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3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5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

大歷史一是時間要放到足夠大,退回一些才能看清,二則是地理範圍要大,考慮中外各地的情形。

中國之所以陷入近代幾百年的被動,明朝立國已經埋下伏筆,國家以道德為治國基礎,沒有技術條件改造成法制國家,整個行政目標是保護落後的農業生產,由此發明戶籍制度,把農民種在農村,沒有批准農民不得到處行動,限制底層積極性和流動性;政治上層設計高度集權,皇上有能力的如勞模朱元璋靠個人勤奮尚可一人勉強為之,子孫後代就只能靠內閣大學士和文官集團,經過200多年發展官僚集團逐步成熟,他們是政權實際控制者,皇上只是個道德象徵,資訊通過底層幾乎不可能傳上來,上下難以通達。

而文官系統在明有天生物質和精神分裂傾向,國家給的俸祿有限,希望各位大人以道德和聖賢的標準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自身握有實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只能方便的通過潛規則或明文規定巧取豪奪,這個分裂是個頑疾,到清朝也沒得治。沒有法律只靠道德,而道德標準只在個人口中,這樣的系統維繫幾百年也真是不易。皇帝或內閣要用人就不敢一下把規則全部改掉,而越往後拖越沒有治癒的機會,直到大廈全部崩塌掉。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2

讀完此書已有一段時間,一直想分享些自己的體會,卻一直不知如何下筆。

1587年,為萬曆十五年,從傳統觀點來看,並無大事可敘,但黃老卻從發生在此間一件件極其微小的事件,窺見了蘊含其中明代的大歷史走向,見微知著,一葉知秋......

以人物為主線,從其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少年意氣風發萬曆皇帝;朝堂之上與廟堂之下判若兩人的時代大改革家張居正;憂患為國卻性格優寡的首輔申時行;抑有脾氣古怪卻剛直不阿的清官海瑞。從中瞭解了人物的兩面,歷史的多面,在人物性格與其仕途沉浮之間去感受一個時代的風雲動盪與發展趨向,無論哪個時期,都沒有完人,但卻有一個正當時可以改變歷史走向之人,此人必定遭受眾多議論,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必定會在青史之上留名,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身處其中,名留其外。

大歷史觀,無外乎站在一個長隧道之外以一個大的觀感去看待歷史,不拘小節,著重對歷史趨勢的研究與探索。掌握此方法,可以避免許多研究上的不必要的多餘雜質,從而更加清楚的明白歷史研究的目標與任務。

總而觀之,以大觀小,讀史明智,成王敗寇,如是而已......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3

早就想寫一寫萬曆十五年感受了,鑑於時間因素,一直未能動筆,最近讀了這本書,感觸頗深,遂成夙願!

高中年代,最怕最差的科目非歷史莫屬了,老師說要將歷史學成一條線,而我一直在點上打轉。如何將點穿成線,想想都困難!

想來對歷史的興趣起源於工作後,在某毛的薰陶下,陸陸續續看過些西方歷史書籍,尤其是鹽野七生關於羅馬關於文藝復興方面。過程中,腦海裡有個思緒不停地在飛:“當時的中國是怎樣一番場景呢?”。既然看西方了,為什麼不去看看東方呢?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該有怎樣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啊。於是找來豆瓣評分高達8.9分黃仁宇的這本《萬曆十五年》。通本讀完,感受不到一點豪情勃發,有的只是無處釋放的壓抑!

本書一共七章,通過對萬曆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和李贄等人物的描寫,敘述了明朝中後期的政治體制、財政經濟、軍事和思想文化!全文一條主線,即“文官制度”貫穿始終,這也是一切悲劇的源泉!

我們的帝國在體制上實施中央集權,精神上的支柱為道德,管理的方法則依靠文牘,行政工具是文官制度,經過一兩百年的發展,這種文官制度早已成熟,文官是人民的公僕,實際上成為權力的源泉,也是這一大帝國的實際主人。而本朝開國之初,各項制度的依據是“四書”上的教條,認為官員們應當過簡單樸素的生活是萬古不磨的真理,所以官員的俸祿極低,於是官員們在似合法又似非法之間取得一部分額外收入也就不可避免。從而導致文官的雙重性格,即:雖稱公僕,實系主人,有陽則有陰。是否能認清文官的這雙重性格,也導致了各歷史人物的成敗。

一項政策能否付諸實施,全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擾,施政的要訣以道德為一切事業的根基。張居正看透了國家為解決問題而設立的文官,卻忽略了國家最大的問題也是文官。他一心改弦更張,把文官集團當作行政工具,擺在他個人的嚴格監視之下,並且憑個人的`標準加以升遷或罷黜,從而嚴重威脅了文官的安全感,開罪文人,使自己陷於孤立的地位!相比較而言,申時行這個和事佬沒有忽略文官的雙重性格。他知道若要恰如其分地處理此中矛盾,即要給予文官物質上的報酬使他們樂於效勞,也要動員他們的精神力量,使他們根據倫理道德的觀念盡忠國事,於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不斷地推行禮儀,講解“四書”和其他經史。時勢要求申時行充當和事佬,他就擔任這樣角色,對於別人的評論,付諸一笑。所以張居正即使死後依然身敗名裂,而申時行得到善終。看到這裡我有點兒矛盾,從現代的角度看,無疑時代需要張居正這樣的改革家,可是站在當時歷史的角度看,申時行的行為方式又是順應時勢的,難道想要善終、順應時勢的結果就是碌碌無為嗎?

再說到萬曆皇帝,從頭到尾帶著憐惜無奈看待這個人物。很多歷史評論說萬曆皇帝是個昏君,但剛開始時,他其實是個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小皇帝、好少年。張居正過世時,他曾勵精圖治打算大展巨集圖,無奈迫於文官制度的壓力,最終“無為”而治!強大的文官體制,需要一個個性平淡的君主作為天命的代表,其任務就是在他們的爭端無法解決時作出強制性的仲裁。萬曆名義上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大小臣僚期望他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權力對國家作出貢獻。而所謂德行大部分體現於各種禮儀之中,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的規範,但是道德規範的解釋卻分屬於文官。他不被允許能和他的臣僚一樣,在陽之外另外存在著陰,任何個性的表露都有可能被指責為逾越道德規範。

皇位是一種社會制度,但他朱翊鈞也一個有血有肉的個人啊。此時,鄭氏走入萬曆的生命,填補了他精神上的空缺。鄭氏之所以能贏得萬歲的歡心,並不是具有閉月羞花的美貌,而是由於聰明機警、意志堅決、好讀書,符合皇帝感情上的需要。可是,萬曆卻不能立自己心愛之人的孩子為太子,因為這不合倫理之道,多麼荒謬的倫理之道啊!可是在臣僚教育之下長大的萬曆,他的責任範圍乃是這群文臣們所安排的,這幫文臣強迫他在處理政務時摒棄一切個人意志,因為他的權威產生於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但他實際上所能控制的則至為微薄。想做的事情統統不能做到,勵精圖治的念頭一天天減退,對這個操縱實際的官僚集團日益疏遠,於是長期消極對抗而至“無為”!

關於財政,我很納悶,如此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為什麼財政制度如此鬆散?明朝採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著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以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各地方稅收根據近距離原則補貼地方財政需求,這種地方自給的財政制度看似節約了交通通訊成本,卻導致全國滿布著無數的短途運輸線,缺乏統一的組織和管理。也因為全國的稅收不是總收集發,財政制度無從以嚴密的會計制度加以考察,文官俸祿又低,不可避免助長了文官雙重性格中“陰”的一面。

由於交通通訊等落後,政府對民間的經濟發展或衰退往感到隔膜,以至稅收和預算不能隨之而增加或減縮,更別提調控了,日積月累想要改革呆板的財政困境就更加困難了。不禁唏噓,觀念多麼重要。羅馬初建國時,就加強道路的基礎建設,通過四通八達的交通通訊系統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絡,成就了偉大的羅馬帝國,也有了著名的金句“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一千年後的明帝國居然不懂這個道理。

強大的文官體制,死板的財政制度,導致軍需稅收不能總收總髮,武官的社會地位下降到歷史最低點,是否這也直接導致明朝的滅亡呢?

其實看完這本書好久了,一直沒動筆,總覺得我的歷史太差。但李笑來老師說過“起步時最重要的是什麼?”。很多的技能,我們知道有用,卻遲遲不願學習踐行,為什麼?因為怕,因為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但,寫不好就不寫了嗎?寫不好就不發了嗎?你以為你能一上來就做的很好嗎?萬事開頭難,所以,在起步時要平靜地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並放慢速度嘗試,於踐行中不斷改進。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4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技術之不及。”這是書中最後說的一段話。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看似平靜的一年,卻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發生。正是這些末端小節,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本書詳細分析了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和李贄的一生,一群在歷史書裡熠熠生輝的名人,卻有著相似的悲劇人生,具體的細節就不在這裡劇透了。

程朱理學將儒家聖人“周孔”打造成“孔孟”,從孔子想回到過去理想狀態下週公制定禮儀的社會,變成現在人們熟悉的“孔孟之道”,“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思想從漢朝獨尊儒術到現在的發揚光大,成為中國20xx年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本來就是政治家們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使用的手段,程朱理學正是當時儒家的學派的頂點,而說起緣由,其實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用一句話說,就是考試考了。能當官才是硬道理。

而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就形成了明朝最強大的集團,文官集團。

萬曆皇帝因為立太子的`事情,被文官集團攻擊的體無完膚,原本儒家思想只是統治者為了社會和諧使用的手段,卻成為了文官集團手中的利器,導致皇帝三十年不上早朝,重新整理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作為我中華泱泱大國的一把手,居然連死後和誰合葬,立誰是太子這樣的事都決定不了,那麼誰才是國家真正的統治者?

張居正在任期間大興改革,整頓吏治,管理監控土地,讓國家有了十年糧食儲備,正所謂人走茶涼,人亡政息,查抄清算,兒子被逼自殺。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內容和固有的政治邏輯相沖突。

戚繼光大敗倭寇,在任期間幾乎未嘗一敗,但是發明的新戰法武器無法執行,被文官集團在後方制肘,在萬曆十五年默默死去。

這其實不是他們個人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是一種困境,儒家思想教條主義的困境。萬曆皇帝死後20多年滿清入關,結速了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最後,中國沒有西方中世紀的宗教之爭,但並不代表沒有宗教,實際情況是,孔孟之儒家,便是中國千百年的壟斷宗教,而文官者,名位公僕,實為統治者。文官集團雖然以孔孟教條自居,但對教條從來是以工具視之,其弘揚、遵循與否,取決於與自己的利益相符。這本書深刻描寫了萬曆十五年這一年間六位具有失敗人生,且紅遍歷史長河的著名人物被文官集團利用孔孟之道裹挾下的無奈人生,更利用“大歷史觀”通過六人展現地歷史的側面,將明朝的滅亡成為了這一年“蝴蝶效應”下的必然!好書!非常值得多讀、細讀!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5

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年號萬曆。

這不是一本類似《明朝那些事兒》歷史調侃小說,而是一本明史研究專著,作者以敏銳的眼光選取了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圍繞發生在這一年以及聯絡前後幾年的事兒,觀察著明朝的走向。

書中介紹的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都是曾經有過片面印象的歷史人物,當然,也包括萬曆皇帝。讀罷此書,明朝人物的形象從書本中隻言片語的介紹充實成一個個鮮活的立體形象。萬曆十五年,看似歌舞昇平,其實,平靜水面下已經暗流湧動,這一年發生的小事,將在日後掀起巨大的波瀾。

書中最吸引我的是張居正一章,曾經路過張居正故居,那時還不知道張居正是誰,看完才明白,張居正輔佐幼年的萬曆,鞠躬盡瘁,死後因為一些小事被抄家,政治真是一個好玩的東西。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掉了宰相一職,所以皇權打到了頂峰,但是沒有宰相,政務纏身的皇帝就疲憊不堪,所以有人查閱史料證明了朱元璋當時有多麼兢兢業業,皇帝是一個沒薪水,不升職的工作,朱元璋乾的不亦樂乎,但是他的.後代就未必了,明朝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一個朝代,木匠,和尚,畫畫,反正就沒幾個喜歡上朝的,等到勤勉執政的崇禎皇帝即位,明朝已經行將就木了。

還有戚繼光,影視劇中的明朝無非兩件事兒,要麼東廠西廠錦衣衛,要麼福建浙江倭寇亂。戚繼光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民族英雄,事實上他的確是,但是戚繼光只是守土,並沒有建功立業,倭寇漸漸平息之後,便被調往京薊,拱衛京師了。

讀明朝的政治會覺得很有趣,中央雖然集權,但是在管理上,好像沒有出現一個統一的徵兵募糧之類的機構,沉浸在自給自足的傳統社會中,資源協調交由下層地縣自己組織,明朝的執政是以傳統儒家觀念,用道德約束將整個國民塑造成簡單的個體,尊老愛幼,明禮誠信,所以從這方面去看,做一個明朝的子民還是挺好的,當然,是指1644年之前的明朝。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6

前兩週在書店歷史讀物的架子上翻到了《萬曆十五年》,忘了從什麼時候知道的這本書,反正是在腦子裡很熟悉的名字。大概因為前段時間剛讀完《明朝那些事兒》,對明朝歷史的興趣還比較高漲,趁著自己腦子裡依稀對這段歷史還有一些印象,便想著趕快讀讀看。

認真開啟這本書之前,我看了一些讀後感,除了大部分傳統的讀後感(類似於書的總結和介紹),還看到一篇完全不介紹大家讀《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的帖子,作者大概是從頭到尾都批判了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更是以陳梧桐教授的評語做結尾:“(萬曆十五年)作為學術著作尚不夠格,作為大眾讀物傳播的是錯誤的明史知識,實在不值得肯定和熱捧。”

或許從明史研究者的專業角度來看,這本書存在很多不可取的地方,甚至是錯誤;也許,這是研究者之間對於同一問題或歷史事件的不同理解和看法。總之,就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可以抒發自己的觀點和感悟,這本書不至於一無是處。

開啟書本讀完萬曆皇帝這章後,從學者的角度,文中論述到歷史史實的部分,有出處、有根據,所有故事情節與《明朝那些事兒》裡我所讀到的幾乎一樣,只不過是作者表達的方式不同,一個用寫小說的方式,一個用文學創作的方式。

萬曆自小登基,從小接受極為嚴苛的教育、訓練,學四書五經、書法、歷史,沒有興趣一說,全是必學,而且一種學的好了,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習另一種。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要時刻做好預習、複習,因為有如師如父的張首輔時刻監督著。

婚姻也是為了完任務,沒有愛情一說,皇后的選擇權幾乎不在自己手中,自己的寵妃也不能由著性子封賞,就連立誰為接班人也面對著重重掣肘。

皇帝,代表著無上的權利,可也處處充滿著高處不勝寒的淒涼,沒有人可以相信,哪怕是從小培養自己的如父一般的張首輔、生生母親、枕邊人、甚至是親生的兒子。有權利的地方,便有戰爭。這是更古不變的道理。

黃先生說:即使貴為天子,也不過是一種制度所需要的產物。

這話對,也不對。

天子,也不過是社會可以正常執行的其中一環,他有決策權、一票否決權,可諾大的朝廷,每一個官員都對他的決定提出附和、建議或反對,勢力之大有時是不受皇帝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他是制度的產物。可是,他也不僅僅是制度的產物,還是歷史發展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是歷史背景下的必然,和歷史發展的產物。

黃先生還說:皇后,只是一種制度的`附件。

這話未免過於冰冷了。縱使與平常女人不同,也確實具有制度所帶來的悲涼屬性,但是這話也顯得片面了。皇后,是夫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後宮的管理者,是皇子的母親,是父母的女兒,就算外面包裹著再大的冰冷物件,也改變不了溫暖的核心。她是制度的產物,但不僅僅是制度的附件。

有些事情本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沒有特別的解讀,就算有,也決不僅僅是一個因素就可以解釋的了的。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7

當年《人民的*義》熱播時,高育良反覆提及的《萬曆十五年》就引發了我的好奇,後來看到讀書會內很多書友推薦此書,便果斷下單。今時今日,終於有幸拜讀。

寒冷的冬日,獨坐在五樓會議室享受寧靜的讀書時光,恍然間彷彿回到了大學校園裡的圖書館:手捧一本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份獨品書香的喜悅比書籍本身還讓人沉醉。

讀罷《萬曆十五年》,贊同作者的大歷史觀: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作者從萬曆皇帝、位極人臣的張居正、申時行以及一代名將戚繼光等人著筆,以萬曆執政第十五年為引子,抽絲剝繭,通過這些人物命運的變化,揭露了明朝乃至幾千年來中國的官僚體制。這個體制中,帝國真正的主人是龐大的文官集團,天子不過是國家機構執行所需要的產物。國家一項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全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擾。如若有衝突,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比如立喜愛的幼子為皇太子。這讓我想到《滄浪之水》一書中的'主人公,從小科員一路升為廳長,總以為地位越高受得約束越小,其實不然。

千百年來,這個體制的執行沒有法制作保障,靠的是道德的力量來約束,導致弊端重重。道德至高無上,但它終究代替不了法制。像讀書會的執行便是同理,有了“一月至少讀一本書”的鐵軌約束,大家讀書的效率顯然更高。對我尤為如此,雖然我有一顆瘋狂熱愛讀書的心,卻總是諸事纏身,沒有讀書的時間。今天“迫於群規”,足足抽出一下午一晚上的時間讀完了拖延一個月的書。幾十人的讀書會尚且如此,龐大的國家機構呢?道德的力量顯然遠遠不夠,期待我們的法制越來越健全。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黃仁宇

黃仁宇所寫的《萬曆十五年》與以往我讀過的所有歷史類書籍都不大相同。“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他先以萬曆十五年這個“平平淡淡”的一年講起,一開篇就給讀者留了一個懸念:既然平平淡淡,那為什麼還要用一本書來寫呢?這問題的背後是作者想展現出來的野心。用吳曉波的話說,就是“你即便在大海的任何一個角落舀起一杯水,我都能告訴你整個大海的祕密。”

黃仁宇從僵硬的中國歷史身軀中取出一小段,在現代的'顯微鏡下細緻觀摩。

我讀完這本書便發現,萬曆十五年“隱瞞”了太多太多的故事。統治者萬曆皇帝,大學士申時行、首輔張居正、模範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抗倭英雄戚繼光等,這些人物時間交叉往復,人物彼此之間也發生某些聯絡。通過人物我發現了一些祕密,這就是我開篇所引用的話的具體體現。

我還發現萬曆十五年雖是平淡的一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了。或者不應該這麼說,應該說王朝的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黃仁宇是以這麼一段話結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不得不說,黃仁宇以一個“大歷史視野”去看歷史,使得他的書在同類書籍內脫穎而出。不過,雖說黃仁宇的這本《萬曆十五年》佔據歷史類書籍銷售榜首二十年,但在當時黃仁宇寫出這本書後,被一些史學家說不夠嚴謹,黃仁宇本人卻有點得意地寫道:“不時有人說及,黃仁宇著書缺乏歷史的嚴肅性,他們沒有想到,我經過一段時間奮鬥才摒除了所謂嚴肅性。”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9

雖然還是不明白為什麼命名為《萬曆十五年》,雖然還是不清楚什麼是大歷史觀,但是呈現的是立體的歷史,立體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歷史教材或者歷史電視劇。就比如戚繼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盤根錯節的政治中,穩如泰山、步步高昇,難道只靠軍事才能、愛國熱情可以做到的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歷史,但我從歷史中讀到歷史時代賦予歷史人的枷鎖,卻掩飾不了首先是作為人的本性,萬曆作為皇帝,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宮囚籠;作為一個男人,喜歡誰都要被人管束,想給老婆送禮物都要打白條;作為一個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慾都要被人指指點點。一個想要贏得身邊人、天下人的認可,卻感覺力不從心、無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個人,張居正、申時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歷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覺王陽明活得最明白,過得隨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現代房車還房車的轎子……古人真會玩。

這本書可能以後再讀時會有更深的理解吧!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0

今天《萬曆十五年》進入了第三章——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可謂是大明王朝最後一根頂樑柱了,這根頂樑柱一倒,明帝國頓時失去重心,一步步滑入深淵。申時行雖然老成持重,但他所苦心經營的,終究只是表面的平和,是一抹夕陽紅,是無法把脫軌的帝國拉回來的。而這樣的一個表現,就是萬曆皇帝向他的臣民做消極怠工,這在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我一看到我也有種摸不到頭腦的感覺。在我們平常的印象中,君臣關係要麼是琴瑟和鳴(原意指夫妻,這裡我覺得君為夫,臣為妻也並非不可不是麼)如唐太宗一朝;要麼是君主絕對專制,臣子只是一群附庸如隋煬帝一朝;要麼就是臣下亂政,君主形同虛設如漢昭帝一朝的霍光。再者說,君主消極怠工的也不少,可是消極怠工是為了對抗臣民就很稀奇了,至於萬曆為何會如此,書中也做了解釋。萬曆之所以如此,乃是出於一種報復,報復文官們不支援他廢長立幼。前文已述,萬曆的寵妃是鄭氏,因此他想讓鄭氏的孩子做太子,可惜鄭氏的孩子並非嫡長子,這就是私人情感和禮制的衝突了,而在明代,禮儀道德甚至可以凌駕於法律,因此那些飽受禮儀道德薰陶的文官自然不可能同意這樣違背祖制的想法。不過話又說回來,萬曆單純憑藉個人情感來決定立儲這樣的大事,自是不合理,可難道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就很合理麼?我們都知道科舉制的.意義就是打破了門第和出身對於有才之士的限制,然而選拔官員如此開明,怎麼到了立儲就如此草率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我並不認為這可以以一句“這是祖制”來解釋,九品中正制也是祖制,為什麼就能改呢?

說到底我認為這還是那些臣子的人性的弱點,科舉取士可以幫助他們飛黃騰達,可一旦他們踏入仕途,改變了自己的身份,就又開始滿口禮制,也就是前文所說的“雙重性格”,實在是可笑至極。

言歸正傳,萬曆經過了這麼多事情,已經是一個“老油條”了,他不反駁,不屈服,只是這樣冷處理,倒也扛了一段時間。不過眾口鑠金,迫於強大的輿論壓力,萬曆還是沒能撐住,立了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下好了,皇帝徹底死心,不僅是廢長立幼的心已死,連工作的心也一併[]化為灰燼,就這樣,大明王朝在這樣的“無人駕駛”狀態下駛過了二十年。御宇48年後,萬曆駕崩。不過人雖然不在了,事情還未了結,文官內部早已沒有了反對萬曆廢長立幼時的同心協力,而是分裂成了諸多派別,經過了萬曆一朝,文官內部的裂痕已無法彌合。

萬曆不是一個好皇帝,他的所作所為都不利於他對於文官們的統治。管理下屬,無非就是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下功夫,可萬曆呢?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反其道而行之。在他執政後期,由於怠於政事,因此對於官員的物質獎勵也就擱下了,又由於萬曆向來對於各種禮儀毫無興趣,因此精神獎勵也就不復存在,那既然沒有激勵,哪個官員會有動力繼續效忠呢?

至此,這個王朝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就像一輛車已經失去了動力,只是憑藉慣性在向前挪動。這個惡果的種子,要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種下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1

黃仁宇的歷史著作《萬曆十五年》,原以為戚繼光作為一代抗倭名將,功垂千古,在他為官領兵之時必也是風光無限的。但從作者的筆下可以看出,事實並非如此。他雖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將領,但他的軍事思想不能見容於文官,政治立場不能見容於萬曆皇帝,最終因與張居亞關係過密而被彈劾罷官,直至臨終再未起復。 自宋朝趙醫胤杯酒釋兵權以後,重文輕式的趨勢便在不斷髮展,直至本朝,文官已經把控了整個朝廷,再無武官立足之地。

而在戰場上,文官指揮戰鬥的事例不勝列舉,這種風氣使得武將的.軍事才能得不到發揮,文宮只勇動動嘴皮子便能佔有軍功,武將捨生忘死還要揹負戰爭失敗的責任。 戚繼光在這樣的環境中,立志建立一支新型的軍隊。因為以一己之力無法對抗朝廷體制, 他做自己可為之事,招募新兵,培養軍隊,整頓紀律,讓這支軍隊具有強大的戰爭力。此時,這樣的軍隊已經與他密不可分了,被百姓稱為“戚家軍”,這是對他們戰鬥力和紀律的認可。但這樣的軍隊顯然不能被文官集團容忍,異軍突起,通背了常態和慣例,這使他們感到恐慌,表現在行動上,自然是不遺餘力的打壓。

戚繼光擁有非凡的軍事才能,這個王朝裡,他孤軍奮戰,於戰力低下的衛所軍中建立起“戚家軍”抵抗傳寇,保衛沿海和平。他是一位孤獨的英雄。作者:馬燕妮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2

萬曆十五年,是按陰曆,若按陽曆是公元1587年,但實際是1587至1588年初。

第一個要講的自然是萬曆皇帝,他生於1563年,死於1620年。9歲登上皇位,是為萬曆,所以在位時間是1572-1620,共48年。

從年齡上來看,他剛登上皇位時,需要多方協助,於是引出第二個重要的人物——張居正。

張居正死於1582年,1587年時,他已經不在世5年了。他的繼任者是張四維,但是很快因為患病,一病不起。而另兩位資歷深厚的馬自強和呂調陽也相繼病死,所以就把第三個人物——申時行推到了首輔的位置。雖然資格最淺,但得機會垂青,所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申時行1583年上任,到1587年時,他在任四年。1591年,他被迫離職。

第四個講的是海瑞,他是1587年11月13日離世的,而第五個人物——戚繼光雖然是1588年1月17日離開人間,但按陰曆算,是萬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最後一位——李贄,如果我們非要和1587年進行關聯的話,他是在一年後的1588年剃度為僧了。

簡單說呢,這書就主要是寫了一個皇帝——萬曆,兩個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三個忠臣——清官海瑞、武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

1587年表面四海昇平、無事可記,但實際已彰顯了大明的終結。當時萬曆只有24歲,按說是風華正茂的.年齡,但是什麼導致他從勵精圖治變的心灰意懶,甚至於連最後30年都不上朝了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他不能傳位於自己最喜歡的女人生下的兒子,當然他也不能給予這個女人皇后的名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張居正有關,萬曆從張居正身上看到了陰陽之分,我認為就是高尚和自私吧。有時想想,這是人性,肯定每個人身上都有相應的成分,只是所佔比例不同而已。由此,萬曆感到心灰意冷,從而消極怠工。

這六個人,在同一種機制下,雖然分屬不同的職位,但都被機制所挾制,哪怕是貴為皇帝的萬曆,其中主要的利益集團就是龐大的文官系統。這一年,若萬曆勤於政事,那麼有很多事情也許可以有所改變,但是各種因素綜合影響導致如此的結局。在國內,1601年努爾哈赤創立了八旗制度,為後來征服明朝做下了準備。而在國外,1587年——西班牙徵英的前一年,那自然也是準備的一年……

在牛年春節的這段時間,再讀一遍《萬曆十五年》,上一次閱讀是20xx.11.05,看的是珍藏版,增訂紀念本。回首之前,我經常會發現自己做出了許多錯誤的決定。尤其是對照投資上許多個股的走勢,努力思考當時的想法和為什麼做出那樣的決定,再反思發現雖然不能全部避免,但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希望牛年正式開市後,我能更認真的思考然後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3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點出一個個人物,一樁樁事件,一幅幅眾生相,才驚覺原來已經看到結尾了。《萬曆十五年》閱讀結束,但是意猶未盡。將李贄安排在最後,可以想見黃仁宇先生決定將大部分力氣直接進行僵化凝固的思想體系的批判同時,也藉助於現今哲學成就來評價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很可惜,作者最殫精竭慮的部分是我最難理解的地方。但是,將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許時隔些年,我會有更深的理解。

李贄這一章,我看到了黃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這也是我閱讀過程中碰撞最劇烈的地方。我們古代的哲學,至少是萬曆及以前的和漢朝罷黜百家之間,都無法跳脫儒家正統思想,但是跳脫不了卻也難加以改進,使之能促進社會向前發展。從什麼時候儒家思想對於時代已無指導作用,作者沒有解答,統治集團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漸迂腐是互為因果的。非常喜歡結尾的一段,真個是掩卷嘆息,靜坐感慨。

“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展望一下明天,開啟新的一本。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4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萬曆十五年》融入作者黃仁宇先生對歷史研究的經驗和個人經歷,以“大歷史觀”分析了明代萬曆年間對後期帝制發展的“結症”原因,對後世以史為鑑,知歷史興替產生了重要影響。

書中講述了幾位在萬曆年間舉足輕重的主要人物事蹟: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權傾一時的首輔張居正、有著中庸之道的大學士申時行、歷史官僚楷模海瑞、抗倭名將戚繼光、思想知識分子李贄,作為上層統治階級的他們,無一不在為身陷泥濘的帝國而掙扎著,可最終卻深陷困境,因而可以從這些細微小事發現明朝那個時代產生“病歷”的歷史“結症”。

在《萬曆十五年》中的眾多人物當中,萬曆皇帝作為明代帝國的一箇中心人物,許多事件的發生或多或少與之相關,首輔張居正和大學士申時行,他們作為整個統治階級的政治輔助者,與皇帝有著直接關聯,而張居正這一核心的衰落,一定程度上對萬曆皇帝之後的統治態度產生影響,也是萬曆年間“病歷”結症的原因之一,而從海瑞心中極端的道德主義關,我們又能夠從其中窺見一些在基層政治和財政方面的細小根源,戚繼光的相關事情又可看出明代在軍事管理方面的問題,最後的思想家李贄則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困境中的表現。他們六個人反映了處於統治集團不同位置上所能行使的權利和能夠對社會所做的事情,而其中實施治理方案產生的阻力則可以歸結為萬曆年間“病歷”結症的主要根源,即制度上,思想上等的內在阻力。在整個文官集團中,除了申時行,遵循中庸調和的儒家之道,按照文官意志實施治理政策,其他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更改了制度,試圖改變當時的治理狀態。他們作為統治階級的上層官員,內心都存在著一定的政治抱負,也曾試圖改變當時的.症狀,然而歷史的根源——腐朽的制度以及對思想的禁錮,並不允許他們有所動搖。當然,鞏固這一切的是那些有著相關利益官員組成的文官集團,他們擔心和不滿的是治理改革所帶了的利益受損。因而,整個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每個人為了自身抱負和利益的實現,與其他相關聯的人員或多或少的有著牽扯,無論是有著巨大權利的首輔張居正,還是堅守中庸之道的大學士張居正,亦或是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他們都試圖在與文官集團的相互牽制中脫離帝國陷入的泥濘,雖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都難以脫離整個時代的牽制,以至於上至統治階級,官吏人員,下至黎民百姓都成為腐朽制度的犧牲品,縱使能有著力纜狂瀾的清廉官員,也難以扭轉整個封建時代的發展年輪。

《萬曆十五年》展現的是萬曆年間發生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卻是產生“結症”的顯耀表現,但由於事小,不能夠被當時人所重視,或是難以正真去解決。這一切的發生,所不得不分析萬曆年間的時代背景:小農經濟為主導的小農文化,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這一切的落後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因而上層統治者所要改變的治理政策亦不能符合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顯然可見這一改革背後有著重重阻力。

最主要的是,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並沒有真正按照法律來實現社會規範,其主要依靠的是道德和禮儀上的思想約束,即受封建禮制的束縛,因而那些有著對禮教強烈追求的人受到極力追捧,而由此產生的最大影響就是各個有著相互聯絡的文官形成的統治集團內部沒有制定形成一個統一規範的法律體系,進而統治集團內部各自站隊分化,各持反映不同利益的政策。

書中封建王朝“結症”的根源離不開思想的禁錮。此時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影響歷代王朝的儒家思想,其甚至對今後社會的思想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書中講述的思想家李贄正是發現了當時社會儒家思想逐漸教條化,(亦或說逐漸僵化),想要進行儒家思想的改革,他提及的個人思想的解放正是對當時思想禁錮人的一種強烈批判,雖在一定範圍內產生影響,但終究如同那海邊的泥沙隨流而逝。

總而言之,思想上的禁錮以及制度上的腐朽阻礙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道路,這也導致了整個社會以道德取代法律的治理策略,進而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也處於一個低下的狀態,以至於整個社會並沒有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而是逐漸走向衰落。

書籍並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淨的精華儲存起來。——彌爾頓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5

之前覺得張居正、申時行的差異在於與文官集團打交道的方式,現在覺得不太準確,應該是在皇帝這一政治個體與文官集團的政治團體之間的處事方式不同。

通過萬曆的叔祖正德皇帝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帝國的平穩執行不僅在於文官之間的平衡、和諧,還要關照皇帝與制度(即文官集團)之間的關係。正德皇帝跳脫的個性不允許他僅僅作為一個權力的象徵配合制度執行,大學士在政治上的無能導致皇帝和文官集團的對抗狀態,以致政體的癱瘓。

而萬曆皇帝有著和正德相似的個性,他有大展身手復興帝國的願望,而同時,這與文官們的期望往往相互背離。作為文官之首、皇帝的顧問,大學士的處事手段就顯得極為重要。

張居正對皇帝和文官同時使用霹靂手段,以自己的影響力同時強行驅策兩方力量,結果是死後兩方共同進行的.反抗。而申時行則是另一個極端,同樣是不偏袒,他想在兩邊都做好人,讓兩方都覺得和自己是一夥的,這樣在解決問題時自己在雙方都有一定的說服力、影響力。

然而對於一般的問題,他可以“處心積慮不動聲色在幕後解決問題”,而且從黃河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申時行處事心細如髮以及這一方式在效率和人事穩定上的優越性。但是,一旦面臨立儲這樣關乎文官生存、皇帝基本權利的大事上,在兩方都想做好人的結果就是都做不成好人。作者:張靜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