為中心的教育活動,不就是在拿我們自己看來適合的“鞋”往孩子的腳上硬套嗎?

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首先要轉變觀念,把孩子當成上帝的禮物來愛,珍視孩子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細心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能,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瞭解每個孩子發展中的需求,幫助每個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確立發展方向,建立自信,這樣才能打造一雙真正合孩子“腳”的“鞋”。

造鞋匠不僅為天下男女老少所有的人造了鞋,而且還為每個人造了不同時令、不同質地、不同功用的鞋。同理,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觀也必須著眼於“全面”和“發展”。我們既不能只盯著少數“尖子生”而忽視大多數學生,也不能只關心學生的成績而壓制學生興趣愛好的.發展。正如不同年齡的人需要穿不同碼子的鞋,正處在發育階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斷變化著,教育還必須適應孩子的發展,教育者必須用發展的眼光來科學的評價孩子。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著眼於所有的學生的發展,才能算真正的教育。

就像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先天的素質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個體間有差異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獨一無二的世界。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這種個體差異,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積極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

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確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隻要我們堅持“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適合孩子“腳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們的教育就會煥發勃勃生機。

讓我們為迴歸教育的純真,共同努力吧!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2

《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讓我的假期文化生活豐富了起來,因為此書作者林格先生大氣的語言,富有哲理性的思維,使我對於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和很多人一樣,一開始我是被書的題目所吸引了--《教育是沒有用的》,我們做教育的如此辛苦工作,難道都做了些無用的功夫嗎?讀了這本書,我才發現並非像題目所說的那樣,其實書中許多觀點是值得深思的。下面我就把讀書的些許感想和大家共享。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適用腳,還是腳去適用鞋子?讓腳去適用鞋子,難免重踏"鄭人削履"覆轍,肯定不可取。那麼,只能選擇打造適合腳的鞋子。

然而,我們在打造"鞋"時候,並沒有尊重過孩子們的意見。我們總在以是否聽老師的話為標準來評判學生,總認為學生的作業不合我們的要求,總覺得他們上課沒認真聽講解…這種一切以老師為中心的教育活動,不就是在拿我們自己看來適合的"鞋"往孩子的腳上硬套嗎?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首先要轉變觀念,珍視孩子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細心發掘孩子的潛能,充分發揮孩子的特長,瞭解孩子發展中的需求,幫助每個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確立發展方向,建立自信,這樣才能打造一雙真正合孩子"腳"的"鞋"。

就像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先天的素質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個體間有差異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獨一無二的世界。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這種個體差異,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積極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讀後感《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這才能是真正的教育。

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確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隻要我們堅持"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適合孩子"腳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們的教育就會煥發勃勃生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