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1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1

我走近寫字檯放著CD,聽著悠悠的小提琴曲,琴聲的柔美,樂曲的哀愁,使我禁不信翻開了《荷塘月色》走入了書中。“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從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對黑暗的現實想“超然”又想“掙扎”的心跡。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

白天也少人走……”讀著讀著我也似乎走進了這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陰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顯得不再令人害怕。愛熱鬧、愛群居——當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裡,愛冷靜、愛獨處“白色恐怖”“白色恐怖”當然在這種“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園”。從名中我感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彷徨,我的心情也隨之而波動起來。 “走著”、“走著”、“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在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著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與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看著看著,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著蓊蓊鬱鬱的樹,樹間透著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可是作者卻什麼也沒有。《採蓮賦》、《西洲曲》兩篇文章節選使我的心也隨著作者涼了下來,體會著作者的無奈和彷徨。彷彿又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CD機的小提琴樂曲漸漸地接近尾聲,音樂停了,我也翻到了文章的末尾。我“看”著作者走進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本,這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厭惡、憎恨。作者在這樣的惡劣的環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與“白色恐怖”作鬥爭,令我萬分佩服。而我生活在這麼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中,更應該要去努力學習,去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緩緩地合上了書本,閉上了眼回想著書中的偉大的民主戰士——朱自清,慢慢地,我睡了,希望夢中再能與荷塘相見。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2

在暑氣悶熱的夏夜,翻開一卷《荷塘月色》,淡淡的墨香很快盈滿了心田。拂去蕪雜凌亂的心緒,駐足於清華園,賞一池淨荷,在滿月清冷的輝下漫步,萬籟俱寂。朱自清用恬靜的筆觸,最好地描寫了這一場景。一條幽深狹窄的小煤屑路,將他引向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天地。楊柳依依,蓊蓊鬱鬱的林,使幽僻的路不顯得過於荒涼孤寂。這個寧靜的.世界似乎與平日的車馬喧囂、人聲熱烈格格不入,並與其相隔。“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更深夜靜的荷塘相較於平日,更像是一個夢了,朱自清不寧彷徨的心得到了釋然。

隨著他的步履,隨著一池碧葉,荷塘已浮現在我眼裡。“田田”一詞簡單地描摹出荷葉相連曲折的樣子,無邊無沿的塘,彌望去,都是碧色,繁茂旺盛,曲曲曲折的,像“舞女的裙”,隨著風與月,翩翩然搖曳著身姿,波動、起伏起來。任由思緒如風箏一樣飄飛,大可不必控住它,因為這裡的所有都是自由的。一個人踏著幽僻寂靜的小路,一個人著賞著無邊無垠的荷塘,心中的惆悵惘然暫且擱淺,“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月光如流水一樣,輕柔地流瀉在荷塘裡,清冽的月與安靜的荷香,交織著,融合著,時間就此而滯,只有一個流連徘徊的人與滿池的荷塘月色。而樹縫中無精打采的燈光和喧聲吵擾的蟬和蛙,在不經意間驚醒了這個夢。朱自清則什麼也沒有了,只剩下一段採荷的故事與江南的追憶可以思念,心境又回到現實裡。筆鋒一轉,通過熟睡的妻來收尾。虛實相應之間,自然綿延了文章深遠的想象與感慨,現實的無奈與縹緲的荷塘產生了強烈的衝擊。無論文章是朱自清對荷塘的歡悅情趣,對自由的憧憬嚮往;抑或是寄愁思于山水的無奈,忿恨世界的現實。朱自清的悲與喜、苦悶與超脫,都從他筆中、話中,流露出,動人心扉。月朗風清,碧葉紅花,仍是那樣的美好、潔淨。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3

我走近寫字檯放著CD,聽著悠悠的小提琴曲,琴聲的柔美,樂曲的哀愁,使我禁不信翻開了《荷塘月色》走入了書中。“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從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對黑暗的現實想“超然”又想“掙扎”的心跡。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著讀著我也似乎走進了這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陰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顯得不再令人害怕。愛熱鬧、愛群居——當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裡,愛冷靜、愛獨處“白色恐怖”“白色恐怖”當然在這種“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園”。從名中我感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彷徨,我的心情也隨之而波動起來。

“走著”、“走著”、“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在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著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與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看著看著,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著蓊蓊鬱鬱的樹,樹間透著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可是作者卻什麼也沒有。《採蓮賦》、《西洲曲》兩篇文章節選使我的心也隨著作者涼了下來,體會著作者的無奈和彷徨。彷彿又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CD機的小提琴樂曲漸漸地接近尾聲,音樂停了,我也翻到了文章的末尾。我“看”著作者走進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本,這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厭惡、憎恨。作者在這樣的惡劣的環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與“白色恐怖”作鬥爭,令我萬分佩服。而我生活在這麼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中,更應該要去努力學習,去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緩緩地合上了書本,閉上了眼回想著書中的偉大的民主戰士——朱自清,慢慢地,我睡了,希望夢中再能與荷塘相見。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4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令人無比嚮往,那麼何處才能尋找到這般美景呢?其實,我們不必尋找,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荷塘”,在空虛落寞之時為世間帶來色彩。而我的這片“荷塘”叫繪畫。

不說技藝多麼高超,多麼專業,純屬自娛自樂,而這也就夠了。一支短短的筆,一個矮矮的人,一張窄窄的桌,一片薄薄的紙,構成一個個小世界,繪出一道道小風景。在這個世界裡,我像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亦愛獨處。一個人在這白紙上,什麼都可以畫,什麼都可以不畫,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往日的煩惱在這世界中被雲煙所包容,被大地所埋沒,被花香所覆蓋,被海水所沖刷,被密林所遮蔽,被動物所吞食……

只見得筆尖在潭水般平靜的紙上點出一層層波紋,留下一道道美麗的水痕;只聽得筆尖與紙共奏出出的優美的樂曲,洗滌我的心靈,激盪我的靈魂。

不知不覺間,筆尖下,白紙上,又多出了一個小小的世界,我一朵小小的“荷花”綻放在“荷塘”中。望著這片天地,這朵“荷花”,觀察者不足之處,審視著躲躲藏藏的瑕疵時,忽然想起那些名家的完美之作了。無可挑剔,完美無瑕的畫作,無數人爭奪著,想買下來,作為自己的寶物。那又如何呢?名譽是他們的`,而快樂始終是我自己的,心中的“荷塘”不會因此乾枯,心中的“荷花”不會因此凋零,為我,為他人帶來快樂,這也就足夠了。

我們何時何處才能找到朱老所說的荷塘月色呢?不必尋找,心中自有一片“荷塘”,一池“荷花”,在你心灰意冷之時發光發熱,在鋼筋水泥所築的城市中增添一份無與倫比的色彩。

我的這片塘,這池花,叫繪畫。每每回到家中,躺在床上,望望桌上的畫筆,總是笑不自禁。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5

似曾在夢中見過那在荷葉上滾動的露珠,那在皎潔月光下凌動搖擺的芙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再現了世人的夢境。

荷的特色是潔,月的特色是淨。古往今來,荷花以它的清雅脫俗,獨步人間,以它“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節操,引君子仰慕。古今中外,人們對月光的`潔淨祥和更是詠歎不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麼,荷花與月光交織在一起,會是怎樣一副境界呢?荷的清香,清雅;月的清淨,清幽。月下荷塘所蘊涵的那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境界讓人為之動容。

但出自朱自清手下的這篇《荷塘月色》中,淡淡的喜悅中滲透著絲絲憂傷。在朱自清生活的年代裡,他嚮往如荷一般高雅的生活,但社會的落後,人們的愚昧實現不了他的願望。如荷月般寧靜的人已經少了。在學校裡,一切從考試出發,學生們與對手競爭時,難免不“愁眉不展’;社會上,人們往往為金錢鬥得“垂頭喪氣”,為名利爭得“筋疲力盡”,還有為私仇打得“體無完膚”。這種傷口就是用雲南白藥也治不好。

當時的生活是如此渾濁不堪,就如何塘中的淤泥一般,又有幾個能出淤泥而不染呢?渾濁已被現在拋棄,科技已來臨,學生有了更重的學習,激烈的競爭是人們的生存手段。雖然競爭是這個時代的特徵,但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與它並沒有必然的矛盾。

願我們的心淨如荷花般純潔,蘊含淡淡幽香;像月一般清澈,皎潔如霜,始終保持一份清雅情境,縱然在渾濁的淤泥中永遠清新豁達!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6

清華圓裡的荷塘還是那般幽雅,夜晚天空掛著的玉盤還是如此皎潔。我彷彿聽到了風吹蘆葦聲蕭蕭,與百年前無異,可百年之後,執傘賞景的人再看此景,卻無朱自清那般感悟,只因心境不同吧。

文章看過了一遍又一遍,書本已置之閣樓,文字卻未在我腦海消逝。憶起《荷塘月色》,文章開頭一句就說:“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我愣然。怎樣的“不寧靜”呢?思來想去,方知這“不寧靜”的緣由。

那是一個知識分子多少的無奈無處訴說,看著四分五裂的國土,面對麻木不仁的國人,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感慨萬千”。回想當年的學生時代,正如月色照荷塘之純淨。有一群學生坐在樹下,對著月光,流著眼淚唱著歌,談拋頭顱灑熱血,談救國家救民族。而今,一切都“無話可說”,只剩下這“不寧靜”,只有借景消愁,只有把內心憤慨寄予紙筆。

或許於他而言,只有荷塘才映得出他那如月般明亮透徹的心,月色才能影射淡雅無垢的心性吧。

月色是荷塘裡的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這是一幅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水墨丹青,是一個純淨的世界,與外邊戰亂、壓迫,恍若隔世。世界是那樣的令人窒息,何不在這美景中贏得片刻的安寧?

文章使我意猶未盡,沉湎其中,心底竟也有一絲“不寧靜”閃過。既是感慨於朱自清的淡雅心境,更暗自思量自己。“那些在名利場上折騰的人,他們既聽不見自己的聲音,更聽不見靈魂的聲音了”。在這浮華世界裡,我們忙碌著,生活中充滿了慾望、焦慮、煩惱,心靈也在低劣的熱鬧中變得渾濁,有人說“這是一種怎樣的不堪?”或許,說這些話的人,已經歷了無數生活的不如意了吧。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那種幾近隔世生活對於風華正茂的少年來說,是殘忍的,更何況,社會的發展,是靠千萬個隱居山翁也走不出來的。這一點,朱先生清楚的,他與黑暗鬥爭的心卻未曾變過,他把把內心憤慨寄予紙筆,經久不衰,影響著國人的思想,訴說著“大隱隱於市”的傳奇。

我從未奢求過著閒淡的生活。本是喧囂的年紀,又何必妄自菲薄?朱自清的“荷塘”與“月色”,是他所見,更是心底的淨土,是他對美好未來的心靈寄託,是他與不公與侵略作鬥爭的原動力。“大隱隱於市”,只要心底留有一份淨土,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也不過是過眼雲煙。純淨的'感覺,是那夜的靜謐,風的自由,雨的灑脫,雪的飄逸,是過濾掉喧囂紛擾後的寧靜,是心如止水的放鬆,是一份屬於自己的天地,心如夜晚的月色一樣皎潔,倒映於荷塘,映在他與我“不寧靜” 的心上。

荷塘映月,月色如水,水自清明,明亦月光,光亮如廝。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7

有人說,書像一片葉子,一葉知秋;有人說,一本書就像一場戲,人生如戲;也有人說,一本書就像水,匯聚成大海。“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要讀好書,我讀的便是這樣的一本好書——《荷塘月色》。

說到《荷塘月色》,大家都能想到它是一首歌。當然,它也是朱自清寫的一篇著作。全書分成了四大部分:歌唱生活、故人影象、旅途見聞和人生感悟。

歌唱生活是寫風景的,如:匆匆、北平淪陷那一天、春、冬天等,我十分喜愛的是《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我喜歡這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景。“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它激勵著我們在大好春光裡辛勤勞作,奮然向前。

故人影象是關於人的,如:背影、給亡婦、懷魏握青君、白馬湖、哀韋傑三君等,其中的《白馬湖》極為有趣:“白馬湖並非圓圓或方方的一個湖,如你所想到的,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許多湖的總名。湖水清澈極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點也不含糊像鏡子……”白馬湖清靜幽雅的景色以及與丐翁等朋友的和諧相處,可以告訴我們友誼是多麼珍貴。

旅途見聞是寫旅途中所發生的事情,有: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鬆堂遊記、威尼斯、羅馬、聖誕節等,《聖誕節》則是一幅童話般的世界;“飯後做遊戲,有音樂椅子(椅子數目比人少一個,樂聲止時,眾人搶著坐),掩目吹蠟燭、抓瞎、搶人(分隊),搶氣球等等,大家居然一團孩子氣……”。在五顏六色的聖誕樹上掛著給孩子們的禮物——聖誕節賀片。郵差忙壞了,孩子們樂壞了;在這些物品的背後都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展示了人類從善、美好的一面,給予了人們對於來年的祝福與期望。

最後就是人生感悟了,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想。有:生命的價格——七毛錢、航船中的文明、白種人——上帝的驕子,論且顧眼前等,使我最感動的是《生命的.價格——七毛錢》:“我親眼看見的一條最賤的生命,是七毛錢買來的!這是一個五歲的女孩子。一個五歲的‘女孩子’賣七毛錢,也許不能算是最賤的……”,生命本來不應該有價格的。為什麼,這是誰之罪呢?這是誰之責呢?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發出了深沉的追問,使我們從字裡行間,讀出了作者對黑暗的舊社會的憤慨與不滿。

這就是《荷塘月色》,一本寫景、人、事、悟的書,我十分喜歡這本書,它對我的作文水平有極大的提高,告訴了我們一個又一個做人的道理。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8

在新年的第一個星期裡,我發現了一個長期隱藏在我身上的一個"毛病"!不過,我已經暗暗下了決心,在六年級的最後一個學期,堅決徹底地"治"好這個"毛病"。

元旦放假的時候,爸爸給我佈置了一項任務,要我在元月五日(星期六)之前,將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背熟,否則,別想看晚上10點的《幸運52》。當時,我沒有在意,心想,不就是一篇《荷塘月色》嗎,花上20分鐘時間,肯定就搞定了。過後,我就將這件事放在腦後去了。放假期間,我借了一些漫畫書,還約了好朋友李昂到家裡來一起玩電腦遊戲……總之,只要有一點點時間,都被我用來玩了。

一轉眼,便到了星期六的晚上。吃過晚飯,我突然想起還有兩項作業沒有完成。便立即忙了起來。8點半鐘,作業總算寫完了,我一想,不好,離《幸運52》只有一個半小時了。趕緊找了一本《朱自清散文集》來,翻到《荷塘月色》一看,頓時把我的心涼了半截:文章竟然有密密麻麻兩頁半紙。

到了這個時候,我顧不得埋怨,只得自己像個小和尚唸經似的,背了起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轉眼間,已經到了九點半了,可我才背了3個小節,而越往後越是難背,尤其是那討厭的第四小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分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每一句話都是一環套著一環,一個字想不起來,便一點兒也背不下去了。我一個人坐在書桌前,不僅抱怨起來:"這是什麼破文章,哪個朱自清,為什麼盡寫些長文章來害人,幹嗎不寫短一點呢?"

大概是聽到我發牢騷的聲音,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你可不能褻瀆朱自清,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巨匠,也是清華大學的名教授。尤其是他身上的民族氣節,是中國人永遠不能忘卻的。想當年,侵略中國的日本鬼子為了收買他,在人人都吃不飽肚子的時候,給他送來了麵粉,他卻寧可餓死,也不吃日本人的麵粉。但憑這一點,就值得中國人永遠敬仰他!"

聽了爸爸的話,我想:朱自清可真是一位有骨氣的中國人和男子漢啊!我沒有捱過餓,不知道餓有多麼可怕,但是,從報紙上看到有人絕食,全世界都十分關注這一點上,我也能感受到這種氣節的偉大。於是,我靜下心來邊讀邊背,不一會兒,就讀的入了迷,越讀越有勁。不過,等到我會背這篇文章時,已經是11點鐘的事情了,而這時的《幸運52》電視節目,也已經結束了。

沒能看到《幸運52》在我心中,難免有些不高興,但是,隱藏在我身上的"先玩個痛快再寫作業"的毛病,看來,也再隱藏不下去了。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9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每每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心中不禁蕩起一波又一波的漣漪…… 從古到今,有無數詩人用詩詞歌斌讚賞過那“出淤泥而不染,濁清漣而不妖”的荷花,但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花卻讓人難以不為之動容。

月光清幽,荷塘迷人;滿月似水,蓮花多姿。望著那片“荷塘月色”,彷彿自己化為一位蓮花仙子,在夏夜翩翩起舞,風兒拉著我的手,跳著激情的'探戈;同伴拉著我的手,共舞典雅的華爾茲。“噓,有人來了!”我們嘎然而止。那個身影越走越近,是他,是朱自清先生,他穿著樸實的中山裝,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樣子。他望著我們,寫下了《荷塘月色》,而我們望出了朱自清先生內心稟然的正氣風骨。

夜已至,合上書本,眼前仍是那滿塘荷花,滿夜月色,包括那個不肯吃嗟來之食,作品洋溢著自然和人情的至美的朱自清先生。

讀《荷塘月色》有感荷塘月色讀後感10

我相信,有一本書,一定藏在遠方。它是你的至交,它的肚腹中藏著一句話,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

月光在雲層上拋灑,像銀色流水般慢慢融化了雲層。星在耀,月在淺笑,夜很安祥。驀然間,我陶入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讓晶瑩的光流進我的心靈。

朱自清原名自華,是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這篇文章中我讀出了。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很少人走。”讀著,我彷彿身臨其境,欣賞著荷塘月色,流柔情,荷杆顫動,撥響了我心中的琴絃,如詩如畫的荷塘月色,思緒輾轉於柔腸,無奈的感悟,隱沒了意圖,愛熱鬧,愛群居————當然是想大家一起生活;愛冷靜,愛獨居————在這種不滿現實,想自由,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感情,當然,想住在“世外桃源……我的心也隨著波動起來。”

走著,走著,我看到了“荷塘”,彷彿也和作者一樣,我把學校裡承重的`壓力融進這荷塘中,消隔,消隔。荷葉彷彿一位剛出谷的美人,和著風兒搖曳……月光,它比星星吸引人的月光,又沒太陽如此招搖,只是默默襯托著荷花,我的心啊,陶醉了。

看著看著,月光躲進了雲層,蟬聲,蛙聲,聲聲入耳,《採蓮賦》,《西洲曲》讓心涼了一地,無奈,這一夜,我輾輾未眠,荷塘月色的美景,使我感受到朱自清對荷塘月色的讚美之情,但更感覺到作者厭惡現代生活,不禁蹙了蹙眉,握住筆與“白色恐怖”作鬥爭的精神,令我敬佩。

以前,回到家鄉,炊煙升起,村莊上空氤氳著一抹抹青黛,房前屋後飄逸著一縷縷稻香,麥草香,柴火的薰香,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坐在屋簷下,盤算著明天的活計,如今,城市化的爪牙無孔不入侵入村莊,鄉村的美感如同壁畫上的油漆,一天天剝落,一些樸素的東西也慢慢掉色。無論現代生活多麼繁擾,它依然穩穩紮向大地深處痴痴守望……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尋找生命的本色……終究是海市蜃樓,就這樣,我寫了一篇《荷塘月色》有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