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讀後感11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16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品三國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品三國讀後感11篇

品三國讀後感1

首先我想說,在看易中天的課之前,我對歷史、文學興趣不濃。四大名著幾乎都沒看過,因為曾經在國小借來看了三國演義(國小版),但是沒有細讀;《紅樓夢》借過,可是隻看了幾頁就還回去了,看不懂。 “是普天下的人都認為袁紹是個績優股的時候郭嘉一眼就看出袁紹是垃圾股,是普天下的人都認為劉備是垃圾股的時候諸葛亮一眼就看出他是績優股,這兩個人現在要炒股票那不得了,我們就別幹了這事,那錢都被他們賺了。”“ 你司馬懿僥倖地得到了很多地方,你貪得無厭又來打我。你來打就來打吧,我現在都準備好了。我現在街道已經打掃乾淨,準備你來屯兵,我已經殺了羊,煮了酒,準備犒勞你的三軍。你既然來了你就進城來嘛。司馬懿這時候已經來到城下了,這哥們兒什麼意思?邀請我上樓跟你一起卡拉oK,我上去卡拉,你把我oK了!我才不上這個當呢,撤!撤軍了。”既然都是要學,我覺得如果能做到有興趣的學,聽著這些笑話學習效果不是更好嗎?我為什麼迷上了易中天呢?面對面節目問易中天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喜歡易中天的課呢?易中天的回答是“我肯定是恰好迎合了社會的某種心態,或者說某種需求。至於是哪一種心態和哪一種需求,讓評論家去說三道四,讓研究者們去得出結論吧。”我想易粉們一定是一種迫切希望瞭解歷史,但又不希望於普通枯燥課堂的需求,由於原來沒有這種授課方式,所以易中天非常受大眾的歡迎。易中天給講課的老師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儘管我還沒有全部看完,但這裡先談談我的總體收穫。首先,我知道歷史有多種形象:歷史形象、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我們想要了解就是那被蓋了多少層民間形象和歷史形象裡面的歷史真相。第二,在聽故事的感覺下聽完一節課,比看書要好。為什麼不能用現在的流行詞去理解古文呢?又能吸引住學生,又能更好的理解這些內容。比如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 一米八四,26歲,而且容貌甚偉,不叫帥哥叫什麼?叫偉哥?第三,我可以瞭解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學聰明些。在待人和用人方面可以向曹操學習;規劃要像諸葛亮一樣仔細;出擊要像孫權那樣果斷,不能像劉表一樣守中立,當老好人。不能兩邊都佔著,最後的結果只會是哪邊都佔不著。

我會繼續關注百家講壇,它能讓我在聽故事中深入瞭解歷史,寓教於樂,何樂而不為?

品三國讀後感2

暑假裡我讀了易中天先生所著的《品三國》,感想頗多。這本書很吸引人,它的獨到之處是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我很欣賞這本書,它以《三國志》等正史為藍本,而不是完全考慮小說《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它使我更深入地瞭解了許多三國曆史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說曹操,他在人們心中是個大奸臣,篡位奪權,可那是他的兒子曹丕乾的。曹操屠過城,也用五色棒打死了許多欺負老百姓的權貴。易中天老師給他的評價是一個奸雄,我覺得易中天老師的評價很客觀。可易中天老師對諸葛亮的評價我就不完全同意了。易中天老師說他是一位很出色的外交家、政治家和發明家,並沒有說他是軍事家,我懷疑易中天老師是不是搞錯了。通過閱讀《品三國》一書,我才知道原來《三國演義》裡的很多故事都不真實,但我也很欽佩羅貫中,能寫出那麼好看的篇章。易中天老師說火燒博望坡,空城計都是不真實的,但火燒新野是劉備的傑作。諸葛亮最大的貢獻是說服孫權,聯吳抗曹。諸葛亮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他還是傑出的發明家。他潛心鑽研,發明了連發的弩。不過我最佩服諸葛亮的是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看完這本書後,我更深地瞭解了這兩位三國曆史人物。此外,我還更深入地瞭解了另一位很有名的大人物,他就是關羽。關羽是一員虎將,可是他把荊州給丟了。這個原因,通過易中天老師的分析,令我大吃一驚。原來關羽也有缺點。我以前一直認為關羽是位十全十美的英雄人物。關羽在孫權進攻合肥的時候,為了爭得功名,擅自做主,進攻樊城,雖然水淹七軍,可過於輕敵,沒想到,東吳呂蒙白衣渡江,巧奪荊州。最後,關羽兵敗麥城,走投無路,關羽連同他兒子一起被孫權所殺。分析關羽這個悲劇人物失敗的原因,易中天老師認為關羽這個人一是很驕傲,二是對部下太嚴,三是他太輕敵,做事疏忽大意。他在離開荊州攻打樊城之前對自己的一個部下竟然這樣說,看我回來怎麼收拾你!部下噤若寒蟬,敵人一來能不投降嗎?關羽為什麼能當荊州守將呢?因為整個蜀軍就他一人會訓練水軍,而且他文武雙全,工作能力強,加之劉備過於信任他。

通過這三個人物性格的描述以及圍繞這個人的故事,使我明白很多道理。其實,三國曆史就是一面鏡子,它給了我們很多經驗教訓。《品三國》裡還有許多歷史故事,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面,確實是一本好書。

品三國讀後感3

寒假裡我讀了易中天先生所著的《品三國》,感想頗多。這本書很吸引人,它的獨到之處是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我很欣賞這本書,它以《三國志》等正史為藍本,而不是完全研究小說《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它使我更深入地瞭解了許多三國曆史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說曹操,他在人們心中是個大奸臣,篡位奪權,可那是他的兒子曹丕乾的。曹操屠過城,也用五色棒打死了許多欺負老百姓的權貴。易中天教師給他的評價是一個奸雄,我覺得易中天教師的評價很客觀。

可易中天教師對諸葛亮的評價我就不完全同意了。易中天教師說他是一位很出色的外交家、政治家和發明家,並沒有說他是軍事家,我懷疑易中天教師是不是搞錯了。經過閱讀《品三國》一書,我才明白原先《三國演義》裡的很多故事都不真實,但我也很欽佩羅貫中,能寫出那麼好看的篇章。易中天教師說火燒博望坡,空城計都是不真實的,但火燒新野是劉備的傑作。諸葛亮最大的貢獻是說服孫權,聯吳抗曹。

諸葛亮不僅僅是偉大的政治家,他還是傑出的發明家。他潛心鑽研,發明了連發的弩。可是我最佩服諸葛亮的是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看完這本書後,我更深地瞭解了這兩位三國曆史人物。此外,我還更深入地瞭解了另一位很有名的大人物,他就是關羽。

關羽是一員虎將,可是他把荊州給丟了。這個原因,經過易中天教師的分析,令我大吃一驚。原先關羽也有缺點。我以前一向認為關羽是位十全十美的英雄人物。關羽在孫權進攻合肥的時候,為了爭得功名,擅自做主,進攻樊城,雖然水淹七軍,可過於輕敵,沒想到,東吳呂蒙白

衣渡江,巧奪荊州。最終,關羽兵敗麥城,走投無路,關羽連同他兒子一齊被孫權所殺。分析關羽這個杯具人物失敗的原因,易中天教師認為關羽這個人一是很驕傲,二是對部下太嚴,三是他太輕敵,做事疏忽大意。他在離開荊州攻打樊城之前對自我的一個部下竟然這樣說,看我回來怎樣收拾你!部下噤若寒蟬,敵人一來能不投降嗎關羽為什麼能當荊州守將呢因為整個蜀軍就他一人會訓練水軍,並且他文武雙全,工作本事強,加之劉備過於信任他。

經過這三個人物性格的描述以及圍繞這個人的故事,使我明白很多道理。其實,三國曆史就是一面鏡子,它給了我們很多經驗教訓。《品三國》裡還有許多歷史故事,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面,確實是一本好書。

品三國讀後感4

百家講壇之易中天品三國賞析懷著對三國的嚮往之情,為重溫那段跌宕起伏的歷史,感受大人物的胸襟與智慧,我觀看了央視百家講壇推出的由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主講的《易中天品三國》欄目。

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那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那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小說演義,戲劇編排,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觀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竇重生,易中天教授站在平民立場,通過現代視角,運用三維結構,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畫龍點睛品三國,繼往開來說三分。

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的撲朔迷離的歷史、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位位栩栩如生的英雄,都浮現在了我的腦海裡,《易中天品三國》講述了三國時期的大事,而且非常透徹,曹操、周瑜、關羽、魯肅、劉備、孫權等人在他的妙筆下栩栩如生。易中天對人物的刻畫比較全面,更顯真實,《三國演義》裡面的偉人就是高大全式的人物,明明一點功勞,作者敢加上十二分的想象,讓鬼神都來顯靈顯聖,以突出人物的睿智與神聖,其實多看幾遍,就很容易發現那些描述根本不靠譜。易中天對人物的評述比較真實,是因為在他看來:惡人不一定十分惡,時勢、環境都是造就人向惡的因素;善人也不一定十分善良,都是有外在因素影響的。我不禁為易中天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所折服。

易中天教授的講解非常幽默,對歷史的態度非常認真,對每個歷史人物的解析力求全面真實。讀完易老師的書後給我很大啟發,而我們應該從他的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中反思我們教學的態度:怎樣在今後的教學中抓好常規教學,創新教法,突出重點,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進步。

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動力!是激發學生各項能力的直接動力!我們應當多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能引發求知的慾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學會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採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給學生傳授豐富多樣的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認識興趣和對所學技術、技能的.好奇心,從而為其創造活動打下良好基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三國的歷史值得我們去品讀,去研究,去分析。讀歷史,聽講解,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開闊自己的思維,使自己有所裨益。

品三國讀後感5

三國是一個風雲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不知多少蓋世的英雄在那裡大顯身手,叱吒風雲,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裡有天下紛爭,群雄並起;有英雄豪傑,君主謀士;有文韜武略,氣貫長虹;有兒女情長,肝膽相照。三國給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邁,每當我們看到趙雲單騎救主,諸葛亮火攻赤壁,張飛在長阪坡那聲驚天一吼,在我們內心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與正義感,我們從三國中看到了戰爭,看到了俠客,看到了謀士,我們成醉於其中......但是,我們不曾思考,也不曾問自己:“歷史為什麼會如此發展?諸葛亮為什麼要選擇劉備?袁術為什麼最後會餓死於長亭?”三國在帶給我們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疑問......

然而,一位學者跳了出來,他用現代的眼光為我們解讀了三國的歷史,雖然不一定正確,但他仍被廣大民眾所接受和歡迎,正如他自己所講的那樣:“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排,小說演義。”他使更多的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產生了興趣,也是更多的人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一種新的理解角度,許多人恍然大悟:原來歷史也可以這樣讀!這個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為《品三國》。

易中天,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從《百家講壇》走出來的文化名人,在他如日中天的時候,收到的評論大多是溢美之詞,如五月槐花,香氣飄飄。在網上,竟然有網友放出話來:嫁人就嫁易中天!當然,易中天的魅力也著實讓人著迷,他的文才,他的口才,他性格的溫厚,他口碑的甚佳等等這些都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來。比如他為了形容項羽是婦人之仁,對虞姬和自己的戰馬非常有情意,他就說:“項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愛了,恐怕那時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項羽這樣的了。”一部作品讓我們看到了魅力十足的易中天,當然也有不一樣的看法,於是,眾多熱門話題再次被放到檯面上被人們熱烈討論著,品味著。

從此,三國不再只為史學家和軍事家所津津樂道,更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而且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各公司的老闆,CEO,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業的人也紛紛參看。據一些例子,在曹操事業剛起步時,他的用人策略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就值得我們去借鑑和思考。曹操提出瞭如下政策:1名至實歸,更重實際。2德才兼備,唯才是舉,3重用清官,不避小貪4......這些政策時隔20xx年仍未許多專業人士所採用,《品三國》讓我們認識到三國時期的歷史價值。

品三國讀後感6

近日受周圍的讀書熱潮的影響,也捧起了兒子的那本《易中天品三國》,使我重新認識了曹操,認識了一個真實的曹操,認識了一個了不起的曹操。

之一,曹操是個深謀遠略的人。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袁紹、袁術三個亂石梟雄在對待皇帝的事情上做出三種決策:董卓廢立、袁紹另立、袁術自立。而曹操確是把現任皇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據地,客客氣氣地供奉起來,打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號。曹操在動亂之中,走此決策,真是高明之至!儘管他被對手冠以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罵名,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面對昏庸的朝政,流離失所的皇帝,曹操能站出來扶皇帝一把,充當皇帝的保護神,讓他過點安生日子,這已經不容易了!而且,曹操至死也沒有稱帝,從形式上他一直還是漢丞相,沒有違背當初許下的諾言。我認為曹操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如果是我,恐怕早就做不到了……

之二,曹操是個善於用人的好老闆。曹操所處的是一個亂世,人心浮動,道德淪喪,人與人之間缺乏誠意和信任,但是曹操卻能廣聚人才,直到曹操去世為止,他的核心謀士以及各級掾屬共有一百多人。易中天先生用八句話概括了曹操的用人之術。一,真心實意,以情感人;二,推心置腹,以誠待人;三,開誠佈公,以理服人;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六,設身處地,以寬容人;七;楊人責己,以功歸人;八,論功行賞,以獎勵人。

最佩服曹操的便是“焚燒書信事件”。曹操大敗袁紹於官渡以後,袁紹的大量輜重、珍寶、圖書都落入曹操手裡,其中就包括己方一些人暗地裡寫給袁紹的書信。曹操二話不說,下令一把火把它們燒個乾淨。那些暗中勾結袁紹的人,原本擔心要追究的,現在都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肚子裡去了,對曹操更是佩服與感激。曹操自己的解釋是這樣的:袁紹強盛的時候,連我都自身難保,何況大家呢!這話也只有曹操能說到做到吧,這樣不僅讓那些心懷鬼胎的人疑竇冰釋,便是沒什麼瓜葛的人也會為曹操的寬巨集大量和設身處地所感動。

讀罷全書,我真為曹操鳴不平,這樣優秀的人才,為什麼卻被世人所誤傳?恐怕不只是政治原因吧,肯定與我們民族傳統的、愚昧的一些理念有關吧!用現代眼光看,曹操真是一個高明的老闆。他能如此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打了勝仗都歸功他人,打了敗仗卻檢討自己而且每次都做得是那樣坦誠、實在、大氣、自然,為這樣老闆賣命,真是累死也心甘情願。

讀書,讓我們明理,讀書的終極目的便是讓我們認識自己並改造自己。我們每位教師如果都有一點曹操的謀略,都有一些曹操的用人之術,我們的學生哪能厭學?再重的負擔,恐怕也不會感到勞累。

品三國讀後感7

三國是一個風雲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不知多少蓋世的英雄在那裡大顯身手,叱吒風雲,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裡有天下紛爭,群雄並起;有英雄豪傑,君主謀士;有文韜武略,氣貫長虹;有兒女情長,肝膽相照。三國給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邁,每當我們看到趙雲單騎救主,諸葛亮火攻赤壁,張飛在長阪坡那聲驚天一吼,在我們內心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與正義感,我們從三國中看到了戰爭,看到了俠客,看到了謀士,我們成醉於其中……但是,我們不曾思考,也不曾問自己:“歷史為什麼會如此發展?諸葛亮為什麼要選擇劉備?袁術為什麼最後會餓死於長亭?”三國在帶給我們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疑問……

然而,一位學者跳了出來,他用現代的眼光為我們解讀了三國的歷史,雖然不一定正確,但他仍被廣大民眾所接受和歡迎,正如他自己所講的那樣:“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排,小說演義。”他使更多的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產生了興趣,也是更多的人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一種新的理解角度,許多人恍然大悟:原來歷史也可以這樣讀!這個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為《品三國》。

易中天,從《百家講壇》走出來的文化名人,易中天的魅力也著實讓人著迷,他的文才,他的口才,他性格的溫厚,他口碑的甚佳等等這些都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來。比如他為了形容項羽是婦人之仁,對虞姬和自己的戰馬非常有情意,他就說:“項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愛了,恐怕那時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項羽這樣的了。”一部作品讓我們看到了魅力十足的易中天,當然也有不一樣的看法,於是,眾多熱門話題再次被放到檯面上被人們熱烈討論著,品味著。

從此,三國不再只為史學家和軍事家所津津樂道,更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而且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各公司的老闆,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業的人也紛紛參看。據一些例子,在曹操事業剛起步時,他的用人策略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就值得我們去借鑑和思考。曹操提出瞭如下政策:1名至實歸,更重實際;2德才兼備,唯才是舉;3重用清官,不避小貪;4……這些政策時隔20xx年仍未許多專業人士所採用,《品三國》讓我們認識到三國時期的歷史價值。

品三國讀後感8

那是一個烽煙四起的年代,刀光劍影中閃爍著殺機;那是一個疑竇叢生的年代,上演著各種奸猾狡詐的角色;那是一個民不聊生的年代,黑暗籠罩著龍蛇混雜的亂世,《品三國》,作者犀利地把這風塵老朽的歷史面紗層層揭開,抽絲剝繭,為我們講述其中的傳奇……

曹操,那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兒時雖然有一點紈絝子弟的形象,但在青年時代就已考取了功名。正因為曹操的正直,慷慨,大量,有眼光,才使得賈詡等有才能的謀士前來投靠。“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的曹操可謂是前途一片光明。論才略,“奉天子以令不臣”;論眼光,深謀遠慮;論武藝,亂世之奸雄。曹操善於聽諫納賢,“奉天子,修耕植,蓄軍資”就是毛出的點子。

曹操的雄才大略,遠勝於志大才疏的袁紹和袁術。曹操實事求是,唯才是舉,不拘一格,來者不拒。虛名與虛榮對他來說只是過眼煙雲,他要的是實力——身邊的謀士、勇將。他的重義才使得關羽在危急時刻放他一條生路。而且娶妻娶賢惠,曹操的第一任夫人丁氏就十分有教養,十分賢淑,這才能為有一點野心的曹操開拓社交路線。只有能夠體貼下屬,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主人才能夠得到下屬忠心地擁戴。

如果曹操沒有才略,就不會廣招賢士;如果曹操沒有雄心,就不會與劉備抗爭;如果曹操沒有寬大的胸襟,就不會有人為他出謀劃策;如果曹操不會體恤下士,就不會受到眾將士的擁戴和忠誠;如果曹操不會聽取諫言,就不會用兵如神;如果曹操沒有深謀遠慮,就不會自己稱王了。

現在,就來談談曹操的謀士吧!毛為曹操提供的“綱領性檔案”,使曹操贏在起跑線上;張良”;張繡和賈詡,投靠,叛變再投靠,被曹操完全信任,因感恩而出謀劃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作為國中生的我們,應該像曹操一樣擁有遠大的目標和志向,併為理想堅持奮鬥,我們應該做好我們的本份工作——學習。學新知識,溫故舊道理,才能進步,才能有所收穫。我們不需求像三國時的人物那麼出名,令後人敬仰,只求做到自己的最好,問心無愧就可以了。名利是身外之物,我們要像曹操一樣把它們當做是過眼煙雲,不足以為其啟齒。我們只要腳踏實地,不斷地向前走就足夠了。

全覽《品三國》,推翻了人們對《三國演義》中事件的印象,並使歷史人物真實而又清晰地浮現在我們眼前。假如說《紅樓夢》是文學與歷史的結晶,那麼《品三國》就是感觸與品位的精華;假如說《水滸傳》是正義與勇氣的代表,那麼《品三國》就是謀略與才智的昇華;假如說《西遊記》是堅持與忠義的化身,那麼《品三國》就是文治武功的冶煉。

所以,《品三國》是一本令人回味無窮、茅塞頓開的書,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樣受益匪淺。

品三國讀後感9

最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中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並且我還購買了《品三國。上》這本書。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有很多收穫。

我最喜歡的學科是歷史,特別是中國的古代歷史更是我非常想了解的,我很想揭開它神祕的面紗去看看過去五千年裡我們的國人所經歷過的事,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古代一直是我憧憬的地方。如果有時空之旅,能夠穿越時空隧道回到遙遠的過去,我也想去那充滿神祕色彩、撲朔迷離、英雄輩出的三國遊覽一番。想見見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堅忍不拔的劉備,英武瀟灑的周瑜,還有我非常敬重的關羽,但我最想見的是曹操。

曹操是歷史上有很大爭議的人物,史家們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在中國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中,曹操是一個奸詐的小人,亂臣賊子,心胸狹窄,民間對他的看法亦是如此。在國粹京劇中曹操的臉譜是白臉,代表著奸詐的性格。從小到大我都認為曹操是個大反派,是小人,更是一個大壞蛋,但是看了《品三國》後,我對曹操的印象改變了很多。

首先我不否認他有很大的野心,但從易中天先生對初期曹操的詳細分析中,我看到的是一個正如易教授所說的非常大氣的,甚至是一個可愛的奸雄。從他對生活的隨意態度,對家人對朋友的重情重義,這與《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孑然不同,我對他本來厭惡的感覺多了些欣賞和佩服。

曾經學過他的一首《步出夏門行其二》,我在這其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句中感受到了曹操胸懷大志的豪情壯志。在曹操其他的文學作品中也感受到了他的英雄氣概。還有他對背叛他的人寬容也讓人們看到了他的寬巨集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氣度。

因為《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刻畫使他在民間被人謾罵,但歷史上的曹操卻又是那麼的不同尋常,想想自己以前真是錯怪了他,在此我對他表達我深深的歉意。不過不管他究竟如何,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們不能被一些言語而影響到自己對事對人的主觀判斷,否則象對曹操這樣的“誤解”會越來越多。

綜上所述,我們要使自己的頭腦保持冷靜狀態,客觀地看待事物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個時期,通過易中天先生的介紹,我們看到了一個較為真實的三國。而《品三國》的熱銷則是一樁辛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重視我國的歷史,正確認識這段歷史。這也是中國文化之一,希望我國的文化能被更多國人所瞭解。

品三國讀後感10

三國,是一段精彩紛呈又讓人眼花繚亂的歷史;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又充滿陽剛之氣的時代。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在三國前前後後九十年這一段歷史中,烽火連天,餓殍遍野,戰事頻繁,民不聊生。然而,亂世出英雄,越是滄海橫流,越能顯出英雄本色。

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因此,魏蜀吳三國剛一滅亡,史書的記載就眾說紛紜,學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三國曆史的戲劇性讓它成為了史學文學家們甚至是老百姓垂青的物件。

有那麼一個人,他雅量,機敏,風趣,深沉卻又狡詐,詭譎,冷酷,殘忍。千百年來褒貶不一,終難蓋棺定論。個性十足又如此富戲劇性。不難想出,他就是——曹操。

曹操在歷史上的形象並不是很好,很多史學文學家都不喜歡他。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在我看來,讓他們痛恨的,還是曹操說了“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麼一句話。如果換了別人,一定會反過來說,但是這真的做得到嗎?也就只有曹操一個人坦率地說了出來,至少,他是一個“真小人”,而不是“偽君子”。

《三國演義》中有云: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寫的就是曹操,也可以說是對曹操的一個評價。亂世如三國,曹操身處其中也就只能成為一個梟雄了。但無論是梟雄還是能臣,曹操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國中時曾經學過一首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若沒有足夠的雅量,又怎能寫出如此氣勢的詩賦?怎能成為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怎能成就如此大的一番事業?

在各類正史野史中,經常會談及曹操的笑,大笑,苦笑,嘲笑,冷笑,譏笑……似乎他始終都是在笑。就算是做錯了事,打了敗戰,曹操也會笑。因為他豁達開朗,大氣磅礴,他是一個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而且曹操也十分風趣與可愛。據《三國志》載,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馬超、韓遂時,和韓遂在戰場上約見,韓遂的士兵聽說曹操親自出場,都爭先恐後伸長脖子要看他。曹操便大聲說:“你們是想要看曹操吧?告訴你們,和你們一樣也是個人,並沒有四隻眼睛兩隻耳朵,只不過多了點智慧!”在戰場上,曹操仍然如此灑脫風趣,更不用說在平時生活中曹操是如何了。

在《品三國》中,作者易中天從一個更平民化,更客觀的角度去評價和分析三國故事。歷史總是真真假假,是非紛爭,無人說得清。但在《品三國》中,你將看到一段段更客觀、更全面的三國史,一個個更客觀、更全面的人物。

品三國讀後感11

暑假裡我讀了易中天的《品三國》,這本書很吸引人,它的獨到之處是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讓我對三國這段歷史更加充滿了興趣。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認識三國都是通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它的作者羅貫中在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下選擇了“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來指導寫作,情節上也有它虛幻的一面,而真正的三國史要追溯到陳壽《三國志》,而《品三國》最出色的一點是大量引用了三國志的文字,也就是大量引用了史實,而這些文字是我們這些只讀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需要去了解的,就比如周瑜,《三國演義》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得他在歷史中卻是一個擁有英俊相貌和大度胸懷的人。許多人都知道空城計,讀者們都為諸葛亮的膽識所折服,但誰又能想到,這或許是司馬懿故意不攻入城中以維持司馬家族地位的一著妙棋……

讀玩這本書,我明白了真正歷史上的三國,對人物有了全新的認識,就說曹操吧,在看《三國演義》之前曹操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冷酷奸詐的角色,看通過易中天,我對真正歷史上的曹操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當然曹操最讓我佩服的是他的用人才能。曹操的前期為什麼會那麼快的迅速壯大,就是因為曹操能夠發現人才,並尊重人才,能夠讓這些人發揮他們的才能,給他們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能夠採納好的建議為自己所用,而且賞罰分明,這些成就了曹操身邊不缺少有才幹的謀士為他出謀劃策,並死心塌地的跟隨曹操。

一個企業靠什麼壯大?靠的是人才,如果一個企業不能夠做到人才為我所用,不能夠吸引人才,留不住人才,那麼這個企業將是一個失敗的企業。無論在什麼時代人才是多麼的重要,一個真正的人才可以使企業迅速的發展並壯大起來。

一個班級也是如此,如果老師知人善用,不僅能培養出一批管理型學生幹部,也能減輕自己的工作量,真是一舉兩得。每個班都有班幹部,老師不在的時候,班幹部就是班級的核心。每個班幹部分管到位,這樣下來,讓各處幹部管到位,層層負責,我們的班級管理也將更有實效了。

通過讀易老師的《品三國》一書,不但使我明白了三國這段悠久的歷史,明白了曹操為什麼能夠一步步地走向強大,還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用人之道, 謝謝易老師帶給我的這些寶貴的財富!

熱門標籤