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有感(集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論語》有感(集合15篇)

讀《論語》有感1

世界歷史上燦爛的文明有很多,但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的,只有一種,那是華夏文明。幾千年間、無數自然災害肆虐蹂躪、紛繁戰亂干戈洶湧橫生,華夏文明的子民遭遇了數不清的磨難、承受了數不清的摧殘。數千年的時間裡,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萬事都不可控。可是,中華文明就是戰勝了天地的無情、抵禦了外敵的入侵、承受了朝代的變更,不但沒有被分裂、沒有被摧毀,反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吸納同化了所有試圖征服它的人。一種文明得擁有多大的力量和胸懷才能既抵禦住外來的侵犯又同化了外來的文化呢?這是一個奇蹟!為什麼這樣的奇蹟發生在了中華民族?因為中華民族有一種大一統的文化,這種文化世代相傳、深入人心、融入血脈,成為了中華魂、華夏魄,這種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始自孔子,而記述其言語論說的《論語》更成為了締造二千年中華文明的淵源。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價段,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各種思潮繽紛出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什麼是儒家,而不是其它學說成為了國教?予以為是因為孔子學說飽含"以人為本、心懷天下"的博大胸懷與英雄氣概。

孔子認為,修身乃立世之本,"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即,修身先以學文,成為一個具備孝、悌、信、愛眾、親仁等良好道德修養的良人君子是重中之重,先中之先,源中之源、本中之本,然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中,孔子就對人君的胸懷修養要求進行了多次闡述,顯得濃墨重彩。"為政以德",所謂:"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恥且格";"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遵禮守分"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簡而言之謂之"仁",謂之"禮"。要以"仁"制國、以禮待人。則君仁臣忠、上正下效,民風歸淳,天下歸於大治矣。

整部《論語》,君子一詞出現了107次之多,對士人君子的立身之規、行世之則更是進行了360度立體的論述。"學道則愛人"、"文質彬彬""周而不比"、"和而不周"、"成人之美""喻於義"、"坦蕩蕩"、"求諸已"……君子仁人歷為治國之中樑砥柱,對這些原則的踐行追求,塑造了中華文人的錚錚鐵骨與謙謙風度,使中華文明儲存了浩然與雍容氣度。

在處世觀上,相對於道家的強烈出世傾向,儒家是積極入世的,所謂"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昌也。學習是為了出仕造福黎民,造福百姓的同時要不斷學習。而通過系統的學習,儒者既具君子之風(不具備也認可),又具治國之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也。

制國之策上,相對於法家的嚴刑峻法,儒家講究仁義道德,一個剛絕凜人,一個悲天憫人。百家思想爭鳴,可用於制國者寥寥無幾。而貫穿其間的,對掌權者仁、義、禮、智、信方面的要求,溯了本清了源,使其具備了清正廉潔、為國為民的理想(不具備,也知道此為正道)。

孔教宣揚的制國終極理想。不同於法家立圖建立嚴管苛制的政體、有異於道家追求思想的超脫圓融、更是與其它學說倡導的軍事制國、陰謀擁主截然不同,儒家嚮往並立志建立的家國天下,是以"仁"治、以"禮"束的昇平盛世,其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信民愛。況開國者或者需要法家、需要兵家,需要武將,因為金刀戈馬、開疆拓土要的是英勇、是陰謀,是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豪情壯志。可治國者,需要的是文人、是治士,因為國平後,君王追求的是民安。孔子曰:"治大國如烹小鮮",要的是穩、是平。民淳方能家和,家和方能郡治,郡治方能國平。倡導"溫、良、恭、儉、讓"、注重道德教化的儒家成了必然的選擇。

孔子之後,歷經孟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為代表的歷代思想家的發展,經由統治階層的推崇,越來越完備、越來越系統的政治體制、倫理體制、宗法體制得以確立併成為穩定的政治及思想統治方略。這使得中華歷史跨躍朝代更迭而不斷、使得中華文明經歷外來文化衝擊而不變。更是潤物細無聲的塑造了中華子民的思維模式、行為規則,並最終促成了獨特而偉大的華夏文明的形成。

《論語》為代表的孔教學說與其說是一種學說,不如說是一種信仰與理想。有了理想才會有希望、有信心、有前進與堅持的力量。這個理想,便人君有了世代可以統治的幻想;這個理想使學子臣屬有了永遠可以追求的境界;這個理想使尋常百姓有了樂天知命的氣質;於是,雖歷劫難,中華文明屹立不倒、雖遭創傷,華夏血脈綿延有絕。

前世自"以人為本、心懷天下"始。今世及後世,予以為一切並不會變。以人為本,注重個人修行,方能成為良人志士,只造萬世之福,不涉毀世之事;心懷天下,培護浩然之氣,方可成就大邦強國,保得疆土無虧,圖得民治久安。

讀《論語》有感2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非常敬佩他,是因為他視人如己,要求統治者關愛弱者,愛護百姓,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思想,四處遊覽、講學。“仁”是他的思想表現,除此之外,孔子還主張以德教化人們,以禮治理國家,他有一部著作,名為《論語》。

《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於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之所在,我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在《論語》集裡,有許多句子是可以做為我的座右銘的,也有許多句子是終身受用的,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學自己要對別人做什麼時,先想想自己是否願意承受這樣的事,如果自己不願意承受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我覺得《論語》這種為學的精神也是我們效法的地方,《論語》裡面的這種人生修養,我認為是永遠年輕的,所以這種學習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我還是進步的,隨時有新的境界。

讀《論語》有感3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節選自《論語.學而》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學而》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語言的環境裡,人際交往都離不開溝通,我們都在承諾,,但是你說出來的話就一定能夠兌現嗎?你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能夠做到嗎?你說的話能不能兌現,那要看你的諾言離道義有多遠,如果你的諾言符合道義,那麼,兌現的可能便會高些,這便是“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一個人如果能夠恭謹有禮,對別人畢恭畢敬但又符合禮儀,那麼他就遠離恥辱了。“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意思是說,如果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依靠的都是可親可信的人,那麼這個人的為人行事也就很可靠了。

在這裡,“信”也沒有被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核心,而是說講信用一定要符合道義。社會中不斷地出現的種種挑戰,一個人光有單一的內心道德還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一個完善的道理體系。

我們知道,關於歷史,有一個詞語叫做“信史”,其記載真實可靠的歷史。這個詞內涵很重,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史官,要用他們的生命來維護歷史的真實,讓歷史的真相得以流傳下來。這是中國歷史上可貴的傳統。

曾經,北魏的司徒崔浩和中書侍郎高允兩個人奉命撰寫北魏的國史,叫做《國書》。《國書》寫好以後,就被鑽刻在首都平城南郊十字路口的石碑上。很多鮮卑貴族看了國史之後,非常不滿,就跟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進讒言,拓跋燾盛怒之下就下令逮捕了司徒崔浩,接下來就要逮捕中書侍郎高允。拓跋燾就召見高允,問:“《國書》果真都是崔浩一個人寫的嗎?”這個時候,高允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但是他這樣回答的:“《太祖紀》由前著作郎鄧淵撰寫,《先帝紀》個《今紀》是我和崔浩兩人共同撰寫的。不過,崔浩兼職很多,至於具體的著述工作,我寫得要比崔浩多的多。”拓跋燾一聽,大怒,說“敢情你寫的比崔浩還多,你的罪行比崔浩還大,怎麼可能讓你活!”高允不慌不忙,回答說:“我的罪過確實非常大,應該滅族,但我不敢說虛妄的話來騙您。拓跋燾回過頭說:“這就是正直啊!這在人情上很難做到,而高允卻能做得到!馬上就要死了,卻不改變他說的話,這就是誠實啊,作為臣子,不欺騙皇帝,這就是忠貞啊。應該赦免他的罪過,要褒揚他。”於是,皇帝赦免了高允。

誠信,有時候是需要大勇敢的。它需要自己內心對於一種價值的堅持,這種價值延伸出來, 這便不是僅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關係到更多人的利益。

讀《論語》有感4

人的生命是一個過程。人從出生到衰亡,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身體和心理經歷著不間斷的由低階向高階、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在人生髮展的不同時段內,其身心的表現具有不同的特點。這種“在人生髮展的不同時段內”所表現出來的身心上的不同特點,就反映出了人生的階段性。比如你十歲了,就不再是嬰幼兒了。階段性是一個客觀存在,是人的生命“由低階向高階、由量變到質變”的結果。所以,古往今來的教育家、哲學家研究人生,也往往對人生階段有所思考,並劃分出不同的人生階段。在我國,最早劃分人生階段並對各個階段進行科學、系統論述的人,就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孔子在《論語》中兩次劃分人生階段:

第一次是: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這裡,孔子把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即少年、壯年、老年。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情要避免,要戒絕。他以人的血氣盈虛為依據,指出一個人在這三個階段上容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三戒”,即“戒之在色”、“戒之在鬥”、“戒之在得”。

先說“戒之在色”。古人結婚較早,差不多十四五、十六七歲就完婚了。比如《孔雀東南飛》“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這樣的記載非常之多。在這個年齡段,男女的身心發育都還不健全。此時男歡女愛,好色縱慾,必傷身體,危及性命。歷代皇帝大多不長壽,這與他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肯定是有關係的。

再說“戒之在鬥”。人到中年,“血氣方剛”,常常會爭強好勝,會鬥起來。如果是鬥字當頭,不論怎麼鬥,其結果都不美妙:你鬥贏了,就多了一個或幾個對手;不輸不贏,就兩敗俱傷;你鬥輸了,就會更慘。所以,孔子說人在壯年,戒之在鬥,確實是金玉良言。“鬥”的反面是“和”。孔子提倡“和為貴”,這是應當遵守的金科玉律。

最後說“戒之在得”。過了壯年,人很快就老了。這時,有些人就心裡不平衡,覺得此生不划算,於是沒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經得到的不想失去。得則喜,失則悲。這就給人生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輕則心情鬱悶,重則生病住院,再重就要了性命。所以孔子說老年“戒得”,切中要害。“得”的反面是“舍”。舍是一種生活態度,撒得開,放得下,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計較。這樣才能度過一個平常、平安、平靜的老年。

孔子立足於人生的三個階段而提出來的“三戒”,是他對無數人的生命精密觀察、深入研究的結果,也是對自己一生經歷審慎思考、認真總結的結果,對每一個人都具有巨大的指導價值。

第二次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這裡,孔子現身說法,敘述自己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所達到的不同境界。李澤厚《論語今讀》說:“由年歲來描述個體成熟的不同階段,是很有意思的。”一般文章據此把人生分為六個階段,其實十五歲以前也應當算一個階段。

十五歲以前。古者八歲入國小,學習的內容為禮(禮儀)、樂(歌舞)、射(射箭)、御(駕車)、書(語文)、數(算術),學制是七年。這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國小階段。經過七年的學習,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就已經具有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本的知識儲備,開始對人生有所思考了。所以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那時不設中學,國小畢業,有的人就進入大學(即太學)。大學的學制是九年。大學沒有具體課目,只提考核要求,大致是離經辨志,廣博學習,尊師樂友,通達知識類別,立場堅強穩定等。能這樣,就叫做“大成”。大學畢業,人就二十四歲了,就完全地進入社會了。

“十有五而志於學”。什麼是“志”?《說文》雲“心之所之也”,意思是心向往的地方。志,不是空穴來風,不是心血來潮,是經過認真思考而定下來的人生目標。“志於學”,就是有志於學問。既然“志於學”,那就要多讀書,多請教,多思考,多研究。讀書筆記摘抄,這些,孔子都做到了。孔子年輕時就博覽群書、博學多聞,各國的國君、大夫、學者常常向孔子問政、問仁、問孝、問禮等。有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來問孔子。《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季桓子挖井得一物,像羊,問孔子時卻故意說“得狗”。孔子說,這是土裡的怪物,應該叫做“墳羊”。孔子的學問博大精深,晚年整理古代文獻,刪定《詩經》、作《春秋》《書傳》《禮記》《易·序卦》等。這都是他“十有五而志於學”的結果。

“三十而立”,是說三十歲的時候,能夠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一個人到了三十歲,人格成熟了,確立了自己的品格和修養;有了比較固定的職業和賴以生存的技能;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十歲的人,已經完全融入社會,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已經擔在肩上,應當踏著穩健的步伐,積極去進取美好的人生。

“四十而不惑”,是說四十歲的時候,遇事不迷惑。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已經經歷了許多的人物和事件、經歷了許多的坦途和坎坷、經歷了許多的勝利和失敗,已經品嚐了人生的甘美和苦澀。有了這樣的經歷,他就會更理智地觀察社會和人生,少了些激情,多了些沉靜,遇事沉穩,三思而行。四十歲,人生過半,不能也不應該出現重大的失誤和過錯了。

孔子很重視“四十”這個年齡。對這個年齡,他還有論述:

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陽貨》)

後生可畏,焉知來之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還被人憎惡,還沒有一點名望,這輩子也就算完了。

“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的時候,就知道天命了。古人認為上天有意志,一個人的壽夭、窮通是上天安排的。那種在冥冥之中決定著人生走向和結局的東西,通常被認為是“命”或“天命”。其實,天命是沒有的。所謂命運,那是一個人通過無數次的選擇、無數次的作為而編定的。俗話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你前面有什麼樣的作為,後面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自己的人生,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怨天,不能尤人。人到五十歲,就能明白這個道理了。

“六十而耳順”,是說六十歲的時候,順耳的話、逆耳的話就都能聽得進去了。人活到這個歲數,成功者的輝煌,失敗者的落魄,已然成為事實。因此,聽了讚美的話不再歡欣,聽了批評的話也不再憤怒,都能恬然面對,安之若素。六十歲,是人生的夕陽,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喬羽的歌說,“最美不過夕陽紅”啊。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七十歲的時候,能隨心所欲,又不逾越法度。七十歲,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個人的修養和社會的規則已經合而為一了,所以無論怎樣行動都合情合理合法,都不會逾越法度。“人生七十古來稀”。人能活到這個歲數已屬不易,那就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吧。

論語讀後感:以上是孔子根據自己所處時代的人的壽命而劃分的人生階段。現代人的壽命要長得多,所謂“七十小弟弟,八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百歲亦可期”。孔子對人生階段的劃分,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人。但是,孔子這樣的劃分,對研究社會、研究人生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學習這些論述,正確認識人生的階段性,並且在不同的階段合理安排適當的任務、有效管控人生,那一定會使每個人的人生少走彎路、不走邪路,一定會使每個人的人生更有意義、更加輝煌。文/吳慶峰

讀《論語》有感5

于丹這位作者編寫了一本《論語》感悟,主要講了以下七個道,對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幫助。

第一,孝敬之道,孝敬是一種人物,可能從你生下來你就必須孝順自己的長輩,但它不是一種本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有人開導,教誨的。

第二,智慧之道,知識可能是生產智慧的基本條件,但小聰明和智慧截然不同,我們成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動歪腦筋。

第三,學習之道,一個人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才能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不同的人,在學習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需取長補短,不恥下問。

第四,誠信之道,人活著是為了正義,不能靠投機取巧,不守信譽去生活,孔子道,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說到就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第五,治世之道,可能我們小孩談不上什麼治世,但我們也要學一學,沒準你長大就是總統呢。如果僅用政令來誘導,來約束那老百姓只能安分守己的去生活,免去很多刑法,但這不足以上樹立他們的廉恥之心。

第六,忠恕之道,就是忠誠於自己善待他人,不要背叛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觀念,儘自己的心去幫助他人,不要把種種是非推及給他人,要跟別人換位思考,假如別人這樣對你呢?

第七,仁愛之道,仁愛是一種人格情懷,它應表現為一種高風亮節,一種胸懷大志的氣度,要幫助別人,鼓勵別人,它是一種身體立行,點點滴滴的行為,不僅讓別人受益,自己也很開心,也有收穫。

這七道,耐人尋味!

讀《論語》有感6

《論語》是記載孔子和一些弟子言行的語錄,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而成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主要活動便是聚徒講學和整理古籍,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

《論語》這本書雖然篇幅不大,但是內容卻十分廣泛,有孔子關於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各個方面的言論,家學派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也是瞭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宋代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它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論語》不僅影響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很早就傳到了海外,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世人稱為東方的“聖經”。

這本書既可以讓我們學習該怎麼做人,遇到事情該怎麼解決最妥當,對人怎麼樣才能讓別人不討厭你,還能從孔子的話裡體會到孔子對他的學生的良苦用心,學生們對學習的渴望!

讀《論語》有感7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種遺憾,將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于丹老師說孔夫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聖神聖,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聖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孔夫子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大地上生長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裡面脫胎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發現《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讓人一看就明白。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貸》)這則語錄意思是: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輪轉,萬物滋生。蒼天還需要說話嗎?”

是啊,《論語》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

我們今天也會說,天時、地利、人和就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迪。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於《論語》的博大精深,終於有了點滴的感悟。我相信這本書會陪伴我的一生,我愛上了《論語》。

讀《論語》有感8

想必大家都聽過《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吧!南郭先生明明不會吹竽,卻不懂裝懂,混在隊伍裡充數。最後事情敗露,只好逃跑了。在《論語》中,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條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就是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我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也當過一次“南郭先生”。

記得在我8歲的時候,媽媽要下地幹活,臨走時,吩咐我中午做稀飯,並教我做稀飯的方法。我一心想去看電視,便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我平常看你做稀飯都學會了,你還是快去幹活吧!”我一邊說著,一邊推著媽媽向門口走去。媽媽拗不過我,只好搖搖頭,無奈地說:“那好吧,記住,米要淘3遍,水要淹到電飯鍋裡第二條線的位置,要留意鍋裡的情況,不要讓稀飯漫出來……”“知道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媽媽,我又撲到電視機前,專心致志地看起了動畫片。不知不覺,到了12點。我伸了個懶腰,該去做稀飯了。

來到廚房,我又犯了難,剛才說“我會做稀飯”,只不過是哄走媽媽的一個藉口。現在到了“真槍實彈”的地方,我卻大腦一片空白。算了,現在去向別人請教實在難為情,還是我來吧!

可是到底應該放多少米呢?我又犯了難。這時,我想到:我和媽媽一共要吃兩碗飯,那就倒兩碗米吧!倒完米後,接下來的一切就順利了很多:淘米,加水,蒸飯……幹完這一切,我又兩眼不聞天下事地看起了電視。

過了一會,我隱隱聽到“嘶嘶”的聲音從廚房那邊傳來,心裡一個咯噔:啊,慘了慘了,忘記掀鍋蓋了。這下完蛋了,媽媽會罵死我的。我連忙跑到廚房,發現米湯濺得桌子上到處都是,開啟鍋蓋,一股焦味撲面而來,嗆得我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睜開眼睛,發現鍋裡的稀飯成了一團漿糊,顯然是缺水造成的。我急忙舀了幾舀子水倒進鍋裡,鍋裡的情況才好轉了了一些。可這四濺的米湯,這溢位的米粒,這燒焦的糊味……我該怎麼收拾這爛攤子啊!?要是開始我專心聽媽媽的教導,知道放多少米,淘幾遍米,倒多少水,隔幾分鐘過來看一下……或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可是已經晚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我也不能改變現狀了。

結果呢,我自然是吃了一頓“皮帶炒肉”。不過呢,這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不能不懂裝懂。遇到自己不會的事,要虛心請教那些會做的人,學習他們的經驗,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才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不懂不要裝懂,人人都不要做“南郭先生”。

讀《論語》有感9

以前對於《論語》只是片面的點點滴滴的瞭解一些,讀書活動使我在工作之餘,忙裡偷閒中粗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感悟》一書,對其中的道理雖然談不上大徹大悟,但也收穫良多。

《〈論語〉感悟》是于丹教授繼《〈論語〉心得》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的基礎上,講述了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愛之道。于丹教授彷彿是一位烹飪高手,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把一段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感悟的方法來解讀,把深奧的道理,講得透徹而又入木三分,真正走到了我們心理。

看過“孝敬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孝敬”仍然現代社會道德素質的樸素的起點。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裡,“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看過“智慧之道”,使我們懂得了“智慧”是一種思維方式,擁有了知識並不代表擁有了智慧。真正的智慧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以知識作為積澱,以智慧來努力提升我們的境界。

看過“學習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在今天這個時代,資訊紛紜複雜,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那些東西真正有價值,才能把所學到的知識來建設祖國,回報社會。

看過“誠信之道”,使我們懂得了“誠信”雖然中國儒家提出的道德理念,但是放到今天,它依然是一個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基本的道德水準。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從內心的真誠出發,建立和守住信譽,就一定會建設起一個誠信的`社會。

看過“治世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德政”作為《論語》“治世之道”的核心,在整個文明走過兩千多年的有了法治作為保障的社會中,可能道德的力量比任何一個時代都更能發揮它的功能。

看過“忠恕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忠恕”就是忠誠於自己,善待他人。如果以這樣的心態生活在這個社會裡,不管這個世界如何紛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生活得自在一些。

看過“仁愛之道”,使我們懂得了“仁愛”的思想是儒家哲學裡基石下的基石,重點中的重點。仁愛就是仁者愛人,仁者愛人就是用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人好。如果我們生活一個充滿仁愛的社會裡,那麼整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的確,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但是當我們把這些壓力看作是一種學習,看作是一種動力的話,可能我們工作起來會輕鬆很多。這種輕鬆更多的表現在心情與心境上,家庭中多一份孝道,同事中多一份諒解,以誠待人,勤奮工作,那麼我們收穫的將是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做出的貢獻。

讀《論語》有感10

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論語》,並對我說:“孩子,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告訴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希望你有時間多讀一讀。”我以前也聽說過《論語》這本書,但是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內容,於是捧起書翻看起來。我驚訝地發現,很多我聽過的話都在這本書中出現,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這些原話,而且有詳細的解釋,告訴我們這些話是什麼含義。

讓我感受最深的一句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的意思是: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而且要講信用。讀完這段話,一件幾天前剛剛發生過的事情浮現在我的腦海裡。我有一支非常漂亮、很好用的自動鉛筆,很多同學都很喜歡。我的好朋友王強也想要一支。他對我說:“你能幫我買一支同樣的筆嗎?”我滿口答應,說:“沒問題,我今天放學就去幫你買。”然而,放學的時候,媽媽來接我去吃晚飯,我就把這件事給忘了。第二天來到學校,看見王強,我才突然想起昨天答應幫他買筆的事情,可是我不好意思說忘了,於是對王強說:“昨天那種筆賣完了,今天我再去看看。”可是到了放學的時候,由於我在教室做值日,等我急匆匆地趕到商店,已經關門了。第三天,王強沒有問我這件事,我心想:“他一定也忘記了讓我幫他買筆的事,我也不用太著急了,什麼時候有機會再去買吧。”就這樣,幾天過去了,我一直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直到看到《論語》中“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我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誠實、守信用,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即便由於自身的某些原因沒有做到,也要誠實地對別人講清楚原因。只有自己遵守諾言,才能讓朋友信任我,成為真正的好朋友。當我想到這裡,就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對媽媽說了一遍,媽媽欣慰地笑著說:“好孩子,你能想通這個道理真好,做人就是要從小養成守信用的好品質,這樣無論你將來長大了做什麼事,都會擁有很多真正的好朋友。”我聽了點點頭,對媽媽說:“我現在就去幫王強買筆。”就這樣,雖然遲到了幾天,但是我終於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當我把這支非常漂亮的自動鉛筆交給王強的時候,看著他開心的笑臉,我不由自主地也笑了,心裡感覺輕鬆極了!

從那以後,無論我做什麼事情,心裡都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兌現自己的諾言!

讀《論語》有感11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困惑:

父母對孩子關愛得無微不至,卻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卻常常做出彼此傷害的事情來;

有時費盡心機想和領導、同事拉近關係,卻常常適得其反。

為什麼會這樣?

怎樣的關係才能稱作“好”呢?

孔夫子認為,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所謂“過猶不及”。為什麼兩個人很親密卻不是相處的最佳狀態呢?

孔子的學生子游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數”是“屢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讀《論語》有感1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在我看來這句話包含三個層面的關係。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自我成長的關係;第二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是我們和他人的關係;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我們和世界的關係。

“學習”其實是兩個動作,一個是“學”的過程,另一個是“練習”的過程,所以“學而時習之”其實包含兩個動作。就是我們學習了一門課,讀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聽別人講話學習到的知識,不僅僅要停留在“學"的過程,還要做適當的時候多多練習,這樣才能成長。

人的快樂更多的是來自於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事,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就會很容易遇到跟自己的理念相近,目標一致,或者擁有相同愛好的人。

我們有時候會因為別人不瞭解自己或者不認同自己而生氣,但是反過來想一想,為什麼不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保持不同呢,為什麼非要讓別人認同自己呢?我們要了解,別人和自己理念不一致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與其因為別人的不認同而生氣,不如保持一個好奇的心態去理解別人,也許會學習到很多。

讀《論語》有感13

兩個孤獨的生命面臨著危險的境地,它們如果放棄的話,將立刻腐爛變為土壤,不再擁有那充滿活力迎接陽光的生命了。甲種子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它說:“我們已經被運送到了這無光的地方,不會有生存的希望了,認命吧,比現在在這兒掙扎好受一些的。”而乙種子卻說:“雖然我們生來是默默無聞的種子,但我們應該努力實現自己作為種子的價值,讓我們的生命多姿多彩,雖然現在身陷絕境,我相信,一定會有機會見到陽光的。”後來,甲種子消融在泥土裡。

運貨的車來了,把乙種子運到了戶外,乙種子便成長了。長出了油綠的葉子,開出了滿樹的繁花,引來了成群的蜂蝶。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自己,雖然我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不是很優秀,老師曾說過;無論在多麼寒冷的冬天,與嚴寒抗爭到底的永遠只有松柏,它們的堅強和堅持讓它們成為冬天裡唯一的綠色,是金子,最終會發光。我相信只要我自己拼搏向上,也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蠟燭雖然生命短暫,但它的一生卻因追求而發光,為人類提供了光明,力爭使自己著的更亮,甚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停止,這與乙種子的精神多像!乙種子的精神讓我心動,更加值得我學習。我相信追求不斷,成功則會不斷,我將堅持到最後一刻!

讀《論語》有感14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假期裡,媽媽買來一本《論語》讓我學習。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徒弟寫的,寫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書中主要寫了怎樣學習和思考怎樣孝順父母。

我還記得孔子有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

孔子周遊列國,到處講學,一天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爭吵。

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近,爭吵不休。

他們看見了孔子,就讓孔子評理。

著個問題把孔子也難住了。

就向兩個小孩承認自己不會這個問題。

兩個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實事求是的承認自己不會,也不怕別人嘲笑。

我們也要向孔子學習,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不會的問題,不會就問。

《論語》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

讀《論語》有感15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論語》,裡面有教人們做人的道理。比如: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著,鮮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有子說:"他(她)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而喜歡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卻沒有做到孝順父母.

父母們總是叫我去收拾碗,我都拒絕了,他(她)們叫我去買東西,我也拒絕了。只要是父母們叫我去幹的事情,我都沒有完成。

有一次,母親叫我去買麵包,我沒答應,這次她生氣了:"只會吃,不會做,真是一個窩囊廢."說完,還打了我.母親從不打我,從不罵我,從不生我的氣,這次她是真的發怒了.我傷心極了,躲到被子裡去哭.

從這學期學了《論語》後,我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只要父母吩咐我去做任何事情,我都要全力以赴。

學了《論語》對人是非常有用的!會讓人體會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用意,父母的偉大!雖然父親有時候讓我乾的活比較重,但是他們是為了讓我體會到勞動的收穫!雖然我犯錯時被他們批評了,但是我不怨恨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表面是在批評,但暗中卻是在教育著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一種愛,這種愛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