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2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4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

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屬平淡的一年。著者以萬曆皇帝、首輔大臣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以及李賢為線路,通過描述幾人的生平歷事,來翻開萬曆及大明王朝的歷史。萬曆十五年,在當朝朝廷發生了若干歷史學家易於忽視的事件,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表面上看來,是歷代王朝所在平常的事情,但有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卻對未來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看《萬曆十五年》第一遍的感受是以德治國也許是理想中的治國之略,但是在實施時,卻是與社會制度、社會發展不相適應。至少來看真正實際治國之略是以法治國,輔以於以德治國,法律至高無上。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執政者卻依舊固守原油的固封道德治國,不思創造新的制度,只求平衡穩定。又是既得利益集團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停步不前,固守舊德,致使新的思想、新的創造無法施展,隨之大明帝國落伍與世界潮流,直至改朝換代。

萬曆十五年,提及兩千年前的孔孟之道,在過去曾經是領導和改革社會的力量,至此已成為限制創造的牢籠。龐大的帝國,不依靠公正而周詳的法律,卻依靠固化的道德信條;各人行動全憑儒家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萬曆十五年,1587年,西班牙艦隊征戰英國的前一年,通過對這一年幾個人物看似平常事情所寫,卻對以後乃至民族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萬里中樞集團固閉自封,不聞世界之事,是以落伍於世界,是以隕落的淵源。不過終究是上層建築的發展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勢必為歷史所拋棄。今日之於我們、民族、國家、企業、個人,亦於如此!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黃仁宇

黃仁宇所寫的《萬曆十五年》與以往我讀過的所有歷史類書籍都不大相同。“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他先以萬曆十五年這個“平平淡淡”的一年講起,一開篇就給讀者留了一個懸念:既然平平淡淡,那為什麼還要用一本書來寫呢?這問題的背後是作者想展現出來的野心。用吳曉波的話說,就是“你即便在大海的任何一個角落舀起一杯水,我都能告訴你整個大海的祕密。”

黃仁宇從僵硬的中國歷史身軀中取出一小段,在現代的顯微鏡下細緻觀摩。

我讀完這本書便發現,萬曆十五年“隱瞞”了太多太多的故事。統治者萬曆皇帝,大學士申時行、首輔張居正、模範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抗倭英雄戚繼光等,這些人物時間交叉往復,人物彼此之間也發生某些聯絡。通過人物我發現了一些祕密,這就是我開篇所引用的`話的具體體現。

我還發現萬曆十五年雖是平淡的一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了。或者不應該這麼說,應該說王朝的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黃仁宇是以這麼一段話結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不得不說,黃仁宇以一個“大歷史視野”去看歷史,使得他的書在同類書籍內脫穎而出。不過,雖說黃仁宇的這本《萬曆十五年》佔據歷史類書籍銷售榜首二十年,但在當時黃仁宇寫出這本書後,被一些史學家說不夠嚴謹,黃仁宇本人卻有點得意地寫道:“不時有人說及,黃仁宇著書缺乏歷史的嚴肅性,他們沒有想到,我經過一段時間奮鬥才摒除了所謂嚴肅性。”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3

《萬曆十五年》本以為是一本描述這一年的故事的書,但卻是一本精細的歷史讀物。讀來歷史人物的形象躍然紙上,人物畫像如同VR的影像般清晰。

故事中的主人公萬曆和幾個重要的配角,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人在歷史中都聽過的英雄故事,部分被編排成了影視劇。其中最喜歡的應該是戚繼光系列的故事劇。但《萬曆十五年》並不是在講愛國含義的一本書,而是一本明朝亡國的喪書。這一年發生的大事件已經是明朝指數級下滑的重要標誌了,以致於30年後被滿清所替代的初始。

立國之本在於人,人之管理在於體制,體制的建立在於國君及高階行政管理層,在朱元璋(洪武)建立明朝後的200年,文臣管理朝政的體系已經變得異常成熟,幾乎很難有武將的立足之地,更別說對於興武的期盼,以致於戚繼光的故事看起來激勵人心,但背後的政治和管理格局註定有悲催的解決,正如他人生的結尾過的並不如意。

而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則各有特色,在異常敏感的君主時代,位極人臣時的權術體現的淋漓盡致,也是中國政治形態的最好體現,以致於在清建立後在政治形態影子依然擺脫不出這種政治影響。重要的故事環節都的要圍繞著萬曆皇帝的意思做事情。當然不可避免的,在組織管理越高的層位越需要這樣的官場技巧來讓政令得以實施,並且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政治團體,正如巴納德的《經理人員的職能》中所說的,任何一個組織,都必須重視其中的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所謂的`非正式組織便是官員私下裡的同僚集結。也可以理解為陽與陰。

李贄的出現讓這本本來是政治故事的書增添了些許哲學意味,一談到哲學便離不開孔孟哲學及易學,及在明朝發展至盛的心學,只是本場的主角是李贄,而非王陽明。李贄在生命的最後解讀《易經》,也算是中國哲學家在生命最後對於哲學的貢獻,無一不是想用自己的人生去體會《易經》的奧祕。而本書的作家黃仁宇先生,也在字裡行間表現了一陰一陽的關係,包括對於萬曆朝政的點評,也包括清朝對於明朝的取代,極陰而陽,陽極而陰的規律的認可。也是本書中哲學意味深長的一點。

萬曆的第十五年走在了太極陰陽魚的中心點,萬曆在位48年中明朝最後的氣數逐漸走向消亡,充滿了無奈與嘆息。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4

雖然還是不明白為什麼命名為《萬曆十五年》,雖然還是不清楚什麼是大歷史觀,但是呈現的是立體的歷史,立體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歷史教材或者歷史電視劇。就比如戚繼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盤根錯節的政治中,穩如泰山、步步高昇,難道只靠軍事才能、愛國熱情可以做到的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歷史,但我從歷史中讀到歷史時代賦予歷史人的`枷鎖,卻掩飾不了首先是作為人的本性,萬曆作為皇帝,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宮囚籠;作為一個男人,喜歡誰都要被人管束,想給老婆送禮物都要打白條;作為一個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慾都要被人指指點點。一個想要贏得身邊人、天下人的認可,卻感覺力不從心、無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個人,張居正、申時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歷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覺王陽明活得最明白,過得隨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現代房車還房車的轎子……古人真會玩。

這本書可能以後再讀時會有更深的理解吧!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5

其實不算認真看完,只是快速瀏覽。裡面很多故事已經有所瞭解,因此對我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書末的“《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說白了就是,把明朝這段歷史置於世界大背景下,然後再把時間長度拉長到數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觀上無法看到的東西。

對於當時中國的日漸衰落,以及中國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實都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上學時候學了無數遍的“生產關係不符合生產力的發展”。

具體點說,什麼民主 自 由 文明什麼的,都是建立在一種東西之上,那就是“契約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礎。這一點,有賴於商業的發展,翻過來又能促進商業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目前國內都說“經濟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種先進的生產關係在一開始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到了瓶頸期,生產力的繼續發展就會受到限制,而這時,就會產生促進生產關係改革的呼聲。

黃仁宇還談到了市民階層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進城鎮化的時候,有沒有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壯士斷腕的勇氣。聯想到前段時間廣東發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約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於北方的,這既是南方商業發達的結果,也反過來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要實現富強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遊牧氣質和小農氣質去掉,除了大力提倡發展經濟外,如何改革上層管理模式也是今後面臨的一大問題。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6

歷史學領域,向來就是一個意見不同,紛爭不斷的學術領域。但是無論如何,思想的衝突還是有益於文化的進步與發展——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一書,即是為明代歷史的研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更準確地說,是為了歷史學領域提出了一個應當注重的話題——“大歷史觀”。盡然,書中的一些觀點不會被通篇認同,但是其意義,可謂是一次理念上的革新。

正如書中所說,1587年,在中國則為明萬曆十五年,次歲丁亥年,所發生的要事可謂寥寥無幾,而其程度則以震撼全國朝野上下的事件,則更顯得屈指可數。整個國家都在承平與祥和的氣息中度過。然而,史官與歷史學家都沒有注意到,儘管沒有關於要事大篇幅的記錄,但是在他們筆下的一次次集會、早朝、經筵、會議、談話,在大量日復一日的枯燥文字之中,我們的王朝正在經歷著它的潛移默化的改變——而一般而言,潛移默化的改變,其影響甚於一次集中的矛盾總爆發。事實上,在1587年所發生的一切,昭示著明王朝已經失去了一次關乎它未來命運走向的變革機會,並且步入了它命運的最後一段路程,走向了衰亡。

能夠維持國家運轉的,有幾種東西——其一,乃是完善的制度,就如同今日之美利堅,無論官員如何之平庸,但是由於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那麼整個國家還是在欣欣向榮地發展著;其二,乃是社會道德的制約,道德雖是無形之物,然而卻是一種巨大的約束力,統治者如果能夠靈活運用道德力量管理國家,那麼儒家“大同”的構想就能夠全面實現了。其三,也就是潛規則。這種構成於各種集體的規則,成型與完善與各種遊離與法令與條例之外,雖然它不是標準的形式規則,但是仍然是維持文官平衡的`重要點。現在,我們的大明王朝雖然集這三者於一身,但是第一種,即制度,已經顯得死板而不合時宜,既無法控制地方,又無法領導中樞。所以,留給萬曆皇帝和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們的,只有軟弱無力而缺乏條理的儒家道德與官場內部籍以維持秩序的潛規則。

制度的不適用是本朝最大的特徵,也是整個國家的悲哀之一。緩慢而缺乏效率的政府、充斥著各種關係鏈條的人事考察,等等等等都使得我們的明朝對於國家的治理只能夠維持到“平穩”而無法將其晉級為“盛世”,一旦戰爭來臨,整個國家都會由於排程不一與指令相斥而混亂不堪,1619年的遼東,正確的證明了這一點。

當制度不堪修補,社會的推動力已然消失之時,再強有力的改革也顯得無濟於事。用書中結尾的話來說,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這些人,雖然擁有著不同的抱負與藍圖,但是由於整個國家已經沒有了動力,那麼“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是宴安耽樂,首輔的調和或者是獨裁,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還是習於苟安,文官的貪墨舞弊還是廉潔奉公,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取得有意義的成就。”並且書中還提到,整個國家的悲劇所造就的結果,就是一個個個人的悲劇——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則身敗兼名裂。這些小成分,構成了整個國家的悲劇。

今天,當我們回顧這段數千年前的歷史時,也許更會對於人物在整個歷史環境下的處境而唏噓感嘆乃至同情。因此,我們也應該以更高遠的視角,去探尋那些人物心理中複雜而不為人知的一面。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7

讀完此書已有一段時間,一直想分享些自己的體會,卻一直不知如何下筆。

1587年,為萬曆十五年,從傳統觀點來看,並無大事可敘,但黃老卻從發生在此間一件件極其微小的事件,窺見了蘊含其中明代的大歷史走向,見微知著,一葉知秋......

以人物為主線,從其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少年意氣風發萬曆皇帝;朝堂之上與廟堂之下判若兩人的時代大改革家張居正;憂患為國卻性格優寡的首輔申時行;抑有脾氣古怪卻剛直不阿的清官海瑞。從中瞭解了人物的兩面,歷史的多面,在人物性格與其仕途沉浮之間去感受一個時代的風雲動盪與發展趨向,無論哪個時期,都沒有完人,但卻有一個正當時可以改變歷史走向之人,此人必定遭受眾多議論,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必定會在青史之上留名,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身處其中,名留其外。

大歷史觀,無外乎站在一個長隧道之外以一個大的觀感去看待歷史,不拘小節,著重對歷史趨勢的`研究與探索。掌握此方法,可以避免許多研究上的不必要的多餘雜質,從而更加清楚的明白歷史研究的目標與任務。

總而觀之,以大觀小,讀史明智,成王敗寇,如是而已......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8

初讀《萬曆十五年》,幸而,這顯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作者運用了平和的記敘手法,這點倒是讓我想起了曾十分愛看的《易中天》品三國,當然這本書更嚴肅一點,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我們置身於明朝之殿,以及其錯綜複雜的利益爭鬥,人情善惡,和讓萬曆及讀者都有些倍感無奈地政治體制,文官體制。

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但就像風暴前的平靜,又如同作者黃先生所說:“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萬曆皇帝10歲登基,在位長達48年,又有張居正這樣的能臣亦或是奸雄,這不禁讓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樣是幼年登基,在位時間冠絕該朝,同樣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卻為何命運迥異,一個被認為是明朝衰敗的根基所在,一個卻開創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對萬曆有著深遠影響的大學士張居正。

在萬曆年幼時,張居正在危難之際保全了皇室的安全,並進而成為首輔大臣,對於萬曆的種種事物牢記於心,他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識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統治制度,隨著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越發顯得不合時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萬曆即位以後第一個欣欣向榮的十年。但我認為,也正是他毀掉了萬曆,張居正權傾朝野,組建利益集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頗有鰲拜功高蓋主的味道,為積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隱患的種子。而萬曆皇帝呢?對於張居正他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是懷有對前輩的尊敬,還是對他龐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賴,有所依仗,還是對於這位朝中具有無可比擬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 張居正去世半年後,因為各種言論,彈劾對張居正的衝擊,讓這位親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對他的信任簡直就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張居正和馮寶,萬曆年少時最為親近的兩人,後來都不得善終,這對萬曆的心理上覺得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和難以磨滅的創傷。

另一個讓萬曆變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讓他倍感無奈的政治體制——文官體制。身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個“活著的祖宗”。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以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不僅是正統思想,更是統治思想,本來這是帝王用來喝令權臣,統治天下的思想利器,個人認為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飛亦或是《水滸》裡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擺脫這一思想,但時至萬曆,已經變成了萬曆想勵精圖治的巨大障礙,沒有統治,只有約束。萬曆無能為力,只能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朝政,對待群臣所謂的道德壓力,於是開始了不理朝政,不思進取的萬曆年代。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但以秦國商鞅變法為先,統一全國,依法治國的效力可見一斑,但秦國又迅速地覆滅,秦王的橫徵暴斂,濫用勞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個朝代的後半期又不是這樣?我認為當時的人文思想沒有統一,沒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縛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不僅僅是一種人文思想,更是一種統治文化,一種將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統一的利器,是一種帝王之術。古代科舉制度的論題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書五經之類為題,而一般不以時事政治,怎樣具體的治理國家為題,因而這種道德至上的風氣一直伴隨著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重德輕法的弊端便是許多行政,經濟,管理問題變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綱上線,難以以統一的'數字化標準來衡量好壞,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書中評註道:“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

萬曆雖也曾有雄心壯志,但終究還是一個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縛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雖在位長達48年,但長期不理朝政的他還是留下的罵名與非議。 當我們徘徊於王朝的興盛與沒落之間,我們是否能夠迴歸歷史,正視歷史。本書留給我們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與法律的關係,顯然萬曆的悲劇說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謬之極,但反觀當今社會,我們擁有了比那時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師這一職業,但顯然道德的缺失又成為了一大問題,道德問題無法通過規章條例來硬性規定,如同小悅悅事件的冷漠路人,他們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種悲哀?是否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精神?那怎樣才能找回社會所應具備的基本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這又是一個當今社會繼續思考的問題。

當我們行走與歷史與現實之間,我們是否能以史為鑑,哀之鑑之。萬曆的悲劇我們不會重演,但我們應積極思考現代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問題,避免成為下一個悲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9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閱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閱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裡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閱讀。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裡,應該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閱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閱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閱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閱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現在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說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悲劇,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希望通過閱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0

出乎意料的一本書,實在對中國古代史不感興趣,經古代文學史老師推薦閱讀,也算一個有意思的體驗。

全書涉及了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主要由明神宗、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幾人的經歷為主要線索。選角看似無意實則大有門道:神宗是皇權的代表,張居正則是相權失敗的典型,相對的申時行卻是相權與皇權和解的象徵。海瑞作為明朝有名的'清官,實則從全書來看此人成就不高不過是一個證明本朝吏治清明所需要的標誌;戚繼光當然是明朝軍事力量強大的標誌;李贄……私以為作者沒有選擇其他明朝的思想大家,而選擇這位“奇葩”不單單是因為其思想的矛盾性,而是因為這樣的矛盾性剛剛好與全書的主題相契合,正應了首尾圓通的那句:“萬曆十五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但這又是象徵著明朝盛極而衰的一年。

此外,全書又以“陰陽”為主題包裹著整個萬曆年間的是是非非。

而“陰陽”二字,在本書中所指又有多重含義。一來陰是官員處事的圓滑、乖巧以及官場的生存之道,相對之陽則是官員在外或者對上的表現,也就是符合社會要求的一種“標榜”。二來陰則是指國家執行的內在規律,其中包括思想、文化、倫理、道德……陽也是皇權、政治、商業等巨集觀現象。

其中韻味,不再贅述,三言兩語,聊表愚見。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1

萬曆十五年,是按陰曆,若按陽曆是公元1587年,但實際是1587至1588年初。

第一個要講的自然是萬曆皇帝,他生於1563年,死於1620年。9歲登上皇位,是為萬曆,所以在位時間是1572-1620,共48年。

從年齡上來看,他剛登上皇位時,需要多方協助,於是引出第二個重要的人物——張居正。

張居正死於1582年,1587年時,他已經不在世5年了。他的繼任者是張四維,但是很快因為患病,一病不起。而另兩位資歷深厚的馬自強和呂調陽也相繼病死,所以就把第三個人物——申時行推到了首輔的位置。雖然資格最淺,但得機會垂青,所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申時行1583年上任,到1587年時,他在任四年。1591年,他被迫離職。

第四個講的是海瑞,他是1587年11月13日離世的,而第五個人物——戚繼光雖然是1588年1月17日離開人間,但按陰曆算,是萬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最後一位——李贄,如果我們非要和1587年進行關聯的話,他是在一年後的1588年剃度為僧了。

簡單說呢,這書就主要是寫了一個皇帝——萬曆,兩個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三個忠臣——清官海瑞、武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

1587年表面四海昇平、無事可記,但實際已彰顯了大明的終結。當時萬曆只有24歲,按說是風華正茂的年齡,但是什麼導致他從勵精圖治變的心灰意懶,甚至於連最後30年都不上朝了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他不能傳位於自己最喜歡的女人生下的兒子,當然他也不能給予這個女人皇后的名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張居正有關,萬曆從張居正身上看到了陰陽之分,我認為就是高尚和自私吧。有時想想,這是人性,肯定每個人身上都有相應的成分,只是所佔比例不同而已。由此,萬曆感到心灰意冷,從而消極怠工。

這六個人,在同一種機制下,雖然分屬不同的職位,但都被機制所挾制,哪怕是貴為皇帝的萬曆,其中主要的利益集團就是龐大的文官系統。這一年,若萬曆勤於政事,那麼有很多事情也許可以有所改變,但是各種因素綜合影響導致如此的結局。在國內,1601年努爾哈赤創立了八旗制度,為後來征服明朝做下了準備。而在國外,1587年——西班牙徵英的前一年,那自然也是準備的一年……

在牛年春節的這段時間,再讀一遍《萬曆十五年》,上一次閱讀是20xx.11.05,看的是珍藏版,增訂紀念本。回首之前,我經常會發現自己做出了許多錯誤的決定。尤其是對照投資上許多個股的走勢,努力思考當時的想法和為什麼做出那樣的決定,再反思發現雖然不能全部避免,但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希望牛年正式開市後,我能更認真的思考然後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2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萬曆十五年》融入作者黃仁宇先生對歷史研究的經驗和個人經歷,以“大歷史觀”分析了明代萬曆年間對後期帝制發展的“結症”原因,對後世以史為鑑,知歷史興替產生了重要影響。

書中講述了幾位在萬曆年間舉足輕重的主要人物事蹟: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權傾一時的首輔張居正、有著中庸之道的大學士申時行、歷史官僚楷模海瑞、抗倭名將戚繼光、思想知識分子李贄,作為上層統治階級的他們,無一不在為身陷泥濘的帝國而掙扎著,可最終卻深陷困境,因而可以從這些細微小事發現明朝那個時代產生“病歷”的歷史“結症”。

在《萬曆十五年》中的眾多人物當中,萬曆皇帝作為明代帝國的一箇中心人物,許多事件的發生或多或少與之相關,首輔張居正和大學士申時行,他們作為整個統治階級的政治輔助者,與皇帝有著直接關聯,而張居正這一核心的衰落,一定程度上對萬曆皇帝之後的統治態度產生影響,也是萬曆年間“病歷”結症的原因之一,而從海瑞心中極端的道德主義關,我們又能夠從其中窺見一些在基層政治和財政方面的細小根源,戚繼光的相關事情又可看出明代在軍事管理方面的問題,最後的思想家李贄則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困境中的表現。他們六個人反映了處於統治集團不同位置上所能行使的權利和能夠對社會所做的事情,而其中實施治理方案產生的阻力則可以歸結為萬曆年間“病歷”結症的主要根源,即制度上,思想上等的內在阻力。在整個文官集團中,除了申時行,遵循中庸調和的儒家之道,按照文官意志實施治理政策,其他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更改了制度,試圖改變當時的治理狀態。他們作為統治階級的上層官員,內心都存在著一定的政治抱負,也曾試圖改變當時的症狀,然而歷史的根源——腐朽的制度以及對思想的禁錮,並不允許他們有所動搖。當然,鞏固這一切的是那些有著相關利益官員組成的文官集團,他們擔心和不滿的是治理改革所帶了的利益受損。因而,整個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每個人為了自身抱負和利益的實現,與其他相關聯的人員或多或少的有著牽扯,無論是有著巨大權利的首輔張居正,還是堅守中庸之道的大學士張居正,亦或是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他們都試圖在與文官集團的相互牽制中脫離帝國陷入的泥濘,雖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都難以脫離整個時代的牽制,以至於上至統治階級,官吏人員,下至黎民百姓都成為腐朽制度的犧牲品,縱使能有著力纜狂瀾的清廉官員,也難以扭轉整個封建時代的發展年輪。

《萬曆十五年》展現的是萬曆年間發生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卻是產生“結症”的顯耀表現,但由於事小,不能夠被當時人所重視,或是難以正真去解決。這一切的發生,所不得不分析萬曆年間的時代背景:小農經濟為主導的小農文化,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這一切的`落後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因而上層統治者所要改變的治理政策亦不能符合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顯然可見這一改革背後有著重重阻力。

最主要的是,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並沒有真正按照法律來實現社會規範,其主要依靠的是道德和禮儀上的思想約束,即受封建禮制的束縛,因而那些有著對禮教強烈追求的人受到極力追捧,而由此產生的最大影響就是各個有著相互聯絡的文官形成的統治集團內部沒有制定形成一個統一規範的法律體系,進而統治集團內部各自站隊分化,各持反映不同利益的政策。

書中封建王朝“結症”的根源離不開思想的禁錮。此時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影響歷代王朝的儒家思想,其甚至對今後社會的思想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書中講述的思想家李贄正是發現了當時社會儒家思想逐漸教條化,(亦或說逐漸僵化),想要進行儒家思想的改革,他提及的個人思想的解放正是對當時思想禁錮人的一種強烈批判,雖在一定範圍內產生影響,但終究如同那海邊的泥沙隨流而逝。

總而言之,思想上的禁錮以及制度上的腐朽阻礙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道路,這也導致了整個社會以道德取代法律的治理策略,進而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也處於一個低下的狀態,以至於整個社會並沒有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而是逐漸走向衰落。

書籍並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淨的精華儲存起來。——彌爾頓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3

一直以來,我就對中國歷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中國古代史。通過文字記載,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樣東西是貫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驚歎不已的各種手工藝,現代有歎為觀止的高新技術,這都是人的智慧的結晶。而人的智慧也體現在治國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一句話就很明顯地道出了歷史的重要性。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我在閱讀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對明朝的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進而閱讀了一點明朝的歷史著作。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瞭解的並不算多。對於明朝,總體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較荒唐,宦官比較勢大。看了這本書後,我對歷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觀。無論是哪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他們並不是教科書上描寫的那麼不堪,或那麼完美,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歷史巨輪下的拼搏者。

統觀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採取傳記體鋪敘方式展開了對明朝萬曆年間的六位重要歷史人物故事的描述,全書共講述了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這些人物都個性鮮明,作者之所以以他們為故事主線,大概也是因為他們在明朝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又顯得是那麼渺小,在時代面前他們都是芸芸眾生,自身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限定了發展軌道,他們試圖打破它,卻發現到頭來一場空,因為所有人都被時代裹挾著前行。

萬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個時代的中心,是那段歷史的主宰者,因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權,然而事實上,他是最可憐的人,他所處的時代是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的時代,他所處的時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學深刻影響的時代,所以他有“人慾”則不達,一是受文官集團勢力的牽制,二是受他內心思想的羈絆。他從小所有的教育與文官集團集體認同的道德標準如出一轍,這些從始至終束縛著他。他試圖打破這個無形的牢籠,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要那般絕情的清算他,但最後這種種在後人看來竟像個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氣而已,這種報復行為對於他自身獲得真正的自由沒有任何裨益。身為皇帝又怎樣,時代決定了他的命運。

張居正想要中興明朝,整頓稅收,大權獨攬時尚能推動少量地區執行,卻觸動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所以他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復原樣,自己也身敗名裂。

申時行吸取了張居正的教訓,不再強力推動,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協調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做好事情,卻只是小修小補,還被文官集團罵道德不夠。

海瑞選擇相信德,過的一貧如洗。但受時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據德,而非法律。同時他太扎眼,為整個文官集團所不容。

戚繼光非常現實,從小兵用的武器、戰術,到治軍方略,戰略戰術,都按照實際情況來。該送禮送禮,該送美女送美女。即使這樣,在他的靠山張居正倒臺後,他也被迅速罷官。

李贄的.悲劇,不在於最後的自殺,而在於他從來沒有圓融一體,自身思想前後矛盾。他希望能彌合文官集團的私慾和道德,這幾乎不可能。

《萬曆十五年》裡的每個人,就這樣在激盪和反抗中走完了一聲,迎來最終的大失敗。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提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可以說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從簡單的、看似毫不相干歷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個明朝社會所遭遇的空前危機,引起人的深思。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4

李約瑟難題中對古代與近代中國與西方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區別進行了提問,公元十六世紀及以前,中國人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而近代科學卻產生在十七世紀的西方,中國古代近代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深思。

這一轉折點正處於16世紀中期的明朝,《萬曆十五年》從萬曆皇帝、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等角度講了明朝末期萬曆皇帝朝中朝外之事,更多的是把行政制度、財稅制度與中國古代儒學修習系統對人對社會的'莫大的影響力之間的統一思考和綜合討論。

貫穿全書的,用作者的觀點來說是道德束縛力在中國社會特別是明代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知識分子階層和文官體系的支撐和矛盾來源,書中說明了16世紀中國社會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衝突的側面形態。責編傅璇琮也曾表示:“這本書的撰寫,確實拓新了我們看待歷史、觀察社會的眼光。”我想,讀這本書,可以培養自己觀察、分析社會的能力。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作者關於歷史觀的部分意見。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才能趕超先進、重塑輝煌,才能迎來日新月異、鳥語花香的科學春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