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經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6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經典)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

張居正在歷史上以鐵腕著名。黃仁宇先生認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奮和人事關係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卻遠遠超過了盤根錯節的文官集團可以接受改革的範圍,過大的.威脅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張居正的確很快,但是不見得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太快。只是現實沒有給他放慢的機會。萬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機會,一待萬曆成年,有了自己的見解與看法,他的種種措施很有可能化為泡影。

他必須在短短十幾年內獲得成功。書中一章取名為世上再無張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對張居正的些許惋惜之情。如果多那麼幾個張居正,前赴後繼般努力進行變革,張居正也不需要那麼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種複雜交錯的社會關係,將整個社會推上正軌。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著這種人的存在。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

法律無法涵蓋一個帝國的方方面面,所以用道德作為約束,用程朱理學收縮個性。為了維持一個巨大機器的運轉,每個人都成了符號。

皇帝的性格無所謂,重要的是他能否達到所有人心目中道德楷模的標準。萬曆一生為追求自由所累,正是胡適口中追求自由卻無法獨立的典範。當一個人身份的重要性遠超過個性,如何在巨大的系統中追求自我獨立?在一套經歷百年曆史洗刷的模式下教育長大的人,又如何反抗自己根深蒂固的'背景?

不去閱讀,就永遠沒有正確的認識,不去思考,就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書的內容也許我只能看個大概,過不了多久可能就會忘記,但是學到的道理會永遠留在心裡。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3

黃仁宇先生選取了最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帝國的運作面貌,從而歸納出中國是一個依靠道德而不是技術在運轉的社會,這種社會的缺陷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崩潰。

對萬曆皇帝更多的是同情。因為萬曆同樣是一個失去技術手段皇朝的犧牲品。

黃仁宇先生以六個典型的人物、七篇文章來解釋這一觀點。

七篇即是萬曆年間的七面鏡子,黃仁宇用它照出了明朝,照出了中國的二千年。

黃仁宇說:中國的癥結無非是用道德代替技術。而要進行這樣的改造,皇帝、首輔、軍將、地方官員、哲學家、鄉紳等等各個層面,都需要一場大的'改變,而非區域性的改造可以完成。

黃仁宇先生也指出,道德不是解決問題的先頭兵,而應該充當社會的最後防線。當技術,比如行政手段、法律能夠解決時,我們不要動用道德。

因為法律誠可貴,道德價更高。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4

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紮紮實實地從史料走中來,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才會擁有獨特的.見解。在後記中他這樣解釋他歷史觀的來源: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

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遊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說,再因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出來的。可見這本書不是一個僅侷限於書本的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經歷和感受的作品。在書中,作者常常批評道德代替法律這一點。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5

只能說粗略看了看這本書,並且發表了一些淺顯略顯幼稚的言論。

這不是正史,作者在寫本書時帶上了很多自己的'觀點,但有時候可以幫助我解讀一下人物。

其實我對萬曆沒有太大的情緒,我總覺得他也是小孩子氣,想以一己之力動天下,後來發現哪怕是皇帝也是很難做到的。在看清楚自己的無能無力和渺小之後,他選擇了放棄,他並不屬於越戰越勇的人。按理來說,張居正教出來的學生並不會太差,我就想說到底是被壓抑了多少怨恨,才能在張死後由著百官一起清算他。

所以我想,所謂“嚴師出高徒”,有時候也並不一定是準確的吧。唉。不想多說什麼啦,身為上帝視角,只能說身在這個時代的人,身不由己,盡力做點為國為民的事也不容易,可悲,可嘆。蚍蜉怎能撼大樹?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6

明朝時,中央集權已經達到了高峰,廢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團日益強大,但是軍隊建設卻極其落後,依靠多次翻修的城牆鞏固國防,待倭寇入侵才開始培訓新兵。天下的奏摺,評判的標準則僅僅依靠仁禮道德,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制建設,文官集團越發強大,卻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最終走向滅亡。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古以禮為尊的國度,從民風淳樸的.先秦、百家爭鳴的春秋、詩詞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傳統文化已失傳的今天,傳統道德的滲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錶中的齒輪,在歷經時光歲月的磨損之後,終於在運作中發出了不和諧的噪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7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閱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閱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裡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閱讀。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裡,應該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閱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閱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閱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閱讀書目體系。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8

《萬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經讀過好幾遍了。近來再重讀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國古代政治的最鮮明特點是觀念治國。

早在國人歷史早期,古人便憑藉想象將世界和自身進行描述和理解。這倒也不稀奇,幾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這個特點。但將想象充分賦予到政治中的,中國卻是為數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諸侯國。周公同幾乎所有的'古人一樣,不能科學地理解天下的構成;他同時認為周王貴為天子,萬民理應萬世順從,但後來的事實表明,並非如此。周朝人力圖使政治體制順應自然,但由於知識的侷限,實際是讓自然順應了他們的意志,這便造成了政府行為自上而下的慣例,而中國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終形成,後世之人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這一觀念,改都改不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9

在明朝這個龐大的帝國,本質上,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對於違法行為的掩飾則被認為是忠厚和識大體,封建王朝的社會制度本身就存在許多缺陷。 餘大猷和戚繼光都是十分優秀的將領,二人在領兵作戰方面都頗有謀略,他們也都知道戰場上先進的兵器十分重要,只是二人最後的官職地位差別很多,是因為什麼呢?那便是二人期望採取的改進措施了,可以說,餘大猷沒有像戚繼光那樣對於形勢有著透徹的分析,他不明白在封建王朝落後的制度下,想要說服國家改變農業的'基礎地位,從小農經濟的體制下走出來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更別提用新的技術改變鬆散的社會體制了。

而相比之下,戚繼光就十分明智,他知道一己之力搬動舊制度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在現有制度下盡全力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做完善,或許這樣才更能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的發展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

現在的歷史書籍,因為大都太單調、太教條、太格式化。而《萬曆十五年》簡直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在現在這樣一個資訊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書讓學生樂於走進歷史,走進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養和底蘊,去思考一些過去和未來。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際的李贄、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當時社會上離經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興起,四大名著問世。

歷史的悲劇源於我們的無知和少知,痛定思痛,從明朝到現在,有許多東西是變了,但也有許多是沒有變的。禮為一切社會行為之規範,但道德卻不能代替法律,與此同時也並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拋棄。健全法制體系,提高道德修養中華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來將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們自己手中。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1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點出一個個人物,一樁樁事件,一幅幅眾生相,才驚覺原來已經看到結尾了。《萬曆十五年》閱讀結束,但是意猶未盡。將李贄安排在最後,可以想見黃仁宇先生決定將大部分力氣直接進行僵化凝固的思想體系的批判同時,也藉助於現今哲學成就來評價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很可惜,作者最殫精竭慮的部分是我最難理解的地方。但是,將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許時隔些年,我會有更深的理解。

李贄這一章,我看到了黃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這也是我閱讀過程中碰撞最劇烈的地方。我們古代的哲學,至少是萬曆及以前的和漢朝罷黜百家之間,都無法跳脫儒家正統思想,但是跳脫不了卻也難加以改進,使之能促進社會向前發展。從什麼時候儒家思想對於時代已無指導作用,作者沒有解答,統治集團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漸迂腐是互為因果的。非常喜歡結尾的一段,真個是掩卷嘆息,靜坐感慨。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2

最近讀得最好的一本歷史書。之前對明史一點都不感興趣,因為這個朝代好像真沒什麼特別有意思的事情。特別是萬曆十五年這麼一個不知名的小時期。但是沒想到,萬曆十五年居然發生了那麼多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作者查閱了打量的史料,把浩瀚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點給放大,有血有肉的重現了歷史,沒有史學家陳腐的史料和資料堆砌,卻有很多人物故事和言語的.記錄,而且沒有臉譜化的誇張,表現了多樣的人物性格。

作者分別選出了各個方面的傑出代表,統治者萬曆皇帝,是政治經濟文化的虛位元首,張居正,申時行是政治和經濟的代表;戚繼光是軍事的代表,李贄是文化的代表。

通過對他們描寫,以小現大,對明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進行了一次巨集觀的總結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3

這本書有多麼出名就不必說了,以往我有在聽書中聽過兩個版本的講述人講過,這次是因為一個《一本好書》的綜藝節目引發看全書的想法,所以轉了一本回來看。

書不厚,但是內容很多,每次看萬曆的故事總感覺他就是個巨嬰,作為一個被推上位的皇帝,他的工作出發點竟然是和大臣們置氣,所以即便不是從現在回看,在那個當下看,他也不是一個好的`皇帝。用人不明,意氣用事。但是換成一個青年人來看,他又是可憐的,可以被理解的,從小周圍所有的人對他均有所圖,大臣們圖名,以一個道德模範要求他,小人們圖利自不必說。他的日常就是壓抑和被騙。

這種奇異的矛盾點也讓我看書的時候覺得作者切入點真準,萬曆的糾結何嘗不是每個人的糾結,到底是規則重要還是個人喜好重要?不過明朝確實給我們一個切實的結果,當規則不被遵守,帶來的只有毀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