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有感(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論語有感(精選15篇)

讀論語有感1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閱讀。《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後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論語》這本書。

在書中子曾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飯,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呀!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破陋地小巷子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可是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的高尚呀!”是呀,在現在生活安逸,收入不斷增加的今天,人們不是住在高樓就是住在大廈裡,還有誰願意住在那破陋的小巷子裡呢?就算是住在小巷子裡的話,也不會像顏回那樣好學的。所以我們應該多向顏回學習。

子還曾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可以同他談的話,卻不同他談,這樣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談的話,卻同他談,這就是說錯了話。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也不會說錯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常常會有這樣的事發生,以前甲和乙是一對好朋友,有一次甲生病沒來上學,晚上放學時,老師讓乙把學校發的通知告訴甲,可是乙回家後卻只顧自己玩,沒有去告訴甲。甲知道後就再也不理乙了。以前有兩個人是鄰居,有一在,一人問另一人要不要一起去旅遊,另一個想也沒想就同意,可是回家後他的媽媽不同意他去玩,於是他立即改變了主意,不願意和鄰居去旅遊了。

從這兩句話中,我懂得了,做人應該說話算話,不應該出爾反爾!《論語》裡面的知識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讀論語有感2

在一個涼風習習的早晨,我坐在書桌旁,打開了一本叫《論語》的書,並開始我津津有味的國學閱讀過程。國學的閱讀是個艱辛的過程,沒想到幾個簡單的中國字的組成,竟包含了如此深奧的道理。我通過一字一句的理解,總算讀完了這第一篇文章,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只依據利益做事,不然的話就會招來許多怨恨。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大哲學家孔子以前這樣告誡一些有貪財慾望的人:“放於利而行,多怨。”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只追求利益,而看不到良好道德品質方面的東西,就會遭到許多人的討厭和怨恨。

我將這篇文章的註解及故事看完後,不僅想到,只依據利益做事,這卻是現代社會上很容易發生的一種現象。由於金錢和地位對事物的侵蝕和衝擊,讓許多浮躁的人禁不住如此誘惑,便拋棄優良的傳統及道德修養,品質上出現瓦解現象,漸漸地開始不停地抱怨,慢慢的唯利是圖。今日何不然!所以我們做事不能只講利益,還要看做這件事是否在道德的準繩上,是否對大多數人是有好處的。

想到這裡,我不禁面紅耳赤。記得有一次秋遊,我同學讓我幫他買一支棒冰,他在搞衛生,我答應了。但是由於天十分熱,在買回來的路上,我忍不住將他的棒冰也吃掉了,這種見利忘義的行為,讓我吃到了苦頭,這位同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再不理我,也不願意幫我。

《論語》中的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個幾千年前古人都知道的道理,這也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國學的精華和魅力。幾千年的中華傳統是通過國學世代繼承下來的,所以我們要繼續將國學深入的理解,將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讀論語有感3

“少年”,這個詞令我想到了無憂無慮,令我想到教室裡一張張可愛的笑,更讓我想到在操場上追趕太陽的身影。在我眼中,一切的一切,都充滿著燦爛與活力。

“書中自有黃金屋”。《不讀論語枉少年》中記載的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間的事,作者的語氣十分幽默,此書也是很有趣的。

書中描寫的孔子已經足以讓人大跌眼鏡,“他”不再是那個只講文言文的死板老教師。孔子在作者的筆下進化了,他幽默風趣。

這本《不讀論語枉少年》真是讓我哭笑不得。有人曾經說過,令人哭令人笑的書才是好作品,這本書雖然是一位年僅12歲的小女孩寫的,但是從故事中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讀出小女孩的心聲。

作者筆下不僅有孔子的可愛,他自己的感悟也毫不遜色。

我曾經讀過一本關於朱文璋的《明朝那些事兒》,它的作者和《不讀論語枉少年》作者的言談風格幾乎一樣。一面寫故事中主角的可愛,一面又寫了作者的心中可笑心態。

《論語》是“四書”中的一書。裡面所記載的是孔子和孟子的言行,後被孔子的弟子整理出來的。裡面告訴你學習方法、修養以及學習態度。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本《論語》是儒家的心血,裡面的句子都是精華,會令人受益終身。

《不讀論語枉少年》是本挺不錯的書,文中沒有任何推薦《論語》的字眼,但寫了作者讀完《論語》的切身感受。

《論語》、孔子、孟子。偉大的民族文化。

讀論語有感4

七月,盛夏。日子波瀾不驚,此時,窗外雨水滴答,清脆悅耳。雨點濺落在窗臺上,風吹著雨絲穿過窗戶,一陣涼意。這樣慵懶的時刻,捧一本書,在文字裡度過。此季的主旋律,源於一本《論語》。

書桌上,靜靜地躺著《論語》,思緒又飄到了剛剛接觸《論語》的時候。記憶裡,簡陋的國中課本,我還是一隻小小的毛毛蟲,不知道鮮花的芬芳,懵懵懂懂的跟著老師讀、念、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當時的感覺很困惑,天天做作業,不是複習就是預習,哪來的愉悅?

現在想想,那時雖讀《論語》,始終一知半解,參不太透。偶爾提及,只是人云亦云的胡謅幾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耳熟能詳的句子。後來,偶遇舊書攤,附庸風雅地淘來一本線裝的《論語》繁體本,一行行繁體豎字,硬著頭皮讀了一遍。說實話,那一遍沒讀懂什麼,只讀了一些表面的文字而已,得出結論:《論語》難讀!在沒有小說看的日子,偶爾也會翻翻那早已發黃的紙頁,只是依然無法讀懂其意!

再讀《論語》,正是于丹熱播的時候,那個時候不叫讀了,是看。于丹教授聲情並茂的解讀,我又一次翻開那本《論語》,泛黃的書頁由於歲月的風蝕,留下了時間的滄桑,失去了特有的那種書香,有些黴味,但這並不影響我徜徉在經典裡。那些日子,孔夫子親切得猶如鄰家老伯,“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也不再深不可測、高不可及,那些似曾相識的警句、良言迎面撲來……而我如遇故知,信矣!

輕輕地合上書卷,穿越2500年風雲的華光,驚覺這一團燃燒了數千年卻依然熊熊的火焰,跨越漫漫時空,仍然照亮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我等,我能做的,只是,跨越千年的距離,瞭解你,仰望你。不為別的,只為貼近你的溫暖。

讀論語有感5

有這樣一本書,它用最樸素的語言,用最貼近我們生活的一個個小故事,向我們講述著為人之道、處世之道。

每當我捧起這本書,看著這一個個故事的解讀,讓我感到聖人彷彿就在我的身邊,為我灑下冬日裡的一抹暖陽,溫暖著我,鼓舞著我,激勵著我,讓我心中豁然開朗。

那是春秋時代的一個小故事,“楚莊王在位時,楚國國力鼎盛。一次,宮中歡歌豔舞時,突然一陣風吹滅了蠟燭,一片黑暗中,只聽一位美人叫了一聲。美人告訴楚莊王,有一位大臣調戲她,但她把那位大臣的帽帶揪斷了,只要點上燭火,就知道是誰了。

從常理看來,大家一定認為楚莊王會馬上點亮燭火,查出那位調戲美女的大臣並處置他。但是,楚莊王並沒有這樣做。他沒有點燭,而是先讓所有大臣把自己的帽帶全部扯斷。這樣一來,那位大臣自然就沒有被懲罰。

到了晉楚之戰,一名臣子拼死戰鬥,最終使楚軍大獲全勝,楚莊王很奇怪,他想:平日裡自己也沒有給過這名大臣什麼恩惠,為什麼他會如此賣力呢?這個大臣卻說,他就是那天晚上被美人扯斷帽帶的人,由於當日得到大王的寬恕,所以願肝腦塗地報答大王!”這個小故事就告訴我們,帝王的寬厚、仁愛換來的必將是他的臣子對他的忠誠;人們的寬厚、仁愛,必定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那麼,什麼叫仁愛之心呢?孔子曾說過,恭、寬、信、敏、惠這五點若都做到了,“仁”就基本可以做到了。于丹教授告誡我們“仁愛是儒家思想中,基石中的基石,重點中的重點。仁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他人好。”

這本令我愛不釋手的書便是《于丹<論語>感悟》。它收錄了于丹教授對孔子教學的感悟,它從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愛之道等七個方面向我們講述著《論語》中所蘊藏的大智慧以及對現代生活的啟示。為我們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從而指引我們抵達了自己的理想。

書中說到:《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是最簡單的,它的真諦也告訴了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這大概就是我愛不釋手的主要原因吧。

還記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總經理要招聘助理,有三個應聘的人,一個是個博士,一個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還有一個明顯不如前兩者,既沒有很高的學歷,又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只是一個剛畢業的普通大學生。

博士第一個進來了,總經理告訴他讓他坐下,博士很尷尬:“我沒有地方坐呀!”

第二個人進來了:總經理也告訴他讓他坐下,他一臉疑惑,說:“我習慣了,就站著談吧!”

學生第三個進來了,總經理又說道:“請坐。”他四下看看,說:“可以允許我去外面搬一把椅子嗎?”總經理笑了,於是,第三個人被錄取了。

這則故事又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于丹教授在書中說道:“第一個人知識豐富但不會變通,第二個人經驗很多,但又受經驗侷限。而第三個人雖然剛剛畢業,沒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卻懂得融會貫通。”那麼,對於我們,沒有必要滿腦都是大道理,也沒有必要整日研究古文哲學,而要真真正正做一個懂得做人道理的人。

這一本普普通通的心得感悟,一個簡簡單單的百家講壇。卻用現代的眼光解讀論語,讓人們能夠停下忙亂的腳步去審視心靈,讓我們學會做一個最好的自己,從身邊點點滴滴做起,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完善的人。

于丹講授《論語》感悟別具一格。在她的心中孔子是一位連結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而這也正是我們心中的孔子,大眾心中的孔子。

讀論語有感6

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了《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讀論語有感7

今天,天上灰濛濛的,心想:可能是要下雨了。我剛走出家門,天上就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綿綿的秋雨讓人多愁善感,好像在訴說著冤情,這也使我有些鬱悶。我拿了一本《于丹解讀<論語>》看了起來。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其中儒家家派最受人注目,《論語》就是儒家創始人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所作的一本著名文學作品。而當代著名作家于丹對於《論語》的解讀使我明白了許多哲學道理。

第一篇是“孝道之道”,它使我感覺到孝敬不是指你給父母買多好的房子、汽車,重要的是在於真正尊敬父母、禮讓父母、讓父母快樂和不讓父母操心。

第二篇是“智慧之道”,讓我明白的哲理是:選擇一個人時,不要選擇那些逞強莽夫,而要選那些反覆斟酌、謹慎小心的人。人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可以不斷地向別人學習知識並利用,不能滿腹經綸卻不利用。

這本書我讀完後感觸特別深,我要把這本書視之為寶,讓我終生受益。

讀論語有感8

本篇為《論語》第九篇,主要記載有關孔子本人的性情、好惡、愛憎、襟懷、信念、理想。三十一章中,有少數內容是孔門弟子心目中對孔子的印象,其他大部分文字當屬於孔子剖白心跡或對其子弟行止的評說。相較於《述而》篇側重於教育宗旨與方法,本篇的重點,乃是孔子的自我勉勵與警示。

孔子認為,要成為真正的君子,首先要有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這種意志與信念,不會因威脅而動搖,不會因利誘而放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他經得起考驗,扛得住打擊,道路越是坎坷崎嶇,步伐越是穩健從容,打擊越是頻繁沉重,鬥志越是高昂激越,“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面對挑戰,能坦然接受,面對挫折,能矢志不移。孔子是這樣自我期許的,更是如此自我實現的。正是因為秉持了這種信念,孔子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都做到了堅持一貫的立場,投入不懈的努力。正氣磅礴,大義凜然,為儒之大者提供了現身的說法,為生之意義做出了生動的詮釋。應該說,孔子“不可奪志”的精神,對後世志士仁人的人格塑造與鑄就,曾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如於謙《石灰吟》所言:“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鄭板橋詩云:“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就是對孔子所倡導的理想信念的異代同調,一脈相承。

之所以能有堅定的信念,能有堅強的意志,是因為孔子對自己所從事的大業擁有充分的信心,認為自己身上擔負著傳承文化,接續文脈的光榮責任,天命所歸,義不容辭,“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這也就是孟子所宣稱的“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偉大使命感。在這樣的使命感召喚下,個人際遇的坎坷自然是無足輕重,坦然接受;成就得失的理解自然是卓爾不群,別出機杼。換言之,意志的背後,是以信心為支撐;信念的底蘊,是以理想為引導。

當然,意志的堅強,信念的堅定,並不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如果是這樣,那就意味著自我膨脹,自我封閉,就不免犯偏激、走極端的錯誤。孔子的偉大,在於他既堅持原則,明確立場,又杜絕固執,反對僵化,所謂“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從不憑空揣測,決不絕對肯定,從不拘泥固執,決不自以為是。能夠欣賞他人身上的優點,“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能夠寄希望於未來,“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由此可見,在孔子那裡,堅定立場與博採相容並不矛盾,堅持信念與擇善而從並不對立。因此,孔子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善於改進自己的學習,“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這種從不自滿,摒棄驕傲的態度,實在難能可貴,它是孔子追求完美的動力,也是孔子超越他人的緣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對自己實現精神超越,完成文化使命始終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時不我待,機不再來,猶如無聲的召呼,催促著孔子始終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於是他反對坐而論道,而主張及時付諸行動,所謂“與其託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孔子強調:在踐行大道的過程中,最可憂慮的是淺嘗輒止,畫地為牢,半途而廢,前功盡棄,“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孔子強調實現使命的強烈緊迫感,倡導憂患意識,無疑是非常正確的人生覺悟。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因為沒有緊迫感,那就必然導致做事拖拉疲沓,一日打魚,三日晒網,消磨掉自己進取的銳氣,錯失掉最佳的戰略機遇,最後與勝利失之交臂;而缺乏憂患意識,則十分容易滋長驕傲自大的情緒,沾沾自喜,躊躇滿志,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最後在陰溝裡翻船,在順境中毀滅。由此可見,人們在逆境中奮鬥不易,但在順境中奮鬥更難。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真正的危險,往往不是發生在逆境之中,而更多的是出現在順境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講,“勤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乃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孔子在信念確立上,眼睛是向上看的,以完美的君子人格養成為最高目標;但是,在行動實施上,眼光則是朝下看的。因此,他決不排斥普通的社會實踐活動,恰恰相反,他是以從事最基本、最煩瑣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樹立信念、堅定意志、磨礪情操的基礎。為此,他坦率承認曾做“鄙事”的人生經歷,“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他也欣然表示以擁有“形而下”的技藝為光榮,“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不試,故藝”。他更特別強調傳承與弘揚文化的重要,“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總之,套用一句社會上廣泛流行的話來說,這就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總而言之,在孔子身上,“內聖”與“外王”是達到和諧的統一的,所體現的是完美君子人格的典範。這種君子人格,就是知、行、勇的渾然一體、煥然天成。有睿智,即可明辨是非、深諳取捨;有仁德,則能心底無私,寬厚海涵;有勇氣,乃可擔當責任,一往無前。用孔子自己的話說,這就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的這種偉大人格魅力,具有最大的感染力,擁有最大的號召力。在它面前,權勢的威脅,無所施展;金錢的誘惑,黯然失色。這樣的精神力量是永恆的,也是無敵的。相形之下,我們這些芸芸眾生,是那麼的渺小卑微,那麼的後知後覺。顏淵的感慨,可謂道出了千百載來所有為孔子偉大君子人格所鼓舞、所感動的人的共同心聲:“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儘管如此,我們仍沒有任何理由鬆懈自己的信念,放棄自己的追求,喪失自己的理想。大道不遠,它本身就存在於我們的不懈追求過程之中,“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孔子的崇高境界,固然無法企及,但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更應該成為我們永恆的信念,成為我們永恆的願景!

讀論語有感9

我讀完《論語譯註》,也算是對《論語譯註》侑了些瞭解,還侑了些興趣,感孔老夫子既侑學問又侑思想,一部《論語註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聖經,怪不得譽為“半部論語治天下”。

都說孔子弟子三千,賢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歡的莫過於德行優異的顏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樣。我喜歡的既不是以德行見長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語見長宰我、自貢,更不是大政治家冉侑、季路和文學家——老挨批評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華了。別看祂的筆墨不多,但祂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位了。孔子對祂的評價是:

“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說公西華很善言辭,如果祂生活在現代,應該是一茖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當尙外交部長了。據說祂當年白淨的臉尙長著侑型好看的絡腮鬍子,比現在的電影明星還帥啊。像祂這樣儀表堂堂能說會道的男人,即使沒侑得孔子的重用,在當時,怎麼著也算得尙是特別得體的了吧。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庚。’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從這段故事裡可看出,當年公西華在那茖大家庭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了吧。受歡迎,那是不用說的。不然分米的人怎麼主動要求給祂家那麼多米?富貴,那更是顯而易見的。既然祂已經了“乘肥馬,衣輕裘”的程度,在那時還侑幾茖比祂更富的?現在又侑多少人開著寶馬穿著裘皮大衣的?在史書尙,似乎沒侑記載公西華家世的。也就是說,祂絕對不是“富二代”。公西華的富貴,應該與祂的能力與才幹是分不開的吧。

“自貢問曰:‘鄉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下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是我在這本《論語譯註》中最喜歡的一段話。像顏淵那樣,唯唯諾諾,誰都喜歡的弟子雖然缺乏爭議,但是過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華,淋漓盡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華,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何必那樣束縛自己呢?

讀論語有感10

學了《論語十則》,我有很多感受。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我記起國小學詩《楓橋夜泊》時,有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老師的解釋是:江邊的楓樹伴著漁家的燈火,帶著思鄉之愁的我難以入眠。但是很讓人生疑的一點是,其實楓樹不喜歡潮溼。帶著這個疑問,我又查閱了資料,發現這裡的“江楓”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指的是“江村橋”和“楓橋”,且當時就有這樣一座橋。(如此一來,疑惑盡消。)因此,我認為江楓應取第二種釋義。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說的是:碰到寒冷的冬季,這以後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其引申之意也至為分明。)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文天祥面對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誘惑,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

閱讀《論語》影響了我和我的生活,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事。

讀論語有感11

想必大家都聽過《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吧!南郭先生明明不會吹竽,卻不懂裝懂,混在隊伍裡充數。最後事情敗露,只好逃跑了。在《論語》中,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條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就是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我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也當過一次“南郭先生”。

記得在我8歲的時候,媽媽要下地幹活,臨走時,吩咐我中午做稀飯,並教我做稀飯的方法。我一心想去看電視,便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我平常看你做稀飯都學會了,你還是快去幹活吧!”我一邊說著,一邊推著媽媽向門口走去。媽媽拗不過我,只好搖搖頭,無奈地說:“那好吧,記住,米要淘3遍,水要淹到電飯鍋裡第二條線的位置,要留意鍋裡的情況,不要讓稀飯漫出來……”“知道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媽媽,我又撲到電視機前,專心致志地看起了動畫片。不知不覺,到了12點。我伸了個懶腰,該去做稀飯了。

來到廚房,我又犯了難,剛才說“我會做稀飯”,只不過是哄走媽媽的一個藉口。現在到了“真槍實彈”的地方,我卻大腦一片空白。算了,現在去向別人請教實在難為情,還是我來吧!

可是到底應該放多少米呢?我又犯了難。這時,我想到:我和媽媽一共要吃兩碗飯,那就倒兩碗米吧!倒完米後,接下來的一切就順利了很多:淘米,加水,蒸飯……幹完這一切,我又兩眼不聞天下事地看起了電視。

過了一會,我隱隱聽到“嘶嘶”的聲音從廚房那邊傳來,心裡一個咯噔:啊,慘了慘了,忘記掀鍋蓋了。這下完蛋了,媽媽會罵死我的。我連忙跑到廚房,發現米湯濺得桌子上到處都是,開啟鍋蓋,一股焦味撲面而來,嗆得我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睜開眼睛,發現鍋裡的稀飯成了一團漿糊,顯然是缺水造成的。我急忙舀了幾舀子水倒進鍋裡,鍋裡的情況才好轉了了一些。可這四濺的米湯,這溢位的米粒,這燒焦的糊味……我該怎麼收拾這爛攤子啊!?要是開始我專心聽媽媽的教導,知道放多少米,淘幾遍米,倒多少水,隔幾分鐘過來看一下……或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可是已經晚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我也不能改變現狀了。

結果呢,我自然是吃了一頓“皮帶炒肉”。不過呢,這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不能不懂裝懂。遇到自己不會的事,要虛心請教那些會做的人,學習他們的經驗,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才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不懂不要裝懂,人人都不要做“南郭先生”。

讀論語有感12

世界是一塊五彩繽紛的稜鏡,顯色的介質則是我們的心。

人生為棋,不願為卒

屈原曰:“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身份高貴,懷瑾握瑜。孔子,遠祖宋國貴族,堂堂殷王室後裔。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百年的世家,百年的禮制,通通寂然地化作了一個賤字。他帶著刻入骨髓的仁義禮智,為挽回周禮,潛心涵泳,用志覃研,只為求天下一個河清海晏。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吾畢生所求。

世人怎麼也不會猜到身高九尺三寸,最不像文弱書生的孔子,執政僅三月,便使國家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境界。因為孔子身上從沒有過我願為卒的認命,因為他有的是去路終己不顧的孤勇,有的是後半輩的風霜雪,是未嘗踟躇。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

周遊列國數十載,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聯璧。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這是一心追隨君主的臣子,得到朝堂上下搪塞的苦澀。孔子曰:“果哉!末之難矣。”這是全心全意為百姓的臣子,達到百姓輕嘲的無奈。

人世間,或粼粼拂拂,漾漾溶溶,或出雲入泥,世態炎涼。馬車輕搖輕晃,喚醒了簷邊鈴聲叮咚,載著滿車的古書禮法,載著滿車的甘之如飴,朝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方向,負重前行。縱使是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春景,縱使是鬼獄渺茫,昭昭之禍。也抵不過那一顆心,那顆求世間再一次恢復循規矩蹈的心,那般,山高水長。

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又被後世尊為儒教始祖的孔子,他的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國家的祖先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確實是如此,眾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從而使你自由,綻放出個性的光華。你是超越了功利的成功者,是在粗糲中榨盡所有浮躁的沉澱者。借千百年的文字為料,釀造著香味彌留萬年芬芳。萬世沉浮,唯有這一縷從未消散過的幽香,引起我血液裡的沸騰,勾起我腦海裡的傳承,帶我們找到歸途。

凜冬散盡,星河長明。負重前行的周遊馬車停下了,論語的時間齒輪仍然在轉動,每分,每秒。走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冷清道路,懷著風風火火般熱情的心。

讀論語有感13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有一本書記錄了他與他弟子的言行——《論語》。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撰的一部語錄體著作。這本書涉及政治、文學、哲學、道德以及教育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朱熹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

這本書裡的每一個句子都能告訴我一個道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讓我知道了如何才能保持君子風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讓我瞭解了認識事物的正確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知道了要向一切人學習,要隨時隨地注意學習······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這句話闡述了孔子認為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恕”。寬恕是一種潤滑劑,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寬恕是一種鎮定劑,可以使人在眾多紛擾中格守平靜;寬恕是一縷陽光,可以消融彼此之間的猜疑積雪;寬恕是一座橋樑,可以將彼此間的心靈溝通······寬恕是生活裡必不可少的一種因素。如果沒有寬恕,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無比沉重,身後的包袱就會越來越重。總有一天,它會把我們壓垮。

《論語》中的句子不長,但是每一個句子中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每讀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這本書。

讀論語有感14

世界歷史上燦爛的文明有很多,但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的,只有一種,那是華夏文明。幾千年間、無數自然災害肆虐蹂躪、紛繁戰亂干戈洶湧橫生,華夏文明的子民遭遇了數不清的磨難、承受了數不清的摧殘。數千年的時間裡,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萬事都不可控。可是,中華文明就是戰勝了天地的無情、抵禦了外敵的入侵、承受了朝代的變更,不但沒有被分裂、沒有被摧毀,反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吸納同化了所有試圖征服它的人。一種文明得擁有多大的力量和胸懷才能既抵禦住外來的侵犯又同化了外來的文化呢?這是一個奇蹟!為什麼這樣的奇蹟發生在了中華民族?因為中華民族有一種大一統的文化,這種文化世代相傳、深入人心、融入血脈,成為了中華魂、華夏魄,這種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始自孔子,而記述其言語論說的《論語》更成為了締造二千年中華文明的淵源。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價段,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各種思潮繽紛出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什麼是儒家,而不是其它學說成為了國教?予以為是因為孔子學說飽含"以人為本、心懷天下"的博大胸懷與英雄氣概。

孔子認為,修身乃立世之本,"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即,修身先以學文,成為一個具備孝、悌、信、愛眾、親仁等良好道德修養的良人君子是重中之重,先中之先,源中之源、本中之本,然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中,孔子就對人君的胸懷修養要求進行了多次闡述,顯得濃墨重彩。"為政以德",所謂:"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恥且格";"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遵禮守分"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簡而言之謂之"仁",謂之"禮"。要以"仁"制國、以禮待人。則君仁臣忠、上正下效,民風歸淳,天下歸於大治矣。

整部《論語》,君子一詞出現了107次之多,對士人君子的立身之規、行世之則更是進行了360度立體的論述。"學道則愛人"、"文質彬彬""周而不比"、"和而不周"、"成人之美""喻於義"、"坦蕩蕩"、"求諸已"……君子仁人歷為治國之中樑砥柱,對這些原則的踐行追求,塑造了中華文人的錚錚鐵骨與謙謙風度,使中華文明儲存了浩然與雍容氣度。

在處世觀上,相對於道家的強烈出世傾向,儒家是積極入世的,所謂"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昌也。學習是為了出仕造福黎民,造福百姓的同時要不斷學習。而通過系統的學習,儒者既具君子之風(不具備也認可),又具治國之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也。

制國之策上,相對於法家的嚴刑峻法,儒家講究仁義道德,一個剛絕凜人,一個悲天憫人。百家思想爭鳴,可用於制國者寥寥無幾。而貫穿其間的,對掌權者仁、義、禮、智、信方面的要求,溯了本清了源,使其具備了清正廉潔、為國為民的理想(不具備,也知道此為正道)。

孔教宣揚的制國終極理想。不同於法家立圖建立嚴管苛制的政體、有異於道家追求思想的超脫圓融、更是與其它學說倡導的軍事制國、陰謀擁主截然不同,儒家嚮往並立志建立的家國天下,是以"仁"治、以"禮"束的昇平盛世,其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信民愛。況開國者或者需要法家、需要兵家,需要武將,因為金刀戈馬、開疆拓土要的是英勇、是陰謀,是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豪情壯志。可治國者,需要的是文人、是治士,因為國平後,君王追求的是民安。孔子曰:"治大國如烹小鮮",要的是穩、是平。民淳方能家和,家和方能郡治,郡治方能國平。倡導"溫、良、恭、儉、讓"、注重道德教化的儒家成了必然的選擇。

孔子之後,歷經孟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為代表的歷代思想家的發展,經由統治階層的推崇,越來越完備、越來越系統的政治體制、倫理體制、宗法體制得以確立併成為穩定的政治及思想統治方略。這使得中華歷史跨躍朝代更迭而不斷、使得中華文明經歷外來文化衝擊而不變。更是潤物細無聲的塑造了中華子民的思維模式、行為規則,並最終促成了獨特而偉大的華夏文明的形成。

《論語》為代表的孔教學說與其說是一種學說,不如說是一種信仰與理想。有了理想才會有希望、有信心、有前進與堅持的力量。這個理想,便人君有了世代可以統治的幻想;這個理想使學子臣屬有了永遠可以追求的境界;這個理想使尋常百姓有了樂天知命的氣質;於是,雖歷劫難,中華文明屹立不倒、雖遭創傷,華夏血脈綿延有絕。

前世自"以人為本、心懷天下"始。今世及後世,予以為一切並不會變。以人為本,注重個人修行,方能成為良人志士,只造萬世之福,不涉毀世之事;心懷天下,培護浩然之氣,方可成就大邦強國,保得疆土無虧,圖得民治久安。

讀論語有感13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人生經驗和智慧的高度濃縮,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在我們中學的語文學習中,都存在對論語的學習。在高中時甚至有一本單獨的書讓我們學習論語。由此可見,儘管論語歷經瞭如此長的歲月,但卻依然被世人所借鑑與推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對論語進行了剖析,把論語的內涵與現時代的精神結合在一起,《論語新解》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一。《論語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採眾說,折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此書寫於1963年,作者錢穆曾被評價為在史學領域高舉現代新儒學旗幟,維護中國歷史文化精神的第一人。錢穆一生中的著作有許多都是關於論語的解讀,更體現了他對論語的獨特見解。

翻開這本厚重的書卷,一字一言都細細的詮釋著中國流傳千年的儒家哲學。樸素的言語中處處蘊含著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擔當。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習就是邊學習、邊思考,要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化為己有,聯絡生活,並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這是一種學習的態度,所以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總是提醒自己不斷地思考,學習學的就是一種興趣,為滿足自己而感到滿足。“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根據錢穆先生的解釋,弟子在家則講孝道,出門則盡弟職,言行當謹慎信實, 對人當泛愛,而親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餘力,再向書本文字上用心。這更適合運用於如今的生活。在如今教育狀況下的學習,我們都注重書本上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道德仁愛修養的提高。因此,多看書是永遠適用於現在的我們的。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錢穆先生解釋為——品德不加意修養,學問不精勤講習。聽到義的,不能遷而從之。知道了不好的,不能勇於改正。這是我的擔憂呀。孔子擔憂他以及他的學生做不到這些,不僅僅是在當時,現在我們也存在著這些問題,歷史傳統文化正在流失,人們的道德水平也跟著時代發展而被消磨。新聞報道的那些老人該不該扶,外國景點的中文提示都表示了深深的擔憂。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一句話。培養堅強的意志,樹立遠大的目標,並要以堅持不懈的恆心努力奮鬥。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奮鬥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個真正的有責任的人,必須具有堅韌的意志,現在的我們不需要說一定要為國家做出多大貢獻,我們需要的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孔子不僅提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認為“民無信不立”,這都表明我們要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樂亦在其中——這是我曾經最耳熟能詳的課文之一。君子之所以被稱為君子,不僅僅是因為他擁有的才華,更是因為他所具備的“氣質”。無論我們身處怎樣的環境,都能不被其所影響,甚至更好的利用周圍所給予自己的一切。君子飲食不求飽,居處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謹慎地說話,又能常向有道之人來辨正自己;君子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 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弟子為學,當重德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

學習錢穆老師所寫的《論語新解》,讓我再次重溫經典,讓我彷彿穿越了時間的隧道,身臨夫子教導的場景,感悟到了經典的平凡智慧。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感受到了論語的從古至今深層含義,也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修身正己,勤勉自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我以後生活與學習的目標;與此同時培養堅強的意志,讓書中的知識真正實踐在生活中。學習並不僅僅是為了知識,還有的是對態度的培養,氣質的養成。才所謂德才兼備,堪為君子。

讀論語有感15

合上《論語》,手依然依依不捨的緊緊抓住它,目光隨著手鎖定《論語》,我不禁陷入沉思。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面對《論語》,我不再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讀書,而是用一顆渴望去了解的心去認真閱讀,去品味書中的每一段話、每一個字、甚至每個標點符號,直到了解透徹才讀去下一段落。它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雖然它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看得我內心澎湃,腦子裡充滿了感悟。

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說過的話記錄下來,寫下了《論語》。小時候看來枯燥,現在卻覺得很有哲理。它在生活上,交友上,學習中,為人處世和孝順父母等,給了我們很明確的指示。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出現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和“半部論語秀自身”,說明了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和《論語》充滿了智慧。

我最喜歡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是千古名句,代代相傳。意思是:學過的內容在適當的時候溫習,不也是件很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這樣的主張思想在《論語》中多處可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快樂的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從而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儒家的話就是這樣,一句話蘊含著豐富的哲學知識,但是它又不給出太多條框,要靠自己去理解意思,就顯出悟性的重要了。

除了學習,時間也很重要。“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出自論語《子罕》,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感慨人生世事變化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聖人之言,含有多義。雖然書中的註釋已解釋清楚意思,但不能到此為止,我們要還要理解言外之意。這提醒著作為學生的我們要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學習。不要讓時間像一灘水一樣,接在手掌心,不一會兒就漏光了。

開啟《論語》去讀,去看幾千年前的春秋時期是如何產生孔子這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是如何啟迪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後人又是為何尊稱他為“聖人”。我們要學習《論語》中的精神,領悟其中的道理,並將其行動。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努力和反思,這樣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