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8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裡,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1

這本書——《萬曆十五年》是無意間發現,起初是以為與大明王朝一樣,是小說,是演繹,後來卻發現不是這個樣子,如作者所言,這本書既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報,也不能算嚴格意義的商業產品。

作為一個多年旅居國外的華人,文字的寫作風格已經深受影響,中國人做的史書多數很隱晦,雖不至於像段子裡講的,中國的史書裡除了名兒是真的,情節全是假的.,但是讀起來總感覺懸在空中,紀傳體由司馬遷發明,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武俠小說的起源。這本書的文風平淡如水,婉婉道來,但是這水不是清流急湍,而像泡老了的帶著茶末的水,總感覺沉沉悶悶,但是又說不出哪裡有問題,就如同書裡的那些主角一樣,在大道德的規範下,都低著頭,弓著腰,不能突破,也不敢突破,就像頭頂一層厚厚的雲層,這就是這本書整體的感覺。

作者的大歷史觀,要放到什麼樣的視角去看待歷史的變遷,王風起於青萍之末乎?還是客觀的事物規律有其必然解決,這本書裡對於現狀我看不到解決的方式,太多的無奈可奈何,太多的無能為力,最終只能被歷史的洪流推動著,最終被碾為粉劑,唐宋元明清,秦皇漢武,唯獨這個明的味道有些特殊,邏輯思維有幾期節目講的就是這個大明,有意思,可以看,這本書,也值的一看。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2

最近看完了《萬曆十五年》,明朝萬曆年間的重臣,張居正、戚繼光、申時行、海瑞……無一不以悲劇收場。甚至萬曆自己,在這種文官集團體制之下,也只能無為而治。由此可以看到一種強大體制慣性所帶來的悲哀。他們每個人都各有特點,亮光閃閃,也試圖做出改革,但最終失敗,大部分人還落得個革職、入獄、自殺的下場。一群文官為了整個集團的平衡,國家的武備、科技的革新、商業的'發展都陷於停滯。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為原點,前後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曆十五年,即為1587年為基點,以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著重挑選具備後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為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從明成祖設立內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為後世治國者所稱道。經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業人口激增,農業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農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了以僱傭關係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製造業、紡織業等成為解決地方人口就業的重要產業。軍事上,統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由內向外轉移的過程。制度得以完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

北方諸鎮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於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壓內部起義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下部書準備看看《彩色歐洲史》。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3

讀過《萬曆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徵,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為”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為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嘆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侷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為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徵,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塗。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裡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他說,“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在以聖賢的“道德”標準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徵,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於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4

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萬曆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註定滅亡。"也就是說,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後,導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這實在是非常經典的。你彷彿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後感覺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冰山,在支撐著它,使你認清一個歷史的必然性,明朝的滅亡並不是決定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而是決定在萬曆十五年。

我們可以把萬曆十五年這個時期的明朝看作是一個家族企業,萬曆皇帝就是這個家族企業的繼承人、董事長;把第二章所寫的首輔申時行當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寫的張居正這個人,當作是一個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較前面的CEO跟後面的CEO做法有什麼不一樣,從而影響了什麼樣的一個未來;第四章,"活著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這個家族企業所遺留下來的一些企業文化、企業的價值觀,所帶來的一些制約,祖宗雖然已經死了,可是彷彿活著,你的權力和限制都是來自祖宗,但是到底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又與這個人的能力有關係,如果萬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這樣的皇帝,把他擺在同樣一個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樣的事情。

第五章所寫的海瑞,是一個低階別的政府官、地方官,有點像我們分公司、辦事處的主管。他們直接接觸客戶,立即服務,為當地服務。然後他也會產生書中所講的困惑:到底是聽朝廷的,還是要聽老百姓的?類似這種矛盾。像以服務為導向的部門,自然是以客戶為先。但是,朝廷的意願與百姓的心聲,永遠是兩難的選擇。

接下來戚繼光。戚繼光是一個將領,他去打倭寇,這比較像行銷部門,跟競爭對手作行銷的戰爭。例如我從臺灣被派到大陸來,就是一個外派的將領,就是要來攻打這個市場。而在打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資源,但這個仗要怎麼打,公司就要因此決定怎樣去分配資源。

如果說"活著的祖宗"代表了歷史的包袱、歷史的價值觀、或者是朝廷上層的價值觀,第七章講到的李蟄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層平民文化的價值體系和思想體系,他比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層的思想體系有一些衝突,是"自相沖突的哲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學家"。這就好像剛進公司的大學畢業生,感覺公司的上層,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識分子",權力很高,已經萎靡了。

從第一章唸到第七章,從"公司董事長"內心的轉變,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後你會慢慢醒悟,平淡的"萬曆十五年"如何決定了幾十年後明朝的滅亡。把它歸到你現在的企業裡面,或許這一週也是平淡無奇,和以前一樣,但可能公司未來的五年就決定在這一週,不是因為這個禮拜產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變局,不是!而是在這一週背後,有一個很大的冰山、一個很大的體系在運作,有形的官僚體系,加上無形的思想體系在運作,而導致了你五年後的景況。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裡的這些人,從他們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當中,可以看到企業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們去品讀。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5

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紮紮實實地從史料走中來,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才會擁有獨特的見解。在後記中他這樣解釋他歷史觀的來源:“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

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遊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說,再因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出來的。”可見這本書不是一個僅侷限於書本的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經歷和感受的作品。在書中,作者常常批評“道德代替法律”這一點。

明朝時,中央集權已經達到了高峰,廢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團日益強大,但是軍隊建設卻極其落後,依靠多次翻修的城牆鞏固國防,待倭寇入侵才開始培訓新兵。天下的奏摺,評判的標準則僅僅依靠仁禮道德,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制建設,文官集團越發強大,卻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最終走向滅亡。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古以“禮”為尊的國度,從民風淳樸的先秦、百家爭鳴的春秋、詩詞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傳統文化已失傳的今天,傳統道德的滲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錶中的齒輪,在歷經時光歲月的磨損之後,終於在運作中發出了不和諧的噪聲。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6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天終於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己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 ——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說,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著,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說,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戶主,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戶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同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己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從這裡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著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可以用於治國,孝可以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著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7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學期的時候,那時候看的是電子版的。當時因為“久仰大名”就去找了電子版的資源讀。結果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不忍卒讀”。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本書像百年孤獨一樣難看,常常的篇幅,堆疊的術語,還有複雜的人物關係、敘述的風格讓我望而生畏;加上我本人也比較急功近利,靜不下心來看這種難看的書,所以那時候的我看了十幾頁就失去了繼續看下去的慾望。

然後到了這學期,由於我參加了讀書分享會,加之有前車之鑑,我下定決心要把這本書讀下去。於是花了差不多4天的時間,每天閱讀四五十頁,終於把這本書啃完了。期間為了能更加了解其中歷史,我還在B站上找了關於張居正的百家講壇。看完這一遍之後,對本書有了一些瞭解,對明朝的歷史也是,甚至對於整個中國兩千年來的歷史都有了一些思索。也算是讀了這本書的一些收穫吧。

這本書之所以難讀,我覺得正是它的優點吧——正經、堆料十足。裡面所敘述都有章可循,大量引用史料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而且言辭中肯,極少有不正經,片面的言辭。這是一本暢銷的學術性著作——欠缺暢銷書的通俗易懂,不能像暢銷書那樣一目十行那樣就能懂得其中所寫,反之你應該一行一行地認真去讀;但是這本書又比其他的學術性著作容易讀的多,像看小說一樣。我覺得書名也取得不錯——萬曆十五年。取一個年份來當書名,裡面有什麼奧祕嗎?說實話我也是被這個書名吸引的。

說到書名,就要提到書的內容了。我覺得,萬曆十五年是一個引子,引出了書中故事的前因後果。書中所講的人物,有六個,分別是萬曆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李贄,出來萬曆皇帝做兩章來論,其他五人各做一章。但是每章並不是脫節的,相反,者些人只是相應章節裡的主角,其他人充當配角。書中講述了這些人,這些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宿命般的結尾,餘韻悠長。

作為一部歷史性著作,它的寫作是成功的。作者考究了很多史料,詳實得記敘了當時的情況,然後又由此引發出自己的歷史觀,即是:“中國官僚體制以道德代替法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人們理智上的自由被壓縮在極小的限度之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教上善良也無法彌補技術上的不足,這便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大失敗的主要原因。”且不論這種觀點對不對。不過這本書確實試圖提出一個理論對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做一個原因。歷史上也不止他一個人試圖提出一個理論可以全面籠統地對中國歷史做一個適用的法則。如金觀濤在《興盛與危機》中根據系統的控制論得到的“超穩定結構”社會說。

說實在,我這次很認真地看這部書,還因為我想找找這部書到底有沒有明顯地參雜個人的觀點。歷史學家羅克齊就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現在我讀歷史,都要很小心、很謹慎地去讀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後來還去知網上查了相關的文獻,確實,發現了這本書中的不足之處。一下我來簡要說一下我讀這本書的感受。

非虛構性的歷史小說

作者在這本書小心翼翼地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和一般的歷史著作不同,由於作者試圖通過他的“大歷史觀”來描繪歷史,所以這本書的敘事風格與小說非常接近。作者給讀者娓娓道來地講述了一個歷史上有據可考的故事,書中充滿著文學性與小說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歡歷史的我看不下這本書,因為這是一部“非虛構性的歷史小說”,而我看不下小說。

比如書中開篇這一句:

“這一年陽曆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內街道兩邊的冰雪尚未解凍。天氣雖然不算酷寒,但樹枝還沒有發芽,不是戶外活動的良好季節。然而在當日的午餐時分,大街上卻熙熙攘攘。原來是訊息傳來,皇帝陛下要舉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

與二月河開篇:

“順治十八年正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剛過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從地下冒出來似的又開始沿街乞討。北京城哈德門以西的店鋪屋簷下、破廟裡擠滿了這些人。”

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書中描寫人物的心理環境、夾敘夾議等等,都有小說的色彩。

強烈的宿命感

我在閱讀過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壓抑的氣息。作者這種儘量還原歷史的敘事風格、多種故事、人物關係的交錯描寫,在我看來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必然的結局。特別是張居正改革又被廢除、海瑞不得志、戚繼光晚年淒涼等悲劇性結局,另我感到滿滿的宿命。又如文末敘事的戛然而止:“當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次歲丁亥,表面上四海升,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他發展的盡頭。”有種餘韻悠長的感覺,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獨》的時候那種感覺一樣,一瞬間《萬曆十五年》書中的場景在我腦海中重現,有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感覺。

隱喻與現實

作者所寫如此悲劇性結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說,作者認為古代中國以儒家的道德原則代替法律,所產生的悲劇結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張否定文人治國,推動法治、經濟、商業與科技的發展。

但是現實如何呢?當今中國的法治、經濟、商業與科技相比於數十年前已然有巨大進步,但是當今中國人的人文精神與之相比卻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對儒家的批判與新文化運動以來對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認儒家,強調摒棄。但是現在學者對儒家的態度已經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所以還是有偏頗的。

對李贄的誤讀

我只選出其中幾條。

一、書中寫道李贄對海瑞的評論:尊重海瑞,但是指出海瑞過分拘泥於傳統的道德,只是“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棟樑者。”,其實,李贄對海瑞是誇讚的態度。原文如下:

“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經歷歲時,棟樑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與果木鬥春,則花不如;與草木鬥秋,則實不如。籲!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節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棟樑者,如世之萬年青草,何其滔滔也。籲!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擬之!此海剛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

二、作者認為李贄沒有從根本上放棄以倫理道德為標準的價值理念,因此自相矛盾的言論隨時會在李贄的筆下出現。比如他贊成寡婦守節殉夫,但對卓文君的私奔,又說是“歸鳳求凰,安可誣也”。其實李贄是肯定寡婦改嫁、還有為愛情私奔的女孩;但是他也認為守節與否是一個人的價值選擇,表示尊重。

三、李贄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寫道“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禍。然而禍來又不即來,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嘆塵世之苦海難逃也。可如何!”作者便以為李贄是消極悲觀的,但是事實上李贄是一個樂觀主義的人。

以上一些觀點我看完之後似懂非懂,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之後才恍然大悟。特別是對於李贄,像我這樣的一般讀者,不會特意地去考察史料,很容易會誤以為李贄是消極之人。

歷史已經發生,我們見或不見,它就在那裡。以前聽到老師說學歷史的用處就說借鑑,但是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歷史的最大悲劇在於歷史悲劇的不斷重演。”細細想想,確實如此,令人感慨。

歷史就像一頭望不到邊的大象,我們這些回顧歷史的人是盲人。在不同的位置摸它,感知它為何如此,會得到不同的解釋,卻總是難以窺見它的全貌。高爾吉亞曾提出下面命題:

1、無物存在;

2、即使有某物存在,我們也無法認識它;

3、即使我們可以認識某物,我們也不能告訴別人。

乍一看明顯就說唯心了。但是我覺得有很有道理,妙不可言。特別是如果你把“某物”換成“客觀的歷史”,變成:

1、無客觀的歷史存在;

2、即使有客觀的歷史存在,我們也無法認識它;

3、即使我們可以認識客觀的歷史,我們也不能告訴別人。

最後還是推薦一下《萬曆十五年》吧,感覺挺有特色的,當然,反正我不敢全信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8

《萬曆十五年》、《中國近代史》是兩本歷史書,前者講明朝萬曆年間歷史,後者講清末歷史。

高育良為什麼成功?可能就是從這本書裡得到了啟發,本書著重說了六個歷史人物,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但將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表露無疑,維護皇權統治的“利器”竟然是道德,是禮,靠的是四書五經。於是催生出只講道德不_律的文官集團。

其實當時的問題就是制度問題,兩萬文官抱團取暖,內部又分派系,皇帝很多事情是左右不了的,比如_問題,當時一個二品大臣一個月俸祿只有一百五十兩銀子,更不要提其他的小官了,所以地方官收取“常例”,京城大官收受地方官賄賂,想要勵精圖治,大刀闊斧的改革,像_現在一樣實行依法治國,使各級官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更是難上加難。

禮雖然可以規範人們的行為,卻也是社會進步的巨大阻礙。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道德亦有陰陽。

海瑞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都知道,他是個大清官,抄家只有十兩銀子,但他斷案的標準如下,令人不敢苟同。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可以想象,以“禮”斷案可能得到真正公正嗎?百家筆記網文人也有陰陽,張居正在我的印象裡本來同他的名字一樣,的確張居正有嚴厲,為國盡忠的陽的一面,但同時他也有任人唯親,排擠對手,個人生活奢侈,放縱部下貪汙的陰的一面。

更可笑的一點是萬曆皇帝和文官集團關於立儲一事的.爭執,文官堅持立長子,因為長幼有序,萬曆皇帝一心想立自己心愛的鄭妃的兒子為太子,最終還是抵不過數萬名文官,也因此在萬曆十五年開始不理朝政,以老子的“無為而治”為藉口,不上早朝。說到底還是社會制度問題。

後來滿人入關,建立大清帝國,他們實行的重農抑商的保守統治。所以近代的屈辱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近代史那本書就不再寫了,這段歷史都比較熟悉。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9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作者選取萬曆十五年作為一個分界線,介紹了神宗萬曆,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以及清官海瑞,將軍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人的經歷,挖掘出這些看似風光的人物各自的經歷中隱含的的悲劇,從中看出他們所處的大明王朝表面繁榮下的無奈。

關於明朝,說句慚愧的話,如果不是因為這本書是寫的萬曆年間的事情,我對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萬曆是明朝的一個皇帝,明朝有段時間是萬曆年間而已。至於戚繼光,李贄,海瑞,張居正這些人在看這本書之前也只是知道他們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們其實是一個時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實中國古代對於社會機制的設計已經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動作。下面的文官機制也能基本上照常執行,它已經將自身內部的人訓練成了它自己的齒輪,不會因為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不合作就亂了套,哪怕這個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萬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認識到裡面幾個真實的人。在黃仁宇先生夾敘夾議的文字裡,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掙扎。印象最深的是萬曆皇帝,書裡雖沒有萬曆心理活動的描寫,但作者對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還是把萬曆個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現出來了,雖貴為天子,但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很多時候,他企圖用個人的力量和傳統習俗做抗爭,但強大的阻力將他推回。

萬曆在十歲那年登基成為大明帝國的主宰,由於年紀尚小,大部分的決定背後都有張居正的協助。他曾經勵志做一個聖明的皇帝,但得知張居正的真實面目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師矇騙了這麼久,他的世界觀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在隨後數次與朝廷文官的爭鬥中,也讓他心灰意冷。他發現了自己雖貴為九五之尊,但實質上不過是封建禮教的一面旗幟,是文官集團為了保護其所有權而創造的.符號象徵。

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者尚且如此,這個王朝還能走多遠呢?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已死,死後被大清算,家產抄了,兒子革職,所有的榮耀都被剝奪,甚至差點開棺戮屍。一個厲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舉國的重大決策的大權,卻淪落至此,子孫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榮耀多尊貴,現在就有多卑微,多慘淡。

其實張居正所厲行的改革,總的來說,對明朝還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權重和鋒芒畢露,威脅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遷,於是反張派必除之而後快,張居正怎麼也不會想到,是他親手為大明帝國走向衰敗埋下了伏筆。

讀史思今,時至今日,凡有爭議之事發生,道德就時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卻是陌生的,我們很少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道德卻成了人們口中的輿論導向和判斷是非的標準,由此觀之,這和幾百年前的萬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卻有教化之處。然而,受過教育的人應有獨立之思想,能夠明辨是非。願你我能以史為鑑,審視自身和社會,不做隨波逐流的跳蚤。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10

明史有“稅重民窮”之說。如果意在說明當日官僚貪汙百出,無力百姓被攤派的賦役過重,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言之成理。要是認為全國稅收總額過高而導致百姓貧困,則與事實有所出入。同期英國稅收約銀二千餘萬兩,和人口為三十倍的中國大體相等。“民窮”的根本原因不在國家的賦稅過重,而端在法律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的稅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大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

中國幅員遼闊,情形複雜。明朝採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著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以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中國傳統社會晚期的結構,類似“潛水艇肉夾麵包”——上面是一塊長麵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麵包,也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三個基本的組織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法制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

張居正精明能幹試圖經濟改革,申時行中庸誠信試圖建立和諧社會,海瑞奉行儒家傳統道德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戚繼光實幹主義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李贄清高矛盾試圖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觀,結果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或身敗名裂。就連九五之尊的萬曆皇帝,本有中興之願,但張居正死後被清算的形象反轉,天子家事又屢被臣下干預,眼看死後都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女人並肩長眠,早已厭倦在各種典禮上充當木偶的他也終於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國的'官僚們一意保持傳統與穩定,從而喪失了主動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徵在於依靠意識形態作為統治手段。其意識形態充斥了帝國的各個方面,無論從強度還是從廣度來說,都是空前未有。意識形態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計較個人私利,講求奉獻和犧牲,鄙夷物質利益。這樣,官員們過簡單樸素的生活也成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補助著體制上的欠周全。

單一意識形態體制所造成的困局還表現在,它不能承認自己自己存在問題,因為懷疑終極價值,就等於懷疑一切的基礎。如此往復,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執行者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必然是掩蓋之。在這個體制之下,因為終極價值理論上的不可懷疑和體制事實上的漏洞百出,整個體制事實上已經淪為一個形式:人人都在用陽的一面,也就是終極價值來掩蓋自己的陰的一面,也就是個人私利。當社會日趨參差多型之時,體制所要求的單一化,同質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齊劃一的集體開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為方式已經進入死衚衕,其必然碰壁。當現實基礎嚴重脫離體制時,體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強行將現實拉回原初的設定狀態。但是構成體制本身的官僚階層自身已經發生了改變,其行為也有所偏差,最後的結局必然是體制的分崩離析。

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既無資本主義發展的組織能力,也決不願私人財富擴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為王朝的安全之累。這種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演變為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萬曆十五年公元為1587年,距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職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標準,則前後想通。1840年的鴉片戰爭,其情形仍與1587年相去無幾。

中國傳統社會無法區域性改造。過去政府與民間的聯絡著重於尊卑男女長幼,純考科舉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舉之後,上層機構與下層機構更為脫節,滿清之覆亡,更無可避免。

民國肇造後,軍閥割據,也是當然趨勢。新的力量還沒有產生,過渡期間,只能由私人軍事勢力撐持。這私人軍事勢力,限於交通通訊等等條件的束縛,也只能在一兩個省去裡有效。省區外的競爭,更釀成混戰局面。

國民黨專政期間,創造了一個高層機構,總算技術了軍閥混戰,但是全靠城市經濟維持。

共產黨的土地革命,在農村中創造了一個新的底層機構。現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底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絡,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而潛水艇夾肉麵包的結構,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氣地理關係的影響。

自小讀史,常有中國不如別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維新,幾十年內就凡事做得頭頭是道,而中國似乎越做越糟。現在才看的明白,中國文化是亞洲大陸地理的產物,歐美和日本的物質文明有他們海洋性國家的經驗;況且每個國家發展,也有他們先後程式,而其中最大的差別,則是現代先進的國家以商業的法律作為高層機構及低層機構的聯絡,落後的國家以舊式農村的習慣及機構作為行政基礎。

傳統日本好像很受中國儒家學說及佛教的影響,但是因為它國家低處重洋,對外安全,無須中央集權,與中國的結構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國內組織已經商業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進,其實則是長時間的演變,最後出頭露面而已。

因為世界工商業技術的進步,所有國家都要從以前閉關自守的形勢,將社會生活方法作徹底額改造,以期適應新的世界金融經濟,中外無可避免。西方的民主與自由,以“市民特權”為基點,和日本的大名政權,授權於藏元的情形類似,所以改造比較容易。中國立國以來以貧民及小自耕農的經濟立場作基礎,農村內部複雜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國所稱“一國兩制”,驟看起來好像是一種宣傳工具,但是荷蘭初成的聯邦制也實際上是“一國兩制”的表現。英國以兩種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為司法的基礎,利用司法制度不聲不響地使社會融合,也是漸漸由“一國兩制”造成一國一制。但是“一國兩制”不是沒有危險的,美國開國時以保障人權為前提,卻又因聯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隸制度,終發生內戰。

在技術方面講,這一國兩制的實行在中國必有很多困難,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國過去在漢朝以儒家籠括髮夾、到家及陰陽家的思想,在隋唐時代又籠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統一。可見時勢需要,即不成能亦成為可能。

總體而言,《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就扯上了一個道德問題。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變妥協,如果道德上的爭執持久不能解決,雙方的距離越來越遠,則遲早必導致於戰爭。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11

我曾經以為《萬曆十五年》會是一幅巨集篇巨構的歷史,就算不滿眼艱澀的文字,也該是難逃作者的主觀臆斷落了下乘(這也是我不喜歡讀歷史評論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夠客觀)。但顯然,是我胡亂猜測了。

這本書初讀顯得瑣碎,你甚至不覺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無奇的講一個故事,甚至有點無聊。

但到了後面,你開始被它吸引,於平淡中跟著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過去,竟有點欲罷不能。

看書喜歡窺探作者的三觀,企圖找出作者的狹隘和洋洋自得。然而這次只看到作者對歷史的悲憫、清醒的目光以及高遠的視野。這絲毫不誇張的文字,突然讓我懷疑:是作者沒有斐然的文采,還是不屑炫技,只想安安靜靜地講好一個故事?

再說故事。

我們總宣揚人定勝天,認為這樣才算英雄,作者卻讓我們看到到歷史的偶然與必然:歷史大車輪下,很多人物被裹挾著前進,根本無力反抗。真要反抗未必會失敗,只是難如登天!自動開啟hard模式,何苦?

歷史人物也是人,不是歷史課本里的`寥寥數語,萬曆皇帝,海瑞,戚繼光,張居正,他們未必沒有爭過,沒那麼高尚,也沒那麼不堪,但最終也未能扭轉歷史的潮流。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黃仁宇一生經歷了太多,對歷史有一種天生的悲憫和冷靜,者註定了這本書的成就:很多人寫史讀史,卻最終陷入偏見,客觀是最基本卻最難做到的。黃的高度,黃的經歷,足以讓很多人說一聲佩服,讓很多人汗顏。

至於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沒有了興致,罷罷罷,不講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